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中国茶道简约之美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一大传统特色,即乃简约之美也。
  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啜茗之道,历来皆宜乎简易,而不宜乎繁难;宜乎俭约,而不宜乎奢糜。不论古今中外,斯理皆一也。这是因为,喝茶并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史实证明,茶道生活中的大凡繁难之法,必被淘汰;大凡奢糜之风,亦必被涤荡。昔日唐代的饮茶,只缘其时所用的是饼茶,故有“九难”之说。此种“九难”之法,一般百姓人家怎堪奉行呢!无怪乎待到明代,终于来了一场革命,索性废黜饼茶,不再袭用那般繁难之法,而代之以叶茶的撮泡之法,随冲随饮,方便之极;并且亦富审美文化价值,更能体现中国茶道的自然之美并简约之美。故尔明代以降,此种撮泡之茶则历久风靡而不衰,直迄于今。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这种简约之美的形成,当然离不开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就文化背景来说,这跟文人茶道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文人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理念颇具影响力,每每足以左右我国茶坛在审美文化方面的取向。中国文人所秉持的审美理念包括诗论,画论,乐论,戏论,书论,大体上是根柢于道家的审美学说,即以表现简约、淡泊、虚静、清逸、幽玄之类为尚。此类审美文化思潮,曾经一度澎湃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坛而形成主流;至于其时的茶道审美文化呢,自然亦被渲染于其中。
  而在宋代文坛的审美理念中,则有苏轼的“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淡泊”之说。此外,刘克庄尚有“繁浓不如简澹”之说。故尔宋代诗词中,则不乏“疏枝”、“疏影”、“疏竹”的描写,并且对于疏景、淡景的诸般意象,即如清疏、空疏、枯疏、萧疏、疏朗、疏润、疏宕、疏落之类意象,则亦常被文人们所感悟,所赏鉴,乃至用来作为创作题材而被反映到了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他们的艺术创作是这样,茶道审美自然亦如斯也。由是文人茶道生活中这种简约之美的茶风,即应而生焉。
  当然,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简约之美,却并非全然是由来于文人茶道。追溯起来,则有着极其遥远而悠久的历史渊源。这就不能不说到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滥觞史。
  我国本是茶树的发源地,茶道文化的发祥地。那么,早在悠悠万载之前,我国原始茶叶文化并茶道文化是如何发生的呢?具体一点说,它是始于“简”,抑是始于“繁”呢?它是始于“俭”,抑是始于“奢”呢?乍一听,这种设问似乎是多余的,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嘛。然而,不,这却并非多余的设问。如果比较一下中日茶道文化发生的历史,就会一眼看出彼此之间存在着怎般的殊异:我国是始于“简”,而日本却是始于“繁”;我国是始于“俭”,而日本却是始于“奢”。那么,中日茶道文化之间存在的这种殊异是偶然的么?不,当然不是,这就恰恰是所谓“历史使之然也”。
  茶树宗主国毕竟最象茶树宗主国。就拿生嚼之茶来说罢,除了中国这个茶树宗主国之外,世界上有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始于生嚼之茶的呢?没有。而惟有中国却恰恰是始于生嚼之茶。即采下茶树鲜叶,就直接放在嘴里生嚼了吃,并且每每一边嚼着生茶叶,一边伴饮山泉水,且嚼且饮,且饮且嚼,这就是一种原始啜茶法。“啜”者,食、饮兼用之谓也。这种原始啜茶法,正是我国茶树原产地那些土著部族先民们对茶的最早之发现,最早之利用,最早之发明,最早之崇拜。 这是出于假说么?这是出于臆测么?不,决决不然也。且看自古迄今,一直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境内的亘古大茶山,即哀牢山一带的苦聪人,当今依然犹在盛行嗜嚼生茶叶的这种原始茶风。兹特引录几段由苦聪人作者写下的记述文字,奉请读者诸君共赏之——
  苦聪人自己认为茶有提神、解渴、消累等功效……他们独创的咀嚼生茶(之习俗),颇受大家推崇。其方法是:选择肥嫩的两叶一芽茶叶梢几枝,采摘下来洗净,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可以体味到野生鲜茶叶所特有的全味。当你把那些难以咽下的余渣吐出后,即刻饮上一口山涧清泉水徐徐咽下,那种无法名状的舒服感,真能使人留连忘返,大有终生难忘之感。虽然采摘有些严格的要求,但是, 由于携带方便,不管是上山狩猎,还是下地干活,都能装进自己的筒帕带着走。 还有,山上地旁田边都有山涧清泉水,许是随时都可以用来品味那人间少有的舒服之感的缘故罢,如今这种用茶方式在苦聪人群内依然沿用。(——引自苦聪人作者吴小生、罗盛富:《苦聪人茶文化探源》一文,载于《民族茶文化》杂志总第14期)
  请再看一看苦聪人嗜喝的鲜叶竹筒汤罢:
  这是一种较为原始而又可以考证的饮茶方式。说它原始是它的煎制方法十分简单,并且还带有原始的痕迹。其过程是:采回鲜叶——洗干净——放进鲜竹筒里——加上水——烈火中煎烤竹筒——水开取出——倒在竹碗里品尝饮用。
  特点:汤色黄绿,气味清香,口感亦好。(引文同上)
  此外,苦聪人还惯于采用一种极其简易方便的原始烹制茶汤之法,即生烹大锅茶,亦有称之为“神仙茶”的。其烹制和饮用的情形,大抵是这样:
  苦聪山寨里但凡有三五人以上一起工作时,便少不了这种茶水。这种茶水的烹制极其简单,对茶叶没有什么要求和选择,不需要任何加工,既可以是鲜叶,也可以是未经加工过的自然风干的干叶子,也不管是老茶叶还是嫩茶叶,只要是茶叶即可洗净待用。对于用量也没有严格规定,掌握一个大致适当的量放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烧开就可以饮用。汤色黄绿,有一股青叶味,没有喝过这种茶水的人大都会感到涩口。但是提神、解渴、消累的功效很好。尽管这种烹茶方式比较原始,由于它简便易行,还可以急用,而且没有降低茶的功效,所以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烹茶方式在苦聪山寨依然广为流行。(——引文同上)
  当然,原始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的生态现场和审美现场,其原貌于今自然已经不复存在。不过由世世代代衍传下来的原始茶俗之遗风却犹在焉。当今苦聪人嗜啜的生嚼之茶,生炙之茶,生烹之茶,即清晰表明,其择茶之法,择水之法,择器之法,择境之法,皆顺乎自然,取乎自然,仰赖自然,听命自然,确乎是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俭约得不能再俭约的自然啜茶法。这不是最具我国上古时代那种茹毛饮血式的原始采集生活及其原始茶风么?
  历过若干世纪的漫长岁月之后,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亦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而演进,不论民间茶道也罢,文人茶道也罢,皆以其不同样式而养成从“简”从“俭”的优良传统茶风,呈现出了不失雅俗共赏的简约之美。譬如风靡于闽、粤一带民间的闽南工夫茶和潮汕工夫茶,无有繁难的操作程式,无有繁褥的礼仪排场。这是因为,我国茶人们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难。就是说,茶尚简朴,茶尚平易,愈是简朴平易之茶,则愈堪啜得茶汤的本味;茶尚俭约,茶尚淡泊,愈是俭约淡泊之茶,则愈堪悟得人生的真谛。所以古往今来,我国民间从未有过繁难和奢糜之茶道。就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民间茶道委实称得上是最尚简约之美,最具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优异传统特色呐。
  至于我国文人茶道呢,许是深受民间茶风的影响之故罢,历来大抵亦奉行尚“简”尚“俭”的雅俗共赏之茶风,非但独啜之茶如是,而且即使在茶会、茶宴上品尝的共啜之茶,则亦如是也。诸如(西晋)杜育举行的清雅茶会,(东晋)陆纳举办的清雅茶宴,(唐代)三癸亭的吟诗茶会,(宋代)苏轼的雪堂茶谭,(宋代)沈括的竹坞茶潭,(明代)徐谓的青藤茶话,(明代)惠山的竹炉茶会,(清代)蒲松龄的聊斋茶座,(清代)郑板桥的江亭茶宴,凡斯种种,亦皆不失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
  若问,于今关注和论述我国茶道的简约之美,这究有何种特殊的意义在呢?当然,其特殊的意义就在于:眼下我国茶界正在流行着一股风,这就是盲目地追求茶道(茶艺)的过度程式化,竟以为茶道愈程式化,就愈有艺术味道,愈有文化品位。其实呢,这却只不过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耳。
  那么,这股风的风源是来自何处呢?莫非是来自我国本土的什么所在么?否!莫非是来自西方世界的哪个国度么?否!据我所知,这股风的风源是来自我国的邻邦日本,直接间接地受到日本茶道的极端程式化的影响之所致也。
  如前所述,中日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存在的殊异之一即为:我国是始于“简”,而日本却是始于“繁”,我国是始于“俭”,而日本却是始于“奢”。说到日本茶道之“繁”,那真叫难以言表呢。确然,日本茶道是当今世界上最繁难的茶道。其极端繁难之处至少包括:繁褥的礼仪,繁冗的程式,繁琐的操作,繁杂的茶器。 ——只因限于题旨,我这里仅就其繁褥的礼仪和繁冗的程式,略述一二罢:
  若以主客三人参与一次茶会为例,那么自始自终,他们的施礼次数是多少呢?竟达两百余人次之多!这就是说,一次茶会平均每人要施礼70人次左右。其中尚须施行若干次跪礼,包括跪坐(正坐)之礼,跪行(膝行)之礼。这里我想再插叙一则轶闻:不久之前,一位茶界老友告诉我,说是我国有一位赴日实习日本茶道的青年学子,仅仅在那里实习半年之后,只因整日练习种种跪礼动作,其膝盖上竟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不堪其苦矣。你瞧瞧罢,品茶竟品到了这般份上, 奉茶竟奉到了这般份上,试问,世界上除了日本国度之外,其他还有哪一个国度堪以奉行如此繁褥,如此苛酷的茶道礼法呢?斯乃绝无仅有也。
  当然,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根之物。而日本茶道的这般繁褥的礼仪,尤其是这般苛酷的跪礼,究竟是根柢于哪门礼法,它又是如何衍传下来的呢?原来它是从昔日武士集团所炮制的武门礼法那里承袭下来的。其历史背景是这样:早在开创日本茶道的室町时代,其时作为日本新兴武士集团的霸主即足利义满,就特地下达一道命令,指派一批深谙武士道精神和武士道礼法的门徒,苦心谋划,献策献计,并且从幕府史库亦即武门史库中搬出所有典籍、史料,加以整理研究,拟定纲目,终于编撰而成武门礼法的大型法典系列,即所谓《三议一统大双纸》是也,凡12卷。其后,这部极端繁褥并极端苛酷的武门礼法,就成为日本茶道所遵循的礼仪法规,始终之奉为圭臬,奉为经典。——这就是日本茶道礼法的演绎之历史,亦即其真相之所在也。
  再有一点须指出的是,武门礼法非但贯穿于日本茶道每一次茶会的全过程中,而且就煎茶道来说,它与禅道礼仪杂糅在一起,从而则又规范出了一套煎茶礼法。即如小笠原流派的煎茶礼法,就有十项,包括:坐姿法、问候法、行步法、开关门法、坐垫使用法、做客法、侍奉法、茗主泡茶法、童子辅助法、茶具备用法。这十种煎茶礼法之中,尤其繁难与繁冗的则是泡茶礼法,它竟有48种之多,分别属于七大级别。这七大级别是:其一,初传;其二,中传;其三,奥传;其四,奥信相传;其五,师范之传;其六,别传;其七,五事之传。其中的“初传”、“中传”、“奥传”是基础泡茶法,共有九种,即圆盘泡茶法;方盘泡茶法;茶台泡茶法;地衣泡茶法;茶橱泡茶法;茶架泡茶法;圆盒泡茶法;小橱(附闻香)泡茶法。在这前九种泡茶法之后,接着则是后九种泡茶法,属于“奥仪相传”和“师范之传”的级别之内,具体操作内容跟前九种大同小异,这里姑且从略。这之后,更有25种泡茶法,属于“别传”的级别之内。这在他国的人们看来,不要说操作,即便浏览一眼这25种泡茶法,就叫人不免觉得够眼花缭乱,够枯燥乏味的。可是这里却又无法删剔,只好依次(19-43)引录于下:
  (19)小橱柜(附添炭)泡茶法
  (20)小橱柜(附燃香)泡茶法
  (21)小橱柜(附插花)泡茶法
  (22)抱月架泡茶法
  (23)葫芦架泡茶法(客在右)
  (24)葫芦架泡茶法(客在左)
  (25)贵承架泡茶法(客在右)
  (26)贵承架泡茶法(客在左)
  (27)扇面台泡茶法
  (28)大提篮泡茶法
  (29)小提篮泡茶法
  (30)贵人泡茶法
  (31)瓢水勺泡茶法(茶炉)
  (32)瓢水勺泡茶法(地炉)
  (33)比翼架泡茶法
  (34)焙茶泡茶法
  (35)荷叶盘泡茶法
  (36)抱月泡茶法(椅式)
  (37)供佛泡茶法
  (38)献神泡茶法
  (39)扇面台泡茶法
  (40)圆橱泡茶法
  (41)凉茶泡茶法
  (42)樱花茶泡茶法
  (43)米花茶泡茶法
  ——摘引自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此外,还有作为最高级别的“五事之传”,包括有五套雅集的方式,这就是:雪月花雅集(44);插花雅集(45);品茶雅集(46);评茶雅集(47);闻香雅集(48)。
  须知,上述48种泡茶礼法,并非48道程式,48项操作,而是在每一种礼法中,尚还有特定的若干具体程式和若干细节操作,可以说是无计其数。无怪乎那些日本禅师,即使毕其一生苦苦修行日本茶道礼法,每每却依然无法完全掌握之,尤其是那些世袭而秘传的礼法,若要破译其全部奥义,探明其所有底细,以及谙熟其全部操作,那更是难乎其难矣。
  鉴于上述,我们则不难辨识中日茶道其审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非什么形式上的差异,程度上的差异,而是本质上的差异。 这种本质上的差异乃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的。其它姑且不论,单说它那极端繁褥的礼仪,极端繁冗的程式,极端繁琐的操作,极端繁杂的茶器,试问,这一切除了日本民族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民族堪以效法,堪以奉行呢?委实是找不到第二个国度。
  说到这里,我得要再回到开头的话题上。本文一开头就说过:啜茗之道,历来皆宜乎简易,而不易乎繁难;宜乎俭约,而不宜乎奢糜。正因为此,中国茶道才会形成简约之美这种优异的传统审美特色。而日本茶道却不然也,他们奉行极端繁难的礼法和程式,并且将此视为所谓“精美璀灿的文化”而百般炫耀之、鼓吹之,甚至不惜以此贬损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妄说什么:“贵国茶道昔日尽管有过繁荣的历史,不过近代却渐趋式微。我们愿意伸出友谊之手来扶持贵国茶道,重新走上繁荣之路,如何?”你听听罢,这是一种什么语气的论调,真亏他们说得出口!试问,莫非他们这是欲把那套极端繁褥并极端苛酷的武门礼法,照样亦在中国茶坛上推而广之么?那止是梦呓耳!
  不过毋庸讳言,我国茶界却也有某些人士,许是因了对于日本茶道的宗教性质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素无所知之故罢,每每在受到日本茶道文化和日本茶道精神的负面影响之后,便盲目地追求泡茶和奉茶的过度程式化。譬如有些地方举行茶道(茶艺)表演,节目单上竟标出密密麻麻一大堆名目,其表演程式有多达18道的,有多达22道的,甚至更有多达28道以上的!为了拼凑程式,不惜插进一些非茶之道的项目,弄得不伦不类,似是而非,实在有失中国茶道固有的简约之美。
  唔唔! 如此盲目地追求过度程式化之风,难道不该引起我们反思再反思么?

 
 
 
前五篇文章

“一相一味”说茶汤

发挥茶文化资源优势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喝茶是一种慢

心是一杯茶

中国茶文化 (中英双语)

 

后五篇文章

任杰先生的生平、译著事业与佛教思想掠影——任杰先生访谈

寻访圆仁法师的足迹(下)——阿南史代女士访谈

寻访圆仁法师的足迹(上)—— 阿南史代女士访谈

元、明、清时期的佛教建筑

茶与文学艺术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