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玄奘寺谈到《大唐西域记》 |
 
由玄奘寺谈到《大唐西域记》 <<达文>> 前不久,非常有幸参访玄奘大师故里(河南偃师县),当地佛教人士修建一座玄奘寺,规模宏伟。有数位比丘尼负责事务工作。在当时,笔者建议邀请河南高僧来主持较为相宜,据说困难比较多,例如玄奘墓陵,竟落在世俗人手中管理,实在不成话!希望河南佛教协会领导人积极争取,力求改变这件不合理的现象。玄奘大师是中外仰慕的一代高僧,他对世界文化有过卓越的贡献! 在供人们令天了解中世纪的中亚和印度方面,唐代高僧玄奘及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一书的贡献是旷古未有、永世不灭的。 玄奘,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缑氏镇)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于一个世代儒学之家。出家后法名玄奘,敬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十三岁时在洛阳净土寺诵习佛典,后赴首都长安,游历成都、荆州(令湖北江陵)、扬州、苏州、相州(今河南安阳)、赵州(今河北赵县)等地,遍访名师。后复至长安。问学于法常、僧辩两位大师,被称为佛门的“千里驹”。随着学业的日益长进,他的疑问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疑惑又非中国佛典和高僧所能解决,于是下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求法。其目的主要是寻求学习大乘《瑜咖师地论》、解决南北朝以来中国和尚长期争论不休的佛性问题,即:凡人能不能成佛?甚么时候成佛?经过甚么阶段、通过甚么手续才能成佛?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孤身踏上万里征途,开始了他的西行。途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偷渡玉门关,历五天四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八百里大沙漠,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年底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受到高昌国王麴文泰的礼遇和赞助,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沿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行,来到素叶城(即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在这里巧遇西突厥叶护可汗,并得到可汗的帮助。玄奘继续前进,经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康国、米国、曹国、何国、安国、史国(皆在今鸟兹别克斯坦境内),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今鸟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到达睹货逻国(即吐火罗、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迦毕试国(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健驮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了印度。当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史称五印度或五天竺。玄奘先到北印度,在那里拜望高僧。巡礼佛教圣地。跋涉数千里。经历十余国,进入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在中印度、历史悠久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拥有全印度规模最大,长达七百年,并居印度千万所寺院之首的那烂陀寺,这是当时全印度的文化中心、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地。寺中僧徒常有万人。聚集了精通各项学术的精英,还收藏着佛教大、小乘经典、婆罗门教经典及医药、天文、地理、技术等书籍。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五年,向寺主持、当时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瑜珈论》等,又研究了寺中收藏的佛教典籍,兼学梵文和印度很多的方言。后到中印度、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游学。足迹几遍全印度,再返回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命他为寺内众僧讲解《摄大乘论》等佛典。赢得了极大声誉。 玄奘的学识受到印度僧俗的极大敬重,也引起了许多国王的景仰。其中有羯若鞠阇国的戒日王。戒日王召见玄奘,下令在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吉)举行盛大的法会(学术辩论会),命玄奘为论主(主讲人),五印度十八国国王、官员及僧人六千人前来与会。大家倾听玄奘的议论,深为他的精辟而渊博的知识所折服,玄奘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称。名震五天竺。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谢绝了戒日王和那烂陀寺众僧的挽留,携带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回国,两年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程五万里,历时十八年,是一次艰难而又伟大的旅行。 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了。 《大唐西域记》分十二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卷十一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陀一国情况占去了八、九两整卷的篇幅。卷十二记载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全书共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一百一十国和得之传闻的廿八国情况,书中对各国的记述繁简不一,通常包括国名、地理形势、幅员广狭、都邑大小、历时计算法、国王、族姓、宫室、农业、物产、货币、食物、衣饰、语言、文字、礼仪、兵刑、风俗、宗教信仰以及佛教圣迹、寺数、僧数、大小乘教的流行情况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再加上执笔人辩机学精内外典,文笔优美简洁。使全书增色不少。现在国内通行的版本有两种,一为一九七七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校点本。一为一九八五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季羡林等校注本。国外版本甚多,主要有儒连(S. Juljen)的法文译本、比尔(S. Boal)的英译本、水谷真成的日文译注本等。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而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研究中世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阿富汗、鸟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大唐西域记》业已问世一千三百多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显示出这部著作的灿烂光辉。对于具有悠久文明的印度古代地理,宗教而言。此书是基本史料。七世纪前后印度混沌的历史地理,赖此书得以在幽暗中略睹光明、散乱中稍有秩序。对印度某些佛教圣地进行历史考察或考古发掘。唯一的文献指导书就是玄奘的这部著作,印度对那烂陀寺的考古发掘证实了玄奘记载的正确无误。人们如果想了解阿富汗境内睹货逻(吐火罗)故国的地理布局、巴基斯坦境内健驮罗、乌苌地区情况、我国新强和田文化遗址的分布等等,舍此书而无他求。因而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时常以此书为参照。印度的考古工作更是如此,一九七一至一九七四年印度考古学家在北方邦的比普拉瓦重新进行发掘,确认了这是玄奘书中迦毗罗卫的真正故址。 现在,国内外利用《大唐西域记》做局部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数更多。书中对印度历史上许多事件都有所记述,它对确定释迦牟尼生卒年代起过很大作用。卷五中关于戒日王的记载是研究中印关系的重要史料,历史学家据此还写成了多种研究戒日王的专著。书中对迦腻色迦王的记载、为这个热点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至于佛教史料,那就更多了。现在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古代印度问题而不引用《大唐西域记》的书,因为玄奘此书中有些资料,是任何其他书中都是找不到的。像《大唐西域记》这样内容丰富、记载国家之多、记载之翔实,就连玄奘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也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它。实际上,玄奘所留下的这部地理学著作业已超越了中国的范围。今后必将在中外学术界有关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