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谈《西游记》中的顿悟与渐修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摘要:《西游记》是一部在佛学思想影响下诞生的小说,其中不乏有对南宗禅“顿悟”思想以及北宗禅“渐修”思想的敬意,南北二宗对于成佛途径是有矛盾的。吴承恩在小说中成功地将二者融为一体,使得小说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探讨性。

  关键词:顿悟 渐修 南宗禅 北宗禅

  从成书源流看,《西游记》是一部宣扬佛家思想的小说。西游故事曾在民间长期流传。南宋时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西游记平话》及杨纳《西游记》杂剧等,改变取经故事的面貌,不仅孙悟空成了取经故事的主角,沙和尚、猪八戒也先后加入取经队伍,取经故事已经具相当规模。《西游记》最后由吴承恩改编而成。《西游记》的故事脉络:小说中的主人公——唐僧师徒四人,他们从凡人或是半人半妖的状态达成正果,修成金身。从某种程度上讲,《西游记》是成佛理论的故事化表现。

  如何成佛?历史上有一则著名的公案,五祖有意传法,求呈心偈,门人各自思忖。神秀悄悄于半夜在南廊下中间壁上题心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在寺内碓房踏碓的六祖(即慧能),闻人诵神秀的偈子,当即开悟作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众徒心不净,随神秀去尘埃,立“渐修”之宗;慧能强调佛性本清净,立“顿悟”之宗。以神秀“渐修”为成佛之道的便是北宗,以慧能“顿悟”为成佛之道的便是南宗。从佛家的正宗理念看,成佛有两条途径:一是走神秀提倡的道路“时时勤拂拭”——渐修;另一条则是走慧能的道路“本来无一物”——顿悟。

  《西游记》是一部与佛家关系密切的小说。作者关于如何达到成佛境界,常借禅宗术语加以表达,或用禅宗理论深化某些情节的内涵,或以禅宗话头增加小说的意味。在成佛之路上,顿悟与渐修是有矛盾的,吴承恩却借王氏“心学”思想熔二者于一炉,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独辟蹊径之处。我们先将《西游记》中的渐修和顿悟思想抽离出来逐一探讨,然后借“心学”观将两者统一起来。

  一、《西游记》中的渐修思想

  渐修,即渐次修习“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若能修持圆满,便能达到佛陀的圆满境界。修行菩萨道必须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此即“时间圆满”。这里所说的劫是计算时间的单位,分小劫、中劫、大劫,八万四千岁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而所谓的“只劫” 意指无量个大劫,表示极长远的时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主张渐修,他的禅法以“壁观”为标志。强调心如壁立,完全停止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连自己的呼吸也感受不到,经过这样的长期修行,可与自身先天具有的“佛性”相契合。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对渐修理论的精辟表达。

  在陈文新、乐云先生看来,参禅者须经三个阶段。一、“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参禅者执着地寻找禅的本体,却渺无所得;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参禅者粗通禅理,却因拘泥于“我即空”,似已悟道其实未悟;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顿时开悟,也就是成佛了。①

  (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唐僧师徒四众见佛祖如来之后,如来问诸神唐僧师徒一路上心行如何?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诸神拿出唐僧历难簿,菩萨从头看了一遍,从“金禅遭贬第一难”直至“凌云渡脱胎八十难”,在这八十难之后,菩萨又感不合九九归真的道理,即令揭谛,“赶上金刚,还生一难者”,而后,师徒四人在通天河落水又遭一难,方凑齐八十一难。从唐僧所经历的灾难来看,多是诸神有意而为,目的是使师徒四众修身修心。

  渐修思想还可从师徒四众身上见出,他们各自的经历从出身直至成佛,无一不是一番“寒彻骨”之后,才得成正果。唐僧本是佛祖的二徒金禅子,因不听佛法,贬下凡尘,刚出世便遭家破人亡之难;在取经途中,又常被众妖魔掳去,备受折磨,这些折磨在肉体与精神上都给予唐僧很大的打击,但更加坚定了唐僧“求真经”的决心。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苦难后归于释教,在西去途中又惩恶扬善,竭心尽力地伏魔降怪,还时时为心中杂念所羁绊,但经过苦苦渐修之后,终成斗战圣佛。猪八戒、沙僧本都是天将,犯小错被贬下凡,挑担牵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渐修渐进,终究也分别成了净坛使者菩萨和金身罗汉菩萨。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西游记》整个故事脉络,还是对师徒四人的逐一分析,小说中确实有很多的“渐修”思想。正是因为渐修思想的介入,才使得整部小说悬念迭生,机锋屡出。

  (二)细节妙语参玄机,身体力行见禅心。

  在《西游记》整部小说中,有很多地方都暗藏着渐修成佛的细节妙语,每当唐僧因西去路途遥远多难而伤心落泪,总有人用“渐修其道终会成佛”之类的话语来规劝唐僧。

  《西游记》之前版本中的唐僧就是一个“渐修”实践者,《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叙玄奘西行求法,只要遇到有修养的高僧,不论其所宗的是大乘还是小乘,甚至婆罗门外道,莫不虚心请益,一路上只要听说有圣迹,纵然路荒道险,亦莫不前往朝拜,甚至“不见世尊影,终不移此地也”。

  《西游记》中第八回的开场白是一篇《苏武慢》:“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此类妙语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玄机,这是吴承恩借助诗词道出的渐修成佛的真理。另外,从细节之处也可看出渐修之理,唐僧不时为前途担忧,当问及悟空几时到时,悟空便道离灵山尚早。另一处则是孙悟空与如来打赌,赌注则是天宫之主——玉皇大帝,纵然是十万天兵天将也抵挡不住的孙悟空却被如来佛祖以修行时间不足拒绝。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仅从回目上,就不难看出“渐修”之心。

  说到身体力行见禅心,不得不提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悟空明知是佛仙点化的一座庄院却不敢直言,而八戒因色心未泯惹来灾难。唐僧、悟空和沙僧抱定了修持之心,情愿放弃富贵,在他们的心里,明知前方并不是一条通天大道。唐僧虽然懦弱,但其内心确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其中的根源就是“渐次修行”的北宗禅思想。“渐修”之思想的最大体现者,莫过于孙悟空,途中的八十一难中的七十三难都是由孙悟空解决的,他是取经路上的核心人物,每一次遇上的难题,孙悟空都是凭着不懈的努力去解决。虽然他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法力直达西天,或是放弃求经,仍可以做他的“齐天大圣”,但他选择了做唐僧的全职保镖。猪八戒虽时时嚷着回高老庄,但是在沙僧的劝解以及孙悟空的节制下,他也收起凡心,在西游路上颇有贡献。沙僧,张锦池先生在他的《西游记考论》中评价其是一个“惟法是求、惟师是尊”②的循吏,他的“渐修”信念则是在观世音菩萨与师父唐僧的影响下坚定不移的。

  从禅学上讲,传统的禅学,即如来禅,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以佛教经典作为根据,宗密目之为“教内禅”,后人称之为“藉教悟宗”;二是在修持方法上主渐修,慧能之前的楞伽师多属此例。北宗的渐修,实际上是承接楞伽师的余绪。

  渐修,是北宗禅的成佛之道。这种思想贯穿了整部《西游记》,或在诗句、或在偈语、或在身体、或在力行。既已抱定 “渐修成佛”的决心,前途再难,也只得上路而行。虽然有的学者提出北宗禅也讲求顿悟,但总体看来,实质还是渐修。

  二、《西游记》中的顿悟与修心

  相对于传统禅学(即如来禅)的祖师禅,为慧能所创,该禅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教外别传为标志,宗密称之为“教外禅”;二是在修行方法上立直指心源,顿悟成佛。

  在佛家中的菩提与明镜的公案里,六祖在碓房踏碓并不知道何事发生,后来听见有人诵神秀的偈子,即开悟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凭此偈,六祖便获得五祖的衣法。在修持实践上,慧能强调“以定惠为本”,在方立天先生看来,定就是惠,惠就是定,突出智慧在修持中的决定作用③。正如王维在《六祖禅师碑铭》中所提出的“本觉超越三世”,这里所说的本觉,即是众生先天所具有的本性(般若智慧),要超越三世,则只需一念相应,就会实现顿悟。要成佛完全可以抛开生禅、念佛、守心一系列禅修方法,只剩一念空转,即开悟的过程。

  慧能在其《坛经》中所说的顿悟法门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人性本清,佛性本清,只是由于人受环境影响,失去清净。在慧能看来,如果不能达到摈弃外物、摈弃心中六贼、以心观物、心外无理,就不具备顿悟的基础。这些思想又恰好和明代所流行的“心学”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默契。

  修心的心学思想和慧能的顿悟思想结合,掺入到西游记的佛学思想之中,也就使得《西游记》的顿悟思想更加具有其时代性。《西游记》中的顿悟思想较之于前人所研讨的“顿悟”思想,增加了心学的内容。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徒四人一起观月,唐僧吟完《古风》之后,孙悟空对唐僧凡心未解,尘心未消而不以为然,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随后又做偈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其实悟空作偈的意义便在于说明一个佛性无处不在的道理,观月即是见佛性。月的每一次圆缺其实都是心灵的一次超越,佛性的一次升华。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师徒三众行至乌斯国遇到乌巢禅师之时,唐僧被传《多心经》,后来第八十五回唐僧辞别钦法国国王,路遇一山,有凶气现,唐僧惊惶不安,悟空就念了四句颂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唐僧对此回应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悟空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烛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几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也远矣。”在这里,悟空所言已经得到南宗禅的精要之处,悟空的“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即表明,“修自己的心是第一位的,佛就在自己的心中”。禅宗的“顿悟见性”思想,主要不是指历尽诸多困苦,经过苦修证理之后的恍然大悟,而是指人们当下每一念清净之心,都可顿悟。

  《西游记》中的顿悟思想与心性本清净是分不开的,《西游记》中的顿悟思想主要表现在“修心”的问题上,南宗禅认为渐修是可遗弃的。渐修者苦修自身,到头来若心不清净,也只是空作一场。在南宗禅看来,若要见佛,渐修可弃,只需“明心”!《西游记》中是否就不需要渐修了?这当然和《西游记》中的一些情节有违背之处。笔者认为《西游记》中的渐修与顿悟的关系则是,顿悟是渐修的最终目的,渐修则是使求经人心性变得澄明,直至达到清净的程度也就是形成了慧根,要能达到顿悟,必先要有顿悟的基础即“佛心”——慧根。这里的慧根,我们可以从《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中见到悟空的慧根,孙悟空想向须菩提祖师学艺,祖师以手持戒尺,在悟空的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关上中门。悟空于半夜入祖师门,终得真传,师父能给悟空深夜传教,全在悟空的顿悟。

  按照南宗禅的要领,达到心性清净,也就是成佛了。唐僧师徒四众没有一个是心性澄明的,因而他们需要渐修,但是这四众不时也有顿悟之语道出,这恰好也是四人的佛性显现。

  (二) 念念回首,即是灵山。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五百年,又在西去途中经历重重磨难,从其本质上看,几乎是讲了个人能否成佛,就在于是否觉悟和能否反观自心,师徒取经的整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每个人的修心过程,只要心境达到不被尘世所困扰,达到“明心见性”,随时可以成佛。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唐僧与行者路遇六贼,分别名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贼欲劫财杀人,却被悟空赶上尽情打死。这就是佛门所倡的“一心制六贼”。又第十五回,悟空要观世音变成妖精的样子而将计就计,当悟空调侃菩萨时,观世音说道:“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这短短数语,阐释的却是佛经中的“明心见性”的顿悟道理。又如第二十四回孙悟空回答唐僧几时方到灵山的疑虑时,说:“你自小时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慧能强调,成佛的关键不在于行住坐卧本身,而在于自身心性是否开悟;性悟则无住而禅,坐卧皆禅;性迷则坐卧皆非禅,用这种观点来看待《西游记》中的“回首处即是灵山”,要达到这种境界的顿悟的基本要求便是心性开悟,如何开悟?根本条件则是——心性清净,了无一物。

  三、结语

  楼宇烈先生在《杨度的佛学新论》中曾这样提及杨度的观点:杨度认为达到“灭我”的境界的方法可以一分为二,即“修悟并重”,因此“虽有顿悟,终须渐修”,由此不难得知,“渐修”仍是一条成佛的必经途径。⑤“渐修”与“顿悟”从哲学上看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要完成这一过程的前提便是心性本清。吴承恩把王氏“心学”思想引入其中,作为连接“渐修”到“顿悟”的桥梁,使得小说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具有很强的可探讨性。

  《西游记》首先是宣扬佛教禅宗成佛思想的,必然涉及到南北二宗的修行方法,因而顿悟与渐修的思想或在诗句、或在人物对话中显现。细细读之,小说的禅学意味浓郁丰厚。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杨齐,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学习与研究;杨剑,湖北来凤中学教师。

  ①陈文新、乐云:《〈西游记〉彻悟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87页。

  ②张锦池:《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第218页—227页。

  ③方立天:《慧能的性净顿悟说》,《正法研究》创刊号。

  ④赖永海:《顿悟渐修与鱼兔筌蹄》,《南京大学学报》。

  ⑤楼宇烈:《杨度的“新佛教新论”》,《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贵州人民出版社。

  [2]陈文新、阎东平:《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张锦池:《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4]陈文新、乐云:《〈西游记〉彻悟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

  [5]余世谦:《〈西游记〉作者对我说》,上海人民出版社。

  [6]方立天:《慧能的性净顿悟说》,《正法研究》创刊号。

  [7]楼宇烈:《杨度的“新佛教新论”》,《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8]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禅》1991年1—4期。

  [9]李安纲:《“性命主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山西大学学报》。

  [10]杨俊:《〈西游记〉与“心学新论” 》,《河东学刊》,1998年第1期。

 
 
 
前五篇文章

话说佛画

昌都历史简说——土司与大呼图克图

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

唐卡:神奇的藏传佛教艺术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洞窟

 

后五篇文章

唐卡的制作方法

关于“佛指舍利”来由及其历史

佛教圣地行

佛教生态观研究现状述评

佛教道德哲学基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