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物科技保护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物科技保护

  黄克忠

  (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 100029)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中国文物;科技保护

  内容摘要:文物保护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文物的科技保护问题。文章不仅探讨了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而且探讨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文物科技保护的对策及科技保护的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106 (2000) 01 —0005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着眼点都是落在“文物保护”上,当然,文物保护的内容包括管理、考古发掘、博物馆工作、文物鉴定和文物市场、文物研究等。但是“文物是历史的、民族的文化遗产,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的物化载体”。我们文物科技保护者的神圣职责,就是要使这个物化载体益寿延年。这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基础。保护文物,实际是保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对历史的负责。因此,我们从事的是光辉的事业,理应得到尊重和支持。

  正当我们步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刻,回顾半个世纪来文物科技保护事业所走过的路,展望我们的未来,显得很有意义。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能使我们充满信心。探讨当前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找出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能使我们清醒地把握努力的方向,并去争取美好的未来。

  我国文物科技保护的现状在中国,文物传统修复工艺,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技艺己得到成熟的发展,并有一定规模。把古建筑作为专门保护的科学,起始于二十世纪初。

  1929 年,一个以现代科学方法从事研究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以后,把文物古建筑保护和研究的工作,提高到一门专业科学的水平,但作为文物科技保护事业,形成规模,则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文化部门从高等院校吸收了一批搞自然科学的年轻人和在国外学文物保护的硕士生,从此开始了对文物进行系统的科学保护研究。人数由几十人,发展到八十年代的400多人,九十年代己达到800 多人,其中大专以上的科技保护人员占2/ 3。到现在,己有了文物保护专业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出国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近十年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再从取得的文物科技保护成果说明成绩显著。近50 年,在抢救修缮一大批文物建筑中,加大了保护技术的科技含量。如对石窟摩崖的加固工程,从六十年代就开始,以后不断发展的化学灌浆、锚固技术;石刻防风化保护以及无损探测技术;木构古建筑的防腐、防虫技术;壁画、泥塑的保护、揭取迁移复原;土遗址加固保护等等。在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研究的同时,也重视发掘古代科学的传统技术,如发现秦俑颜料中已经使用了化学合成物———紫色硅酸铜钡;唐代的石雕上使用表面涂料以及用白灰浆、木锚杆的锚固技术;科学与艺术溶为一体的唐、宋时期排水防渗系统;质轻、透气的锤灰表面彩妆层等等。这些技术都被得到借鉴和继承。

  各种质地出土文物、馆藏文物的保护、加固、修复技术取得长足进展。有些成果在世界上也是领先或独有的。以脱水加固定型古代饱水漆木器、旧纸张保护技术;敦煌莫高窟的起甲壁画修复技术;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技术;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与复制;饱水简犊的脱水保护; PS 无机文物保护材料系列;出土铁器文物脱盐锈蚀保护;长效防霉防蛀装裱粘合剂为代表的100 多项成果,都分别得到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奖励。

  在科技考古方面的成果,如:碳十四、热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法对文物进行断代的技术,用红外线遥感及航空测绘、物探方法勘探文化遗存等现代化技术成为考古方法新的生力军。在博物馆建设中,现代化的智能管理系统,展厅和库房小环境防光、恒温、恒湿、净化过滤系统等都己达到先进的水平。

  社会科技力量的参与使得文物科技保护更加速了现代化、科学化的进程。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增多,并趋于成熟。我国还第一次派出文物保护的队伍,无偿援助柬埔寨修复吴哥遗址的工程。但是,上述这些进步比起一个文物大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人才奇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不够,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的进程缓慢,管理水平不高,经费严重短缺等方面。

  一、根据泰安培训中心1997 年调查28 省市的126 个文博单位的资料,在编人员5439 人,临时合同工1066 人,共6505 人。其中文物保护人员266 人,占4. 9 % ,古建工程保护人员102 人,占1. 9 % ,加在一起才有6. 8 % ,而行政干部的比重却占37 %。而且大多数文物保护科技人员集中在北京、西安、上海、敦煌等少数地方。多数从事文物保护的干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基本功的锻炼。尤其是文物修复人员更加缺乏, 传统工艺的老师傅大多已退休,所剩无几,年轻的修复人员因待遇低、被轻视而不愿学。从事文物科技保护的一些大学生、研究生来工作不久,出国的,调离的、下海的己占相当比例,仅北京的文博单位近几年己离开文物系统近20 人。

  二、科学化的管理跟不上。如文物建筑的维修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资格审核,批准手续,颁发文物修复人员上岗证书及在职干部培训要求等,都尚未公布执行;考古发掘中缺乏对文物保护的要求;博物馆库房内文物被盗是件大事,但许多文物损坏,却谁也没有责任;人才培养脱节,文物保护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改行干别的,一些单位具备一定规模和先进水平的文物保护实验设备,但利用率低,主动上门要求科学分析的极少。一些工程维修报告中也不要求科学的测试数据;研究课题缺乏统一规划;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上成功的事例太少。

  三、资金的投入太少。尽管在大的维修工程项目中,有前期勘测研究经费,但作为国家文物局投入的文物科技保护的研究课题经费,杯水车薪,实在太少。当前国家科技部只对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项目才有大的投入,而文物系统能申请到这样的课题实在太少。据了解,目前社会上给予文物科技保护的投入,除了少数国外的财团或者个人对少数地方有捐助外,从整个比例上看更是少得可怜。

  四、当前尚待解决的文物保护难题还不少。

  如大范围的环境污染、酸雨对室外文物的严重损害,需采取哪些对策;大量的土遗址、大遗址的保护,在管理上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不少难题;潮湿环境下墓葬壁画的保护,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室外石质文物风化的保护也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全国博物馆超过半数的保存条件极差的库房内文物如何防止大量的损毁等。这些难题有技术问题,经费问题,也有管理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才能见成效。目前还未考虑遇到诸如洪水、火灾、地震、滑坡等突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转变观念,争取主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一、首先表现在如何提高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上。

  在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健全的今天,尤其有必要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文物保护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最近发生在首都的一件事,发人深省。一个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然被某些领导置文物保护法不顾,擅自决定将它交给宗教部门,把遗址破坏了,新建起一批宗教建筑,并进行宗教活动。在他们的观念中,长官意志就是法,要求文物仅为经济效益或宗教服务,不考虑对文物是否有损害。即使在文物系统内部,对文物科技保护的重要性也不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能认识的。文物科技保护的发展规划,只是纸上写写,落不到实处。近几年还没有开过研究如何发展文物科技保护的全国性研讨会或者工作会议,是疏忽,还是不重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文物系统是否还适用? 有多少措施和投入? 考古与文物科技保护的比例是否失调? 无论在人才培训、规章制度、学术研究、领导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也不小。

  对于从事文物保护技术的专业人员来说,也有个提高认识的问题。如怎样将具体的经验,方法和措施等操作层的信息,逐步升到理论的层次。

  从对具体传统的物质形态的描述,深化到对文化内涵的分析和领悟,逐步形成科学体系。事实上,我们如何认识文物的价值,遵守文物保护的原则和怎么来保护文物,都跟哲学(历史观、审美观、艺术观等) 这个根本问题有关,例如,在进行文物建筑群中的保护规划时,如何体现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具体到对古建筑的旧、残损构件处理问题上,我们的观念是,它不仅是根本材料,而且具有历史的价值,要保存它的技术和艺术,从木构件的长细比,柱头的卷杀、油漆彩绘等都代表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构件的断面尺寸,柱头卯榫法的连接,都反映了工匠在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保存这些历史信息,把原件尽最大可能的保存下来。但如果有人仅仅把它看成一根承重的柱子,稍有腐朽或变形,他就会毫不心痛地加以撤换。又如对金属文物的修复问题上,欧洲多数人的观点是要保持它原来新的原貌,要焕然一新。而我国修复人员则要求它有沧桑感,不能把那些无害的锈斑去掉,它正是饱经风霜的历史见证。已经十分灰暗、残破的油漆彩绘,是否要重绘,两种观点指导着两种做法。同样在修不修窟檐、栈道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保护需要与保持原状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样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保护理论和原则作指导。

  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深化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还是要依靠当地民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参与保护的自觉行动。它需要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要从中、小学生抓起,争取教科书内有保护文物和环境的内容。利用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等一切工具,深化民众的文物意识,鼓励成立文物保护民间组织,把文化、地方史绩、传统民俗、宗教信仰等与文物保护结合起来,变成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一部分。把文物的价值观念与作为可利用的资源结合起来考虑,达到全民的共识。由被动的执行政策变为与自己切身利益相结合的自觉行动来保护文物和环境。

  二、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地保护好文物,的确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现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仍处于被动无奈的局面。如大规模经济建设使大批地下文物被揭露破坏,即使有经费保护,往往留给的工作时间很短,不允许按常规去做保护工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粗暴地对待文物,使大片的遗址、文物周围的环境受到威胁甚至破坏;过度开放,而不顾文物能承受的限度。因而不少人惊呼,人为破坏文物的速度远远高于自然对文物损害的速度;保护文物的经费仍依靠国家投入这个主渠道。但很少的这点经费甚至不能保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维修项目。不少省级和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几年中都得不到任何维修经费;己经被发掘或收集到的文物,大多堆积在设备简陋的库房里,眼看着这些文物变坏,而没有改善库房条件的能力;计划经济,吃大锅饭的管理模式在许多单位还未改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肯定会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投入。但是,要把文物保护这项社会公益事业办成全社会参与,群众支持,这是文物保护事业新体制建立的关键所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引导广泛吸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文物保护事业。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必由之路。当然,这还有待于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和政策鼓励机制。例如,政府部门是否可在法律(如遗产法、捐赠法等) 、政策上做出有利于社会资金流向文物保护领域的轨道,社会资金流入后能有相应的效益回报;也可选择招商、引资共同管理经营,既有利于保护利用,又有相应利益的回报;为什么文物科技保护和修复人员非要性“公”? 有些退休的或从国外回来的专业人员,也允许他们自己组织公司,甚至由私人开业。意大利米兰的一个教堂内由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就是政府聘请一位私人专业人员承担此项修复工作。澳大利亚悉尼的一个承担许多文物保护项目设计、咨询的公司也是私人的;我们的一些文物科技保护机构,是否也应尽早跟上改革步伐,实行社会招聘、竞争上岗,无课题、不完成任务的待岗或只发基本工资,不能胜任工作的下岗,上岗要技术考核,考试及格,颁发上岗证书。要明显改善在岗的工作优异、成果突出人员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等改革措施。

  展望任重道远的文物科技保护事业如果我们了解一下我国文物的家底,就知道我们的任务有多重了:全国己在册登记的文物建筑和革命纪念建筑等文物点约35 万处,其中17项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0 处,省级文保单位5000 余处。收藏在各级各类博物馆里的文物藏品约1200 万件。还有大量埋在地下的遗存,每年都在各地不断出土,这个数量就更多得惊人。面对如此多的文物,又有不少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今后几十年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会有怎样的发展,事业的前景如何? 不妨我们来做点预测。

  首先,在人才培养上,将会有一所令人向往的、建制健全的文物修复学院诞生。不少学校会有古建筑、遗址、壁画、金属、陶瓷、书画、纺织品、竹林漆器、雕塑等保护技术专业。今后文物科技保护队伍中人员的素质会大大提高。据说台湾某大学今年招收12 名文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有十倍的学生报名。这样的盛况,在彼岸的大陆,相信也即将到来,它将是令人羡慕的一种专业。在职干部的培训包括知识更新和提高管理水平也将制度化、经常化。

  目前在壁画、漆器、竹木器、书画、大遗址等方面各具特点并有一定实力的一些单位,他们将逐渐形成一个专业化保护技术的中心,同时又成为检测、研究和人才培训的基地或开放实验室。它们能发挥各自优势,解决有关技术难题,形成合理布局的文物保护技术网,同时会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及引进现代化的保护技术。

  在每个考古队中将会有高水平的专业保护人员与考古人员共同进行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测绘记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及地理信息系统(GIS) 、多媒体计算机化、数字照相、数字摄像、图象信息储存。现场即能对文物进行防腐、防霉,保持色彩及温、湿度剧变等技术,入库后的编录、提取、利用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等。

  随着材料科学的突飞猛进,每年都会有新的保护材料出现。如壁画的清洗、修复加固;木构件的填补空洞或裂隙加固;石质文物表面防风化、灌浆、粘结加固;金属防锈;织物的防霉、防虫、防老化等材料都将会有新的突破。就以我较为熟悉的石质文物防风化加固材料来说,已在国外有新产品或在实验室研制成功的就有:多功能超高分子聚合涂料,是一种特殊变性的多酯类共聚体树脂;四乙氧基硅烷与硅酸丁酯的混合体并具有弹性;硅烷、硅氧烷与硅酸酯类树脂联合使用;碳氟丙烯酸类,丙烯酸脂类单体聚合,用高活性的室温引发剂等。

  为了确定验证保护方法可靠性,将采取红外、核物理、电子、电磁、声能、分子生物等各种无损检测和分析的有效手段。

  最近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无源控制充氮的透气防水薄膜,对纺织品、纸张、金属等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是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技术将在文物保护中广泛应用。不仅每个科技人员能迅速上网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用最快的速度显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等网络技术外,同时在断层分析成像、全息摄影、图象处理、文物建筑稳定的有限元分析、古建工程辅助设计、数字模型模拟实验、数据库等方面将发挥极大作用。

  对文物环境的监测和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许多文物保护工作者认识到保护改善文物所在的环境,比在文物实体上进行处理,更为必要。

  文物真伪鉴定。在传统经验鉴定基础上加入科学无损检测的技术如: 使用源激发X 荧光法(XRF) 、工业层析仪(XCT) 等仪器对文物质地的成份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对文物形成的年代测定,手段越来越多,综合分析将提高可靠性和精度。

  以上提到的只是今后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发展方向的一部分。

  今后政府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仍然是主渠道,但这将不是唯一的渠道。企业、财团、社会团体的支助,各种文物保护基金也会逐年增多。类似“修我长城”,共同赞助某一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工程,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将会吸引更多民众。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研究课题中,也将出现文物保护的大项目。文物科技保护还会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入和扩展,能争取到更多的国外资金或设备。当然,人才的培训应是属于更合理更有效的投入。今后国际合作的方向将是广泛传播文物保护的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的实践活动。通过合作,我国的科技人员将能运用自如地使用最新仪器设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交研究新成果,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知名人。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文物保护科技不仅在少数领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而且将在文物保护理论、传统修缮技术与新技术结合、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屹立于东方,甚至在国际文物科技保护领域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保存文化遗产的事业是光辉永驻的,会一代比一代更辉煌。相信在我还能见到的将来,文物科技保护事业将会有一个较大发展,被普遍认为是一项光彩事业,能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会受到莫大的尊敬和向往。他们不再为没有保护经费而犯愁,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将大为改善。在国际上,作为一个延续不断五千年文明大国的声音和辉煌的文物保护成果将响彻世界各个角落。应该说这也是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共同的理想!(摘自《敦煌研究》2000.1)

 
 
 
前五篇文章

大虚大师:普陀山的闭关

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的平台建设

新疆库车库木吐拉石窟壁画揭取保护技术

敦煌本《兔园策府·征东夷》产生的历史背景

乐山小道士观摩崖造像

 

后五篇文章

论山西龙山石窟的开凿年代

成吉思汗行军到过阿尔寨石窟吗?

惠能的佛教革新在中国佛教史的意义

佛教圣地五台山:历史上四次灭佛的因与果

书中五台见圣境——观大型画册《灵峰圣境·五台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