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论谢灵运与旅游文化建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谢灵运与旅游文化建设

  作者:于富业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一带)人,出身名门望族。他寄情山水,以追求适意娱情的漫游道路。他在长期的旅游觉悟中,开发了大量潜在的旅游资源,创作出大量优美的山水诗文,修建了许多人文景观,为我国旅游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南朝刘宋时期的大旅游家

  永初三年(422),谢灵运以“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他“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1]景平元年(423),谢灵运辞永嘉太守,回到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老宅,开始修治庄园,作《山居赋》,继续登临游览,创作诗文。元嘉三年(426)初,宋文帝征谢灵运为秘书监。任职期间,谢灵运经常称疾不朝,仍然钟恋旅游。他“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2]。谢灵运40岁时,上表称病,宋文帝批准给假,他再次回到会稽始宁修养。在始宁,他曾“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又曾“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旬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3]他“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4]谢灵运的这些努力,为后代旅游景观的开发创造了条件。他还发明了“谢公屐”,方便了后人旅游。元嘉八年(431),宋文帝委派谢灵运做临川(今江西临川)内史。这时的谢灵运仿佛在进行人生中最后的享乐,“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5]。谢灵运的一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遨游山水、寻访名胜上,可谓刘宋时期伟大的旅游家。他的认识已经接近近代旅游的本质待征:旅游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旅游活动,意在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谢灵运淡泊名利,从人生价值的高度来认识旅游。他的旅游活动只注重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

  二、刘宋时期伟大的山水旅游诗人

  “好诗来自旅游的佳境,来自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感悟;旅游,是诗之母”[6]。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旅游诗,进而成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对后世的李白、王维、杜甫、孟浩然均有深远影响。他的山水旅游诗对大自然美丽风光的描绘非常细致逼真,一首首咏美的诗篇如同一幅幅秀美的画卷,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对旅游美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谢灵运的山水旅游诗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谢灵运的诗情景交融,情理合一,阐明一定的道理。“……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怀抱既招旷,外物徒龙蠖。”(谢灵运:《富春渚》。以下引诗未注明作者者,均为谢灵运著)谢灵运在描写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特的景色同时,悟出一个做人的道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能超越了自己的本位。再如,“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春晚绿野秀,高山白云屯……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入彭蠡湖口》)作者写彭蠡湖的各种景色,实际是在阐述“难具论”的理。景、情、理三者合为一体,是这首诗的最大特色。
  其次,谢灵运的山水旅游诗给人以美感享受。他将山水景物的光亮色彩、所听到的各种声音等写进诗中。例如“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游赤石进帆海》)这首诗描写初夏时节,他乘船而出,朝看日出,夕赏晚霞,海天辽阔,气象万千。这是最早描绘大海风光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又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将蓝天、白云、丽日、江水这几种亮度极强的景物融合在一起,给人以鲜明、阔敞的印象。他尤其喜欢写旅游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苹鹿”(《过白岸亭》);“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登石门最高顶》);“鸟鸣识夜栖,叶落知风发”(《石门岩上宿》)等。
  最后,谢灵运的山水旅游诗再现了旅游活动的探奇探险、养生之道。谢灵运往往选择一些高峻、险奇的山峰作为游览目标,或者夜游,以极大的探险勇气和敢于挑战的热情游览山水,从而获得无穷的乐趣。如“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长林罗户庭,积石拥基阶。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登石门最高顶》);“我行垂日落,放舟侯月圆”(《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遂登群峰首,邈若升云烟”(《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溯流触惊急,临坼阻参错。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富春渚》)等诗句都描绘了诗人的探险经历。谢灵运认为,旅游可以摆脱烦恼、放松精神、休养生息。“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不同非一事,养疴亦园中。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田南树园激流植援》)在这首诗中,谢灵运将樵夫与隐士进行对比,突出隐士在山中乃是为满足养生的需要。又如“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这一名篇,不但写了从石壁到湖中再到家中的一天行踪,而且从中悟出了养生的道理,深得后人如李白等喜爱。

  三、卓越的旅游文化传播者

  (一)谢灵运的文学创作流传于世,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建设。其大量的旅游诗,如《过始宁墅》、《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辞赋《山居赋》以及由他编定的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三卷“四部书”目录,与名僧慧平、慧观一道对《大般涅槃经》做的翻译等,都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对我国旅游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谢灵运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旅游遗产”。永嘉的谢公岭、谢客崖、谢公亭、谢公池、谢公楼、王(羲之)谢祠、谢康乐祠、澄鲜阁等故址,至今犹存。这些景观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在如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谢灵运所发明的“谢公屐”为后人所称赞,这是我国旅游史上的一个突破。《宋书·谢灵运传》记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写道:“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元朝人范惇在《送张谏师归武当山》中亦有云:“始来当时,祗着谢公屐。”可见“谢公屐”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些都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中不朽的“遗产”。
  (三)谢灵运成为旅游宣传的形象大使。通过谢灵运的山水旅游诗,我们说他是刘宋时期著名的旅游家不容质疑。笔者认为他还是旅游宣传的形象大使。在其诗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夜游、舟游、春游、月光游、探险游、养生游等多种旅游类型,感受到他对旅游的宣传。陈祚明曾评价谢灵运的诗曰:“康乐情深于水山,故山游之作弥佳,他或不逮。抑登览所及,吞纳众奇,故诗愈工乎?龙门足迹遍天下,乃能作史记。子瞻海外之文益奇。善游者以游为学可也。”[7]可见,谢灵运给后人留下的旅游形象已根深蒂固。
  谢灵运在旅游时,在创作山水旅游诗时,并无意于建设旅游文化。但是旅游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之一,旅游生活的佳境即是诗的佳境。[8]他畅游山水时对自然景色的诗咏文赋,身体力行的探险实践精神,对后来的旅游者有着很大的鼓舞。谢灵运的创作、发明,修建的各种建筑都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这些都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大大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注释:
  [1][2][3][4][5]《宋书·谢灵运传》,中华书局版。
  [6]王淑良编著《中国旅游史》,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七。
  [8]参见黄平芳:《谢灵运的旅游审美观》,《华夏文化》,2003年第4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
  文化学院(南充)2005级研究生

 
 
 
前五篇文章

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关老爷像及其藏蒙文刻文

古刹新说广济寺

古刹清音

高僧摄摩腾和五台山环境景观生态风水

甘肃华亭石拱寺8窟前壁造像题材考释

 

后五篇文章

梦游响堂寺

明代的庄浪石窟及其艺术价值

评《新雨》的〈谈龙树的哲学〉

摩崖石刻荟萃的六平山

河北峰峰响堂山石窟游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