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千年古刹——神通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千年古刹——神通寺

  作者:何品三 何庆亮

  神通寺,古谓朗公寺,始建于东晋初叶,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最早的佛教寺院,从东晋到隋唐一直是山东的佛教中心。这所千年古刹,位于历城区柳埠镇。

  柳埠,是济南通泰安古道的经由之路,位于锦阳川北岸。这里四面环山,重峦叠翠,风景幽美,气候宜人。柳埠东北2公里许,有青龙、白虎二山,夹谷相峙,此谷古谓金舆谷,后称朗公谷,谷南口横亘一座青翠的高山,古称金舆山、金庐山,亦叫金驴山,现谓金牛山,成为朗公谷之天然屏障。山下有一条河流,由东向西,古称玉水,为锦阳川之支流。青龙、白虎、金牛三山,《水经注》称为琨瑞山。神通寺就建在这重峦叠翠的琨瑞山谷中。

  神通寺及其兴衰

  神通寺,隋代之前称朗公寺,以其创始人朗公而得名。僧朗,俗姓李,是佛图澄的高徒,他原在关中讲说佛经,后来山东,在泰山南北,齐鲁大地,宣扬佛法。据北魏郦道元撰写之《水经注》载:“济水又东北,右会玉水。水导源泰山朗公谷,旧名琨瑞溪。有沙门竺僧朗,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隐于此谷,因谓之朗公谷。故车频《秦书》云:“苻坚时沙门僧朗,尝从隐士张巨和游,巨和常穴居,而朗居琨瑞山,大起殿舍,连楼累周…… ’即此谷也。”关于琨瑞山,《岱览》云“在泰山东北四十五里,旧名金舆山又名金庐山。”《山东通志》云:“金庐山在历城县东南八、十里,山下为朗公谷。”

  南朝梁慧皎撰写的《高僧传》云:“竺僧朗京兆人,少而游方,问道长安,还关中,专当讲说。……以伪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移卜泰山,与隐士张忠为林下之契,每共游处。忠后为苻坚所徵,行至华阴山而卒。朗乃于金舆谷琨瑞山中,别立精舍,……内外屋宇数十余间,闻风而造者百有余人,朗孜孜训诱,劳不告倦。秦主苻坚钦其德素,遣使衬遗。坚后沙汰众僧,乃别诏曰:‘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琨瑞一山,不在搜例。’ ……燕主慕容德钦朗名行,给以二县租税,其为时人所敬如此。”

  数斤,缋绫三十疋,奴子三人。后燕主慕容垂赠送官绢百疋,袈裟三领,绵五十斤。南燕主慕容德统治了山东一带之后,为得到朗公的帮助,致书朗公:“皇帝敬问泰山朗和尚……使者送绢百疋,并假东齐王,奉高、山茌二县封给。书不尽意,称朕心焉。”朗公在答谢信中说:“僧朗顿首……贫道味静深山,岂临此位?且领民户,兴造灵刹,……。”此时的朗公,已成为一名政治和尚,成了辅佐南燕的国师。从唐房玄龄撰的《晋书》中得知,慕容德在山东南部的进军中,得到了朗公的帮助,而朗公也在慕容德大力支持下,使朗公寺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山东佛教也有了更大发展。《续高僧传》云:“燕主以三县民调用给于朗,并散营寺,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此时,朗公寺已成了山东的佛教中心。

  朗公之后,寺院由朗之高足僧意任住持时,寺中有高丽像、相国像、胡国像、女国像、吴国像、贷宗像、昆仑像,如此七像,并是金铜,俱陈寺堂。此时之朗公寺真可谓盛极一时。直至北周保定(公元561年)以后,在周武帝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中,朗公寺同其他寺院一样,遭到洗劫而一度荒废。

  隋代,文帝杨坚“专弘佛教,开皇伊始,广树仁祠,有僧行处,皆为立寺”。此时,朗公寺又获得了发展。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杨坚因“通征屡感”故曰“神通”,便勒令将朗公寺更名为“神通寺”。神通寺最早住持是高僧法安,他曾随文帝至泰山,其神奕色采,酷似其祖师朗公。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文帝勒令杨广之子河南王为神通寺檀越,兴工恢复。在皇家的直接支持下,神通寺又有了相当规模。《泰山道里记》云:“琨瑞山西北为神通寺,……其制门阁两重,北为大雄殿,东曰伽蓝殿,西曰达摩殿,北为千佛殿,圮;北为方丈,东为禅堂,又北为法堂,两翼斋廊。寺西,地敞豁,旧有藏经堂,转轮藏,钟鼓楼,圯。又东一台,有四门塔,极崇丽,皆石为之。塔前古柏一株,传云汉植。”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文帝送舍利于30座寺院,令建灵塔。勒令高僧法瓒送舍利于齐州神通寺并其为该寺住持。现今保存的四门塔便是仁寿年间往神通寺送舍利所建之塔,至大业七年落成。此塔依山扼谷,巍然屹立,为寺院增添了庄严的气势。

  盛唐时期,神通寺顺时应势,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据唐《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载:“寺立以来,四百余载,……天下崇焉。”又说:“三度废教无敢撤,塔寺基构如其本焉。”

  经过唐宋五代的社会大动乱以后,神通寺便走向衰败。金代末年,狼烟四起,神通寺地处战场,破坏尤甚。

  元代中叶,随着释教的兴盛,神通寺又重新得以恢复和发展。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敬公碑》云:“即得大殿、旁庑、僧舍俱一新之……侣众盈千”。此一期间,其下属寺院多达27处,除临近的涌泉庵、九塔观音寺之外,北到河北灞州,南至邹县、滕州,连孟子亚圣庙也皆属其下。可谓盛极一时。

  从元至明,未经多大变动,明成化年间,佛教盛行,在位居济南的宪宗之弟德王朱见潾的提倡下,神通寺再度得以发展。据明弘治乙卯年张天瑞《神通寺纪略》碑文载:“……面山曰金舆,桥梁曰通圣。东一台,台之上有浮图,为门四,为方五。西一台,台之上有钟鼓楼、转轮藏,殿凡若干楹,相传为古戒坛也。尚有大殿二:一以供佛及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一以供五百阿罗。天王殿四楹。伽蓝、祖师二殿亦如之。殿之后为方丈,左为禅堂,又其后为法堂,两廊翼列。方丈之左右皆以筵宾客、居徒众。……”

  天启(公元1621年)以后,随着明王朝的危机四伏,神通寺也再度衰败下来。

  清朝乾隆年间,寺院住持兴寿和尚,无视佛祖之清规戒律,“放荡YIN逸,无所不至”,将寺产大肆挥霍,当卖土地近三百亩,盗卖树木不可胜数,神通寺愈加败落。

  历经1600多年,神通寺几经兴衰,今尚保存下了许多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成了后人研究佛教在山东的发展史、研究古代佛教文化、雕刻艺术、美术、建筑等丰富的实物宝库。

  神通寺的主要遗存

  四 门 塔

  四门塔位于神通寺遗址的东南,青龙山南麓,金舆谷南口,与殿堂遗址仅隔一溪的台地上。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门塔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一座用青石砌成的亭阁式单层塔,平面作方形,每边长7.4米。四面各有拱门,故俗称四门塔。塔檐下出挑叠涩五层,檐上叠筑23层,逐层收缩至顶部,构成四角攒尖式塔顶;顶端露盘上,四角置山华、蕉叶,中筑项轮至刹部。塔墙厚0.8米,墙壁刻有简洁的几何花纹。塔心正中筑有石砌空心方形柱,柱上擎16条三角石梁,上置石板拱起,形成方形廊道。整个形体雄伟浑厚,线条简洁古朴,是单层塔之早期范例。《世界美术全集》说此塔筑法“乃汉代制法之余波,此塔结构虽简单,却具有平衡之美,在石筑之单层塔中,可谓之无与伦比者。”

  塔室内,塔心柱四面台上,现存四尊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圆雕佛像,皆螺髻,面门盘膝而坐。南面谓保生佛,北面谓微妙声佛,东面谓阿閦佛,西面谓无量寿佛。南北二尊的形体大致相同,面相呈长圆形,面貌清癯,著袒右肩袈裟,衣带作小结,两眉中央有白亳相,只有手势不同,南面佛双手分置于两膝。北面佛,一手扶膝,一手扬起,似是正在讲经说法。东西二尊的形体大致相同,面相呈方圆形,是双手重叠于身腰中部的“禅定”佛像。东面佛袒右肩,外著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衣带作小结下垂甩向左肘上。西面佛,外著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内著褒衣作小结。四尊造像神情端庄自然,造型洗练,刻工精湛,是我国现存的佛教艺术珍品。据《济南金石志》载:塔内有造像记两则。一在南面佛座下,文曰:“武定二年,三月乙卯朔十四日戊辰,冠军将军司空府前西阁祭酒,齐州骠大府长流参军杨显叔,仰为亡考忌十四日,敬造石像四躯,原为亡考生常值佛。”这块题记刻石,据传,清末被古董商盗去,售于大官僚端方,后流入日本(见《陶斋藏石记》)。现佛座下的造像记,是依据原刻石拓片重刻。另一则是:“维大唐景龙三年,岁次乙酉七月戊午朔四日甲寅,比丘尼无畏,沙弥尼妙法,奉为己过,比丘僧思之,敬造弥陀佛一铺:观世音、大势至、二圣僧。上为国王帝主师僧父母,下及全家眷属,法界苍生,咸同斯福。”此记刻石,也已丢失,下落不明。该铺造像亦均残破。

  塔旁有古柏一株,生有九大主枝,人称“九顶松”。清《泰山道里记》曰:塔前古柏一株,九顶苍秀,传云汉植。”据专家测定,树龄已有一千五百年。清代有诗云:“朗公精舍古神通,劫火残烧五代空,唯有四门孤塔下,长松九顶尚青葱。”现在九顶松仍然挺拔苍劲,茂密葱茏,与四门塔相互辉映,愈显得秀丽而壮观。

  四门塔这一名称的最早记载,是青龙山南坡宋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建的石塔塔铭上,称之谓四门石塔。

  四门塔由于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破坏,解放时已残破不堪。东西墙面出现了裂缝,拱门顶部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和下垂,塔内三角石梁全部断裂。塔项叠涩石和塔刹、塔檐,多有损木伏坏风化,塔内佛座倾圮,佛像歪倒于地。为了保护古塔,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了抢救措施进行维修加固,从而使古塔得到了妥善保护。

  1951年,山东省文管会首先对此塔作了加固处理,围绕塔身加了三道铁箍。塔室内用石柱顶住断裂的石梁,同时整理了佛座,扶正了佛像。1963年,济南市文化局又在塔的外围加了一道挡土墙,以保护塔基。1964年,设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并建立了文管所,设专人负责管理。

  1971年至1973年,作了解放后最大的一次维修工程。首先在塔外围墙增建了九米见方的挡土墙,墙基周围砌筑了护坡石,进一步加固了塔基。同时对塔顶、塔身作了维修加固,塔顶和塔之残碎部分全部照原尺寸更换了新石。断裂石梁用环氧树脂粘接并穿钢筋加固,石拱板上浇注钢筋混凝土加固,檐口处加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和井字形拉梁,对外墙裂缝、垂裂拱门和佛座也都作了维修。另外还根据拓本重刻了东魏武定二年造像记,仍置于南面佛座之下。

  龙 虎 塔

  龙虎塔位于白虎山东麓的千佛崖下,神通寺祖师林的南面,与四门塔隔谷相望。该塔造型优美,与四门塔古朴的风貌,形成鲜明的对照。

  塔的平面为正方形,砖石结构,通高10.8米,因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基座为三层,每层出挑三层。第一层束腰部,每面各雕石龛两个(可能原置有造像)。第二层束腰部,各面凿有石龛两个,内雕伎乐人物,外雕复莲。第三层束腰部,下为下枋,下枋以上为复莲,四面各雕一托扛力士,复莲以上雕有狮、角神、伎乐人等,以上采用仰莲雕成的挑檐。塔身采用四块石板雕成,每面中央各开一宝珠券门。南北两门两侧雕出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一手持剑戟,一手持舍利宝塔,脚下踏三夜叉,来守护正法,保护天国安宁。东西两侧,雕有释迦二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塔身还雕有佛、菩萨、飞天、龙、虎、云等。塔身内有方形石柱,四角各雕盘龙,中雕佛像一躯,上雕飞天等,形成小佛龛。四面龛中的佛像均是突胸细腰,脸型较瘦长。

  塔檐用砖砌筑,仿木结构重檐,檐下有双跳华拱承托,上置复莲、项轮、宝顶为塔刹。优美造型与绝妙超群的高浮雕相辅相成,显示着盛唐雕刻、造型艺术的独特风格,是雕塑家们的宝贵研究资料,亦为我国稀有之建筑。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摩崖造像

  千佛崖在神通寺遗址白虎山腰的石壁上,这区造像由南至北长约60多米,大小石窟100多个,现存佛像210多尊,造像题记46则,年号有武德、贞观、显庆、永淳、文明等。是山东唐初造像遗存中的珍品,从保存完好而言,为山东省唯一的一区。造像者的身份有贵族,有平民,有僧侣,贵族如南平长公主,驸马都尉刘玄意,赵王李福,上骑都尉刘操等,大都是为亡父母、兄姊、儿女及其亲属“祈福”而造。这些造像多数完整,造型生动活泼。从题记看,造像是由南向北镌凿,大约用了60年之久,开凿成现在的布局。在这区造像中,最大者有五个石窑。由南向北,第一号石窟内有跏趺坐佛一尊,高约1.78米,面相丰圆适宜,胸部扁平,眉清目秀,头作螺髻,外套对襟而敷搭双肩式的袈裟,腰间衣带作小结。窟顶作木建筑的 椽屋檐。为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南平长公主为其已故的父皇唐太宗所造。这尊造像,造形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它是千佛崖造像的代表作之一。二号窟内有坐佛一尊,高约2.75米,底宽1.29米,为千佛崖造像中最大的一躯。左边石壁上还有小佛像八尊,旁有显庆三年的造像记载。三号石窟内坐佛三尊,高约1.75米。四号石窟规模较大,窟门中央雕有石柱,内造坐佛二尊,高约2.6米,是李世民第十三子赵王李福所造,题记为:“大唐显庆三年,行青州刺史,清信佛弟子赵王福,为太宗文皇帝敬造弥陀像一躯,愿四夷顺命,家国安宁,法界众生,普登佛道。”窟内壁上还凿有小佛和立菩萨,菩萨的璎珞精细复杂,全身腰线轮廓欹斜玉立,栩栩如生,令人感到是一位宁静慈祥的女菩萨。第五号石窟内有坐佛一尊,高约2.6米。

  除这较大的石窟外,其余小的石龛、佛像罗列满壁。受雨水侵蚀的亦为数不少,如驸马刘玄意造像中的天王像,即已受到严重侵蚀。

  这区造像是神通寺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我国唐初造像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之一,对研究古代佛教雕刻艺术有很大的价值,它在山东佛教艺术史上占极为重要的地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建筑基础台

  该基础台,是唐中期遗物。平面呈长方形,东西两面边长12.65米,南北为10.77米,通高0.75米,台上下各分对称三层线脚,砌成束腰“须弥座”式。北面束腰,共有石柱15条,分成14界格,东面仅存一格,西面7格,南面3格。每界格中刻成壶门小龛,龛中刻有伎乐人物,有拍板、琵琶、排箫、笙、腰鼓、长鼓、箜篌、院咸等,有来自古印度艺术的共命鸟和手托孔雀的壮士,整个雕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是中唐雕刻艺术之精品。

  这一古建筑基础台,已被淤土埋于地下几百年,1964年9月,清理塔基淤土时被发现。为保护这一古文物,政府拔专款于1980年,绕着基台西、北两面新建一道长廊,一座方亭,不仅保护了文物,为游人设置了乘凉休息的地方,同时也为神通寺遗址增加了新的景观。

  小唐塔亦称小龙虎塔

  该塔原在突泉村皇姑庵内,庵早已荒废,为了妥善保存,于1972年移于神通寺青龙山西麓一台地上。塔为平面方形的密檐式石塔,原为七级,现存六级,通高3.86米,双层须弥座高1.44米,束腰部四面均有精美浮雕。

  塔身是由两块石料拼对成的方柱体。南面辟券门,直通塔室,内雕一佛二僧二菩萨,皆面额丰满,衣纹流畅,雕刻精细。门外左右各立一天王,均穿盔甲,足踏鬼魅,酷似盛唐墓中出土的天王俑形象。券门上饰火焰形门楣,正中雕虎头,左右各一莲座上,分别坐弹琵琶、吹萧乐伎。门饰上方莲座上结跏趺坐一小佛,其上雕出四龙,中间二龙作穿石状,从壁中穿出半身,口里吐出的水直落小佛头上,构成了“二龙浴太子”的精美图案。塔身四角还各雕一盘龙柱,但残损较甚。塔身东面刻有“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丁巳,二月辛丑朔八日戊申,大浮图主 贯王,兄李生、弟李成、弟文剑等,上为国王帝主,下及师僧父母,普为法界苍生,咸同斯福。”的塔铭,因此知塔建于盛唐。这种形式的小石塔在唐代较为流行。此塔造型纤小,配以精湛的高浮雕装饰,更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小 宋 塔

  小宋塔亦称绍圣塔或青龙塔,位于青龙山南麓,四门塔北面约60米的山坡上,为一方形三层石塔。整个塔身置于凸起之自然石块上,通高4.71米。底部为一块整石刻成平面略成长方形的基座,长1.38米,宽1.30米,高0.58米。台基南侧刻有楷书比丘福林于北宋绍圣五年为亡父母造塔的题记。题记称:其父好儒,其母好佛行善,均寿高80多岁,无疾而终,虽值炎热天气,但蚊蝇不近其身……

  该塔虽不华丽,但为神通寺宋代建筑之仅存。

  墓 塔 林

  现存墓塔林,是神通寺自金以后历代高僧的墓地,现在塔林存有墓塔46座,墓碑15通,也是我国佛教寺院较大的塔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博物馆”。其中以石塔为主,辅之砖塔,造型各异,丰富多彩。其中元代泰定二年《清惠明德大师敬公山主寿塔》,明代嘉靖五年《成公山主塔》是汉代阙式之风格,在我国现存塔林中为之仅见。考古专家对这两座墓塔都有较高的评价。

  神 异 井

  神异井,是神通寺僧众用水之井,井深5.26米,水质甘冽。据碑文记载:“其处乏水,禅定之次,(朗公)闻地下有水声,俾穿掘,果获甘泉,迄今以为神异井焉。”1600年以前的朗公,能在乏水之区凿出水井,这种知识确也令人叹服。

  神通寺所属寺庵

  九塔观音寺

  九塔观音寺,位于柳埠东南2公里许之灵鹫山秦家村附近,现存观音殿一座三间,佛塔一座,其余建筑无存。《山东通志》载:“柳埠东南5里许,有九塔寺在焉,乃唐尉迟敬德公所造……”。寺内大殿门外台下,现存两株古柏,一曰烟柏,一曰茶柏,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据碑文载“殿前柏树亦公(敬德)手植。”

  大殿西南有一座砖砌佛塔,名曰九顶塔,其造型十分别致。明代著名诗人许邦才撰文、李攀龙手书的碑文《重修九塔寺记》称:“其塔一基上而顶九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经有。”

  该塔单层,全为砖筑,高13.3米。平面作等边八角形,塔基粗砌,缝宽约1公分。塔身至檐顶,全为水磨对缝筑法。檐叠涩向外挑出17层,又叠涩收进16层。其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线,异常柔和,也很适用于砖材料结构的性能。它的刹部结构,处理奇异,在塔檐上端各隅角处,筑有方形三层小塔8座,高2.84米,8座小塔中央(面南)筑有中心小塔,高5.33米,形成塔林之势。塔身南面距地面高约3.16米处,辟一拱门,内为佛室,室内雕一佛二僧,佛高1.2米,跏趺而坐,面额丰圆,螺形发髻,眉间有白亳相,外著敷搭双肩下垂的袈裟,下为束腰佛座,刻工精细。佛室四壁有残存的壁画,尚可认出的有天王、佛等,多采用黑绿颜色。上有天花藻井(已残)。该塔造型华美柔和,实为国内罕见。日本人所编《世界美术全集》称该塔:“匠意纵横,构筑奇异,其他无能及。”

  解放前,九顶塔年久失修,塔顶之众小塔多倒塌或残缺不全,主塔下半部亦被淤土所埋,砖亦多损坏。1962年政府拨专款,在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指导之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调集精工巧匠,进行精心维修,博得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寺后山崖间有唐代摩崖造像两区,共有佛像80余尊,大多残缺不全。一躯造像题记为:“天宝十一载七月二十四日,李舍那上军都尉,为亡父母造阿弥陀佛一体。□□□□男今见沙大娘,□二娘,□三娘合家供养。”

  寺下面有一泉,曰“金鸡泉”,原供憎人饮用,因泉水旺盛,水质甘冽,附近村民也皆用此水。现今九塔寺前后左右,均是果树,春季花香四溢,秋天果实累累,加之满山的苍松翠柏,将灵鹫山装扮得重峦叠翠,九塔寺便被掩映在这一胜境之中。

  涌 泉 庵

  从四门塔文管所沿白虎山南麓西行,便是涌泉庵遗址(民国初辟为柳埠林场)。这里竹影婆娑,泉水潺潺,山灵水秀,别有洞天。涌泉庵初建于齐梁之间,因涌泉而得名。涌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水从一方池壁上雕刻的兽头中喷涌而出,汇集了“细水长流”、“锦上添花”、“悬崖瀑布”三股泉水,通过涌泉桥,依山势三迭而下,形成可观的“百尺飞流”。在这里有我国北方少见的大片竹林,缕缕泉水从竹丛根隙流过,形成弯曲的淙淙小溪,汇入飞流之中。清澈的泉水,婆娑起舞的翠竹,愈显得这里幽深、淡雅,如临仙境。《续修历城县志》说这里“百尺飞流,千章古木,山光水色,鸟语花香。”

  涌泉东侧半山坡上,有一座唐代单层佛塔。塔高3.35米,每边宽2.2米,塔向坐北朝南,塔内有一石雕佛像。塔身全部为大块青石砌成,正面辟一半圆形拱门,塔檐下出挑叠涩三层,塔顶用三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筑,成四钻尖锥形塔顶,塔刹部已残坏。当地群众称此塔谓“送衣塔”。

  涌泉旁边,建有一座草亭,名谓“望岳亭”,在亭内凭栏远眺,可以远望五岳独尊的泰山。涌泉周围,满山都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恰似碧海波涛。盛夏酷暑,或旅途劳累时到这里,喝上一口甘甜的泉水,漫步在涌泉池畔,或是坐在竹林深处的涌泉桥头,听听那悦耳的鸟语,闻闻那扑鼻的花香,会使你精神抖擞,暑气顿消。所以古人称这里“山光水色,鸟语花香,其乐胜于仙台。”现在,这里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

  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为管理保护好神通寺遗址的古文物,于1964年建立了文管所,设专人管理。1973年新建了接待室、文物陈列室,并向国内外游人开放。

  (选自1997年2月第八辑《历城名胜古迹》)

 
 
 
前五篇文章

千年古刹离相寺

印光大师画像记

大西北的佛教圣地——牛首山

连江县佛教历史沿革

连江县佛教寺庵

 

后五篇文章

泉港名胜古迹——山头寺与陆俶活佛

给心灵建一座佛堂

昌平石刻荟萃

清水寺:只为神表演的舞台

海潮寺游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