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走进“宁夏敦煌”须弥山石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座1400多年前开凿的艺术宝库,曾得到明朝皇帝英宗的赐名;这里的一个弥勒大坐佛,比云冈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的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这里的“一佛二菩萨造像”,堪称北周造像雕塑精品,全国罕见。

  这就是须弥山石窟。

  在被浓郁的西夏文化氛围包围下的宁夏众多文化遗产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对于号称“宁夏敦煌”的须弥山石窟所知并不是很多。当我们带着虔诚以一个朝山者的身份跨入这座山门的时候,震撼扑面而来。

  十大石窟之一

  须弥山石窟最早叫逢义山,唐代时须弥山开始称“景云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袭这一称谓。有研究者认为,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石窟的代名词,当推明代。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须弥山石窟成为古代原州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

  须弥山是梵文的音译,也可称为须米楼、苏弥楼、须弥楼等,意译“妙高”、“安明”、“善积”等,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传说中的须弥山高达200多万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三倍,也就是说有200个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摞起来那么高。

  固原县城西北仍是六盘山余脉,属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景观——丹霞地貌。出固原古城,沿清水河谷川道北行55公里,即抵达颇负盛名的须弥山石窟。石窟造像开凿在整个须弥山东麓,处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石门关古称石门水的北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是这条丝绸之路,孕育了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和北魏,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大型石窟造像媲美。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文化景观,须弥山石窟已延续了l500多年,岁月的风雨剥蚀了石窟的外表,却增加了石窟文化艺术的年轮。

  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模

  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据工作人员介绍,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多是3—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第32窟塔柱多达7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雕刻佛传故事。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现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龛形雕饰华丽。第45窟和46窟是须弥山最繁丽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宽13.5米、高10.6米,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3尊坐佛高达6米,雄伟壮观,在现存北周造像中是最罕见的杰作。

  隋唐时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数量最多,一般4—5米见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造像配置坛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开龛。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称桃花洞,主室内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大龛,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第5窟(大佛楼)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像高达20.6米,是现存可数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须弥山保存着造像350余身,题记33则,壁画7处,明代石壁3通,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大佛

  上须弥山来,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通常称为第5窟的大佛楼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梳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大佛比云冈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细看,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实物资料

  中国石窟的开凿与佛教的传入有密切的关系。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全国上下争相崇信的“国教”,在全国大力提倡开凿石窟,须弥山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宋代,这里又是怀得军的驻地平夏城黄铎堡的险要关隘。

  须弥山石窟是该区最大的石窟群,保存有各代造像雕刻品、彩绘、壁画、石刻题记的洞窟70余座,造像350余躯,汉藏文刻记12处,碑刻3方,残碑11块,尤其以北周和隋唐开凿的大型庙窟的石雕造像最为精美。整个石窟呈扇型开凿在自南向北八座山峰的东南崖面上。千百年来,须弥山石窟雕刻品长期遭受了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坏和人为地损坏,致使许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虽然如此,须弥山仍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石窟造像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服饰改制

  孝文帝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饰改制,不准人们穿“夹领小袖”的胡服,一律改穿汉服。同时,给群臣也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须弥山北魏石窟造像的造型和衣服穿戴,就是孝文帝政治改制的一种折射。也是南朝汉式“秀骨清相”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朝之后在须弥山石窟造像过程中的反映。

  据我国著名学者潘梦阳先生撰文介绍,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饰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服,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

  须弥山石窟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这些题记,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须弥山石窟艺术对龙门、云冈石窟有着显著的影响。中国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开凿两种形式和类型。“由最初的泥塑彩绘过渡到造像开凿,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由塑像到彩塑与雕凿共存,再到纯石刻雕凿,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由西向东逐渐发展的。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造像为泥塑,敦煌莫高窟为泥塑彩绘,炳灵寺造像大多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麦积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绘为主;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均变成石刻雕凿。”有专家指出,须弥山石窟造像却是石雕开凿的。须弥山正好处在泥塑与石刻的形成与过渡带上。“换句话说,须弥山石窟开凿早,佛造像是采用石刻手法雕造。这种石窟造像艺术手法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须弥山完成的;它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

 
 
 
前五篇文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世界宗教所立所之本

失落的文明:古格遗址

深山古刹石龙庵

朝阳历史佛教文化之“最”

明清时期的梵净山佛教活动与环境保护

 

后五篇文章

芜湖县文物分布一览表

茶洋古境光化寺

古刹延寿寺

高昌地区的佛教造像

河南信阳罗山县灵山景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