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与涌泉庵 |
 
涌泉与涌泉庵 撰稿/葚老人 在济南历城区柳埠镇东面群山环抱的琨瑞山金舆谷中,有一座千年古刹神通寺;神通寺内有一座闻名寰宇的四门塔。在离四门塔半里之遥,有一处曾被古人誉为柳埠镇景致最清幽处的涌泉庵。涌泉庵坐落在白虎山南麓茂密的翠竹之中,始建于南北朝齐梁之间,隋开皇年间曾予重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称赞此处“百尺飞流,千章古木。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洵为胜地。明代济南著名诗人李攀龙亦赋诗赞曰:“锦阳川上女僧家,红树萧萧白日斜。弟子如云人不见,可怜秋老玉兰花。”可惜此庵早已荒圮,当年女僧们供佛颂经之物也已难寻觅。但就在涌泉庵遗址的东侧却有一处名泉,引得四方游客来此观览,它就是2004年4月被济南新“七十二泉”所收载,列为第49泉的涌泉。 涌泉最早为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所收载,称其“在神通寺西,瀑布飞悬,流入锦阳川”。涌泉之名,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中说“曰涌,腾也”,这也许这就是它取名的含义吧。 涌泉泉水由峪中山腰岩溶裂缝中渗出,汇而成溪,通过暗渠,从一石雕龙头口吐入名曰“净池”的池中。据明代《重修涌泉碑记》载,净池始建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又曾予重修。这一碑石至今仍矗立于池旁。 涌泉泉水旺盛,一年四季不涸。当聚成一池碧波的涌泉水溢满后,则从池南壁溢水口流出。涓涓细流在茂密的竹林中穿行,流过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所建的涌泉桥拱形桥洞下,依随山势,三跌而下,形成落差近百米的悬崖瀑布:一迭注入山石驳岸、青藤攀挂的“青龙潭”,潭深莫测,浑如藏蛟;二迭注入用不规则山石砌成的水池,池边竹树夹映,青苔满石;三迭由10余米高的悬崖上跌落至名为“卧龙洞”小石潭,飘飘洒洒的飞流,溅珠飞玉,形成数米宽的水帘,跌落磬石上,水击岩石,铮铮作响,在深邃幽静的竹林间日夜回荡,最后缓缓地穿过柳树林、芳草地,汇入锦阳川之中。对于这些尉为壮观的各具特色的景观,人们分别赋予它们以“悬崖飞瀑”、“细水长流”和“锦上添花”之美名,使其显得那般古雅,幽静,苍翠,高洁,更加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在涌泉庵遗址上现如今尚存的有吕祖祠、送衣塔和宋代摩崖造像等古迹,尤为泉区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氛围。 朋友,不论是初春、还是盛夏,你来到这儿,那山间的涌流犹如热情的主人与你这远方的来客亲切晤谈,它们一定会殷勤地捧出清凉甘甜的碧水,请你畅饮。此时,你伫立在泉池旁的望岳亭内,信目南眺:近处平野宽绰,阡陌纵横,点点农舍,袅袅炊烟;平野尽处,群峦叠峰,白云缭绕,泰岱明灭可见。阵阵的清风,吹拂着你的面颊;奇花异草,呈艳吐芳,沁人肺腑。面对着这一番奇异的景色,它定然使你顿感神清志爽,心情十分惬意,而那无名的惆怅、烦恼和疲劳,都一古脑地抛在九霄云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