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灵麓寺:佛教文化入湘之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灵麓寺:佛教文化入湘之始

  汉代,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浸浸东来,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魏晋年间,湖湘长沙地区也领略到了这一来自异域的宗教之光。据现代考古发现,在长沙的两晋南朝墓葬中常有以莲花为饰的随葬品。如长沙3号晋墓出土了2件内画莲瓣状花纹的青瓷碗,13号南朝墓出土的青瓷莲花罐,腹上浮雕莲花20瓣。莲花是佛教的象征物,以莲花为饰的随葬品的出现,表明这一时期长沙的民间信佛者已不是少数。信佛就必定要供佛拜佛,佛寺就由此而兴建。依史料记载,佛教人湘所它的最早一所大寺是长沙岳麓山的麓山寺。

  麓山寺初名灵麓寺,始建于西晋初年,创建者为法崇掸师。法崇少年出家,敏而好学,笃志佛经,尤其精通《法华经》,是西晋名僧。268年(泰始四年)他游历至岳麓山,赞赏此处山林清幽秀美,风水佳绝,请准建立了麓山寺,成为湖南最早的佛教圣地,人称“湖湘第一寺”。281年(太康二年)又有法导弹师来到岳麓山,对该寺进行了增修扩建。南朝刘宋时,“弱年慕道,笃志经籍”的北藉高僧法愍隐居麓山寺,讲经说法,弘扬佛教,弟子众多,直至83岁高龄圆寂寺中。麓山寺由此香火日盛,成为湘中名寺。当时的历任地方官员如刘宋时的湘州刺史王僧虔,萧梁时的湘州刺史夏侯祥、王琳,长沙内史萧源,都对麓山寺进行过修葺。

  麓山寺唐代达到鼎盛期,寺内高僧辈出,游客如云。杜甫来长沙岳麓山时,曾用“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塔级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的诗句来称颂寺中殿宇的宏大庄严和寺院环境的清幽。大书法家李邕来寺中时,撰文书写了麓山寺碑。碑额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宇,碑文为行楷书,内容叙述了自晋至唐麓山寺的兴废修茸及禅师宣扬佛法的情况,还描写了岳麓山风光。全文共1413字,碑的文采、书法、雕刻都极美,因李邕曾任北海太守,故称“北海三绝碑”,它是我国著名唐碑,也是麓山寺一大名迹。

  之后,宋代麓山寺仍是禅宗的重要佛寺之一,先后有景宏禅师、岳麓和尚、鹿苑和尚等著名高僧。北宋时麓山寺曾毁于火,智海禅师辛苦筹款擘划,于哲宗元(1087-1094)年间重建了殿宇。为纪念这位原籍江西吉州,但为麓山寺作出重大贡献的禅师,人们在他圆寂后特地建塔留念。智海和尚重建的麓山寺规模宏大,曾有诗人用“古木与天齐,门前百尺梯”的诗句来形容它的庄严肃穆。明万历(1573-1619)年间,神宗赐名麓山寺为万寿寺,直至民国初年才复名“古麓山寺”。清代时,麓山寺住持文惺撰有《妙法莲花经笺》30卷,是一部著名的佛学书籍,体现了麓山僧人在佛学方面的造诣。康熙(1662-1722)年间,巡抚周召南在麓山寺后部复建藏经阁,后又称观音阁,成为麓山寺的主体建筑之一。

  麓山寺自古居于岳麓山半腰。寺庙山门上有“古麓山寺”的横额,两旁为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揭示出此寺久远的历史和在湖南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寺门外古枫参天,浓荫笼盖,寺门内园圃中百花争艳。观音阁为砖木结构,厅堂神龛中置观音像。堂右有一口白鹤古井,因相传时有白鹤飞止其上而得名。堂前有两株罗汉松,枝干拳曲,针叶繁茂。左边一株相传为六朝所植,称“六朝松”,树龄在1700年以上,是岳麓山植物界的元老,弥足珍贵;右边一株在清代被巨风拔去并由清人补植。两棵古松并峙于阁前,游人从树下经过,如人关隘,故称“松关”。这葱郁古树,引发着人们无限幽思,也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麓山寺的悠久历史。

  麓山寺创建之后,湖南各地相继兴建了一批佛教寺庙。有六朝时由济应禅师所建的长沙水陆寺,因寺在桔子洲尾端而得名,宋代诗人戴复古曾作《岳麓水陆寺》诗:

  “长沙沙上寺,突兀古楼台。四面水光合,一边山影来。”

  此外,还有巴陵(今岳阳)的君山寺、圆通寺,桃源净照寺,衡阳圆清寺,衡山衡岳寺等。这意味着佛教已从长沙流布到整个湖湘地区,其源头则是古麓山寺。

 
 
 
前五篇文章

静思精舍:慈济人的心灵故乡

北京雍和宫新春“法舞”

智化寺里的佛(探幽发微)

罗汉的尊称来历与十八罗汉的雕像艺术

礼佛禅寺 短期出家体悟心得

 

后五篇文章

思想史上的异域风 佛教如何融入中国

雍和宫在“金瓶掣签”制度中的历史作用

为何太虚大师到晚年才注意寺僧的经济建设?

丽江明代壁画

陈沂和他的《报恩寺琉璃塔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