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五蕴心理学(上)序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五蕴心理学(上)序一

  作  者: 惟海

  楼宇烈

  我与惟海法师素未谋面,近日我的一位老学生——韩剑英博士,带给我惟海法师的一部书稿和一封信。据韩剑英博士讲,她与惟海法师数年前在普陀山邂逅相遇,得知惟海法师在普陀山闭关已近十年,专心阅藏、静修、著述,交谈之下甚为投缘。因此,当她接得惟海法师的专著——(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问》书稿后,即积极为其联系出版事宜。 日前,书稿小样排出,她就给我拿来,并希望我为惟海,法师的这部专著写千篇序,是为缘起。

  佛教是一种依靠自力来获得解脱的宗教,即依靠生命体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来超越自我、超越生死。从一个视角来看,佛教教义和理论的根本内容,也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开发人的智慧和调适人的心理而展开的。

  《妙法莲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卷一“方便品第二”)这里明确地讲到,诸佛世尊是为了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的。所谓“佛知见”,亦即是佛的智慧。佛教以“缘起”、“性空”、“实相”、“唯识”、“中道”、“不二”等智慧来“开”“示”众生,使众生“悟’,“入”此等智慧,破除种种无明愚痴,颠倒妄想。

  佛教认为,一切法皆由因缘而生起,所谓“因缘具足诸法得生”。因此,诸法皆非恒有(无常)、亦无自性(无我)。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中论》,“一切有为法,如雾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而众生之所以执此不实之诸法为实有而不舍,实由其五蕴炽盛之虚妄分别心所致。此即所谓“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大乘起信论》)心生种种法,反过来又被种种法缠绕,分别执著,求不得又舍不得,心理严重失衡,无尽烦恼由此而起。佛教的种种缘起学说,皆为破有情众生之分别执著心而立。其中尤其是五蕴缘起学说,直接就有情众生之身心现象,细致深入地剖析了种种烦恼产生的原因和对治破执的方法,对调适心理有相当的实用意义。

  惟海法师的《五蕴心理学一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问》一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这是我至今看到的最为详尽、最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

  惟海法师早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有十余年的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经验,且一直关注佛教修行法门与心理治疗等问题。出家后他一面深入佛教三藏的学习,一面又在修证方面精进不懈,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佛教心理学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本书也是十多年来对佛法学习、实践体悟的一个小结。

  惟海法师说,他这部著作就其主要性质而论,不是研究性著作,但就其内容和篇幅来讲,我认为还是一部具有很强学术分量的专著。因此,对于一般读者和对佛教还只有初步了解的人群来说,这部书还是专门了一点,深了一点。我真诚希望惟海法师能在此基础上,再编写一本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五蕴心理学》,以满足更广大读者的需要。

  楼宇烈

  2005年11月22日

 
 
 
前五篇文章

五蕴心理学(上)绪论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微妙心印宇宙之音

因大悲而证菩提——传喜法师于新加坡竹林寺开示

千年合欢树苏川两地情——绵竹三溪寺和常熟兴福寺的殊胜因

渗透着世俗化、地方化审美意识的佛教艺术

 

后五篇文章

五蕴心理学(上)序二

五蕴心理学(上)第一章 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

《五蕴心理学》:第三章 横向五蕴系统(1)

《五蕴心理学》:第三章 横向五蕴系统(2)

《五蕴心理学》:第四章 纵向五蕴层次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