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白马寺一席谈 |
 
赵朴老在参观了白马寺各殿堂之后,来到休息室同青年比丘印忠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白马寺时,曾与印忠师有番讲话。
赵朴老关切地问起印忠:“你是什么地方人,今年多大了?”
印忠答:“我是贵州人,今年24岁。”
朴老很高兴:“哦!24岁,真年轻,可畏之年,你能从贵州那么老远的地方来到白马寺,希望你能为佛教作出一番事业。”
赵朴老又问印忠:“你是不是去年碰上江总书记的,他问你为什么出家!”
印忠答:“是的。”
赵朴老接着说道:“我们佛教协会成立近四十年了,成立时就提出要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要在自己传统基础上发扬好的东西,这样才能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什么叫庄严国土呢?大而言之,是说把三千大千世界庄严起来,小而言之就是要使你所在的地方,如白马寺、洛阳市,进而到河南省、全中国,让它美化、净化起来,使它文明昌盛美丽,这叫做庄严国土,这个国土的概念很广泛。当然不仅仅物质方面的庄严,还有精神方面的庄严。这就是人间净土的思想。人间佛教就是建立人间净土,我们所在就是五浊恶世。你看到现世间一些不好的东西,这很平常,你说是普遍的,这不错,因为它是五浊恶世嘛!这里就要靠自己发大愿。刚才我进来,那么多人隆重地欢迎我,举行这样的法会,念的是《心经》,回向要消罪障,除烦恼,得智慧,是勉励我们要世世常行菩萨道。现在每个人都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会碰到很多的艰难困苦。你不要说好象对佛教界以外很多现象不满,在佛教界里面就那么满意吗?不见得。因为还是在这个世界上。唐太宗曾经问玄奘法师:你们僧伽、僧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玄奘答了八个字:鱼龙混杂,凡圣交参。深潭里有龙有鱼是混杂的,有凡人也有圣人,是交参的,要晓得在人间就是这样鱼龙混杂,凡圣交参。纯而又纯,是找不到的,不要轻易看到不满的东西就逃避了。要这样想:正因为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事,所以我们要普渡众生,要在这个世界上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白马寺是佛教第一个寺院,当然佛教并不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到中国来的,早在长江流域就有了。那时候汉明帝在给他弟弟楚王刘英的诏书里就有‘桑门’两个字,桑门即沙门(僧人)。但以中央朝廷派使节去西域把佛教请过来,这是第一次。佛教跟其他教不一样,是我们请进来的。历史上有多少人去西域取经,象玄奘法师,他一个人到西域去,历尽千辛万苦,费了17年功夫,走了那么多国家,他后来得到一个很荣耀的称号,受到了国外众多人的敬佩。他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旅行家、思想家和翻译家。我三十多年前到印度去,尼赫鲁说:要纪念四位伟大人物,其中有一位中国人,就是玄奘法师。鲁迅曾称赞:古代西行求法的人(不止是玄奘一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就要有这种精神,作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我们大有可为,以建设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和我们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想一致,但要实现这个理想,离开共产党的领导不行,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今年八十多岁了,你只有二十多岁,我比你大六十多岁,我从亲身经历得出结论:现在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不行。” “我一生做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救济,今天我还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名誉会长;另一个是佛教工作。在从前做救济工作可不容易,困难多极了。那时我在上海,河南有不少灾民跑进上海,你救不胜救啊,灾民们可怜极了。你救济的只是一部分人,那时的社会不断地制造出许多灾难,你有什么办法?那时,我们救济过河南、陕西、甘肃,所能救济到的就这些地方,再远的地方就救不到了。而现在云南地震,我们中国佛协马上就去救助,过去这样远的边疆地区想救都救不到。去年安徽、江苏,还有河南遇水灾,严重的很,但没有逃荒的,农业还增产了,很了不起。今天的情况不同了。尽管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大体是好的,要看主流。我们佛教界也做了很多工作。解放四十年来,佛协成立以来,例如在民族团结方面,我们通过宗教就做了不少工作。去年发大水,我们佛教界也捐了很多钱,不论是黄金、外币,还是人民币,包括物资等等,是做了贡献的。当然这是佛教界应该做的,但过去想做也很难,现在有条件了,能够做了。”
“将来有很多事我们佛教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现在重要的是研习佛教教义。可以这样说,大家过去不晓得,说佛教是‘封建迷信’,这太随便了,是不负责任的话,说明他们没有知识。毛主席当年在陕北的时候,有一天饭后他对警卫员说:‘走,跟我出去看看庙。’警卫员说:‘看它干什么,都是些迷信。’毛主席就批评他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再举一个例子:钱学森是个大科学家,他曾两次写信给我,而且口头对我说,佛教是文化。他说佛教可以而且应该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这是钱学森对我说的话。钱学森还问过我:‘你们办佛学院修不修定呢?要注意修定。’他在文章里还讲‘定生慧’,他承认这一点。我听说美国的一位大科学家杨振宁也修定。所以,你们要好好在这方面努力。白马寺是第一个寺院,据我所知,白马寺已经兴废好多次了。三十年代德浩老和尚把它又修起来,不要忘记他。文革后又重新修复,现在要把它建得更好些。你们的藏经楼,经是有了,要好好保管,还要有人来使用阅读。毛主席、钱学森都讲这是文化,我们自己不重视是不行的,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好不好?”
赵朴老说完又关心地问:“这里有个培训班,有多少人?”
印忠答道:“二十几位。”
“那就不少了。师资怎样呢?”
印忠答道:“由寺院的老法师和在培训班里结业的年轻法师来担任。”
赵朴老说:“要把它越办越好。” 朴老接着说:“福建有位方丈,原是佛学院的研究生,推荐他当方丈时,有人说他太年轻了。为什么年轻人就不行呢?这个年轻人就是XC法师,他就干得很好。” 在海法方丈的要求下,赵朴老为白马寺赋诗一首:四海重一马,千秋护两坟。若教梼杌 (*注)在,应记楚桑门。 (注解:古代楚国的史记叫做“梼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