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海口市“一寺八庙”宗教建筑群面临拆迁厄运 |
 
住在“棚户区”的仁心寺 金波摄 “一寺八庙”周围拆迁后的景象。止观摄 何去何从——海口市“一寺八庙”宗教建筑群面临拆迁厄运 □ 止观 在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之际,海口市也在加紧新一轮旧城改造的步伐。其间,对海口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海甸溪北岸的海田村拆迁还剩下的“一寺八庙”建筑群,是保留还是继续拆迁,在文化界、宗教界乃至社会各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8月5日在海南文笔峰召开的海口“一寺八庙”历史文物价值座谈会上,各方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可再生的历史、宗教文化资源 位于海口市海甸溪北岸的海田村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千年古村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田村保留了大量的古老民屋建筑和20多座民间寺庙。目前,村中明清时期许、高、陈等几大姓的深宅大院已经被拆除,而那些体现海南商贾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寺庙群——财帛宫庙(供奉沈万山)、灵佑庙(供奉海神108水上兄弟)、天后庙(供奉海神妈祖)、礼帮庙、回星庙、通天教主庙、神山庙、鲁班庙也已经被夷为平地。 在当地百姓的强烈呼吁下,目前海田村暂时残留着“一寺八庙”建筑群,即仁心寺、康皇庙、冼夫人庙、关帝庙、张天师庙、蒙公侯庙、郭子仪庙、泰华三仙庙等,但也岌岌可危。 自西汉以来,大陆移民从琼州海峡入港和军队上岛,都主要在海甸溪北岸码头;东汉马援将军、南北朝时期冼太夫人领兵登岸平叛也都是在此登陆的,然后这里才有“得胜沙”之名。宋明以来,海田村一直是海口开发史、移民史的重要历史见证。以“一寺八庙”为代表的寺庙建筑群就是在这个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 千百年来,大陆先民上岸,建庙供奉英雄先祖和神明;来琼兵勇驻守,亦供奉各类平叛保国的将领、军神;各类商贾登岸,也膜拜各类行业神,总共形成了20多座寺庙。在不到3公里的沿河岸边先后集中了如此多的寺庙,并形成儒、释、道和英雄先祖、行业神、海神等和谐、融洽的结合,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它们堪称是一部海南移民开发史和中国南疆保卫史的活化石。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现在保护仅存的“一寺八庙”建筑群,不要再继续被拆迁是当务之急。 “一寺八庙”建筑群充分融合了儒释道文化,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些寺庙是体现海南多族群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文化空间”,这里既有大陆的神明,如孔子、张天师等,也有海南本土的神明,如海南第一女神水尾圣娘、海神108水上兄弟等。 “一寺八庙”建筑群是中国保卫南疆和南海领土完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在庙里可以看到供奉着早期平定海南、南疆叛乱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军神,像扶波将军马援、蒙恬、冼太夫人、郭子仪、康保裔等。而体现我国主权价值的南海诸岛所祀的各类神明,在海田村的这些寺庙也都有。 如蒙恬主修了长城,保卫北疆。蒙姓后代在海南生根发展,为蒙恬建庙。 康保裔抗击外族入侵有功,民众建宫庙祭祀。在康皇庙顶有许多禽样动物,实际都是鸭子。据传,康皇战败被迫躲入芦苇中,契丹军追至时鸭子飞出,康皇因此躲过劫难。康家后代即把鸭子奉为神,现在去康皇庙祭祀,当天是不能吃鸭子的,已成规矩。 五庙有一棵树,抗日战争时,被日本兵打了20多枪,现在还活着,可谓是一个奇迹,也象征了海南人民不屈的抗战精神。 …… “‘一寺八庙’内供奉的神像反映了我们世代的信仰,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我们的骄傲。如果拆了庙,祖宗留下的这些文化遗产很有可能就会被丢掉了,是很可惜的。”海田村的一位村民说。 “一寺八庙”建筑群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活性因子,也关系到海南文化乃至中国移民文化的发展脉络,如果现在能对它们进行保存,亡羊补牢,可谓为时未晚。 各方建言献策: 先保留,后建设 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宗教学科专家组副组长赵匡为认为,对“一寺八庙”建筑群的保护,需要处理好两大方面的关系,一个是发展生态问题,一个是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 他表示,“一寺八庙”不仅是当地群众信仰的载体,也是海南的历史文脉,从中可以了解到先民如何从大陆迁到海南,以及在海南的精神生活纽带和信仰。“一寺八庙”把大陆移民的整个脉络表现得很清楚,对之进行保护,利大于弊。 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员王宜峨表示,对“一寺八庙”的保护关系到海南周围群众的宗教信仰诉求,如果硬性地把它们拆掉会伤害信教群众的信仰感情,同时不利于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的落实,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团结,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高丙中提出,2000年前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提出了一个“文化空间”的概念。在国内这几年的非物质文化保护过程当中,就苦于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文化空间”载体。而“一寺八庙”作为地方的宝贝,正是海甸岛这个地方的一个“文化空间”,有其建筑、生态、历史等,能让大家共享一个历史。 专家们认为,可以把海甸溪北岸一线建成以“一寺八庙”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长廊,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可以考虑建成一个体现海南儒释道文化、多族群文化,体现中国传统的军事文化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重要文化长廊。 这样,政府、开发商、市民,都能各得其所,既保留了历史、宗教文化遗产,也和海南的国际旅游岛规划相符合。 保留仅存的“一寺八庙”,就是保留海口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基本出发点就是保留城市的文化记忆。所以在建设文化旅游长廊中,要大力提升各寺庙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寺庙的历史传说典故,民俗文化精华,收集有关文献、文物,充分发挥古庙多元文化的吸引力,使它们真正成为海口市民及海内外游客和海外琼胞的精神家园。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放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应该多多考虑传统与现代的连续性。专家们建议,政府可以考虑把“一寺八庙”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因为虽然已经拆掉了海田村的主体部分,但“一寺八庙”还是凝聚着移民文化、先住民文化、守疆文化、海洋文化、渔民文化、商贾文化、市井文化及儒、释、道三教文化,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文化系统,价值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