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①
陈永胜 梁恒豪 陆丽青
本文通过对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程的梳理,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当前的发
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
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构成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与人格的关
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的
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
问题。
关键词:美国 宗教心理学 发展历程 研究态势
作者陈永胜,1952 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梁恒豪,1980
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陆丽青,1971 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心理
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一、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宗教心理学同宗教学和实验心理学一起产生于19 世纪末。冯特被公认为西方宗教
心理学的奠基人,但宗教心理学主要是美国文化的产物,因为它的另外几位开创者都是
美国学者。
(一)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兴起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20 年代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开创阶段。其开拓者主要是
霍尔(G.S.Hall,1844-1924)、詹姆斯(W.James,1842-1910)和他们的学生。
霍尔与其学生斯塔伯克(E.D.Starbuck,1866-1947)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
词。斯塔伯克首次把问卷法用于宗教心理研究,并于1899 年出版了《宗教心理学》一
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宗教皈依和青少年宗教心理发展的著作,它的
出版标志着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开端。1904 年,霍尔创办了《美国宗教心理学与教育》
杂志,1911 年改为《宗教心理学及人类学、社会学》杂志(1915 年停刊),对推动宗教
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1917 年出版的《耶稣:心理学眼光中的救世
主》这部专著中,霍尔对基督教背景下的宗教心理现象从实证角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
讨。柳巴(J.H.Leuba,1868-1946)也是霍尔的学生,他热衷于宗教神秘体验的生理机
制探讨,并利用自己担任美国心理学报编辑的条件,刊发了一批有影响的宗教心理学方
面的文章,使人们对宗教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有了更多的了解。
詹姆斯对宗教经验的研究也是以基督教为背景。他把基督信徒的宗教经验划分为
“健全的精神”与“病态的精神”两种基本类型,主张通过信件、日记、自传等个案研
究的方法,对“个体的宗教经验”(包括皈依经验和神秘经验)进行描述性分析。其著
作《宗教经验之种种》于1902 年出版后,在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至今仍是美国宗教
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性文献。普拉特(J.B.Pratt,1875-1944)作为詹姆斯的学生,对宗
教经验的情感成分高度重视。他在1920 年出版的《宗教意识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宗
教就其实质而言,与其说具有理性的本质,不如说更具有情感的本质。
20 世纪20 年代前,虽然还有学者对宗教心理现象进行过研究,但最具影响力的研
究还是以霍尔和詹姆斯为代表。胡德(R.W.Hood)据此评论说,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创立
似乎是少数几位心理学家的兴趣所致。我们认为,胡德的评论过于表面化了,他没有
看到美国宗教心理学创立的更深刻原因。正如斯塔伯克在《宗教心理学》一书导言中所
说的:“科学已经征服无数个知识领域。现在,它正在跨入一个最为复杂而难于接近并
在所有领域中最神圣的领域——宗教。”这恐怕是美国宗教心理学兴起的根本原因。
(二)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衰落
20 世纪30 年代至40 年代是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走向衰落的时期。衰落的基本
标志是:这一时期几乎未公开发表有影响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果,也没有召开宗教心理
学的学术会议。
关于衰落的原因,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行为主义在美国盛行,拒绝
对人的意识经验包括宗教经验进行研究,是美国宗教心理学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也有
学者提出了“威胁论”的观点,认为对宗教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必然构成对宗教的威
胁,因而遭到美国宗教界的抵制;还有学者把美国宗教心理学走向衰落的原因,归结为
神学领域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
即使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衰落时期,仍有个别学者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
贡献。例如,瑟斯顿和蔡夫(Thurstone & Chave)对宗教态度的测量,使美国宗教心
理学的测量研究达到新的水平。此外在弗洛伊德(S.Freud)学说的影响下,一些教职人
士开始把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到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中去,以至掀起所谓“牧师心理学”
(pastoral psychology)运动。这也是使美国的宗教心理学在衰落期间得以幸存的不
可忽视的因素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
(三)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复兴
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末是美国的宗教心理学逐步走向复兴的时期。复兴的标
志主要体现在:一批有影响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宗教心理学研究得到美
国权威心理学学术组织的认可;专业刊物的增加使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有了更广阔的
平台。
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果中,以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
1967)、弗洛姆(E.Fromm,1900-1980)、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成果影响
最大。奥尔波特在《个人及其宗教:一种心理学的解释》(1950)一书中,把成年人的
宗教人格区分为“不成熟”与“成熟”两种形式。具有不成熟宗教人格的人过分关注自
己,喜欢批评他人,缺乏同情心,这种情况与儿童时期的宗教特征颇为相似;具有成熟
宗教人格的人对自己要求很高,待人宽容,富于同情心。后来,奥尔波特以“外在的宗
教取向”和“内在的宗教取向”取代了前述两个概念,并且和罗斯(Ross)一起研制出
“宗教虔诚定向量表”(1967),为测量宗教人格提供了工具。《精神分析与宗教》
(1950)体现了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姆对精神分析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看法。弗洛姆认
为,弗洛伊德把宗教理解为幼时经验的再现,是集体的神经官能症,因而被信教者视为
“宗教的敌人”;荣格(C.G.Jung)把宗教经验理解为 “对高于我们本身的力量的服
从”,得到信教者的认同,被视为“宗教的朋友”;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其实是有害的。
无论我们是否信仰宗教,只要我们关注核心而不是表面形式,关注经验而不是语言,关
注人而不是教会,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人性和博爱,从而对精神分析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作出恰当的判断。马斯洛的《宗教、信仰与高峰体验》(1970),系人本主义与超个人
心理学对宗教问题给予世俗化解释的代表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斯洛把宗教体验区
分为“个人的宗教体验”和“制度化的宗教体验”两种类型,认为“个人的宗教体验”
是宗教体验的基本成分,“制度化的宗教体验”服从于“个人的宗教体验”;“个人的
宗教体验”在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体现了人类对终极精神或真、
善、美的追寻,因而从存在与价值的角度来看,人类在本性上是宗教的,建立一种非制
度化的宗教也是可能的。
除了奥尔波特、弗洛姆、马斯洛等人的研究成果外,艾里克森(E.H.Erikson)、沃
茨(A.Watts)、普拉瑟(P.Pruyser)、斯皮尔卡(B.Spilka)、巴特森(C.D.Batson)、斯
佩里(R.Sperry)等人在宗教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推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也起
到积极作用。
根据尼尔森(M.E.Nielsen)的推荐,1980 年后在美国出版的宗教心理学专著和
教材多达120 余部。这一数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至20 世纪末,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
究已经出现初步繁荣的景象。
专业学术组织的建立为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提供了可靠保障。1971 年,美国天
主教心理学会(简称ACPA)这个局限于单一宗教的学术组织被改组为“对宗教问题感兴
趣的心理学家”(简称PIRI)联盟,使得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展。1976 年,
PIRI 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简称APA)的一个分支机构,并在1993 年更名为宗教心理学
分会,即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6 分会。现在这个组织约有2000 名成员,大部分是临床或
咨询心理学家。宗教心理学分会的建立,表明宗教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已经得到美国权威
心理学学术组织的认可,这对于提高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他一
些与宗教相关的学术组织,如宗教研究学会(简称RRA)、宗教科学研究会(简称
SSSR)、超个人心理学会(简称ATP)等,对推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做出了贡献。
专业刊物的增加对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20 世纪70 年代
前,美国的宗教心理学领域没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研究成果只能发表在与宗教心理学相
关的宗教学杂志中。《宗教研究评论》(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和《宗教科学
研究杂志》(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为其中两份重要刊
物。这两份杂志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宗教,刊登了一些与宗教心理学有关的高质量论
文,为美国宗教心理学的重新振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0 世纪70 年代后,先后有3
份宗教心理学专业刊物问世。《心理学与神学杂志》(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创办于1972 年,《心理学与基督教杂志》(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创办于1981 年,《国际宗教心理学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创办于1990 年。这几份杂志的问世,为美国宗教
心理学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关于美国宗教心理学逐步走向复兴的原因,赫斯特(M.P.Hester)认为20 世纪下
半叶美国社会矛盾的增加(暴力、偏见、性别歧视等)是极为重要的原因,因为这些重
大的社会问题无不与宗教有关;胡德指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复兴反映了一些心理学家
与其哲学渊源保持联系的一种努力。我们认为,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新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意识经验包括宗教经验,后现代主义思潮
对美国心理学特别是宗教心理学的影响,这些心理学发展中的内在因素不可低估。
二、当前研究的基本维度与热点
(一)研究的基本维度
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3 个基本的研究维
度。当前对宗教观念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精神性(spirituality)的含义及其与传统宗
教信仰的关系展开学术上的争论。例如,库克(S.W.Cook)把精神性与宗教信仰作为两
个独立的概念,要求16 名大学生对此进行区分。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
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精神性“更多地与人的内在追求与个人信仰有关”,
宗教信仰则“更多地与正规的、制度化的宗教要求相联系”。希尔等人(P.C.Hill)考
察了近期的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既是宗教信徒,又是精神信徒,因
此希尔等人得出结论说,精神性是对传统的宗教信仰概念在外延方面的扩展,而不是所
谓“后现代”意义上的“取代”。我们认为,有关精神性与传统宗教信仰的关系问
题,其实质是宗教信仰世俗化引发的认知冲突在学术上的反应。随着西方社会宗教信仰
世俗化进程的深入,这方面的争论显然还会继续下去。
在宗教体验方面,研究者更加关注宗教体验的跨文化研究,并且在尝试建构宗教体
验的理论模型或新的理论思路。例如,尼尔森和史蒂文斯(Nielsen & Stevens)采用形
容词评定法,对93 位美国基督教信徒和62 位马来群岛伊斯兰教信徒的宗教体验进行了
跨文化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神经质水平低、一致性和责任感水平高是美国基督教信徒
宗教体验的主要特征;情绪稳定、坦率外露是马来群岛伊斯兰教信徒宗教体验的主要特
征。两组在宗教体验方面的相似性,说明不同背景的宗教体验并不存在明显的文化差
异。爱德华兹和洛伊斯(Edwards & Lowis)在巴特森、舍恩拉德和文蒂斯(Batson,
Schoenrade, & Ventis)建构的宗教体验四阶段模型(怀疑现实——放弃自我——更新
视角——获得新生)基础上,提出了宗教体验的三阶段模型(高度的超我意识——放弃
自我——更新视角)。赖斯(S.Reiss) 则提出了一种宗教体验理论建构的新思路,
即从基本欲望入手探讨宗教体验的心理背景及机制。这种新思路显然值得我们重视。
对宗教行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祈祷的年龄特征与类型、祈祷的神经生理机制、
祈祷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例如,伍利和费尔普斯(Woolley & Phelps)对3-8 岁儿童
的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儿童的祈祷行为由天真型向世故型转变;贝斯勒
(E.J.Baesler) 对131 名18-65 岁祈祷者的研究证明,18-34 岁的被试以感恩式祈祷为
主,35-65 岁的被试以赞美式祈祷为主。麦克纳马拉(P.Z.McNamara)提出,在祈祷过
程中,祈祷者的大脑额叶处于极高的兴奋状态,因此祈祷行为的生理机制很可能与大脑
皮层的活动水平有关。在祈祷的社会心理效应的研究中,切克等人(D.R.Czech,et
al.)对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祈祷行为研究发现,运动员对日程安排、成绩等问题
的祈祷,有助于他们情绪的稳定和运动技能的发挥;贝斯勒等人(E.J.Baesler,et
al.)采用面谈法,考察22 名被诊断为患有艾滋病的母亲的宗教行为,结果发现祈祷具
有提供社会支持的明显效应④;梅拉维哥里亚(M.G.Meraviglia )对城乡肿瘤放射中心
60 名33-83 岁肺癌患者的测量研究表明,在改编的祈祷量表(APS)上得分高的患者,
具有更高的心理幸福感。
(二)当前研究热点
从近几年的研究态势看,宗教与人格的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两个具有
整合意义的研究主题,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一直处于突出地位。
埃蒙斯与帕洛茨安(Emmons & Paloutzian)指出,人格理论和神学理论是天生的同
盟。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开创阶段,研究者就非常关心宗教皈依与宗教人格的发展问
题。20 世纪50 年代奥尔波特对信教者人格特征的关注,使宗教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
联系更加紧密。在制度化宗教日趋衰微、家庭式宗教日渐兴盛的今天,人们的宗教认同
虽然在向世俗化发展,但作为宗教认同世俗化基础的精神信仰,仍有可能成为人格的重
要特质。埃蒙斯和帕洛茨安的这一推断,在多林格(S.J.Dollinger) 的研究中得到初步
证实。多林格采用自动拍照与编码技术,要求511 名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大学生,围绕
“你是谁”的问题进行图文并茂式作文。结果发现:在这些大学生所写的文章中,28%的
文章被编码为具有“宗教的思想与情感”,其中包括对宗教社会团体的认同和更多的与
神圣对象相联系的个人认同(精神信仰的体现)。
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目前积累的大多数研究结果看,
信仰宗教有助于提高信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墨菲(N.Z.Murphy)的研究指出,宗教体
Journal of Cognition & Culture, 2001, 1(2),
验之所以优于一般体验,是因为超自然力量的参与和宗教文化的熏陶,满足了人们的好
奇心理并给参与者带来愉悦的享受。米莱弗斯基和莱维特(Milevsky & Levitt) 以
694 名来自欧洲和非洲移民家庭的6-8 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内外向宗教虔诚对心
理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宗教虔诚定向量表上得分高的被试者,其心理适应能力
测量的得分也高,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史密斯(C.Smith) 在对大量经验研究进行
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宗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的9 个因素,并从中抽取出
3 个基本维度,即道德约束、应对技能和团体支持。然而,根据比利时学者萨罗哥洛和
贾斯帕德(Saroglou & Jaspard) 的研究,信仰宗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人的幽默与创造力
发展;加拿大学者亨斯伯格等人(B.Hunsberger,et al.) 的研究也发现, 宗教信仰有
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证据是不充分的。这些不同的研究结果已经引起美国学者的关
注,并预示着该领域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
三、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两支研究队伍的分歧
从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创立主要是一些心理
学家努力的结果,但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宗教界人士对宗教心理学的兴趣也功不可没。正
是由于这一原因,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两支队伍。一支队伍由心理
学家组成,其研究取向被称为“宗教心理学”(Psychology of Religion), 强调运用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另一支队伍由神职人员组成,其研究取
向被称为“宗教的心理学”(Religious Psychology),强调依据某种特定的宗教教义来
解释宗教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目前这两支研究队伍的不融洽局面仍在延续,按照尼尔森
的说法,这种不融洽的局面还将成为一种“趋势”。
我们认为,两支研究队伍的分歧并非水火不容。通过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与专职宗教
人士之间的不断沟通和对话,两支队伍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之处会越来越多。也只有
通过两支队伍的优势互补,宗教心理学才能真正成为一门介于宗教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交
叉学科,既能充分吸收宗教学的研究成果,又能有效地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之逐
步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二)具体研究方法的分歧
在美国心理学取向的宗教心理学研究队伍中,也存在着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更
深入地了解宗教心理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分歧。霍尔和斯塔伯克开创了美国宗教心理学实
证研究的传统,瑟斯顿、奥尔波特、罗斯等人对宗教态度与人格的测量,使测量法成为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宗教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实验法特
别是实验室实验一直难以应用,以致在20 世纪70 年代引发了一场宗教心理学究竟能不
能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争论。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
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的兴盛,经验描述和内省的方法开始重新受到一些宗教心理学家
的关注。这样就在心理学取向的宗教心理学研究队伍中,逐步形成了实证研究方法与现
象学方法的明显分歧。
我们认为,实证研究方法与现象学方法的分歧完全可以通过“多样化整合”的途
径加以解决。鉴于宗教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难以有效地
揭示宗教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等定量研究的方法,
内省法、经验总结法、文化历史分析法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行动研
究、个案研究乃至其他新的研究方法(如参与者观察、焦点团体会谈等质的研究方
法),只要有助于揭示宗教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都可以拿来使用,都应该受到尊
重。这种“多样化整合”的指导思想,或许有助于解决美国宗教心理学在研究方法方面
的分歧;对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来说,这一基本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也是毋庸赘
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