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的塔林与宋塑 |
 
灵岩寺的塔林与宋塑 灵岩寺,坐落在泰山西北麓昆仑山(亦称方山、玉符山)南麓,明代王世贞尝谓“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游灵岩不成游也”。 灵岩:深山藏古寺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元明。纵观灵岩寺1600余年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佛教史上的许多大事,它都亲身经历,这也是这座千年名刹带给今人的最大触动之一。 据《灵岩寺志》记载,西晋佛图澄尝游观灵岩峪谷,之后其弟子僧朗到此讲经。传说有一次,朗公正讲到妙处,山石为之点头,这就是“顽石点头”的由来。后来朗公在此“始建精舍数十区”,造灵岩道场,大师道德所感,六帝竞相供养。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朗公所建寺院毁于太武灭佛。 灵岩寺的再次复兴是在北魏孝明帝正光(520-525年)初年。当时法定禅师来到灵岩,开辟山场,鸠工举材,大规模营造寺院,香火甚是旺盛。经过50多年的发展,灵岩寺又成为闻名遐迩的寺院,可惜很快毁于北周武帝毁佛。武帝死后,宣帝废除毁佛诏书,灵岩寺很快复兴。开皇十五年(595年),隋文帝东巡齐州,参拜泰山后,又专门巡幸灵岩寺。 贞观年中,高僧慧崇在现今寺址重新开辟山场,营建寺院,灵岩寺进入鼎盛时期。麟德二年(665年)十二月,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到泰山封禅,率领兵马几千人驻跸灵岩寺十天。元和年间(806-820年)宰相李吉甫撰《十道图》,将灵岩寺与“润之栖霞(江苏南京栖霞寺)、台之国清(浙江天台国清寺)、荆之玉泉(湖北江陵玉泉寺)”合称为“四绝”,灵岩寺居“四绝”之首。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灵岩寺遭到空前的劫难,仅存方山证盟功德龛造像,寺院第三次荒废。但是,没过多久,寺院住持从心上书朝廷,获准重修,灵岩寺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灵岩寺正名为“十方灵岩禅寺”,住持出自敕命,此后不断有名僧到此住持传法,寺院香火鼎盛,规模更加宏大。据宋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寺记》所载,当时灵岩寺有房屋540余间,高僧数百人,沙弥150余人,“每岁孟春迄首夏,四向千里居民老幼匍匐而来,散财施宝,唯恐不及,岁入数千缗。”元明时代,灵岩寺香火依然隆盛,常住僧多至数千人,高僧辈出,名传四方,盛极一时。 时光流度,到明末至清,灵岩寺道场气象逐渐衰败。改革开放以后,古寺生机再现,现有常住僧十余,志在重振“家风”,再续祖道。 塔林:历代高僧安息地 1600多年历史,留给灵岩寺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而最让今人赞叹流连的,莫过于塔林与宋塑。 塔林为墓塔林简称,位于寺西500米处,坐北朝南,为历代高僧安息之地。塔林现存墓塔167座、碑铭81通,为北魏、唐、宋、金、元、明遗物,其数量与艺术、历史价值,可与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媲美。 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其旁通常有墓碑,记载着高僧的生平事迹。塔座呈方形、圆形、八角形,有浮雕装饰。塔刹有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造型。塔身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号。依塔身形制,灵岩寺塔林由方碑形、钟形、鼓形、喇嘛塔、经幢式、亭阁式等六种墓塔组成,其中3座(北魏、唐、宋各1座)亭阁式塔最为显要。 塔林的中央甬道北端为北魏晚期法定祖师塔,显示出它在整个塔群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塔为平面四方形,四方开拱门,顶上以叠涩出檐又内缩,上再加方形露盘,置塔刹,外形古朴庄重,与北朝山东泰山地区佛教石窟、摩崖造像中的宝塔形象极为相似。 唐代天宝年间的慧崇塔位于塔林北侧最高处,为重檐单层方形石塔,石料砌磨精致,是济南柳埠四门塔造型艺术的发展。塔身的南面辟真门,门上券拱处镌以火焰状半圆形浮雕。东西两门雕凿半掩式假门,内侧身迈出一仕女,极为生动。门上雕刻狮头、武士、飞天、乐伎等图案。塔顶为重檐,以石板叠涩外挑,又逐层内收,灵巧有致。最上一层置露盘,承托宝珠形塔刹。整座塔体古朴浑厚,颇有盛唐风格,与河南登封净藏墓塔、山西五台山无垢净光塔、北京房山方塔等同为唐以后亭阁式塔的典型。 宋代海会塔,为宣和五年(1123年)妙空禅师为众僧筑造,亦称普同塔。该塔具有造型古朴、轮廓明快、雕饰简洁无堆砌之感的艺术风格。 灵岩寺塔林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其雕刻精美绝伦,艺术价值很高。如塔座束腰,常常表现各种艺术形象,有的雕承重的力士,在重压下嘴部大张,面部扭曲,四肢与腰背曲弯,全身肌肉突起,给人以力的夸张和负重艰辛之感;有的雕骑士身跨雄狮,手执曲棍击打马球;有的雕嬉戏玩耍的幼狮,憨态可掬;还有的雕衣带飘逸、长绸舞动的娱乐场景等。一幅幅浮雕,无不显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宋塑:“海内第一名塑” 在灵岩寺主体建筑千佛殿内周围壁坛上,端坐着40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32尊,塑于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在明万历年间迁入千佛殿内,同时又补塑8尊。这批塑像有的距今已近千年历史,仍保存完好,且艺术水平高超,尊尊动人,个个传神,无一雷同。梁启超曾有“海内第一名塑”题字,该题字碑现立于千佛殿前。 这些塑像皆坐于80厘米高的砖砌束腰座之上,头顶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厘米之间。根据现存木牌题榜,这40尊罗汉有释迦牟尼弟子、印度高僧,有中国高僧慧远、慧可、智顗、济颠,还有灵岩寺历任住持等。每尊罗汉像前原本都有木制座牌,后因年久丢失不全。上世纪30年代初,灵岩寺僧人大文重写题榜时,遗失题榜者便随意从佛经上查了些梵僧名字予以填补,这说明现在的题榜并不可靠。 关于这批罗汉像的制作年代,由于文献缺载,一直众说纷纭。1981年,文物部门维修罗汉像时,在西第十七尊罗汉像体腔内壁,发现墨书题记:“盖忠立。齐州临邑,治平三□六月。”治平三年为1066年,这条题记,明确了这批罗汉像的塑造年代。 这批罗汉像,采用中国传统的彩塑方法塑造。其塑造过程,是先根据拟塑人物的动态用木制成骨架,手指等细部则以铁条为之。骨架做好后,首先缚扎芦苇或谷草构成雏形,然后护以粗泥,捏塑胚胎。干后,再用湿润粘软的细泥自内而外逐步添泥,用捏、塑、贴、压、削等办法塑出具体的形象,此谓中泥。中泥干后,再用榆皮绒(或麻筋)、细沙、胶泥等合成的泥膏塑造形体表面的细致部分,并在整体干后进行整形,涂以经胶质调和的白垩为底色。最后用点、染、刷、涂、描等技法敷彩,画出细部,对手足、颜面等肌肤露出的部位涂以油蜡或蛋清,使之呈现柔软、光泽的质感。繁复而细致的制作程序保证了塑像生动的形态,尤其是罗汉身着的丝般质感的袈裟、额头凸起的青筋、手背隆出的血管,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以至于今人竟不愿在部分油彩脱落的地方进行补色,唯恐破坏了塑像浑然一体的感觉。 这批塑像在技艺方面,造型写实,神态感人,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的精湛技巧和创作才能。他们大胆采用了写实风格,不但形体、比例、相貌与真人惟妙惟肖,血脉、筋骨也清晰可见,完全符合人体解剖学。塑像的衣饰贴体利落,对衣纹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注意到了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甚至透过衣纹可以体察到人体的筋骨。此外,衣饰的细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衣带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都刻画得清清楚楚。在创作中,工匠们摒弃了宗教作品一贯的冷漠,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入微。尽管这些罗汉均采用坐姿,但由于动作各异,形神不同,无一丝单调,反而因丰富的面部表情,平添一种亲切的感觉。 (作者单位为山东泰山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