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刹钦山寺 |
千年名刹钦山寺 作者:毛自银 出澧县城西南过滟洲澧水大桥经彭山再前行五华里,便是道河乡钦山寺。这里群山环拱,草木荟蔚,山麓溪水淙淙。相传该处为“金蛤蟆”地,其下原有岩壑深不可测,风声怒号,时有剧社出来为害。汉初景帝平南,名将李广随太尉周亚夫南征,曾在此处屯兵,广命叠石其口,更以土覆之。广走后,本境百姓怀念其德,多在中堂屋设龛香烛奉祀;所在李姓均称本宗确系李广后裔。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高僧文邃衔钦命于此始创道场,“大兴土木,做居佛之殿,演法之堂,悬篪之楼,楗蒇之室”(参见《直隶澧州志》),并于《易传》中“大哉乾元”、“大明终始”二句各取一字将寺命名“乾明寺”。寺内藏有三千多卷木刻佛经。至唐高宗永徽年间,澧州州衙又拨款大增修葺,使其与彭山思王祠、州西报恩寺(旧址位于原澧南乡广福村境)为当时州治附近三大名寺。唐时鉴真东渡日本之前,亦曾来此研习佛经典籍。公元607年,日本派遣数十人来学佛法(参见《隋书》),澧州乾明寺丰富的佛学典籍,自然成了日僧修习内容。公元653年,鉴真东渡成功,所带众僧中,即有乾明寺僧,因之日本佛教一宗尊文邃为其始祖。1983年、1984年,其佛教参观团曾四次来此寻根访祖。 清康熙21年,湖北公安报慈寺灰如祖师派高徒树可禅师来此,重修延光。迨后又有嵩山大师苦志叩募,以求钦山寺的兴盛。至嘉庆元年(公元1789年),该寺已拥有寺僧100余人,另外还有一些带发修行者;拥有山场1000亩,可耕田地300余亩,寺院面积300余亩,房屋400余间,建筑面积118亩,东西长约200米;殿宇依山倾斜而建,前后六进,依次为禅门(寺门)、关王殿、佛祖殿、观音殿、钟鼓殿、藏经殿,地藏殿、地母殿列于观音殿两侧;另有诸僧起居室、住持房、斋膳房、僧众练功房、豆制品坊、农事工具房等。寺庙极其雄伟,远远望去,青树翠蔓之中,蓝天白云之下,红墙黄瓦,檐牙高啄,辉光艳艳,紫雾隐隐,伴以钟鼓奏鸣,更显气势非凡。 说起钦山寺这块“金蛤蟆”之地,还颇有些传奇色彩。据传一些功高德著的大师于夜阑人静打坐一个时辰以上,方能看见此地有一特大“金蛤蟆”守护着。靠青龙嘴一侧平地下两三米深处,还有一块特别巨大的石碑,不知是哪一年由些什么人埋在那里的。上世纪90年代开基准备起屋时,挖到了这块碑,因为有五六个平方米大,上面的字又不好认,有几个人还说见了这碑,头疼得厉害,怕是佛祖显灵不让挖,就把这里填了。据宗成大师说,就在这块碑东南侧大约10米处,他坐禅时曾多次看到这里有一特别巨大的“48层古塔”(按:宗成,俗籍本地钦山村人氏,2002年圆寂,“坐禅见塔”之语系宗成1999年3月亲口对笔者叙述)。 唐时寺内有井9口,现存1口,因靠近寺左青龙嘴,故名“青龙井”。寺中现存一罗汉松,至今枝繁叶茂,高约15米,树龄在1500年以上,人传李广拴过马,该树可能是文邃高僧亲手所植。 钦山寺雄踞钦山峪北侧,座北朝南,左为青龙山,右为白虎山,前为钵盂山,后为梅形山(又名梅香山)。青龙、白虎、钵盂、梅香四山近寺一侧,多寺庙历代高僧墓塔。始祖文邃大师以及清代的成燮、明民、树可、嵩山、建耀、广开、续铨等大和尚之墓塔均可访寻。寺前亦有荷花山塘一口,亦名月池,与后卫二月池鼎足而生,合古代“前有三尺阳朝水,后有三尺水朝阳”的风水名谚,寓含禅林兴旺、寺僧圣慧之意。 由于钦山寺是受过皇封的,元朝时仁宗爱育黎曾亲赐“天宁报恩禅寺”称号和“广福名山”匾额,所以自元以来,本境百姓怕自己的孩子长不大,纷纷将自家男孩二、三岁时便送寺庙接受摩顶,或剃成光头,或“带发修行”,称为“童僧”,并每年于观音菩萨的三个生日到庙里“献供”,吃斋饭;约在7—10岁时,每年还要给寺庙扫地、放牛、砍柴、摘茶子甚至耙田、插秧之类,到13岁方才“修行”期满。今天,本地65岁以上男子大多有此经历。这种情形与目前东南亚各国送童僧现象甚为相似。 钦山寺历代寺僧基本上都能识大体,顾大局,感受当时形势,顺势而为。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未发生有悖历史进程之事。1991年辛亥革命时寺僧们拥护“民国反正”。1926年、1927年大革命时,寺僧们都说,现在穷人闹翻身要当家作主,这是一种气数。抗日战争时,他们说,别看小日本来得凶、来得多,他们也定会败得惨、败得快,这是气数。全国解放前夕,他们编出了“共产党,代老蒋,顺天时,合地利,与人和,能安邦,必定国”的歌谣,在乡民中广为流传。此前,该寺也曾作为军械厂、被服厂为抗日将士作出过不少后勤支持。长久以来,有一些志士仁人曾经到此光临。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贺龙访禅的故事。 1920年7月19日,澧州镇守使王正雅被其副手卿衡谋杀于慈利猫儿峪。王的儿子王育寅于7月24日在慈利东岳观率9个团7000人举兵报仇,自任常澧护国军司令,引贺龙为援手,又派人亲报广东大元帅府孙中山,孙中山对他们大加赞赏。7曰29日,王、贺攻进澧州。卿衡逃走。贺龙率部始驻彭山。贺龙驻军彭山时,几次去钦山寺访禅,并到寺中吃过斋饭。本来,贺龙名“文常”,字“云卿”,到钦山寺看到关王殿前贴的“赵子龙师卧龙龙兄龙弟,张翼德尊玄德德君德臣”这幅对联后,因仰慕赵云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贺龙”,决心此生师法赵云、诸葛亮为国家干番事业。 (此文原载于200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9月第一版《沅澧遗韵》。)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