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 |
 
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 你见过和维纳斯一样柔美的佛像吗?深邃的眼睛,高耸的鼻梁,卷曲的发缕,体态丰满健美,神态肃穆安详,手持橄榄枝般的菩提叶,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这并非现代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两千年前佛教文化和古希腊雕塑艺术相互交融的产物,即犍陀罗艺术,它是巴基斯坦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它们被完好保存在位于首都伊斯兰堡西北约35公里的塔克希拉博物馆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古城塔克希拉的路途,去寻找高僧玄奘的足迹,去感受大名鼎鼎的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是指公元1世纪在古印度的犍陀罗地区(即今巴基斯坦西北部白沙瓦、塔克希拉一带)盛行的一种以希腊雕刻手法雕刻佛教人物形象的艺术。犍陀罗位于印度河上游,居中西交通的要道,为东西方贸易必经之地,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时就曾来过这里。据说塔克希拉遗址中的一个保留完整的石砌台子就是当年玄奘讲经的地方,被称为讲经台。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进入印度西北部地区(巴基斯坦境内)。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帝国的欧洲人后裔与原来居住在中国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一起建立起强大的贵霜帝国,定都犍陀罗一带。贵霜帝国的第三代君主迦腻色迦开始提倡佛教,并将希腊雕刻神像的手法用来雕刻佛像,于是,犍陀罗艺术产生了。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佛像的创造。因受希腊文化影响较大,它的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1世纪末至2世纪中叶是犍陀罗佛像制作的成熟期,这时已成功地融汇印度、希腊风格于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且带胡须等。咀叉始罗城址和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贵霜王国首都富楼沙城址出土的佛像和浮雕,都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犍陀罗雕刻不断外传,对中国新疆、敦煌、云冈的佛教艺术有重大影响,汉唐的佛像也受到其影响。现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佛陀坐像”,拉台尔博物馆藏的“苦修释迦牟尼像”都是犍陀罗雕刻的代表作品。 如今,巴基斯坦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难得的世界文化瑰宝特别修建了塔克希拉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多年来出土的犍陀罗佛像雕塑精品。在这里,历史的肃穆庄严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和谐并存,共同演绎着几千年前释迦牟尼开始描绘的那个美好的大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