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志 |
 
《浮山志》全本 《浮山志》第一章:地理环境 第一节 地质地貌 一、地质 浮山位于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西缘,紧临郯(城)——庐(江)深大断裂带东南侧。 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形成于燕山期造山运动早期。中生代以来,盆地中共喷发出1100——3600米厚的火山岩。依地质年代先后分为龙门院、砖桥、双庙、浮山四个喷发旋回(期),每个旋回(期)的火山岩以组命名。前三组为侏罗纪(距今1.4——1.95亿年)喷发出的火山岩,主要为粗面安山质岩,偶有玄武岩。后者即为浮山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早期。 浮山山体主要由浮山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岩层种类自上而下依次为:浅紫红色薄层粗面质凝灰岩,浅红色、肉红色块状粗面质凝灰角砾岩,肉红色块状粗面质熔结凝灰岩,浅肉红色块状粗面熔岩、角砾集块岩和粗面质凝灰岩。共厚约100米。在火山岩中,有零星细小的岩浆岩(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侵入。 浮山是个古火山口,属于破火山口。火山机构完整,形态典型。破火山口近似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火山机构为一盆形凹地,四周山丘的山脊线呈环形或弧形分布。火山岩岩体走向呈弧形弯曲,倾角多向内倾斜。岩体有熔岩岩流的流面构造,边缘倾角50——74°,向内迅速变缓,至中心仅几度至十几度。 自浮山——孙家畈——周家潭,有一东西向断裂带,长25公里,宽5公里。浮山破火山口中有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南北向三组小断裂,纵横交错岩体。 在距今1.13亿年的白垩纪早期,拉开了浮山古火山大爆发的帷幕。因当时浮山地区地壳薄弱,在燕山运动的搅动下,地下深处的饱含挥发性气体的酸性岩浆(含二氧化硅高),通过断裂上升,猛烈喷发出地表,形成了熊熊烈焰的古火山。它的地质演变,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起始阶段,由火山爆发到地面塌陷,破火山口雏形初成。此时期岩浆急剧上升,猛烈爆发地面,烟尘蔽日,火光冲天,炽热火红的岩浆冲破上覆围岩,形成环状断裂。喷发物有火山灰、火山砂等碎屑物及熔岩。在火山锥形成后,岩浆压力急骤下降,导致沿环状断裂产生大规模塌陷,破坏了突起的火山锥完整形象,初步形成塌陷的破火山口。浮山本来与纱帽山、长山、莲花山、土地山、茶花山连成一体,是个圆锥形,因本次火山爆发,火山口塌落,形成盆地。这块盆地后来由西北往东南又发生了断层现象,出现了两个壑口,使得浮山一分为二,而今的浮山成了半圆形,土地、纱帽等山成了另一半。 中间阶段,只有微弱的岩浆活动。岩浆未能喷出地表,只有距地表浅部处冷动凝结成粗面斑岩和正长岩类的浅层侵入岩。它们基本上也在破火山口范围之内,呈弧形分布。但这次岩浆侵入活动竟然把浮山的薄弱部分(在盆地中)尚未完全冷凝的岩石顶了上来,形成火山钟,就是如今“中天一柱”的戗山(亦作樯山)。 最后阶段,火山再次爆发,破火山口定型。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地下岩浆压力再次聚集升高,在北北东与北北西两组断裂交汇处,又使沉睡的古火山“东山再起”。断断续续地多次火山爆发,使火山灰与火山粗粒碎屑物交错重叠,形成了粗面质熔结凝灰岩与火山角砾岩的相间堆积。由于火山喷发力量较弱,使爆发产物绝大部分只在火山口内,仅于浮山东部稍有外溢。使浮山又出现了几个小的火山口。在喷发期,随着岩浆的冷却凝结,地下收缩,又发生了轻微的火山口塌陷,并形成新的环状与放射状裂隙。 经过三个喷发阶段(两次喷出地表,一次未喷出地表)形成的浮山破火山口,后来虽历经地壳运动,终于处在休眠状态,成为安徽大地独领风骚的一座死火山。它遗留下来的火山遗迹,遍处可见,即使在火山岩中,也常见到不规则多边形的龟裂纹构造。显示岩浆喷出冷却收缩的遗迹。 二、地貌 浮山地貌单元属沿江平原区江北丘陵带。环浮山、纱帽山、土地山、茶花山构成一开阔盆地。浮山最高海拔165米,大部分山峰海拔在100米左右,属火山岩低丘。山体大致沿南北向展布,东侧略高,由最高峰妙高峰向南北依次下降,至边缘地带高度仅60米左右,两侧海拔40——50米,主峰长山仅93米,延伸部分在20米以下。 浮山山顶平坦,但多悬崖峭壁,沟谷纵横,均为沿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形成的断层崖和断层谷所致。尤以东西两侧陡壁,峥嵘突兀,奇险壮观。 后期形成的火山锥较小,多围绕戗山火山口呈半环状分布。天池、莲花峰、烂柯石等处,均可见后生的火山口。最大的为天池,长35米,宽24米.面积840平方米。 浮山西之戗山,为一罕见的火山钟,岩壁可见垂直柱状节理。两侧低丘构成火山环。其西北有一由熔岩构成的垄岗,海拔25米,长500米,岗缓5°左右。 丰富多彩的火山地貌形成后,在元古的古湖泊的冲击溶蚀作用下,又形成了浮山36岩、72洞的火山岩洞穴,玲珑剔透,幽奇称绝。这些洞穴像宝石一样镶嵌在浮山之腰,疏密有致,布置井然。作为岩洞的载体——奇峰,出名者三十有六。 此外,浮山的奇石、怪石,琳琅满目。有火山岩浮石,有由重力崩落形成的各种石景,如天然桥、玉兔拜月石、百佛朝如来。还有由球形风化、差异分十化作用形成的各种象石,或如鹦鹉、天鹅,或如龙、凤、象、龟,莫不维妙维肖,令人称奇叹绝。还有从天而降的飞瀑,如悬河倒挂,喷玉扬珠;洞中的石井,辉映着群山,在夕阳照射下,光怪陆离,蔚为壮观。 第二节 气候 第三节 土壤 浮山位于我省黄棕壤向红壤过渡的地带,土壤类型众多,在目前全省划出的13个土类中,浮山及其附近地区占有6个土类。成土母质:丘陵区为火山碎屑岩风化物;沿河两岸及湖泊周围为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沉积物。主要土类及其分布如下。 一、红壤 浮山分布有红壤性土和棕红壤二个亚类。丘坡下部及丘麓多属发育于坡积物上的红壤性土,剖面构型为A——(B)——c,土层较厚,一般为30——40厘米。由于浮山风景区 的森林屡遭破坏,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已呈现片状与沟状侵蚀,土层较薄,土壤厚度多为20厘米左右。在坡间洼地、沟壑两侧及部分丘麓,土壤厚度在5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2.5——3%,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枫香林生长良好。土壤质地多为轻壤至中壤,局部地区为沙壤或重壤。结构为粒状、棱块状及小块状,棕黄、灰棕、暗黄红等色,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 棕红壤分布于浮山附近的起伏岗地上。母质为第四纪红土,下层为老红土,深红色,含有色粗网纹;上部为新红土,色较淡,土壤质地偏粘,表层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氮、有效磷和钙含量低,具“酸、板、瘦”的特点。目前多分布人工栽植的马尾松林和天然的栎类林。 二、粗骨土 在山腰以上至山顶,坡度较大。土壤冲刷严重地带多发育为粗骨土。其剖面构型为A—c—R,在浅薄的表层之下,有厚度不等的母岩风化层。表层土石砾含量多,具粗骨特征。立地条件较红壤性土差,多分布马尾松林,间有片状草地分布。 三、石质土 分布在山顶毗邻裸岩处,呈片状,剖面构型为A——R,表层厚度一般小于10厘米,其下部即为大块母岩。木本植物难以生长,主要分布的草本植物有结缕草、画眉草、莎草、野菊等。 四、黄褐土 浮山稍北岗地,有发育在下蜀黄土母质上属于黄褐土土类的粘盘黄褐土(亚类)。土层深厚,质地粘重,有明显的粘化作用,常具粘盘层,可见铁锰结核,结构不良,通透性差。目前多为旱地或分布人工马尾松林。 五、潮土 为灰潮土亚类,分布在河流两岸及湖泊周围,有潮化及旱耕熟化过程。地下水位高,一般为0.75—1.00米,升降较频繁。随着氧化还原交替进行,使铁锰等易还原物质氧化成黄色锈斑,细小的铁锰结核淀积于土壤结构面上。这种潮化过程,主要是毛管水运动所致。灰潮土在本区分布面积较小,主要有沙泥土、淤泥土两个土属,多实行麦——棉轮作。 六、水稻土 由冲积物、湖积物和坡度较小的棕红壤,经过人们长期的水耕熟化作用发育而成,多分布在丘前和河、湖沿岸。土壤深而厚,达10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较高。在本风景区内主要分布有两个亚类: 潴育水稻土亚类:在地形上高于潜育水稻土,成土过程受地下水与地上水共同参与作用,有潴育层发育,呈酸性与微酸性反应。土壤质地多为中壤——重壤,有机质含量2.5—3.0%。 潜育水稻土亚类:分布于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成土过程受地下水影响,有潜育层发育,呈青、灰、灰蓝色,有强度不等的亚铁反应,膏状。土壤质地一般为中壤—轻粘,呈酸性和微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3—5%。此类土壤由于地下水位高,长期渍水,土温偏低,通气性差,结构不良,农作物产量不高。 第四节 植被 浮山处于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由于原生植被遭受破坏,现以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杉木、黑松等为主的针叶林占优势。其次还分布有以栎类为主、混生少量常绿阔叶树种的天然次生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在庙宇前后,至今保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如华严寺后冬青、金谷岩前的罗汉松和木笔树(白玉兰)、会圣岩前的银杏、冬青等,生长古雅奇特,旧志中均有记载。浮山有维管束植物586种,主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43%。 一、植被演变 距今约1.2亿年前,由于燕山运动,浮山开始形成。到中生代白垩纪中期,此地原始植被大量出现,代表属有木兰属(Magnolia)、山胡椒属(Lindera)、槭属(Acer)、落叶栎类(Quercus)、椴属(Tilia)、枣属(Zizyphus)等。白垩纪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乔灌木主要代表种有棕榈科(Palmaceae)、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冬青科(Aguifoliaceae)等科的一些古老类型植物。 新生代老第三纪距今约6700万年,浮山地区生长着以木兰科(Magnoliaceae)、云香科(Rutaceae)、樟科(Lau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楝科(Meliaceae)、五加科(Arali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原始喜热树种组成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山地针叶林以松科(Pinaceae)为主。至新生代新第三纪,距今约2800万年,气候略转湿润,古老类型的蕨类、裸子植物和原始类型的被子植物逐渐减少,松柏类森林有所增加;北方落叶阔叶树种逐步繁盛,草本植物增加,逐渐出现接近现代的森林植物种类。 第四纪始于距今250万年。浮山一带在第四纪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常有华北和南方的哺乳动物(剑齿象、诺氏古象、剑齿虎、棕熊、大角鹿、四不象鹿、杨氏水牛、河狸、鬣狗等)和鸟类(安氏驼鸟等)出没。 进入人类社会以后,浮山有茂盛的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并有松属组成的针叶林分布和水生、沼泽等植物。这些森林植物包括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的栲属(Castanopsis)、冬青属(Ilex)等;落叶阔叶树种的枫香、油桐、漆属及喜热植物里白属;还有桦、榆、柳等温带落叶树种,反映了浮山地区南北过渡类型的特点。 自人类掌握用火之时起,原始森林逐渐遭到摧残。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多,战火兵燹,大兴土木,毁林垦种,原始森林遭受破坏更为严重。东汉时,佛教传入,庙宇大兴。至南梁,天台山智者大师来浮山建庙,禁止百姓进山采薪,使浮山森林得到发展,呈现出“无岩不树,无径不竹,无涧不花,无石不苔”的森林景观。 从隋唐到明清,浮山在连绵战火中,森林屡遭破坏。特别是陈友谅、朱元璋起兵和太平军抗清,浮山沦为战场,大片森林成为火海。到新中国成立前,此地仅存小面积的马尾松、杉木、栓皮栎、麻栎幼林和以栎类、枫香为主并混生冬青、苦槠等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此外,还分布有小片的油茶林、油桐林和茶园。 建国以来,浮山的森林逐渐得以恢复,但也遭受两次大的破坏。第一次是在1958年,为了大炼钢铁和大办食堂,重伐森林,大片林地变成荒山秃岭。第二次是在70年代初期,为了“农业学大寨”,大规模地毁林开荒,将残存的森林全部毁掉,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愈加恶劣,呈现一片荒凉景象。目前浮山的森林,大部分是1972年以后营造的,多为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为了保护浮山名胜古迹和火山遗迹,开发旅游风景资源,从1983年开始,浮山园林管理处大力开展造林和封山育林活动,严禁乱砍滥伐,使浮山的森林恢复了生机。 二、植被类型 浮山处于气候、植被、土壤南北过渡地带,有丘陵、岗地、平原和湖、河水域。植物种类繁多,其类型有8,占全省植被类型的80%。 针叶林 可分二种: 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木、火炬松三种类型为主,均为人工栽植。马尾松林分布广泛,杉木林分布于后山山坞和浮山中学后面,火炬松林分布在望江亭北面。常绿针叶树尚有圆柏、侧柏、湿地松;落叶针叶树有池杉、水杉、落羽杉、金钱松。 针阔混交林有马尾松、枫香、栓皮栎混交林和马尾松、麻栎、短柄枹混交林。两种混交林成小块状分布,面积不大。其形成原因,一是在营造马尾松幼林内,栎类伐根萌发生长;二是马尾松飞子和栎类伐根萌生自然形成的次生林。这些针阔混交林对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提高地力,促进林木生长,防治病虫害都起着重要作用。 阔叶林 浮山原来覆盖着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由于长期战争破坏和过度采伐,立地条件变劣,导致常绿树种如青冈栎、石栎、苦槠、天竺桂等由数量减少直到种类的消失,而喜阳、耐瘠、萌生力强的栎类、枫香、山槐等则迅速发展,形成了落叶阔叶林。林中混生着少量冬青、苦槠等常绿阔叶树种,落叶阔叶林仅存枫香、栓皮栎、短柄枹林和栓皮栎、麻栎、短柄枹、白栎林。林中混生有茅栗、小叶栎、桷栎、山槐、黄连木、毛白杨、化香、大叶榉、臭椿、无患子、八角枫、黑枣柿等落叶树种和散生冬青、苦槠、枸骨、青冈栎等常绿树种。以枫香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分布于仙人桥及其以下胡麻溪山坞,林相不整齐,处于幼龄阶段。 竹林 毛竹林仅分布于浮山及会圣两个村,面积16亩,计4200余株。会圣寺前的山坞,竹林生长茂盛,挺拔翠绿。另在山坡,山坞或村前屋后尚有刚竹、淡竹、水竹、阔叶箬竹、桂竹、毛金竹、黄苦竹,均成片状分布或散生。 灌丛 以落叶栎类为主,经过多代樵采,萌发,呈灌木状。其中有茅栗、短柄枹、白栎灌丛;短柄枹、映山红灌丛;栓皮栎、桷栎、短柄枹灌丛等。灌丛中常见的灌木有杜鹃、扁担杆、羊踯躅、中华白檀、白檀、山胡椒、狭叶山胡椒、木蓝、胡枝子、野山楂、一叶萩、木本叶下珠、木半夏、算盘子、黄荆、野蔷薇等落叶种和小叶女贞、崖椒、野茶椒、六月雪、继木、胡秃子等常绿树种。藤本植物有葛藤、紫藤、络石、薛荔、菝葜、千金藤、木防己、牛尾菜、爬山虎、掌裂草、葡萄等种。 草丛 森林遭受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乔灌木难以生长,荒地上分布着片状的次生草丛。草丛在浮山是不稳定的植被类型,如果停止烧山、垦荒,乔灌木就可以侵入和发展起来。现存的草丛类型有黄背草草丛、结缕草草丛等。草丛和林中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白茅、莎草、苔草、早熟禾、虮子草、鼠尾栗、显子草、求米草、马唐、狗尾草、野古草、芒、牛鞭草、假俭草、荩草、橘草、淡竹叶、一年蓬、野菊、灯笼草、杠板归、茅膏菜、地榆、翻白草、山菠菜、茵陈蒿、鸡眼草、白头翁、龙芽草、一枝黄花、牡篙、牛蒡、紫花地丁、窃衣、柴胡、星宿菜、打碗花、桔梗、沙参及蕨、芒萁、海金沙、金鸡蕨、庐山石苇、井栏边草等蕨类植物。 沼泽植被与水生植被 沼泽植被是一类生长在终年过度潮湿或有季节性积水土壤上的植被类型,以莎草科、禾本科湿生植物为主,水生草本中的一些挺水植物如:荸荠、雨雨花等也参与组成,多分布在湖滨、低地、河岸边湿地。有水烛群丛、芦苇群丛、莎草群丛。水烛群丛中有菰、慈菇、荆三棱、萤蔺、蔍草、水葱、喜旱莲子草、苔草等,浮水植物有眼子菜、浮萍、紫萍等混生其间。芦苇群丛中的伴生种不多,常见的有水烛、荻、稗、小碎米莎草、水蓼等。 水生植被则生于水域中,以眼子菜科、水鳖科占优势,可分为沉水、浮水、挺水三种生活型。沉水植物群落有竹叶眼子菜群丛;群丛;苦草、黑藻群丛;菹草、苦草群丛等。大多分布于湖泊内缘至湖心水较深处,池塘中也常见。浮水植物群落有荇菜、水鳖群丛;紫萍、浮萍群丛;菱群;芡实、细果野菱群丛;满江红、槐叶萍群丛;眼子菜群丛;大漂群丛等,多分布于湖、河缘浅水处或池塘、沟渠及稻田中。挺水植物群落有莲群丛、菰群丛,分布于池塘及湖泊沿岸浅水处。 人工植被 有作物植被与经济林、果木林。作物植被以双季稻、绿肥一年两熟为主,双季稻、油菜一年三熟和单季稻、油菜(麦)一年两熟的仅占少部分。乌稻只有零星种植。另有棉花、小麦一年两熟和部分棉花、油菜(蚕豆)一年两熟的作物。旱地以小麦、甘薯(山芋)一年两熟为主,少数有小麦、花生或蚕豆(豌豆)、甘薯一年两熟作物。经济林中茶园分布于丘麓和山顶,油桐林、油茶林、板栗林及桑园有小面积分布,果木林中梨园、桃园有小面积分布,柿、枣、石榴、杏、李、枇杷等只在房前屋后、路旁、沟河旁栽培。近几年来,利用局部小气候条件,开始引种柑桔,多取得成功。 三、森林资源 浮山中心景区包括金谷岩、会圣岩、高岩、张公岩及后山五个景区,约3.8平方公里,合5700亩,林业用地面积为3502亩,(表1)。有林地2386亩,森林覆盖率为58%。 浮山主景区原属寺庙和尚管理,建国初分给农民经营,后归集体所有。现浮山国有土地面积仅有374亩,占总面积3.16%,已基本绿化。有林地面积347亩,其中杉31亩,松306亩,毛竹10亩。 浮山主景区森林蓄积为3775立方米(表2),有林地平均每亩蓄积1.58立方米,林业用地平均每亩蓄积1.08立方米,多处于幼龄和中龄时期。森林以马尾松为主,面积2268亩,占优势树种组面积96.8%(表3),黑松和火炬松林仅有小片分布。杉木占2.9%。硬阔以栓皮栎、麻栎、短柄枹等落叶栎类占优势,软阔以枫香、毛白杨等为主,混生栓皮栎、山合欢、黄连木、麻栎、短柄枹、冬青等,分布面积均小。 四、古树 银杏(白果树、公孙树) Ginkgo biloba L.银杏科,落叶大乔木。浮山银杏有数十株,多分布于寺庙和村庄前后,会圣岩前一株银杏树龄320余年,高26米,胸高直径101厘米,为雄株,不结种子。现从根部又萌生两棵小银杏,故称“父子银杏”。浮山小学门前一株,因老树被砍伐,从茎基部萌生2株并生银杏,树龄75年,高约17米,胸高直径一株为42.5厘米,另一株为38厘米,为雌株、结种子,称“姊妹银杏”。 凤凰松(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松科,常绿乔木。马尾松林在浮山到处可见,系人工营造和天然飞子成林,多为幼龄和中龄林。鲍黄庄西部湖边半岛上有一株孤立木,树龄115年,高9米,胸高直径44厘米。树冠奇异,形似凤凰,故名“凤凰松”。 圆柏(桧柏、刺柏) Sabina chinensis (L.) Ant.柏科,常绿乔木。金谷岩顶的一株圆柏,树龄已达300年,却只有3米高。树干粗而短,尖削度大,呈宝塔形。其根插入岩缝中吸收营养与水分,不畏风吹雨打,俨然屹立在岩壁上,鸟瞰着浮山一切,好像是浮山的卫士。 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Don罗汉松科,常绿乔木。浮山最古老的一棵罗汉松在选佛岩前,树龄已达330余年,高11米,胸高直径43厘米,树根深扎岩缝之中,有的根已裸露在岩石之上。远视如虬龙探海,近观似一巨大的盆景,雄奇伟丰。 元宝树(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DC.胡桃科,落叶乔木。浮山中学门前一株枫杨,树龄190余年,高25米,胸高直径116厘米,树冠投影面积一亩有余。干若虬龙,茂叶蔽日,巍然壮观。 栓皮栎(大栗子树) Quercus variabilis BL.壳斗科,落叶乔木。浮山中学内一棵栓皮栎,树龄150余年,高达17米,胸高直径80厘米,仰摩云霄,浓荫蔽地。 白玉兰(迎春花、望春花) Magnolia denudata Desr.木兰科,落叶乔木。金谷寺前一棵,树龄90余年,高20.5米,胸高直径45厘米,枝叶茂密。早春先花后叶,洁白如玉,芳香四溢,花谢时,花瓣飞舞,似天女散花,为著名的观赏树种。 枫香(路路通)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金缕梅科,落叶大乔木。浮山小学前一株,树龄约160余年,高35米,胸高直径128厘米,因曾遭雷击,断其一臂,有伤痕,此棵古树于1989年4月被人伐去。 石楠 Photinia serrullata Lindl.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浮山中学院内一棵石楠,树龄110余年,高10米,胸高直径47厘米。树形优美,枝叶浓密,果实红色,为园林观赏树种。 黄连木(黄连头) Pistacia chinensis Bge.漆树种,落叶乔木。浮山中学院内一棵,树龄150余年,高24米,胸高直径80厘米。秋季叶为黄红色,果熟时红色或蓝紫色,尤为美观。 冬青(四季青) Ilex purpurea Hassk.冬青科,常绿乔木。浮山中学院内一棵,树龄150余年,高21米,胸高直径86厘米,冠幅14×14平方米。另一株在会圣岩门前,树龄140余年,高8.5米,胸高直径48厘米,冠幅11×10平方米。两棵均高大挺拔,叶常绿,果红色,为绿化观赏树种。 五、观赏植物 龙爪花(石蒜) Lycoris radiata(L′Her.)Herb.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近球形,直径1——3厘米。常成片生长于阴湿山坡和溪沟旁。花红似火,鲜艳夺目。 薜荔(凉粉藤) Ficus pumila L.桑科,常绿攀援灌木。有乳汁,小枝有棕色绒毛,节上生有气生根,匍匐于墙壁或攀援于树上。会圣、张公、灵霄、绿萝等处有分布,常攀生岩壁、大树、土墙上。果梨形,长约5厘米,径约3厘米,果期较长,为立体绿化观赏植物。 荷花(莲、藕) Nelumbo nucifera Gaertn.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间缢缩。上生黑色鳞片,下生须状定根。叶挺出水面,盾圆形,直径可达90厘米。花大而美丽,单生于花梗顶端,直径10——20厘米,芳香扑鼻,为极好的水生观赏植物,生于浮山周围的河湖圩塘中。 百日红(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L.千屈菜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仙人桥至会圣沿途可见。树龄长,其花鲜艳美丽,为夏秋季花期较长的观赏树种,有“百日红”之美称。 黄花杜鹃(闹痒花、羊踯躅) Rhododendron molle C. Don杜鹃花科,落叶灌木。高0.5——1.5米。嫩枝密布短柔毛和柔状刚毛。多分布于灌丛、疏林及林缘,九曲涧、抱龙峰、后山常见。开花时,似黄色的火炬,点缀在绿色的丛林中,异常炫目。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木犀科,常绿乔木或小乔木,高3——10米。浮山风景区内有栽培。花芳香,飘扬数里,俗称“九里香”,为重要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双瞻阁院内有四季桂,四季开花,以秋花香气最为浓郁。 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荚竹桃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茎有乳汁,赤褐色,幼枝被黄色柔毛,常有气生根。花白色,形如风车,芳香四溢。生于山坡林中、林缘或岩缝中,常攀生于岩石、树干及墙壁上。 凌霄花 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紫葳科,为落叶木质藤本。常攀援他物上升。多栽培于寺庙和庭院内,亦见野生于溪沟旁和疏林下。大型圆锥花丛,橙红色,为著名的立体绿化观赏植物。 野菊 Chrysanthemum indicum L.菊科,多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茎基部常匍匐,上部分枝,有棱角。多生于草丛中、林缘及路旁。花黄色,艳丽,供观赏。花期9——11月,此时浮山遍地黄花,风景独好。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Sweet 豆科,落叶攀援藤本。生于山坡路旁、林缘及灌丛中。花蓝紫色,春天先花后叶,芳香,大型总状花序下垂,点缀浮山美景。 杜鹃(映山红)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杜鹃花科,落叶或常绿灌木。遍山漫野均有分布,为马尾松林下和灌丛中常见的灌木,岩缝中也有生长。为酸性指示植物。花鲜红色或深红色,春季开放,有映山红之美称。 六、药用植物 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蕨类植物,海金沙科。生于路旁、溪旁、林缘或稀疏灌丛中。全草入药,为清凉性镇静药;孢子名海金沙,为利尿剂,治疗肾结石、胆结石。茎叶捣烂加水浸泡,可治棉蚜虫、红蜘蛛。 金鸡蕨(鸭脚草) Phymatopsis hastata (Thunb.) Kita—gawa蕨类植物,水龙骨科。生于山坡、林下潮湿处或阴湿的石壁上,仙人桥下方有成片分布。全草供药用,镇咳解毒,祛湿利尿,治小儿惊风、流行性感冒、尿路感染、急性肝炎、白喉、扁桃体炎等症。全草捣烂,稍加醋,敷患处,治毒蛇咬伤及疔疮。 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er.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生于山坡、路旁、疏林下或河畔。块根主要含天门冬酰胺及5——甲氧呋喃甲醛、粘液质等。供药用,有滋阴润燥、清热、化痰、镇咳作用,可治肺结核、支气管炎、百日咳、吐血、咳血、津枯、便秘等。 虎耳草(金丝荷叶、耳朵草) 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生于阴湿山坡石缝中,仙人桥一带成片分布。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瘟疫、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小儿发热。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溃烂、湿疹。 菝葜(铁菱角、金刚刺) Smilax China L.百合科,落叶木质藤本。生于山坡、林下、灌木丛中或沟溪旁。根状茎含多种甾体皂甙,药用,有祛风寒、利小便、止渴之效。主治腰背寒痛、风痺、下痢等,外用可治牛皮癣。 莼菜(马蹄草、水葵) Brasenia schreber J.P.Gmol.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生在池塘、河湖或沼泽,浮山大天池有生长。富含胶质,其嫩茎叶作蔬菜,柔滑可口。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止呕,主治高血压、泻痢、胃痛、沤吐、反胃、痈疽疔肿、热疖,解百药毒等。 芡实(鸡头头、鸡头果子) Euryale ferox Salisb.睡莲科,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种子含淀粉,可直接食用或作罐头、糕点、酿酒等。种仁为滋养强壮药,兼有收敛镇静作用,常用于治神经痛、腰脚关节痛及慢性泄泻、遗精、慢性淋浊等。 猫爪草 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毛茛科,多年生草本。生于沟溪边或田边草地。块根药用,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瘀,主治肺结核、淋巴结核、咽喉炎等症。 黄檗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芸香科,落叶乔木。树皮(去栓皮)称黄柏皮,供药用,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用作健胃药,治糖尿病、肾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口疮,风性关节炎、泌尿系统感染、遗精、白带,外用研粉敷或油凋涂患处,治烧烫伤、急性结膜炎、黄水疮。果实有苦、甜两种,苦的可作驱虫剂,甜的可食。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蓝果树科,落叶乔木。由外地引进栽培,现浮山小学前数株最大,高达20余米。根、果、树皮、枝、叶均含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用于试治各种癌症、急性白血病、银屑病以及血吸虫引起的肝肿大等症。树皮或枝切碎水煎,浓缩后加羊毛脂等,可搽牛皮癣;叶治疖肿及疮痈初起。 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Lour.) Harms八角枫科,落叶小乔木。生于林下或灌丛中,由于频繁的采作薪柴,多呈灌木状。近根的茎皮入药,能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治筋骨疼痛、寒湿麻痹、风湿瘫痪,精神分列症;叶捣碎稍加醋,敷患处,治跌打损伤有疗效;花治头风痛及胸腹胀满;根可治心力衰竭、劳伤腰痛;茎皮煮水洗涤疮瘘;全株可制土农药,杀蚜虫。 丹参(红参、红根、活血丹)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唇形科,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林下草丛和溪沟旁。根入药,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等功能,为妇科要药。主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经闭、疝痛。近年来试治冠心病有良效;还可治神经性衰弱、失眠、关节痛、贫血、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癫痫、乳腺炎、淋巴腺炎、疮疖痈肿、丹毒、急慢性肝炎、肾盂肾炎及跌打损伤等症。 灯笼草(断血流) Clinopodium polycephalum (Vaniot)C.Y.Wu et Hsuna唇形科,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林下、灌丛、路旁及溪沟边。全草入药,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胆囊炎、黄胆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火眼、跌打损伤、疔疮、皮肤疮疡、蛇咬伤、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疮、痔疮、急性结膜炎等症。叶揉碎敷伤处,止外伤出血有特效,故名断血流。 植株含黄酮甙、皂甙、鞣质、酚性物质、氨基酸、香豆素、糖类等。 山菠菜(夏枯草) Krunella asiatica Nakai唇形科,为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山坡草地、灌丛中及潮湿地上。全草入药,可利尿、降血压及瘰疠等。因炎夏植株枯死,收购入药时因名夏枯草。 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桔梗科,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林缘、疏林中和草地上。根药用,含有桔梗皂甙,味辛苦,性平,有润肺、止咳、祛痰、消炎(治肋膜炎)等疗效。浮山所产的桔梗,属“桐桔梗”,享有盛名。 沙参 Adenophora stricta Miq.桔梗科,为多年生草本。根供药用,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之效,也可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等症。 半边莲 Lobelia chinensis Lour.桔梗科,多年生草本。生于田边、溪沟旁及潮湿草地上。花冠粉红色,裂片平展,似半个莲花,故名。全株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山梗菜酮碱、山梗菜醇碱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效,治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阑尾炎、扁桃腺炎,外敷痈疮疔疖,有消毒的功效;还可治毒蛇咬伤,民谚说:“有了半边莲,不怕共蛇眠”。 茵陈蒿 Artemisia caprillaris Thunb.菊科,多年生草本。生于荒山草坡、路旁、林缘。本种地上部分冬季枯死,春季从茎基部又萌生新苗,故名因陈。早春3月采全草入药,主治黄疸病,也可作利尿剂及驱虫剂。全草含叶酸、挥发油,花及果实含香豆素。 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菊科,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溪沟旁。根茎入药,芳香健胃、发汗、安胎。可治慢性关节炎、慢性肠胃炎、湿阻中满、消化不良、呕吐、泻泄、风寒湿痺、佝偻病、夜盲等症,亦可治血丝虫病。 第五节 奇异景观 浮山玲珑剔透,景物奇秀雅洁,四时幻变,早晚殊同,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 一、浮山夕照 张公岩中有龙井神泉,泉水四季不涸,清澈见底。每当夕阳西下,光照神泉时,只见一轮红日从井底跃出,射彩飞虹,照得张公岩石壁一片紫赤。有古诗赞曰:“西山日照晚霞飞,烟绕香林鸟倦归。暮入灵岩泉井暗,夕阳返照复生辉。”这就是著名的“浮山夕照”,为老“桐城八景”之一。 二、冰柱擎天 滴珠岩为浮山一绝,高广而圆,上可见蓝天一线,下可闻“天河坠玉”之音。春天雨花飞舞,夏天悬瀑轰鸣,秋晴仍可观雨,冬雪则见奇观。每当严冬到来,雨雪结成冰凌,上下逐渐衔接,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冰柱,巍然屹立于岩中,高达26米。冰柱两端还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冰凌环绕,犹如宫灯的灯须。这时的滴珠岩,简直成了水晶宫。 三、花洞响雪 由渡仙亭至观音岩,必须通过响雪桥。桥下有洞名“桃花”,上有一溪,叫桃花涧。雨季,山洪在桃花涧中咆哮,直奔桃花洞口,再穿桥西下,逶迤曲折流入大河。这时,人立桥下朝上看,可见流水溅在桃花洞壁上,如雪花纷飞,且响声震耳。这异景就叫“花洞响雪”。 四、天柱影日 金秋时节,登上妙高峰,朝西望去,可见皖山如柱,耸立天际。夕阳西下之时,在太阳的下方,渐渐地出现一个三角形的黑影,这黑影又慢慢地上升,竟然像一座宝塔映在圆盘之中,这就是“天柱影日”,为浮山独有奇景。 《浮山志》第二章:自然风光 引子 奇峰、怪石、岩、幽洞,为浮山之奇观,均系火山爆发后残留的遗迹。风景区内,关口险隘、鸟道盘迴,岩洞空嵌,流泉飞瀑,碧水环绕,翠岛若浮,宛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第一节 奇峰 妙高峰 位于浮山之南,海拔165米,是景区第一峰。峰左有抱龙高耸,峰右与戗山相连。两旁若翼若拱,显示妙高博大伟丰。峰下昔有大华严寺,为江左名刹,后废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1924年,改建成浮山公学,成为推行新式教育的基地。峰顶昔有“望江亭”,系明桐城县令樊仿所筑,后毁。1986年重建。立此亭观景,四山飘缈,长江如带,九华、天柱俱在望中。元末,陈友谅扎寨浮山,在此起墩指挥兵马,人称“点将台”。明清之际,先后有胡其芬、詹砻匠沿峰筑堡,抗拒张献忠、洪秀全起义军。此处设有瞭望点,遇军情则举火报警,故又叫“大烟墩”。因峰形如锅反扣,亦名“锅底峰”。 飞来峰 紧依妙高峰,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石壁之上,一奇石如古之峨冠架在危石之上,有腾空之势,有下坠之危,故石名“飞来石”,峰名“飞来峰”。从浮山中学东侧上眺此石如“蓝天耸玉葱”,又似“海螺钉礁上”,奇幻异常。石下有缝隙透光,云气上升如炷香燃。石上刻有“何地飞来”四字,旁署“雍正四年刘珩群题刻”等字样。 缥缈峰 在妙高峰下,飞来峰上,有一巨石如蘑菇,突出山表3米左右。上平如砥,“置身天半”四字刻其上,云蒸雾绕,石峰隐现,故称缥缈峰。登临此峰,可见江涛滚滚,白帆点点,平沙绣错、烟树迷离,人有羽化升天之感。 如来峰 妙高峰东侧,一石耸立,如斧刻浮雕,常流瑶光玉气。自下上观,如大佛面东而坐,仪态万方,故名。 文殊峰 一名闻虚峰,中折一罅,有泉喷流,注入垂虹井,夕阳西照,色彩纷呈。人立此峰,滴珠岩内悬瀑之声不绝于耳,故名“闻虚”。后因浮山成为佛教胜地,故皆误为“文殊峰”。文殊之半有绿萝岩,岩畔古藤纠结,与峰争翠,峭壁倚天,如笋拔地。 立马峰 在文殊峰之北。出金谷寺,左行二百步,迎面一峰垒石而立,中部洞穿,峰体如飞马凌空。上有“仙人床”,可卧可游。明月初上,峰幻变成兔,扑朔迷离,生机无限。此乃金谷、会圣两岩的往来要道,古称“盘谷关”,关上即为“立马峰”。 翠微峰 在立马峰之北,下可通九曲涧,上可攀抱龙峰。南距望江亭数百米,北连会圣古刹和天池。峰顶古有“三友亭”,不知毁于何代,但满峰青翠,秀色娟然,云海日出,风光旖旎,故以“翠微”名之。西侧有一高地,为舞雩峰,峰上筑有“求雨坛”,久废,今仅存遗址。 曲尺峰 靠翠微东北,抱龙之阴,一峰独立,高插霄汉,怪石槎牙,粗犷古拙。登其上则见湖水潋艳,云生碧岫。洞名藏丁,洞口藏于灌木丛中,鲜为人知。旁有两巨石,中裂一缝,是为浮山小一线天。峰下是曲直岭,岭下为枱华岗。岗附近有方氏三墓,即诰命夫人吴令仪,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及文学家方中德祖孙三代的墓冢,游人常到此瞻仰。 回龙峰 峰峦起伏,如巨龙回绕。头伸向如来峰下,尾摆至浮山中学内的东岗(俗称大和尚头),西翼如侧身不现,而东翼伸展到明镜池边的西岗(俗称小和尚头)。峰顶有“盘龙石”,人立如来峰上俯视,却似初放莲花,故又称之为“莲花池”。昔有亭,名“泛槎”,人立其中,满目江花云浪、风帆片片,如坐飞舟。 抱龙峰 又名狮子峰,在翠微之东,与回龙峰隔九曲涧相望。转浮山中学东墙,正北一山如雄狮啸天,跃上翠微。“狮头”就是抱龙峰,“狮尾”摆成为佛子岭。在狮子的后爪上有一组风格别致的建筑物“双瞻阁”,昔为房秩五先生的别墅。“前脚”有明太史吴应宾之墓,有奇峰环拱,庄严肃穆。峰之巅峻石摩霄,上平若几,古名“望星台”,又名“露台”。登其上,则四望无所蔽,田塍相错,烟墟远树,历历如画。 黄鹄峰 在妙高峰西侧,有大石压顶,状如天鹅,其色青黄,故名黄鹄。其下双石耸峙,如舟中桅夹,故名“夹桅石”。附近有“摘星”、“倚天”等岩洞和“灵芝石”等景观。峰拔云上,下临深壑,令人目眩心悸。 超然峰 由翠微峰北行数百米即达。峰下有一石窦,内刻“浮家”二字,此即北岩。峰之巅,上平如砥,烟岚常翳。游者憩于石上,翠华迷目,花雨空濛,疑为仙都。 元宝峰 由超然峰西行50米,见一巨石状如元宝,突出山表,故名。翘首西望,可见当年陈友谅的中军寨址,折戟沉戈,浮现脑际。 石莲峰 又名菡萏峰。出会圣西关,上行数步,见一石突起,如莲苞欲放,此即“莲花峰”。峰上岩石千叶,簇口如瓣,纹理脉络清晰可见,仿佛叶托莲花。峰下是石坪和草场,约4万平方米,古时为演兵场。坪场周围,翠屏千仞,悬瀑生烟。石坪上多圆孔,为古人扎寨时立旗竿处,名为“旗迹”。 梯云峰 在大天池下,张公岩顶。是张公岩通会圣岩的唯一通道。峰下绕云梯,本为天然石磴,后人工加凿而成,共有一百零八级,经五折而上。石级甚窄,仅容一人。梯尽即峰,峰不峻而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玉龙峰 由会圣出龙虎关,一峰突现,此峰纯系石骨,高18米,长140米,蜿蜒如龙,亦名“玉龙峰”。额题“石龙峰”三字,字难辨析,相传为“仙书”。峰半旧有石龙亭,为明桐城县令樊仿所建,不知毁于何代。亭旁有“仙人”足迹,长约40公分,相传为九华金地藏的圣迹。石龙两边均是峡谷,东为胡麻溪,西为潜龙峡。阴雨时节,山雾迷漫,流水铿锵,人若漫步峰脊,如乘龙遨游太空。 抱犊峰 俗名乌鹳嘴,在玉龙峰之西,翠羽之木,龙麟之石,均荫其上。游人至此,可倚怪石,俯盼潜龙、连云两峡,其水交流如织,音胜操琴,壑鸣谷应,野趣横生。峰下产浮石,石多孔,质轻色赤,入水不沉。 天柱峰 又名戗山(或樯山),亦名独峰。在浮山之西,突兀“盆”底,直上千仞。戗山与浮山之间有一矮山相连,如索如缆,故称缆山。浮山如渡,有戗(即船桩),有缆,好似漂泊之舟系于湖畔。戗山之顶,古有双塔,久毁。峰西腰部,有无底洞,古人曾用绳索吊秤砣探测,深不见底;后人为了安全,以石板盖其洞口,在上面供奉土地菩萨。登上峰巅,可瞰南北风帆往来于河水苍碧之间:可见“五指”(玉龙峰〈拇指〉、抱犊峰〈食指〉、太虚峰〈将指〉、梯云峰〈无名指〉、翠屏峰〈季指〉)插云罗列,而会圣、石莲、天池皆在掌中。此峰为火山钟。两边矮山构成火山环,系一亿多年前地壳运动的产物。 以上共17峰,另有19峰:云霄峰、倒影峰、玉女峰、翠盖峰、太虚峰、香炉峰、丹霞峰、承露峰、捧极峰、罗汉峰、舞雩峰、翠屏峰、紫盖峰、恒镇峰、屯兵峰、紫云峰、玄元峰、独秀峰、飞龙峰。 第二节 怪石 灵猴迎客石 在飞来峰之右,黄鹄峰之左。石形如猴,额头凸起,两眼凹陷,尾巴上翘,挠首弄姿,正迎接着西来观光的佳宾。 百佛朝如来石 在金谷岩右侧上,如来峰顶有一巨石高耸,石上又负一石,如大佛之高冠。佛额处有一小圆孔,透光放亮,其下二石并立,怡如连屏,似开似合。由下往上观,像如来大佛,披着袈裟,盘膝而坐,前有小石罗列,如同百佛拱手朝拜。 天珠石 金谷岩右,一线天前。石高4米,上丰下敛,支矶兀立,如珠从天而落下,人称“天珠”,俗名“撑腰石”。游人至此,多以木棍或石块撑其下,祈求登山腰不酸痛。石下有小穴,珍奇的青鸟常栖息其间,上有石刻多方,最著名的为方以智的手迹。 八戒朝圣石 文殊峰侧,有石如猪,头嘴酷肖,面朝金谷岩中丈六金身,故名“八戒朝圣”。此石最佳观赏位置,在“进一步”石刻之旁的石阶上。 龙口衔珠石 滴水洞天,高数十米,中有一圆石,夹在石缝内,如龙口衔珠。 鹦鹉石 出金谷后门,往紫霞关方向行30米,回首仰望,一石如鹦鹉,俯首欲啄,上翅张开,下翅合拢,似飞似落,如跃如鸣,引人遐思。 玉兔拜月石 由鹦鹉石上行十余步,一石弓起,中可行人走马,此即“盘谷关”,又名“紫霞关”。关上之石如兔,头东尾西,前腿下伸如跪拜之状。每逢月半,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银光撒在石上,“玉兔拜月”景观即现眼前。“玉兔”之背,平整如床,可卧二人,称作“仙人床”。相传游人仰卧床上,夜间即可梦见身驾五色祥云,飘飘荡荡,遨游于太空。床旁石壁,清人陈度刻“梦与云游”四字于其上。“玉兔拜月”石又名“象鼻石”,人立石下,似有被卷之危。 灵猴戏熊石 在醉翁岩之巅,有一巨石,左右分开,中夹一石如铃,铃口朝天,似摇非摇,俗称“摇铃石”。从山下观之,如二猴相对而语,在雷公洞上观之,上为猴,下为熊,猴熊相戏,活灵活现。 指月石 在云霄峰之半,“指月路”上,有明高僧清隐法师刻“指月石”三字于其上。登其石,可见层峦叠嶂,老藤垂花,为会圣最爽豁处。每当新月初升,人坐石上得月最早。石平阔,古有亭,不知圮于何年。清大学士张英数度来游,均坐其上,送夕阳,迎素月,留连忘返,饱览佳景。 美女现花石 指月石前数米,如人形,头腹腿足俱全,酷似女人形体。 琵琶石 有二:一在大天池之畔,以足叩击,扑通作响,如弹琵琶;一在佛母岩前,有石阶42级,足行其上,响声铮铮,如弹琵琶。 灵芝石 在黄鹄峰下,倚天洞前,一巨石直立,上扁圆而张,下收敛渐细,顶生草木,活象灵芝。缆山一带,观之最佳。 夹桅石 在倚天洞之下,两石屹立,高数十米,二石相距一米左右,如斧剖,俗称夹桅石。因浮山如船,有戗、有缆,故“夹桅”之名亦附于浮渡之上。 莲花石 出会圣之西关,上行五十步,大石平旷,可罗百席,可立千人。石上生纹红色,如莲花之瓣,以水浇之,其色更艳。明万历年间始见,抗战时,学者汪子云刻“莲花石”三大字于其上。 双蛙戏岸石 站在黄鹄峰之巅,北望有二巨石酷肖青蛙,一前一后爬在悬崖绝壁之上,如在河岸相戏,故名“双蛙戏岸”。若在山下观之,前者如龟,伸头向前爬行,后者似兔,抱足而眠,故又称“龟兔赛跑”石。 婆猪孕子石 在罗汉峰应真台上,有一巨石如婆猪,人从夹桅石前观去,只见婆猪石翘首南望,腹部垂地,如临产母猪,神态自如。 烂柯石 在太虚峰下,有一巨大石台,石台之中,有古棋盘一副,这就是棋盘石。棋盘石之西,石骨突起,即为烂柯石。相传童子遇仙的故事发生于此。实为次生火山口的所在地。 天鹅孵蛋石 由缥缈峰侧向望江亭方向望去,中有一石,象一只大天鹅在草丛之中,昂首伸脖,两翼拱拢,似在孵蛋。 异石见于古志记载的还有:锁云石、罗汉石、三台石、望仙石、棋盘石、灵异石、控猴石、双龙石、道人石、赤壁石、丹瑞石、将军石、凤凰石、撒珠石、探猿石、白象石、青龙石、关刀石、大鹏展翅石、桨桩石、盘龙石、飞来石、凤仪石。 第三节 岩洞 浮山著名岩洞共一百零八,其中大者为岩,小者为洞,习惯上称为“三十六岩”、“七十二洞”。这些岩洞星罗棋布,蔚为奇观。有的玲珑娇巧,常为文人墨客所居;有的博大恢宏,有的如拱桥连蜷,垂宇如悬,如室如堂,遂为天然的庙宇。这些岩洞,系两度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胜景,极尽鬼斧神工之妙。或一岩集数岩,或一洞兼数洞。洞尽即岩,岩穷即洞,万户千门,绕云架壑,空谷回廊,奇丽多姿。 金谷岩 古名大寂岩,岩内为古刹,因金碧辉煌之殿藏于山谷而得名。宋宣和年间,陆元钧(陆游父)偕黄安时、曹无忌等相聚斯岩,故题名为“胜集岩”,其石刻今保存完好。明万历年间,金谷岩中置有丈六铜佛像,为太史吴应宾集资铸造。巨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故斯岩又名极乐岩。大殿之西,有石塔一座,高3米,为明代古庭禅师藏衣钵之所。 岩在山之半,左有抱龙,右有回龙,险峰对峙,野藤倒悬、高大轩昂、气势雄伟。岩前有木莲一株,初春花放如白荷,香气异常。岩洞内高敞,横约40米,纵深25米,平均高达10米。昔有东西二楼,建国后被拆除。金谷岩之额,一方石突起,高约4米,宽约3米,谓无字之碑。从岩前观之,碑似鹏头,整个岩洞为腹,两旁石壁如巨大的双翼,此景似“大鹏展翅”。 选佛岩 又名浮空岩,在金谷之左,筑为僧房,面积约110平方米,平均高度2.6米。老僧望山现住其内。洞壁有二刻,为明桐城县令章守诚之作,岩名即其所题。岩前有树一株,高大挺拔,叶似松针,干皮作龙鳞状,这就是有三百余年的珍贵古树——罗汉松。 九曲洞 又名金谷洞,乡人误称“精怪洞”。洞在金谷、选佛岩之间,深邃莫测。明代文学家钟伯敬,曾举火入洞。据他所记,每侧身过一小门,即豁然开朗,走过四弯四门后,因地中寒气逼人而退出。传说该洞穿过滴珠岩,直通金鸡洞,全长有数里之遥,九曲厨烟,可从金鸡洞而出。又传占代金谷岩寺有一小猫,误入洞中,行七天七夜,始达金鸡洞口。据地理学者考察,浮山在火山活动期,因溶岩流穿过地下,突破石壁,形成九曲长洞。 绿萝岩 在文殊峰之腰,垂虹井之上。由天珠石旁跨小溪,攀葛援藤,方可达内。岩深3米,宽约4米,高约2米。坐在其中,可览松竹苍翠之中的双瞻阁,可观碧澄照影的明镜池。闻啼鸟,数飞花,别有一番情趣。 滴珠岩 为明代安庆知府赵寿祖所题,人称太守岩,俗称滴水洞。宋陆元钧知理学家董仲舒之后——大通禅师曾结庵于绿萝岩下,题此岩为“大通岩”。又因岩内“常泻四时雨”,故又名“飞雨岩”。该岩在金谷、绿萝之间,有锁云巨石如屏遮口。入口处,两旁石壁森严,若斧削成。壁顶张开约一米,可望浮云如白缕,故称此地为“一线天”。行数步,跨小桥,沿石壁而入,即是滴水洞天。洞高约26.5米,纵横约200平方米,全形状如海螺直立,当顶一窍见天,中衔巧石如珠,因名“龙口衔珠”。半岩上悬有石阁,面积约35平方米,可以栖身,号曰“隐洞”,又称复岩。洞上有石刻“洗心处”,为明县令黎道炤所题,意指飞泉可以洗心,净化人的灵魂。洞中四时之景各异:春雨到来,悬流飞挂,溅玉喷珠;盛夏清凉,绿荫如盖,幽静肃穆;秋高气爽,溪流澄碧,声如丝竹;严冬雪压,冰柱林立,巍峨壮观。整个岩体,层叠如楼,造型奇巧,神工天成。 首楞岩 在狮子石下,其岩如狮张嘴仰天长啸,岩名为明浙江邵武太守阮自华所题。岩内有棋盘一方,本为唐人所刻,后清人加凿,但留有一“唐”字。棋盘左右,有石凳可坐,传说是南、北斗仙翁下棋处,故又名棋盘洞。坐其中,可望“长江如带,九华若笋”。洞壁有佳咏,为清乾隆年间桐城县令周符和所题。 簪云洞 在抱龙峰露台之下,有一关,名“流霞”。洞体大石中空,左右相通,东入则望西边林壑幽径,松木参天;西入则见东方平野,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故名簪云洞。洞高1.1米,长5.6米,宽2.5米,是狮子山唯一的洞穴。流霞关隔九曲涧与盘谷关相望。两关之间,沿着翠微峰麓有三洞,由东至西为三一洞、蓄静洞、盘谷洞。 藏丁洞 在曲尺峰之巅,隔涧与北岩相对,群石环抱,绿荫遮蔽,鲜为人知。洞内最高处为1.7米,长8.4米,宽2.6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浮山村民汤长法躲避抓壮丁藏身于此洞,赖以脱险,故称其洞为“藏丁洞”。 上方岩 又名廊岩洞,位于无字碑上方,有泉水滴沥不断,悬流过处,狭壁进玉。昔有和尚凿石为枧,引其水入选佛岩厨房内,以供食用,其味清甜。 龙湫洞 即滴珠岩顶。有一圆石当其洞口,倚石下观,深壑万仞。水由圆石之旁下注,飞流溅雾,悬瀑生烟。此处古为深井,乃火山溶岩裂隙,后经泉水长期渗透,岩石风化,始现一线天,游人可由下面进入洞内观赏奇景。 长虹洞 位于妙高峰壁之半,有洞如虹。明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遂题名为长虹洞,惜石刻已被苔掩难辨。此洞狭而长,宽仅2米,长9米,高8米。洞前古木交横,浓荫遮口,人迹罕至。洞旁还有一洞,名剑谷,亦方以智所题。 双眼洞 为二洞合称,左为定心洞,长5.2米,宽5.2米,高3.5米,内有水池;右为宝藏洞,长7米,宽3.4米,高2.2米,内有泉流,并列于浮山中学后石壁之上,形如眼睛。 凌霄岩 在定心、宝藏二洞之上,讲经台座落其间。岩前松杉横空,鸟道盘回,岩前有土台,现已塞住洞口,似人为堆集而成。后有一洞深邃,投以小石,可闻骨碌之声,其深莫测。 会圣岩 在云霄峰下,为浮渡中部胜景。昔远禄和尚会欧阳修诸圣贤于此,故名会圣。北宋祠部郎中田裴题“会圣岩”,三大字于其石台之上,今清晰可见。会圣岩两旁岩洞比连,石刻荟萃;岩前古老的银杏遮天盖日,峡中无数的绿竹凤尾写天;石壁老藤垂花,幽谷云铺,青鸟啁啾;聚胜景于一地,故又名“会胜”。清初宰相张英游浮山有“十座处”,此为第八坐处,故后人题此为“八座岩”;又曰主岩,意此岩为诸岩之首。岩高5米,面积约380平方米,后有台,高一米许,上供圆鉴大师玉雕像。台前供三尊大佛,香火旺盛。 相传会圣岩是当年远禄和尚为欧阳修说法处。大师以下围棋作比方,阐明佛学哲理,致使欧阳修折服而改变了原有的观点。会圣岩又是远禄著书之地,著名的《九带集》就产生在这里。远禄坐化于此,瘗骨于左侧的栖真岩内。会圣岩前现有砖木结构的佛殿,是和尚释子修心养性的洞天福地,亦是游人流连忘返的最佳处所。 栖真岩 又名远公塔院,在会圣岩左侧。岩高2.5米,总面积为37平方米。正中为远禄祖师塔,下藏远禄骨灰,塔后石壁上有一尊远公刻像。塔本宋代修建,范仲淹为塔作铭。明万历年间,高僧朗目重修,并于岩旁留诗一首,以记其事。1986年春,浮山管理处再次重修该塔。主体保持原貌,地坪用方块石铺就,洞口设有木栅,洞前砌有平宽的石级。塔院和谐,古朴典雅。同年9月4日,日本国驹泽大学第八次佛教史迹参观团(专门研究佛教曹洞宗的),以石井修道教授为首一行19人,在此参拜了远公塔院,并敬上了供糖。 栖隐岩 一名君子岩,又名庆云岩,与远公塔院相邻。岩高5米,纵13米,横8米。昔为僧厨,今未利用。 翠华岩 与栖隐岩相邻,高4米,纵10米,横12米。岩内壁刻有“杏庄枕易窝”五大字,下有飞龙洞。 隐贤岩 出翠华岩,南行十数步即达。岩在翠盖峰之下,比旁岩稍浅,下有石臼,为往昔僧人舂米之处。上有一洞,洞口圆而不大,游者常投以石。相传投中者即有生儿之吉兆,故俗称“打子洞”。岩中有石刻23幅,其中以宋杨杰所撰之《记》最为珍贵。《记》中所指“隐贤”,为远禄和晓云二禅师。 陆子岩 古名皇甫岩。又称明月岩。宋陆元钧询问当地老者岩名的来历,但都不知得名之出处,故易名为“陆子岩”。岩高4米,纵18米,横12米。岩石有泉(现老僧修顺加凿为井),泉水溢出地面时,远观一片金黄,而近观则忽然消失。游人见之,无不觉得奇特。现经化验得知,泉水含矿物质多种,经光的折射而成奇观。清康熙十二年《桐城县志》记载,此岩“有晋陶侃遗迹”,但已湮没无考。抗战期间,枞阳学者汪子云应浮山名医汤士衡之请,在此成立“浮山学社”讲学。与汪子云同来的汪翰西题刻“讲学洞”三字,以志其事。 枕流岩 南抵石龙峰之尾,北与陆子岩相连。长27米,平均高度约3米,形如长廊,故又名浩笑廊,又称穿云径。岩近潜龙峡之东南岸,峡水自岩下流过,时而湍急,时而平缓,野趣横溢,故明太守赵寿祖题书为“枕流岩”。长廊下半部为“非人间”,又称“蜿蜒窦”,宽约6米,悬岩如削,蟠曲深邃,古松掩映,怪石竞奇。其中一石柱,形如象腿、马蹄,故俗称“马蹄洞”。此岩一窟三门,造型奇巧,景观绝佳。 朝阳洞 在潜龙峡西北,与枕流岩隔峡相望。因洞口向阳,得日最早,故名“朝阳洞”,或曰“别一洞”,亦名栖凤岩。因岩壁上刻有王阳明咏浮山诗二首,因此后人又称“阳明洞”。洞高4米,纵横17米,岩分两室,翠竹掩门。洞之右有大石如屏,即所谓“凤仪石”。岩前临深壑,倒影历历,山色水光,浮映成趣。 五云岩 在翠华岩之上。秀嶂迭峙,曲折连绵,晨光熹微,云生五色,故名。因明末兵部尚书、剧作家阮大铖(集之)少年时曾在此吟咏,亦称“阮集之读书处”。此岩高3米,纵3.5米,横约8米。岩内立有“陈侯生祠碑记”一块,高约2米。陈侯,名于阶,为明桐城县令,重教育,兴书院,故桐城官绅立碑建祠于此,以宣扬其德政。 炮眼洞 在五云岩之右,复道廊内。复道廊壁有一圆洞,直径0.47米,恰似炮眼。传说昔日朱元璋夺取陈寨后,于此处架土炮封锁潜龙峡,故人称此处为“朱洪武炮台”。 伽蓝洞 在会圣岩右,昔名“指月岩”,又名“和风岩”。岩顶有松林,遇风则闻松涛之声,故又名“松涛岩”。岩高7米,纵横6米见方,昔构有层楼,供圆鉴大师玉像,谓之“浮远阁”。惜在咸丰、同治年间被毁。岩外藤萝蔓挂,石径盘回,环境清幽。 三曲洞 又名岩廊,在指月石下,与伽蓝洞相邻。名为三曲,实则六曲。中生一石柱撑持洞顶。洞长20余米,人行其间,曲折宛转,逸趣频增。廊旁有一小洞,狭小不可居人,因远禄曾住会圣,故名其洞为“浮远洞”。洞前峡谷中尚有二洞:流水潺潺者为响水洞;深黑莫测者,因青鸟出没其间,则名青鸟洞。 半窗岩 因雷鲤而得名。雷鲤,号半窗,福建人,明代书画家,曾修道、读书于此。洞高3.5米,横8.5米,内有丹池、丹井。每当夕阳西下,光照洞内,霞彩万缕,璀璨夺目。如遇阴雨,则悬珠如帘,飘洒空际。岩上有三洞:左上一洞如眉,曰“蛾眉岩”;右上一洞石柱如象蹄,曰“石柱岩”。二岩深处,清幽神秘,为“深窑洞”。有一水自洞前经石柱岩下坠于雷公洞畔的石池内,泛起涟漪,遂成了雷公的“洗墨池”。 金鸡洞 在玉女峰下。玉女峰隔胡麻溪与承露峰、玉龙峰相望。峰下石壁如墙,高约30米。在石壁高处,有洞如日,直径约1.5米,崭绝难以攀跻。传说此洞为金鸡所栖,故名“金鸡洞”。旧《志》载:有高僧入其洞数百步,耳闻鸡鸣,忽见巨蛇当道,转身而返,此后无人敢入洞内。 晚翠岩 在金鸡洞下,洞高10米,纵13米,横27米,有五曲。此岩得日最迟,午后阳光方入其内。夕阳返照时,满壁紫赤,故名“晚翠”。以脚扑正中地面,响声如鼓,余音回旋激荡,经久不息,故又称“打鼓洞”。元书法家赵孟頫曾题名于壁,今为苔掩难辨。 谈玄岩 一名山岩,在玉女峰右侧,舞雩峰西壁之半。岩高2.8米,纵5.2米,横8.2米。岩内有石刻:“圆鉴大师谈玄岩,圣四帝庆历六年中秋月志。”此岩地处偏僻,幽深清雅,游人罕至,实是修心坐禅之妙境。若徘徊其上,则心境开朗,俗念俱消。 碧桃洞 亦作毕陶岩。在谈玄岩之上,洞形如桃,石作赤色,下有清泉,水寒透骨。岩高4米,纵5米,横7.4米。左有一洞,高3米许,泉水自岩巅而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甘甜,故又名“甘泉洞”。 连理洞 从晚翠岩出发,沿胡麻溪上行,右侧山半两洞相连。此处系明清之际理学家方中履,偕弟中法披荆所得,因其旧居庭园中有杞枫二树结成连理,故移趣题名“连理洞”。南洞高6米,纵8米,横11米,石顶正中有悬泉如线,左角有水,自石缝中流出,其声如琴。北洞高2米,纵10米有余,横5米。洞之右又有一洞,名曰“仙隐洞”。 穿心岩 又称虎穴。方以智(密之)16岁时游此岩,题名“密岩”,现石刻为苔藓所掩。岩最高处4米,东西50米,南北30米,穿心而过。岩顶有三处通天,如屋之天井。岩之上为“仙人桥”,系二石梁跨涧而成。二桥相交,上曰“天然桥”,下曰“游龙桥”。此处为胡麻溪发源地,在翠微峰西南之壑中。未雨时,游桥下,穿心岩可坐可卧;遇雨登桥俯视,能见溪流触石,洄漩激荡,响震山谷。 张公岩 古名“壁立岩”,又称祖师岩。因宋张同之辞官学道于此,相传辟谷仙去,故名“张公岩”。岩在梯云峰下,高8.5米,纵19米,横11.8米。岩内有石池,传系张公炼丹处,故称“炼丹池”。岩后有龙井,深1米许,可容6担水,汲之旋满。天将雨,即溢出;数月不雨,六担如故。泉水清彻见底,甘洌异常,人称龙井神泉。每当夕阳西下,泉光浮动,弥漫升腾,现出奇观,为古“桐城八景”之一。岩左上方有天然石阁,名炼丹洞,纵5.5米,横7米,高4米;岩前旧有“夕阳楼”,已毁;旁有张公“洗澡池”、“濯足盆”,均就岩前巨石凿成;石级下为八卦图形的“杵药台”和“鼎炉洞”,皆冠以张公名。 戛玉洞 在绕云梯的半腰,高3.8米,纵深11.6米,横有5.4米。雨后,有泉自上方石缝中下注,如玉落盘,铮铮有声,故曰“戛玉洞”。 碧云岩 在戛玉洞下,又名披云岩,亦称青岩,洞名三字,为张同之手迹。岩高4米,纵11米,横7米。岩旁怪石嶙峋,如林如戟;老树新藤,卷曲盘错。岩壑秀美,石胜洞奇。 宝盖岩 在碧云岩左上方,高2.5米,纵8米,横6米。古时有一老僧葬其岩内,为自定墓地。 观音岩 古名“啸月岩”。岩前石壁洞开而成圆门,门旁有联。联曰:“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为清人黄文炳撰刻。洞口北上为“云锦廊”,廊尽处为“听溪岩”。岩后有一石台,昔为供奉观音处,今岩壁尚存大士像影。 半月洞 与观音岩圆门隔峡相望,高2.5米,纵4米,横7米。洞北还有“西风岩”、“飞珠泉”、“一览洞”等胜景。一路箬竹披复,野卉丛生,景色朴素自然。 桃花洞 由张公岩右行,跨渡仙桥,达渡仙亭,由亭右峡谷下行,则达“桃花洞”。洞前有响雪桥,桥拱洞与桃花洞连接相通。此处雨后白练如带,花雨空濛。“花洞响雪”遂成为浮山奇观。 总岩 又名多景洞,在观音岩西壁,长不满2米,但聚小洞百余,形如蜂房,缩全山岩洞之形于一洞之中,故曰“总岩”。竟陵钟惺称之谓“石史”,钱元鼎则题为“浮山会景”。若以单个爆竹燃于各小洞内,声音殊响,一洞一音。 丹丘岩 在总岩之北,翠屏峰之西。昔日有虎卧藏,故称“老虎洞”。洞高5米,纵4米,横13米,壁多青苔和凤尾草,如绿色地毯悬挂其中。岩脚之下,有村名陆庄(古名“在陆山庄”),村中有方以智故居。以智少时,读书于此,“丹丘”乃方氏题名,故今人常称此岩为“方密之读书洞”。 墨历岩 在丹丘之右10余米处,高2米,纵3米,横4米。方以智别号墨历,此岩亦是方氏自题。 一掌岩 在“墨历岩”之右,岩高2.5米,纵4.5米,横9米。据考,亦为方以智题名。 佛母岩 居太虚峰下,连云峡口之右与抱犊峰相峙。岩高3米,纵13米,横6.5米。岩口圆如筛,俗名“筛子岩”。阮自华曾读书于此,故自题刻“阮君洞”三字于壁。又因在此岩内可见前面的飞龙峰(即缆山),又称“见龙岩”。昔日岩内常供准提观音,所以通称“佛母岩”。此岩向南,得日最多,故冬天岩内温暖如春。 雪浪岩 在佛母岩之左。岩高20米,岩壁起伏不平,其色赤黑相间,如雪浪翻滚。高僧三槐法师题名为“雪浪岩”,并自称雪浪和尚。 野同岩 又名止泓岩,在雪浪岩之左,高3.5米,纵横各7米。岩内有石钟,击之有声;又有清泉,沐之精神爽适。“止泓”二字刻其内,“行窝”二字刻其外。“野同”者,为明方大镇所题。大镇任大理寺左少卿时,因避东林党祸,辞官隐于浮渡,常与田夫野老相处,故将此洞题名为“野同岩”。 洞宾岩 又称铁笛洞,在野同岩之上,洞口呈圆形。洞门似半掩半开,悬于峭壁之半,其深莫测。四时出风,传为吕洞宾修道之所,吕有诗赞美。 海岛岩 又名“中丞岩”,在野同岩之左。岩高13米,纵与高同,横7米。岩壁石理凹凸,小孔无数,纤密如浮沤。岩右悬瀑落地砉然,如惊涛骇浪,人在岩内,如置身海岛之上。此岩结构,异于他洞,内如台阁,中有石级可达洞顶。游人高卧其中,可看全峡风景。岩内左上又有一洞,名“蓬壶”,非凿石级不可登。 醉翁岩 在摇铃石下方,古名“普陀岩”。岩高4米,纵10.7米,横12.3米。岩内石仰如突,石覆欲压,钟乳成柱,神奇幻险。古人曾置门窗以居,内有泉,可以闭门不汲外水。欧阳文忠守滁州时,自号醉翁,曾来浮山问法,常携友人于此岩饮酒奕棋,故岩因此得名。“醉翁”左侧有“龙女洞”,洞狭而小,芳草覆道,石骨浮青。 朝天洞 在“龙女洞”的左上方,洞口朝天,四面石壁,岩门如关隘,故又名关岩。悬身至其下,可坐十余人。有石门、石窗,乃神工天成。 石瓮洞 在灵芝石右半山处,有一洞如瓮,小口广腹,口径不足1米,而中宽4米,恰如石瓮。 摘星岩 在黄鹄峰之额,高可“摘星”,俗名“高岩”。由岩址石缝间攀藤缘葛而上,约10余米始得石级,危窄不容足。避凿有孔,可扣手再上。及至岩门首,有一绝磵非桥不能渡,渡磵后则可登岩。岩前有石屏,如门半掩。岩高约7米,纵约15米,横约28米。昔张献忠义军到浮山,数千人避其中。岩内存石臼,传为汉左慈炼丹之具。康熙12年《桐城县志》记载:“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学道于天柱,行游于司空,隐于浮渡,后入霍山,合九转丹仙去。” 倚天岩 在灵芝石后,高出于“摘星岩”。洞狭长,深50米,石缝中可见天成一线。上岩无路可通,只能从黄鹄峰垂索而下,方至其内。站立岩前,但见千峰竞秀,万壑争辉。崖壁悬削险绝,望而生畏。 横云洞 唐凌岩题名,洞在黄鹄峰之左。高5米,深广3米许。洞右上方可见“一线洞”,左转可达“涵苍洞”。岩前翠柏入天,古松盘地,烟岚云雾,融为一体。 伏虎洞 在“醉翁岩”与高岩之间,一石如伏虎。虎口即洞,洞口最高处为2.1米,洞深8.4米,横7.6米。从咽喉处可侧身入其内,右爬行约7米,可出其耳孔,上达虎头,可观锦绣河山。 一带岩 又名北岩,在超然峰下,内刻“浮家”二大字。岩口高3米,长9.4米,岩深5.6米。坐北岩内,可见远处的柳峰山、龙城山起伏绵延;近处麻溪河碧水迂回,绕麓东去。岩前,松林如海,“涛”声不绝于耳。17世纪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方密之墓地距此咫尺,举目可见白色墓碑立于万绿丛中。 以上共记36岩、21洞。尚有51洞,记名于后:剑谷洞、涵苍洞、飞燕洞、响水洞、青鸟洞、垂虹洞、蛾眉洞、蓄静洞、临水洞、马蹄洞、无底洞、行窝洞、鼎炉洞、旋螺洞、撒手洞、龙女洞、灵芝洞、三一洞、蓬壶洞、炼丹洞、彩霞洞、盘谷洞、水天洞、丹井洞、待春洞、石莲洞、龙隐洞、甘泉洞、鹰嘴洞、浮远洞、海天洞、一线洞、打子洞、宝鉴洞、飞龙洞、石象洞、仙隐洞、西风洞、卧龙洞、悬梭洞、石峡洞、负鳌洞、深窑洞、静定洞、升蛟洞、静极洞、华严洞、天鹅洞、云栖洞、石驻洞、叫云洞。 第四节 胜水 第五节 奇异景观 浮山玲珑剔透,景物奇秀雅洁,四时幻变,早晚殊同,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 一、浮山夕照 张公岩中有龙井神泉,泉水四季不涸,清澈见底。每当夕阳西下,光照神泉时,只见一轮红日从井底跃出,射彩飞虹,照得张公岩石壁一片紫赤。有古诗赞曰:“西山日照晚霞飞,烟绕香林鸟倦归。暮入灵岩泉井暗,夕阳返照复生辉。”这就是著名的“浮山夕照”,为老“桐城八景”之一。 二、冰柱擎天 滴珠岩为浮山一绝,高广而圆,上可见蓝天一线,下可闻“天河坠玉”之音。春天雨花飞舞,夏天悬瀑轰鸣,秋晴仍可观雨,冬雪则见奇观。每当严冬到来,雨雪结成冰凌,上下逐渐衔接,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冰柱,巍然屹立于岩中,高达26米。冰柱两端还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冰凌环绕,犹如宫灯的灯须。这时的滴珠岩,简直成了水晶宫。 三、花洞响雪 由渡仙亭至观音岩,必须通过响雪桥。桥下有洞名“桃花”,上有一溪,叫桃花涧。雨季,山洪在桃花涧中咆哮,直奔桃花洞口,再穿桥西下,逶迤曲折流入大河。这时,人立桥下朝上看,可见流水溅在桃花洞壁上,如雪花纷飞,且响声震耳。这异景就叫“花洞响雪”。 四、天柱影日 金秋时节,登上妙高峰,朝西望去,可见皖山如柱,耸立天际。夕阳西下之时,在太阳的下方,渐渐地出现一个三角形的黑影,这黑影又慢慢地上升,竟然像一座宝塔映在圆盘之中,这就是“天柱影日”,为浮山独有奇景。 《浮山志》第三章:人文景观 第一节 石刻 浮山石刻,约400余幅,其中唐刻1幅,宋刻24幅,元刻2幅。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书法万千。字体有大、有小,大有1米见方,小者不满1寸;风格上,有的铁画银勾,有的清瘦严谨,有的丰润饱满,有的端方秀丽。这些古代艺术遗产,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公布),是研究历史、人物、宗教、书法的珍贵资料。 一、摩崖石刻 金谷岩景区 华严佛刹 万历壬寅 黄辉题 (注:此刻在浮山中学后,飞来峰下石壁间。长3.3米,宽1.67米,字体为楷书。公元1602年题。旁有数行小字不清,故未抄录。) 万历二十六年腊月初八 远公道场 吏部左侍郎白云居士晋川 刘东星 (注:此刻在今浮山中学后面的峭壁上。长4米,宽1.6米,每字径1米。书刻于公元1599年。) 棋声历耳 公安袁宗道题 (注:此刻在浮山中学后.明代袁宗道题刻,已为青苔所掩。) 通天陌 愚者智题 剑谷 愚者题 (注:此刻在浮山中学后,清代方以智所题,惜为苔掩。) 已而岩 吴道凝题 (注:此刻在凌霄岩,为苔掩。) 万历癸巳二月十五 垂虹井 山人齐鼎名书 僧如存刻 (注:此刻在垂虹洞内,长0.8米,宽0.34米,字体为楷书,题书于公元1593年。) 康熙伍拾伍年拾月吉旦 别有天地 观察使三韩朱作鼎题并书 (注:此刻在垂虹洞侧石壁上,长2米,宽1米,字体为楷书,书于公元1790年。) 民国二年 大光明藏 葛怀民书 (注:此刻在金谷岩顶,书于1913年。长1.8米,宽0.8米,字体为楷书。葛怀民,籍贯不祥,书法家。) 森壁争霞 民国四年秋季,桐城中学师生百二十人,同游兹山,嘱余题字,以壮山岩之胜。 方守敦 (注:此刻在金谷岩顶,书于1915年。长1.8米,宽0.6米,字体为楷书。方守敦,桐城书法家,现代作家舒芜的祖父。) 竟陵钟惺、闽林古度、新安程胤兆,穷滴珠水源,万历甲寅二月廿三日,雨霁山朗,远苍荟蔚。 (注:此刻在金谷岩顶,题于公元1614年,已为苔掩。) 胜集岩 宣和己亥冬,陆宰元钧题云:浮山三十六岩环伟卓绝,惜乎名皆鄙俗不经,予既与客集金谷岩,穷览诸岩,知大通禅师绿萝庵在大寂岩下,客有请以“大通”易去旧名者,而又请易金谷为“胜集”,以识吾侪今日之游。东廊下第一岩谓之皇甫岩,询诸耆旧,莫知得名所自;坐客亦欢易去,而未有处也,予遂以陆子岩名之。黄安时云:此一段事不减韩信得赵璧。时客皆大笑。同游者张济达甫、吴怡熙老、曹史无忌、黄安时。 (注:此刻在金谷岩殿后石壁上,长2.2米,宽1.3米,字体为行书,三大字字径为0.33米。题于公元1119年。) 伏见本岩先有释迦罗汉木座,年久深坏,谨化到远近信心弟子并石匠,同造石座一所,以为久远。具名如后: 弟子张守赟、王忠太、鲁政、吴安、刘辅、王文德、陈靖、许同、安清、仵近、张守真、郄令宗、李士周、王熙、李怀龙、陈守钦、陈吉、郏士周、何用卿、朱昂、王继周、全见几、刘子收、刘义吉、陈僎、沈回、胡清、杨伯通、王文义、禹□皋、彭子朝、郏土和、戴文德、鲍信。 □手石匠王士珪、李铎、李和、李文遂 □守安、苑德清、甘吉、倪士佳、□□和、赵士端、倪亨 □上功、□□□德并用装严 十方施主,各人增延福寿,家门清吉,长少又宁,凡向时中所为称遂者。 皇宋元符二年二月十五日住岩 比丘 祖演 谨记 苑守信刊石 (注:此刻在金谷岩殿后石壁上,长1.5米,宽0.7米,字体为楷书,题刻于公元1099年。) 嘉泰癸亥二月七日,东溪杜颙伯印,偕弟颖颐,举室侍亲来观岩壑之胜,日暖花香,登高脚健,遂留五日而去。颙子杰,命工镌石,以记岁月。 (注:此刻在金谷岩殿后石壁上,长0.8米,宽0.38米,字体为楷书。刻于南宋宁宗九年(即公元1203年)。) 宛如方丈与瀛洲, 弱水从教着脚流。 未许一篙撑得起, 浮山兀自不轻浮。 毗庐伟阁侵云汉, 慈母当年乐施财。 今日更来求表忏, 菩提无树镜非台。 嘉定戊寅上元东溪杜颙,携子杰、婿夏伸来作供道场,留三绝。 (注:此刻在金谷岩殿后石壁上,长0.7米,宽0.5米,字体为楷书,刻于宋宁宗二十四年(即公元1218年)正月十五。) 雍正元年孟冬月 吉旦 古庭禅师衣钵塔 休宁汪书 题并书 (注:此刻在金谷岩西侧。长2米,宽0.7米,字体为楷书,题书于公元1723年。) 极乐岩 皖桐枞江居士赵鸿赐题 (注:此刻在金谷岩西侧峭壁上,长2米,宽1米,字体为楷书。) 吴观我先生指天处 外孙智题 (注:此刻在天珠石上,长2.4米,宽0.5米,字体为楷书。) 浮山纪胜 浮山果绝奇, 缥缈如飞来。 或疑斧斤削, 巨灵无此才。 烟霞结草木, 水气成楼台。 但见丹翠合, 不知人往回。 玉洞中玲珑, 繁星空际排。 珠泉百丈落, 万壑松风□。 峡断碧云连, 岩趋雪浪催。 一龙蜿蜒卧, 欲起势雄哉。 仙桥双石度, 盘谷一闪来。 夜月出天池, 春花铺地苔。 到者尘虑尽, 讵闻鸟声哀。 鸟语调自然, 何必访蓬莱。 天都 吴珽珙 (注:此刻在天珠石上,长0.66米,宽0.5米,字体为行书。吴珽珙、黄山人,康熙间同黄琰一道来游浮山。) 壁立嵯峨鸟道行, 云门雪窗共盘旋。 悬岩响滴千珠雨, 石穴光生一线天。 鹤山 余径 (注:此刻在天珠石上,长0.66米,宽0.4米。字体为楷书。)黄琰一道来游浮山。)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吉旦 一线天 观察使三韩朱作鼎题书 (注:此刻在滴珠岩外峭壁上,长2.5米,宽1.3米,字体为楷书。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