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湖北省志——佛教篇(1979-2005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湖北省志——佛教篇(1979-2005年)

  一、湖北佛教史概述

  佛教起源于印度,于东汉之际传入湖北,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湖北佛教独特的弘法途径和模式,即鄂州译经,襄阳奠基,玉泉立宗,荆州弘扬,禅起蕲黄,为中国佛教的壮大和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千百年来,湖北佛教曾引起了佛教界高僧大德、学术界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后随各朝不断演变,逐步与荆楚文化相融,为推动湖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记载:黄武三年(公元224年)印度梵僧维 难带着《法句经》来武昌(今鄂州市)传译经文,这是湖北佛教信僧首次见到经文的实证。两晋南北朝时,佛教最盛,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印度僧人竺法自洛阳到江陵,沿途宣讲佛教,东晋著名高僧道安法师派弟子慧远法师等400多人来到襄阳,倡导以释为姓,确立成规,传教四方,在湖北襄阳弘教奠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佛教中国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东汉建安年间,道安法师派弟子到荆州弘法,大兴土木,扩建僧舍,塑雕佛像,接引信徒,顿时国内外僧众云集,香火甚望,使荆州成为湖北弘扬佛教的中心。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隋朝著名的高僧智 法师来到当阳,创建玉泉寺,提倡“五时八教”和“一心三观”天台宗教义,故天台宗成于湖北,弘于江浙,远传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朝著名高僧四祖道信法师,在黄梅创建正觉禅寺(现四祖寺),期间他倡导集众传法,农禅双修,成为禅宗的奠基人,后将衣钵传给了他最得力的弟子五祖弘忍法师,弘忍法师继承和发扬道信法师的禅法,创立“东山法门”,大弘宗风,接引品群,一时间出现了“天下无寺不禅”的辉煌局面。因此,佛教界确认,禅宗应初创于道信,形成于弘忍,发展于慧能。由此可见,湖北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后经宋、元、明、清等各朝的传扬,虽多次遭到劫难,但仍然较为兴旺,有的名寺古刹,香火不断,有的寺院游客还“日过千记、月逾万人”之多。

  二、湖北佛教名刹

  ●武汉市

  归 元 禅 寺

  归元寺乃武汉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汉阳翠微横路20号,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取〈楞严经〉“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命名。清康熙三年(1664)主峰升座,任第一任方丈。

  归元禅寺自创建以来,迭经战乱,屡败屡兴。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国初年陆续所建。“文化大革命”中,在周恩来的关怀和保护下,寺院没有遭到破坏,宗教设施及珍贵文物也基本保存下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归元寺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维修,使归元寺的面貌为之一新。归元寺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分中,南,北3组各有特色的庭院。中院有放生池,池两侧为钟鼓楼,正中为韦驮殿,再进是大雄宝殿,其南北两厢为客堂和斋堂,其后为禅堂。中院的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初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气势宏伟。南院的主体建筑是罗汉堂,还有四大天王殿,地藏王殿。罗汉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罗汉塑造独具一格,采用“脱胎漆塑”的工艺,至今保存完好。500罗汉或坐或立,或蹲或卧,喜怒哀乐,慈祥端庄,各种姿态,神态无不具有。罗汉底座为麻石抛光的金刚宝座,重贴真金闪闪发光,堪称全国一绝。北院的主体建筑是藏经楼,还有大士阁,翠微井等建筑。藏经阁为1920年至1922年兴建,涂朱绘采,刻画镂雕,精巧壮观,金碧辉煌。阁内珍藏着许多佛教文物,除〈藏经〉外,还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书画碑帖及外文典籍等。其中供奉的缅甸白玉释迦牟尼坐像为1935年缅甸赠送。藏经阁前翠微古池处的露天观音铜像,重250公斤,由台湾明光法师等护送至此,于1990年9月21日落成。

  2000年以来,归元寺注重寺内环境建造,制作中英文导游图和各殿堂的筒介牌,添置统一型号的垃圾箱,购买了信息触摸屏供游客使用,购买盆景、根雕,摆在游客休息处,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还健全游客中心的各项服务功能,游客中心面积达25000平方米,改善了寺院的整体风貌。

  1979年国务院宗教局高山局长来武汉视察宗教政策落实情况,明确指示恢复方丈制。省佛协常务理事会决议,昌明法师升座。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法会上,举行昌明方丈升座暨归元寺重新开放法会。来自江西,湖南,河南,安徽等诸山长老,及湖北省各县市1000多名信众前来祝贺,参加法会的还有日本、丹麦友人及香港同胞等。昌明为归元寺第48世方丈,传曹洞宗。在昌明方丈主持下归元寺恢复丛林制度,禅净双修,律教同宜,管理有序。1983年归元寺举行武汉市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传戒活动。1989年举行了武汉地区解放后第一场水陆法会。1995年举行为期一周的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等。

  寺内林木苍郁葱翠,花草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与巍峨耸立的阁殿建筑协调一致,表现出一种苍古之美,为武汉市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归元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武汉市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之一。

  宝 通 禅 寺

  宝通禅寺乃湖北古刹,武汉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昌洪山南麓,始建于南齐。寺院几经摧毁,又几次重修增修,现在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所建。宝通禅寺坐北面南,殿宇建筑依山就势,占地面积约为1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山门整饰,门额上书“宝通禅寺”四大鎏金大字,雄浑有力,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扑初先生手笔。寺内有放生池,圣僧桥,钟鼓楼,弥勒殿,东西花厅,普同塔院;登般若门至大雄宝殿,禅堂,玉佛殿,藏经阁,方丈室等;东侧有般若楼,斋堂,香积寮;西侧有伽蓝殿,客堂,西院内宾客楼,僧人寮,念佛堂等。直登后山见万佛楼,海岛罗汉宫,华严洞,洪山宝塔。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斗拱飞檐,彩绘雕栋。整个建筑群,结构谨严,错落有致。文物古迹有宋代古钟,明代石狮,南宋摩岩石刻,元代石刻须弥座,清代藏经和血书华严经等佛教文物珍品。

  寺院周围古木参天,修竹滴翠,空气清晰,环境幽静。洪山宝塔,1986年至今经过两次全面维修,耸立于古岳飞松,古烽火遗迹等名胜古迹中,肃穆威严。1950年列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宝通禅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宝通禅寺惨遭浩劫,佛像文物被毁,僧人被逐,寺院被占,呈现一片荒凉景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宝通寺变化显著。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国家连拨巨款,收回被占寺宇,召回僧人。市佛协会副会长曾泰联系道根副会长委派圣参副寺全面负责,于1983年开始维修宝通寺。1986年礼清道根任方丈,至此宝通寺恢复传统的丛林制度。在十方各界大力协助下,对寺院进行全面维修,新塑释迦佛,文殊,普贤等佛像,并于1992年先后请回缅甸玉佛像两尊,新建海岛罗汉宫,万佛楼,鼓楼等。

  自道根担任方丈以来,禅寺恢复宗教生活。1990年大雄宝殿佛像开光,道根方丈升座,都举行了隆重法会,参加者上千人。1991年传戒一次,1994年武昌佛学院在宝通禅寺恢复办学。1996年举行了悟缘方丈升座,佛像开光,水陆法会等大型宗教活动,参加人员达五,六千人,其中新加坡佛教居士150余人。1998年与莲溪寺共传二部僧戒,600人受戒,这是建国后武汉地区恢复二部僧戒的第一次。1991年开办僧伽培训班,1997年始先后送常学至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常智至中国佛学院,常海至厦门佛学院深造。

  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昌明法师代理宝通寺方丈。2005年隆醒法师接任宝通禅寺方丈,现常住僧人50多人。

  莲 溪 寺

  莲溪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丁字桥南面约两公里处龙山涂家岭,武汉四大丛林之一,占地近4万平方米。据石碑记载初建于唐朝。另据修千佛殿时发现数块残碑,经专家鉴定为元朝豁然和尚重建,清咸丰年间被毁。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道明和尚重建。

  莲溪寺富藏文物,据〈湖北通志〉载:明宪宗于成化十年赐莲溪寺匾额:清光绪年间道明和尚上京,光绪皇帝赐半副鸾驾,玉玺一枚,玛瑙朝珠一串,乾隆大藏经全部。特别是一尊北魏时代墨观音,一副明代名人画佛菩萨彩色贴金画像,中堂式文人墨宝等珍品。寺内有三百余年珊瑚扑树三棵,二百余年桂花树一对,一百余年腊梅树一对,樟树成林,故有林樟之称。另有楚王太子塔和法融,道明,心静,体空等数代中兴祖师肉身塔,故莲溪寺又有塔林之称(文革时均毁)。

  寺院分四进。正殿东依次为五观堂、方丈室、武昌佛学院尼众班;西侧为客堂、千佛殿、大悲殿、华严堂和寮房。、整个院落结构严谨,布局得当,具有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风格,古朴典雅,玲珑清秀,显现出农禅并重的格局。

  莲溪寺在1952年曾两次关闭,由道根法师主持恢复,当时常住僧人50余人。“文化大革命”中,寺院遭到冲击,殿堂、佛像全部被砸毁,所藏墨玉观音等稀世珍宝全部毁尽,僧众被逐出门,寺院被占。1985年辟为尼众丛林并对外开放,礼请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慈学法师主持寺务,1992年慈学法师荣任住持。

  1990年前后在市政府和市佛教协会及十方信众大力支持下,开始对莲溪寺进行修复,先后塑造了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及阿难、迦叶二者、海岛观音及三十二应身、十八罗汉等,皆为泥塑托纱装金。1997年在昌明、道根、本焕等法师大力支持下,修建千佛殿,占地320平方米。1998年建了斋堂、佛学院、新建尊客堂、山门、寮房约2200平方米,缓解了住房困难。2000年扩建方丈堂、大彻堂、藏经楼,殿堂布局得以合理调整。

  1986年寺院恢复正常的宗教生活。1992年5月举行佛像开光暨慈学法师升座仪式,盛况空前。1998年莲溪寺参与宝通寺举办的二部僧传戒法会,之后还举办了四次居士五戒、菩萨戒法会。2002年9月举行千佛殿开光庆典。2003年8月举行了冥阴两力水陆大斋盛会,此项活动在武汉佛教比丘尼众的历史上是首次,共五千余人参加法会。

  莲溪寺不仅以华严道场著称于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中,同时还是著名的佛学教育基地。1928年在体空大师主持下,筹集资金开办了著名的华严大学,聘请性沏、机通、体如等法师为教授,三年内为佛教培养了30名遍及海内外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最高的佛学学府。1987年始在佛教协会支持下,莲溪寺开办了两期爱道培训班。1994年武昌佛学院恢复,爱道培训班改为武昌佛学院尼众部,为莲溪寺、武汉市内其他比丘尼寺院以及上海、两广、两湖等地培养了管理和弘法人才。2000年创立律学研学班,由福建佛学院果灵法师担任律学老师,专门研究律宗南山三大部,学制三年,培养了20多位知法懂律的比丘尼法师。

  古 德 寺

  古德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汉口黄浦路上滑坡74号。初建于1877年(清光绪三年),民国年间,昌宏在任期间,于1921年开始对古德寺大规模扩建,历经13年仿缅甸“阿难陀寺”式样建成大雄宝殿,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值。建成后,更名古德寺,传临济正宗。

  古德寺坐东朝西,寺院为二进,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觉幻室、方丈室、禅堂、客堂等殿堂,附属建筑中有二条长廊,从山门直通寮房,长廊中设有茶亭、茶馆,还有竹林、树林、菜园、果木园、四口古井等。一条小河穿过整个寺院,作为放生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龙波法师任方丈,扩建观音堂、云水堂等,寺院规模扩展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龙波之后,仁玉、善住等先后任方丈,普明、圣祥在舍戒前也曾任方丈,“文化大革命”前最后一任方丈是澄照。“文化大革命”中古德寺佛像被破坏殆尽,僧人被逐。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后,在武汉市政府支持和督促下,照相机厂于1996年将两座殿堂及空地腾退给古德寺,占地3976平方米。

  1996年8月佛教协会在天王殿左右两侧新建了客堂、斋堂等。1997年春原清济寺演顺带领40余比丘尼入住古德寺。经多方筹集资金,新塑圆通宝殿佛像33尊,购置全堂法器。

  1997年秋香港香满楼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张紫珊女士,托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董事长李国进先生,由泰国请来露天四面佛一尊安置于院内,造型精巧,玲珑剔透,并于1998年春举行开光典礼,市佛教代表及十方信众四、五千参加。1998年,为弘扬正信佛教,还创办了佛教图书馆。

  古德寺占地面积4276平方米,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常住僧人40多人。1956年被列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景 德 寺

  景德寺位于武汉市东西湖柏泉,始建于唐代末年,盛于明清。在唐末年间,一位云游的得道高僧来到柏泉,看中了这方状似雄师怒吼的灵山,左青龙右白虎,背靠青山,地形平坦开阔,灵气盈溢,实乃一方风水宝地。高僧选定在此山坡中建起寺院,定名为“金台寺”。北宋景德年间,该寺院全面维修,并更名为“景德寺”。民国三十年间,寺院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颇为宏伟壮观。景德寺自建寺以来,世代都有衣钵传人,历代高僧辈出,是一个非常庄严清净的佛门圣地。寺大门外有一口“柏泉古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相传柏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一百多个泉眼,景德寺的高僧选了一个最大的泉眼动手淘井,此井底的树根形状如同木鱼,这木鱼能使柏泉井水永不枯竭,每天晚上十二点景德寺的僧侣和周围居民能听到来自柏泉井下的敲木鱼声音,因而景德寺闻名四方,香火也因之更溢浓香。此古井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景德寺毁于文革期间,寺院建筑荡然无存。为维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满足十方信士朝礼的心愿,使千年古刹景德寺再现昔日的光芒,现由全国十大高僧之一,湖北省,武汉市佛协会会长,归元禅寺方丈昌明大和尚发起在原景德寺柏泉井旁扩大重建。这一宏愿得到了武汉市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已于2001年12月31日由昌明大和尚主持举行了景德寺重建奠基仪式法会。目前已建成天主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云水堂,僧寮,方丈室,客堂斋堂等,景德寺已初俱规模。

  卓 刀 泉 寺

  卓刀泉寺位于武昌区以东,伏虎山西麓,坐东朝西,始建于宋代,供奉关羽。寺院周围岗陵起伏,苍松翠柏,绿树葱茏,宁静幽闲,具有山野情趣。1959年列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18年(1929年)对寺院进行维修,左边是三义殿,右边是娘娘殿,主体建筑中有弥勒佛,关圣殿,供奉关公。两边还配有马坊,僧寮等,占地约15000平方米。民国15年(1926年)大鑫和尚之徒宗仪任当家,住僧人4人,为武昌三佛寺下院。1956年该寺又予以维修,改寺名为“古卓刀泉寺”。“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内塑像,陈列被毁,娘娘殿被用作住房,三义殿改作小学,大殿改做骨灰堂。

  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落实宗教政策,古寺交还给佛教,由归元寺隆可代管。1987年小学退出,其房产由佛教协会收回。1998年市佛协投资对卓刀泉寺大雄宝殿落架维修,1999年重建僧寮。2003年维修关公殿,客堂,斋堂,寺院恢复往日胜景。

  铁 佛 寺

  位于汉阳区添福巷33号。始建于前唐,几经兵变,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桂月和尚重建。

  寺院整个建筑分四进,山门后依次是铁佛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均为木制结构。附属建筑中有菜园及花草树木等,左起添福巷,右至营房巷,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寺内有一尊铁佛,高1.58米,寺名由此来。寺内还藏有石狮、石榴花等文物。

  铁佛寺距汉阳寺200米,曾为归元寺下院,弥宝等高僧曾在此修行。1958年汉阳区48座小院的100多比丘集中到铁佛寺,明清法师负责全寺事宜。“文化大革命”中,铁佛寺遭到破坏,佛像、佛龛、寺宇建筑荡然无存。铁佛被拉去炼铁,石狮、石榴花塔等也被运走,如今置于汉阳公园。

  1997年由铁佛寺尼众集资、在市佛教协会及信众居士大力支持下,修建住房,解决尼众居住问题。1999年修建大雄宝殿。2000年铁佛寺又买回居民地修建寮房。如今整个寺院分三进,进山门后,是宽敞的通道,供弥勒佛和韦驮菩萨,之后是大雄宝殿。通道两边是宿舍楼,一楼有客堂和斋堂。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

  1999年铁佛寺新塑了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背面是千手观音,还新添了文殊、普贤菩萨像。2000年大雄宝殿像开光举行了大型法会,1000多人参加。每年结夏安居,打佛七,组织居士念佛。每月初一、十五祈祷世界和平。送学员出访参学,1985年照莲至莲溪寺学习,现任苏州文山寺住持。

  1993年铁佛寺等登记为正式开放场所。现常住尼众26人,隆华法师任当家。

  龙华禅寺

  龙华禅寺,位于武昌蛇山山东麓,始建于明朝成化二年,即公元1461年。曾是闻名全国的禅宗道场之一,过去常住僧人达几百人。

  寺院分四进,依次为山门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禅堂,附属建筑有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方丈楼及僧房108间,均为明代丛林建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1982年全寺尼众推举慧忍、圣春等带头,四处奔头呼吁,经过一年多努力,1983年铁厂退还天王殿,经过修缮,改做大雄宝殿。1984年寺尼众出资又重塑释迦佛像,80多比丘尼至此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早晚上殿,随后建立了常住团体,慧忍任当家。

  1993年市佛教协会开发房产(商业住宅楼),1995年龙华寺改建到蛇山上。寺内建筑面积有大约五六百平方米。重修大雄宝殿。1996年重新修建厨房和斋堂。从此僧尼过上丛林制生活,二时斋供,半月诵戒,每年夏天按佛制戒律结夏安居。

  1997年执事全部年青化,智宏任当家。1997年11月举行了海岛观音的开光活动,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年青执事得到锻炼。

  1999年9月10日龙华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现常住尼众22人。

  栖 隐 寺

  栖隐寺(正信会),位于汉口江汉区满春街勤劳一街39号。始建于唐代,清康熙二年(1662年)由归元寺方丈主峰之徒月仁主持,传临济宗。近代高僧慈舟任住持。辛亥时期焚于战火。1927年改为尼众丛林,德融任监院,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当时唯一的一座尼众丛林。

  栖隐寺分前中后三重,是红瓦砖墙的平房。德融在任期间修中殿,供地藏菩萨。1940年定初任监院修前殿,供弥勒菩萨,背后是韦驮菩萨。后殿即殿堂,供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殿与殿之间有花台、天井。50年代初民主选举定融为主体任本智、慈学为副寺。

  汉口佛教正信会由太虚法师于1921年出资兴建,主要供居士修行。1920年在太虚大师倡议下,王森甫兄弟将紧挨栖隐寺的房屋捐出来,后来又集资买地,建地正信会。栖隐寺和正信会同在太虚大师指导下,弘扬“人间佛教”。栖隐寺住比丘尼,主持佛法,1947年曾办过栖隐“尼众佛学院”。解放前夕组织手工织丝袜,解放后组织成立第二棉织生产组——先无线电压塑件厂前身。

  正信会由虔诚居士做一些慈善事业,邀请海内外高僧大德在此讲经弘法。1958年正信会和栖隐寺同为比丘尼中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栖隐寺和正信会,觉慧任监院。1985年四月初八(浴佛节)正式恢复宗教活动。

  1992年,传根当家,在众比丘尼努力及十方信众支持下,木雕了14尊佛像,维修了房屋。1994年佛像开光举行了大型仪式,昌明法师主持,1000多参加,从此尼众宗教生活走上正轨。

  栖隐寺现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分前栋和后栋。前栋寺门通道,供弥勒佛、韦驮菩萨。前栋是天井,接着是后栋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及阿难、迦叶二尊者,背面是千手观音。楼上也是主殿。天井右边是延寿堂,左边是往生堂,大殿右边是斋堂、大寮,左边是库房,整个建筑呈“口”字形。

  现今,栖隐寺尼众早晚上殿过堂,半月诵戒,每年定期举行三、四次法会,每月初一、十五拜普佛,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不定期请老师来上课,先后邀请净天、慈学、正慈、印证、觉灵等法师来此弘法讲经,提高尼众的文化水平和佛学素养。现常住尼众30人,大成任当家。

  报恩禅寺

  报恩禅寺,位于新洲区道观河风景区将军山青龙山麓。建国后,其原址“仓埠”被粮食局占用,1988年重建在道观河水库旁,占地近10万平方米。

  报恩禅寺主体建筑分四进,进山门后,是二层楼的天王殿,一楼的流通处,二楼的天王殿。天王殿两旁有楼梯,通往大雄宝殿。最后是法堂和藏经楼,方丈室。大雄宝殿右边百米处,是卧佛殿。附属建筑中有位于天王殿两边的两栋三层楼的寮房,听涛阁,钟鼓楼等。整个建筑临水迎山,梯次而上,落差数十米,形成一个气势恢宏,蔚为大观的佛教建筑群体。2001年11月3日万佛塔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初步设计为塔身48米高,9层,塔内外供奉一万尊阿弥陀佛。

  1994年报恩禅寺礼请本焕为方丈。98岁高龄的本焕大师,入佛门70多年,现为禅宗临济宗第44代传人,1988年选址道观河重建祖院报恩禅寺和“神州第一佛塔”。1994年寺院修建初步完成,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开光法会,上万人参加。1999年,2001年,2002年举行了三次冥阳两利法会,每次均有上千人参加,还传了三届居士戒,共近千人受戒。

  报恩禅寺山清水秀,地阔天高,云气氤氲,具有天然生成的凝重,秀美,祥和的佛地景象。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现常住僧人24人。

  ●黄石市

  弘 化 禅 寺

  弘化禅寺位于下陆区东方山,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46人,信教群众数万余人。

  弘化禅寺位于黄石之西陲,海拔475米的东方山上;此地南连幕阜,北带长江,峰峦绵亘,林壑深幽,风景优美,空气清鲜,气候宜人。山门“三楚第一山”牌匾系清朝宰相余国柱亲手所书,寺名“弘化禅寺”匾额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寺内有千年银杏、古井灵泉卓锡、智印祖师多宝塔、沉香木智印祖师像和从缅甸迎请的释迦牟尼玉佛及新建的汉白玉常乐上人灵塔。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5年),湖南常德19岁的德聪和尚,告别师父怀海法师,由南岳衡山游历至此,见云树葱茏,岚光明烂,为之动容,并依师临别偈语所示,乃于山上结茅修行,成为一代开山祖师。元和六年,德聪和尚奉诏北上长安,参加大法会。宪宗皇帝恩礼殊隆,嘉赐法名智印,锡紫衣金钵,并为山寺御书“宝峰招提”。此后禅寺经兴衰演变,虽有“三灾三火之厄”,却也得“屡褒屡封之荣”。宋真宗皇帝(祥符四年)诏见八世解明和尚御赐寺名“宝宁寺”;元成宗皇帝(元贞二年)召见二十世安山和尚,敕赐寺名“化禅寺”;明宪宗皇帝则敕赐寺名“弘化禅寺”。1200多年的弘化禅寺,大德高僧辈出,人文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寺院重新焕发生机,改造维修了大雄宝殿、祖师殿与佛像;扩大和新建了山门、文化长廊等建筑。在新千禧年到来之际,铸造了天地铜磬一对,寓意千年,天地同庆。天磬现存放于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广济寺多宝阁内,地磬为弘化禅寺镇寺之宝。2000年创建三楚佛教网。1999年与2004年分别举办了两届传授二部三坛大戒法会,盛况空前,佛音远播。自正慈方丈升座以来,弘化禅寺各项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传统丛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弘化禅寺俏然崛起于荆楚大地上。

  石 壁禅寺

  石壁禅寺位于阳新县兴国镇虎山村,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12人,信教群众1000余人。

  石壁禅寺,俗称和尚塔。始建于晋代,距今有17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史沧桑,几毁几修。改革开放后,1992年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扩建,成了阳新佛教规模最大的寺院,也是阳新县佛教协会所在地。

  石壁禅寺地处雄伟的龙虎山关口城西北郊区,庙宇坐东朝西,倚山面湖。左倚青龙岭,层岩叠下,呈皤龙饮湖之势;右靠白虎冈,峭崖壁立,具卧虎傲啸之风。站立山门西望,湖水浩渺,长桥卧波,如画风光,尽收眼底;回首东顾,万树苍翠,百宝生辉,楼台交映,祥光无限。

  华 藏禅寺

  华藏禅寺位于铁山大道42号鹿獐山公园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16人,信教群众1900余人。

  华藏寺原名大华藏寺,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其开山祖师昙晦禅师,韩国平安道嘉山邵北人,与九华山开山祖师金地藏同宗。昙晦祖师生于明朝十七年,11岁出家,16岁受戒.20岁过鸭绿江,翌年抵我大唐。31岁在西平等山(即现在的铁山区平等山)创建大华藏寺。46岁在大华藏寺内无疾坐化弊寺前七级青石浮屠内。1942年原大华藏寺因战争被焚毁,1993年初重建,更名为华藏禅寺,是铁山佛教文化活动中心。

  宝 莲禅寺

  宝莲寺位于阳新县龙港镇原“塘当寺”遗址,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30亩。塘当寺始建于公元956年(即后周显德三年)。几经时代的变迁,仅存清光绪十九年“佛祖灯会”石碑、石墩、石化钱炉、高僧宏珍禅师塔等, 1991年,青年出家释演觉法师,只身来到塘当山,栖身茅棚,苦行修道,格遵祖训,发大愿心,重建塘当寺。针对塘当寺的地形,改“塘当山”为“福龙山”,而福龙山被九峰环绕,酷似绽放的莲花,故改“塘当寺”为“宝莲禅寺”。

  广 法禅寺

  广法禅寺位于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背倚马鞍山麓,三面环山,前有大泉路,面临磁湖水畔,交通便利,环境清幽,古刹圣地。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现有教职队员14人,信教群众600余人。

  广法禅寺由唐朝佛教禅宗四祖道信和尚创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间)铁牛和尚予以重修,至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了达和尚捐资将寺院改建一新。

  广法禅寺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寺院才得到修复,僧人自种自养,现已初具规模。

  栗山寺

  栗山寺座落在东方山南麓下陆区爱宇村,占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3人,信教群众100余人。

  栗山禅寺始建于东汉中期,距今已2000余年,现有残碑及墓碑多块。寺之左边叫和尚山(青龙咀),右边叫塔林,均为寺庙之山场,庙田五亩,山地六亩多,均由寺庙管理,历代固守不失。历经千年风雨,寺庙屡毁屡建,传灯不息,香火不断。1984年,真果法师领徒果慧主持栗山寺后,寺庙才得以佛日重辉,整个寺庙建筑依山势环溪流而建,巍峨雄伟,飞阁流丹,红墙黄色琉璃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山门南向,布局得体,真所谓“好个一溪清水,闲留半山烟云”。

  南岳寺

  南岳寺位于黄石港区沈家营地段张家湖北岸卜虎地中部山顶上,占地面积124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5人,信教群众100余人。

  南岳寺始建于汉朝末年。经几毁几修保留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南岳寺才得以重建于牛头山。1990年至1993年历经四年才建成,2002年南岳寺在原基础上进行改建,现已形成了一个基本满足当地信教群众需求的宗教活动场所。

  普 同 塔

  普同塔位于下陆区东方山金盆地。始建于南宋初年。占地面积477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88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1人,信教群众1000余人。

  该寺地处妙境,景色秀丽,与西汉隐士东方朔晚年修道炼丹的道云洞毗邻, 原是化禅寺历代僧人圆寂后存放骨灰的地方,建立庵堂后,就以此塔定为寺名,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上贞老师父回寺重整破败,在各界信众,居士的支持下,1991年重修了普同塔,扩大了道场。

  青 山 寺

  青山寺位于大冶市金湖办铜山村,占地面积3428平方米,建筑面积194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5人,信教群众200余人。

  青山寺始建于宋太宗年间,历代兵火,屡毁屡建,清末因战争彻底毁坏,1997年由铜绿村信众集资修建,1999年底,由德宏法师主持修复。2004年12月,修建殿前广场,两边厢房,庙前道路。是大冶市规模较大的宗教寺庙之一。

  三 佛 寺

  大冶三佛寺位于大冶市铜录山矿露天采场南麓,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1人,信教群众400余人。

  三佛寺原名三王庙,位于天台山东麓,铜录山境内的于家山,经宋、元、明、清四朝几毁几修沿至现在,解放初期因战乱拆掉。1986年在于于家山奠基动工重建,2001年正式更名为三佛寺,晨钟暮鼓,四众同修。

  义 丰 寺

  义丰寺位于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箭楼刺垴山,占地面积1832平方米,建筑面积1337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4人,信教群众200余人。

  义丰寺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周边信徒拜佛礼忏的活动场所,几百年来香火旺盛,负有盛名,改革开放以后,广大信众恢复重建义丰寺,现任住持指福法师出资将义丰寺迁建于现箭楼下社区刺垴山下。从1989年至今,十几年的发展,现以初具规模,为周边的宗教信徒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也成为团城山地区一处亮丽的旅游景点。

  紫 微 庵

  紫微庵位于黄石市沈下路南岳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3人,信教群众200余人。

  紫微庵始建于一千年前。经历史变迁,屡毁屡修,1986年开始在谛菊法师的主持下,经过二十年的全面修复,现有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每天可容纳一千多名香客进香朝拜。该寺在住持及四众弟子的努力下,连续多次被评为黄石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并在1998年被黄石市人民政府评为抗洪先进单位。

  法藏寺

  法藏寺位于下陆区东方山,始建于民国初年, 1986年由白塔山人书写“法藏寺”,比丘尼指清住持兴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人员10人,信教群众1500余人。

  1999年,法藏寺作为弘化禅寺下院,在首次传授二部三坛大戒法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8月9日至15日,河北省柏林禅寺都监明海法师,应弘化禅寺正慈法师之邀前来下院法藏寺,讲授《梵同经菩萨戒》,举行了为期一周的讲经法会。

  法藏寺在现东方山寺庙群中据有重要地位,是东方山比丘尼修持的集中场所。

  ●黄冈市

  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古城黄州西南的城区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据明弘治《黄州府志》载,该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即公元658年,始名护国寺。嘉佑八年( 10 6 3年),宋仁宗御赐“安国”寺石,并赐玉印一方,其阳篆字曰“敕赐唐代祖庭安国祥林之宝”,至今仍藏于寺内,为镇寺之宝,自此,安国寺声名远播,成为江淮乃至全国名刹。该寺历史上规模宏大,相传曾“骑马关山门、敲锣开斋饭”。明万历二年( 15 7 4年)安国寺内建青云塔(又名文峰塔)俗称宝塔,塔高七层,塔顶西北侧长朴树一株,枝叶茂盛,成为一大景观。

  安国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武摘居黄州,自号东坡居士,先后写下《黄州安国寺记》、《安国寺寻春》、《赤壁怀古》等传世之作,还有许多风流名士留下诗文歌赋。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安国寺题写了“安国寺”三字。

  2004年在政府和各级宗教主管部门热情关怀支持下,安国寺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担任住持。受到广大信众欢迎,翻开了安国寺历史的新篇。

  安国寺的悠久历史,以及地处市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为鄂东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为了让广大信众过好宗教生活,同时,也为了深入拓展宗教文化资源为市民旅游休闲服务,永信法师制定了安国寺修建规划,经省市宗教主管部门及市政府同意,安国寺的恢复建设已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并作为市区的重要景点和重点工程建设。

  观音寺

  黄州观音寺始建于一四九五年,原名“娘娘庙”,一七九五年更名为“化茶庵”,沿袭至清朝末后因无人管理,寺庙倒塌,香火中断。一九八○年经九华山师父指点,在演琴法师的主持下,重新修建此庙,名观音寺。自此香客不断,深受当地广大群众欢迎。该寺按照国家宗教政策,弘扬佛法。

  莲花庵

  莲花庵,原址沙街,清末由广宣师太创建,距今有11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移建于黄州十字街旁。“文革”期间庵堂被毁,保留庵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莲花庵由释弼法、释六智、释法奇、三师进行修复。1996年由黄州区宗教主管部门为合法寺庵。近年,在现任住持六智法师的主持下,新建大雄宝殿及客堂等,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

  四祖寺

  四祖寺,原名正觉禅寺,又名双峰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它不但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日本、印度等在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据史籍记载:四祖寺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亲手创建的,寺庙自唐到清香火不断,唐宋盛极一时,有殿堂楼阁八百多间,僧侣达千余人,每年朝山香客数以万计。千百年来,寺庙历经沧桑,几经复毁,仅存十几间殿堂楼阁和一些名胜古迹。近几年来,黄梅县委、县政府对四祖寺的建设十分重视,先后拨出专款分期分批对四祖寺进行了维修。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原广州光孝寺方丈、原四祖寺方丈本焕大师,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整修四祖寺,使四祖寺面貌焕然一新。现有景点众多,如鲁班亭、灵润桥、毗卢塔、紫云洞、倒插柏、飞来锅等。唐代大诗人柳宗元《酬曹待御过象县见寄》诗云:破额山前碧玉流,骚文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草花不自由。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四祖寺北连禅宗祖庭河南少林寺、安徽二祖寺、三祖寺,东接佛教名山九华山,毗邻五祖寺,南抵广东韶关六祖寺,形成了一个佛教圣地旅游网络。

  五 祖 寺

  五祖寺,原名东山寺,亦名东禅寺,位于大别山前麓,与举世闻名的风景区庐山隔江相望,距黄梅县城北十三公里,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惠能大师得衣之地。它不但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多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坐落于其中。该寺是由五祖寺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达一千三百多人,先后还出了一百多位高僧,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慕名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师为“广化”,唐宣宗敕建大东山寺,宋真宗改敕寺额为“真慧禅寺”,宋英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御书“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弘忍大师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五祖寺自唐创建以来,历尽沧桑,几经复毁,从现保存的清代木刻版图《五祖仙山盛景全图》和寺庙遗址上,仍然可以看到古寺昔日辉煌盛景。整个古寺建筑群依山顺势,由上中下三大部分组成,结构布局规范层次分明,殿堂楼阁盘桓交错,层层叠叠,古色古香,主体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圣母殿、毗卢殿、真身殿、伽蓝殿、千佛殿、华严殿、长春庵、及第庵、松柏堂、客堂、禅堂、法堂、戒堂、斋堂、云水堂、大寮小寮、方丈室等。除寺庙建筑群外,东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一天门、多宝如来佛塔、十方佛塔、二天门、山门、飞虹桥(又名花桥)、油朴树(又名三宝树)、放生池,东坡流响,法泉,授法洞,桃源洞,棋盘石,福德石刻,大满禅师塔,飞来象,讲经台,放光石,望春台,舍身崖,白莲峰,白莲池,钵盂池,钵盂石,洗手池等六十多处景观。古寺的宏伟建筑,给东山增添了无限的光辉,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艺术,不愧为我国佛教禅宗寺院中的一块瑰宝。

  据记载,五祖弘忍大师跟随四祖寺道信大师在双峰山学禅二十多年后,继承道信大师的衣钵,到东山找冯茂老人借山建寺,大兴土木,弘扬禅业。一时轰动全国,四方僧众入山学法的人,日计数百,月计数千,时称他的禅法为“东山法门”,门徒发展到一千三百多人,修建殿堂楼阁达一千多间,遍及东山。当时黄梅民间流传两句名言“砖瓦东山行,无路不逢僧”,可见当时来东山学禅朝拜的人众多。

  解放后,寺庙和名胜古迹得到了妥善保护,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政府对寺庙的建设十分重视,先后分期分批拨专款进行修复,使寺庙面貌一新,恢复了历史规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开放寺庙。1994年11月在黄梅召开的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认为五祖寺弘忍大师为中国禅宗创始人,确定五祖寺为中国禅宗发源地之一。

  妙乐寺

  妙乐寺位于小池镇吕咀村。1998年以来,小池镇委,镇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依托铁路,挖掘佛教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工作思路,把妙乐寺旅游开发作为发展地方支柱产业来抓。在九江铁佛寺住持妙乐法师的主持下,投入5000万元资金,以占地80亩的规模开发,整个寺庙依照九江铁佛寺进行设计,截止2006年8月,佛教建筑群:包括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观音殿、斋堂、居士楼等已基本完成。该镇成立了妙乐寺旅游开发协调指挥部,负责做好妙乐寺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服务工作。预计年吸纳游客10万人次,直接从业人员1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千人,每年为小池镇带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也是我省佛教的旅游胜地。会龙 禅 寺

  会龙禅寺,位于团风县回龙山镇龙山寺,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历史上曾称龙山庙,分上、中、下三重殿,东有客堂、厨房,西有娘娘殿。周围树木、竹子环绕庙宇,风景优雅。抗战时期,拆庙修碉楼,毁坏严重,解放后面目全非。

  1995年,新洲道观河释学智接管会龙禅寺,任主持,于1996年开始规划重修,并设立组建理事会。1996年开始实施,现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千手观音殿、玉皇殿5间,东西单寮房14间,斋堂7间,建厨房2间,小斋堂1间、水井2口,2005年建山门9重,总面积2800平方米,寺内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实为朝山拜佛,旅游避暑之圣地。

  龙 山 寺

  龙山寺位于团风县龙山镇,距县城和黄州古城各二十公里。地处大别山南麓,属天柱山脉,由大崎山主峰南下,婉蜒起伏百余公里,峻秀雄伟。这里山清水秀、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政治家林育英、林育南,军事家林彪、文学巨匠秦兆阳、地质泰斗李四光等均在此诞生。

  回龙山原名枣儿刺岭,相传古时有九条龙在此修炼成正果,回大庭封位后,时时思念这里的青山绿水,淳朴的民俗民情,五谷丰登的繁荣盛世,毅然决定返回定居,自此枣儿刺岭更名为回龙山。为颂扬九龙功德,晋代皇帝派大臣史仁来回龙山以皇家气派修建龙山寺。龙山寺三殿六堂,金碧辉煌。明洪武初年,朱元津龙心大悦,派太监来扩建龙山寺,封为“太庙”,扩建工程至万历二年(157)竣工。抗日战争时期,寺院被毁。

  改革开放后,龙山寺在政府和四众弟子的领导和护持下,在坚先法师的主持下,先后筹资规划建设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大王殿、三圣殿、居室、钟,鼓楼、讲经堂等,竣工后将成为大别山庙宇的又一亮点,一座神圣的佛教花园。

  善 济禅寺

  善济禅寺俗称大庙,位于团风县城内,始建于公元638年(唐太宗十一年),由武昌九峰山智公老和尚在此开创道场,弘扬佛法。公元644年唐太宗命鄂国公尉迟敬德送来十万两黄香及金银钱两,将原铁佛像由描金改为贴金,大庙由此香火繁盛,信众遍布鄂、豫、皖、湘、浙、赣各省。

  大庙饱经历史沧桑,几度兴衰,毁于战乱。根据广大信教群众对宗教活动的需要,经政府部门批准,在坚光法师及社会各界仁士的大力支持下,大庙得以顺利重建,实乃佛门之幸事,信众之佳音。

  大 乘 禅 寺

  大乘禅寺,位于大别山麓,始建于北宋初期,修复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有历史史料记载,扩建于康熙年间,寺内供奉敕封平寇王大德二令公尊神,佛像庄严,一向扶正除邪、惩恶扬善、护国佑民、香火旺盛,深得四方群众敬仰。

  大乘禅寺处于交通便利,客车往返蕲、浠、英、罗等处,寺院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结构雄伟,青砖上顶,大根油漆抱柱,左有溪流,右有大公路,前有广场可纳万人之上,内设万年台,后有僧家塘,整个寺院是轮船轮廓,故此,古人称为船形宝地。

  解放后,寺院被毁,今国运昌隆,人民信仰自由,1989年僧人释宏辉来大乘禅寺担任住持、及将古迹还原。2000年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方丈将原达城庙赐名为大乘禅寺,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大乘禅寺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物换星移,法缘常继,为了保护我地得天独厚的山水古迹等优势,弘扬佛教、促进人文资源的发展,自2003年开始花了三年时间,法师宏辉将大乘禅寺进行翻修扩建。现已建成了大雄宝殿、观音殿、毗卢遮那殿、藏经楼、钟鼓楼、禅堂、斋堂、寮房等,真乃古今名胜。株林镇政府为了开发佛教旅游事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左边的溪流进行了美化,现已建成人工湖,后面的僧家塘也被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点缀得格外优雅。自然奇观,花草新颖,使游人赏心悦目。

  昭化寺

  昭化寺位于蕲春县蕲州镇缺齿山下,前称为玄都观,明嘉靖年间,由当时大德高僧智明重建,并定名为昭化寺。明万历中,又被荆宪王定为荆王府家庙,举世闻名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时任荆王府纪缮,经常出入昭化寺,并以昭化寺为基地,广交四海宾朋,接待各方僧众。据称,西游记中的主要章节,均在寺内创作。

  入清以后,昭化寺仍然蜚声海内,香火鼎盛,是长江中游一带流传有序的名胜古刹。近代以来,由于战乱频繁,寺内大部遗存毁损殆尽,至解放初,仅有残存一座石柱老殿。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寺院得以逐步恢复,先建有僧人宿舍、观音堂、大雄宝殿、斋堂五列等。寺院整体布局有序,设施俱全。

  塔 山 清 元 寺

  老塔山简称“塔山”,海拔440米。据明嘉靖《罗田县志》称:“以顶有唐塔得名”。向称罗田胜景。该山位于县城东南,出南门4公里处。因其宛如一面兀立城东南的秀丽屏风,故又名“玉屏山”。传说此山在隋唐前巴水蛮人曾建有“女娲娘娘庙”。但县志则只记载:唐贞观年间建宝塔与佛寺。

  元末塔山之唐代禅院,被焚为废墟后,到明朝洪武初年,天下甫定,邑人即支持逃散寺僧,在故址上重建“清元禅寺”。明初,朝人行人司正,邑人程正刚,曾避兵寺中读书。至明万历年间(1573-1619),朝廷刑部郎中王冼,受权阉魏忠贤迫害回乡,亦寄寓寺中,创建塔山书院讲学。有王冼讲学时书门联句:“未审昔人称老塔;请题今日曰东山。”的故事传世。足见万历时清元禅寺之建筑已具有一定规模,亦知此时唐塔早已颓毁。

  自元成宗(忽必烈)大德八年(1304年)迁罗田县治于官渡河下即现时之罗田县城后,城郊风景秀丽之老塔山与塔山庙宇,成为全县官绅士人,商贾游客之旅游与礼佛胜地。亦为城内居民每年元宵、花朝、上巳、重阳等节日“踏青挑菜”(多为沿袭宋代江西移民习俗,因之塔山麓尚有地菜湾等地名)、登高赏菊、求神拜佛,举办庙会之活动场所。塔山唐刹,从此素称“香火鼎盛”。在与官员士绅、过往名流交往中,此佛寺名僧辈出。从唐、宋、元、明以来,传说颇多且有题咏文字。可惜时间过长,迭遭兵燹,丧失殆尽,难以考查,而僧塔、亭榭等建筑实物,已遭毁坏。

  从现在仅有完整保存之庙前庙后两座清康熙年间僧人舍利塔及其墓碑考察,塔山清元禅寺,在佛门临济宗祐公大和尚德锡主持下,弘扬佛法,寺中日见兴盛,圆寂后葬于寺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罗田知县金世桢题“滹沱正派”以表墓门。寺前僧塔,则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曹洞宗正传老和尚洪尚及其门徒睿常老和尚普疆之墓。当时罗田知县张琳书“湛然常寂”表其墓门。墓旁附有乾隆十三年(1748年)圆寂的曹洞正宗智公和尚复为之墓,均以复兴或中兴本山大书名号于墓碑之上。因正传和尚师徒曾多方化募、重修寺宇,并在山顶唐塔故址上重建七级砖塔。(传此砖塔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为雷火焚毁,现塔基仍在。)而乾隆初复为和尚则以修整殿堂、廊庑、焕新佛像称著。虽处平时,亦有对寺庙“渐次修理”的迹象。

  塔山风景之秀丽冠于一方。唐贞观年间建禅院时,植有梅花、丹桂。以“老塔唐梅”作为塔山秀色之代表,列为罗田八景之一。唐梅殁后,据康熙五十二年县知事张琳(他主持修康熙后一次县志)留有诗篇,当时庙前的两棵唐代丹桂犹存,惜清代中叶焚毁。而自明嘉靖志起则以“塔山秋色”代表塔山秀色。塔山“秋日丹枫绚彩”,即今所残存两、三处约三十亩丹枫林,衬以满山红叶来看,亦足令游人驻足心醉。而在石隙中清澈潆洄之山涧,庙前称为玉泉之泉水,以及苍松、翠竹、油茶、杂花、杂树,“时鸟变声”等景色,经清末、民国及解放后,文化革命期间,多次山林遭破坏,又幸有林业局从1953年起在此开办苗圃、果园场、林科所近40年之经营,已恢复到接近康熙志所描述之情景。而今公路环山,电视塔矗立,交通方便则更非昔日所能比拟。

  大 士 阁

  罗田大士阁,始建于唐,原名石岩寺。昔时因久旱无雨,禾木干枯,众信聚寺设坛祈雨,目睹观音大士屹立云端,随降甘露,普济万民,当地僧俗为感观音大士之慈悲,故将“石岩寺”更名为“大士阁”。

  大士阁位于罗田县城西约一公里,寺院坐西面东,后承大别山来脉,前迎凤城义长流,寺前岩石垒垒,石缝中生出五株千年古柏,人称“五子拜观音”。寺左曾有一株千年古松,根部并生七枝18米长的枝桠,人称“七杪松”。寺院周围苍松翠竹、茶园飘香,山中怪石嶙峋,云飞出岫,山路曲径通幽,左侧池内净莲出水,菡萏香浓。寺院建筑乃青砖碧瓦、飞檐翘角,殿堂佛像巍峨、陈设典雅,使这一佛教圣地澄显清净庄严。每逢朔望,前来烧香礼佛、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历来不少名人题咏诗词,赞其胜景。如1936年11月,罗田帅学富县长与当时驻军三十二师王新民师长同游大士阁,帅县长赋诗云:公暇登禅阁,群山一望低。峭岩如壁立,古木与天齐。四境氛初靖,全城景还迷。愿将甘露水,借我润灾黎。然而时序更替,大士阁历经沧桑,寺院萧条,墙倾壁颓,几为废墟。据考证历史上,大士阁曾建有万古塔一座,由于历史原因,现已毁坏,仅存塔基。民国初期,罗邑缙绅名流曾在此办学授课。文革期间,庙产归公,县政府在此依寺名改建大士阁林场,但不少信众仍在遗址上烧香礼拜,香火不绝。直至改革开放后,国家宗教政策逐步完善落实,部分庙产归还寺院,当地信众纷纷捐资捐物,由比丘尼法度法师主持兴建简易佛堂,重塑观音大士佛像,新添什物,念佛之余农禅并举,并依佛陀之遗教,自利利他,广结佛缘,前来皈依学佛、游览观光者日益增多,大士阁亦被政府主管部门定为重点佛教活动场所。2005年10月,由县民宗局、县佛教协会委派法持法师担任大士阁住持,法师驻锡大士阁后,根据寺院发展需要,开始改建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新建山门、放生池、钟、鼓楼,祖师殿等项目,计划十年完成,如斯,寺院将再现生机,为鄂东名寺更添辉煌。

  今 古 寺

  罗田今古禅寺位于三里畈七道河畔,古刹巍峨,延岁月之蹉跎;遇云霭而暂搁,古刹历劫而犹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崛起,释教方兴,怎奈善事多磨,依旧佛田沧海,八十年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四众仁善,倡兴古寺,一呼万应,有钱者捐钱,有物者捐物,多者万元,少者升米,弱者擎轻,壮者负重,四擎一举,梦幻成真,于九二年修建两层六空初具规模,九四年由住持志成师率乡人,击崔填壑,新修车路一条,九五年众善信再展宏图,大兴土石短短两年一座占地四百平方米混凝结构穿梁立柱式大雄宝殿高耸入云,于港归岁孟冬之二十日竣工剪彩,各地领导及群众两千余人聚此共庆。

  玉泉寺

  玉泉寺座落在湖北罗田县城西北,李蟒岩为其来龙,秀石奇峰,气象万千,荡迭连穿而下,逶迤十里,获金盘流泉如玉。故江以寺名,寺以泉名,昔时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寺内天井18个,三米高的石刻化钱炉一座,“玉泉寺”石匾一块。

  玉泉寺始建于唐,明代第一部县志有记载。它是罗田净土宗第一祖庭。开山祖师是状元和尚,圆寂前夕,托衣钵于宏琳师,继承住持精进,愿于规范以戒为本,持之以严;广收佛教门徒,遍及全国海外,弘扬佛法,培养僧才骨干,例杭州古井寺住持惟占、洪化寺住持惟云、罗田慧清师、武汉慧三师、妙法师、妙德师等,俱是高僧大德,佛门后起之秀。有海会塔一座被盗,掘出瓷团泥罐数以千计,传戒期间,仅炊事帮工人员百余之众,游方僧俗至此不须挂单。

  寺有水田30亩,旱地20亩,山场庙宇,茶竹菜园,放生塘等皆归寺所有。僧人自耕自钟,农禅并举,足衣足食。山环水绕,风景优美,清净庄严,享有古刹之称。历代名人笔迹于墙,不计其数。如周锡恩,胡名曙、胡名通、崔鲤庭均在此饮与泉水,攻书而成名,近代文人陈性宜在此攻书写诗曰“玉泉淡泊明吾志,云岭孤寒得我情。山水已谙猿鸟性,此心堪与白皓盟。”并著有《玉泉诗草》。

  然而朝代更迭,玉泉寺经历了沧桑风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罗田慧清师、大冶觉三师、武汉慧三师、妙朗师勘察设计,志在重建祖庭道场,以智刚师为住持,及地方诸位善信倡导,为恢复祖庭,立即腾举檀越、檀那捐资捐工捐材料,特别是智刚师日以继夜深恩忧虑,马不停蹄、殚精竭力为恢复净土祖庭由一块2000多平方米的废墟,一无所有的一片荒地,近三载之余,蓦地而起一座已具规模的寺院,基本恢复原貌。

  圆通寺

  罗田凤山圆通寺,东瞰凤城,南接义水,西倚丛林,北枕凤山。距县城中心一公里许。该寺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即公元1068年),距今998年,原名“麒麟庵”,历经数十载,改名“党家山寺”,1993年重建后遂更名为“圆通寺”。

  1993年住持法持师、印昭师在废墟上斩草开基建成了上殿。1997年住持法来师、印准师倚赖众擎,于1997年建起了观音堂;1998年兴建了巍峨高大,上覆小庑殿顶,占地面积336平方米的念佛堂;2002年相继修成了960平方米的三层居士净修楼;2005年又建起了三层殿顶式756平方米的“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还建有斋堂、寮房。共耗资162万元。

  寺庙建成后,附近信众常来礼拜,远及麻城、浠水、团风、英山的善男信女常拜佛敬香,是周围信众拜佛、净修的佳所。

  三 祖 天 然 禅 寺

  “天然寺”的全称 “三祖天然禅寺”。源中国佛教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开山、法号“天然”和尚兴建佛教的道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端余脉湖北浠水县泰春山。自唐代建寺以后,经历唐、宋、元、明、清、民国之改朝换代,一直香火鼎盛。尤明朝万历年间最盛,建筑宏观,佛事频繁,梵音遍布海内外。解放后,天然寺得多方保护修缮。文革期间被毁。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 1994年12月,浠水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开放佛教活动场所, 1996年7月,昌明大和尚弟子隆可法师接管后逐步恢复,现已建大雄宝殿、观音殿、祖师殿、地藏殿、伽蓝殿等建筑群。

  天 球 寺

  天球禅寺位于浠水县城东10公里石峰山上,一九九六年经县政府登记,报省级批准为开放佛教活动场所,一九九九年,中国政协副主席、中佛协会长赵朴初亲自题字天球禅寺观音塔,天球禅寺始建于唐明皇14年八月间,该寺历尽了沧桑,几经复毁,如咸丰年代,被兵灾毁灭,待到民国元年修复一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在各级政府关心领导及广大的善信帮助下,在妙世法师的主持下,寺院得以基本修复,现有五殿、五堂、四室、三楼、两一。五殿:即重新修建如画的大雄宝殿、祖师、天王、地藏、观音;五堂:即客堂、斋堂、法堂、排堂、念佛堂;四室:方丈室、僧伽会议室、佛协办公室、僧俗住宿室154间;三楼:即观音塔楼、藏经楼、万佛楼等;两一:即法物流通处、七佛塔。

  斗 方 寺

  斗方山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山中斗方禅寺始于公元776年由著名高僧无著开山始建。千余年风风雨雨,伴随着斗方禅寺走过了兴旺与衰败。一九八四年,浠水县人民政府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把斗方禅寺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对斗方禅寺进行了登记,审核,并列入对外开放的重点寺院。尽管是名山古寺,但在此前仍然是一片荒凉之地。1993年初夏由印静法师接管后,与政府共同拟就 “以寺与山、以山富民”的发展思路,并付诸于实践,先后一天门、二天门,大山门、客堂、莲花池,撞鼓楼,东坡楼、观音殿、韦驮殿、斋堂、寮房、千手千眼观音殿、大雄宝殿等一大批仿古建筑相继落成,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仲秋,成功地举办了大雄宝殿落成、佛相开光暨本焕老和 尚升座庆典。

  ●宜昌市

  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萧察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晋王杨广应智头奏请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后改为“玉泉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杨广敕封智头为“智者禅师”,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唐贞年间(672——649年)僧法瑱增建;仪凤二年(677年)唐高宗诏请寺僧弘景为师;后周长寿三年(694年)金轮圣皇帝亲授舍利并敕建七层砖塔瘗之;三朝国师神秀在寺创禅宗北宗。宋天禧末年(1021年)明肃皇后感慕容邂逅之恩,捐银扩建,改额为“景德禅寺”;崇宁时又敕为“护国寺”。元世祖、武宗、仁宗皇帝敕修。明、清屡毁屡修。1949年后又进行了多次修葺。现存殿堂楼阁多具明清营造风貌,其间也部份保留宋、元规制遗风。玉泉寺曾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长清灵严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天下四绝”,鼎盛时期其规模“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占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后十里”,被誉为“三楚名山”、“荆楚丛林之冠”。玉泉寺现存主要殿堂有:弥勒殿、大雄宝殿、毗庐殿、韦驮殿、伽蓝殿、千光堂、大悲阁、十方堂、藏经阁、文殊楼、传灯楼、讲经台、般舟堂和圆通阁等。其中大雄宝殿最为雄伟瑰丽,系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大殿重檐歇山式,建筑面积1253平方米,通高21米,面阔九部,进深七间,梁架为抬梁穿斗式,立柱72根,斗拱154组,开花藻井,彩绘斑斓。殿前置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铁镬、元代铁釜、铁钟等珍贵的大型铁质文物十馀件;殿侧有石刻观音画像一通,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寺内古柏苍劲,银杏叶茂,并蒂莲艳,桂花溢香,修竹翠丛,庄严谧静。

  玉泉寺前三园门北侧青龙山馀脉冈地上有玉泉铁塔一座。铁塔本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千佛塔”,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为重瘗唐高宗、则天皇后所授舍利而铸建,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通高16.945米,重26472公斤。铁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舍利;塔基、塔身均为生铁铸造,塔基须弥座八面铸有铁围山、大海、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及石榴花饰纹,座八隅各铸顶塔力士一尊,全身甲胄,脚踏仟山,状极威猛;塔身平座上铸有单钩阑,塔身各作四门,两两相对,隔层交错;塔身及平座铸有斗拱;腰檐出檐深远,翼角挑出龙头以悬风铎;塔身上著有铭文1397字,记载了塔名、塔重、铸建年代、工匠和功德主姓名及有关史迹,还铸有佛像2279尊,俨然一副铁铸佛国世界图;塔刹为铜质,形似为宝葫芦。铁塔通体不施榫扣,不加焊粘,逐件叠压,自重以固;其外型俊秀挺拔,稳健玲珑,如玉笋嵌空。玉泉铁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重、最完整的一座铁塔,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以及佛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玉泉寺北侧显烈山下有中国最早的关庙——显烈祠,祠前有一泓珍珠泉水,俗名“金龙池”,相传为三国蜀将关羽死后显灵之处。珍珠泉为全国三大间歇名泉之一,宋朝苏轼称之为“漱玉喷珠”,明朝袁宏道赞之为“珠泉跳玉”。游人若临岸静观,则清碧如玉,泡如珍珠,若击掌跺石,则泉沸水涌,迭如贯珠,其水质甘冽醇香。泉南山脚竖有明万历所立石望表,上刻“汉云长显圣处”;望表西有清阮元念唐碑书“最先显圣之地”石碑一通。泉上珍珠桥为1949后增建,珠泉虹桥交相辉映,分外妖娆。循寺北向西,在溪水湛天、千年银杏、狮子崖、梅花井、智者洞、宋敕修传灯录院遗址、金霞洞、一线天;向南有退居、紫柴庵、幻霞洞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深藏幽谷。

  玉泉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显得破烂不堪,大部分殿宇均成危房,正常的佛事活动受到影响,本寺住持净慧大和尚暨两序大众共发心愿,重振千古宝刹,恢复三楚名篮。在大和尚的指导下,对寺院各殿堂的布局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客堂、大寮、斋堂都已建成并投入合用,其它工程也正在修建之中。

  玉泉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朝时为天台宗祖庭之一,智者大师在此宣讲《法华玄义》、《摩诃止观》,首创天台宗道场;唐为禅宗北宗祖庭,弘景、神秀、普寂、一行等高僧在寺创倡渐悟禅法;宋释道源、宋绶、宋祁编撰《景德传灯录》于此寺;张九龄、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元稹等历代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许多诗词、碑刻;中国关公文化也渊源于此。名山、高僧、英雄三位一体与玉泉古刹相得益彰。

  玉泉寺著名的祖师有智头、神秀等,著名方丈有弘景、一行、斋己、慕容、务本、广铸等。已故方丈释明玉,84岁,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湖北省佛协会长,宜昌市、当阳市政协委员。现任方丈净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观 音 阁

  长阳观音阁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座落于县城东区、清江北岸,距三峡宜昌40多公里。长阳观音阁寺庙始建于明代,为长阳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新编《长阳县志》载:“观音阁,位于龙舟坪镇东白鹤岩下。明末由长阳人、南京户部主事李爵创建。其地高岩壁立,俯临江表,为县东一大风景胜地。”

  数百年来,观音阁香火旺盛,连绵不断。自抗日战争以后,长阳观音阁屡遭战火、动乱的破坏。到上世纪70年代,寺庙建筑才被毁之殆尽。《长阳县地名志》记载:“1956年修长(阳)红(花套)公路以及1969年、1971年的两次扩建,观音阁建筑全部拆毁。但风光如旧,山水长存。壁上‘慈航普渡’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阁前五株古柳,郁郁葱葱;阁内清泉一如既往,长流不断;阁东洞穴中怡然和尚墓,保存完好。”尽管庙宇无存,只有崆峒依然,但是,这里的佛教信仰崇拜活动始终没有断绝,周围的群众常常于残垣石壁处焚香礼拜。

  进入新时期后,寺庙得以部分复建,于崆峒之中复建殿堂两间。199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观音阁佛教活动场所。从此,这里的佛教活动逐步走上正轨。长阳境内的檀越信士不断增多,到2006年为止已达千人以上。自长阳观音阁恢复佛教活动场所以后,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心继法师多次前来考察,亲自安排惟新法师主持长阳观音阁佛教事务,常住僧人5人。为了加强寺庙管理,团结信佛公民,成立了“长阳观音阁寺庙管理委员会”。近几年来,寺庙多次举办各种法会,促进了佛法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得到更大弘扬。同时,长阳观音阁常住法师曾多次被邀请至外地参加传戒、水陆等法会,扩大了长阳佛教对外的交流。

  长阳观音阁历来是当地胜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感赋,留下了近百篇诗词书法佳作。上世纪八十年代,长阳观音阁被政府列为“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三 佛 寺

  枝江三佛寺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即清朝天聪二年(1628年),寺因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而得名。

  四百年来,三佛寺屡废屡兴,屡兴屡废。1940年4月,寺院不幸毁于日本军国主义铁蹄。捱至1949年,时任江口弥陀寺方丈的昌明大和尚把三佛寺作为弥陀寺下院进行统一管理和修复,经多方募缘,三佛寺各大殿堂以妥善维修,各种佛事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一时宗风大振,香火旺盛。

  “文革”期间,三佛寺不幸再遭浩劫,殿堂被毁,佛像被砸,经书被焚,僧尼被赶,在此后近三十年的岁月里,该寺一度处于寺毁僧散的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三佛寺的重建工作,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湖北省佛教协会昌明会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比丘尼西静法师担任住持,各项建设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寺院的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法 泉 寺

  宋山法泉寺位于宜都市西北山区,距宜都市陆城12公里,东临长江主航道,西接清江隔河岩,南接高坝洲水电站,北抵中国谜语村青林寺。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寺庙有三层高两丈有余的山门,山门是为北宋时所建,上有宋太祖赵匡胤所赐的“圣”字。山门后经多次装修,正中有“法泉寺”三个大字,出自书法名家之手,门前有五级石阶,石阶两旁有一个月桂,为明时建寺时所栽,已有400余年。

  宋山佛教属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现尚存有“传临济正宗四十二世比丘僧性源号洪海”的碑刻记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落实宗教政策,按照国务院第145号令和省政府第38号令的规定,为了弘扬佛教文化,满足佛教信众需求,市人民政府行文(都政办文[2001]65号)批准恢复建设宋山法泉寺,现已建成大雄宝殿、斋堂、僚房等功能设施。

  ●襄樊市

  广德寺

  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湖北省襄樊市城西10公里处,寺院与国家级古隆中风景区毗邻,寺内古木参天,寺外碧水环绕,环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赐封为“护法尊”的古银杏林千年不衰,枝叶茂盛。寺院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著名古刹。鼎盛时期,骑马观山门,敲钟开斋饭。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其影响涉及鄂、豫、川、陕、赣、苏、浙等省、市。

  据寺内碑载,明朝成化年间,襄王朱见淑的爱纪社氏病故,襄王看中了云居寺的风水,将爱妃葬在寺旁。因而,云居寺主持道圆法师大为不满,要率众离去,襄阳诸佛寺院纷纷上书谴责襄王,襄王无奈只好奏请皇帝出面调解。成化皇帝朱见深下了一道圣旨,让襄王就近择一风水宝地,本府自备工料,建寺院一座给和尚。寺院建好以后还给了和尚,朱见深并将寺名改为“广德寺”。“敕赐广德寺”至今还悬在广德守山门上。

  广德寺南北长250米,东西长180米。护寺河长达1000余米。主要建筑有皇禅师石塔、东山门、南山门、天王殿、伽蓝殿、韦驮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多宝佛塔、厢房、配房和跨院等,共有房屋127间。由于“文革”十年浩劫,广德寺大部分殿宇被当作“四日”拆毁,到1978年,只有天王殿、藏经楼、多宝佛塔、部分厢房存在。

  广德寺内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系砖石结构。通高17米,分塔座和塔首两部分。塔座高7米,为八方形四卷门,上造浅檐,下奠矮基,角贴圆柱,石雕龙首;每方设一佛龛,龛内供一石雕趺坐莲台佛像,四门皆有通南道入内,俗称“八方四门”。正门南向,上额石匾阴刻“多宝佛塔”。檐下横列斗大“佛”字3个。塔内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也有壁龛坐佛。北面通南一侧,有石阶梯可登座顶。塔身五座小塔和覆盖楼梯口亭组。座顶主塔喇叭塔,高约10米,八方须弥座,刻仰复莲瓣四层,上承复钵式塔肚;再承须弥座,四面饰嵌佛石龛,座上置相轮,顶为铜铸莲花宝顶。主塔四方,各位一小塔,塔身作稍矮,为六角攒尖顶,顶上叠密檐三层,塔身也有嵌佛石龛。东侧阶梯。覆盖的方亭为四角攒尖形,佛塔内外共有佛像48尊。

  1991年,襄樊市人民政府拨专款180万元,维修了广德寺藏经楼、方丈院、知客楼、天王殿及山门,修复了大雄宝殿。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997年1月,广德寺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开放。寺院首任住持圣君法师,系九华山临济正宗46代传人,常住僧人三十余名,发扬爱国爱教精神,开展规范的法务佛事活动,为襄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鹿 门 寺

  鹿门寺相传因东汉光武帝刘秀巡游于此,梦鹿神护驾而建。自魏晋以来就是佛教胜地,历经千年香火不衰,无数香客云集于此,故常有名僧如处贞、丹霞来此主持佛事。至唐宋年间鹿门寺香火最为鼎盛,建筑规模宏大、工艺精巧、古朴雅致,蔚为大观,佛殿、僧案、斋堂等计500余间,僧侣99名,“闻风受教者数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绝”。一代名相诸葛亮少年曾在此拜师求学,东汉高士庞公德、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曾隐居于此,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米芾、曾巩等历史文化名人曾经在此驻足、流连,并留下了不朽的佳作胜迹。

  ●潜江市

  金台寺

  金台禅寺位于享有『湖北省十强城镇』之誉的潜江市张金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佛法兴盛。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智慧的张金儿女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繁衍生息,他们把这块土地作为躯体自我故乡的同时,也把建筑在这块土地上的金台寺作为他们心灵自然本性的回归之所在,并藉以憩养自己的身心和慧命。

  据《荆州府志》记载,金台寺肇建自李唐,史载『百尺茂林,千竿修竹。红分日刹,绿绕云房。』生动地描述了该寺奇妙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台高三千丈,为殿者九,为楼者十八,凡二百五十僧舍……殿堂楼阁,错落相连,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极尽威雄矣!』记录了该寺当年繁华兴盛的境况。据考证,自开山以来,金台寺便成为南岳系临济正宗的演法传宗之地。自南宋末年以来,这里便涌现了觉空、道安、空体、大志、悲华等一批大德高僧,他们在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史上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从那时起,金台寺便成为享誉荆楚的著名禅宗丛林。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血与火的翻腾中,该寺惨遭灭顶之灾,一时殿堂被拆、佛像被砸、法宝被焚、僧尼被赶。在此后三十余年的岁月里,这座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古刹竟被没落成『钟磬绝响、瓦砾遍地,荆棘丛生,一片荒芜』的悲凉境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金台寺的重建工作,潜江市和张金镇的党政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法不孤起,杖缘方生。2001年春月,受政府之均命、四众之礼请,湖北省佛教协会理事、94级武昌佛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宏贵法师荣膺金台寺住持。名蓝得主,四众诚服!在法师宏深誓愿之感应下,在法师僧格威德之感召下,一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联莲友之谊,敦同气之亲,广植功德花树,厚结福慧果实,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现已建有山门、天王殿、客堂、僧人寮舍等建筑,耗资近二百万元之巨。根据整体规划,即将破土修复的还有钟楼、鼓楼、大悲殿、地藏殿、药师殿、毗卢殿、念佛堂、斋堂、禅堂、法堂等建筑。

  清 宁 禅 寺 :

  清宁禅寺坐落于潜江市浩口镇柳泗河村三组,西距荆州古城46公里,东距潜江市区32公里,北距浩口镇(318国道)5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寺院始建于唐朝贞观九年(公元634年),迄今已有1472年历史。据《荆州府志》(唐朝卷)记载:“时有沙门宗德和尚于潜江浩口之南隅建茅蓬,名曰清宁。”此后,历代僧伽驻锡于此,营修不辍,弘法渡众,及至宋朝嘉佑年间,寺院达到“占地七十又二公顷,为殿者九,为楼者十八,凡一百零八僧舍”的盛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寺院所属大部分土地和物产被征作它用,僧人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寺院所有殿堂成为一片废墟,佛像、经书和文物荡然无存,古刹曾一度处于寺毁僧散的局面。

  1997年9月23日,潜江市人民政府、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将清宁禅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发,并依法核发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寺院占地面积为7945.60平方米。住持照静法师(1946年-2002年)在当地信徒的支持下,重修了大雄宝殿、僧舍等建筑。2002年12月8日,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根据广大佛教信众的愿望,礼请心恩法师继任住持,寺院的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3年4月,在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支持下,清宁禅寺制定了未来发展蓝图,在心恩法师的主持下,寺院硬件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3年5月,寺院危房拆除,修通寺院公路227米;2003年11月,僧人宿舍、吴王殿、念佛堂、照静法师灵骨塔相继落成;2004年9月19日,山门落成;2005年3月20日,寺院扩地3000平方米,寺内路面全部硬化,绿化面积达870平方米;2005年11月30日,天王殿、停车场及弘法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并隆重举行了开光盛典,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宗教一处朱建昌处长、江莉科长、湖北省佛教协会见忍副会长、高江映副秘书长、赵金桃副秘书长、潜江市政协刘士权副主席、潜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杨贤森局长等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来自武汉、潜江、荆州、宜昌、天门、孝感等地的7000多名佛教四众弟子及各界人士参加了盛会,湖北省佛教协会《正信》杂志给予了报道,此次盛会大大提高了清宁禅寺在湖北佛教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清宁禅寺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流。2003年6月19日,台湾惠空老法师应邀赴清宁禅寺进行佛学文化交流,增强了了解,加深了友谊;2003年11月17日,香港刘燕文居士捐赠《乾隆大藏经》一部,共一百六十八卷,这部佛学巨著现已成为清宁禅寺镇寺之宝。为发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清宁禅寺僧众坚持农禅并重,努力自养自济,同时还积极参与慈善及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荆州市

  章 华 寺

  原名章台寺,座落在荆州市沙市太师渊路北侧。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修建。章华寺同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列为湖北三大丛林,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相传章华寺是在章华台的遗址上修建的,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离宫。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章华宫又有“细腰宫”之称。后章华宫毁于兵乱,在章华台遗址上,元代修建章华寺,清代又重修。寺庙座东朝西,面积8790 平方米。庙宇建筑宏伟,装饰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一进山门,绕过荷共池,见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堂等主体建筑。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院绿树环绕,分外幽静。寺内藏有清代皇室御赐《藏经》,及许多宫廷珍品,还有缅甸国王敬赠的两尊玉佛。寺院建有民国以来历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师灵骨。寺院有全国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银杏树等古迹。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章华寺高僧净月被清廷封为四品大僧正和钦命方丈,管辖荆州、宜昌、恩施、郧阳等地所有寺庙。从此,章华寺成为长江流域最有影响的寺庙之一。

  到了十四世纪,初的元朝泰定年间,在古章华台遗址上建了一座庙宇,初名章台寺,后改名章华寺。这章华寺规模宏大,庙貌雄伟,气象肃穆,环境清幽。与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为湖北三大丛林。寺的主体建筑有大雄室殿、天主殿、韦驮殿、财神殿、藏经楼等。每一重都是画栋雕梁、盘龙据虎、翠彩轩翔、金碧掩映。

  文化大革命中,如来佛及四大天王等神象都被毁了,但缅甸国王送来的一座玉佛还在,藏经楼中尚有清代皇室专为章华寺颁发的全套藏经常八千卷(现藏市博物馆)。殿门边有清光绪年间所立的石碑,记载三个高僧艰苦创业及几次复修章华寺的事迹。

  洞观寺

  洞观寺位于公安县南平镇,据《荆州府志》(明朝卷)记载:经门经营洞观,始自唐贞观五年,至宋未,无忍禅师驻锡洞观,率僧俗四众多方募化,大兴土木,增新葺旧,使古刹达到了“为殿者九、为楼者十八、凡一千二百僧舍”的盛况。及至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灰亮禅师住持洞观,举办了第一届传授三坛大戒法会,一时高僧云集,檀那群拥,十方信众,云臻水赴,洞观古刹由此成为名倾一时的十方大业林。憾尘世沧桑,自明末以来,该寺日渐没落,待至文革结束,已是门墙萧索,阁殿荡然。

  1980年由比丘尼演令法师住持洞观寺重建工作以来,经过十五载之苦心经营,已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接引殿、客堂、齐堂僧人宿舍楼、居士宿舍楼、千佛和平塔、观音宝塔等建筑。千年古刹以其深厚的佛教气氛、丰富的文化内涵、精严的戒律修持而成为享誉十方的尼众业林。

  资福寺

  仙女故址,资福新夺。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历经劫难,古刹重光。曩者,飞佛西来,寺宇始建,曰“飞佛寺”。此乃吾地家喻户晓之佳话,流芳千古之美谈也。唐贞观十三年,尉迟恭领修扩建,更名“资福寺”,取其佛来福地而资福于民之意也。元至元六年,寺住持“无闻”和尚“木刻三色套印金刚经”成功,创世界印刷史之新纪元。斯举也,显佛门造福人类之贡献,增吾地人杰地灵之荣光,亦令资福寺蜚声海内外,荣耀辉煌!一九四一年,倭寇肆虐,飞弹焚寺,千年古刹化为灰烬。解放后,其址修建粮仓,仅存明朝所植古银杏一株矗立于院旁。

  东郊有庙,仙女为名,建于清之嘉庆。有比丘尼,法号寂成,童贞即于此虔修。一九六三年,该寺也遭厄运被拆毁。师秉古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精神,虽屡经风雨坎坷而矢志不渝,誓了复寺宏愿。大海不阻诚志,高山不挡虔心,党的宗教政策如春风甘霖,于一九九五年批准资福寺迁徙仙女庙故址新建。后由武汉归元禅寺隆印师兄弟(印、相、庆、思)四人,殚精竭虑,极力筹措;地方贤达,鼎力相帮;十方善信,心赞力助,慷慨解囊。历时三年,主建告竣。三殿高耸兮,吾地复得清净道场;辞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寂成法师发心复寺,力行以恒、事又证焉。

  观 音禅林

  观音禅林,原名【镇江寺】现有中殿中上文字记载。字样(镇江寺始建于大唐贞观十一年冬月十八日尉迟恭领修)。

  观音寺原地名:【古章卜穴】位于荆州市沙市区下十五公里,现有荆江大堤溃口碑文记载。

  大唐贞观七年,因洪水患乱,唐太宗令光禄大夫内臣尉迟恭带领五万精兵和数万民工在此治水,修筑堤坝,当时圣旨的便准是“直能跑马,横可射箭”。在穴口处筑起了长700米、宽70米、高40米的堤坝,又在离堤坝200米处,建起了一座四重结构的大寺院,唐太宗亲笔御书“镇江寺”三个金字匾挂在正殿上方,从此章卜穴的千年水患被镇住,并作为美谈流传至今。

  镇江寺原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共四重殿宇,殿内都是两人合抱的金丝楠木柱架结构,殿堂和住房多达三十多间,建筑结构精巧,翘檐飞阁、气势宏伟壮观,佛像更是栩栩如生,后殿外,左侧40米处有一颗四人合抱的白果树(银杏树)此树一九三八年四月初八深夜被雷电击中烧毁,现仍有幼苗年年发青。

  寺院前有佛田五十余亩,供寺院日常开支,后面是塔林,寺院宏大,僧人众多,寺院座北朝南,座落在长江与内河二条黄金水道的丁字口上,每日香客云集,四季香火旺盛。

  南宋淳熙十一年五月十八日重修前殿和山门,为纪念观音菩萨把“镇江寺”改为“观音寺”。明朝洪武九年十月初八日重修。清朝乾隆十九年冬月初二重修山门,改名为观音禅林,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后殿,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重修前殿,一九三八年九月三日,日本侵略军占领观音寺,拆毁山门和前殿。一九五○年改为宝莲小学,一九六七年改为观音寺中学、一九七一年文化革命除四旧中被毁,只剩后殿。一九九三年三月初一日重开山门,新修住宿楼,重塑佛像。

  玉 佛 寺

  松滋玉佛寺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由创始僧人明玉等数人来此联系谢、唐二人协议援助,其二人布施田园数亩,开基启建寺庙一座,定名为玉佛禅寺。该寺共建上下两重,左右厢房土木结构,大雄宝殿左边观音殿,右有百子堂眼光佛,以此香火日益兴盛。

  一九九八年冬季,将大殿内外地面铺上黄色地面砖,将原有泥塑文殊、普贤、千手观音改为纯白玉石庄严圣像。殿中安放卧式佛像一尊,栋柱上改为木雕金刷双龙盘柱,上下殿内木装佛框改为不锈钢玻璃框,香案改为工艺雕刻案桌,天王殿内弥勒尊佛、护法韦陀、四大天王圣像纯白玉石雕成,钟楼下供奉地藏菩萨白玉像,西首接引三圣全是白玉雕刻,共有纯白玉石佛像十五尊。

  ●天门市

  慈 光 寺

  慈光寺其前身为乾明寺(又名东禅寺),寺名“乾明”,取唐诗“日月东西见,湖光表里明”之意。据《乾明灯谱序》记载:“历汉晋隋唐以下数千载,刚寺由来久矣”。竟陵派文学家钟惺著文称赞:“邑有湖,湖有寺,寺有阁。登阁亭,如坐舟中,倚松窗而下观,可掬、可濯、可洒,即不可以为佛国,而不以为胜境不可”。明、清两朝,寺院香火鼎盛,“来往小舟如燕,观戒士女如云”。

  民国年间1935年(乙亥),洪水浩劫后,乾明寺倾颓。慈显江汉,佛德威威;光生竟陵,黎民济济。

  1998年至2004年间,住持心圆率本邑信士弟子,信教民众,志在守佛,养素全真;托缽化缘,克难奋进;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终于筹资120万元,完成主殿、斋堂、寮房、院落、园林等建设,于2004年11月13日(佛历二五四八年十月初二),举行隆重的开光盛典。寺名慈光寺。

  慈光寺耸立在江汉平原沃野,北枕七星高拱,南纳荆楚雄风,东迎旭日冉冉,西接紫霞映空。慈光寺殿宇巍峨,飞檐斗拱,状若蟠龙,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是鄂中著名的丛林净土。

  ●孝感市

  永乐寺

  永乐寺位于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白龙潭,始建于宋嘉佑八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该寺在乾隆年间,曾受到朝廷重视,并御赐《乾隆大藏经》一部,康熙6年,寺院达到鼎盛时期,成为鄂西南地区著名的十方大丛林。1944年7月,永乐寺不幸被日军付之一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不断落实,寺院逐步得以恢复,并初具丛林规模,现已建有三门、大雄宝殿、斋堂、客堂、用功堂、方丈楼、僧人宿舍楼、居士宿舍楼等,占地面积近六十三亩。

  金 泉禅寺

  金泉禅寺位于湖北省东北侧,与汉北河支流府河相邻。南枕凤凰。北锁青龙。东挟——川浓酒。西领半山俏诗,凭宇宙造化之灵气,得碧山涢水之甘露,河山傍依,涛声拍岸,嘉木拥云。称上“身似菩提心似镜,云在春天水在瓶。

  金泉禅寺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迄今1300多年年。明嘉靖年间先后修茸,曾覆浮图于井上,乾隆三十五年间,罗暹春守郡德安。翻检查载山川名胜,得城西金泉禅寺,乃渡河往观,现场踏寻。逐恢复旧观,并创山舫,向曰亭,梅圃诸胜;公元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金泉禅寺名胜被毁于战乱,陈迹荒芜,碑碣残佚、寺毁井废、亦足慨耶。

  随着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一九八三年安陆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修建金泉禅寺,建太白公园,建古井亭,归入唤度亭、望江亭,使人有恍然隔世之感,一九九九年在广大居士信众倡导下集资恢复金泉禅寺原貌,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体闲等园林式寺院。

  该寺二期工程已经动工,规划修建山门、天王殿、万佛殿、伽蓝殿、祖师殿、禅堂、斋堂、五观堂、五百罗汉堂、法堂、十三层宝塔、塔林、居士楼、寺院道路、绿化等。

  ●随州市

  洪 山 禅 寺

  洪山禅寺地处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内,曾是我国佛教重点丛林,其四周峦层嶂叠,荫翠伞盖,泉唱鸟鸣,苍境深迷,曲径幽远,一线通天。险而绝壁千寻、孤峰万仞、脚底生云;奇而地宫莫测、钟乳璀璨、峰巅涌泉;丽而山披紫气、枝挂烟霞、群卉斗艳。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不仅佛教辉煌鼎盛,也是历代风流人物演绎历史、重振乾坤的大舞台,这里曾经硝烟漫地、鼓角惊天——西汉绿林好汉的侠骨、元末红巾豪杰的义胆、明清农军的壮举、近代革命的史诗都为这块神奇的天然瑰宝、佛门胜地加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洪山禅寺始建于唐朝“宝历”(公元827年)二年。原分上下两院,鼎盛时期,上院住僧众700、下院住僧众500,并在大洪山区先后建有寺庵二十八座,成为当时湖北境内最大的佛教圣地,自唐至清,各朝帝王对洪山禅寺亦多有赐额。

  洪山禅寺因历朝战乱而屡败屡兴,惜上世纪四十年代大部分毁于战火,但遗物甚多。

  一九九一年,随州市政府报省民宗委批准修复并开放洪山禅寺。一九九六年由市政府牵头进行寺院的前期复修,至二○○一年前期工程尚未全部完成。

  二○○一年十月,受随州市和曾都区宗教局的礼请,经省民宗委批准彻慧法师任随州洪山禅寺住持。目前已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地藏殿、藏经阁、客堂、流通处、五观堂、僧房等大小房屋八十八间,建筑面积2003平方米。

  二00五年九月九日,洪山禅寺举行盛大的佛像开光庆典。释门精英群贤汇聚,社会名流众星云集,万人涌动、礼炮轰鸣,国歌高吭以颂盛世,梵音嘹亮而庆开光。千秋古刹重光楚北,百代禅风再现汉东。

  ●荆门市

  唐 安 古 寺

  唐安古寺,位于湖北荆门城区雨山之巅。始建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后尉迟敬德任江陵总管时,朝廷将该寺命名为【广德寺】,并御赐该寺名匾一块,致使香火一时旺盛。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重修古寺时,易名福安寺,清初又恢复原名,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荆门州牧舒成龙,为以佛法理义教化民众,亲自主持修缮寺庙,并书 “唐安古柏”四字以示纪念。至此,“唐安古柏”成为古城荆门八景之一。

  至清末民初,因连年战火寺院毁于一旦,“孤柏”亦被伐于抗战,荆门八景文物惨遭损失。

  1997年,唐安古寺年重建,昔日名刹,今日再现。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住持妙微法师的主持下,逐渐完成念佛堂、山路、桥梁、藏经阁、大雄宝殿、山门及斋堂等重点工程的建设,目前唐安古寺,殿堂楼阁,古朴典雅,佛像巍巍,清净庄严,僧众安居,法幢生辉,晨钟暮鼓,四众云集,寺内环境,幽静迷人。来此观光者燃烛焚香络绎不绝,现已成为荆门市佛教文化中心,被列入省重点寺院之一,成为荆楚地区宗教旅游圣地。

  ●咸宁市

  大觉寺

  传“大觉寺”之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按地理处龙脉集中之地,名“大集寺”。日月澌流,后有西凉国兴兵侵唐,唐太宗下令德明带兵征战,收服西凉国,唐太宗为嘉奖功劳,重封德明,明不肯受,回归“大集寺”,大兴土木建立寺庙,面积40余亩。各殿堂佛像配套齐全。唐太宗派兵部尚书前来命名,将大集寺命名为“大觉禅寺”。相传住庙僧人300余人,香火旺盛,直到清代。清后期“大觉寺”因管理不善而逐渐消失,解放后58年毁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和贯彻,为满足广大信众宗教生活需求,在当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组织下,由释果能法师在天城镇郊区选址,在“大觉禅寺”原基上重建“大觉寺”。经报请上级批准后,于1996年9月3日正式破土动工,修简易公路400米,平整宅基10亩,另建临时佛殿、斋堂,住房及生活设施,同年12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

  1998年3月24日,大雄宝殿奠基, 2003年9月1日举行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由省佛协副会长见忍方丈、县领导主持大典剪彩,黄石市及临县佛教信徒前来祝福,参庆典的信众近万人,盛况空前。

  为了适应信众宗教生活之需,“大觉寺”又征地40亩,设计 50亩“大觉寺”建设规划全图。现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已建成。

  银 山 寺

  银山寺位于锡山主峰西侧、始建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孝子艾丁为子感恩龙女赐金菀母之德主修此寺,后经释戒完、释怀珍几次修建,分上下两重四个声眼天井、十字堂屋上栋塑有观音、弥勒盖天古佛神像、石柱火门、东厢吊钟,西厢置鼓晨钟暮鼓、响彻云霄,四时香火鼎盛,犹其三三合节、九九芳辰,朝山拜佛者,人山人海,络绎不绝,登山缆胜神怡心旷,入寺参禅佛光注照,登临主峰远眺四周有黄鹤隐烟雾,翠屏画云天,“隽秀环城曲,彩虹落人间”,汇楚天风韵、风景美丽,气象万千,乃游览观光之胜地,是弘扬佛法的好道场。

  锡山毗连湘鄂赣边区,是吴楚门户,历乃军事要地,子胥混过韶关,日寇进攻长沙,三次会战均以锡山为据点,于民国戊寅公元1938年寺毁于战火中。

  中国共产党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恢复名胜古迹,美化风景,扩大游览,九二年,经锡山林业队居士扩建,占地三百多平方,九四年上本下焕的徒弟释印通在当地信众的护持下,建起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钟鼓楼、食堂、宿舍、合计一千多平方。

  无 量 寿禅寺

  无量寿禅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海拨1665米)狮子岩西麓,寺内松杉叠翠,山泉鸣涧,鸟语花香,云海蜃楼,清幽宁静,素有“清凉世界”之称。“狮涌云关”自古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之自然景观。

  寺院占地面积五十庙,现建筑面积二万余平方米。通过极乐石桥,天王殿、大雄宝殿、弥陀宫(万佛殿)、念佛堂、法堂(藏经阁)等五进主殿和方丈室依山傍势,法轮高耸,飞檐陡峭;南北僧舍三百余间,僚房和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延生堂、斋堂(能容七百余僧人同时进餐)、客堂、钟鼓楼等鳞次栉比;山门、露天大佛、流通处、长明灯碑亭、无量寿亭等点缀其间。其建筑特点:主体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协调,错落有致,典雅古朴,主体建筑风格呈仿宋特色。

  无量寿禅寺将以其优良传统的道风,纯正学风,严谨规矩,致力创建模范丛林,成为人间极乐净土,更是朝山礼佛,度假避暑的佛教旅游胜地。

  ●鄂州市

  灵泉寺

  古灵泉寺位于湖北鄂州西山天然卧佛的心脏地带。西山乃湖北著名的风景胜地。古灵泉寺是江南净土宗的发祥圣地,湖北著名寺庙之一。三国时称圆通阁,魏晋时称西竺兰若,南北朝时称积翠山房,宋元始名灵泉寺,明更为资福寺,清更今名古灵泉寺,历经一千七百年沧桑事变。著名高僧慧远大师是从西山去庐山。所以有“先西山;后东林”之说。

  古灵泉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佛教圣地。

  结缘寺

  结缘寺,原名太子结缘寺,始建于三国时期,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城南少祖山,东与“鄂钢”几里之遥,南伴武汉,西与三国吴王故里西山落驾坪遥相翘望,北靠滔滔长江。在少祖山南峰主脉巍巍屹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和不断完善。1998年在当地佛教信众的要求下,经鄂州市民宗局等有关部门的批准,开始复修。已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弥陀宫、念佛堂和五十多间寮房,建筑面积近二千多平方米的寺院建筑群,另有延生塔、往生堂、放生地、斋堂等正在设计筹建之中。

  三、寺院开放与管理

  1983年经国务院60号文件批准,湖北省武汉市归元市、宝通寺、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汉族地区重点寺院,1986年至2000年经省民宗委批准,黄梅四祖寺、黄州安国寺、武穴横岗山林隐寺、浠水斗方寺、鄂州古灵泉寺、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武昌莲溪寺、卓刀泉寺、古德寺、咸宁通山县九宫山无量寿禅寺、新洲报恩寺、黄石广法寺、襄樊广德寺、荆州章华寺、菩提寺、罗田清元寺、红安天台寺、团风仙佛寺、随州大洪山寺等相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1998年至2004年,经各地宗教主管部门上报省民宗委批准,全省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5000余座,全省已登记的宗教寺院4500所,信教群众约90万人,信教居士约3万人左右。

  二十多年来,湖北省佛教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不但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像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武汉归元寺、宝通寺、当阳玉泉寺、在世界上特别是在日本、印度、在东南亚国家享有盛名。为了作好寺院的管理工作,省佛协在省民宗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会同各地佛教协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1986年我会协助省民宗局在当阳玉泉寺召开了首*全省佛教寺院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县民宗局负责人、重点寺院的方丈、住持,共80多人,会上当阳玉泉寺、武汉归元寺、宝通寺、黄梅五祖寺等寺院作了寺院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省电视台等各有关新闻机构还**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佛教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98年至2005年,各地佛协如武汉市佛教协会、黄冈市佛教协会、黄石市佛教协会、荆州市佛教协会、咸宁市佛教协会、襄樊市佛教协会等也相继召开了佛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近几年来,省佛协还先后多次召开会议,成立专班,*负责人分别赴有关市州县和重点寺院调研。例如2005年6月至8月,省佛协组织力量对各级佛协,佛教重点寺院,佛教界人士进行摸底,并发*了《湖北省佛教寺院登记表》和《湖北省佛教**人员登记表》通过近3个月的调研活动,基本上掌握了全省佛教活动场所分布情况和佛教界人士的基本情况,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佛教活动场所的结构情况和有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007年之后,省佛协向全省佛教界发出通知,号召佛教界广大人士积极参与佛教五好寺院,佛教五好人士,佛教五好先进工作者评比活动,通知发出各地积极响应,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评比活动,即寺院推荐,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今年3月份评比工作结束后,于22号在武汉公开全省首届五好佛教寺院、五好佛教人士、五好佛教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出席表彰大会领导有:省民宗委主任谭徽在、副主任黄贤友、宗教处处长朱建昌、副处长李爱旻等及各地重点寺院方丈、住持,佛协负责人,共计120余人,大会共表彰了五好佛教寺院22个,武汉归元寺、武昌宝通寺、武昌莲溪寺、新洲报恩寺、武昌古德寺、黄梅四祖寺、五祖寺、妙乐寺、红安天台寺、罗田清元寺、黄石弘化禅寺、黄石华藏寺、黄石紫微庵、鄂州古灵泉寺、荆州章华寺、菩提寺、咸宁无量寿禅寺、当阳玉泉寺、枝江三佛寺、随州大洪山寺、仙桃弥陀寺、潜江金台寺。五好佛教人士32人,释隆醒、释正慈、释隆印、释依正、释能利、释法云、释见忍、释妙乐、释明基、释法船、释悟乐、释坚光、释正慈、释证道、释法慧、释心继、释祖敬、释宗辉、释海镜、释法修、释图悟、释寂心、释本觉、释心慈、释心平、释能升、释心觉,五好佛教先进工作者10名,陈家良、谢文芳、赵正初、王建英、张祖国、丁志斌、刘浩、汪畅秋、邓来送。

  2006年10月4日至6日,红安县佛协召开全县首届佛教活动场所各项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县佛教协会理事人员,各重点寺院当家师,县宗教局和有关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县委、县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县长亲自过问,分管副县长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同时,各地佛协还针对寺院管理工作需要,帮助寺院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罗田县佛协附全县佛教寺院分布情况,绘制了彩色地图、标明了寺院坐落的位置和地点,还制定和发布了各种制度,黄石市佛协会同市民宗局共同编印了《黄石市宗教活动场所分布图》附全市寺院分布、历史、现场和名胜古迹等有关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省佛协根据中佛协的要求制订了《湖北省佛教寺院管理办法》、《湖北省佛教寺院住持任职退职若干规定》、《湖北省佛教寺院向省佛协提供事业发展经费管理办法》、《湖北省佛教寺院共约》等,以及每年还举办了各种学习班,培训班共20多期达1000多人,像武汉、黄石、黄冈、荆州、鄂州等市佛协还组织僧人到各地参观学习别人寺院管理经验和成绩,取得了很好的收获。

  四、寺院建设

  十几年来,我省各地佛教寺院的建设,在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下,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教誉,打击非法活动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用于建设寺院资金,达20多个亿,使有的寺院原来是一片废地,现修成金壁辉煌的庄严道场,在海内外佛教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黄梅四祖寺在本焕法师和珍慧法师的主持下,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共建了大雄宝殿等一批寺院主体建筑。

  黄石弘化禅寺,在正慈法师的主持下,十几年来寺院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修复了寺院主要殿堂楼阁和名胜古道以及还兴修了市佛协办公楼。

  黄梅五祖寺方丈见忍法师,先后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修复了六祖殿、长春观、斋堂、方丈室、大小廊、维修了大雄宝殿,天王殿等一批殿堂楼阁。

  武汉归元寺在原方丈昌明法师的主持下,在监院,现任方丈隆印法师的协助下,十多年来先后投入建设寺院资金达3000多万元,特别是修建了双面观音佛广场,吸引了海内外大批香客游客前来修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武昌宝通寺在方丈隆醒法师的精心组织下,投资400多万元修复了大雄宝殿,该殿全部采用进口楠木进行装修,同时并投资200多万元以及还投入1000万元对寺院名胜古迹进行维修和对寺院进行绿化,并还修建了一栋执事住宿楼,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27套,每套40多平方,这在湖北佛教寺院还是首建工程。

  鄂州古灵泉寺方丈坚光法师在市区宗教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主持了2006年9月21日,该寺院修建和扩建工程奠基典礼大会,该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用三年时间建设,该工程完工后,使古灵泉寺又有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民的面前。

  荆州章华寺,在心继法师的主持下,十多年来,其修复*困难四处奔劳,先后筹集资金达1000多万元,修建了大雄宝殿等主要寺院建筑。

  咸宁通山县九宫山无量寿禅寺圣钦法师,近几年来,先后花了6000多万元对殿堂进行了整体维修和建设,现已面貌一新。

  黄梅妙乐寺妙乐法师,从1994年开始,用二十多年时间投资了1.2亿元资金,兴建了20多栋,100多间的殿堂楼阁,占地面积达105亩,同时还兴建了停车场,素斋馆、种花栽树、修桥补路、兴办慈善等,闻名海内外。

  新洲报恩寺,在本焕法师的主持下,在印顺法师的具体操办下,已投入4000多万元,把寺院修复一新,2007年5月又计划投资5000万元修建万佛楼。

  同时,全省各地寺院,如浠水斗方寺、黄州安国寺、武穴林隐寺、荆州菩提寺、武汉铁佛寺、荆州唐安古寺、石首东岳寺、襄樊广德寺、黄石弘化寺、广法寺、华藏寺、粟山寺,寺院也千方百计想办法,筹措资金修复寺院,在全省佛教界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五、佛事活动

  (1) 一般佛事活动。

  全省各重点寺院,自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拨乱反正以后,在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又相继恢复了佛教活动,每月晨钟暮鼓,寺院僧尼早晨3:30起床,4:00斋饭,大殿作功课,晚上4:30上晚课,念经唱佛,其余时间学习经忏、参禅打坐、拜佛,有的还在学习文化,研究佛法等,同时还有一些僧人,外出游方参学,作法事、佛事,打佛七、拜忏等活动,这些活动如外出未经方丈同意,主持批准,一律禁止外出。另外:有的僧尼应居士之邀,帮助作佛事,如放焰口、念佛、打佛七等活动。

  (2) 传戒活动

  1979年至2005年,我省根据中佛协有关文件规定:各地重点寺院如要求举办三坛大戒,寺院应具备僧团组织健全、道风严正、管理严格、生活设施完备、法务活动正常,由省佛协报经省民宗委同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方能举办,受戒者必须年满20周岁,持有身份证,医院体检表,本寺和当地佛协同意,报省佛协批准,方能受戒,年龄超过60岁除*戒、汉戒者外,一般不予受戒,受戒者如有违法和还俗的,由所在地佛协和寺院收回戒碟,交省佛协注销。1984年1月30日武汉归元寺隆重举行我省建国以来第一次传戒法会,各地报名求戒者达263人,其中比丘戒53名,比丘尼戒96名,昌明法师主持受戒活动。之后,黄梅五祖寺、四祖寺、武汉宝通寺、荆州章华寺、黄石弘化禅寺等寺院也相继举办了传戒活动,在全国各地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佛教寺院输送了一批人才。

  为了招收新僧有章可循,省佛协根据中佛协有关规定,制订了传戒和招收新僧管理办法《规定》,凡出家为僧尼者,必须本人自愿、家庭父母同意、历史清白、人格俱全、身体健康、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信仰坚定、为人正直、品行端正、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年满18周岁,经寺院推荐,当地佛协同意,方可拜师出家、受戒、并将本人户口迁入寺院,如不符合出家规定的受戒条件,如有不遵守清规戒律,按规定将户口迁回原籍,自愿还俗者,收回戒碟。

  (3) 挂单和朝山

  随着全省各地佛教寺院不断建设和修复,党的宗教政策关爱,各地到寺院挂单和朝山的僧尼日益增多。按照寺院规定,必须安排好食宿和提供修持条件,我省大部分寺院根据不同情况,都相应作出了规定:凡到寺院挂单者,必须持有当地寺院和宗教部门的证明,戒碟,政历清白,人格俱全,寺院安排食宿3天,需要继续挂单,必须重新办理手续,有的寺院挂单最多不超过1个月,但按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于六根不全,精神病患者和证明手续不全,寺院一律拒绝挂单,在挂单期间,如发现有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寺当地派出所,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4) 祈祷法会

  从1986年开始,省佛协根据佛教协会号召,在武汉归元寺、武昌宝通寺、先后召开“祈祷世界和平大会”,同时还向各地佛协和寺院发出通知,要求举办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各地纷纷响应,参加人数累计达数万人,法会期间还签名祝愿世界和平、祖国昌盛、人民幸福。同时,还有一些寺院举办抗日战争、地震、灾害、抗洪等祈祷活动,为已故的将士,英雄人物祈祷。

  六、慈善公益事业活动

  省佛协于1997年4月份,经报请省民宗委同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省佛协弘法慈济功德会,招聘6名佛教居士,主要经营佛教书刊、法器、光碟等,各重点寺院也开办了法物流通处和慈济服务活动,极大的方便了信教群众和作佛事、文化、慈济等活动的需要。

  归元寺于1994年、1997年、2002年、2001年分别为武汉鲁巷中学、中泰文化中心、黄破李集教育事业、教师节慰问捐款共计人民币543万元。该会和所属各寺院于1995年、1999年为蔡甸区宋庆龄幼儿园、新洲仓埠镇中心中学修建教学大楼、汉阳铁路小学共计捐款人民币25万元。报恩寺于回叩4年至2004年,为修建焕新小学、汉子山小学,救助特困学生共捐资110万元。2004年初昌明会长禅书义卖筹得善款28万元,9月1日,与武汉晚报举办“慈善一日”筹集善款42万元,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读书。

  救援抗击自然灾害80余万元。1989年,昌明会长支援灾区500套衣被,尼众为灾区捐款数万元。1991年本会为武汉洪涝灾害捐款124万元,捐衣被500套,昌明法师捐款022万元,归元寺捐款03万元,寒衣500余套,僧众捐款共0.卫S万元。1996年本会为云南丽江地震灾民捐款0.3万元,为武汉防汛救灾捐款3.18万元。1997年本会为贫困灾区捐款3万元。1998年本会组织佛教界为抗洪救灾捐款31万元,组织僧众捐款22万元,另外归元寺为抗洪救灾捐款14万元,昌明法师个人率先捐款018万元;宝通禅寺捐款05万元;莲溪寺捐款17万元;栖隐寺捐款03万元,捐衣、被等折合人民币数千元。2003年抗非典捐款6万余元,2005年为印度洋海啸捐款10万元。支持社会福利事业4如万元。本会于回叨2年先后为新洲、黄破捐款O回万元、0.25万元解决农民吃水问题、1994年为解决国营宝通寺素菜馆职工住房困难资助35万元、1995年为武汉市残疾人基金会捐款2万元。

  1995年为武汉市宗教界爱心基金会集资14万元、1995年支助汉阳区政协17万元、1996年为打通归元寺外的消防通道出资16万元。归元寺于1994年为社会福利事业捐款1万元、1998年为武汉市慈善会捐款138万元、1998年为武汉市残疾人福利会捐款02万元、2001年为发展武汉市旅游事业捐款35万元、2001年为六一儿童节捐款1万元。2002年、2003年、2004年教师节,为慰问少数民族教师捐款共计4万元。200()年报恩寺本焕方丈捐资

  400万元建健民医院1所。1994年以来新洲区佛协组织新洲区佛教界供养社会孤寡老人150多人。2002年、2003年、2004年为蔡甸区龙湖村奔小康共捐款27万元。

  省佛协自1997年恢复工作以来,全省佛教界继续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累计资金达2亿多元,特别是1998年至1999年,长江发生百年来的特大洪涝灾害,我省佛教界广大人士积极响应,中佛协和各级政府的号召,纷纷捐款捐物,有的寺院住持方丈还带领僧尼亲自上长江抗洪第一线慰问抗洪军民,受到了各级领导,各主管部门表彰,各级新闻单位还报道了他们的事迹。2004年印尼发生海啸和2005年湖南、江西两省发生洪涝灾害,我省佛教界积极响应,**向这些受灾地区捐款捐物达200多万元,其中像黄梅县妙乐法师通过中佛协向印尼灾区捐款80多万元,黄石弘化禅寺正慈法师、黄梅五祖寺见忍法师,原武汉归元寺方丈昌明法师,武昌宝通寺隆醒法师,荆州章华寺心继法师,鄂州古灵泉寺坚光法师以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新洲报恩寺本焕法师,印顺法师先后为希望小学、修桥补路、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共达数千万元。

  近几年来,我省佛教界捐资兴建希望小学,扶贫济困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例如:黄梅妙乐寺妙乐法师2003年捐资500多万元,在自己的家乡,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免交了学费。黄梅五祖寺方丈见忍法师,通过在**佛教界捐款30多万元资金,在黄梅东冲村,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2006年2月份,见忍法师还在武汉资助了270多名困难大学生,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正慈法师捐赠衣物共达20多万元给下岗工人,已故会长昌明法师向枝江、大悟、五峰等贫困山区灾民捐助资金达30多万元。

  2006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隆昌等地发生了地震,黄梅妙乐寺妙乐法师获悉后,连夜组织寺院僧尼赶赴灾区,亲自把现金和衣物送到灾民手中,黄梅五祖寺方丈见忍法师自2003年至2006年连续4次在武汉举办了大型赈灾扶贫帮困答谢斋宴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武昌宝通寺方丈隆醒法师在自己身体欠佳的情况下,每年春节还带领寺院僧人到下岗困难家庭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和衣物。襄樊广德寺方丈圣君法师每年都专访了一些残疾老人。

  七、湖北著名高僧

  1)昌明法师

  昌明法师,俗姓曹,名字秀,生于1917年8月,祖籍湖北枝江县瑶华乡柏杨村,他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武汉市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汉阳区政协副主席。汉阳归元寺方丈,同时还并兼任湖北省残疾人基金协会名誉理事,在海内外佛教界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广大佛教徒的无限敬仰,被誉为中国著名的十大高僧之一。 昌明法师1935年7月在本县弥陀寺出家,拜觉岸大和尚为师,1937年春他开始了苦行僧的生涯,先后朝拜省内外一些名山大寺,精求佛法。1938年8月到沙市章华寺参学。1936年秋前往湖南衡阳罗汉寺法光佛学院,学习佛法经典,并荣获讲经法师的席位,在此还积极参加抗日救护队,为救护伤员,耳部还负了重伤,被传为佳话。1938年前往广西桂林竹圣寺弘化研究院参研,学业佳良,从此在佛坛名声大振。1946年至1954年蝉联弥陀寺两届方丈,1957年应武汉市佛教协会的邀请,入汉阳归元寺讲经说法。1958年被派往北京中国佛学院研究部学习两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被请回归元寺,1965年升任监院,“文革”中一度曾受到冲击。为保护寺庙,他还向周恩来写信反映情况,周总理接信后,当即作了批示,才使归元寺得到了保护。1979年荣任归元寺方丈,并率领寺院僧众把殿堂楼阁和名胜古迹修复一新,使这座中南古刹又恢复了生机,1992年又荣任五祖寺方丈,为恢复五祖寺面貌作出了重要贡献,使祖庭再盛于世。 昌明法师为弘扬佛教,修复寺院,呕心沥血,光彩照人。现在他的弟子和信徒遍及海内外,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他每年捐赠佛教事业和社会福利的资金达几十万元。为祖国的富强作出很大的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富有很高佛学理论素养的禅门名僧,对佛教的经典教义具有相当的造诣,他积极主张佛法与世间法相结合,坐禅与劳作相并的修行方式,他精通佛教音乐和佛教历史,书法自成一体,独树一帜,诗词也脱口而出,吸引很多中外各界人士慕名前来求墨宝,他热情接待,慷慨惠赠,以字播禅,以诗传法。十多年来,他还先后接待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人物,以及各国知名人士的来访,自己也亲自率领佛教代表团出访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促进祖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世界和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道根法师

  当代湖北高僧,现任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市洪山宝通寺方丈,武昌区政协委员。道根法师,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出生在湖北随州大堰坡一贫苦家庭,俗名卓正才。母亲早逝,随祖母、父亲长大,其家庭世代信佛.因家贫辍学,19岁前往随州何家庙礼圣因禅师出家,起法名果明,号道根.21岁往汉阳归元寺求戒,住禅堂,听圆瑛法师讲《圆觉经》,随持松法师、慈舟法师学习五教义等佛学理论。23岁,回随州往十方寺,先后任维那、知客等要职。法师深知:“以戒为师”之重要,26岁时,辞去职务,前往武昌正觉寺,从印觉法师(慈舟法师俗侄)研习戒律,严持净戒。后从莲溪寺方丈体空法师之请,到该寺协助建立十方丛林规制,任维那,实行结夏安居,究研律仪规范。1938年日军侵占武汉,法师回随州三佛寺。

  1940年,法师受莲溪寺诸师之请,回寺闭华严关,农历六月十九,既观音菩萨圣诞日进关,1943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出关.闭关三年中,精心修持,精研《华严经》。1944年,法师往汉口普光堂(月霞法师道场)闭净土关五年。这五年中,法师始终潜心净土法门。

  苏州灵岩山寺是印光法师创建的净土法门,法师向往已久。1950年,法师毅然振炀灵岩,当即请为班首。灵岩乃当年念佛之生死门庭,法师主持念佛堂领众念佛,发扬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祖训传统。1954年法师朝礼山西五台山后回到武昌,挂炀正觉律寺,旋即荣任莲溪寺方丈。

  莲溪寺,乃武汉佛教古刹,亦为法师闭关现奇迹的道场。此次回寺后,更重严格规制,两时功课,参禅念佛,一如佛制。为了发扬“农禅并重”的的优良传统,组织全寺僧众,投入农田生产;购置机具,开办草制品厂;为了移风易俗,建立火葬场,为广大丧户服务。由于服务周到,收费合理,火葬业务逐渐扩大.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1960年一次投入六万余元,将改原火葬炉建为三座捷克式反射炉。

  1978年后,重点寺院重新开放。

  1979年春,法师又被请回莲溪寺任方丈,率领大众,重振宗风;自筹资金,维修寺宇。由于该寺拟改为尼众道场,1986年,八旬法师隆重受请荣膺宝通寺方丈。为了振兴宝通,法师精神焕发,日夜操劳,短短数年,维修了大山门、弥勒殿、大雄殿、方丈室、禅堂等主要殿宇。重建了西客堂、伽蓝殿、齐堂、香积厨以及僧寮等。并且重点整修了洪山宝塔,以及弥勒、韦驮、观音、地藏、四大天王等。各堂圣像,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合乎法度。

  恢复丛林体制,乃法师又一大愿。“道高菩提传慧命,根深般若演毗尼”。这副对联正描绘了法师续佛慧命,重演毗尼之宏誓大愿。宝通宗风得以大振,“六和僧团”得以再现,实乃法师之德也。

  3)宽莲法师

  宽莲法师(公元1926-1997年) 是近代湖北高僧,生前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原沙市市佛教协会会长,沙市章华寺方丈,政协荆沙市委员会常委等职务。

  宽莲法师出生在湖北松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俗名周海平。其家庭世代信佛。因家贫而辍学,12岁时,父母将其送往松滋牟尼庵出家,礼演林法师剃度,法名宽连。16岁前往湖南古大同寺求具足戒,戒後侍戒师觉华法师参学,住禅堂。在觉华法师的开示下,研习教理,坚持禅净双修,首看《大方广佛华严经》。20岁住章华寺参妙莲和尚学净土,後又在月恒法师指导下研习《大乘妙法莲华经》。宽莲法师深知“以戒为师”之重要,又专攻律宗,先后研习《四分律》、《经律》、《梵网律》、《菩萨戒本》等,并担任章华寺维那、知客等职。二十二岁往庐山东林寺同果一和尚住茅棚,再修净土一年,回章华寺后再任知客。公元1950年宽连法师响应政府号召,坚持农禅并重,组织寺内生产,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研究《金刚经》、《无量寿经》等。

  公元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宽莲法师经十方推荐,成为中国佛学院第一批学僧。四年的学僧生涯,宽连法师如鱼得水,潜心钻研,系统学习佛教教理,同时参拜了许多高僧人德。法尊法师、正果法师、明山法师、圆拙法师等对宽莲法师均有开示,还聆听过虚云人师的遗教。公元1959年,宽莲法师从佛学院毕业后,决意回章华寺振兴道场,然而未能如愿,被下放劳动,“文革”中受尽磨难。

  公元1980年以后,各地名寺古刹相继开放,宽莲法师振兴章华寺的愿望与日俱增,先后赴云南、江苏、江西等省参惮念佛、寻求章华寺恢复中兴之途径。

  公元1988年6月,宽莲法师受沙市十方各界之恭请,明玉方丈之婉留,毅然辞去当阳玉泉寺执事之职,于6月14日率众僧重返章华寺。此时的章华寺,早巳面貌全非,幸存的三座殿宇,上漏下湿。院内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满目疮痍。看眼前,忆过去,宽莲法师泪流满面。在政府的支持下,宽莲法师亲率四众弟子,夜以继日,不顾病体和六十多岁的高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短短几天,寺院焕然一新。农历六月十九章华寺举行了二十二年以来第一次“观音法会”,接着七月半又举行“孟兰盆会”。两次佛门盛会标志着宽莲法师领众重振章华、再转法轮的全面启动。

  几年来,宽莲法师立足边维修边开放,逐步恢复丛林体制,弘扬人间佛教的办道宗旨;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勤俭节约,点滴不废”的治教精神;坚持“不等、不靠,不伸手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弘法利生,爱国爱教”和“三依靠”(依靠政策、依靠政府、依靠信徒)的建寺原则,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苦修菩提,成就如来家业。

  公元1989年4月,法师带病赴江西,福建等地参学,除寻得千年古樟一棵外,还请来祖传塑师数名,为章华寺佛像雕塑遵章循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1990年6月法师再赴江西,参学老同参果一和尚,求得寺院殿字建设之真谛。公元1991年法师两度赴京,向赵朴初会长及中国佛教协会请示汇报工作得到了支持和肯定;参加中国佛教协会全国会议、求教於诸山长老,获益匪浅。公元1993年亲临缅甸,与缅甸侨僧证通法师结为同参,请回玉佛十余尊。法师外出,公务缠身,每到一刹,总是拜高僧,访大德;参学同辈,不耻下问;亲敬长者,聆听开示。同时广种福田,普施佛法。为了佛教的千秋大业,法师特别注重培养佛学僧才,对内开办僧伽培训班,对外则遣学四方,可谓深谋远虑,呕心沥血。

  法师德行超凡,引人注目,鼓舞了四众弟子,也鼓舞了社会各界,被十方誉为“宽莲精神”,赢得教内外一片赞扬。省、市报刊、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其艰苦创业之成就,公元1990年被新闻单位评为“沙市十人新闻人物”之一。公元1991年被评为“湖北省宗教界为四化作贡献先进个人”。

  宽莲法师中兴章华,身体力行;弘扬佛法,精进戒行;行住起居都为章华寺常住树立了榜样。因此,章华寺在社会各界威信高,声誉好。寺院的恢复得到了海内外佛门弟子的大力支持,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信徒都来护法。其恢复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难以置信。几年时间,将一座濒临灭绝的历史名刹,恢复到今日已超历代规模。“宽通三乘法施荆地,莲开九品光耀楚天”。这副楹联是对宽莲法师重振章华,慈航普渡的概括;也是对章华寺法轮常转、宗风大振的总结。如今之章华,殿堂雄伟,佛像庄严,环境清静,正法久住;今日之寺僧,勤修二学,恪遵六和,爱国护寺,利乐有情。诸如一切,实乃法师之大功大德。

  公元1997年7月13日,宽连法师功德圆满,安祥西归。寺僧遵法师遗嘱,将骨灰一分为三,一部分做四十八愿饼,撒入长江,一部分撒在章华寺周围,一部分入塔。

  4)明玉法师

  明玉老和尚,俗姓赵,名正光,湖北省当阳县人。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乙卯岁二月十一日出生。明玉幼失怙恃,有叔出家名法净者,在玉泉寺任当家和尚,法净把明玉带到玉泉寺抚养。明玉生活在寺院里,从小就受到佛法的熏陶。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明玉十三岁时,在玉泉寺落发出家,做了一名小沙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十六岁时,在沙市章华寺受具足戒。

  明玉圆戒后外出行脚参学,先後到过安徽的九华山,南海的普陀山,镇江的金山、焦山,扬州高 寺,常州天宁寺,以及南京的栖霞山寺,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天台山的国清寺和杭州的灵隐寺、海潮寺等道场,先後参访六年,年岁成长,知识大增。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返回宜昌,初住古佛寺,不久又到沙市章华寺参学。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受请到当阳关陵庙担任监院,任职三年余,处事公正,众所钦仰。到了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六月,玉泉寺住持缺位,两序大众推请明玉出任玉泉寺住持,这时他年仅二十七岁。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明玉仍任玉泉寺住持如故。所不同者,人人都要工作才有粮食配给,虽住持亦不例外。到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长达十年浩劫的时候,红卫兵砸毁了玉泉寺的佛像、法器,出家人都被赶出寺院,明玉亦被迫还俗,离开了他从小生活成长的玉泉寺,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改造。在农村中劳动了十余年,他道心坚固,随处即是道场,用功办道,不离心宗。直到一九七八年後,改革开放,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各地重点寺院也开始交给僧人管理。一九八五年八月,明玉老和尚应宗教部门之召,重回玉泉寺,恢复僧装,重现比丘相。

  明玉回到玉泉寺后,首先找回了六名早先寺中的道侣,进住安单,开始了重修玉泉寺的艰钜任务。此时明玉老和尚已年逾七旬,他为了中兴祖庭,不辞辛劳,往返奔走,对外募化,争取资金,继而开始了建设工程。以後数年间,先后重建了天王殿和讲经台,并且修复了毗卢殿、般舟堂、圆通阁等建筑。此外从外面还请回了五百七十多尊佛、菩萨像,供奉在各殿堂中;并添置各种法器一百馀件,使寺中的佛事仪式得以进行。他继而绿化环境,栽植树木千馀株,可说是全心地投入了复建工程。十年之后,建设工程告一段落,常住众也增加到为五十余人。

  在硬体工程规模粗具後,明玉老和尚升座讲经,开始了弘法活动。老和尚讲经时,深入浅出,说事显理,说理应事,令闻法者饱尝法味。此外,老和尚热心於社会慈益事业,乐於助人。他曾创办了一所佛慈医院,为农村贫病者治疗;他资助社会兴学、收养难童、照顾孤儿、挽救失足青少年并辅导就业;他抱著「救人不图报,利人不求谢」的无相布施,广植福田,展现出「人间佛教」的利他精神。

  明玉老和尚由於长期辛劳,因而积劳成疾,於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圆寂,世寿八十四岁,戒腊七十。

  5)显光法师

  显光俗姓徐,号化石。黄冈市团风县上巴河剪子村人。生于1911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据本人所述三岁出家,习古诗,研佛理,深得造诣。曾任杭州海潮寺方丈、武汉归元寺首座、九华山佛学院副院长。1946年接任黄州安国寺主持,但因当时正在杭州海潮寺任主持,故未到任。1957年7月至1963年,显光连任安国寺主持。1986年,在离别安国寺多年后,显光重归安国寺,再度担任主持,直至1998年农历十月初三返回家乡后圆寂。享年88岁。显光法师担任安国寺住持多年,为安国寺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安国寺当代历史上重要的住持僧之一。尤其是在最后一任中,为收回寺基、募资筹款、重修山门、修复各殿、再塑佛像,为重建古寺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办班讲学,为培养佛教新人作出了贡献。显光生前得到佛教界同仁的认可,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冈市和黄州区政协常委、黄冈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显光法师除佛学造诣深厚外,他的诗词、书法都颇具功底。

  6)融训法师

  融训法师,俗名唐均尧,生于1921年,湖北省黄冈人,1938年于鄂州西山古灵泉寺礼会焱和尚出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佛学院。历任武汉归元禅寺知客、鄂州西山灵泉寺监院、湖北省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鄂州市政协委员等职。2005年2月12日圆寂,享年84岁。

  7)常乐法师

  常乐老和尚,号透虚,俗姓程。1914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大冶县保安镇一家家。在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之时,先师戡破世情,矢志出家,一圻礼东方山青云和尚为师。次年即赴阳逻青莲寺受具足戒。1937年后,先入浙江宁波观崇寺佛学院学习,后进天台山国清寺佛学院及上海法藏寺佛学院深造。1944年回到黄石后频行于马泉寺、弘化寺、东土庵和鄂州云盖寺、黄冈安国寺,武昌九峰山等处弘法度众。全国解放后,曾先后担任黄石栗山寺、弘化寺和极乐寺住持,并以僧籍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兼任詹爱宇村夜校教师,又参加创建黄石第一家火葬场并于1958年后为该火葬场负责人之一。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宗教政策落实,先师重登东方山,出任弘化禅寺住持,成为东方山之佛教界领袖,后被推选为黄石市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和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同时又连任黄石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常委。

  八、佛教团体

  (一)省级佛教团体(湖北省佛教协会)

  解放后,湖北佛教获得了新生。1959年6月27日成立了湖北省佛教协会,7月27日至29日,在汉口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21人,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了湖北省佛教协会第一届领导班子,有正副会长7人,正副秘书长3人,常务理事16人,理事46人。2000年5月湖北省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正式代表142人,此次会议选举产生正副会长6人,咨议委员会正副主席3人,正副秘书长9人,常务理事25人,理事62人。内设办公室、教务部、财会室、《正信》杂志社、《湖北佛教简报》编辑部,下设弘法慈济功德会,直管宗教活动场所汤逊湖龙王寺,现有工作人员6人。 一、组织机构。全省17个市州,现有13个成立了佛教协会和筹备小组,98个县市区,现有53个成立了佛教协会和筹备小组。 二、活动场所。全省现有正式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不包括临时登记和未登记)共1300多处,其中有国家级4处,省级51处。现有宗教教职人员5000人,信教居士3万多人,信教群众约有98万多人。 三、人才培养。1994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成立了武昌佛学院,现开设了三个大专班(即男众班,尼众班,艺术班),学制三年,先后共招收学僧200多人。全省佛教界现有留学生6人,研究生17人,本科生86人,专科生118人,中专生179人。同时有100多人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青联委员等;有30多人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合影。 四、学术交流。全省佛教界先后有80多人在全国有关出版社出版佛教著作、小说、诗歌、书法集、楹联、画册、经典传说等100多部,有180多人出国访问和参加海内外佛教界学术交流以及大型佛事活动。 五、慈善事业。1997年5月经省民宗委批准成立了湖北省佛教协会弘法慈济功德会,2001年8月成立了慈缘志业湖北办公室。 近几年来,全省佛教界先后向全国各地抗洪救灾、扶贫济困,希望工程、下岗工人、救助孤老,捐款捐物达2亿多元,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赞扬。 六、未来规划。一是拟定在江夏区汤逊湖筹建湖北省佛教文化基地,兴建武昌佛学院、太虚讲堂等;二是筹措部分资金,拟在武昌水果湖一带兴建省佛协办公大楼,计划内设办公室、教务部、外联部、人事部、监察部、佛学研究室、湖北佛教网站,《正信》杂志、《湖北佛教通讯》、《潮音》刊物等;三是力争在3-5年内完成17个市州和重点县市区佛教机构组织建设;四是拟定5年内编辑出版《湖北佛教文化系列丛书》。即湖北佛教史、历代高僧传、名寺古刹、经典传说、诗词楹联和书法画册等十部著作和拍摄五部佛教电视连续剧以及一本大型佛教宣传画册;五是计划在近年内着手成立省佛协音乐,书画、武术、诗词、楹联等专业艺术团体机构。

  附:湖北省佛教协会各项规章制度

  目 录

  一、 省佛协主要职责

  二、 省佛协议事规则

  三、 省佛协会长办公会规程

  四、 省佛协办公室联系工作制度

  五、 省佛协办公室工作人员职责

  六、 省佛协办公室工作人员守则

  七、 省佛协办公室干部职工考核办法

  八、 省佛协办公室学习制度

  九、 省佛协办公室工作制度

  十、 省佛协办公室会议制度

  十一、 省佛协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

  十二、 省佛协办公室印章管理制度

  十三、 省佛协办公室财产管理制度

  十四、 省佛协办公室车辆管理制度

  十五、 省佛协办公室廉政建设制度

  十六、 省佛协办公室接待工作制度

  十七、 省佛协办公室安全保卫制度

  十八、 省佛协办公室信访工作制度

  十九、 省佛协办公室保密工作制度

  二十、 省佛协办公室会费管理制度

  二十一、 省佛协办公室请假奖惩制度

  省佛协主要职责

  1、 协助政府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并提出我省有关佛教事务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 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佛教理论和政策等重要课题的调查研究,掌握动态,互通情况。

  3、 积极开展宗教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教育,协调处理有关佛教方面的重要事务和矛盾。

  4、 分析我省佛教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5、 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保护佛教活动场所和佛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佛教界人士开展正常的佛教活动,制止和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

  6、 大力支持佛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7、 负责组织佛教界人士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宣传、学术研讨和对外交流交往工作。

  8、 协助有关部门认真作好佛教界人士的政治安排,帮助佛教界人士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

  9、 切实作好佛教界人士的接待工作,服务周到,有礼有节。

  10、 承办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一、 省佛协议事规则

  第一条:省佛协计划召开各种重要会议,举办各种重要活动,开展各项重要工作和对外交流交往等事务,必须事先报告省民宗委同意,方能开办。

  第二条:省佛协理事以上,对于召开的各种会议和活动,必须无条件参加,特殊情况,经请假批准后,方能缺席。

  第三条:省佛协每季计划召开一次会长办公会议或扩大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讨论布置工作任务,必要时根据会长提议,可临时召开有关专题会议。

  第四条:省佛协每月计划用简报形势,书面向省民宗委报告工作大事记,每月还安排专人向省民宗委汇报一次工作。

  第五条:省佛协开会讨论重要工作、人事安排、重要活动、建设项目和违规事件,要按照组织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第六条:省佛协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认真地组织落实,不走过场。

  第七条:省佛协每半年要对财务进行一次小结,年终召开财务决算和预算会议。

  第八条:省佛协每季要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一次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第九条:省佛协在制定佛教教育发展基金和慈善公益事业计划时,要大力支持海内外佛教界人士,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捐赠和资助活动。

  第十条:省佛协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团结,相互合作,每位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反对弄虚作假,明争暗斗等不正之风。

  第十一条:省佛协要积极主动配合省民宗委,及时调研和处理突发性事故,做到不拖不抗。

  第十二条:承办省直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和其它有关任务。

  第十三条:本规则经省佛教协会审查同意后,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二、 省佛协会长办公会议规程

  省佛协会长办公会或扩大会议,原则上每季召开一次,会议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和承办。特制订会议规程:

  (一) 确定会议内容

  1、 学习文件,领导讲话,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2、总结交流经验,介绍工作成绩和情况。

  3、安排布置工作任务和研究有关问题。

  4、组织参观学习和表彰先进。

  (二) 会议审批程序

  1、 明确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和主持人。

  2、 由办公室提出会议方案,提请会长或常务副会长确定,报省民宗委一处和分管领导审定。

  3、 会长办公会议或扩大会议,研究的重要人事、重大活动,用书面报告省民宗委确定。

  (三) 会议准备工作

  1、 起草会议通知

  2、 落实会议地点

  3、 编印会议指南

  4、 邀请有关领导

  5、 安排会议住宿

  6、 组织会议报到

  7、 负责会场布置

  8、 调度会议车辆

  9、 预算会议经费

  10、 布置安全措施

  11、 联系新闻媒体

  12、 编写领导讲话

  13、 作好会议记录

  14、 制作会议证书

  15、 审定发言材料

  (四) 会议落实工作

  1、 整理会议材料归档

  2、 作好会议经费结帐

  3、 编印会议传达文件

  4、 印发会议贯彻简报

  5、 组织专题检查会议贯彻情况

  三、 省佛协办公室联系工作制度

  1、 负责协助会长,副会长向省民宗委、中国佛教协会、省直有关部门作好工作汇报,情况通报,联系有关工作,协调有关事务,处理有关问题和有关材料准备工作。

  2、 确保与省民宗委,中国佛教协会、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县区佛协保持信件、电话、传真畅通无阻。

  3、 拟定每半年召开一次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佛教协会秘书长和办公室主任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安排布置有关任务。

  4、 要不定期向省民宗委、中国佛教协会、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县区佛教协会,省佛协常务理事以上领导,寄发省佛协主办的《正信》杂志,《湖北佛教通讯》,《湖北佛教简报》,武昌佛学院主办的《潮音》院刊。

  5、 办公室对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批示的信访信件,要及时协助有关部门或有关领导认真进行处理和回复,不能压着不办或简单处理。

  6、 要认真协助省佛协领导,对突发佛教事件及时地了解情况,掌握动态,为处理事故当好参谋。

  7、 协助省佛协会长,副会长,作好全省佛教工作的调查研究和有关政治人事安排工作,确保省佛协上下关系和各方面工作正常运行。

  8、 对于各地佛教界举办的重大活动,重要佛事、学术交流、外事接待,新闻报道,要切实掌握情况,把好政策关,并及时地通报信息,供领导内部参阅。

  9、 重大节假日办公室要安排好专人值班,并与省民宗委、中佛协保持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造成过失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10、 负责做好省民宗委、中佛协、省直有关部门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并认真把它落实好。

  四、 省佛协办公室工作人员职责

  根据省佛协办公室工作实际情况,结合3月9日省佛协在武昌宝通寺召开的会长办公专题会议,4月10日省佛协在汤逊湖度假区召开的会长办公扩大会议,4月14日省佛协办公室召开的工作会议研究的意见,经报请省民宗委同意,现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如下:

  赵金桃同志工作职责:主持省佛协办公室全面工作,协助省佛协会长、副会长,认真作好全省佛教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

  高江映同志工作职责:协助赵金桃同志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参与有关活动及调研事务。

  谢文芳同志工作职责:协助赵金桃同志侧重分管办公室会计事务、接待、来信来访、档案、车辆管理和联系省佛协日常工作及事务活动等。

  柴双林同志工作职责:协助谢文芳同志侧重作好办公室财务、信件收发、文书资料保管和有关会议经费的起草打印,以及有关事活动。

  编辑工作职责:负责作好省佛协主办的《正信》杂志、《湖北佛教简讯》、《湖北佛教简报》、武昌佛学院主办的《潮音》院刊等稿件的采访、收集、整理、编辑等工作,并协助办公室同志作好有关文件、公函的起草打印和信函回复及一些事务性接待联络工作。

  司机工作职责:负责管好车、开好车,切实履行司机的职责和义务,确保车辆安全行车,并协助作好办公室和场地卫生打扫、电器修理、值班、安全和有关事务联络工作。

  五、 省佛协办公室工作人员守则

  一、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 要立党为公,爱岗敬业,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政策、宗教法规各项规章制度。

  三、 要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团结友爱,互敬互助,关心别人为荣,伤害他人为耻。

  四、 要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政廉洁,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

  五、 要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六、 要树立良好的人生风貌,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赌博抹牌,不参与社会迷信色彩活动。

  七、 要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同困难和坏人坏事作斗争,树正气、立新风。

  八、 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忠于职守,努力按时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九、 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自觉地遵守工作纪律和组织原则,不闹事,不道听途说。

  十、 要尊重和关心宗教界人士,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六、 干部职工考核办法

  干部职工考核是干部人事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掌握了解干部职工现实表面的主要方法,考核实行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1、 平时考核。主要采取与干部职工谈话、听取思想汇报和工作汇报,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

  2、 年度考核。一次一次,每年年终或次年年初进行,年度考核在考核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3、 考核的内容和等次。年度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年方面,以考绩为主。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表现;能,是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勤,是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廉是指廉洁自律方面的表现。

  4、 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职称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1)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

  (2) 称职。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3) 基本称职。有一定的政治、业务素质,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基本适用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一般

  (4) 不称职。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5) 优秀等次比例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确定。

  5、 年度考核的方法步骤:

  (1) 动员部署。召开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宣传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 个人述职。办公室领导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述职;个人述职或总结材料经审定后,填入《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3) 民主测评。召开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对办公室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民主测评。

  (4) 确定考核等次。考核小组根据工作人员个人述职、平时考核意见及民主测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考核等次评定的初步意见,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实行公示,在《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上签署评鉴和考核等次意见后,报省民宗委审核备案。

  (5) 通知考核结果。由本人在《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上就考核结果签署意见。如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在10日内向委人事处提出复核申请,对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考核小组将在确定优秀等次之前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6) 备案与归档。办公室将年度考核总结和《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备案统计表》、《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备案表》报委人事处审核备案,并及时将《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归入被考核人档案。

  6、 年度考核结果的运用

  (1) 对称职以上人员,兑现有关年终奖励。

  (2) 年度考核连续3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将提前晋升一级级别工资档次;连续5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必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级别工资档次。

  (3) 对年度考核当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由任免机关在3个月内予以降职。

  七、 学习制度

  1、办公室全体人员必须自觉地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时事政策、法律法规、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2、按照“立足本职,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每年年初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学习专题、阅读篇目,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

  3、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落实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效果。每人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3小时,自学要有笔记,有学习体会,每周四集中学习半天,每次集中学习围绕1至2个专题进行讨论,集中学习要严格考勤,缺课的要及时补课,做到每半年通报一次学习考勤情况,年终叫结评比。

  八、 工作制度

  1、严格坚持作息时间。办公室全体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准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严格请假制度。

  2、严格办公秩序。工作时间集中精力,保持肃静,不得高声谈笑,嬉耍打闹,玩电脑游戏和带人在办公室闲说论事。

  3、严格管理。坚持每日清扫办公室卫生,保持办公室内清洁,做到“三无、四净”,即:无灰尘、无杂物、无异味;地板净、门窗净、墙壁净、桌椅净。办公设备设置合理,物品摆放整齐美观,要文明用语,热情服务。

  4、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任务。办公室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工作情况汇总,对各地上报的材料,及时办理,不得拖延,对不需经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经有关领导审批予以办理。

  5、严格风纪,必须认真执行佛教有关规定,做到举止端正,讲究文明礼貌,保持良好的风纪风貌。

  九、 办公室会议制度

  1、办公室工作会议

  (1)办公室工作会议由办公室负责人主持,全体工作人员参加。

  (2)办公室工作会议计划每周举行一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也可随时地召开有关专题会议。

  (3)会议内容:传达有关文件和上级指标精神,宣传有关事项,交流工作情况,并由办公室负责人安排工作任务。

  (4)会议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做到少数服从多数。每位工作人员应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做好会议笔记和会议记录。

  2、办公室民主生活会议

  (1)办公室民主生活会,由办公室负责人主持,全体工作人员参加。

  (2)办公室民主生活会计划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开有关会议。

  (3)会议内容: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办公室政治业务学习会议

  (1)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定为每周星期四,由办公室负责人主持。

  (2)学习时事政治、宗教政策、法规和佛教常识,及上级领导布置的有关学习内容。

  (3)必要时可请有关部门专家教授讲课或作理论辅导。

  4、办公室会议纪律

  (1)凡办公室召开的各种会议,参与者不得无故缺席,有特殊情况的,必须请假。

  (2)一年中,办公室工作人员有三次不参加政治学习会议,将在省佛协有关会议上通报。

  (3)办公室工作人员,外出超过2日以上的,必须事先向办公室负责人请假,以便加强联系。

  十一、财务管理制度

  1、 办公室财务工作对省佛教协会理事会和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2、 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和国家规定的权限履行职责,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科目清楚,日清月结,随时接受有关领导的检查。

  3、 要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对各项经费分户立账,专款专用,接受省民宗委和理事会的监督。

  4、 财务人员每季度要进行一次财务分析,将收支情况和注意问题,向办公室负责人和会长办公会汇报,以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5、 加强发票管理,实行发票登记制度,税务收据和发票由会计统一购买和保管,出纳领取收据和发票应予登记,用完后再加理换领手续。

  6、 加强现金管理,收入现金统一由出纳保管,要尽量做到多余现金当日存入银行。

  7、 本会各种费用开支必须遵守财务制度,实行“一支笔”审批方法。

  8、 加强支票和借款管理。因工作需要领导支票和借用现金,需经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批,严禁公款私借。支票和借款,必须在支出或出差等工作结束后一周内结帐,否则其借款逐月从经办人工资中扣除,直到结清为止。

  9、 各种会议、接待和培训等工作所需经费,由办公室写出经费预算报告送领导审批。

  10、 工作人员出差(含外出参加会议等)应经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办公室负责人出差应经分管副会长同意,否则不予报销出差费用。

  11、 凡报销费用,需凭正式单据,每张发票必须由经手人、证明人、办公室负责人签字、财务人员审核才能报销。对手续不完备或不符合政策、制度或规定的,财会人员有权拒绝报销。

  12、 除本会财务人员和办公室负责人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阅财会资料,如确有需要,需经本会会长或会长办公会议同意。

  十二、印章管理制度

  1、 省佛协印章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政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坚决杜绝在印章上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2、 湖北省佛教协会印章,由办公室负责人保管,重大事务,原则事务,外来事务需用印,要经本会分管领导批准,并进行登记,方能盖章。

  3、 湖北省佛教协会办公室印章,由办公室主任保管,重要事务要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并进行登记,方能盖章。

  4、 湖北省佛教协会财务专用章,由会计保管,用印时经分管财务领导批准。

  5、 湖北省佛教协会经书流通处财务专用章,由经书流通处出纳保管,用印时,由分管流通处负责人批准。

  十三、财产管理制度

  1、 购置办公用品,办公室生活用品,订阅报刊杂志和办公房屋维修,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务的状况,由办公室主任和办公室负责人共同审定1000元以上报分管副会长审批,大额开支报会长或会长办公会议审定。

  2、 购买物品必须坚持1000元以上,由两人共同购买,3000元以上三人共同参与的办事原则。

  3、 凡本会和办公室固定财产,要进行登记,编号,建立固定资产帐目,落实专人保管,一年清理一次,对于无故损坏资产的人和事,要追究责任进行严肃处理。

  4、 对于本会和办公室的财产物品,不能随意借给或租给他人,更不得将公物带回家中使用,因特殊情况,经批准用于公务性活动,但必须办理借用手续,按期归还,如损坏,照价赠偿。

  5、 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发扬节约的优良传统,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防止损坏。

  6、 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财物财会管理制度,相到监督,共同把财物财产保管好,确保不出问题。

  十四、车辆管理制度

  1、 车辆使用范围

  (1) 协会领导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因公用车。

  (2) 上级有关部门和市、州、县佛教协会负责人,因公来汉需要用车。

  (3) 外省市区佛教协会领导和工作人员需要用车。

  (4) 宗教上层人士业我会商谈工作需要用车。

  (5) 委有关处室人员因工作需要用车。

  (6) 协会领导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因病或其它特殊情况,需要用车。

  2、 车管人员的职责

  (1) 组织司机安全、业务学习,配合办公室负责人做好司机的管理工作。

  (2) 调度日常用车,督促司机做好车辆维修与保养。

  (3) 负责车辆油料及材料的管理。

  (4) 及时向办公室负责人报告车辆使用情况。

  (5) 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司机的劳保福利。

  3、 用车办法

  (1) 因公因事和其它特殊情况,需要用车,要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如办公室主任上班有事未到办公室,事先要用电话取得联系,经同意后,并填好《派车单》,司机方能出车。

  (2) 有关会长和有关领导需要用车,已与分管办公室负责人联系的,要及时告知办公室主任派车。

  (3) 办公室主任因公因事请假或出差,车子临时由分管办公室负责人管理派车。并填好《派车单》,可时方能出车。

  (4) 办公室主任和分管办公室负责人,要切实协调好工作关系和各有关方面的关系,按制度并照顾特殊情况,该用的车要派,不该用的车坚决不派。

  (5) 合理安排司机出车任务,司机加班后,应适当安排休息。

  (6) 如办公室主任外出,由办公室负责人派车。

  4、 司机的职责与奖罚

  (1) 加强政治学习,讲究职业道德,遵守保密纪律。

  (2) 坚守岗位,服从调派,随叫随到。

  (3) 提高驾驶技术,加强车辆保养,确保车辆整洁、设备完好、行车安全。

  (4) 司机每天出车,晚上回来时,必须将车子归库存放,严防丢失和损坏。

  (5) 车辆实行定人管理,司机不得私自交换车辆驾驶,更不能将车子交给他人驾驶。

  (6) 司机出车由办公室主任安排,自己不得擅自出车,如发现每次将扣发司机30元工资。

  (7) 凡全年无违章记载和安全事故发生,年终将发给司机一定数额的奖金,反之则扣发年终有关奖金。

  (8) 司机出车后,乘车人不得随意改变前往地址,确因改变的,要与办公室主任职得联系,经批准后,司机可以前往,否则每次扣发司机工资30元。

  (9) 办公室全体人员不论是晴天雨天,一律不准接送,如发现每次扣司机和当事人工资各20元(特殊情况例外)。

  5、 车辆维修

  (1) 维修前车管人员和司机先对车部进行检查,写出维修报告,说明送修项目和经费预算,经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进厂修理。

  (2) 车辆换件时,应本着节约的原则,以修为主,确需换新件的,必须经领导同意。

  (3) 外出途中急需购买配件维修车辆,需经随车领导和工作人员同意,并签名验收。

  6、 油料管理

  (1) 车子用油由办公室主任统一购买,发卡给司机,按需用车公里定量加油。

  (2) 长途用车,司机不带钱,由随行领导或工作人员负责购买油料,并在油料发票上签字证明,交财务室报销。

  (3) 本系统有关领导或有关处室借车,由办公室主任安排凭卡加油。

  (4) 有往来的单位借车,用油一般由借车单位负责。特殊情况例外。

  (5) 司机不准随便将车子油箱里的油借给别人,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

  (6) 车子在市区办事,短途不便经常加油,但每箱油用完后,司机必须在“车子用油登记簿”上写清楚油料用途情况,不准虚报和假报,如发现每次扣发司机工资20元。

  7、 司机补贴

  (1) 司机出车补贴,市区无补贴,市外按财务规定发给补助。

  (2) 办公室对司机每天出车要作好记录,并由司机签字,作为补贴和考勤依据。

  (3) 反对出车和用油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4) 车辆由办公室统一管理,未经办公室主任或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凡擅自用车如发生安全事故和其它事件,由司机承担全部责任。

  十五、廉政建设制度

  为了贯彻提出的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扎实地开展廉政建设,加强组织纪律,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保证廉政建设落到实处,结合本会实际,特制订廉政建设制度:

  1、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廉政纪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决策,保证政令畅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当好人民的公仆。

  2、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执行中央、省委、关于廉政自律的各项规定,带头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收受礼品登记制度》、《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党员干部坚持首先必须做到。

  3、遵守鄂纪发[2000]4号文件中关于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八不准”的规定,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严禁收受和赠送“红包”的有关规定。

  4、办公室全体成员,要严格遵守省委提出的“七个禁止”的规定,即:禁止带“彩”打牌,禁止参加赌博,禁止用公车,公款钓鱼,禁止用公款旅游,禁止同城公款吃请和下乡喝酒,禁止在家里听汇报、谈工作,禁止在上党校期间接受下级的礼品和吃请。

  5、办公室领导实行重大事情报告制度。如办公室领导家庭的重大事情(如婚、丧、嫁娶、房屋装修、添置高档商品等)必须事前向协会领导报告,事后向党组织说明情况。

  6、办公室领导成员每年必须在全体干部职工会上进行一次述廉。

  7、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以权谋私,以职谋私,不准利用职权拖欠公款,侵占公物。

  8、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办公室领导采取适当方式,定期向全体干部和职工通报党风廉政制度的执行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十六、接待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联系,共同做好佛教工作,使我会接待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特制订本制度。

  1、 接待原则

  (1) 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对上级和兄弟省、市佛协的领导及同志的接待。标准可适当放宽;对省内外、县级宗教工作部门和佛协组织的负责人,区别情况,务求节俭朴实。

  (2) 实行对等迎送陪同的接待原则,反对一客多人陪吃。

  (3) 接待工作要做到热情、服务周到、有礼有节。

  2、 接待范围

  (1) 中国佛教协会、兄弟省、市佛教协会、全国重点寺庙及有关参访团;

  (2) 有关市、县统战和宗教工作部门的来我会联系商谈工作的负责同志;

  (3) 省内市、县级佛教协会及各重点寺院来汇报联系工作的负责人;

  (4) 海外佛教界参访团;

  (5) 其它需要接待的有关领导和有关人士。

  3、 接待程序

  (1) 应事先了解宾客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来访目的要求及在鄂活动安排等,由办公室及时向会长或分管会长报批。根据领导批示,指定接待人员负责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预订饭店,核准客人到达时间、地点、并提前到机场、车站、码头迎接。

  (2) 外宾或大型团体的接待,应制订接待方案,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并安排好接待日程和陪同领导。

  (3) 接待人员安排好客人住宿后,主动向客人商定在鄂活动内容,登记安排客人离鄂车、船、机票,通知客人活动和进餐时间,并将上述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领导。

  4、 接待组织工作

  (1) 日程安排。接待人员要做到热情、周到、准时、高效。

  (2) 汇报、座谈、交流情况。办公室事先要通知有关人员,准备好有关材料,并安排好会议室茶水等。

  (3) 要与有关部门协助的事,应事先告知协商部门或有关领导。

  (4) 根据出席活动领导事务、人数,请示协会领导或省民宗委有关领导,确定进餐地点及相应标准。

  (5) 要根据客人离汉时间,接待人员应将票提前送到客人手中,应客人要求,通知到有关单位做好接待准备。

  5、 接待规格

  (1) 根据来访不同情况,高规格的:中佛协和兄弟省市佛协的领导,佛教界上层人士、省级统战、宗教部门负责人等;

  (2) 接待标准要按规定执行,必要时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3) 对于一般人员来客接待,不能草率从事,也要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6、 监督机制

  (1) 所有接待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安排,凡来的客人未经办公室同意,擅自接待的,其费用自行处理。

  (2) 一切接待费用原则上当天结帐,办公室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和财会人员要注意审查核对,加强监督。

  (3) 对于接待发票,要有证明人,经手人,分管财务负责人签字,交财会人员审核,方能报销。

  十七、安全保卫制度

  1、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秘书长负责制,加强防火、防盗、禁毒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工作安全,是每个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2、任何人不得在办公室留宿客人,不在办公室使用电炉,乱接电源,乱丢烟头,下班离开办公室时,要关灯、断开电器电源、关好门窗,下班后,值班人员要对办公室进行检查,发现未关灯、关门、断电情况时,应及时通知所在人员进行处理。

  4、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提高警惕,对来客要认真填写《来访登记》单,并通知有关人员接待,凡是找办公室领导的,要问明来客的姓名、身份、来访原因,然后报告领导,经同意后再引见。

  5、要严格执行收文程序,各种公文要严格登记,不得遗失,注意保密。

  6、每年“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要对全体干部和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凡因违反保卫制度,造成事故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应追究责任,同时对在安全保卫工作中作出成绩的同志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十八、信访工作制度

  1、 办公室指定专人分工,负责来信来访工作,其他同志应视工作情况予以协助。

  2、 凡来信,由办公室工作人员统一登记后,负责及时做好摘报、转办催办、结案、立卷、归案等工作,保证件件有着落。

  3、 对来访者,接待人员应予登记。交谈中,应本着认真、热情、严肃、耐心的态度,做好宣传、解释、教育工作。对其要求符合政策又能解决的,要帮助解决;符合政策但一时解决有困难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无理取闹者,要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和法规,进行说服批评教育。遇到重要问题,办公室负责人要参与接待、处理。重大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4、 重要的来信来访,由办公室负责人亲自接待。对于揭发本办公室工作人员问题的来信,不得交给当事人,应按干部分管权限,迅速送交上一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阅处。

  5、 对来信来访中的突出问题,办公室人每季度要编写一份综合材料,呈送会长办公会和省民宗教一处。

  6、 上级批办、交办的重要来信,要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认真进行落实。

  7、 来访材料要注意清理和保管,并按文书档案规定立卷归档。

  十九、保密工作制度

  1、 办公室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保密制度,牢固树立保密观念,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严防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2、 制发涉密公文和其它材料时,由办公室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定密意见,报有关领导核准;密级确定后,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3、 加强对密码电报的管理,严格阅读范围。密码电报不得横传,不得在领导手中过夜;不得复制、全文或整段抄录。

  4、 不得擅自复印党政机关的涉密文件、资料,因工作需要确需复印的,须经领导同意,并填写《密件复印审批单》。

  5、 办公室要加强文件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文电管理工作。离开办公室时,要将文件、资料收进抽屉或密码柜锁好,不得放在桌面上。不允许外来人员单独滞留在办公室内。

  6、 因公外出不得携带机密文件,必须携带时须经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确保文件安全。

  7、 严格上网网信息的保密审查,凡涉密信息不得上国际互联网。

  8、 办公室单顶因工作需要确需联入国际互联网的,必须报分管机要的领导审批并同时安装隔离卡;凡因上网微机造成泄密的,追究所在办公室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

  9、 严格涉密计算机媒体(硬盘、软盘、光盘等)及设备的管理。存储过涉密信息的计算机需维修时,应选择相对可靠的公司维修,硬盘不得带出单位;涉密媒体及设备的报废须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实施不可恢复性销毁;安装加密卡的计算机应指定专人操作,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其所在机房。

  10、私人通信、普通电话及明传电报、普发文件,不得涉及保密事项。不得在非保密场所或向无关人员谈及涉密事项。

  11、严格阅文管理,分送机密文件要登记,领取人要签字并当场核对。

  12、严格查阅档案制度,遵守档案保密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摘录、引用、复印涉密档案内容。

  13、凡印有本协会文头的便笺、信纸、信封,要妥善保管,不得交给外单位人员使用。

  14、本会档案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15、办公室要经常对干部职工进行保密教育,认真落实各项保密制度和措施,每年“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前,都要进行一次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十、会费管理制度

  1、 全省各地寺院必须遵守,向省佛协上交佛教事业发展经费的规定管理办法,不得借口或拖延不交,否则 予以通报。

  2、 上交会费每年必须一次交清,对于有特殊情况或比较困难的寺院,需及时说明情况,经会长办公室批准,方能不交。

  3、 各地上交的会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并建立专项帐目,年终结帐时要在会长办公会上通报使用情况。

  4、 对于上交会费,要把它作为考核寺院的一项政绩内容来抓,不积极交纳会费的不予评优和奖励。

  二十一、请假及奖惩制度

  1、 在工作时间内如有事情不上班,必须事先请假。

  2、 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即产假、休假、晚婚、晚育和探亲假等;

  3、 为直系亲属治病、治丧,以及其他特殊情况需本人照料和办理,可以请假。

  4、 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各工作人员可按时休假的,由办公室负责人审批。但病假休息以医院病假条为准,病假延假须有连续的假条,否则按事假处理。

  5、 其他情况下的批准权限为:办公室负责人请假,三天之内者,向分管副会长请假并报宗教一处同意,超过三天,填写“请假单”经分管会长审签同意,并报告省民宗教一处和分管领导审定。

  6、 一般工作人员请假,三天之内由办公室主任批准,超过三天,就填写“请假单”经办公室负责人审签同意,并报告分管副会长。

  7、 凡出差累计在10天以上的可以补休假一天,每天迟到或早退在两小时以上的按一天的事假计算。半年累计超过10天事假者,超过的天数每天扣发全勤奖10元(有休假的可以从休假期中扣除)。

  8、 一个月之内迟到累计达到5次者,扣发当月50%的全勤奖;累计达到8次者,扣发当月全额全勤奖。

  9、 未经领导同意,擅自不上班或无正当理由超假达二天者,一律作旷工论处,并记录在案,扣发本人当月全勤奖。

  10、干部职工在法定假日因工作需要加班,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和确认的,可以补休,补休时间由办公室负责人安排或按现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发给加班费。

  11、办公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记载考勤情况,每季度集中将请假单交办公室负责人汇总考核。

  (二)市(州)佛教团体

  ● 武汉市佛教协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八年,昌明会长、慈学副会长等率先垂范,带领武汉市佛教四众弟子,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是:

  一是本会的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继1980年召开武汉市佛教第四届代表会议恢复了本会正常工作之后,又先后于1985年、1989年、1994年、2001年召开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代表会议,昌明法师蝉联会长,道根、慈学等一批德高望重的大德、居士进入了领导层,隆醒、隆印、贞净、能利、依正、印宗、张跃生等一批中青年骨干先后充实到本会领导层,能静、隆云、法云、见平、果畅、智融、隆华、大成、灵德、见如、果园、顿惺和张永龙等法师和居士充实到了寺院的管理班子和学佛小组中,解决了后继乏人的问题,给本会和各寺院增添了活力。在此期间本会充分发挥了宗教团体密切联系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

  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本会认真贯彻中国佛教协会制定的《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汉传佛教寺庙共住公约》,结合武汉市佛教的实际,制定了《武汉市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各寺院根据中佛协和武汉币佛教协会的管理办法制定了本寺院的管理制度,推进了各寺院的丛林化的管理体制。

  二是深入持久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我市佛教界人士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的二十八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人民的生活总体实现了小康。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宗教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面对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本会深入持久地开展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学习活动,举行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喜迎香港、澳门回归座谈会和祈祷法会,深入开展揭批“法轮功”。重点学习了时事政治、法律法规、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

  十二大至十六大精神、历届全国和武汉市“两会”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通过学习、讨论、参观、写学习体会、集中发言、演讲、歌咏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广大的佛教信众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了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市佛教四众弟子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进一步提高,从而为顺利地做好本会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一是协助政府平反了冤假错案。二是恢复开放了一些寺院,归元禅寺、宝通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重点开放的寺院。30年代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财力、人力,使“文化大革命”中被占的寺院退还佛教。经过大规模维修,归元寺、宝通寺、莲溪寺分别于1979、1985、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正信会、铁佛寺、龙华寺、古德寺、卓刀泉寺分别于1985年、1993年、1997年、1998年正式恢复宗教活动、正式登记并对外开放。1994年新洲报恩寺第一期工程完工并相继开放。据统计,现今武汉市佛教信众5万余人,依法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100余处。三是落实了宗教房产政策,自1985年始武汉市佛教协会先后收回落实宗教政策的房屋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四是佛教活动得到恢复、尊重和保护。归元禅寺于1979年11月8日举行了方丈升座仪式,昌明法师成为全国落实宗教政策后荣任方丈的第一人。1986年、1992年道根、慈学法师分别荣任宝通禅寺、莲溪寺方丈、住持。归元禅寺于1983年12月恢复中断了30多年的传戒活动,这是建国后武汉地区的首次;1986年1月、1988年12月又传戒2次,参加受戒的有武汉市和湖北、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安徽、浙江等27个省的四众弟子共900余人;1989年举行了建国后本寺首次水陆法会。宝通寺于1991年传戒,1998年与莲溪寺共传一次二部僧戒。1980年至2000年间在武汉市受戒四众弟子达4千多人。

  四是人才培养得到了加强。党的宗教政策恢复后,昌明会长继承太虚大师开创的佛教教育事业,为我市佛教界培养后继人才。19B4年、1986年归元寺先后举办了两期僧伽培训班,昌明法师亲自主持并任主任,学制两年,并选送成绩优异者至中国佛学院深造。为寺院培养了一批有佛学知识的爱国爱教后继人才。1991年宝通寺开办僧伽培训班,招收学员30多人,后来在武昌佛学院开办后,部分学员又进入武昌佛学院学习。1987年5月、1991年莲溪寺举办了爱道培训班,学制三年,恭请昌明、隆醒法师及有佛学专长的居士等任教。武昌佛学院是由我国佛教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代宗师太虚大师,于1922年用现代教育方式创办的第一所最为正规、最具影响的高等学府。武汉解放后,学院经济无着,学院停办。

  1997年投资30万元对武昌佛学院莲溪辛尼众班教学楼进行改造,学院条件大为改善。佛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僧遍布各地,大都成为当今佛教界骨干。如宝通禅寺的副寺依正、监院法云、武昌佛学院的老师常杰、归元禅寺的知客见平,铁佛寺当家隆华,栖隐寺当家大成,龙华寺智宏、智融,莲溪寺副寺印宗、知客果畅,苏州文山寺住持照莲等均毕业于武昌佛学院。其中印根法师远涉重洋到美国去弘法,依正、印宗法师担任了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宏国法师担任了广西佛教协会秘书长等职。

  为提高佛教界人才素质,本会还不断派僧尼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学习。1980年送隆醒法师至中国佛学院学习、隆相法师至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学习。隆醒法师现任宝通寺方丈,隆相法师现任栖霞山分院副院长、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1993年能利至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学习,1997年至中国佛学院本部学习,2001年毕业后任归元寺知客、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并任教于武昌佛学院。1995年能真至中国佛学院学习,四年后毕业至北京广济寺任知客。印宗、果畅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比丘尼执事进修班。1996年贞净、能利、印宗参加新加坡居士林及净宗学会主办的弘法人才培训班,学习经论半年。1998年能利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派至尼泊尔中华寺,驻寺留学实习近两年,任知客。1998年印宗、坚海、果勇、果畅参加在福建举行的全国比匠尼传戒培训班。

  五是该会积极增强自养能力,为弘法利生和会务工作及寺院的维修积累资金。佛教自养主要依靠寺院企业、佛教房产、门票收入三个渠道。

  寺院企业以餐饮业为主。归无寺素菜馆“云集斋”,1981年开始修建,1983年开业。宝通寺素菜馆1994年重建并对外开放。2000年两个素菜馆分别进行装修,扩大面积,改善环境,既满足了广大香客的需要,也解决了寺院部分自养问题。

  房屋经租管理,是宗教自养的一条主要经济命脉。从1985年到2001年底,本会房产处充分利用房产资源进行经营管理和房屋开发。本会收回的经租房屋大部分始建于1937年,属砖木结构的危破房,通过筹资危改、联合开发、配合社会拆迁等多种形式的改建,逐步改善危破房屋现状,截止2001年底本会有经租房屋建筑面积6284204平方米,月规定租金96万元,寺院自用房建筑面积2388336平方米。

  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本会房产处将落实宗教政策发还的5万余平方米经租房产增至现有的6万多平方米,年收入由组建初期11万元,递增到现有的年收入近百万元。在不断增加收入同时,本会不断加大对经租房屋维修的力度,增强自养后劲。除对经租房屋进行维修外,在归元禅寺支持下筹集了近千万元对寺院进行维修,发展佛教教育事业。

  六是发挥优势,积极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服务和参加我市的经济建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宗教政策落实中,武汉市佛教协会积极保护和维修佛教风景名胜古迹如卓刀泉寺、宝通寺、古德寺等处,对促进我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归元禅寺、宝通禅寺先后投资1亿多元,维修了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客堂等40余处,新修了长廊、双面铜观音、财宝天王殿等,购地118亩,整治前院环境,按照国际标准增设标识、增添旅游服务设施、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商业经营管理。经过多方旅游环境的改善,使归元寺面貌一新。2001年归元寺被评为我市首批国家AAAAta旅游景点。

  1987年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武汉市佛教协会顾问、新洲报恩寺方丈本焕老法师先后引进资金1个多亿元恢复重建了报恩寺,使之成为道观河旅游区的亮点。

  在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佛教界开展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活动,把佛教文化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200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汉阳区政府、市民宗委、市旅游局、市文化局联合举办“归元庙会”,为配合搞好庙会,归元寺投资200多万元,拆除房屋16间,腾退4000平方米场地用于疏散人员。并昼夜接待香客、游人,开展撞吉祥钟等活动。五一节期间,开办昌明书法展,举办多场祈祷法会。佛教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年来,每年仅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归元寺、宝通寺就接待游客近十万人次,秩序井然,既弘扬了佛教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各市州及县区佛教协会负责人名单

  各市区 各县市区佛教协会 成立时间 通讯地址 负责人

  武汉市 武汉市佛教协会 1955.8 武汉汉阳归元寺内 释隆醒

  新州区佛教协会 1996.5 新洲区报恩寺 释本焕

  黄陂区佛教协会 1999.3 暂 无 暂 无

  黄冈市 黄冈市佛教协会 1999.3 黄冈宗教局佛协办公室 释坚光

  黄梅县佛教协会 1996.3 湖北黄梅五祖寺 释见忍

  武穴市佛教协会 2000.8 黄冈武穴市大桥村 释觉灯

  蕲春市佛教协会 2002.5 蕲春县株林镇大乘寺 释宏辉

  浠水县佛教协会 1999.12 浠水县天球寺 释妙世

  红安佛协筹备组 2005.11 红安天台寺 释悟乐

  团凤县佛教协会 2006.6 黄冈团风县会龙禅寺 释学智

  麻城市佛教协会 2004.5 麻城市法华寺 释永光

  罗田县佛教协会 1995.5 罗田塔山清元寺 释法船

  黄石市 黄石市佛教协会 1992.10 黄石市东方山弘化禅寺 释正慈

  阳新县佛教协会 1996.11 阳新县石壁禅寺 释证道

  大冶市佛教协会 1999.12 大冶市城关观音堂 释法霞

  下陆区佛教协会 2002.4 黄石市东方山弘化禅寺 释正念

  黄石港区佛教协会 2003.4 黄石市黄石港区紫薇庵 释谛菊

  西寨区佛教协会 2000.10 黄石市西寨区涌泉寺 释透智

  鄂州市 鄂州市佛教协会 2001.8 鄂州市泽林镇 释广学

  鄂城区佛教协会 2004.11 鄂州市泽林镇 释心高

  华容区佛教协会 2005.6 鄂州市华容区 释坚慧

  咸宁市 咸宁市佛教协会 2001.4 通山九宫山无量寿禅寺 释圣钦

  崇阳县佛教协会 1995.3 崇阳县大觉寺 丁志斌

  通山县佛教协会 2001.4 通山九宫山无量寿禅寺 释圣钦

  赤壁市佛教协会 1993.5 赤壁市观音寺 释正果

  荆州市 荆州市佛教协会 1999.9 荆州市沙市区章华寺 释心继

  荆州区佛教协会 1996.8 荆州区铁女寺 释宏法

  江陵县佛教协会 2002.1 湖北江陵宝梵寺内 释悟本

  石首市佛教协会 1998.11 石首东岳寺 释崇辉

  松滋市佛教协会 1996.5 松滋新江口镇玉佛寺 释演泉

  公安县佛教协会 2001.3 公安县南平洞观禅寺 释祖华

  监利县佛教协会 1996.4 暂 无 释常光

  洪湖市佛教协会 1999.4 暂 无 释豁善

  襄樊市 襄樊市佛教协会 1999.5 襄樊市隆中广德寺 释圣君

  襄阳区佛教协会 1999.5 襄樊市隆中广德寺 释圣君

  宜城市佛教协会 2003.8 暂 无 释果敬

  枣阳市佛教协会 2004.12 湖北省枣阳市新华路北端佛教协会 释智果

  老河口市佛教协会 2004.8 老河口太山寺 释果定

  天门市 天门市佛教协会 1995.8 天门市西塔寺 释心平

  仙桃市 仙桃市佛教协会 2006.8 仙桃市沔城镇普佛寺 释能升

  神农架 神农架佛教协会 2005.8 暂 无 释心觉

  潜江市 潜江市佛教筹备组 2006.4 潜江市浩口镇清宁寺 释心恩

  宜昌市 宜昌佛协筹备组 2007.10 当阳玉泉寺 释宽祥

  随州市 曾都区佛教协会 2002.6 随州府河相国寺 释演莲

  孝感市 应城市佛教协会 2003.8 暂 无 暂 无

  孝南区佛教协会 2004.6 暂 无 暂 无

  孝昌县佛教协会 2006.3 暂 无 释圣林

  十堰市 毛箭区佛教协会 2000.5 十堰市毛箭区回龙寺 释法慈

  竹山县佛教协会 2006.1 暂 无 罗鹏

  张湾区佛教协会 2008.4 十堰市张湾区龙泉寺 释果胜

  恩施市 来凤县佛教协会 1959.9 来凤县铁佛寺 释妙乐

  说明:全省17个市州区,有10个已成立了佛教协会,2个成立佛协筹备组;

  有98个县市区,已有39个县市区成立了佛教协会。

  九、佛教文化建设与弘扬

  (一)佛教教育(武昌佛学院 僧伽培训 留学出版物佛教网站)

  1、武昌佛学院

  武昌佛学院是我国佛教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代宗师太虚大师于1922年用现代教育方式创办的第一所最为正规、最有影响的佛教高等学府。为当代佛教界培养了大批佛门龙象和丛林栋梁(如法尊、法舫、茗山、隆根德大德),为我国佛教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佛教黄埔”。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给中国佛教带来了新的曙光,他不仅是中国近现代佛教界的领袖,同时也是我国佛学思想界的巨擘。在省市各级领导、昌明大和尚(已故)、道根大和尚(已故)、慈学法师以及海内外诸山长老印顺导师、妙湛法师(已故)、茗山法师(已故)、隆根法师等大德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武昌佛学院预备班于19994年4月8日开学,经过试办,于同年8月31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办函[1994]85号文批准正式恢复办学。现已毕业四届学生,分赴各寺院担任执事,或留校任教。学生分别来自湖北、湖南、四川、山东、山西、吉林、河南、海南、广西等省。武昌佛学院现有法师和教师26名,其中教授佛学专业课的专职法师和在家居士共18名,教授文化基础课的专职教授共8名。

  在课程设计上,分佛学专业课和时政、文化基础课两大类。佛学专业课以讲授经、律、论、史以及各宗基本理论为立足点,做到三学并重,大小兼容。以专业课为经线,贯穿整个学期,以基础课为纬线,穿插讲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

  武昌佛学院男众班设在洪山宝通寺,尼众班设在莲溪寺,自复办以来,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稳定师资队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2、僧伽培训

  湖北省佛教界历来重视僧伽培养工作,在省佛教协会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各地佛协组织及重点寺院通过各种形式兴办了僧伽培训班,如武汉归元禅寺早在1982年就办起了全省第一个佛学培训班,不仅培养僧才,而且还培养了不少居士骨干。黄石弘化禅寺、黄梅五祖寺、四祖寺、妙乐寺、当阳玉泉寺、荆州章华寺、鄂州西山灵泉禅寺、襄樊古德寺等名山古刹通过“短期出家培训班”、“佛学理论讲座”、“宗教政策理论学习班”等形式开展僧伽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留学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省佛教事业的发展,在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下,我省广泛选派信仰纯正、品行优良的僧人出访参学,如黄梅五祖寺释法庆,1986年出家,1990年被选派至马来西亚留学,现留校任教;释◆◆1988年在五祖寺出家,1991年被选派至斯里兰卡留学,成绩优良,现已成为法门龙象。1998年7月,武汉归元寺能利法师被派往尼泊尔中华寺驻寺,任知客,2000年组织举行中华寺大型开光法会及升座庆典。

  4、出版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佛教界出版的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省佛协于2004年恢复了会刊《正信》杂志,目前已经出版了15期;2005年7月,黄梅五祖寺创办了季刊《慈缘》;四祖寺创办了《正觉》杂志,玉泉寺创办了《一音》杂志,团风县云南寺创办了《清凉桥》杂志,武昌宝通禅寺创办了《谈心》杂志,黄石市佛教协会创办了《觉有情》杂志,大冶市佛教协会创办了《菩提树》杂志,公安县洞观禅寺创办了《惜缘》杂志。这些报刊杂志均为全国佛教界内部发行交流刊物,对于宣传湖北佛教,展现湖北佛教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5、佛教网站

  为适应形势,让社会各界迅捷快速地了解湖北佛教界动态,省佛协和各地重点寺院十分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弘法利生活动,早在1998年,黄梅五祖寺创办了全省第一个佛教网站,受到全国佛教界高僧大德的肯定和赞扬。2005年,湖北省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办公厅专门下发文件,鼓励全省各地佛协或有条件的寺院建立网站,在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倡导、省佛教协会组织支持下,在慈缘志业(湖北)办公室投入巨资建设佛教综合性门户网站---佛教热线总站(WWW.Fojiao114.cn),各地寺院上网工程进展顺利,全省已有8个地、市、州佛教协会43所重点寺院建立了网站。

  (二)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传入湖北后,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湖北佛教音乐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级: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北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及衰微阶段。

  在我省佛教寺院内,净土宗的流行为佛曲的传播与宗教活动中音乐的大量使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

  在我省民间,佛教音乐也成了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们不但在岁时节日举行俗讲,并由寺院发起组织社邑,定期斋会念经,且有化俗法师不殚劳苦,游行村落,以最通俗的形式劝善化恶。甚至约集庙会,赏花唱戏,使唐代的众多寺院,实际上成了社会的主要娱乐场所。艺僧们高超的音乐技艺,征服了众多善男信女的心

  佛教音乐因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并从多方面影响了中国说唱音乐及器乐演奏的发展。从现存宋词和元曲的词、曲牌中,均可见到佛教影响的深刻遗痕,如词牌《菩萨蛮》、曲牌《双调五供养》等,甚至在文人士大夫的七弦琴音乐中,也出现了《普庵咒》这样的曲目。

  明清之际,佛曲愈发通俗化并日益深入民间,许多佛曲用民间曲调演唱,从明清到近代,佛教音乐与唐宋时相比,从整体上看是日趋衰微了,但另一方面,在这种衰微的同时,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却日趋繁荣。因此,佛教音乐衰微的过程,也可以视为一个与民间音乐进一步融合的过程。

  (三)佛教武术

  佛教要作为一种教化方式来普渡众生,是不能离开世俗的,那么,以各种世俗的方法手段来维护佛教这种宗教形式的存在与发展,自然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作为世俗生活方式之一的具有健体防身功能的中国武术,也就完全有理由成为维护佛教发展的一种有利的工具。

  湖北是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禅宗四祖、五祖是禅宗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两位祖师在湖北黄梅县将禅宗发扬光大,强调把禅定作为佛教修行的重要手段。禅定乃是通过心意识的自我调控而改变人的生理与心理功能。禅定修习中,心意识的内向收摄与身心息的自我调控,生理与心理难免会发生某些变化,而这些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自然有好也有坏。如果不能及时识知这些变化,分辨其善恶,弄清其原因,予以正确处理,常常会形成定障,使人身心失调,从而导致所谓的禅病。对于禅病的治疗,佛教内部自有专门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适当的武术运动,对于禅病的治疗与预防,总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武术作为一种健身的手段,有助于僧人们消除佛教修行特别是坐禅所带来的对于身体的消极影响。

  佛教接纳武术的本意,或许带有诸多偶然与策略的成份,似乎多是佛教寺僧们为保证佛教事业之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然而,事物的后期发展,却远远地超越了其初衷而产生了可能已出乎前人所能意料的效果。长时间的共存与磨合,使武术与佛教逐渐地深度融合,从而使武术与佛教之互惠互利的特色变得日益明显。

  在湖北佛教界,僧人禅定的方法种类很多,修习者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根性,从止、观、顿、渐诸门中选择自己喜欢而又容易掌握的一门深入。成佛之道甚多,关键在于修习者能否择一而真实用功;各种禅定功能不一,几乎涉及世间与出世间的各个领域,故无论是成就佛果,还是培养世俗处事能力,都可从禅定系统中找到方法。这正是传统武术能够把禅定作为内功训练方法的根本依据。当然,被传统武术作为内功训练方法的禅定,并非囊括了禅定的所有方法,而主要是那些有益于培养武术运动能力的方法内容。

  作为一种为探索生命奥秘而进行的自我身心锻炼,佛教禅定的实践并不必然地导出唯求出世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方法,单就佛教禅定自身而言,既可为出世解脱服务,也可顾及入世的目的。禅定的实践发生出世与入世的作用,并不在于禅定本身,而在于禅定修习者自身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对各种禅定方法的取舍。自然,当我们把某些禅定方法作为武术内功时,并非是从禅定修行之终极意义上来考虑,而多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经验价值。

  在佛教看来,有选择性把一些禅定方法作为武术内功的训练方法,似有歪曲佛理之嫌;而实际上,此对佛教并无伤害,而只会更有利于人们对佛教的了解,更有利于佛教的宣传与发展。能够把佛教禅定中的一些方法运用于武术训练中,使那些道德高尚的拳手更好地造福于社会,本身就是佛教的一大功德。

  佛家与武术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即是佛家以禅修之思想原理来指导武术训练,从而使武术训练成为一种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佛教禅修方式。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其指导思想与训练模式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就其追求的训练效果而言,则存在着差别很大的两个层次。对那些并非十分虔诚地信仰佛教的纯粹的武林人士来说,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的唯一目的,即在武术运动训练中贯彻禅修之思想,以武术运动为禅修,在运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开发自己的运动智慧;而对那些真正的佛教徒来说,则仅仅是把武术训练作为了自己禅修的一个凭借,在实现武术训练之经验目标的基础超越武术、消除武术,以实现自己解脱生死、超越轮回、转识成智的终极目标。为达到武术目的而进行的武术之禅修,与为实现佛教目标而进行的武术之禅修,虽然心理预期不尽相同,但修行方式却并无多大区别。这也就使武术训练与佛教禅修在其具体的实施中达到了真正的融合。

  (四)佛教文学艺术(诗词、绘画、书法、楹联、传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不断落实,我省佛教文学艺术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在诗词、绘画、书法、楹联、传记等方面。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省佛教界共有39人次出版发行了173部诗词集和佛教文学传记,如省佛协昌明会长先后出版了三部个人书法集、两本诗词集,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正慈法师先后出版了《出家人的样子》、《茶禅的味道》两本散文集,省佛协赵金桃秘书长撰写的《弘忍大师传》、《东山五祖》、《妙乐法师》、《道根法师》等四部佛教文学传记先后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在佛教界和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另外,武汉归元禅寺、宝通禅寺、黄石弘化禅寺、黄梅五祖寺、四祖寺、妙乐寺、当阳玉泉寺、荆州章华寺、鄂州西山灵泉禅寺、襄樊古德寺等名山古刹均保持和创造了大量楹联书法作品及绘画作品。

  (五)佛教文化论坛

  1994年11月,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等九个单位在黄梅县联合召开了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确认黄梅五祖寺是中国禅宗发源地之一,五祖弘忍大师是中国禅宗创始人。会议结束后,国内各大报刊电台先后发布此消息,引起佛教界、文化界的关注。2002年,五祖寺举行中国禅宗祖庭文化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89位佛教界大德法师、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提交论文78篇,会议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湖北省佛教协会协助黄梅五祖寺举行了首届湖北佛教禅宗文化论坛暨大型佛教音乐晚会。

  十、友好往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湖北省佛教界广泛开展了友好往来活动,积极开展对外友好往来,为全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以昌明会长为首的湖北佛教界接待了众多的海外友好人士,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宣传了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政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友好往来活动逐年增多,仅1997年就接待海外友人和港、澳、台同胞近两万人次。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比利时、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政界、经济界、文化界及宗教界人士。如1980年1月接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1984年3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丹麦王储菲利普、法国总理朱佩夫人、比利时王子菲斯特、日本驻华大使广道彦一行6人、1984年,赵朴初会长和日本著名佛学专家道端良秀在昌明会长陪同下走访各寺院了解情况,他们对武汉佛教恢复走在全国前列表示了赞赏。

  来访僧友有:1987年旅居加拿大的比丘尼宏忍至武汉各大寺院参观,居住于莲溪寺。美国洛杉矾大乘寺正圣、美国法音寺证圣、新加坡佛教总会隆根等相继至归元寺参观访问。1996年4月底以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司理李木源先生为团长的新加坡佛教文化交流团一行150人至宝通寺、归元寺、莲溪寺参观访问,1997年还先后接待了日本茶道场代表团和韩国朝山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港、澳、台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港、澳、台同胞陆续来访。来访团体有:1987年,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佛教教育青年生活体验团一行20余人至宝通寺参观。1939年台北市大雄精舍明光法师一行十八人访问归元寺,庆祝观音铜像安座开光仪式。1995年归无寺接待香港宝莲禅寺监院智慧为团长的朝山团一行43人。1987年第一个由台湾回大陆朝山探亲的明乘法师,参观了归元寺、宝通寺、正信会等处。1989年台湾星云法师访问了归元寺、宝通寺。1993年归元寺接待台湾净慈、又果法师。1994年香港圣一法师至武汉市各寺院参观讲法。香港衍慈、衍涕及台湾宏勋法师等也先后至莲溪寺弘法。

  武汉佛教界代表人士也多次出国、出境访问,先后出访印度、尼泊尔、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巴基斯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印度文化部根据英甘地提出的要把中印关系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的要求,1984年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邀请真禅、昌明法师等4人出访印度,昌明会长应邀挥毫,与达赖秘书交谈。1989年末昌明法师至香港,参加太虚大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1993年昌明法师至香港参加宝莲寺天坛大佛开光典礼。

  1996年3月以昌明会长为团长的湖北佛教文化交流团一行11人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十四天的文化交流,拜访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新加坡佛教总会。9月昌明会长、隆醒副会长随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赴尼泊尔参加修建“中华寺”奠基典礼,昌明法师主持奠基祈祷仪式并主法,后随访了泰国。巴基斯坦等国。

  1997年7月1日,昌明会长赴香港参加百万佛子喜迎香港回归的庆祝活动。10月,昌明会长、魏仁山秘书长等5人随同中国佛教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了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1999年11月,中国佛教协会组团,武昌佛学院教务长依正担任首届中国佛教赴韩修行体验团副团长,赴韩国参访,促进了中韩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2002年,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能利法师赴韩国参加中日韩三国佛教交流会议等等。

 
 
 
前五篇文章

苏家岭与广福庵

1995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浮山志

淳熙三山志

佛教文化与茶艺

 

后五篇文章

流失日本的龟兹石窟舍利盒之谜

陆羽故居—西塔寺纪略

论龟兹画师的审美意识

弥勒信仰与石城寺龛像

米拉日巴劝善法舞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