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扬州文峰寺 |
 
也说扬州文峰寺 文峰寺,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据《康熙扬州府志》卷十九“寺观”记载:“文峰寺,在城二里,官河南岸。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浮屠于此,住持僧真玉因建寺以文峰名,王世贞为之记。”《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十八“寺观”记载:“文峰寺,官河南岸,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七级浮屠,并建寺,兵部侍郎王世贞为之记。则曰:僧镇存托钵维扬三年而塔成。大中丞邵公榜曰:文峰塔。”仅从以上记载看,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塔,建塔的资财由僧人镇存募化,塔名由中丞邵公题写。而建寺的却是住持僧真玉,并用文峰寺名。可以说,文峰寺的修建过程与文峰塔的修建过程是同时期进行的。只是文峰塔名盛,寺因塔而成,加之王世贞为文峰塔作记,故留存下来的文字以塔居多。 王世贞《文峰塔记》记录了修建文峰塔的过程,说镇存曾“为僧少林寺从师披剃,命名曰镇存,托钵维扬,至南关之外福田庵结夏,有感于阿育王事,发希有想,拟创宝塔……”镇存俗姓杨,名天祥,出家嵩山少林寺,托钵云游扬州有感,想修建宝塔。当时的扬州按察御使邵公“闻而嘉之,给帖化募。”镇存文武双全,文则“儒生所不及也,”武则“超出流辈远甚。”为了修建宝塔,他演习武艺,募化资财。扬州“多名商贾客”,钦佩镇存武艺高强,见他“距跃曲踊技击剑舞之状……而骇焉,争出其资以佐木石砖甓之费,可三千金。不三载,而塔成。”塔建成后,御使邵公即题名“文峰塔”。 “盖取于堪舆家言,为一方科甲助也。”其意为文风昌盛、文脉顺达。据传,扬州学子赶考,都要登塔许愿祈福。文峰塔的建成将文化、宗教、民俗合而为一,在扬州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的双重意义。 清康熙七年六月(公元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发生了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的地震,高达8.5级,波及扬州,文峰塔塔尖倾覆坠地。次年,闵象南捐资修葺,“得良材较旧尖高一丈五尺。”塔尖合“大放毫光,万缕千丝,盘旋而上,如孤峰耸秀,矗入云霄,水陆之人皆仰瞻惊叹。”其实,在文峰塔建成后的明天启三年(公元1624年2月10日),扬州也曾发生过6级地震,震中即在扬州。《明实录》记载:“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文峰塔虽经历了严重的地震灾害,仍巍然耸立。 清咸丰三年至咸丰八年(公元1853年—1858年),太平军三下扬州与清军激战。文峰寺地处险要,遭遇兵火,其木质结构全部毁损,只余砖构塔身。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文峰塔均未修复。清代诗人范当世曾作《过扬州废塔》诗:“世界华严日,其如蹇陋何?”阮思霖也作《寒塔》诗:“吾乡更有伤怀处,旧寺销沉劫火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峰寺历经战火的衰败景象。 民国初年,青权、宗仰、峰屏、雨山等发起重修文峰塔,奔走募化。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文峰塔合尖,十二年(公元1923年)落成,计用银币三万二千八百余元。现今文峰塔北门东壁上,嵌有扬州文化名人陈含光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撰书的《新修文峰塔记》石碑,各面壁上还嵌有重修发起人、捐助人姓名及收支项目等内容的功德碑记。其时,扬州学者徐谦芳写道:“今扬州南有文峰塔,经僧募修,焕然一新。”表达了欣喜之情。直到1949年前后,尚有德林长老住持文峰寺,讲诵《大般若经》,弘扬佛法。 文峰塔为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构宝塔,四面拱门,四面拱窗,塔身青砖青瓦,下为砖石须弥座,底层围绕回廊,二至七层悬挑廊做法,塔顶八角攒尖屋顶,通高44.75米。而其外八面,内四方的结构更为罕见,是中国南方楼阁式古塔的典型代表。远处眺望,文峰塔既玲珑又雄伟,体现了中国古塔建造的精湛技艺,是目前扬州市区所有寺院中唯一的一座古塔。登临塔顶,南眺长江,北俯蜀冈,绿杨城郭,尽收眼底。大有“云来衣一拂,天近首难搔”的爽朗之感。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亦赞叹:“危楼切太空,尘埃俯冥蒙。”每当朝阳升起,文峰塔影倒映在古运河的水面之上,恰似笔蘸砚池。清代诗人李豫“九峰砚池塔作笔”,郝壁“拔地浮屠蘸水涯”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绮丽景色。 文峰塔下为文峰寺,寺门面西,紧邻运河。古运河进入扬州这一地段有“运河三湾”以蓄水势,三湾即宝塔湾、新河湾和三湾子,水利上有“三湾抵一坝”之美誉。文峰塔建在这里,自然成为出入扬州的显著标志。而塔上的灯龛,亦起到了航标作用。由明及清,粮船盐艘皆经塔下,帆樯云集,浮江而至。现今,文峰寺门前码头立有碑石,上书“古运河”三字以记录历史盛况。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此解缆入江。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南巡,也仰塔而过,李豫写《文峰塔》有“康乾南幸六龙出”诗句便是佐证。清李斗《扬州名胜录》卷二亦有记载:“自塔湾河道至馆驿前,南岸有洋子桥、文峰塔、智珠寺、福缘庵……南巡多由塔湾船桥渡至北岸御道。”《扬州画舫录》卷七也是同样记载,且在卷一中说,乾隆自“钞关码头登舟,四里文峰寺,四里九龙桥,八里高旻寺行宫,计十六里,此水程第二站也。”古老的运河,为文峰寺增添了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厚重。 1957年9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对文峰塔进行修整,并重建了塔院廊房。1961年5月再次修整文峰塔,将塔围木栏改为混凝土石栏,致使古塔风貌严重受损。1962年,文峰塔因两次修整改变了文物结构,由省级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2月,文峰寺交由扬州市园林部门管理修缮,1980年10月辟为文峰公园。1996年,文峰塔经扬州大学抗震勘查测试,虽发现多处隐患,但因其独特的结构“总体抗震性能仍令人乐观。”2001年,文峰寺批准为对外开放佛教寺院,并于同年7月12日正式开放。自2002年7月始至2003年1月,文峰塔经过五个月的大规模修缮,加固塔刹,校正挑廊,撤除所有的混凝土构件,恢复木结构原貌,新增佛像。至此,文峰塔始复旧观,还原了历史本色。2006年6月10日,文峰塔恢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4月10日与1999年4月14日,扬州市人民政府两次作出会议纪要,同意将扬州第五中学内原万寿寺天王殿、藏经楼、戒台等古迹撤卸移迁至文峰寺修复,实行异地保护。万寿寺始建于唐代,初名东隐庵。宋代在其旧址修建,后被毁。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重建,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寺僧性括募化改创丛林,更名为万寿寺。因寺内存有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尊胜陀罗尼经》石幢,故又名戒幢寺。清咸丰年间(公元1853年—1858年),万寿寺毁于兵火,后历经十多年的修整,寺景日渐兴旺。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寂山入京迎请《龙藏》,得乾隆《大藏经》一部计7000余卷。1949年,扬州师范学校迁入万寿寺。1952年,僧人陆续离寺,佛事渐衰。上世纪七十年代,万寿寺遭遇火灾,建筑损毁严重,一时凋零。《龙藏》后迁入旌忠寺,至1992年遇火全部被毁。 2006年7月24日,天王殿在文峰寺奠基,标志着文峰寺与万寿寺合二而一工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此次重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征地共计30亩,修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一批建筑。天王殿按传统样式建成明代风格封檐硬山、全木结构大殿,并与大雄宝殿、戒台、藏经楼同处一条中轴线,相对文峰塔顾盼生辉,文峰寺也由此将历史拉得更加久远。 目前,文峰寺已修建了天王殿、钟鼓楼、以及在建的大雄宝殿、僧寮等。天王殿、大雄宝殿的修建得到了台湾人翁文钟、陈美娜夫妇的捐助。钟鼓楼得到了上海人陈联军、董玲夫妇的捐助。最有特色的是,大雄宝殿建成后将供奉万尊佛像,并有400多平米的地下建筑设施,具备了讲经说法、念佛诵经、文化展示等综合使用功能。 文峰寺的二期工程还将征地30亩,修建藏经楼、安养院、居士精舍、多功能讲堂以及综合办公楼等一批建筑。沿古塔街将修建法物流通一条街以及素斋馆,紧邻古运河修建东渡广场。届时,文峰寺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园林式的,集礼佛、观光、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古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 自2002年8月能度法师住持文峰寺以来,文峰寺开展了诸多的社会公益活动。请鉴真学院法师开办居士培训班启蒙开示,请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法师开设专题讲经说法。经常性地开展传统中医义诊活动,扶贫帮困、治病救人。自2007年起,文峰寺不再收取门票,免费对外开放。2008年春,文峰寺成立了慈善功德会,设立基金,与社区联合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和失学儿童。此间,还举办了两届夏令营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品质。文峰寺将致力于人间佛教道场,做好从小到老的服务,凸显文化、教育、慈善、修持四个方面的寺院特色。 古老运河水,灵秀文峰寺。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文峰寺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成为古运河畔的一处庄严佛刹与亮丽景观。 注:01,此文应扬州文峰寺住持能度师傅之邀,为江苏省宗教局编纂江苏百所著名寺庙而作。 02,扬州现行关于文峰寺的所有文字包括区志,都说文峰寺是由镇存募化修建的。这里或有误会,镇存募化只是修建文峰塔,而文峰寺最初修建恐是住持真玉。塔和寺一字之差,人却不同。 03,只知为文峰塔题写匾额的是中丞邵公,全名未祥。闵象南又是何许人。 04,明天启三年扬州地震,一说震中在南京,特此注明。 05,都说文峰寺被毁是在咸丰三年,但看不到确切的文字记载。所以,只能认为被毁是在清咸丰三年至咸丰八年间的战火中,似较为准确。 06,有说宝塔湾因文峰塔而名,《扬州画舫录》说因高旻寺天中塔而名。因此略过。 07,都说三湾子因文峰塔改名为宝塔湾,但运河三湾作何解 。08,所查《扬州府志》刻本皆以浮图谓之,为统一计均改作浮屠。《江都县志》实以《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为蓝本且文字混乱,故不引用。 09,以上诸多不解或文字有误求助各位方家,还望不吝赐教。 10,此文初稿扬州,定稿南京。因得到诸位同仁鼎力且酒水款待,叩首再叩首。11,文峰寺住持能度师傅来信:功德无量。本人谓:佛缘广结。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