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秘境寻踪:镇守“风水” 美化山河——“文笔塔”纪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秘境寻踪:镇守“风水” 美化山河——“文笔塔”纪事

  王琨楼

  易罗池畔文笔塔自2007年重修展示在世人面前,夜有灯光辉映,亮在人们心头,算是保山一大夜景。我家与文笔塔约有三里之遥,站在家的四楼,可以眺见被灯光辉映出轮廓的文笔塔,光影呈玉色,莹而纯,观之有清凉之意溢上心头,为雅致的保山城增色不少。

  文笔塔昭示着了保山人对于文化的尊崇和在意。在科举时代,保山人沿着“蜀.身毒道”走南闯北,经商致富,但还是巴之不得子女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官。即使是现在,哪家不是望子成龙,为着子女能够上最好的学校,不惜重金择校择师。地方上也把之不得出个大人物可以炫耀,对于那些考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弟子给予重奖助学。从古至今,建造文笔塔都是为了保佑当地学子魁星高照、文运亨通,昭示着地方官吏与同平民百姓的文化梦想。

  保山人是讲究风水的,风水好,家族旺,子孙吉、地方兴。保山各地的文笔塔就兼有“镇守风水,美化山河”之功用,有人们说不尽的文化期盼。

  一、起源于印度

  虽然说塔的建造在中国已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是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却非中国原产,而是起源于古代印度。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印度传来,经历了被中国本民族文化利用、包融再到发展的过程,最终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佛塔作为佛教建筑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当第一座佛塔在洛阳的白马寺建成之后,神州大地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古塔建筑艺术形式。它的建筑形式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古代中国人移作他用,虽然有时候还借用着佛教的名义。

  最初的塔是佛塔是印度僧人用来供奉佛祖释加牟尼遗骨(舍利子)。相传佛祖释加牟尼涅槃以后,弟子们把他的遗体火化,遗骨在火中凝结成了五彩斑斓、击之不碎的结晶物,称作舍利子。在佛教信徒们的眼里,佛祖的舍利是最为神圣的崇拜物,当时有八个国家的国王都带领兵将前来争夺,最后他们各自得到了一份。由于佛教信徒们将释加弁尼佛祖的舍利子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品,因此安放舍利子的塔也就要求既要庄严雄伟,又要有匠心独到的形貌,佛塔也就应运而生。佛塔不仅是佛祖释加牟尼的象征,更是佛家弟子们顶礼膜拜的对象。在释加弁尼涅槃200多年以后,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打开了最早的八个舍利塔中的地宫,取出舍利子分成许多份,在他传播佛教的广大区域内普遍建塔供养。时至今日,佛祖释加弁尼的舍利塔遍布于中亚、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各地区。

  当一种外来的文化现象在一个地方扎根繁衍之后,它就很可能被借用来为这个地方的本民族文化服务,既使被服务的对象与这种文化的内在含义毫无关系。“塔”是古代中国人给予这种印度传来的建筑的一种很形象化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写的《字苑》一书。在塔的建造上,我们的先人同样很有创新能力,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着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创造出自己所喜爱的塔。

  我们较为熟知的塔是寓意魁星高照、以昌文运的文笔塔。一些其它用途的塔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供奉释加弁尼的佛塔自不待说,还有借塔居高临下之势,可以登高望远的特点,模仿佛塔的建筑样式修建的瞭望敌情的观察塔;导航引渡的灯塔;纯粹为了点缀风景的塔。塔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有了完全不同意义的用途,样式也根据实际需要出现多样化。有密檐式、亭阁式、金刚宝座式、覆钵式、楼阁式等等。

  保山文笔塔多从佛塔转化而来,样式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密檐式,隆阳区太保山文笔塔、腾冲来凤山文笔塔、昌宁右甸文笔塔均为密檐式。已不存的栖贤寺古塔也是密檐式佛塔,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塔高45米,作浮图13级于绀殿之前,曾经是保山最高的塔。不幸毁于战火,就一直没有重建。这里面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栖贤寺古塔为佛塔,还没有转化为文化意义上的文笔塔,因而没有文笔塔那样有广泛的号召力。所以是坏了也就坏了,除了佛教信徒,谁也不会再重建已经毁了的佛塔。太保山文笔塔原名为慈云塔,在与易罗池、濯缨亭、保山古城合为文房四宝后,佛塔的蕴意已被淡化,文笔塔的意义得以凸现,于是反复重建而传承到今。一种是施甸由旺文笔塔,先方后圆,完全就是一枝笔的造型。这种写实的塔,反而在造型上难以归类。

  密檐式塔第一层很高大,第一层以上每层的层高却渐次宿小,层数多为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不等,而以二、四、六、八等偶数为层数的极其少见。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塔身的内部结构主要有实心和中空两种,塔刹是塔身上部的塔顶部分,也称宝鼎,含有国土、佛国的意思,所以佛教的寺院也称作刹。

  保山的塔从佛塔变化而来,现存的古塔中佛塔反而很少见,一是转化为文笔塔了,如太保山文笔塔原为兹云塔,塌了建,建了塌,一来二去不但塔的样式有了变化,就其功用、寓意也变了,干脆就叫文笔塔了。二是保山更重视现世的荣华富贵,也重视子孙后代的博学多才,建文笔塔能镇山川,蓄文脉,出人才,建就建文笔塔了。

  二、为祈人杰地灵

  中国人讲究风水,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所谓风水,就是指人们所在环境的地理形势,如地脉走势、山系走向和水的流向等。人们认为,一个地方的风水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家族的兴衰、后代的祸福,地方的和谐、社会的安宁等。于是,专为改造风水、文运、点缀山川的塔便相继问世。特别是从14世纪开始,风水学盛行,文笔塔遍及城、乡,成为中国文化与建筑艺术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

  在所有的建筑中,文笔塔是最具亲和力的一种。不论时代,不论民族都认可文笔塔的功用。这昭示着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愿:巴之不得当地子弟学而优则仕,也巴之不得地方能出大人物可以炫耀。特别是在保山,历史上曾经是面向南亚和东南来的商业大都会,人们靠着“蜀.身毒道”而走南闯北,经商致富,商业繁荣自不待说,更希望文运亨通,多出人才,济世救国。这不是哪个宗族的愿望,而是地方所有宗族所有人的愿望。于是,建造文笔塔保佑当地学子魁星高照、文运亨通,便成了官吏与百姓集体梦想和精神的寄托。

  只要稍微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文笔塔一般都依山、傍城、临水。塔建得好不好,不在于塔自身的工艺水平和工程质量如何,而是与其周围环境的呼应是不是相得益彰。

  文笔塔的建造的目的全在于一个“文”字,即兴文运。文运之所以不兴,人们往往归咎于当地风水的缺陷。塔则被认为可填补当地在风水上的空缺,谓之补地气。因此文笔塔的选址,就特别的讲究风水。凡是文运不通、不发科甲的地方,均可于甲、巽、丙、丁四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塔,高过别的山,即发科甲。所以,文笔塔的建造方位常在城市或村镇的西南向,成为每一个县城或村寨西南向必不可少的点缀。细数保山的现存的文笔塔莫不如此,这是因为保山全境的山势北高南低,河流多由北向南,于西南向建文笔塔,当地的文运就不会随水流走。如昌宁县文笔塔建于右甸河出坝子之葫芦口之侧的和睦山上,处“巽”位,“巽为风,风既相随,无物不顺”,寓含着兴旺之意。而太保山文笔塔则是依山、伴城、临水都占全了。

  当然这是“迷信”的讲法了,就唯物来说,文笔塔的建造位置,最主要的是依据城镇村庄周围情况、四周山势而定。或挺秀于山巅,或依偎在水滨,或镇守于江畔,皆如倚天之剑,直刺云霄,为天地增辉,为山川添色,成一县一邑之标志。文笔塔也有叫文笔峰的,其实也是有讲究的,耸于山巅之上的称文笔塔,平地而起高塔则为文笔峰了。

  三、“以文压武”求安民

  文笔塔除了祈求文运,为山川添色外,还有“以文压武”之意。矗立在昌宁县城西南方向6公里处和睦山上的文笔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11级密檐,从山麓仰望,孤高迷离,雄据和睦山关。传说在清康熙年间,右甸坝经常发生械斗,打斗起来十天半月不停歇,闹得人心惶惶,民不安生。有一位姓赵的县令因无法平息械斗而被撤换,新上任的县令略懂风水,在考察完右甸坝的山川水系之后,感到这里虽是林茂竹修、丰水沃野之地,但南方稍陷,地势偏低,山峰也不够耸拨。南方是“离”,不利人文。右甸坝又如一个倾斜的筲箕,筲箕不平,必有米粮流走,人必为食而争,械斗是以难免。于是就和县里的乡绅们商议,修建了这座文笔塔,销住坝口关隘,垫平倾斜的风水,以制外流之势。并可“扶正压邪”,永镇山川永固,以安民心稳定。还在塔的北面建了一座文昌庙供奉魁星神像,魁星二十八宿星辰之一,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灵,主管文运,文人雅士、世族官吏多崇奉祭祀它,认为可以保佑他们求得功名。魁星有了文笔,尽可以书写天下文章,也就不愁文运不兴。文运兴,世人皆知书达礼,械斗自然停止,学子文运兴盛、为官步步青云,使昌宁之地和顺安宁(昌宁原名“顺宁)。

  和其它文笔塔一样的命运,昌宁县文笔塔毁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塔身无存,仅有塔址废墟。1990年12月,昌宁县人民政府应15个群众团体之倡议重建此塔,1991年6月31日竣工。新塔原址重建,保持了原塔建筑风格,塔座用当地含金山石奠基砌筑,用苍山大理汉白玉石作护栏。塔身为13级密檐,中空方形,内部砖砌,外部短檐斗拱,塔体白色,为莹洁之象。塔高30.9米,象征着昌宁县当年有30.9万人口。不论用料、做工、塔高都胜过原塔。身临其境,塔锁右甸雄关,镇横断山川,右甸坝一展平畴,四季景色尽收眼底,风光无限!

  腾冲来凤山上的文笔塔,巍然壮观,气度恢宏。据说也是为止械斗、“以文压武”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建造。建造中又将文笔塔与城内文庙的中轴线为一平,塔为笔,庙为砚,是“尊孔崇文”、“儒佛归一”的绝妙例证。腾冲是以文昌运盛,是儒是商皆有作为。

  “以文压武”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来凤山文笔塔下的械斗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滇西抗日战争期间因两国对决而更加惨烈。日军固守来凤山,中国远征军以两个师的兵力与日军激战三天,伤亡了二千多名官兵才攻克下来,文笔塔也在战火彻底被毁。现存的文笔塔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重新修建的,塔为13层密檐,高44.93米,中空并设有楼梯,游人可以顺楼梯而上至最高处,极目远眺,座座火山奔来眼底。只是要真正做到“以文压武”,还得富国强兵才是。

  四、装点江山的人文景观

  就全国来讲塔的造型多姿多彩,每个地方都会根据塔的作用再加上每个地方都变化出自己的特色。依材质来分,不处乎是木塔、砖塔、石塔和现代的钢筋混泥土塔。保山现存的文笔塔没有木质的,也没有完全用石头砌制的。即使有过木质塔,也没有流传下来。造塔最盛是明清时期,而那时制砖技术也日臻成熟,遗留下来的文笔塔以砖塔为多。即便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建的文笔塔,也是砖塔。只有近几年重建的才采取了钢筯混凝土浇筑的办法,比起砖塔来讲更牢靠了。

  太保山文笔塔始建于南诏时,为11级密檐式方塔,高约37.05米。造型优美、比例恰当,屹立于太保山麓、易罗池畔,前人将其与易罗池(砚)、翟缨亭(墨)、古城街道(纸)喻为文房四宝。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破四旧”为名被拆毁。1985年底,有关部门又在古塔原址重建,层数也增至13层,高38.98米。但因用砖砌,结构设计也不甚合理,2004年10月9日受地震影响,塔身开裂、部分檐口脱落,经鉴定为全危。决定拆除重建,并于2006年6月18日开工,于2007年四月竣工。新塔设计为仍13级密檐式(斗拱出檐)方塔,但塔身底部由旧塔的6m×6m变为8m×8m,塔高由38.98米变为47.288米。不再用沿袭了几千年的砖塔办法而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筒体结构,并由过去的实心塔改为空心塔,游人可沿塔内楼梯攀登至第九层,观赏四周美景,实现了景观与观景兼具的双重功能。旧塔受条件限制,未设抗震设防措施。新塔则提高了塔体的整体性刚度、强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和抗震、抗风的性能。

  在样式上别出一格的是施甸县由旺文笔塔,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距今已是200多年。塔高18.8米,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正方形的塔基,用大石块砌成;塔基上为六方形,用砖砌成,再往上就是圆锥形,是全塔最为高耸的部分,用特制的弧形土砖砌成。整个塔亦方亦圆,刚柔并济,异常牢固。就是施甸2002年的“4.11”地震也没受到多大影响。

  文笔塔作为当时当地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建筑,在装饰上亦颇为用心。石台基是装饰的重点部位。装饰手法多样,或线刻,或浮雕,或圆雕,层次分明,精美工致。其内容多为长寿鹿、灵芝草、腾龙飞凤、走狮麒麟、鱼跃龙门、状元及第、魁星点斗等民间传统祈福题材。塔门、塔窗或方或弧或如圭角,并镂以各种精细的花纹,使塔的立面更加美观,富于变化。檐角下又悬风铃,风起时,铃声清越,余音缭绕,更是情致盎然了。

  文字点缀也是塔上的重要装饰,主要有塔匾、横额与对联。如“平林塔影”、“文峰插云”、“宝塔云烟”、“塔光夕照”等。施甸县由旺文笔塔虽是用砖砌成,四面却镶嵌有石板,分别刻有“文光射斗”、“文教昌明”、“笔芸声辉”、“笔插云霄”、“蔚起人文”、“台云生花”、“万古如斯”等,差不多将适合的词句都用上了。把乞求文运昌盛的心愿表达得淋沥尽致。匾额与对联往往请名家书写,字体或端庄或妩媚,或浑厚深沉,或潇洒灵动,如塔之明眸,顾盼有情。

  耸拔挺秀的文笔塔,以漂亮的竖直线打破了横平的城镇传统建筑格局,平地耸起,立于高山之巅,于天际相接,凌云摩霄,指星画斗,装点河山。登临宝塔,则或峰峦起伏,云烟缭绕,或千里绿畴,平林漠漠;或街市繁华,无数人家;或塔影倒映,如笔蘸墨;或日出云蒸,日落霞蔚……。文笔塔本身的艺术美感,与自然山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修景、造景、添景,弥补山川形势之不足,成为一地之标志性景观和游览胜地。

  文笔塔的兴废是事关地方文运的大事,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员和士绅都极关注和重视。地方政府作为一县一州之行政官员,通显一邦、彰扬一邑,是其必不可少的职责。修建培风脉、纪地灵、壮人文、正风俗的文峰塔,自然便被看作为民办事、为地方造福的德政。塔的兴建、重修往往由地方政府及士绅发起和完成,凡文笔塔的修建无不如此。

  如今,历史烟云渐渐散去,但人们想要自己的家乡出栋梁之才的愿望并没有改变,日积月累反是更甚,但愿“我辈身后英才济,强公胜祖三两人”。

 
 
 
前五篇文章

天童寺的禅缘

天山北麓惟一现存的石窟寺

宋以来德兴地区的家族、寺观与讼争:读《隆教寺讼案碑》

唐代诗人孙逖与他的《宿云门寺阁》

唐捶揲鎏金铜佛像与青龙寺

 

后五篇文章

问禅大慈寺

我与报恩寺

卧佛寺:开启隆阳旅游的一扇门

西藏芒康色登寺见闻记

西藏自治区岩画、碑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