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寺园自然天成之美的成因 |
 
明代寺园自然天成之美的成因 李艳 摘 要:随着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兴盛,寺院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其规模从内部设计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寺庙与所处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点。发展至明代,逐步形成了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园林环境。本文试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入手,再配以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的造园意境,来解释明代寺庙园林之所以形成这种审美风格的原因。 关键词:明代寺庙园林;成因;哲学渊源;私家郊野别野;山居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11(2009)02-0016-03 中国古典园林以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著称世界。在类型上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其中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兼具了宗教活动场所和园林游赏之地的功能。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随着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兴盛,寺院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其规模从内部设计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寺庙与所处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点。发展至明代,逐步形成了具有自然风景式的寺庙园林。在审美风格上明代寺庙园林越来越与私家园林趋于相似,讲究景观创作的疏朗、雅致和天然之美,自觉地融入人工建筑于山水环境之中,形成了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园林环境,有着浓厚的山林隐逸的幽情雅趣。 一、哲学渊源 中国的宗教自宋代起,提出“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口号,这种一体化的思想,其实质就是中国文化的“大一统”的基本精神[1];而这一切,又都在明代寺庙园林中得到了形象化的体现。 (一)儒家思想 儒家以儒学创始人孔子为代表,最初指“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到春秋时代至战国百家争鸣时发展为“显学”。在对自然的态度上,儒家主张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天道”合于“人道”,通过自我道德提升,体悟天道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3],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天道”合于“人道”的儒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它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然也深深地影响了具有宗教活动场所和园林游赏双重功能的寺庙园林。正如孔子所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为园林欣赏的重要美学命题,追求山林仁德,主张将“情”、“志”融于山水之间[3]。 明朝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佛教中心也逐渐转移至北京。寺庙园林也随着明朝历代皇帝的扶持推崇下掀起了阵阵建园热潮。据统计,当时京城内外有佛寺千余所,京城内以北城和西城最多。在造园上讲究景观创造的疏朗、雅致和天然之美,自觉地融入人工建筑于山水环境中,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形成了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园林环境。如北京西北郊的碧云寺,此园充分利用自然山水之美,适当加以人工创造,用其建筑环境把园内山水区的美景组织成为一个整体胜境。明代寺庙园林推崇自然,追求山水名胜与寺庙建筑的高度和谐统一,充分反映出“天道”合于“人道”的儒学思想为至高理想的自然观。 (二)道家思想 道家重在自然、天地宇宙的探求,人身如何顺应自然,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界的许多相关因子,抽象概括为“道”[4]。作为道家的开创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欣赏和追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人生态度,换言之人们从事的活动都应遵循自然的规律。而庄子主要是提倡人与天的关系,主张回归自然,不以人力干预自然。他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认为无为自然,有为徒劳;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又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庄子所说的在自然中抛开一切世俗之事,融入到山水自然之中,寻求真正的自然自由之美,体会生命的本体之道,这种意境每个人都渴望身临其境去体会它,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条件做到的。但这种理想的境界却在园林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寺庙园林中,追求自然天成及其审美欣赏,更多的与道教文化联系在一起,自然的把道家思想贯穿于其中。在寺庙园林中所有布局都讲究整体的和谐,人工淡尽,宛如天开,形成了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风格。并且还对应着“道”的两个特点:寺庙园林通过借景等手法使本无之景变园林之景,寺庙园林有山、水、花草等实景,亦有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等虚景[5]。寺庙园林通过自然物体现它的自然天成之美,正如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三)禅宗思想 禅宗是佛教诸宗教中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是在印度禅学的基础上,融汇了庄、玄的精神实质嬗变而成的。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体系,具有独特的宇宙观、认识方法和解脱方式,超越了早期的依附于印度佛教的禅学。禅宗提倡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即可成佛;它否定语言文字的作用,放弃诵经守戒和正常的思维程式,主张顿悟,只要觉解身物两空,便可成佛,这是受了道家和玄学“得意忘言”,“坐忘”,“合内外之道”直感悟发式思维模式的影响[2]。 寺庙从单纯的宗教建筑发展成兼备园林功能的建筑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与佛教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大致同步。并且寺庙园林的出现与发展,与本土文化氛围对佛教的渲染以及禅宗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任晓红在《禅于中国园林》中所说:“禅宗是中国佛教的精神核心,寺庙园林则是禀承这种精神的中国僧众的理想天地。”又如宋代禅书《无门关》中有一句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以顺应自然、不失本性的悟道,把自然时节的景象融汇到自然山水、园林环境之中,使人感受到不为外物所束缚的天然情性。也就更好的说明了禅悟与山水、寺庙园林的密切关系。 禅宗包含着对自然山水景物的意趣。山水花木等大自然景象经常是禅师用以暗示禅境的“方便”,禅悟也的确常常在自然景象中触发[1]。这不只是表层,而是从更深层的角度,即以禅的眼光看待自然,则自然之境与禅境无异,正所谓古人曰“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明代园匠在筑造寺庙园林时合理的把禅宗思想运用到其中,即把禅宗包含着对山水花木等自然景象的意趣融入到园林中,并且在景观方面讲究天然之美和宛如天开的创作手法。使僧侣在寺庙园林中更好地去追求“心即是佛”的与世无争“空”的信仰。寺庙园林中的自然天成之美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冥想的氛围,可以领悟出人生和宇宙的永恒真理。正如华严宗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宗倡:“木石有性,真石遍在”。僧侣在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寺庙园林中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达到了佛家的中心思想,即涅磐的境界。 二、直承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而来 明代自成祖迁都北京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北京逐渐成为北方的佛教中心,寺庙园林建筑也随之逐年增加。由于在明朝历代皇帝的扶持推崇的政治背景下,寺观建筑逐年增加,曾一度呈现出繁兴景象。《宛署杂记》记述了当时翻修古刹、新建寺宇的情况:“予尝行经其居,见其旧有存者,其殿塔幢幡,率齐云落星,备极靡丽,如万寿寺佛像,一座千金;古林僧衲衣,千珠千佛,其他称是。此非杼轴不空、财力之盛能也。又见其新有作者,其所集工匠、夫役。歌而子来,运斤而云,行缆而织……”寺观建筑如此之多,可想而知寺庙园林之兴盛。 明代寺庙园林承宋代寺园成就发展而来,在风格上与私家园林趋于相似,追求天然之美,借助于自然地势,筑山理水,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手法,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从而形成了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寺庙园林,之所以形成这种审美风格除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外,还直承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而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玄谈玩世,寄情山水,风雅自居。豪富们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把自然式风景山水缩写于自己私家园林中。发展至唐代时,唐长安私家园林的山体、水体、植物、动物、建筑等景观要素和谐融汇,园池构筑日趋精练明快,士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使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充分实现,为后世的写意山水园奠定了基础。宋以前园林多为写实的意境,到了南宋南迁江南,经济文化方面给当地人的冲击很大,文人大量的参与设计,把园林从简单的模仿山林野趣,演变成集山水植物和建筑于一体的园林概念。总体归来,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呈现出“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的意境。 明代最能通过景物的描绘,就能体会到其间融入的寺庙园林,就是北京东郊——月河梵院的“池亭幽雅,甲于都邑”的园林。这座小园充分利用月河溪水和原有的地形巧妙地构筑此园,堪称明代寺庙园林的代表作。在《天府广记》卷三十七《月河梵院记》中,对此园有详细的描述。 “苑之池亭景为都城最。苑后为一栗轩,轩名曾西墅学士题。轩前峙以巨石,西辟小门,门隐花石屏,北为聚星亭,亭四面为栏槛以息游者,亭东石盆池高三尺许,玄质白章,中凹而坎其旁,云夏用以沉李浮瓜者。亭之前后皆盆石,石多昆山、太湖、锦川之属。……亭东为板凳桥,桥东为弹琴处,中置石琴……逾下棋处,为小石浮图。浮图东循坡陀而上,凡十余弓,为灰堆山。山上有聚景亭,上望北山及宫阙,历历可指,亭东隙地植竹数亭,逾松亭为观澜处。……” 叠石为山,亭台楼榭,花圃翠竹等等,构成一派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的园林风光。而漫溢着风情雅致之氛围的“弹琴处”,“下棋处”等景点,更是具有十足的文人园林的韵味。“中置石琴”“植竹数亭”,这都是寺庙园林的文人产物。我们以此可以看出寺庙园林发展至明代除了本身所具有的传播宗教的功能外,其园内的审美风格、造景已与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趋于相似,并传承了它们的崇尚自然美,和山水植物、建筑于一体的天然之美,形成了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审美风格。 三、结语 明代寺庙园林的设计和建构之所以呈现出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园林环境,是因为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在园林中的运用和体现。除此之外,明代寺庙园林也直承了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的造园意境从而呈现出“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然而明代寺庙园林的景境之美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寺庙宗教性质的需要,而成为引人入胜的游赏之地;但是寺庙园林,又和宗教气氛相联系,所以增添了几分佛国的清凉[1]。 参考文献: [1] 任晓红.禅于中国园林[M].商务印书馆,1995:64-109. [2] 姜义华.中华文化读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顾炳荣.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思想[J].科技信息,2008,(11). [4] 姚迪.略论道家思想对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1). [5] 姚小林.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初探[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17(4). 出自: 《南腔北调 》 2009年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