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隆兴寺摩尼殿山中观音始塑年代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隆兴寺摩尼殿山中观音始塑年代考

  杜 平 梁晓丽

  【关键词】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山中观音;始塑年代

  【摘要】本文对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内山中观音的始塑年代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寺内其他殿堂宋代塑壁的考证及宋代观音造像风格的分析,并结合有关碑文的记载,认为现存的山中观音为宋代原塑,虽明代进行过修补妆严,但主体和风格未作大的改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摩尼殿是国内名刹正定隆兴寺内现存最为重要的一座宋代建筑。殿内内槽九间全是佛坛,上供佛祖释迦牟尼,迦叶、阿难二弟子,文殊、普贤二菩萨及梵王、帝释(梵王、帝释于上世纪60年代被毁)。内槽北壁之背面通壁塑五彩悬山,长15.7米,高7.5米,以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壁塑艺术形式,将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普陀珞伽山那壮观热烈的场景微缩于壁面。画面的主题——踞坐正中的观音菩萨在山石、碧波、天神、罗汉的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根据其所处环境,人们称之为“山中观音”或“海岛观音”,也因其坐南面北,与大殿坐向相背,又被称为“背坐观音”或“倒坐观音”。像高3.4米,头戴花冠,微右侧,身稍前倾;上身除斜披络腋外大部裸露,下身着镶饰花边的红裙;肌肤润泽,五官娟秀,佩饰华丽;左腿下垂,足踏朵莲,右腿自然斜压于左腿之上,右手绕膝轻搭于左手腕部;姿态优雅端庄,神情恬静闲适,宛若世间一位气质不凡的美貌女子(图一)。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将虚幻的“神”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早在80多年前,鲁迅先生曾在北京山本照相馆见到这一观音的照片,非常喜欢,于是购买了置于自己的书案上[1],至今仍陈放于北京鲁迅故居内。还有人将其视为中国最美的观音塑像而纳入隆兴寺“六最”之列,并誉之为“东方美神”[2]。

  那么,这尊倍受人们青睐的观音像到底始塑于何时?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对此的看法一直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宋代原塑,但后世涂改了不少[3];有人认为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4];也有的不谈其始塑年代,只说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5]。我们经多方面查阅资料并研究分析,对该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考述如下。

  一、与隆兴寺曾有的其它宋代塑壁一起进行分析

  壁塑是我国古建筑中雕塑、绘画合一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也称浮塑、堆画、影壁等,一般由过样、加骨、堆塑、着色四步骤完成。据载,壁塑为唐代杨惠之始创。杨惠之开元中与吴道子同师从大画家张僧繇,由于吴道子在绘画方面声名显赫,惠之遂都焚笔砚,毅然发奋,专肆塑作,后来成为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巨匠。当时河南、陕西、江苏一带有很多佛像与壁塑都出自杨惠之之手,故时人曰:“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后来郭熙见之,又出新意,遂令圬者不用泥掌,只以手戗泥于壁,或凸或凹,俱所不问,干后则以墨随其形迹,晕成峰峦、林壑,加之楼阁人物之属,宛然天成,谓之影壁。唐代盛行的壁塑至宋时犹盛。

  在隆兴寺这座北宋开国皇帝敕建的佛教寺院里,中轴线上的宋代建筑大觉六师殿、摩尼殿、大悲阁里都曾饰有塑壁。据《隆兴寺志》所记,“大觉六师殿五彩悬山四座”,“摩尼殿背后五彩悬山一座”,“大悲阁内东墙悬山一座,殿内西墙悬山一座,东千佛洞五彩佛一千尊,各高一尺,西千佛洞五彩佛一千尊,各高一尺”,可谓是宋代壁塑艺术盛行的集中体现。

  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的大觉六师殿于民国初年坍塌,殿内塑壁荡然无存。北宋初年修建的大悲阁内的塑壁,在1943—1944年重修时皆被毁弃。这样,摩尼殿塑壁就成为隆兴寺殿阁中壁塑艺术的唯一遗存。从大悲阁壁塑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可知,阁内东、西壁分别浮塑文殊、普贤菩萨和观音、地藏菩萨以及他们的眷属随从等,北壁满塑一尺高的小佛像,内槽东、西壁塑观音、罗汉及日光、月光菩萨等。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正定古建筑后认为:“宋塑壁遗物以正定隆兴寺为重要。……东壁阳刻塑壁像,则犹得见宋时手法,……盖宋物而与大佛同时造也。”[6]尤其是内槽东墙外壁的观音坐像,一足盘起,一足下垂,左手下垂抚膝,右臂屈肘,手作印,形象优美婉约[7]。摩尼殿山中观音与之相较,坐姿虽异,但都自然随意,神韵、服饰大致相似,均体现着一种佛像世俗化的风格。由于大悲阁系宋太祖赵匡胤敕建,且差遣官吏主持或监修,那么大悲阁内的塑壁亦应由雕塑巨匠所完成,反映出当时全国最高的佛教艺术装饰水平。而摩尼殿、大觉六师殿均是寺内中轴线上规模宏大的重要殿堂,分别建于北宋皇四年(1052年)和元丰年间(1078—1085年),稍晚于大悲阁,所以这两座大殿的塑壁装饰,有可能是在大悲阁塑壁竣工后,由这些匠师或他们的徒弟塑制的。

  再者,《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一书记,依中国古代寺院布局,在大雄宝殿佛坛背后常塑一堂“海岛观音”[8]。作为隆兴寺供奉佛祖的重要建筑,摩尼殿内佛坛面阔达三间,殿背面正中尚设一门供人出入,故映入人们视线的佛坛背壁当初亦会按照佛殿像设而进行布置。

  二、宋代观音造像风格的变化

  观世音为梵文的音译。《佛学大辞典》、《辞海》等书均记,唐时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而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考古资料表明,北朝时已有观音之称谓[9],唐太宗以后的长安年间造像铭中仍用“观世音”之名[10]。据佛经称,遇难众生只要称诵观音名号,观音菩萨即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所以观音随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即成为世俗的精神寄托,不仅逐渐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仰,也为中国雕塑艺术增添了一大题材。

  观音造像的风格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马书田先生认为:“至唐以后则多为女性,打扮丝毫不像出家人,倒酷似一位妩媚温柔的汉族贵妇人。”[11]这是随着初唐天竺图像与稿本的源源输入,我国佛教造像也从外来的传统中吸收养分孕育出的一种崭新风貌。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唐长安年间(701-704年)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既有印度雕刻所重视的立体感,又兼具中国造像特有的流利线条,巧妙地融天竺造像风格于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中,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风貌。此像脸如满月,颊颐丰润,曲眉秀目,眼帘低垂,嘴角含笑,五官女性化;上身袒露仅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薄衣透体;身躯修长,腰肢纤细,胸与小腹微隆,初唐造像的生硬感荡然无存[12]。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中,唐长安年间的菩萨造型也大都具此特

  点[13]。此时的观音造像并非都如以前的正面直立者,自在、闲适、随意的坐姿观音已出现,如天龙山唐窟菩萨像。入宋以来,禅宗流行,佛教艺术的创造不再受制于经典的拘囿。随着社会审美风尚的改变,造像世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表现手法上以写实见长。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述:“然就偶像学论,则宋代最受信仰者观音,其姿态益活动秀丽,竟由象征之偶像,变成和蔼可亲之人类。”[14]能反映此特征的宋代观音像见于著录者不少,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1956年出土于浙江金华万佛塔塔基的北宋嘉年间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山西长子县崇庆寺北宋元丰二年彩塑观音菩萨骑麒麟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木雕观音菩萨半跏趺坐像[15],四川安岳石窟毗卢洞第19龛观音经变中的主尊,美国堪萨斯市尼尔逊美术馆藏木雕观音坐像[16],美国彭省大学美术馆藏木雕自在观音像[17]等。

  摩尼殿山中观音与上述观音像一样,整体不给人以神的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感觉,却都有一份女性的娟秀之气,既不失菩萨的庄重,又富有人世间的生活情感。在衣饰上,上身仅斜披络腋,肌肤大多裸露,披帛不刻意作对称处理,显出自由随意的表现风格;下身均着质地厚重、装饰华美、褶襞繁复的长裙。只是在姿势上,其它观音造像或一足下垂,一足上踞,一臂下垂,手撑于座上,一臂置于膝上;或结半跏趺坐,一臂长伸搁于膝上,一臂曲肘倚山石。而摩尼殿山中观音则是右腿斜置压于下垂踏莲的左腿上,修长的双臂自然前伸,纤纤双手绕膝抚腕,手指自然屈伸。络腋自左肩斜披,披帛自然敷搭,右侧搭于肩上,左侧则垂于肩下,搭肘后均顺山石自然垂下。裙子的塑制则较为粗犷,裙褶稠密,厚重下垂,和身上各部位的柔软圆润形成对比,足见作者构思的周密和手法的精湛,使闲适自然之态更为优雅地表现了出来。此种追求自由、自然的表现形式是宋代观音造像的显著特色,而摩尼殿山中观音则是这一时期此类观音造像中的上乘之作。

  三、明嘉靖四十二年《重塑背坐观音圣像记》简析

  隆兴寺内现存与摩尼殿相关的碑刻有两方,一为明弘治八年《重修摩尼殿碑记》,另一为明嘉靖四十二年《重塑背坐观音圣像记》,而前一碑文中没有关于泥塑山中观音的记载,所以嵌于五彩悬山下部须弥座处的《重塑背坐观音圣像记》就成了研究此观音唯一的文字资料。

  该碑为青石质,长94.8厘米,高48厘米,阴刻楷书32行,满行22字,主要内容为:“直隶真定府卫军民在城善人杨朋,睹九间五花大阁殿内背坐观音圣容,不忍损暗恝然,约同志各街巷善人杨得时等,各发虔诚,量舍己资,妆严圣像三坐,遂均焕然一新。此虽圣功之妙,亦见善人虔诚之吻合。特将善人姓名雕垂,以记岁月云耳。”其后为104位善人、女善人姓名,僧纲司都纲、副都纲、待缺都纲、住持各一人,退隐9人和风翔府一僧人名号。落款为“明嘉靖四十二年六月初一日立。获鹿县石匠武用威、画工人张美德”。从其简短的内容可知,明嘉靖四十二年背坐观音已经存在,只是圣容损暗。真定城善人杨朋发起,杨得时等百余人量舍己资妆严圣像3座,14名僧人参与,施工人为石匠、画工各一人。由于是民间自发之举,人力财力均有限,工程量也不会很大,故此工程并非如此碑标题所记为“重塑” 观音圣像,而只是如碑文中所记的“妆严圣像三坐”。认为此像塑于或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的说法,可能是由于只侧重了此碑文的标题而忽略了内容所致。碑文记“妆严圣像三坐”,但山中观音左右两侧为文殊、普贤的坐骑青狮和白象,分布于山中的罗汉则多达几十个,显然不是指这些。而殿内佛坛上位居东西两端的文殊、普贤菩萨,其面型、衣冠、色彩、肌肤等(1999年重装前)均与山中观音大体相似。故推测,山中观音与殿内的文殊、普贤二像始塑及重装时间一致,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妆严的三座圣像当为山中观音和文殊、普贤。清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779-1780年)隆兴寺奉敕大修,以大悲菩萨为主的千余尊佛像皆重装[18],三圣像也应于此时再次重装。

  另外,过去一直认为摩尼殿现佛坛上供奉的释迦牟尼、迦叶、阿难为宋代原塑,文殊、普贤为明代补塑。但仔细审视并结合有关资料分析,此观点值得推敲。其理由如下:1、根据1977年重修摩尼殿时发现的题记可知,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宋代佛殿中的像设布置,据《释门正统》卷3《塔庙志》记:“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盖若以声闻人辅,则迦叶居左,阿难居右。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今四大弟子俱列者,乃见大小乘各有二焉耳。梵王执炉,请转法轮,金刚挥杵,护卫教法也。”2、佛坛面阔三间,东西长14.78米,释迦牟尼居中,迦叶、阿难紧靠其身侧侍立,两端还空有塑像的位置。3、明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摩尼殿碑记》载,明成化甲辰年(1484年)摩尼殿“殿内释迦文佛,左列曼殊,右列遍吉,迦叶、阿难随左右而拱立之,梵王、帝释又随左右而翊卫之。”可知明成化时,殿内佛坛上供有释迦牟尼、迦叶、阿难、文殊、普贤、梵王、帝释7尊像。4、菩萨斜披络腋具有唐至宋菩萨服饰的特征,据此析,文殊、普贤与佛坛上的释迦牟尼、迦叶、阿难一样,均应系宋代遗物,即大殿建成后塑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摩尼殿山中观音与殿内佛坛上现存的五尊供像均为宋代始塑。明嘉靖四十二年,因山中观音残损对其进行了修补妆严,但主体和风格未作大的改变。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刘友恒老师悉心指正,谨表谢意!

  摄影:樊瑞平

  ————————

  [1]见《鲁迅日记》1923年7月3日:“与二弟至东安市场,又至东郊民巷,又至山本照相馆,买云冈石窟佛像写真十四枚,又正定木佛像写真三枚,共泉六元八角。”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施麦生:《正定揽胜》,海洋出版社,1993年。

  [3][6]《梁思成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4]陈耀林:《隆兴寺悬塑观音和塑壁》,载《古圃文汇》,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隆兴寺简介》,文物出版社,1992年。

  [7][15]《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之五“五代宋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8]李翎:《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9]樊子林:《观音名号始称考》,《光明日报》1993年1月14日。

  [10]吴杏全、高朝英:《馆藏佛教造像铭文研究》,《文物春秋》1994年1期。

  [11]马书田:《中国佛教诸神》,团结出版社,1994年。

  [12][16]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史》,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3]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文物》1980年3期。

  [14][17]梁思成:《中国雕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18]见隆兴寺内清乾隆四十六年《重修隆兴寺碑记》。

  〔责任编辑:许潞梅〕

  出自: 《文物春秋 》 2007年1期

 
 
 
前五篇文章

木岩寺

千载寺有新发现 心意拳可上溯源

浅析乐山大佛的审美心理效应

石家庄毗卢寺水陆画及其艺术特征

石匠和一座城市的雕刻

 

后五篇文章

灵雀寺记事

辽代石刻的理论综述

来自静海寺的报告

拉不楞寺建筑外观色彩的形成原因管窥

康南竹瓦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