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记》郡东闽县胜迹 |
 
《闽都记》郡东闽县胜迹 东出行春门,为乐游桥、迎春亭、朝天桥、长乐山、宝月寺、黄恭墓、康山庙、罗泰墓、草参桥、东禅寺、小兰亭、海印庵、地藏寺、金鸡山、栖云庵、陈崇墓、东岳庙、能仁寺、元妙观、奉真桥、高瑶宅、双龙庵、荔枝林、三友墓、曲水流觞、凤邱山、韩淮墓、林渭墓、东山、大乘爱同寺、文殊般若寺、圣泉庵、龙首涧、许将墓、许应龙墓、华严寺、钟耆德墓、许天锡墓、善溪广应庙、虞公庵。 乐游桥 在行春门外,今名晋安桥。宋元祐中,道士颜象环建,又东为钵头街。 迎春亭 在易俗里。国朝成化间,知府唐珣重建。岁迎春日,设宴于此。林谨夫有记。东有劝农亭,嘉靖初知府汪文盛建。 朝天桥 在易俗里,跨涧为桥,有亭一,奉观世音。 明宋鋺诗:“忆昔群仙觐玉京,虹桥曾听步虚声。天香晓度云间珮,月夜时闻鹤上笙。甃石凝烟瑶草绿,曲栏垂柳碧波晴。幽人卜筑依灵境,为爱青山一带横。” 长乐山 闽越时,山间居民梦神人乘白马至此,因名白马山。梁改闽县为长乐,更今名。唐武宗时,建白马庙其上。山之阴有温泉焉。山之南为三昧山、宝月山。又南为东岳岭。逾岭而东,曰竹屿,邓氏居之。曰前屿,黄氏居之。曰后屿,叶氏居之。又小山曰茶园,在平田中,并民居鳞次。 宝月寺 在易俗里,唐乾宁初建,宋乾道六年,陈诚之请为功德院,改广因报先院。国朝永乐元年重建为寺,今废为豪家邱墓。 黄恭墓 在宝月山。恭,怀安诸生,事父母以孝闻。 康山灵树庙 在易俗里。神姓赵,名时畴。宋金紫光禄大夫宾之孙也。元泰定间本郡人庙祀之,里有乔木,今犹著灵。 罗泰墓 在康山东。泰,字宗让,见郡志隐逸传,有《觉非文集》。 草参桥 宋建中靖国间建,有亭其上。 东禅寺 在白马山。郡人郑昭勇舍宅为之。旧名净土,唐武宗时废为白马庙。咸通中改为东禅净土寺。中有放生池、芙蓉阁、清阴亭、东野亭,郡守蔡襄书额。国朝成化三年重建,改名东禅宝峰禅寺。嘉靖间,中允陈节之废为墓。寺之南,马司徒森赠尚书祖茔。 唐周朴《东禅寺》:“瓯闽此郊外,师院号东禅。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后贤。爬槽柳塞马,盖地月支綖。鹳鹊尚巢顶,惟堪举世传。” 宋李弥逊《东禅开堂》:“闽山多胜地,列屋栖高禅。妙供积香苾,宝华散金莲。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辽辽百年后,慧炬无复然。我公具正眼,为续旃檀烟。诸方坐老衲,具足世法船。少开迷云昏,氛埃遂澄鲜。我来偶相值,杖屦参高軿。拈花起一笑,归去跨林泉。从兹竹阴下,饱饭纵横眠。” 程师孟《上巳游东禅》:“出城林迳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支前。百年骚客来闲寺,三月游人作乐天。更爱堂前迎太守,路头先坠碧云鞭。” 明徐《经东禅废寺》:“春草离离覆古阡,残僧犹解说东禅。满山松柏摧薪尽,孙子何人守墓田。” 小兰亭 宋时太守与郡僚上巳禊饮处,今废。 明林炫《东禅》:“出门苍雾满晴山,涧水斜穿玉洞寒。相对谭元忘日夕,泠泠钟声掩萝关。” 海印庵 元至正间,僧云溪建梅边小隐,贡师泰记。又有舶塔院、瑞圣院,今并废。 地藏寺 在易俗里,唐乾宁元年建,又有圆明寺,并废。 金鸡山 在孝义里,去城三里而遥。相传秦时望气者谓有金鸡之祥,遂斫其山脊。今为丛塚,旧斫处为径路,号鸡公弄。山北青鹅山,桑溪之水出焉。又名曲水。俗传闽越王流觞处。又北为龙窟,有岭曰猎岭,西连奇山,多怪石。诸小山曰东湖、曰峭谷、龙窟。旧记云:山穴有蟒,夭矫蜿蜒,额有“王”字,人以为龙也。祀之,故名。东湖与龙窟相连。旧记:有宋林观过、林夙二先生居之。 明王恭《鸡公弄》:“荒岗古墓鸡垄边,蔓草离离生野烟。狐狸养子隐荆棘,乌鸢作巢衔纸钱。石麟埋沈土花湿,雕砖剥落樵人拾。天阴燐火暗复明,月下精灵语还泣。此坟未必无子孙,夙昔传闻皆宦门。浮荣一去不复盛,空余古木啼清。谁家新塚高数尺,又买西家坟上石。忆昔秦中北邙路,丧车辚辚塚无数。黄金买山葬死灰,昨日官军斫坟树。崩茔断圹襟苔痕,髑髅无声眠草根。生前意气动山岳,身后凄凉邈九原。君不见,羊公岘首石已刻,季子延陵碑尚存。锦袍醉倒长安市,谁招采石江心魂。岂知百年后,身世两俱没。贵贱终同草上尘,升沉且进杯中物。笑矣乎!悲矣乎!眼中之人今有无。” 栖云庵 在金鸡山之巅,灌木幽郁,寂静可憩。每晓起,万松浮青,白云英英在其下。国朝嘉靖间,郡人王应钟募缘建。 明陈椿《游栖云庵》:“梵宇栖云外,人天出世间。孤峰一以眺,双屐欲忘还。花雨沾衣细,松阴覆座闲。何当捐物蔽,持偈傍兹山。” 徐《游栖云庵》:“竹掩茅房翠巘西,香灯清净讬禅栖。孤城乱瓦迷榕叶,百亩平畴见稻畦。荒塚凄凉眠石马,空山零落绝金鸡。壁间试剔苍苔看,二十年前有旧题。” 谢肇淛《栖云庵》:“小寮幽竹绝尘氛,路入温泉野色分。地僻不闻僧院磬,山低时度女墙云。隔江烟火孤村屿,绕郭松楸十里坟。王气鸡声俱寂寞,曲池霜叶落纷纷。” 陈崇墓 在金鸡山之麓。崇官御史,有风裁,见郡志。 东岳庙 去城五里,为东岳泰山行宫,香火甚盛。三月二十八日,州民以是日为岳帝生日,结社荐亡,观者如堵,俚诗有“三月二十八日出郭”之句,盖其来旧矣。 能仁寺 在东岳庙之西,万历间建。 元妙观 在东岳庙东,闽时建为东华宫。宋祥符中,称天庆观,元元贞初,改今名。 奉真桥 在东岳庙前。宋元丰三年,道士颜象环建。 高瑶宅 在黄坂。瑶,闽县人,景泰中令番禺,多惠政,卒葬秀岭。 双龙庵 又名双溪,旧神光庄也,国初建。 明林敏《夏夜集双溪兰若》:“散帙栖鸟时,幽寻憩僧舍。天吟风满市,露饮月侵夜。烟蓧澄远心,云萝翳长夏。回看众壑阴,杳霭钟声罢。” 陈椿《游双龙庵》:“迷路叹西东,寻幽入梵宫。廛中喧乍息,物外思何穷。涧净龙湫落,檐虚鸟道通。坐携余兴返,花雨逐松风。” 徐次:“信步冶城东,寻僧憩梵宫。草香闻不尽,松影踏无穷。溪势双流合,桥门七孔通。静看黄蝶过,随意领春风。” 荔枝林 在桑溪之东,唐宋时荔树极盛,故名。今渐摧折。 三友墓 在荔枝林白碧山。弘治中,有徐、吴、林三人,交莫逆,死而同穴合葬之。至今子孙祭扫不绝,时号三友墓。 曲 水 在桑溪上流、登云路之下,有茂林修竹之胜。相传闽越王流觞之所,宋郡守有禊游亭,今废。 宋祠部王逵《修禊诗》:“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画轮。为修洛阳禊,重忆永和春。罗绮花香度,岩峦梵宇新。尘中得乘暇,来见解空人。”逵,庆历中,以祠部郎知郡。 明徐熥《桑溪禊饮》:“春风载柔,遵彼长林。我有旨酒,与子同斟。幽怀既惬,元想弥深。悠悠逝波,实怆我心。” 曹学佺诗:“行行东郊,深无人烟。言登崇岗,仍趋平田。双溪同源,其流溅溅。天成之沟,因为周旋。宾朋来斯,居同衿连。流觞何迟,随人而迁。遐思前人,由之无愆。” 徐:“维兹春暮,既合且和。良俦至止,载咏载歌。冥心川上,涤志崇阿。缅怀古哲,感彼流波。” 陈价夫:“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春禽弄波,晴翠映澜。千载一集,兹游实难。觞来勿辞。请君尽欢。” 陈荐夫诗:“汛汛清漪,盈盈羽觞。临流不接,凝思未遑。情怡曲渚,目睇连岗。□川阅水,感念前王。” 凤邱山 去城五里而近,有朱文公大书“鹤林”二字,又“凤邱”二字。其山北连蒲岭,南迤逦际江。彭耜修真于此。刘智远篆书“龙虎”二字,又有宋吏部尚书彭演墓。山之麓为明进士郭波别业。 宋白玉蟾《题鹤林宫》:“王邓诸公焉在哉,云屏烟嶂镇锁苔。大千国土无双客,第一洞天游两回。太极光阴忘甲子,九霄云气接蓬莱。桑田海水今如许,劳得朝猿暮鹤哀。” 明傅汝舟《遇凤山访郭澄卿》:“出郭郊原近,隔桥门径幽。客情初下榻,诗思满高楼。碧水分龙涧,丹山落凤邱。昔贤吾不羡,吾只爱吾俦。” 邓定《登凤邱》“一壑烟霞远市尘,半空楼阁俯城闉。白云满地不成雨,好鸟数声啼破春。老衲有时分席坐,野人无事过门频。东山猿鹤迟归隐,何日携书共卜邻。” 王恭《凤山》:“仙人梯鹤上,吹笙去不还,空留梯石白云间。尘凡自愧无仙骨,独对岩扉试一攀。” 林炫《登凤邱》:“晓骑白鹤下青烟,来访芝邱老凤仙。独坐小堂秋寂寂,满山红叶夕阳天。” 邓原岳《游凤邱》:“乌石峰前鸦乱飞,天风吹冷薜萝衣。烟迷岛屿浮青霭,日出溪山净翠微。石壁草荒残刻隐,丹炉药化昔人非。白云满袖芒鞋湿,身在瑶台项上归。” 徐勃《登鹤林绝顶》:“云际高邱切太虚,争传此地有仙居。水榕干老供樵采,墓棘丛深拽客裾。云冷石坛丹灶火,雨昏岩壁擘窠书。去家尚叫千年鹤,拾得林间紫毳余。” 韩准墓 在凤邱。准,沛县人,元行台侍御史。国初,兵入闽城,病不服药而卒。 林渭墓 在凤邱山。渭,闽县人,正统间令海丰,称循吏。 东 山 在遂胜里,去城十里而近,有狮子峰、榴花洞。唐永泰中,樵者蓝超逐鹿至洞,遇异人,与榴花一枝而返。复往,遂失所在。山之东为古岭,下有铁鼎潭,龙居之。 宋钱昱诗:“景致逼神仙,心幽道亦元。僧闲来出世,松老不知年。放马眠岩草,移杯酌涧泉。浮名知脱得,终住此云边。”蔡襄《榴花洞》:“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风不与归。” 魏万《榴花洞》:“江山巧秀入禅扃,四径山源画未真。万叠好峰侵碧落,一泓流水隔红尘。涧边鹿迹今何在,洞口榴花总似春。自恨声名尚牵锁,无因长对洞中人。” 李纲《游东山》:“衰病年来百事阑,禅居环绕尽青山。登高选胜从君乐,隐几忘言输我闲。一枕清风消永日,三杯浊酒发酡颜。雀罗可设从来事,东阁常开不是悭。” 又《游榴花洞》:“一派寒流作小溪,松篁深处有丛祠。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灵湫瀑布垂。粳稻丰穰欣岁乐,笳箫清咽报神私。更将小雨为滂润,正是农夫播麦时。” “乞得明时多病身,归来林下养天真。芒鞋竹杖未全老,药灶酒壶随分春。山寺递传钟磬晚,田家收拾稻梁新。试穷溪上榴花洞,恐有桃源避世人。” “布地金沙片片匀,深沉院宇閟祗园。清凉路畔前三语,摩诘城中不二门。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净为还源。狻猊坐上法王子,稽首皈依众所尊。” 黄裳《榴花洞》:“莲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一枝樵客梦,两腋石门风。鹿径踪何在,榴花信可通。此缘当邂逅,来接紫光翁。” 李弥逊《游东山》:“游云本无心,时为晴山留。我曹等云闲,亦作寻山游。驾言出城阙,古寺聊相投。摩挲铸金像,不知几春秋。行行及佳境,真成上扬州。追随况高人,华胄皆通侯。高名迈姚宋,余事卑曹刘。向来金鸾御,一一亲垂旒。如何邱壑中,乃与猿鹤俦。寒威靳山秀,幽处不可求。清溪访鹿迹,古涧窥龙头。枯藤络断磴,未上愁吴牛。人言昔仙去,疑是竹务猷。云昏看山眼,欲展还复收。伊子岩穴走,南山万里遒。烟霞入膏盲,暝眩不可瘳。群公上界侣,解后天南陬。敢言同心臭,长抱躐等羞。心知造物戏,驽骀间骅骝。鹤书偶未下,爱日尚可偷。花风起群萌,枝上春欲流。更催小槽红,一笑非人谋。” 许将《和程大卿》:“东山十里复溪流,远客时时一望愁。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八州旗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南北共歌公所憩,独嗟无计共英游。” 明邓定《游东山》:“古寺依山不记年,兴来登眺更悠然。题诗偏扫苍苔石,隐几遥听瀑布泉。山径草香春麝过,水塘沙暖白鸥眠。红尘隔断人间世,肯信桃源别有天。” 又《东山》:“东山崖寺古,登眺欲忘归。猿盗岩前果,僧开竹下扉。涧光摇树影,石甃沁苔衣。落日禅声寂,疏钟动翠微。” 徐熥《寻榴花洞故址》:“逶迤群峰隐,纡回一径连。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芳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莓苔寒细雨,桑柘隔孤烟。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不记来时路,因弃世上缘。迟回未忍去,或恐遇神仙。” 袁敬烈《榴花洞怀古》:“胜地多遗迹,今来惬赏心。半岩苔藓合,一迳水云深。樵子何年过,仙人不可寻。涧花随步履,草露湿衣襟。水咽危桥断,烟迷古洞阴。山空遥见寺,城远不闻砧。老鹤还孤树,寒猿响碧岑。徘徊不忍去,斜日满前林。” 徐《寻榴花洞》:“洞门无处见榴花,麦秀渐渐古路斜。应是游人寻不到,山深元自有仙家。” “千年陵谷变沧桑,仙洞沉沉闭夕阳。碧涧乱流无鹿迹,满山秋草卧牛羊。” 林世吉《游东山》:“鸿响气已肃,鸟归景云竟。敞席瞩回溪,搴林缘曲径。岩屯云气深,石翳霜华净。梧冷叶微脱,篁孤箨犹迸。溜溜谷飚发,亭亭溪月映。幽探展极娱,周觉惬遐兴。奇胜不可忘,渝翰著新咏。” 陈椿《榴花洞》:“纡回经竹屿,窈窕入花源。地远尘稀到,山深洞自存。孤峰遥过鹿,叠嶂乱啼猿。天籁清人耳,泉声醒客魂。沧桑长变幻,丹灶几朝昏。坐惬岩邱赏,翻嫌朝市喧。松乔如可接,骑鹤觐天门。” 大乘爱同寺 在东山。梁大同六年,置大乘寺。十二年,置爱同寺。唐大中十一年,合二寺为一,因名。宋元祐中,许将请为功德院,中有夜光台、神僧室、鉴净轩、放生池、山辉堂。今废。 宋李纲《访许子大于大乘寺》:“物外仙家长自春,隐沦何必为逃秦。只因榴洞赠花者,便是桃源种树人。丹荔枝头星灿烂,白云峰顶玉璘珣。主公留客非无意,端为出山多世尘。” 黄裳《大乘寺》:“奔入高真避秦侣,远入闽山岂惟楚。落花流水来何处,逐鹿人从石门路。遂造洞门谁得知,鸡黍生涯贯今古。樵客见留何事去,分合随缘落尘土。回头已在尘劳中,手把榴花如寐寤。紫元素抱超然情,到此令人心骨清。闲跂长林跨深壑,遥见猿鹤来相迎。灵源为我写幽思,但闻历历失弦鸣。狮子峰前孤退藏,当泯顽空还混茫。龙首涧边云合并,或作人间时雨行。杜鹃有声山意真,杜鹃有花山色明。偶逢奇石可且上,幸乘此兴聊飞觥。顾语娉婷莫予翼,脚力犹争年少人。三杯通道聊自适,还被谷风吹复醒。忽忽流光已闻暮,红烛如林乐声举。” 曾巩《游大乘寺》:“行春门外是东山,览胜宁辞数往还。溪上鹿随人去远,洞中花照水长闲。楼台势出尘埃外,钟磬声来缥缈间。自笑守官偷暇日,暂携妻子一开颜。” 张劝《山辉堂》:“肃肃松竹荫华扉,更有虚堂隐翠微。云掩峰峦横秀色,月低岩谷弄清辉。分开远碧鸣泉落,点破寒光白鸟飞。还似山阴秋霁后,照人怀抱欲忘归。” 文殊般若寺 在东山。唐景龙四年建。咸通中赐额。国朝成化七年重建。嘉靖中,郡人倪祖废其寺为墓。寺后有山。旧产金沙。 明徐火勃《文殊废寺》:“宝刹庄严盛故唐,给孤园路变坟庄。炉抛前垅荒祠座,钟徙它山别院梁。供佛有田豪主得,挂瓢无地老僧亡。村南村北累累冢,几个孙曾哭白杨。” 谢肇淛《经文殊废寺》:“千年灵塔委金沙,憔悴前朝古柏斜。石础尚留青藓篆,墓门空锁白杨花。佛销宝相埋秋草,僧散斋堂馁暮鸦。石马玉鱼零落尽,行人犹说梵王家。” 圣泉院 旧名法华。唐景龙初,僧怀一始卜居寺西,苦远汲,忽二禽噪于地,因凿之,泉忽涌出。先天二年、赐额。又有文殊岩、多宝塔、天台井、放生池、神移泉、松坞、芝坞、□龙渊、涵虚沼、御书堂、罗汉堂诸胜。又有李邕、皇甫政塔碑。今多颓废。万历间,僧善灿重建佛堂。 宋曾巩《游圣泉》:“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清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前村供佛田。” 李弥逊《游圣泉》:“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箪闲。十里秋苔随屐齿,四更山月上簾颜。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明陈亮《游圣泉访殊上人》:“步入金沙地,禅居偶闭关。碧云凝曙色,红树满寒山。尚觉香缘浅,空携欲虑还。三车何处演,却放白牛闲。” 僧惟岳《神移泉》:“岩头瀑布泻寒烟,井底澄清浸月圆。性水真空同法界,神从何处更移泉。” 谢肇淛《游圣泉》:“东山开宝刹,传是景龙年。野迳缘溪远,层峰绕郭偏。锡飞初得地,禽戏忽成泉,竹老阴常覆,松枯脉暗穿。鹿分甘露水,龙出讲经筵。香阙诸天近,霜钟万壑传。沉灰原有劫,沧海已为田。云锁门双塔,林围屋数椽。哀涛惊鹤梦,败叶拥僧眠。霜落祗林树,苔深法座莲。稀闻来杖屦,谁复布金钱。废洞迷灵迹,残碑失古镌。六时荒院磬,一炷断炉烟。铁像它寮寄,珠幡尽日悬。樵人寻旧址,行客吊新阡。趺藉蒲团稳,登知蜡屐便。悲风初广莫,残照且虞渊。碧殿猿啼里,元岩鸟道边。城阴浮薄蔼,烧影引归鞭。回首兴亡地,空林咽暮蝉。” 徐《游圣泉》:“东峰晴翠昼阴阴,旧是闽王施宝林。古路斜通松坞远,冷泉流注树根深。钟移别院销追蠡,锡卓空山绝戏禽。寺额尚存唐代迹,更谁重布给孤金。” 安国贤《圣泉院寻榴花洞不见》:“相将原本缺字。岑,屐齿痕青草色侵。窦涌一泓澄净水,幡飞双塔见禅林。遗榴尚忆当年事,逐鹿空怀昔日心。古洞荒芜寻不见,满山松影乱啼禽。 龙首涧 宋许将读书处,故名。又有清阴、碧岩二亭。 宋许将《碧岩亭》:“旧室僧留古岸边,欣予同赏碧岩前。日生狮子峰头树,烟伴榴花洞口泉。黄叶入秋山出地,白云临晓海垂天。飘然踪迹今何在,别去江山又一年。” 王汝舟和:“亭开幽谷草堂边,朝暮清音落槛前。人去日升蓬岛路,客来空爱玉溪泉。仙翁世界藏深洞,佛子楼台出半天。谁为琢名岩下石,拟将遗事记当年。” 许将墓、许应龙墓 在东山。将,宋状元、门下侍郎,谥文定。应龙,官枢密,郇国公。父子俱名臣。 华严寺 在埔头。宋太平兴国八年建,即地藏塔院也。本唐翁承赞故宅,有昼锦亭、狎鸥池诸胜,今废。 明陈亮《简华严无极上人》:“久耽丘壑胜,未历东山路。偶访招提居,兼谒郇公墓。云林更左转,始得禅栖处。落日寒蝉鸣,蔼然松下暮。真僧欣相接,况有平生故。秘箧散芸香,名卮酌甘露。常怀谈空理,喜揖平生虑。永愿依道林,惭非许元度。” 钟耆德墓 在遂胜里。耆德,闽县人,元末隐士。 许天锡墓 在东山。天锡以都给事中使朝鲜还,逆瑾责赂,自经死。 善溪广应庙 初名鳝溪,在桑溪里。鼓山之北、大乘寺之南,峡有二潭。下潭广六尺、深不可测,距上潭五里。相传闽越王郢时,有大鳝,长三丈,为民害。白马三郎者,郢第三子也,以勇力闻。射中之,鳝缠以尾,三郎人马与鳝俱死,其害遂绝。邑人立庙祀之。唐贞元十年,观察使王翊祷雨有应,新其庙,辄加封号。宋庆历六年,旱,守蔡襄自为文祷之,读毕,大雨,修葺其庙。绍兴七年秋,大雨,水暴出,声闻数十里。诘朝,有石高广二丈,峙庙后如堵,水左右注,庭除无恙,人以为异。淳祐八年,郡守陈垲以祷雨至,谓神亲杀鳝。其灵在神、不在鳝也,为更今名。唐观察张仲方以太平元年夏祷雨归,至圣泉寺雨集。 仲方诗:“入门池色净,登阁雨声来。”团练副使李贻孙诗:“旌旆忧民至,风云逐雨来。” 判官李敬彝诗:“雨随青嶂合,云拂画旗来。” 内供奉彭城诗:“云阴随雨度,桂馥逐风来。” 虞公庵 在东山之麓。梁虞寄隐处。寄,会稽人,侯景之乱,避地入闽。陈宝应据闽,有异志,寄数谏不听,遁迹东山。宝应怒,遣人焚其舍,寄安卧不动。纵火者为灭其炬,乃已。宝应败,宾客伏诛,惟寄获免。闽人重之,名其处为虞公庵。寄无子,荔子世南嗣之。 宋曾巩《虞公庵》:“虞寄庵前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阑笑语同。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从今淮拟频行乐,日伴尊前白发翁。” 明徐《虞公庵》:“一片空山草树疏,欲寻遗址但荒墟。野翁不识前朝事,犹记当年旧隐居。” 附:宋杨胐《荔枝轩》:“曾观荔枝图,几费丹青妆。能红能紫亦能绿,不能写得天然香。曾读荔枝谱,其品堪第一。较量滋味论高低,大抵闻名不闻实。我疑真宰推化工,安排百果分番红。杏梅桃李不足数,先教碌碌随春风。锦囊玉液相浑沦,百果让作东南元,别有真香与味色,一时分付荔枝轩。”此条当入荔枝林一条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