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北宋时期陕北佛教石窟文化中的信仰与仪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北宋时期陕北佛教石窟文化中的信仰与仪式

  韩康

  摘要 陕北共有宋代石窟80余处,至今保存较完好、规模较大的有延安清凉山万佛寺石窟、安定钟山石窟、富县川子河石泓寺、黄陵吕村万佛洞等,其中开凿年代最早、最能代表北宋石窟建造水平的就要数安定钟山石窟,且其窟室的开凿形制和佛、菩萨等的布局设计与其它该地区北宋时期的石窟群体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以钟山石窟为论述典型,通过对其建筑形制、造像布局、造像内容、造像手法等的研究来探讨该地区宋代石窟文化中的信仰与仪式。

  关键词 北宋;钟山石窟;信仰内容;礼仪方式

  中图分类号 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78-02

  1石窟简介

  陕北共有宋代石窟80余处,至今保存较完好、规模较大的有延安清凉山万佛寺窟、安定钟山石窟、富县川子河石泓寺、黄陵吕村万佛洞等,其中开凿年代最早、最能代表北宋石窟建造水平的就要数安定钟山石窟,且其窟室的开凿形制和佛、菩萨等的布局设计与其它该地区北宋时期的石窟群体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以钟山石窟为论述典型,通过对其建筑形制、造像布局、造像内容、造像手法等的研究来探讨该地区宋代石窟文化中的信仰与仪式。

  钟山石窟位于延安市子长县安定镇东一公里处秀延河北岸的钟山脚下,共有5个窟室存留,均开凿于北宋中后期。其主窟3号窟,又名万佛殿,保存最为完好,始开凿于北宋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是钟山石窟群中开凿年代最早的窟室,也是规模最大者。

  3号窟在坐北向南的沙岩壁上等距离洞穿三门,形成三个长约两米左右的甬道;窟内呈矩形,面积225平方米,平定,八角藻井,窟正中设有长11米、宽5.3米、高1.4米的坛基一座,坛基与四壁分离平均约两米左右,形成回廊型通道;坛基四边伸出八根一米多见方的石柱与窟顶岩石相连,显然是整体岩块镂空所致,坛基上由西向东并排措置三组一佛二弟子雕像,其主尊由西向东分别为交脚弥勒、跏趺坐释迦摩尼、跏趺坐阿弥陀佛。东、西壁正中上下各开二大龛,皆为一佛二弟子雕像,西壁雕像已漫漶不清,东壁则保存完好,其上为跏趺坐释迦摩尼及二弟子,其下为跏趺坐药师佛及二弟子。北壁(后壁)东西角即东西通道尽头各开上小下大两龛,西面上龛为华严三圣,下龛为地藏及闵公和月明,其下为十供养弟子;东面上龛为西方三圣,下龛为释迦摩尼及二弟子,其下为十供养弟子。南壁(前壁)被三门洞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四面,由东至西依次为,第一面中部开一大龛,上为地藏及闵公和月明,下为十供养弟子;第二面中部开一小龛为地藏及闵公和月明,其上又开一小龛为游戏坐观音,该面底部分刻十六罗汉之八;第三面中部开一小龛,其上又开一小龛,皆为游戏坐观音,该面底部分刻十六罗汉之八;第四面没有开龛。窟内四壁其余部分皆刻满小千佛,坛基上的八根石柱上也布满小千佛及游戏坐观音等。

  2信仰内容

  通过对钟山石窟造像内容、造像布局等的研究,得出该地区百姓普遍信奉净土(弥陀净土、弥勒净土、琉璃净土)信仰、华严宗信仰、地藏信仰以及由弥陀净土信仰派生出来的观音信仰等佛教信仰内容,同时北宋繁荣的罗汉信仰也在这里得到了极大地展示。

  2.1净土信仰

  据西北师范大学李清凌教授研究,北宋佛教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和走向,佛教文化进一步趋于中国化,信仰群体走向平民化,信仰活动和内容更加世俗化。此时仅靠念诵佛号就能得救、成佛的净土宗思想与极赋汉文化旨趣的禅宗思想相融合,受到了宋代广大下层民众的支持,在此趋势之下,民众在佛教信仰方面更乐于选择那些规则简单、便于操作、贴近于生活的内容来信奉。

  上文所述,3号窟中供奉的主尊由西向东分别为弥勒、释迦摩尼和阿弥陀佛。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三世佛组合方式,目前被学者们称为“新三世佛”组合。根据贺世哲先生的研究,由释迦摩尼、阿弥陀、弥勒组成的三佛造像组合最早出现于北朝晚期,由中原西传至敦煌后,其造像数量在唐代以后的敦煌石窟中急剧增加。事实上,“新三世佛”在龙门乃至四川地区的唐代石窟造像中均有发现,在山西地区的唐代佛寺造像中也有遗存——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制作于晚唐的彩塑群像即是以释迦摩尼、阿弥陀和弥勒佛为主尊,从中足可见其组合形式流传之广。非但如此,从3号窟的三佛组合来看,“新三世佛”的组合方式至迟到北宋仍在流行。关于“新三世佛”的造像意义,有说释迦摩尼已入涅架,代表过去佛;弥勒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才下生人间,代表未来佛;而弥陀现今正在西方世界说法,因而代表现在佛。有说释迦摩尼是历史上出现之佛,故称现在佛;弥勒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下生成佛,故称未来佛;而弥陀已先释迦摩尼十劫成佛,故称过去佛。

  但是无论是现在佛还是过去佛,阿弥陀佛能够取代燃灯佛而成为“新三世佛”之一,都与净土信仰在唐代的盛行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然而这种“新三世佛”的组合在北宋中期的钟山石窟3号窟中再次出现,说明其背后所体现的净土信仰也同时在3号窟中得到再现。此净土信仰内容包括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净土、未来下生弥勒净土和药师佛净琉璃净土等三大内容。弥陀和弥勒净土信仰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央龛台上的弥陀和弥勒两座大佛身上,而净琉璃净土信仰内容则体现在东壁中部所雕凿的上下两龛中的下龛药师佛及二弟子身上。从这三座佛的安排位置来看,在北宋民间陕北该地区的净土信仰中弥陀净土和弥勒净土是占其主要部分的。

  2.2华严信仰

  华严宗信仰在3号窟中主要体现在中央主龛台正中的释迦摩尼及其下方的文殊、普贤身上。释迦摩尼和文殊、普贤的组合被称为“华严三圣”,是集中体现华严宗教义的典型造像组合。另外,单独对文殊或普贤进行开龛造像,也是体现华严宗教义的造像表现之一,在3号窟中央龛台的八根石柱上几乎都凿有这样的雕像,或为文殊及其侍众一铺或为普贤及其侍众一铺,大小有近十处之多。此外,在1号窟和2号窟中也有“华严三圣”及单独的文殊、普贤雕像存在,其表现形式与3号窟中的基本是一致的。

  2.3地藏信仰

  地藏信仰在中国民间由来已久,据《宋高僧传》等书记载,地藏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后坐化为菩萨。中国民间所信仰的阴间主宰,原为东岳大帝,这是一位源于上古自然崇拜的神灵。然而,唐代中期以后却出现了地藏菩萨主冥的传说,段成式《酉阳杂俎》曾记载了梁祟义帐下小将孙威暴卒后,入冥界,看见地藏主持冥事的异闻。至宋代,地藏主冥的信仰在民间已颇流行了,《江湖杂记》所记“地藏王决秦桧杀岳飞事”即为一例证。在佛教造像中,地藏的形象往往被塑造成一手持锡杖,头戴化佛冠,身披袈裟的僧侣形象。其左右往往分别站立一位老者和一位年轻和尚,他们就是地藏菩萨的左右肋侍闵公和月明和尚。

  3号窟中就有三组这样的地藏组合,其一位于南壁(前壁)由东向西数第一面墙中部;其二位于南壁(前壁)第二面墙中部;其三位于北壁(后壁)西角的下部佛龛中,此壁面开有上下两龛,上小下大,上龛为“华严三圣”,下龛即为地藏组合。这种将释迦摩尼与地藏菩萨一起表现的方式,在佛教造像中也较为普遍,其应该来源于佛典《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经文中通过释迦摩尼的描述,介绍了地藏菩萨的由来、愿力以及地狱的情景。

  2.4观音信仰

  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者最多的应数观音菩萨了。观音的出身,早期所译佛经中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转轮王长子不,一说是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国王威德之子宝意。因此,观音最早是以男相出现的。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观音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南北朝末开始偶有女相出现。此后观音现女相的传说逐渐流行起来。至北宋时,无论是文献记载、民间传说,还是时人所绘画像,观音已几乎全是女相了。

  在佛教中,观音被描写成大慈大悲的菩萨,称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现身前来解救。因此,至迟到北宋中期,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已经成了一位无难不救、无求不应的大神,其在广大民众心里的地位甚至超越了释迦摩尼以及阿弥陀佛等佛界首脑。

  正由于观音具有如此普遍、广大的神力,故而其神像在民间也就得到了广泛的供奉。仅就3号窟来看,独立的观音龛就有超过12处之多,且大多位置显著。从3号窟总体设计来看,这些观音龛显然多数是由捐赠者要求独立雕凿而成,其与中央主龛上的主尊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造像系统设计上的联系在内。这恰恰反映出观音信仰在当地百姓中的普遍性和独立性。

  2.5罗汉信仰

  罗汉信仰源于印度,盛于中国。其名词源于梵语,音译为阿卢汉、阿罗诃,意译作应真、应供、杀贼、无生、真人,简称罗汉、罗诃,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供养之圣者。中国“罗汉信仰观念的出现应是玄奘(600-664)译出《法住记》输入十六罗汉功德神通概念以后的事”。

  《法住记》译出后,中国的罗汉信仰日渐隆盛,中晚唐至五代不少画家如卢楞伽、贯休、张玄等都以画罗汉著称于时,至迟到晚唐五代时期,罗汉信仰已经在民间被普遍接受,北宋的罗汉信仰更是遍地开花。究其原因,不外乎罗汉神通具足,形象丰富多样、生动活泼,修持生活几近中国隐士行为、世俗化意味浓厚,人物性格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易于被寻常百姓接受等。3号窟中南壁中门洞两侧分别雕刻十六尊70厘米左右形象各异、生动活泼的罗汉,该窟满壁的“小千佛”雕像中也散落着许多罗汉的形象,或单个独坐,或群像组合;2号窟与1号窟的北壁和东西壁上除了一些主尊之外,皆满刻散于岩壁中的罗汉形象。足以见得,钟山石窟群中所体现的当时罗汉信仰的隆盛之态。

  3礼仪方式

  右旋与叩拜为佛教礼拜仪式的主要方式。右旋是以顺时针方向对佛陀及其象征物绕行的方式,如“持灯绕佛”、“持香炉绕佛”等。这种方式从佛教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是古印度向尊贵的人表示致敬的方式。佛教延用了这种礼拜方式,并在佛经中更加明确了制度。《贤者五戒经》中讲,“绕塔三匝者,表敬三佛,一佛、二法、三僧”,可见在旋绕一周的过程中,信徒已经完成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体验。《大唐西域记》记载:“致敬方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唯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详尽解释了叩拜的礼仪规范,即对于礼佛时人的行为方式的全面概括。

  佛教建筑中,礼拜空间是信徒们用自己的行动对佛、菩萨等宗教偶像礼敬的场所。随着礼拜方式的变化,佛殿、佛窟中的礼拜空间也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右旋礼拜方式下产生的建筑空间特征是在朝拜对象周围有可供环绕的通道使信徒们可围绕朝拜对象进行顺时针的绕行,这样的礼拜空间模式,称为礼拜右旋空间。叩拜所需空间与右旋空间有一点很不同,即被朝拜对象前应有一较大空间,信徒虽不必围绕朝拜对象绕行,但必须要正对偶像行礼,所以,叩拜空间的特征为:被崇拜偶像的正面和两侧应该放开,背后空间可以封闭。

  这两种礼拜方式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右旋空间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叩拜空间,因为当信徒们旋至佛像正面时即可进行叩拜仪式,所以说右旋礼拜空间是一个复合型的空间。钟山石窟3号窟的内部建筑布局即符合上文所述的“右旋礼拜”所需的空间条件。3号窟的中门甬道正对主龛台上的释迦摩尼像,主龛台与四壁之间有着一条近两米宽的“回”字型通道,佛教徒一进中门甬道之后即可对释迦摩尼进行叩拜,或左移叩拜弥勒佛,或右移叩拜阿弥陀佛,亦或施行右旋方式进行礼拜。在右旋过程中,可在西壁中部、北壁西部、北壁东部、东壁中部、南壁东部等处稍作停留来逐一叩拜窟龛中的主尊,宽阔的通道为逐一叩拜者与右旋礼拜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若遇信徒众多时节,中甬道两侧的东西门洞则为拥挤的参拜者提供了出入的方便。从该窟的空间设计布局来看,当时参拜信众之多、佛殿香火之旺盛则是可以想见的。

  4结束语

  纵观上文所述,钟山石窟所显现的无论是信仰内容还是礼仪方式,都反映了该地区佛教香火之盛,以及佛教信仰内容的高度世俗化。总结其成因为:一、北宋中央政府对佛教的推广和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区域性政策。北宋政府对待佛教的政策既不像盛唐时期的极力推广,也不像唐末武宗时期的极力打压,其对待佛教的态度是相对理性的、宽容的,是在可防、可控之下的大力推广。尤其针对于战事相对较为平凡的陕北宋夏接触区,更是极力以宗教手段来稳定民心;二、宋夏战事频乃所导致的大量外来实边移民,为佛教的该地区广泛传播提供了人力资源;三、北宋政府对该地区所执行的相对宽松的赋税政策和大量战争专款的下拨,为该地区的佛教传播提供了充裕的物质资源;四、宋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并不属于大规模的毁灭性战争,而是长期性的拉锯式劫掠型战争,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若干相对稳定、和平的时间段出现,如仁宗中期至神宗初年长达二十多年间,宋夏之间在该地区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其为佛教在该地区的发展则提供了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五、宋夏战争虽然不是大规模的毁灭性的,但却是长期性的,战争的创伤在这里还是会时有发生的。生活于其间的人民必然对生死的看法要深刻于其它非战争地区的人民,此种思想状态则为佛教在该地区推广传播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便利条件;六、佛教自身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中国化、世俗化,这也是为什么钟山石窟中雕有众多的相对独立的观音、罗汉等造像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清凌.宋夏金时期佛教的走势.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9(6):51-56.

  [2] 贺世哲.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敦煌研究,1994,2:79-80.

  [3] 贺世哲.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敦煌研究,1994,2:80.

  [4] 慈怡主编.佛光大字典.第一册第538页,佛光山出版社,台湾,1989.

  [5] 沈柏村.罗汉信仰及其造像艺术.青海社会科学,1997,3.

  [6] 湘灵.罗汉信仰与罗汉形象的流变.文史杂谈.

  [7] 张璐.陕西唐宋石窟寺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出自: 《科技与生活 》 2009年21期

 
 
 
前五篇文章

北石窟寺“武则天”造型佛像

拜城东南的戈壁悬崖上克孜尔石窟壁画漫谈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

白云庵修行洞高僧高道修行简介

《西游记》中的寺院

 

后五篇文章

北周观世音菩萨石造像

比丘尼当住持,印度有一座中国寺庙

炳灵寺石窟雕塑像欣赏

炳灵寺石窟雕塑艺术

炳灵寺石窟造像艺术分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