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道证 印度的中观学派,传入中国发展成为三论宗,此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所依,而创宗立派。中观三论的教义是直承《般若》、《华严》、《法华》、《诸法无行经》、《思益梵天所问经》、《维摩诘经》等诸大乘经而建立的。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理论,更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 《中论》 《中论》是三论宗三论之首,为龙树菩萨的代表作。佛灭度之后由于对教理和教规教仪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使佛教开始分岐,形成部派佛教。由于对佛教教仪的分岐和部派的分裂,使佛教渐渐衰败,外道兴盛。所以佛灭七百年后龙树菩萨依《般若经》著《中论》,以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一切法皆空的般若思想而破斥部派之边见。众生皆因有、无之见而不能真正悟入佛之知见,龙树菩萨用般若“空”之中道思想,以破上座部与大众部等各家之争论,振兴大乘佛教于世间,教化众生于沉沦。故《中论》是龙树菩萨解释佛经而引导众生悟入诸法实相的著作。因此《中论》是阐述“般若”思想的代表作。 《中论》亦名《中观论》或《正观论》。其内容是在说明中道正观的真理,因此从所诠得名,所以称为《中观论》。如果从能观的智慧而言,此“观”是一种中道正观,因此亦名《正观论》。 “中”是正确真实之义,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二边。又“中”是正而不偏,中正不邪之义。 “观”是用智慧观察体悟,即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相。又“观”是观行、思量义,即观诸法实相,以观心而行于正法。 “论”是言论、文字,了别之义,即说明诸法实相,中道义理的语言文字等。 《中观论》罗什法师于姚秦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翻译为四卷,共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个偈颂。前二十五品,破对大乘之迷失,申大乘教;后两品,破对小乘之迷失,申小乘教,令回小向大。故本论正破大乘迷执,傍破小乘异执。 《中论》的主要思想在于谈“缘起性空”的思想,唱自性本空的中道义理。有人说《中论》是有破有立,破“有无”立中道。其实立中道义是为了破有无,显现空义。若有、无皆空者,空亦不立。造论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之妄见和执著,如因病施药,病除药亦不留,唯有空有俱寂。虽有宛然而空,虽空宛然而有,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是为中道。因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中道实相,此是本论的中心思想。由于本论〈观四谛品〉有“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依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即依真、俗二谛阐述中道实相的义理,因此《中论》就依真、俗二谛为宗。 《十二门论》 《十二门论》一卷,龙树菩萨之所造。罗什法师于姚秦弘始十年(公元408年)译出。本书虽由二十六偈颂与注释组成,然其中有十七偈引用《中论》,其余之偈颂亦与中论颇多类似。故吉藏大师在《大乘玄论》中说龙树菩萨依般若造了《无畏论》十万偈。由于太长,故精减成为《中观论》,众生觉得还是太长,于是就浓缩成为《十二门论》。故本书依十二门以破病显理,悟入实相,发挥大乘空观,为学中观之纲要书。 本论所以称为十二门,因为是由十二章段论文破除十二类执著病态故名。十二为一个圆满之教,一日为十二时,一年有十二月,佛说八万法藏摄为十二部经,教义如十二因缘等。本论是依佛说十二部经创作的,所以开十二门以象征圆满。又本论观诸法皆空,观十二因缘也毕竟空,观十二因缘空是还灭门,灭除生死,故置十二门以示意。惑执虽多,以此十二类法尽摄无遗;故理无不该,病无不除。 本论思想主要在于论述大乘佛法“第一义空”的思想,此“第一义空”即是诸法真空实相,由此真空实相之境而发中道般若智慧,由境发慧,由慧观境而有六度万行方便法门广度众生,所以一切法门不出境智和合,因此《十二门论》即以境、智为宗。 十二门为:观因缘门、观有果无果门、观缘门、观相门、观有相无相门、观一异门、观有无门、观性门、观因果门、观作者门、观三时门、观生门。根据般若中观教义,认为菩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就佛果,必须修习和彻悟诸法法性本空才能达到目的。若不能彻悟真空法性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行,同时也就不能成就菩提佛果。因此修行,若历别而言,十二门教之次第,乃循次渐进修观之次第。如先总观因缘,次则别观因,又次则别观缘。如是渐进,遂有十二门观之先后次第。若融通而言,则明如是理,起如是观。上智利根通达实相者,单举初观因缘门,已具足方便六波罗蜜,随之以起万行,由观第一门即能顿入无生法忍,可直至成佛不退。 《百论》 《百论》有二卷,印度提婆菩萨所造。提婆菩萨是龙树菩萨的上首弟子,他学识渊博,才辨绝伦。《百论》是他与外道当面一问一答辩论的结果,是与有学识的异学交锋的纪实,直截了当,言简义该,其理趣和言词非常深奥。《百论》的立名,因有一百个偈颂故名,全论共二十品,每品皆有五偈,共一百偈,故名《百论》。罗什法师于姚秦弘始六年(公元404年)翻译时,以为后十品无益此土,只译了前面十品,但还是仍用原名《百论》。另外还有《四百论》、《字百论》,但三论宗主要用的是此二卷十品的偈《百论》。 本论内容继承龙树《中论》之说,以大乘佛教之空、无我等义理,破斥数论、胜论等外道之执见。本论初品为〈舍罪福品〉,说世间人天福、善虽好,但还是无常的,仍属生死轮回,犹处三界火宅。欲了生死、出火宅,必须舍离三界人天福报。欲舍人天福报就要修真空般若法门,即是依空才能超脱三界,成就菩提。但外道不接受提婆所主张的无相、空义,便立“神我”,“神我”即是灵魂一类的东西,于是便有第二〈破神品〉。提婆阐述了佛教的“无我”。外道不服,又举他们的理论来救,外道理论虽然繁多,但认为“一、异”为万法的大纲。为了破除一、异两种邪执,故有第三〈破一品〉和第四〈破异品〉。但外道又执当前事相肯定实有,故又立内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外尘(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以明不空。故又有第五〈破情品〉和第六〈破尘品〉两品。外道不解空义,认为若无当前根尘诸法真实的存在,岂不破坏了世间因果法则?为破外道所立的邪因邪果,所以又有第七〈破因中有果品〉和第八〈破因中无果品〉。自上以来,破其“有”为无常之法,使其不能成立,外道又举恒常不变之法以明不空,故又有第九〈破常品〉。上来九品,舍罪舍福,破我破法,常无常等,一切法皆被破。外道说:若一切皆不可得,便堕于空,既有于空,亦当有“有”,若空有俱在,哪是一切皆空?为了彻底的破有,为了破此相对的空,故最后〈破空〉一品,明空亦空,空也不可得。一法不立,究竟无余,无言之道,正显于兹。此破邪即是显正,破邪之外别无显正。有即不存,空也不立,非空非有,即是中道,亦名实相,亦名无所得。此是方等的渊府,般若的心髓,《百论》的旨趣。 提婆的言论之所以有力地摧伏外道,正是由于论主胸中具有甚深的智慧,同时又有权巧方便无碍的辩才。提婆深得般若正观实智,由此实智发生出善巧的方便智,因有此二智,才能摧伏各种外道。摧伏外道,功由二智,所以三论一家相传,《百论》以权、实二智为宗。 此三部论,《中论》从所显的理实为名,即是此论所说是中道实相之理;《百论》从偈数得名,即是此论有一百个偈颂;《十二门论》从言教开通立名,即此论有十二章段言教。其实这三部论,宗旨大致相同,皆是阐述中道实相义理。以上所释充其量不过是对三部论的简介,若对中观三论感兴趣,只有对三部论详细研读,才能感受到中观玄门的奥妙无穷。所以这三部论是学习三论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研究佛教性空思想的主要论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