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顶山发现圣寿寺“牖壁”及其他 |
 
宝顶山发现圣寿寺“牖壁”及其他 ——宝顶山石窟拾遗 陈明光 大足石刻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冬整治宝顶山石窟环境,在拆除宝顶老街西段,临大佛湾北岩东端、与圣迹池北边等长地段的街房时,保留了圣迹池北边杨大友、陈明全房地上一堵宏大的砖壁,与圣迹池南边的圣寿寺山门遥遥相对。 杨、陈两家房内有一堵宝顶历史上遗留的砖壁,在拆房之前已早知,但不明何时建、为何物?鉴于是宝顶历史遗迹,1997年10月,在县申报工作指挥部会上提出保护,领导注重,故得保留。 年冬街房拆除,深冬上山见砖壁周边堆积圣迹池清污淤泥高达2米,好在泥未及累壁身,发现壁东西两端靠近基石各嵌一方碑石,西头碑铭漶灭,东头碑铭璧存,读后方知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圣寿寺僧迁立于此的“牖壁”[1]。1998年元旦,领同唐长清同志去拓碑,并粗略尺量和照相。兹将时得牖壁情况及与碑刻相关的人、事浅述于后。 一、牖壁与碑刻 牖壁状况:位距圣迹池北边约7米,青砖砌筑,双面光平,东西两端残损,顶上残留残砖、瓦块。壁基石被房基地深埋,唯南面中段亮出3轮石条(通高78厘米),均细作,疑是出地面的壁身石(图一)。听邻居杨中奎说,陈家屋后是地楼屋,做过猪圈屋。疑壁基深至池边底石。 牖壁砖身:高317、宽1100、厚42厘米(图二)。青砖疋长29、宽19、厚9厘米。东头碑文竖刻24行,字径2.5厘米,计203字(图三)。1998年4月再临碑下,铭文剥落大半(图四)。时至10月,全部剥落。鉴于碑文已失,按碑行文,照录于后。 牖壁四邻赞云: 晴祖建牖数十秋,堂内寺外福禄攸。堪舆迁改塘外立,安公择补更高楼。千僧过堂胜百代,万人朝贺在此求。莲池不断甘泉水, 牌额万古培昌州。徒子法孙大众海,人人寿域海添筹。 又云: 此池名为放生塘,释迦沐浴古今彰。鱼鳖虾鳝修行所,龙宫海藏始脉芳。布鱼切莫塘中取,举网勤步走他乡。强取由恐得罪佛, 霸用一怕鬼神魍。千看万看看佛面,又看赵柳古坛场。自此告禀众檀越,从今化众作善良。若是人人皆培养,儿子儿孙佐朝堂。 住持僧上大下安,监院戈五,合堂大众同立。 乾隆甲寅年六月上浣立。(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拓本存馆资料室。) 二、壁碑涉人、事述略。 碑载“晴祖”,名晴舟,铜梁菩提寺僧。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宝顶圣寿寺住持乏人,寺道中落,士绅、约邻去铜梁请晴舟住持,历时15载,中兴宝顶圣寿寺有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立《实录碑记》赞颂[2]。碑云“晴祖建牖”,当在晴舟住持宝顶圣寿寺年间,但实录碑不载建牖壁事。 碑云“安公”,名大安,他事不考。揣度碑“堪舆迁改塘外立”句,晴舟建牖当立在塘(圣迹池)内,迁立塘外当“安公”所为。原立塘内何处?为何迁立塘北畔?不明。1998年春,圣迹池清污现底(图五、六),全是石底,故俗曰“石池”。池域东西长100余米,南北宽40余米。池底东半部平缓略西斜,遍无人工凿石痕迹。池底西半部即位圣寿寺前面,与寺的山门一路之隔,路宽不过10米。其北边是一条东西流向冲沟(深至7米以上),冲沟北边至原乱石砌的池壁宽约6米左右,且池底石向南倾斜,亦无人工凿平遗迹(参见图六),今立牖壁距池北壁不过7米。冲沟南面宽约30余米,池南边20余米宽的底石较平缓。其东半部池底,早在宋时已凿刻佛足相图等圣迹,唯位圣寿寺前的西半部,今临池边两根古黄桷树之间下边的池底石空位且较平缓,与寺前路面高差不过60厘米,并有人工凿石遗迹,疑“晴祖建牖”原立此处。寺院门前立牖壁,自古有之。“安公”为何迁改塘外立?度碑“四邻赞”意,疑原池域水浅而面小,水淹不至牖壁处,恐大安为扩池为“放生塘”,水淹至牖壁,故迁改塘外立,也未可知。于是可见,今圣迹池域面积,恐至清乾隆末方扩建成。 此外,牖壁迁立石池北畔,可见乾隆末年宝顶老街尚未形成,至少是池北畔地段尚无民居。 上述当否?请读者指正。 2002年元月吉日 注 释: [1] “牖壁”,拙著《大足石刻考察与研究·大足石刻年表》(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7月版),误为“墉壁”,特此更正。 [2] 《实录碑记》载《大足石刻铭文录》第222、223页,重庆出版社1999年8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