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德钦曲古拉尼姑庵 |
 
做客德钦曲古拉尼姑庵 冬日的一天,太阳将下西山,迎面朝东的山坡上,一群平顶屋舍进入我们的眼帘。那是一座尼姑庵,名叫“德钦曲古拉”,在那里修行的是300多藏族女尼。 尼姑大多年轻健康,鲜艳的袈裟和灿烂的笑容透射出她们的纯真和爱美之心,有时也很活泼调皮。但她们身上更多的是有一种尘世少有的安宁、沉静和善良。 西藏的这个德钦曲古拉尼姑庵似乎并不起眼。庵舍小且低矮一些,大殿没有那么辉煌,没有明显的宗教标记。 我们快爬到山顶,见几个尼姑用塑料桶从山下背水回来。大部分尼姑都在大殿里,还有一些来礼拜听经的世俗民众。门口摆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和靴子。 一位年轻女尼板着脸冲我们一阵嚷嚷,我只听懂了一句汉话“去!去!”但我们还是想办法与她们沟通,渐渐地,有的告诉了我们她们的芳名,再后来就争着让我们拍照了,只是带了许多的羞涩,还要将身上的衣服细细整理半天。 不一会儿,大殿里出来两位尼姑,手里拿了法号。年已80高龄的阿克活佛,由两个女尼悉心搀扶着也出来了。仪仗队把他送回了简单的僧舍。我们跟去求见,但活佛身体欠佳,未能如愿。 随着又一阵法号的呜鸣,尼姑们又鱼贯进入大殿,打开经书念唱了一阵。夕阳西下,一天的功课告一段落,她们有的径自回自己的住舍,有的则要求我们给她们拍照。 漂亮的曲松卓玛显得落落大方,还会说简单的汉话,一双眼睛如高原的晴空一样清澈澄净、明亮空灵,脸庞红如初升的太阳。她诚挚地邀请我们去她的住舍。 卓玛她们的住舍是那么整洁雅致:地板上铺着地板胶,放着氆氇垫子,墙上镜框里挂着活佛们的像,壁橱里摆着一摞摞精美的瓷碗,连铁皮炉上的茶壶和铝锅都擦得锃亮,小饭桌上插了一束绢花。一道柔和的太阳余光透过小窗渗进屋内,使小屋充满了格外的温馨。 曲松卓玛和阿珍赞姆、江才卓玛合住在这小院房里,她们忙着端上大盘带肉的牛骨头、饼干、糖果和油炸面饼,倒上开水,把我们招呼得一身暖意。尼姑们进进出出,与我们谈笑风生。我们肯定是难得的稀客。 曲松卓玛今年23岁,出家在此已经有7个年头。卓玛以前上过几年小学。她的父亲已经去世,家里还有妈妈与两个弟弟,有一个哥哥也出家做了僧人。她是她家的独女。家人和亲戚们出钱出力,为她修建了这座庵舍,还要负担她的一些生活费。清苦的“修炼”生活并不需要多少开销,加上还有信徒的供奉,日子尽可过下去,只要一袭红色的尼姑袍,一点酥油和一点糌粑就够了。 同行的一位朋友将他从尼泊尔带来的一套手镯送给卓玛,她马上取来几条带着檀香味的哈达给我们戴上。起身告辞时,我发现卓玛的眼圈竟一下红了。虽然只是短暂的相会,但她们却已让我们感受到了难得的真情。走到门口,卓玛问:“明年你们还来么?”我实在不敢回答,也绝不能打哈哈敷衍,就反守为攻:“明年你还在这里么?”“当然在这里。以后就永远在这里了。”卓玛毫不迟疑地回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2月09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