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百日念佛自知录(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十期佛七(自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

  按般舟三昧,注重事持,故自入道场后,一心持名,兼行观想,全力注重事持,而理持上甚少谈及,惟事持之极,自然由忆念而达体究,所谓从兹而万虑咸休,究极乎一心不乱也。因此本期修行,渐由事持而进入理持。自来净宗大德,关于理持论说,几乎汗牛充栋,而最扼要精详者,首推莲池、蕅益、大佑三家,其他大都择焉不精,语焉不详。故特以三家为借镜,一一体会,消归自心。莲池云:‘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对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诠显无遗,与经所言,‘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卅二相,八十种好。’正相吻合。盖理持至极,真到能所两忘,心佛一如时,方知心佛众生一体,方能中流两岸不居也。故特将莲池等三家阐发,由理持而达理一心之谠论,撮要摘录,并附管见,就正有道,以备参考。

  一、弥陀疏钞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云:理一心者,如前体究,获自本心,故名一心。于中复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离于四句,唯一心故。此纯理观,不专事相,观力成就,名理一心。

  又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义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无智。非如非智、故唯一心。二即寂照难思,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唯一心。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为杂乱,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

  二、弥陀要解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云: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又云,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更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

  三、弥陀略解

  大佑大师在弥陀略解中云:理一心者,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无自性,虽本来空寂,而感应道交,如镜花水月,任运显益,当处皆空,全体即假,二边叵得,中道不存,三谛圆融,绝思绝议。

  附陈管见

  谨按上来三大师关于理一心之秘藏,阐发精详,冥合佛旨,如日中天,如月正圆。所谓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也。行者果能由此深思谛察,复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经义,则可得以下之悟入:一者众生与佛,本性无二无别,只以众生不守自性,为尘劳所污,习染所蔽,致迷悟攸殊,生佛迥别。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非教人识自本心,明见佛性,是心是佛,离心非佛耳。故先修后悟者为事持,果能至一心不乱,则事一心者而亦理一心矣。先悟后修者为理持,果能持至一心不乱,则理一心者而亦事一心矣。二持固不可偏废,但中根之士,必先由事持而渐达理持,所谓事有挟理之功也。二者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故念佛之念为正念,寿昌大师云:‘念佛心即是佛’。由此证知佛由心生,心随佛显,心外有佛乎?全佛即心也。佛外有心乎?全他即自也。故理持之极,则心佛一如自他不二之旨,恍然明白,何用解释。三者我是佛心内之众生,佛是我心本具之佛。今我以佛心内之众生,念众生心内之佛,岂有众生心内之佛,不应佛心内之众生耶?如是反覆推敲,则不期理一心而自然理一心矣。妙宗钞云:‘应佛显,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旨哉言乎!可为三大师诠论理持的真正注脚矣,苟明乎此,方可与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前五篇文章

百日念佛自知录(八)

百日念佛自知录(七)

百日念佛自知录(六)

百日念佛自知录(五)

百日念佛自知录(四)

 

后五篇文章

安乐集白话(十一)

安乐集白话(十二)

安乐集白话(十三)

安乐集白话(十四)

安乐集白话(十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