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安乐集白话(十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3)第六大门

  第六大门本文:

  第六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挍。第二、义推。第三、辨经住灭。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挍者,有其三番。

  一、如随愿往生经云,十方佛国,皆悉严净,随愿立得往生,虽然,悉不如西方无量寿国,何意如此?但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从此界去,于此众生,偏是有缘,是故释迦处处叹归。

  二、据大经,法藏菩萨因中,于世饶王佛所,具发弘愿,取诸净土。时佛为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精粗,悉现与之。于时法藏菩萨,愿取西方成佛,今现在彼,是二证也。

  三、依此观经中,韦提夫人复请净土,如来光台为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夫人白佛言:‘此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是其三证,故知诸净土中,安乐世界最胜也。第二、义推者。

  问曰:何故要须面向西,坐礼念观者?

  答曰:以阎浮提云,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于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是故法藏菩萨,愿成佛在西,悲接众生。

  由坐观礼念等,面向佛者,是随世礼仪。若是圣人,得飞报自在,不辨方所。但凡夫之人,身心相处,若向余方,西往必难。是故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康存之日,诵阿弥陀经,及念般若波罗蜜,临命终时,告弟子言:‘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今在我前。’合掌归依,须臾舍命。于是弟子依火葬法,以火焚尸,一切烧尽,唯有舌根一种,与本不异。遂即收取,起塔供养。

  龙树菩萨释云,诵阿弥陀经故,是以垂终佛自来迎。念般若波罗蜜故,所以舌根不尽。以斯文证,故知一切行业,但能回向,无不往也。

  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牺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是以日月星辰,皆悉倾心向彼,故西流也。

  第二、辨经住灭者,谓释迦牟尼佛,一代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众生灭尽,诸经悉灭,如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以斯文证,故知彼国虽是净土,然体通上下,知相无相,当生上位。凡夫火宅,一向乘相往生也。

  第六大门译:

  第六大门中,分三部分来说明。第一、比较十方的净土。第二、就义理来推论。第三、辨别经典上所说,佛住世与灭度之事。

  第一、比较十方的净土,分三部分来讲。

  一、随愿往生经上说,十方世界的佛国,全都庄严清净,行者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往生。虽然如此,但这些净土都比不上西方无量寿国,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他们最初发菩提心时,都是在娑婆世界发的,所以他们对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因此释迦牟尼佛处处赞叹极乐世界,劝大家要归向往生。

  二、无量寿经中,法藏菩萨修因的时候,在世饶王佛处,发了弘大的誓愿,要成就净土,所以想参考其他的净土。于是世饶王佛就为他说了二百一十亿个诸佛的国土,其中诸天及人类的善恶根器,国土是精致的,或是粗劣的,全都现出来给他看。结果法藏菩萨发愿要成立西方净土以证成佛果,就是现在在西方的极乐世界,这是第二个证明。

  三、观无量寿佛经中,韦提夫人也要求看诸佛的净土,于是释迦如来的光明莲花台上,就为她现出了十方世界的一切净土,韦提夫人向佛陀说:‘这些佛国土,虽然都清净,也都有光明,不过我乐于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这是第三个证明,所以知道净土中,安乐世界最殊胜。第二、就义理来推论。

  问:为什么要面向西边,禅坐、礼拜、念佛及观想?

  答:阎浮提的人说,日出的地方叫做出生,日没的地方叫做死亡。由于西边是死亡之地,神识会往西边去,有协助的方便,所以法藏菩萨发愿在西方成佛,以悲心来接引众生。禅坐、观想、礼拜、称念等,面向阿弥陀佛的方向,是随顺世间的礼仪。如果是圣人的话,可以获得自在的飞行果报,根本就用不著去分辨方向。不过凡夫俗子的身心所向之处,如果不向西方,而向其他方向的话,往生西方可就困难了。所以大智度论说,有一位比丘,生前读诵阿弥陀经,并念般若波罗蜜经,临终时,他告诉弟子说:‘阿弥陀佛和诸圣众,现在在我的眼前出现。’于是他就合掌归依佛,不久就命终了。他的弟子用火葬法,焚烧他的尸体,全身都烧完之后,灰烬中舌根却没有烧掉,而且和活著时一样。于是弟子就把舌根收藏起来,并起了一个塔来供养此舌根。龙树菩萨解释说,由于比丘读诵阿弥陀经的缘故,所以临终阿弥陀佛亲自来迎接。由于念般若波罗蜜经的缘故,所以舌根不坏。从此经文得证,可以知道一切的修行及善业,只要能够回向,没有不能往生的。

  所以须弥四域经中说,天地初开的时候,没有日月及星辰,纵然诸天到人间来,也只是用脖子的光来照明。当时地上的人民因此而感到苦恼,于是阿弥陀佛就派遣二位菩萨下来,一位叫宝应声,一位叫宝吉祥,他们就是伏牺和女娲。这二位菩萨商量的结果,决定拿色界第七层天的七宝,到人间来造日月星辰及二十八星宿,以照明天下,定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时二位菩萨都说,日月星辰,二十八星宿,全都向西方走,是代表一切的诸天及人类,全都向阿弥陀佛顶礼的意思。所以日月星辰,全都心向极乐世界的教主,因此它们全都向西而流逝。第三、辨别经典上所说,佛住世与灭度之事。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时教,正法时期有五百年,像法时期有一千年,末法时期有一万年。然后众生就没有了,诸经也没有了,因此如来悲愍被痛苦所焚烧的众生,于是特别将无量寿经,多留在世上一百年。由此经文证知,极乐世界虽然是净土,不过它的本体是上下彻通的,只要知道一切的形相就是没有形相,就能够上品往生。在三界火宅中的凡夫,向来就是以有形相而往生的。

  (4)第七大门

  第七大门本文:

  第七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门中,此彼取相,料简缚脱。第二、次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故劝向彼。第一、此彼取相,料简缚脱者。若取西方净相,疾得解脱,纯受极乐,智眼开朗。若取此方秽相,唯有妄乐,痴盲厄缚忧怖。

  问曰:依大乘诸经,皆云无相乃是出离要道,执相拘碍,不免尘累。今劝众生舍秽忻净,是义云何?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凡相有二种,一者、于五尘欲境,妄爱贪染,随境执著,此等是相,名之为缚。二者、爱佛功德,愿生净土,虽言是相,名为解脱,何以得知?如十地经云,初地菩萨尚自别观二谛,励心作意,先依相求,终则无相,以渐增进,体大菩提。尽七地终心,相心始息。入其八地,绝于相求,方名无功用也。是故论云:‘七地以还,恶贪为障,善贪为治。八地已上,善贪为障,无贪为治。’况今愿生净土,现是外凡,所修善根,皆从爱佛功德生,岂是缚也?

  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唯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是故净土论云:‘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有如是等无量佛道味。’故虽是取相,非当执缚也。又彼净土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也。第二段中,明此彼修道,用功轻重,而获报真伪者。若欲发心归西者,单用少时礼观念等,随寿长短,临命终时,光台迎接,迅至彼方,位阶不退。是故大经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不毕至灭度,更有退转者,不取正觉。’

  此方多时,具修施戒忍进定慧,未满一万劫已来,恒未免火宅,颠倒坠堕,故名用功至重,获报伪也。大经复云:‘生我国者,横截五恶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纯恶所归,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业所向,亦名恶趣。若依此方修治断除,先断见惑,离三涂因,灭三涂果。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此皆渐次断除,不名横截。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五恶趣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此明所离。

  升道无穷极者,彰其所得。若能作意,回愿向西,上尽一形,下至十念,无不皆往。

  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也。

  第七大门译:

  第七大门中,分二部分来讲。第一、说明娑婆世界与西方净土,束缚与解脱的情形。第二、说明这里和那里,修道用功的多寡,及所获果报的真假,因此而劝大家往生那里。第一、说明这里和那里,束缚及解脱的不同。如果在西方净土的话,由于纯粹是清净之相,所以很快就能获得解脱,只享受至极的快乐,智慧之眼得以张开,朗朗明见。如果在此娑婆世界,由于是充满秽浊之相,所以只有虚妄的快乐,及愚痴、盲目、困厄、束缚、忧愁、恐怖。

  问:大乘诸经都说,无有形相才是出离生死的要道,执著形相会有所拘束及障碍,因而免不了尘劳之累。而你现在劝众生舍弃污秽而欣悦清净,是什么意思呢?

  答:这两种情形是不同的,为什么?形相有二种,一种是对于五欲的尘境,产生虚妄的贪爱污染,随著境界而起执著之心,这种情形,就叫做束缚。一种是爱乐佛的功德,发愿要往生净土,虽然说这是一种形相,但却叫做解脱,何以知道?譬如十地经上说,证初地的菩萨,都还要分别观察真谛与俗谛,集中心意在形相上探求,最后才达到无相的地步,用这种渐渐增进的方法,体悟大菩提的境界。一直证到七地的末后之心,有相的心才会止息。进入八地之后,才不再在相上探求,这时才叫做不再用功而功用自现。

  所以十地论上说:‘七地以前,恶的贪心是障碍,要以善的贪心来对治。八地以上,善的贪心是障碍,要以无贪之心来对治。’何况现今发愿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凡夫,他们所修的善根,全都是从爱乐阿弥陀佛的功德而生的,怎么会是束缚呢?

  所以涅槃经说:‘一切众生都有二种爱,一种是善法的爱乐,一种是不善法的爱乐。不善法的爱乐,是愚蠢的人所追求的,善法的爱乐,是菩萨所追求的。’因此净土论说:‘观察佛国土叫做清净之味,摄受众生叫做大乘之味,起心修行相类似之事叫做发愿成就佛国土之味,毕竟能住持叫做不虚假造作之味,有如此等等无量的成佛道之味。’所以虽然是取相,但却不是执著束缚。而西方净土所说的相,就是无漏之相、实相之相。

  第二、说明这里和那里,在修道上用功的轻和重,所获得果报的真和假。如果想发心归向净土的话,只要花很少的时间礼拜、观想、称念弥陀佛,随著各人寿命的长短,临终之时,发光的莲花台就会来迎接行者,很快的就到极乐世界,马上就证入不退的果位。所以无量寿经说:‘十方世界的人类和诸天,只要生到我的国土,如果不证到究竟灭度,而还会退转的话,我就不取证无上正等正觉的地位。’

  在这里,要经过长久的时间,具足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不满一万劫的话,仍然免不了三界火宅,颠倒堕落的受生,所以说用功很重,却获得虚假的果报。

  无量寿经又说:‘生到我国土的众生,一下子就横把五恶道生死轮回给截断了。’这是相对于弥陀的净土,而把娑婆世界的五道,统统叫做恶趣。地狱、饿鬼、畜生,这三道纯粹是造恶业的归向,所以叫做恶趣,而娑婆世界的人道和天道,是善恶杂业的归向,所以也叫做恶趣。如果在这里修行,以对治断除烦恼的话,首先要断除见惑,以脱离三恶道之因,息灭三恶道之果报。之后,再断修惑,以脱离人天之因,断绝人天之果报。这都是渐渐次第的断除,不叫做横加以截断。如果能够往生弥陀净土的话,娑婆世界的五道,一下子就能顿然舍弃,所以叫做横截五恶趣,就是截断它的果报。恶道自然关闭,是关闭它的因缘,以上说明往生净土所脱离的东西。上升之道无有穷尽,达于极点,是彰显往生净土所获得的东西。如果能够下定决心,回愿往生西方净土的话,最多这一生,最少十念,就都能往生。一生到该国,就进入正定聚,这就和修道一万劫的功德相等。

 
 
 
前五篇文章

安乐集白话(十二)

安乐集白话(十一)

百日念佛自知录(九)

百日念佛自知录(八)

百日念佛自知录(七)

 

后五篇文章

安乐集白话(十四)

安乐集白话(十五)

万善同归集(一)

万善同归集(二)

万善同归集(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