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七)

 

  经过阿含时,把心中的烦恼粪除掉以后,入了圣道,佛陀开始讲方等时,弹偏斥小,歎大褒圆,佛陀将大乘不可思议的珍宝现出来,小乘功德与大乘功德一接触,使令这些学者耻小慕大,自悲败种,这时他们得到通教的利益了,把内心中生死与涅槃这种实有二谛的思想,转成含中二谛,得通教的利益。如转酪成生酥,根机又更成熟了,对于大乘佛法更能肯定了。

  次闻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诃衍,转教菩萨,领知一切佛法宝藏。虽带通别、正明圆教,然但密得别益。如转生酥成熟酥。

  经过方等时,现在进入般若时了,融通了一切法都是大乘法,知道一切法真如理性的存在,真如不变异又随缘。虽带通别、正明圆教,但是他得到的别益,真如理性是圆满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有一部份人有真如,有一部份人没有真如,这叫「别益」。(意思是乞丐虽当了当家师,统领了大众,但是他的思想还不认为自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我只是客人,这些财富与我没有关係。)如转生酥成熟酥。

  次闻法华,开权显实,方得圆教实益。如转熟酥,而成醍醐也。

  最后到了法华会上,佛陀正式宣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时长者付财。舍利弗说:随宜方便示,不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到了这时对于成佛、开展诸佛功德,内心生起肯定,自知这一念寂静的心也具足成佛的可能。这时长者付财,领知佛法一切宝藏,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不是注定要作阿罗汉的。这时就如转熟酥成醍醐。(喻此类根机必定要经历五个阶段,如从熟酥再转成醍醐。)

  然此别五时法,亦不拘定年月日时,但随所应闻,即便得闻。如来说法,神力自在,一音异解岂容思议!

  以上所说的五时次序,并没有限定时间,有的人阿含期待得久一点,有的人方等期待得久一点,但随众生的根机、因缘,该闻即便得闻。这当中当然是如来的神力不可思议,佛为度化众生发菩提心,佛为法王,以法自在,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就随宜得到理解,故说佛神力不可思议!

  庚二 明稍利随时得入

  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历五味,或但经四番、三番、二番,陶铸,便得入实。

  有些人不一定要次第经过五味,也许是四番,也许是三番,乃至只要二番,就可以直接讲法华。

  若于阿含、方等、般若,随一悟入者,即是秘密、不定二种化仪所摄。

  或者是听了阿含或方等、般若任一经就能悟入,发菩提心,这就是秘密或不定,闻小证大,佛陀讲五时的时候,同时也掺杂了秘密和不定的法在运作的。

  庚三 未熟更待后教

  复有众生未堪闻法华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则,更待涅槃捃拾,或待灭后馀佛。事非一概,熟玩法华玄义文句,群疑自释。

  另有一类众生的根机,他发菩提心在释迦世尊的一代时教裡还不能成熟,所以他自甘退席,或者他还不适合听法华,佛陀就先把他移到别的地方去。这些人有的等待涅槃时再来追说、追泯,(法华这一期掉落下来的,等到涅槃时再捡拾。)(捃拾者,拾起落穗也。)在法华这一会,还没有发菩提心的,佛陀到涅槃时再为他追说四教、追泯四教,使令他发菩提心。或者他在释迦世尊的五时中还不能发菩提心,那只好等待以后的佛出世再说了。

  要令众生发菩提心成佛的这一大事因缘,是很难讲清楚的,只有深入的去研究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就能够明白这一大事因缘了!

  ※※※※※※※※※※※※※※※※※※※※※※※※※※※※※※※

  戊二 辨八教观法 分二

  一、化仪四教。二、化法四教。 初又分二

  〈一〉明教相。〈二〉明观法。 初又分四

  (一)四教自性。(二)部中用教。

  (三)顿渐相融。(四)兼明秘密不定。 今初

  天台、智者大师把佛陀的一代时教分成为五时八教,所谓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若是就着「顿」跟「渐」的角度来说,就开展出来「别五时」的情形。换句话说;佛陀一开始说法是使用「圆顿」的法门,直接讲出佛陀祂所亲证的妙法,也就是——华严经,讲到事事无碍的法界,度化根机已经成熟的法身菩萨。

  接下来佛陀开始「为实施权」,讲出了阿含、方等、般若的「渐教」,亦即

  所谓的: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讲了三乘差别的教法,到最后就是所谓的「法华涅槃」——会渐归顿。也就是「开权显实」,会三乘入一佛乘。所以说就着「顿」「渐」的角度,开展出了「别五时」。

  其次若是站在「秘密」和「不定」的角度来说,佛陀在每一时都有华严,每一时都有阿含、方等、般若,乃至于法华涅槃。也就是说;从「秘密」和「不定」的角度来说,就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是者神力不共法。」因此每一个时段,佛陀都有「五时」的情况。这种说法就建立了「通五时」的情况,因此佛陀的说法是「别五时」和「通五时」同时进行的,通中有别,别中有通。这是佛陀说法的大纲——五时的教法。

  以下我们讲到「八教」:

  「八教」分成两部分: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化仪」,就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有四个教法;「化法」,就是教化众生的内涵,也有四种教法,两种合起来就是「八教」。

  化仪四教又分「教」和「观」两种内容。「教」,教相也。又分四科:四教自性、部中用教、顿渐相融,兼明秘密、不定。

  首先说明化仪四教的自之体性:

  化仪四教说;

  顿有二义:一、顿教部——谓初成道,为大根人之所顿说,唯局华严。

  二、顿教相——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及性修不二,生佛体同等义。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之。

  化仪四教有:顿、渐、秘密、不定四个教法。

  顿:直说大教称之顿。佛陀把祂内心所亲证的教法,不必施设任何方便,

  直接的表达出来,「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称之「顿」。「顿」的义理

  有二:顿教部、顿教相。

  顿教部:「部」者,类别也。指的是佛陀灭度后,弟子把佛陀的法语集结起

  来成一部经,称之「部」。如果是站在顿教部的角度,是指佛陀初成道时,现千丈卢舍那身,为已经大乘善根成熟的法身菩萨,顿说一佛乘的法门,它局限在少数的几部「顿教部」的经典而已,如:华严经、梵网经、圆觉经等。(就着某一部经典,祂发明一佛乘的顿教法门,就叫「顿教部」。)顿教相:「相」,就着文义而言。只要裡面的文义,合乎顿教的法门,祂就是属于「顿教相」。如此说来,则方等经、般若经,乃至于其他的经典,文义当中也都有顿教的义理在裡面。因此「顿教相」的范围就广了,祂散佈在各种的大乘经典裡面都有。

  依蕅祖注解来解释「顿教相」,分成三段来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是「果证」上来说的。性修不二,是约「修行」来说。生佛体同,是约「信解」而说。信解、行、证,刚好是三个次第。

  在修「圆顿止观」的法门当中,第一个就是要生佛体同,要信解自己具足真如佛性,所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对于你现前一念心性,本自具足诸佛的功德,这件事你要相信。当然在刚开始,我们是仰信真如,对于现前一念清淨心的信解和承当,在圆顿法门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相信我这一念打妄想的心,其实它是因缘所生法,从「本性」来观察,我的这一念清淨心,跟诸佛的清淨心是无有差别的。

  由「信解」以后,开始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所谓「称性起修」的「称」是随顺之义。开始念念随顺真如即称性起修也。因为你已经理解到内心深处那个不生不灭的本性是具足的,此时你开始正念真如,亦即随顺真如。依止真如理性开始起种种的善法,修德(包括六波罗蜜)。所有的清淨的善法,都是在开显本性,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涅槃、不求权教果位,完全只是开展我们的真如本性,故说「全修在性」。

  ※对别人起恶念,伤害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对人慈悲,正是随顺自己的真如本性。对所缘境只作三件事:断恶、修善、度众生。这就是「称性起修」。

  渐渐的把自己的真如本性全部开展出来,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即所谓「法法销归自性」也,亦即四弘誓愿: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这一切法都不离开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境界只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增上缘而已!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句话可以有两个解释:

  一、假设我们站在《华严经》的角度,「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个初发心就不是凡夫的心,那是圣人的发心。(初地以上的)。初发心时便能分证无上菩提。站在《华严经》顿的角度,果地的功德来说;这个初发心就是由圣人的那一念清淨心发动。

  二、如果是站在《法华经》的角度,「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样子的发心就通于凡夫了,从「因地」的佛性,你能够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你开始发起的这一念想要度化众生的胜义菩提心,依止你的清淨心来发动菩提心,这样来说就有所谓的「六即佛」。比如:名字即佛;依止语言文字了解到自己有佛性,发起广度众生、上求佛道的这一念誓愿。这样的发心,便成正觉,成就的是「名字位」的正觉。虽然是「名字位」,但是它跟究竟的正觉是同一法味,同一个味道的。因此就着《法华经》的思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就有「六即」的差别了。

  六即:名字位、观行位、相似位、分证位、究竟位。这样子的发心,通于凡夫,也通于圣人。这是「果证」的情况。

  信解行证都是「顿」,这种「顿教相」,方等、般若诸经,一切渐教的经典都是有的。

  「顿教」的特色,就是要你直下承当,直下承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信心、胸量就是不一样的。必须深入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以后,才发动的菩提心,然后「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直趋无上菩提。关键在于我们对于大乘佛法的理解跟信心,然后承当我们本具的佛性。

  ※※※※※※※※※※※※※※※※※※※※※※※※※※※※※※※

  渐亦二义:

  一、渐教部——谓惟局:阿含——为渐初。

  方等——为渐中。

  般若——为渐后。

  「渐」者,由浅入深也。「部」,就是渐教的经典。局限在阿含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后。如果是渐教的经典,佛陀从《华严经》以后,就「为实施权」,讲出了三乘的教法。阿含「但」,但说小乘法门,讲四谛十二因缘,不讲成佛这件事,也不提你有佛性。先讲「如何离开三界」!

  到了方等「对」,渐中,佛陀开始开展大乘功德,弹偏斥小,歎大褒圆,使令小乘学者耻小慕大,自悲败种。到了般若会上,观一切法空,我空、法空的真理来消灭小乘学者对染淨诸法的执着。「渐」有三个次第:渐初、渐中、渐后。但是在这当中,佛并不讲「生佛体同」,所谓真如佛性的观念,这就是「渐」。

  二、渐教相——谓历劫修行,断惑证位次第。

  渐教的相,就是从渐教的文义当中,修行是「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在因地上历劫修行,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是要开展佛性,可也是要历劫修行的,乃至于次第断惑、次第证位,它有一定的次第,这都是「渐教」相。如此说来;则华严,亦复有之。《华严经》虽然开显真如佛性,但是就着果地庄严来说,祂也开展出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的差别,像这样说来,《华严经》也有「渐教」的文义在裡面,所以说华严「兼」——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这是讲到有次第的法门)。

  法华会渐归顿,不同华严初说,故非顿。不同阿含、方等、般若、隔历不融,故非渐。然仍双昭顿、渐两相。

  《法华经》的内涵是会渐归顿,《华严经》是直说顿,《法华经》则是会三乘的渐而归入顿,也就是把前面已经透过阿含、方等、般若等法门调伏了粗重烦恼的众生,再会归到一佛乘的思想。这叫「会渐归顿」。

  因此法华不同于华严根机的人,根本不必经历渐的次第,(初说就直说顿),故法华不是「顿」。但是阿含、方等、般若会上,佛陀讲三乘的教法,声闻、缘觉、菩萨是有界限的,每一个法门的根机、教法、修行果位都是差别的,这跟法华也是不同的,因此法华也不是「渐」。

  但是法华的内涵又有顿、又有渐,顿中有渐、渐中有顿,叫「会渐归顿」。

  《法华经》的思想就以两句话形容:「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以「六即佛」来说(天台宗根据法华经思想开出的修行六个阶位),如果是「六而常即」那麽就是渐中有顿,虽然佛性的开展过程有六个阶位,但是同样是同一味的佛性,从头到尾都是一味的、没有差别的,故说「六而常即」,是「渐中有顿」。可也「即而常六」,虽然是「即」——同一佛性,就着佛性开展的过程却有六个阶位,所以「即而常六」就是「顿中有渐」,这是强调「渐」。所以说;《法华经》不完全是「顿」,也不完全是「渐」,它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称之「会渐归顿」。

  ※「顿」——直说大法。「渐」——由浅入深。两者皆有「部」与「相」之差别。

  秘密亦有二义:

  所谓「秘密」者,同听异闻、互不相知之义也。大家一起听,但是你听到的法跟我听到的法各不相同。我不知你听什麽,你也不知我听什麽,彼此不能互相了知。换句话说;佛陀有些法并不是公开传授,在一座法中,有些人听到这样的法,有些人听到那样的法,佛陀使用秘密的法在传授。

  秘密教也有二义:

  一、秘密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

  佛陀在前面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四时当中,私底下为这个大根机的人讲「顿教」法门,另一方面同时又为另一人讲「渐教」法门,这两人虽然同座听佛说法,但是彼此互相不知对方听到什麽法,不过各自都得到相应的利益。

  秘密教牵涉到许多经典翻译的差别,以《阿弥陀经》为例: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和罗什大师翻译的就不太一样。讲到往生淨土的正因跟因缘;罗什大师译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依罗什大师之意,你念阿弥陀佛自己达到一心不乱,这时弥陀现前,你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淨土。

  玄奘大师译到:阿弥陀佛现在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玄奘大师之意最大不同处在: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此强调的是;此人临命终时能够一心不乱,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是佛力的加被,佛以淨光照我、时时摄我。这是两人所译之最大不同之处,讲往生的因缘最大不同处。换句话说;淨土法门所强调的感应道交,临命终的共同标准都必须要达到: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而达到此标准,罗什大师之意是你自己要有本事,自力信心;自己要有力量达到正念分明。而玄奘大师所译的《佛说称讚淨土摄受经》,他加上「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样开展出淨土的另一个思想:他力信心。以善导大师为代表。临命终时之所以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完全是「佛力加被」,因此淨土宗的传承,有些强调自力信心,心力不可思议,以佛号当增上缘,往生则是你自己要达到「正念」,再依止佛号跟弥陀感应道交。

  另外一种思想则是强调「佛力」,阿弥陀佛有大功德力,我对祂通身靠倒、一心归命。这是强调佛力不可思议,他力信心。这两种思想都有经典根据,一种是根据罗什大师,另一种根据玄奘大师。

  佛说法之目的,就是使令众生得到利益,弘法的目的就是要利益众生。自力与他力的差别在于;如果是一个老人家,精神、体力都衰微了,距临命终时间也不多了,也不会造恶业了,也不起多大的烦恼了,那麽就为这种人强调他力信心,往者已矣!来者可追。过去不用提了,从今开始,一心皈命弥陀名号,佛力一定能够救拔你。如果是年轻人,那就必须兼带强调自力信心,我们自己也要有分寸,应该以戒定慧来调伏自己的烦恼,如印光大师所说:调伏现行烦恼。由平常的正念,达到临终的正念,必须强调自力信心。

  两种译本的差别,不是中国的祖师翻译有问题,而是印度的流传它本身的译本就是不同,这表示佛在讲《阿弥陀经》时就是: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不同根性之人,各自听到适合自己的法门,因此在结集经典时,就结集出每一个人所听到的法,统统是妙法。这两种都是佛陀说的法,关键在于:各自得益。

  二、秘密咒——谓一切陀罗尼章句。即五时教中,皆悉有之。

  「咒」者,陀罗尼也。咒语是不能翻译的,祂的义理也是「秘密」,祂有无量义,不能翻译的。一切的陀罗尼(咒)是不能翻译的,在五时当中,都有陀罗尼的情况,这也是属于秘密。

  因之;秘密也有二义,一是「秘密教」。一是「秘密咒」。都是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各自得益。

  不定亦有二义:

  所谓「不定」者,彼此相知,受益不同。佛陀弘法是公开的,彼此相知的。但是所受到的利益各不相同。

  一、不定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彼此互知,各别得益。即是宜闻顿者闻顿,宜闻渐者闻渐也。

  佛陀在四时当中,在一个法会当中,这个人发问,佛陀为他说顿教法门,另外一个人发问,佛为他说渐教法门,都是公开明白的讲出来,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每一个人听到自己相应的法,也各别的得到利益。如果你是适合闻顿教法门,佛陀就「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如果必须施设方便的根机,佛陀就「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讲出三乘的渐教法门。这是公开的传授,只是受益不同,故称之「不定教」。

  二、不定益——谓前四时中,或闻顿教得渐益,或闻渐教得顿益。即是以顿助渐、以渐助顿也。

  在前面的四时中(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有些人听到顿教法门得到渐益,如:愣严经;愣严会上佛陀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但是摩登伽女明明是听到大乘法门,但是却证得阿罗汉果,闻大证小,这就是「闻顿得渐益」。

  「闻渐得顿益」,佛陀在阿含会上讲阿含经,八万天人听到阿含经以后,发无上菩提心。这就是「闻渐得顿益」,所以说有时后「顿教」能帮助「渐」,「渐」也能够帮助「顿」,文字相同,佛陀讲同一种话,但是各人理解不同。

  「不定教」是佛陀的「话」本身就不一样;「不定益」是佛陀的「话」一样,但是各人理解不同。

  举例:阿弥陀经讲到淨土的依报庄严: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为什麽都是「七」?一般的注解都是「数目」,但是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则有更深的见地,他说事相上是「七」,但是「七」有深意,「七」表七科道品;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依报,这当中有圣道的力量,每一个依报庄严,都在演说那七科道品如是等法。就是极乐世界的安乐的境界,蕴藏着一种圣道的力量,使令我们内心接触到这样的依报庄严,能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蕅祖在普通文字裡,开展出这样的深义,这就是「不定」,我们读《阿弥陀经》可能轻易读过,但是蕅祖读祂利益却特别深、广,这就是「受益不同」,亦即「不定益」。

  以上讨论是「化仪四教」,佛陀说法时大略採取四种方式:顿、渐、秘密、不定,四种方式演说妙法,使令众生得到各自相应的利益。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八)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九)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一)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二)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六)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五)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四)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三)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