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二)略说学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一) 佛法纲领--- -----------------------------------
  (二) 佛法大意-------------------------------------
  (三) 佛法的基本内容--------------------------------
  (四) 学佛四个阶段--------------------------------
  (五) 学佛先学做人--------------------------------
  (六) 学佛重实质不重形式-----------------------
  (七) 初学起步---------------------------------------
  (八) 学佛的目的

  学佛没有别的,恢复我们固有的能力而已。所以,佛法到最后,佛说,我没有一丝毫东西送给你,你的成就都是你的本能。换句话说,佛菩萨教化众生,无非是把他恢复本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我们。我们依着他这个理论、方法就能恢复自性的智慧德能(德能:由行正道而得的 能力)。如此而已。

  (一)佛法纲领

  佛法教学的内容简约地说不外三大纲领,即:“戒、定、慧”, 称之为三学,三种学问。佛法修学总离不开戒定慧。

  “戒”即戒律。就是守法、守规矩、遵守世尊在一切经典里面的教诫。佛教的戒律虽然多,它的精神只有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戒是学佛的根本。

  “定”,就是清净心。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不为环境所干扰、所污染,使内心保持平静。

  “慧”即智慧。何为慧?就是要懂得四个真理,就是要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苦的原因什么是苦的消失,什么是苦消失的道路。开发智慧,是学佛最终目的。

  须知,三学 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


  (二)佛法大意

  整个佛陀教法,若要论其大意,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所谓“诸恶莫作”,是说凡妨害众生,事无大小,皆不可去干。而“众善奉行”,则是说凡利益众生,事无大小,皆当为之。这两句合起来,也就是戒学中禁止和勒令的旨意。至于“自净其意”一句,则是要使意业清净无染(修清净心)。而禅定正是清净意业的功夫,智慧却是清净意业的效果。所以佛法的本体和作用,恰可互相配合。涅槃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这是一切诸佛通行的教化。

  中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佛学很有兴趣。这位大诗人在杭州做州长时,听说,秦望山上有一位高僧,叫做鸟窠禅师,对佛法有精湛的造诣。有一天,白居易到山上去拜访这位高僧,他问鸟窠禅师道:“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在白居易的想象中,这一个大题目,鸟窠禅师一定会发挥他的长篇大论了,哪里知道,事实却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鸟窠禅师对这一个问题只是简单地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感到非常的失望!他很不客气地对禅师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稀奇?三岁的小孩也懂得呀!”禅师这时却很郑重地回答他道:“尽管三岁的小孩子都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都做得! 不要看轻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修行佛法的。”白居易听了禅师这一番话,才佩服禅师的高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所闻所思的佛法实行起来,才算是修行,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实益。

  (三)佛法的基本内容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之道。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为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人间世界充满了苦。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怨憎会苦,有爱别离苦,有求不得苦。不能摆脱执著的人生,一切都是苦,这就是苦的真理(苦谛)。

  人生的这种苦是怎样产生的呢?无疑是由于人们心中随时存在的烦恼而产生的。归根结底,这种烦恼的根源,在于人们生来就存在的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又是以对生存的强烈执著为基础的。这种执著,变成了一种欲望,想得到他所见闻的一切。而且这种欲望,甚至,会转化为对死亡的要求。这就是痛苦的原因(集谛)

  如果完全消除了这些烦恼的根源,摆脱了一切执著,那么,人的痛苦也就会消失。这就是消除痛苦的真理(灭谛)

  必须修行八个正确之道(八正道 )才能进入完全消除这种痛苦的境地。这八个正道就是:正见(正确的知见)、正思维(正确的思考)、正语(正当的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职业)、正精进(正当的努力)、正念(正确的观念)、正定(正确的禅定)。这八个正道是消除欲望的正确道路的真理(道谛)

  人们必须铭记这些道理。因为世上充满了痛苦,如果你想摆脱这些痛苦,你就必须切断同烦恼的联系。只有觉悟才能到达没有烦恼和痛苦的境地。只有通过这八个正确的道路,才能觉悟。

  (四).学佛四个阶段

  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就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信、解、行、证。”

  第一、“信”。 能信就是缘成熟了。我们常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缘?就是他能信。能信,表示缘成熟了;不能相信,就是缘没成熟。 佛家跟其它宗教不相同,其它宗教信了就可以得救,佛法“信”是表示可以入门。

  第二、“解”。 信了之后一定要解(理解)。佛法所说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解” 就是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三、“行”。 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在理论没弄清楚、方法也不懂的时候,怎么能行呢?这种行就是盲修瞎练,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是有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

  第四、“证”。 行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证”,证才是真正得受用。什么叫做证呢?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着、统统融合了,这就是“证”。

  所以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

  (五)学佛先学做人

  佛对一切众生的教诲,不外乎一个是教你怎么存心,一个教你怎么生活。它是非常实用的教学,绝不谈玄说妙。

  学佛就是学做人,学做好人,学做善人,人做好了,成佛才有希望。

  学佛和做人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觉得学佛只是来佛堂里磕磕头,拜拜佛,而不是将学佛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是没有把学佛和自己的生命真正联系起来。


  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做起。这是根本的根本,是学佛的基础。整个佛法就是把孝道发扬光大而已

  佛门弟子学佛,就要效法佛陀。佛是怎样存心,佛是怎样用心,佛是怎样待人,佛是怎样接物,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地方。我们归纳成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存这个心处世、待人、接物。


  佛法中要求我们平时应该这样为人处事:

  第一、布施。培养我们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好习惯,当然这是要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去做,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那就会给自己带来烦恼。第二,爱语。俗话说祸从口出,与人交往说话要特别注意,不是花言巧语,尽说好听的,而是要具有爱心的语言,帮助别人的语言。无益的话不要说,伤害人的话更不能说。第三,利行。当你周围的人在做一件有益的事或将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你应该积极地帮助他,支持他,助他一臂之力,无力帮助的时候,也要关心他、鼓励他。第四,同事。与大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我们在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都要思考是否利益别人,是否双赢,我们要的是共赢。佛法称以上四点为“四摄法”。


  修行要落实在“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知善恶法、苦乐法。利益众生是善,利益自己是恶。利益自己增长我执(又名人执,即虚妄的执著人有一个实在的我体。),我执是六道轮廻 之根。起心动念为自己的名利,都是增长我见(我,主宰义;见,见解。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故名我见。)、我爱(爱著自己所妄执的我)、我痴(痴即愚痴,即是无知识、无理智。因它对于“我相“真理,不能了解,故名我痴。)、我慢,四大烦恼常相随,就出不了三界。

  (六).学佛重实质不重形式

  1、学佛真义重在行

  何谓学佛?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的佛学的理论,来躬亲实践,付诸实行。

  学佛行持,似很艰难,但也很简单,只需平常自己时时在行、住、坐、卧的生活中,运用佛法处理一切事务,就是最平实、稳健的修持,是会得到好处的。倒不一定要住入深山或闭起门而不见人才是行持。
  太虚大师有偈云:“佛法如如万法融,真真俗俗本圆通,若人会得其中意,都在日常生活中。”

  修行,就是把过去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按照佛的教诲改正过来。修行在于“心”,在于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的起心动念。

  像做法会 这种形式,都是接引初机( 此指初学佛道者 )的,到这儿看看,给他种善根。是这么个意思。实质上的利益不是在这种形式上修,内心啊,心地 (1.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2.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曰心地。)法门啊,所以,佛法叫内学,是在内心上做一个转变。用现在的话说,是在思想见解上下功夫,把这些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纠正过来,叫内学。)

  什麽叫不如法?没有真正能够依教奉行,这个”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他教我们以戒为师,学佛的人,最重要的是持戒。皈依是形式,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你心里面受了,是你真的受了,形式上受的,你做不到,那是假的。所以,我们自己要真正发心受戒,你能够做到一条,这条戒你就得到了,你没有能够完全做到,这条戒你并有得到,纵然受了,你没有得戒。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在家居士十善业道做不到,出家的同学们沙弥律仪做不到,这就是我们一生修学不能成就的原因。

  莲池大师说: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于真实修行。因此,作为在家居士(居家学佛的人),诵经礼佛,随众行道,不一定要穿僧衣海青,可以用常备服装念佛诵经;好静的人,不必敲鱼击鼓,可以安坐寂默念佛;怕事的人,不必成群结队朝山进香参与法会,可以闭门自修念佛;识字的人,不必定要入寺听经,可以自阅经论,依照佛陀和祖师的教导念佛。-------在家佛弟子们如果能这样不重事相,而重视内修的,凡是端正自心,去除恶念,这样念佛,可以号称善人;收摄心念,除去散乱,这样念佛,可以称为贤人;悟明心性,断除惑业( 贪瞋痴等烦恼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这样念佛,可以称作圣人。


  2、学佛秘诀——“诚敬”

  有人向印光大师 请教,学佛契入有没有什麽秘诀?印祖说得很好,有,两个字,“诚敬”,真诚礼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就不得利益。

  印祖说的诚敬这两个字,是入佛门的秘钥,秘密的钥匙,你要是真正把它做到,这钥匙你就得到了。

  你没有诚敬,你学佛法,学的是佛学常识,是佛教里面的知识;如果你有诚敬心,那你在佛法里所得的是戒定慧三学,绝对不是这个世间的知识。

  倓虚法师在他的自传——《影尘回忆录》里,记载了一个八载寒窗读《楞严》的刘文化居士,超度怨亲债主的故事:

  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有个老和尚对他说:“开慧楞严,成佛法华!” 刘文化的信心,就更加坚固了。自从在北京请了《楞严经》之后,我们大伙,没事就看,得工夫就研究,可是里边有些很生涩的句子,还有一些名词,看几遍也不懂。 那时候,因为附近没有知道佛法的,也无从去请问。 又看了七八年工夫,对于内里的正文都熟悉了,对文里的条贯大义也渐渐明白了。然而,所领会的意思,都不甚彻底。前后文义虽熟,究竟也不明白他的宗旨在何处。

  向来刘文化比我们都心诚,平素他就有个魔道劲,看不懂就在佛前磕头,跪在佛前求智慧。 刘文化看楞严经像入了魔一样,往往整宿整宿的在佛前求,果然他得一种灵验!

  有一天他在药铺里看《楞严经》, 像入定一样,心里豁然开朗!眼看在亮光里,现出一种境界来:有山河大地,楼阁宫殿,周匝栏□ ,清莹澄澈,俨如琉璃世界一般。还有一些天龙鬼神,护法八部,手里各拿着宝杵,在虚空伫候着。自己平素所住的这个污浊世界已完全看不见了。刘文化觉得很纳闷很奇怪!正在看得出神的时候,忽然来了两个鬼,而且这两个鬼还与刘文化认识。原来这两个鬼,在世的时候,和刘文化都不错。后来因为打地亩官司,他两个因为打输,气死了。刘文化虽然官司打赢,可是为争一点地,气死两个人,自己想想没意思,很后悔。于是把家庭交给他弟弟管理,自己出门访道寻师,开始禁绝酒色财气。因为忌色的缘故,夫妻之间失和,他女人气死了。女人一死,还有一个小姑娘,也随着死了。自此以后,刘文化觉得更伤心,又没什么挂碍,就天天住在我那个药铺里,诚心敬意地看《楞严经》。现在居然遇到这么一种境界,又看见来了两个鬼,不但不像生气的样子,而且来到刘文化跟前跪下了。这时刘文化有点害怕的样子,就问:

  “你来有什么事?”

  “请你慈悲!”两个鬼说,“我们来求你超度我们。”

  刘文化想:既是要我超度他,必定不要我偿命了。可是,他又犹豫地对那两个鬼说:“我自己还没解脱,怎么能超度你呢?”那两个鬼又哀求似地说:“只要你能答应一句,我们踏着你的肩,就可以升天了。”

  刘文化想:既然不要我偿命,我答应一句,还能升天,这何乐而不为呢?就顺口答应了一句:“好吧!”两个鬼走过去,踏着他的肩膀,一齐都飘然升天去了。

  不一会,他死的那个女人,怀里抱一个小闺女也来了。她来到跟前很喜欢!把那个小姑娘往地下一扔,就磕头求度。刘文化答应了一句,他女人和他那个小孩,也踏着肩膀升天了。

  刘文化这时候很诧异,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忽然,他过去的父母也来了,见了他,很欢喜的彼此说了几句话,也踏着他的肩升天去了。

  对于这些境界,刘文化看的明明白白,所说的话,也记得很清楚,究竟也不知是如何一回事。正在这样思量之间,忽然境界不见了。

  这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什么仪式都没有。只要你有真正的戒定慧,随时可以超度一切众生。你没有真正的戒定慧,仪式做得再庄严、再好看,都是假的。

  ( 七)初学起步

  1、选读点学佛书籍 增进对佛教的认识

  初学佛者读书,可以先广阅多读近当代高僧大德的佛学入门类书籍,佛教基础知识类书籍,形成对佛教与佛法的简单、系统、全面认识,把握佛教的基本特征,掌握佛学的根本宗旨,在此基础之上,再读诵佛经原典,方容易契入领悟。

  附一个初级学佛书目,供做参考:
  1.、《觉海慈航》战德克著; 2.、《学佛是怎么一回事》徐恒志著; 3.、《佛教常识问答》赵朴初著; 4.、《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 6、《佛学常识课本》李炳南著; 7、《佛法概要》明旸法师著; 8、《认识佛教》净土法门法师; 9、《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于凌波著; 10、《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林世敏居士著 ;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陈孝义居士著 ;11、《佛学初级课本》( 根据《佛学入门手册》改编); 15《礼敬佛陀》,常律法师著 ; 16、《佛门礼仪》 ;17、《弟子规》 ; 18、《了凡四训》,袁了凡著。

  2、根据自己的根性 选择修学法门

  佛法有八万四千(数目很多的意思。这是印度人所常说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上亦习惯用来说数目之多,并非有这么一个八万四千的确定数目。)法门,这是佛根据众生不同根性,应机而说的。你适合修学哪个法门,佛就给你讲那个法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契机就好。

  佛教修行的法门,甚多甚多。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所以楞严经上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现在东土所最流行的,有五大法门。一、教宗,二、律宗,三、禅宗,四、密宗,五、净土宗。(五大法门,包括无量法门。)这五大法门,都有极宏深的教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我今浅略的把他分别出来。教宗是讲经说法宏扬佛法的,律宗是精守戒律严净梵行(清净的行为,也就是断绝淫欲的行为)的,禅宗是直指人心参究本来面目的,密宗是三密加持诵咒结印(手结印契)的,净土宗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的。这五种法门,种种都好,修到究竟地步,一样都可成佛。譬如要到一个地方去,有五条大路可走,各人所走的路不同,然所到目的地,总是同的。 既是五种法门的究竟地都是相同的,何以我不劝人修行别种法门,专劝人应当修净土呢?譬如要到一个地方有五条路好走,我们岂不要选择走一条最容易、最近便、最稳当的路么?净土法门,就是这五条路当中最容易、最近便、最稳当的一条路。

  选择法门是智慧,大学问。选择法门,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根性,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修学起来方便,不会感觉到困难。要选择这一种法门,选择容易修行的法门,你才会成就。

  3、跟定一个老师学习

  ‘师承’是什么?跟一个老师学。一个老师,你走一条路,容易成就。两个老师是两条路,你到底走哪一条?三个老师是三叉路口,四个老师是十字街头。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一个老师,这个道理要懂,我们初学人要扎根。 广学多闻的条件,是你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你没有这个能力,不够资格参学,你一参学就乱了,你不得其益反受其害。你今天亲近很多法师,亲近很多法门,回来想一想:我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一月比一月清净?果然清净心现前,你修行功夫得力了,如果得不到清净心,你就错了。特别是对初学,这个话我们在讲席当中也讲过不少次,诸位要记住才行,初学最重要的是师承。

  诸位同修真正要想修学,你一定跟一个法师,古时候跟定一个老师跟多少年?一般是五年,这是扎根的教育。五年之后,你定慧有了一点基础,你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这种能力,佛家有个名词叫“得法眼净”。你有这个能力了,老师容许你离开,这个时候什么法师都可以亲近,什么法门都可以听,都可以学,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广学多闻。

  憨山大师(1545-1623,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在其有名的《费闲歌》中写道:“修行容易遇师难 ,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世尊头一句就教导初学的人从明师(明师不等于名师)受教。你要亲近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必定天天在教导你,不但言教,更重要是身教,他的思想、见解、言行,你细细观察,他跟经教相应不相应?真善知识的标准就是经教,经教上讲的他真做到了。我们从最根本、最基础上来说,我常常劝勉同学的,我们要放下自私自利,你看看这个善知识,还有没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肯定是有,但是怎么样?比一般人轻,从这里观察,这就很难得了。他确实有心、有愿,还有行动,帮助社会苦难众生,自己生活刻苦节俭、简单朴素,从这些地方去观察。

  (八)学佛的目的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迷和悟,是相对的名词。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

  迷是什麽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

  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内苦、外苦,难以尽述。

  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没做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

  无量寿经上讲:佛教是圆满的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辛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至于往后的目标——断烦恼、出三界——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

  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是在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到成佛的目的。

 

    

 
 
 
前五篇文章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三)学佛是智慧的选择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四)古今伟人名人多学佛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五)入佛门要受三皈依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六)五戒十善是学佛的基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六章(一)西方极乐世界

 

后五篇文章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一)应有的警觉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四章(三)例证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四章(二)六道分述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四章(一)概述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三章(五)例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