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四)古今伟人名人多学佛 |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圣贤名人,饱学多才的专家学者如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和政府要员等,这些古今中外信仰佛陀的人们,都非常敬仰佛陀的伟大及其人格的魅力,笃信佛陀的教诲,并以自己的领悟予以高度的评价。他们超人的聪明智慧和丰富的阅历,均在亿万人之上,他们对佛法的认识、赞誉及行持,足以证明佛陀教育的伟大。 梁武帝: 武帝天性慈善,幼而好学,对文学、技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帝深信佛法,曾作《断酒肉文》,倡导素食,开中国佛教素食之先河。武帝蔬食断欲,经常为群臣讲经说法。晚年时,专心于佛道,日中一食,豆浆粗饭。如果有事未食,过中便漱口而坐,不再进食。 裴修: 唐宣宗时任相国,聪明豁达操守严正,深得宣宗器重。裴修深信佛法,遍访高僧大德,探寻佛法深意。中 年后,断肉食,屏嗜欲,斋居诵经。曾披破布衣托钵乞食,仿效出家。虽被世人嘲笑,其志不改。裴修善写文章,经常写书赞佛,劝人学佛。儿子长大后,裴修亲送儿子出家,并作文以勉励。 白居易: 继杜甫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号香山居士。曾任刑部尚书。晚年,自感一生从政,虽虔诚信佛,但还是浪费了很多光阴。故发愿不再吟诗作文,一心念佛,了脱生死。即使遇到同僚达贵讥笑,也在所不 顾。并在《念佛偈》 中写道:“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 岳飞: 民族英雄岳飞驻军江州期间,常到庐山东林寺礼佛参禅,并与东林寺主持高僧慧海上人论佛谈禅,来往非常密切。由于经常置身于晨钟暮鼓的佛家道场, 便萌发了出家的念头。他在《记浮屠慧海》一诗中,表明了“归休终作赤松游”的愿望,即告诉慧海上人,他打算抗金复国之后,与僧衲朝夕相处,终生参禅向道。可是,正当他意气风发,所向无敌的时候,却被秦桧一伙陷害身亡,终成千古遗憾。 戚继光: 明朝抵御倭寇的民族英雄。在军营里或行军途中,每天都不间断地诵经学佛。一天夜里,梦见他部下一个士兵对他说:“大帅,我已阵亡,请求为我超度!”次日,戚将军到兵营中查问,此人果然已为国捐躯。戚将军选择夜深人静,认认真真地对亡卒诵了一部《金刚经》,回向★亡卒。夜里,士卒又来托梦,对戚将军千恩万谢,说是依仗这部《金刚经》的功法,他已得到超度了。 林则徐: 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即使公务再忙,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佛诵经。他任湖广总督时,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将《阿弥陀经》、《金刚经》、《大悲咒》等,用正楷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结为《行日课》以方便日常或行途之中的课用。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中深信佛法,至诚修学佛法,并依教奉行的人,非常之多。例如:睿智无私、节俭、爱民,从谏如流,为佛教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唐宣宗;贤良爱民,深被佛法的高妙、伟大所折服,著书宣扬佛法,并向全国颁布圣旨保护僧尼的宋孝宗;经常与高僧大德往来求问佛法,赠送自家园林作为佛刹的北宋丞相王安石;才华横溢,对佛法尊崇备至,欢喜亲近高僧的北宋翰林大学士苏东坡;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深悟佛法高妙伟大,舍宅为寺的北宋宰相范仲淹;觉悟人生无常,向往出家为僧,建寺供僧,教导后世子孙修学佛法的清世祖顺治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