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18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十八面第八行: 第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法法交彻;故随举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缘起。亦即举一法为主,则其他一切法皆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即余法成伴而尽集之。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圆满具德」。我们念到这个地方。这是十玄最后的一门,跟一般文章相类似,第一门是总纲,末后一门是总结,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这里结得太殊胜了,什么叫主,什么叫伴,什么叫圆明具德,这一段里都有解释。请看经文,「横竖万法」,在前面,前面八门讲的是横,第九门讲的是竖。横是什么?横是讲空间,横遍十方;竖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竖穷三际。这就把整个宇宙都包括了,一样都不漏。世出世间法离不开时间跟空间,在佛法里面叫横竖,时空里面万事万物叫万法,包括我们在其中。不但一切人在里面,一切动物在里面,树木花草在里面,山河大地在里面,无量的星球、星系在里面,还有不同维次空间也在里面,相容相即,这前面说过,重重无尽。这是什么?这是自性。经上佛常讲自性「法尔如是」,这个法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是人为的,不是创造的,性德本来就是这样,大乘教里面佛常用一句话来形容,叫「不可思议」,你不能去想,你决定想不到的,你要是用想,愈想愈复杂。为什么?想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功能叫能变,万法是所变,你愈想它变化愈多,所以不能用想。议是什么?议是议论、是说,说不出来,没法子说。不可思议是真的,人要真的放下念头,不想、不说了,妙极了,真相就现前。只要你能够不想,只要你能够不说,你就大彻大悟,这个宇宙之间的性相、理事、因果,全摆在你面前,你全都明白了。 这什么道理?诸位应该明白,我们在讲席当中学了这么多年,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是不是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统统放下,不就成佛了吗?那真的你就入华严境界。我们入不了,就是因为还有想、还在讨论、还在议论,这不行,只要你有想,你还在议论,说实在话,边也没沾上。你看《华严经》里面,《华严经》是佛教大学,这个学校是个圆满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小学一年级是十信位里面初信位菩萨,初信是小学一年级的菩萨。我们有没有办法进去?没办法。为什么?它的条件是要放下最粗的,粗细的粗,最粗的烦恼是见惑,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错误的观念,要把这个放下。错误的观念很多,佛把它归纳八十八品,品是类,分为八十八种类。在教学过程当中,释迦牟尼佛善巧方便,又把这八十八类归纳为五大类,这就好讲,便利於初学。这五大类,头一个叫身见,我们六道凡夫都把身当作自己,佛告诉我们,这是错误见解里面头一条。身是什么?身不是自己。不是自己是什么?身是我所有,不是我。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自己,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你看看,不但我们看错了,六道里面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统统都错了,都把身当作我。无色界天比我们聪明,为什么?他没有身体,没有身体他把灵魂当作自己,还是错了,灵魂不是自己。什么是自己?灵性才是自己。 灵魂不是自己,为什么?灵魂是假的不是真的。什么叫假?它会变,它有生灭。真的我不生不灭,有没有?有。在哪里?就在这身体上。身体上哪一部分?《楞严经》上讲得很好,波斯匿王也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佛教给他,告诉他事实真相,佛很有方便,波斯匿王跟释迦牟尼佛同年。佛跟他讲真我,真我在哪里?佛问他:你几岁第一次看到恒河。他告诉佛说,三岁的时候母亲带他经过这恒河,第一次看到恒河。佛就问他:你三岁看到恒河,你那个见,你见到恒河那个见,跟你十三岁的时候再看到恒河有没有变化?「没有,没有变化。」二十三岁呢?「也没有变化,我看得很清楚,三岁看的是这个样子,十三岁看的时候还是这样子。」佛问他:你今年多大年岁?「今年六十二。」他六十二,释迦牟尼佛就六十二,他们两个同年。他说:你现在看到恒河,跟以前看到恒河,有没有两样?「没有两样,见没有两样」。他说:你今年六十二,你比十年前身体怎么样?「身体不行,衰老了。」比起二十年前呢?「更老了。」佛就告诉他:你看看你身体有老,你那个见没老,身体有变化,你天天老化,可是你的见可没老。佛就跟他讲:「会老的是假的,不会老的是真的。」波斯匿王算是聪明的,听懂了,会变的它有生灭,身体有生灭,见性不会灭,它没有老化,不生不灭。你说我们这双眼睛老花了,那个不算,那是你的机器有问题,你戴个眼镜不又看得清楚了吗?所以佛问的是见性,你能见的那个;换句话说,你能听的这个,能听的闻性,六根根性是真的。 人身体灭了,有生灭灭了,灵性不灭,那才真的是你。你怎么会把身体当作你?怎么能够把眼耳鼻舌身当作我?自性在眼叫见,见性;在耳叫闻性;在舌叫味性,舌尝味;在身,身是触,接触。六根根性,佛常讲放光动地,那是什么?那是你自性,六根根性是我们的自性。迷的就叫它做灵魂,觉悟了它就是自性,迷的时候很可怜,出不了六道轮回,那就是什么?以为这个东西是自己,迷惑颠倒。悟了之后觉而不迷,他不会在六道,他就超越六道。所以四圣法界里面讲灵性,不是灵魂,虽然没有真正觉悟,他是觉悟一部分,你看放下了!阿罗汉放下执着,不再执着他成正觉,正觉是灵性,就不叫灵魂。六道凡夫不觉,不觉才叫灵魂,其实魂不灵,魂很糊涂,哪灵?迷魂,这真的。孔老夫子讲得好,是不是他知道真相,他没明说,咱们也猜不透。他在《易系辞传》那一部分,那是孔子的著作,里面讲到这个事情,它叫游魂,「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六道里面投胎是什么?游魂,这个讲得好。在佛法里叫神识,阿赖耶到这里来投胎,先来后去作主公,就是讲的这个东西,叫神识。因为它的速度太大,它性不定,所以真的是游魂,速度很大,到处流窜,非常不稳定,所以夫子称它为游魂。 你看他讲精气为物,物质,这个讲得好。现在量子科学家讲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心念(也能叫心识)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这是物质。你看我们夫子讲精气为物,那个精就是阿赖耶的转相,阿赖耶的见分。气是阿赖耶的业相,气是场,现在科学家叫场,就是一个波动的现象,现在称之为能量。气是能量,精是信息,这两个东西合起来变成物质现象。弥勒菩萨所讲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识」,那识就是精,精华,能量就是气。我们这样子来体会,你就愈看愈清楚。夫子真的是佛菩萨应化来的,不简单,这个话他怎么能说得出来?我们读经读了多少年,也没有把它悟出来,但是现在我们从佛法、从量子力学里面,一看是有道理,一点都不错,这才了解这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道家所讲的精气神,要从精气神来讲的话,这三个字哪个是能量?哪个是物质?哪个是信息?都能够配得上。这是讲佛家讲阿赖耶三细相,三细相是造物主,我从哪里来的?我是三细相里头变现出来的。我的本体是什么?是自性、是性德。为什么会有我?因为你执着第七识,第七识是末那,意根,坚固的执着,以为这个东西是我,执着不放,所以这叫神识。因为有执着,佛说「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烦恼头一个就是我执,执着这个东西是我,跟着起来的是贪瞋痴,我爱就是贪,我慢就是瞋,第三个我痴。所以贪瞋痴叫根本烦恼,从哪里来的?最初一念迷的时候它就起来,跟着我起来,这个要知道。 如果我断掉,晓得这个东西不是我,不但身体不是我,神识也不是我,问题解决了。什么东西解决?贪瞋痴断掉,贪瞋痴只要一断你就证正觉。正觉地位虽然不高,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你证得正觉。证正觉,六道没有了,你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没有了。六道是执着变出来的,有执着就有六道,执着没有,六道就没有。六道没有了,你还有分别,有分别,分别没断,还会起心动念,这是什么?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佛,还有这个幻相存在,那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也不是真的。在大乘教里面,那些人也称凡夫,六道叫内凡,四圣法界叫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不算圣人,圣人要怎样?明心见性才是圣人。所以大乘圣人的标准很高,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真正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圣人。《华严经》上讲的初住菩萨,初住以上到等觉这是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叫因地,为什么?无始无明的烦恼习气没断。习气断了,那叫究竟果位,叫妙觉位。妙觉位不在实报土,不在实报土,在哪里?常寂光土,我们净宗讲的常寂光。常寂光是自性,就是完全圆圆满满的你回归自性,这些事、这些道理不能不知道。佛慈悲教导我们,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回归自性。怎样回归?如果你根性大利,一句话就解决,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就证得圆教初住菩萨,就成功,你生实报庄严土。 这个地方讲的十玄门,那完全是你的境界,你已经证入十玄门,这不是解悟,是证悟。入十玄门就入华严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华藏世界。入华藏就入极乐世界,为什么?你到那里一定看到文殊、普贤,这两大菩萨是带头的班长,他会带你到极乐世界去,去看看阿弥陀佛,这就成功了。所以不能思、不能议,这个不可思议这句话妙极了。我们不能开悟,原因在哪里?常常用脑筋去想,坏了,愈想愈错。佛讲的道理你能想吗?他从自性里流的,自性没有通过意识,我们今天用意识去了解经义,全都解错了,问题在这里。宗门真正开悟的人,求老师给他印证,老师有没有给他讲?不讲,学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断了,一想不就都起来了?不能说,一说也都起来。宗门的考试常常比划比划,以心印心,你心里知道,我心里知道,行了,问题就解决,叫以心印心。绝对不在言语文字,与言语文字不相干。一悟一切悟,全都通了,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经通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也都通,为什么?它是自性变的,你见了性,你怎么能不知道!然后你才晓得,这放下多重要。不肯放下,慢慢来,到什么时候你才能见性?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见性。你这一生不能放下,来生再说。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肯定这个道理,你相信这个道理,你能不放下吗?叫你放下,统统叫做烦恼,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分别叫尘沙烦恼,执着叫见思烦恼,总名称叫烦恼。你心一动念去想,烦恼,生烦恼了,一开口说话生烦恼了。 这些话我们在今天,在圆明具德门里面来说,因为前面你已经学了很多,听了之后不会感觉到奇怪,能相信,虽然还是放不下,能相信,慢慢去体会。所以学佛不能用想、不能用说,要用什么?不断的薰习。我现在还做不到,怎么办?多听,一遍一遍的听。在从前有一定的难度,在现在比较方便,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有录音、有录像,学习的时候把它录下来,一遍一遍的多听。真正想契入境界,你一定要懂得古人说话的意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生真正想契入境界,我就学一部经,绝不换第二本,我一遍一遍的听,古大德所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开悟了。一部经要真的听上一千遍,根性利的人肯定开悟,根性钝的人还不行。前人有例子,我们在《坛经》上看到,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了三千遍,没开悟;到曹溪去礼拜六祖,六祖给他一说,他立刻就开悟了。我们听到六祖的话不开悟,他听到开悟,什么原因?他有三千部《法华经》的底子,也就是说他已经达到开悟的边缘,就差那么一点,到那个地方,六祖给他一点就悟了,就这么个道理。古人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我们听得很多,我们也看得很多,可是怎么样?没觉悟。如果真觉悟的话,如法炮制就能成功。看看近代我们所见所闻,念佛往生净土这些大德,走的时候瑞相稀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你细心去观察,他就一门深入,一部经、一句佛号,简单,哪有那么麻烦?真成功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就明心见性。为什么?还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利益太大了,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吗?阿惟越致菩萨有能力分身,能分无量无边身。每天除了在阿弥陀佛那里听法,想听什么就听什么,你就听到什么。我们想,他想听什么?他一定想听他自己平常所学的这部经,他绝对不会广学多闻,我们能想像得到;广学多闻就搞乱了、搞杂了。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懂得,释迦牟尼佛讲那么多经,讲那么多法门,是为一切众生讲的,不是为我讲的。而一切众生当中会学的,大乘教里面的大师考这些学生,「会么?」这句话问得妙,意思深,会么?会的人就是一部,不会的人就搞好多,广学多闻,错了。一门通了一切经就通,一门见性了。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二十四岁的时候开悟,只听到一部经《金刚经》,自己不认识字也不会念,听到人家念那么几句他就学了几句,愈念愈有滋味,就法味尝到了。五祖半夜给他讲《金刚经》讲大意,我们现在估计顶多两个小时吧!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彻大悟。向五祖提出报告,心得报告,自性是什么样子,说了五句话二十个字,「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就讲这二十个字,五祖衣钵马上就给他,叫他赶快走。给我们表演的,他要不要去学经教?不需要。 半路上遇到,那是逃难,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比丘尼也很了不起,她受持《大涅盘经》。我们知道《大涅盘经》的分量也很大,两种本子,一种三十六卷,一种四十卷。那念很多年,念得很熟,每天读诵。惠能大师逃难的时候碰到这个比丘尼,听到她念经,听完之后,这比丘尼念完,收拾收拾了。能大师就跟她讲,你念的那个里头什么意思,讲意思给她听。她听了欢喜,愈听愈欢喜,拿着经本向他请教。他说:我不认识字。她说:你不认识字怎么会懂?他说:这个与识字不识字没关系。能大师一生度了四十三个人,学生里头四十三个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无尽藏比丘尼是头一个,女众第一个,在他手上开悟的。那个时候他二十四岁,他悟了之后就能帮助别人,多厉害!你要问为什么?自性法尔如是,只要你见性,问题解决了。见性的条件是要放下,从哪里放下?从起心动念,就不起心不动念。六根接触外头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才行,起心动念不行,不起心不动念,你想想哪里有分别执着!没有分别执着。所以这个叫一时顿舍,顿舍就顿悟,这一步就跨到实报庄严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步就登天,不容易。我当初学佛,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特别提醒我不能学惠能,那学不到的。惠能之前没有看到惠能,惠能之后也没有看到第二个惠能,他说那叫一步登天。登上去,行!没问题,成佛了;登不上去,粉身碎骨,你就摔死,你完全错了。所以老师教我学法相宗,法相宗是爬楼梯慢慢爬,爬一级高一级。那是一步登天,道理、理事都得要通。 佛法里确实真的是有智慧,善巧方便,那就是给你讲的一个原则,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里头有道理。一门深入是什么?一门深入是禅定、是三昧。守住一门深入这叫持戒,戒定慧三学,你得守规矩,规矩是教你一门深入,你要守定一门,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以要知道八万四千法门统统叫禅定,都叫三昧,三昧就是禅定,八万四千三昧,无量三昧。你学哪个法门就用那个法门叫三昧,我专攻《无量寿经》这叫念佛三昧,我专攻《法华》叫法华三昧,我专攻《楞严》叫楞严三昧,专攻《华严》叫华严三昧。一定守住一,心是定的,心不散乱,定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大悟,它的道理在此地。我们一般学人难在哪里?难在不懂这个大道理,这个道理真的深,而走到哪里?走到广学多闻。走到广学多闻,绝大多数的成就,成为佛家的学者,世间人讲,李老师常常讲的佛学家。佛学家不行,佛学家不会开悟,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著作等身,与了生死出三界没分,将来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还是得搞轮回。从前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所以学佛难,难在遇到真善知识、真实的护法、真正的同参道友,这个很难;这三者都具足,你的因缘就成就。你看《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因缘具足,善根是信解,福德是行证,信解行证,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所以这一开头,「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这句话是总结前面九门。这一大缘起是什么?一大缘起是一体,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整体,这是大缘起。用今天的话说,你看科学、哲学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宇宙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宇宙?在佛法这叫缘起。这里一大缘起,就是讲宇宙的缘起、万法的缘起、生命的缘起、我的缘起,我从哪里来的。佛法比科学、哲学讲得好,佛法里面讲依报、正报,这个讲得好。正报是什么?正报是自己,我从哪里来的。依报是宇宙,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全是依报,一切人是我们的人事依报,动物、植物、矿物、自然现象,这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依报,全是属於依报,依报里面分很多类的。这个缘起,我们念过《还源观》就更清楚,从一体起二用,一体是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净宗上讲的常寂光,自性清净圆明体。从这一体起二用,二用就是依正,依报、正报出现了。什么时候出现的?给你讲真话,就在当下,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给你讲真话。弥勒菩萨讲的那一念就是在现前,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就当下这一念,念念都是当下,这跟你讲真话。你能断、能证、能成就,就在当下这一念,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也不是此界,也不是他方,此界他方、过去未来都是幻觉,不是真的。为什么?你想想看,你说过去未来、此界他方,在百法里统统是属於不相应行法,空间是方分,时间是时分,这两个都是二十四个不相应;不相应,用现在的话说,抽象的概念,根本没有事实,是个错误的概念。这个概念凡夫有,佛菩萨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