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1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9-014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六十二面第四行。 「宝刹庄严。集自《宋译》。上有面色圆满四字」,经文这一句是这么念法的,面色圆满,宝刹庄严,「表佛面容所放妙光明中,映现十方佛土之庄严宝刹」。下面说,「刹者,《法华文句记二》」,这二是第二卷,「曰:此云田」,此是中国,刹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田地,「即一佛所王土也,故知刹即佛土、佛国之义」。宝刹是指佛国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教学的地区,我们就更容易明白了。所以刹有刹土的意思,中国古时候讲,我们中国讲的田地。世尊当年在世教学,没有建道场,他们所过的生活方式,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游牧,居无定所到处走动,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佛非常自在,也没有任何条件,什么人诚心诚意的去启请,他都同意,都应邀。因为他们都是住在山林河边,树下一宿,所以不需要特定的场所,无论哪个地方都行,这是世尊当年教学的方式。我们觉得这种方式非常自在,一点都不麻烦别人。礼请的人很自在,没有任何负担;佛陀去应邀的时候也自在,这我们讲应付他们也很自在,不麻烦别人。这是佛陀教学基本的原则,佛不会让一个人起烦恼。所以讲这个田地,他所在的田地就是讲经说法的处所,他也不要任何家俱。佛是铺一点生草就坐在地上,同学也是如此,四面围着佛都是坐在草地上的。不像现在有讲堂、有桌椅,有这么多设备,这么多讲究,在那个时候没有。所以我们了解当时的状况,这是刹的意思。 宝刹,宝是形容佛的教学、佛的说法,所以称之为佛宝、僧宝、法宝,这是三宝具足,这三样都非常不容易。佛是老师,能说的人;僧是学生,包括在家听众。因为僧的本意是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学习就称之为僧众,无论是在家、出家,这诸位一定要知道。所以僧团,就是学习释迦牟尼佛教法的团体,称之为僧团,不一定是在家出家、男众女众,它都称僧团。如果称比丘的僧团,那就不一样,那就是指定一定是出家的男众;没有指定的话,在家、出家都称为僧团。僧团的条件一定是持戒、一定是六和,如果没有持戒、没有六和,这不算僧团,像今天道场规模再大都不能称之为僧团。这些佛门名词术语的含义,我们要正确的认识。 今天佛要为大家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宣讲《无量寿经》,所以特别欢喜,这前面我们看到他非常欢喜。这个欢喜是机缘成熟了,无量众生因这一次的讲演而得到无比殊胜的利益,这一生当中可以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而且真的像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这一点都不假。我们前面读了很多,即使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就如二十愿所说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的标准,最低的标准,我们中国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这个标准,所以阿惟越致菩萨超越十法界。他住在哪里?住在佛的实报庄严土。佛的实报庄严土也就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这个诸位要知道,佛有四土,我们每个人都有四土。四土怎么样显现的?都是自己意念显现的,这个说法大家容易懂。佛经上所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也就是四土是从心想生的。你心里面有无明烦恼、有尘沙烦恼、有见思烦恼,你的心念里头有这三种烦恼,你自性里面的凡圣同居土就现前。像我们现在这个地球是凡圣同居土,起心动念这三类烦恼统统具足。凡圣同居土里也有很幸福、很快乐的人,也有很痛苦、受罪的人,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每个人的业力不一样,他的心善、他的行为善,在同居土里面就有幸福、美满、快乐,这个境界就现前。如果他的心行不善,善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与十善业道相违背,他所现出的报土就不善,他就有许许多多的痛苦,像经上所讲的八苦交煎,就有这种现象出现。如果严重的在同居土里面现什么?现三恶道饿鬼、畜生、地狱。 不是从别的来的,是自心所现的,佛经大乘经上常讲「唯识所变」,识就是分别执着,从你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这境界,所以境随心转道理在此地。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对佛所讲的一丝毫不怀疑。因此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都不会怨天尤人,知道是什么?真的自作自受,与别人没有关系,所以因果个人自己承当。你要是怨别人的话,那你罪上加罪,你的麻烦可大了,那就有受不完的苦报,所以总得明了。如何能脱离这个苦海、脱苦、脱贫?佛法里头教给我们离苦得乐。这个离苦就是脱离贫苦、脱离病苦,得到安乐,那你就得断恶修善。你把十恶断掉,认真努力去修十善,这个命运你转过来,果报也转过来。佛法里面讲命运,但是命运不是一定的,随着念头在变,一念善,人天善果的境界就现前;一念恶,三恶道的境界就现前,千变万化,不是一定的。今天整个世界动乱,地球的灾变异常全世界都有,这是什么原因?学佛的同学都知道,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众生心行不善的感召,不是别的。我们要问,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能够恢复和谐,中国人讲天下太平,什么时候能恢复?我们地球上这些物质环境,什么时候恢复正常?科学家告诉我们,今年是很不正常,灾难多,而且冬天会特别冷,夏天特别热,春秋两季的时间很短。本来春秋都是三个月,可能春天只有一个半月,秋天也只有一个半月,冬天、夏天的时间长了,本来它也是三个月,可能四个月到五个月,这是反常。这种情形为什么会发生的?是我们的意念错了,环境是识变的,识就是念头,我们的念头不善,所以罪该多受一点。冬天特别冷,你看看四、五个月冷,这多受罪,夏天特别热,春秋时间缩短,不是自然的,人为的。 佛经上这个说法,非常难得,现在量子力学家给我们做了证明,他是怎么证明的?他证明了物质现象是假的,我们环境是物质现象。还有科学家说,根本这个世间就没有物质存在,物质的真相是什么?他说物质是意念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我们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了,你看佛在三千年前讲的,科学家是近代才发现,跟佛说的是一样的意思,言语稍稍不同,意思完全相同,证明经典所讲的没错,经典里头有高等科学。这些信息给我们带来好消息,我们有能力恢复社会秩序,有能力恢复地球的正常,只要把念头改变过来就好了。起心动念,中国老祖宗所说的,伦理、道德,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简单,简单你才能记得住,简单,亿万年相传不会传错,重要的纲领就这么几个字。我们要认真努力去把它做到,父子有亲,这个亲爱真正要做到,孝道,圣贤教学无不是从孝这个字去扎根,圣贤教学孝是大根大本。孝讲什么?你看看中国文字,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这孝字表什么意思?上半部是个老字,下半部是个子字,这个合成的。这个意思我们就能体会到,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能分开。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里头含的意思,《老子》所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不就这个意思吗?中国人讲孝,发明这个字,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佛教传到中国才两千年,没传到中国之前,中国还有三千年的文化,讲的这个根,孝亲尊师这个根,跟大乘经里面讲的无二无别。 大乘经教里面讲得更清楚,《菩萨戒经》里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是讲五伦的关系。在佛法里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都是佛说的。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根是扎在「父子有亲」这个点上;佛法的教学,是扎在「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陀教育教学的目的何在?你现在迷失了自性,你本来是佛,现在迷了,你变成六道凡夫,佛教导我们终极的目标是让我们转凡成圣,回归到本来佛,佛陀教育就圆满!成佛难不难?经上讲的原理,你要是明了之后,你就晓得一点都不难,放下而已。放下见思烦恼你就成阿罗汉,放下尘沙烦恼你就是菩萨,放下无明烦恼你就成佛,你就回归自性。所以佛法这个修学,真正讲修行功夫是什么?自始至终就放下而已。为什么叫你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佛就不会叫我们放下,叫你放下,全是虚妄,你把虚妄的东西放下,真的就现前,真的是什么?佛性。《还源观》上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它就现前,妄的放下,真的就现前,这叫证真。佛在经上讲这个问题,讲宇宙的源起,讲我们正报从哪里来的。正报是什么?自己,我自己,我从哪来的。 这个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我这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肉身包括里面的骨头、血液、表皮上的毛发,汗毛、头发,这都属於正报,这是物质现象。物质跟精神同时发生的,为什么?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惠能大师见性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具足什么?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神通、无量的相好,一切都是无量,没有一丝毫欠缺。为什么说无量?真的是无量。现在科学家有计算,可惜这数字我没有把它统计出来,以后我找人,找个数学好的人把这些数据写出来。我们人的身上,知道人身上有多少细胞,这个细胞一分析有多少个分子,再分析有多少个原子,这一个身上多少原子、多少个粒子,现在分到量子,在这个身体上有多少量子,这么小的量子还是佛说的五蕴。佛讲得多好,大到宇宙,小到量子,都不能超过五蕴,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受是什么?它有感受的能力,有接受。它能看、能听、能跟外头接触。它有想、它有行,行是什么?行就是我们这个经前面所讲的「数千百变」,那是行,数千百变是形容,它会变化。它有识,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资讯、信息,这信息它有多少?就是一个小光子,里面的信息都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信息都在里头,一个也不漏掉。所以佛法里头有高等科学。 有人问我,问了一个难题,蚯蚓,就小爬虫,你用刀把它砍成两段,它就变成两条,它没有死,两个都活了。问我什么问题?他说它的神识是一个,现在变成两个,它是不是有两个神识?这真的。有两个神识,那它将来成佛不是成两个佛了吗?这问题怎么解答?我们解答从相上来讲,事上讲、相上讲,它的身是存在,存在哪里?每一个小光子都是一个完整的。换句话说,神识是无量无边的,不错,那一个人会成无量无边佛,跟你讲是真的也不是假的。一个人如果造作罪业在地狱里,无量无边身受无量无边罪是不是真的?是的,佛在经上是这么讲的。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讲六道里面投胎,就是一个神识,不是两个?讲得通,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念头执着这个身是自己,身死了还舍不得离开,守住这个身体叫守尸鬼,殊不知身心都是假的。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不是讲得很清楚,大家天天念它,你怎么全用不上?菩萨说得很清楚,「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后头讲得更详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要把这些经文参透,你的问题解答了,没有了,你不会有这些问题。所以你要执着就变成一个,你要不执着它就变成很多。所以佛菩萨能分无量无边身,地狱也是如此,地狱确确实实是分无量无边身,受无量无边的刑罚。 经文得到今天科学的学说来做证明,比从前容易明白多了。所以我们对於古人,对这些深奥的经文,他们能够体会,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今天很多得力於现代科学家的报告,跟佛学一对比,我们对佛法了解就更清楚。这个地方讲,宝刹的来源,佛面上放光,光中什么?光中有无量无边的佛刹,你看映现十方佛土庄严宝刹。我们换句话说,佛光里面现出十方诸佛说法教学的道场,这个宝刹就是道场,他们在那里活动,在那里讲经教学。这种现象什么人能看见?法身菩萨。为什么?他没障碍。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不行,他见不到,除非佛跟他有缘特别加持,他能见到,不是得佛力加持他见不到;但是法身菩萨不需要加持,他是随时都能见到。 下面,「《宋译》续云:如是功德,得未曾有。盖为昭示十方,佛将开演第一希有之法,故现是前所未见之瑞。故本经中续曰: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这几句话说,《宋译》里面有这么两句,接着这些一共四句「面色圆满,宝刹庄严,如是功德,得未曾有」,这是《宋译》本里头的经文。这是昭示十方,昭是昭明,示是示现,明白示现给十方众生见闻,里面的含义,释迦牟尼佛今天将要开演第一稀有之法。这一句我们要记住,第一稀有之法就是《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确实可以称得上诸佛所说第一经。这个话也不是我们随便说出来,善导大师为我们说,「诸佛所以兴出世」,到这个世间来现身说法,「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意思就说佛到世间来教化众生、度脱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方法?第一个就是用这个方法。其他的无量法门是辅助这个方法的,好像一棵大树一样,这个方法是根、是本,千经万论是这个树上的树枝、树干、树梢、树叶,是这些东西,这个经是根本。 我们也听说,祖师大德们讲《华严》是一切法的根本。没错,一点都没错,《华严经》确确实实是根本,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把他所见的境界完全说出来,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那哪里错!当然是根本法轮。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华严》枝叶,这是古来祖师大德所公认的。那怎么《无量寿经》又变成第一?我们细读《华严》,你明白了,《华严经》到最后怎样圆满的?自修圆满、度众圆满,它怎么圆满的?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导归极乐就是导归《无量寿经》,《华严》得究竟圆满是回归《无量寿》。所以《无量寿》就变成根本的根本,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识清楚。否则的话,怎么样?遇到这个法门,还想别的法门还不错,你对这个法门的信心就不够了。信心不够,佛不吃亏,你自己吃亏,你自己把第一稀有之法当面错过,来生还得去搞轮回,还要去搞生死,你错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深了,你要认知这部经是第一稀有之法。 「故现是前所未见之瑞」,他现的瑞相,他这放光现瑞,在一切经里面你都看不到,全身放光。所以本经当中续曰,「从昔以来」,这是阿难尊者,阿难是佛的侍者,佛讲经一堂都没缺过,他从来没有见过今天佛这么欢喜,佛所现的现相这样的殊胜。这个现相我们要记住,佛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为什么每天现的相不一样?佛是永远住在自性里头。《还源观》上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佛的住处,不离自性,自性没有分别执着、没有起心动念。佛示现在十法界、示现在三途也没有起心动念,一切众生所见的佛的示现,全是众生的业感,众生的业念念不一样。我们凡夫不知道,我们粗的念头知道,细的念头不知道。弥勒菩萨给我们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个念头我们不晓得,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弹指弹得快的人,一秒钟能弹五次的话,那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照弥勒菩萨所讲的我们来算,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你怎么会知道?念念都不相同。所以经上讲的「数千百变」,那话是真的,一点不假,他讲的全是事实真相,全是如来亲证的境界,不是随顺我们凡夫念头讲的,是他亲证的境界。所以阿难看到了,阿难是代表与会大众,「喜得瞻仰,生希有心」,肯定在会大众。 「此表阿难虽久侍佛侧,但如斯瑞像,前所未见。今日幸能瞻视钦仰,见此光明,心中欢喜,乃起希有难遭之想」。这是说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的感受,太稀有了,这个一生圆满成佛的机会到了。「於是阿难从座而起,袈裟被体,袒露右肩,此名偏袒右肩,乃比丘致敬之极」。这是佛出家弟子对佛的礼敬,「偏袒右肩」这是最敬礼。袈裟,我们现在中国佛教这件披衣就叫袈裟,你看右面肩膀露出来,为什么要露出来?这是念念不忘奉事老师,对老师心里,老师有什么事情吩咐你要去做,非常方便,右手在外面服务很敏捷,就能够接受,念念不忘奉事师长。在家里面孝顺父母,也是念念不忘父母交代事情,很快就要去做,不要懈怠,表这个意思。平常呢?平常袈裟两个肩膀都遮着,偏袒右肩这是行礼。你看小乘,南传小乘他们的袈裟包在身上,进入大殿他右臂露出来。佛教传到中国,中国是在温带这个地区,印度佛当年居住的,印度是在热带,所以他们的衣着很简单,三衣就足够,热带,晚上三衣就当作被子盖,白天都披在身上。工作的时候只用一件,通常讲五衣是工作服;七条衣是普通的礼服,长礼服;九条以上到二十五条,这叫大礼服。我们今天这个衣是二十五条,这大礼服,这是行礼才用的,佛讲经,我们来听讲经这是大礼。所以在讲堂里面,佛教的活动就是讲学,没有其他活动。世尊升座说法,学生恭敬来听讲,全是偏袒右肩,都是着大礼服。 「长跪合掌」,「长跪者,双膝着地」,这个时间能持久。在行礼拜佛有的时候用胡跪,胡跪是一只脚着地,这也是行礼,表示佛有什么吩咐你起来得很快,都是奉事长者必有的一种心态,不敢懈怠懒散,取这个意思。长跪里面也有胡跪,一只脚着地的;它这个地方讲双膝着地,也是长跪,长跪里头有这两种不能不知道。「合掌者,合左右两掌之十指,故又名合十。印度以合掌表敬礼,表一心专注,恭敬之仪」。这十个指头表什么?表散乱。我们意念很多,想东想西,在致敬的时候把掌合成一个,代表我们把散乱心收回来,一心专注,是这个意思。所以合掌的时候一定要合得很齐,表一心;有人合掌是这样的,这个不专心,这并不恭敬,表示个样子而已,没有诚意。所以诚意的时候一定要把掌合拢,这代表诚意。这些都是小礼节,小礼节不能失,小小节都不失这个大德才能够成就。所以现在人大德成就很困难,问题就是小小节他随便,认为小小节可以马虎一点,所以大德不能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