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九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2/7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二十六面第七行第三个字开始看起:

「总之,此一段是大愿之总结。上言无碍智,求智慧也。自慈愍行以下,表誓愿也。《会疏》曰:愿是万行之先导,慧即佛道之眼目。愿以导因行,慧以照佛道。愿慧成满,即名如来,故谓得为三界雄。」我们看这一段,这是念老总结这一句经文的义趣。他说这一段是大愿的总结,上面讲无碍智,求智慧,慈愍行以下这是表誓愿。《会疏》里面说:愿是万行之先导。愿就是我们的希求、希望,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标。有愿,努力就有成果,如果没有愿,就像船在大海航行,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它到底到达什么地方?人生在世,如果有方向、有目标,他一定有成就,无论是世出世法,无论是哪个行业,他一定有可观的成就;如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一生再努力、再发愤,最后是一事无成。这些事实都摆在我们面前,中年以上会看得很清楚。凡是成功的人,从小一定有先人教导他,有善友帮助他,他自己确定了方向目标,一般古人所谓十年有成,肯定有成就。学佛也不例外,如果遇到真善知识,自己有善根、有福德,十年转凡成圣,在历史上大有人在。他们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冷静的去思惟、去观察、去反省,就明白了。明白之后,如果是确定方向目标,再过十年还是能成就;如果错过大好光阴,成就就有限。

所以人学佛不能没有愿,世法里面说不能没有志,志、愿是一桩事情。孔夫子十五有志於学,他就有方向,他就有目标;三十而立,三十岁就成就了。成就什么?圣人。古人谦虚,称圣贤君子,从一个凡夫,平凡的人,能达到君子这个层次,君子就是圣贤,再提升,贤人,再向上提升就是圣人。有志,这志太重要了。学佛要有愿,真有愿他就真有成就。发愿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我相信许许多多年轻的同学发心出家,都有这个志愿,为什么十几、二十多年过去了,没成就?不能说没有愿,原因是愿没有认真去兑现。我们再要问,为什么不能兑现?情欲,这是大烦恼,没放下。世出世法里面的扎根教育没有学过,这桩事情至少可以叙说到两百年,两百年前面的一百年还有人说,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少,后一百年连说的人都没有了。可是这两百年当中,还是有成就的人,不过数量跟过去相比是大幅度的减少,这是真的。由此可知,古人说的话没错,事在人为。换句话说,还得要自己负起责任,不能够怨天尤人。这就是你的志愿坚不坚定、遇到挫折你会不会变心?这是关键。无论什么挫折都不会灰心,都不会改变,这个人成功了,他就注定成功。遭遇挫折就变心,遇到障缘就怨恨,这是一般人有始无终、不能成就的第一个因素,无法将自己的志愿坚持到底。所以愿是行之先导,慧是佛道的眼目,这个重要。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有慧眼,你能够辨别方向,你能够辨别邪正,你能够辨别利害,所以你能够趋吉避凶。

下面说,「愿以导因行」,因是因地,初学它来引导你。「慧以照佛道」,这个成佛之道你掌握到了。成佛之道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最困难的,佛法法门很多,哪一个法门契合我的根机?这个选择不容易,这是智慧。自己没有这个智慧,也没有真善知识来帮助你,这个时候我们对每个法门可以尝试一下,看看适不适合自己根性,不能勉强。顺自己的根性,适合自己的程度,学习不十分困难,就可以尝试。一样一样的尝试,用个几年的时间,大致上就明白,摸清楚了。然后下定决心选一条,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大多数同修必经的一个过程,要浪费若干年的时间。决定心愈早发,成就也就愈快速。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切经里头最殊胜的是《无量寿经》。但是《无量寿经》真有困难,在夏莲老这个会集本没出来之前,佛门弟子专攻《无量寿经》的不多,即使专攻《无量寿经》,一般都采取王龙舒的会集本,并不很多。而绝大多数的,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所采取的《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的最多;再其次的,蕅益大师的《要解》也不少,这两种都采取的人就更多了,这修净土的。这个会集本出现之后,对净宗的贡献太大了,真的是第一超胜,无与伦比。那是什么?近代众生有福了。他要没有福,他怎么会遇到?夏老居士十年的苦心,会集成这一本。黄念祖老居士,先后我估计至少也有十年,蕴育、搜集资料,在病苦之中完成这部新的注解,稀有难逢。我们今天读这部经、读这个注解,真的是在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的精华本。我想从今而后,学佛的同学想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那就是这个法门,就是这一部经典。

刘素云居士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她能成就,我相信你也能成就,我们大家都能成就。她用了十年时间。我们发愿尽形寿坚持这一门,只求深入,放下万缘,包括佛法,我在佛法里只取这部经,只修这个法门。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古人说的话一点都不错,「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又何况第二十愿末后讲得非常清楚,「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要不求往生,在这个世间希望得大彻大悟,那要到哪一辈子、到哪一劫?太难了。我们得有自知之明,靠自力断烦恼,我们肯定做不到,我们只有靠他力才能办得到。他力,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如果没有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就苦了,那个成就真是经上所说的到无量劫,要在轮回里面受无量劫的苦楚才能得救。而今天遇到这个法门,坚定志愿,依教修行,我们这一生就解决了。所以这个法门,古大德说「当生成就的佛法」,不要等来生,一生成就,只有这一门。

愿慧成就圆满,这叫如来。如来叫二足尊,足就是圆满。慧圆满,福圆满,这个人就成佛了。故谓得为三界雄,这称赞他为三界大英雄,三界六道众生不能办的事情,他办到了。这个不能办的事,就是彻底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释迦牟尼佛放下了,诸佛如来放下了,法身菩萨放下了。底下这一句话很重要,「盖誓愿与智慧,成佛正因也。两俱圆满,从因得果,故为三界之雄」。特别在这里提醒我们,誓愿跟智慧是成佛的正因。我们一定要发度众生的愿,要发求生净土的愿,这两愿是大愿的总纲,要求智慧,这两个愿才能够圆满;没有智慧,这两愿是空发了。为什么?你做不到。有愿有智,下面才能够弘护正法。

「说法师子吼。愿己说法,能如世尊,於大众中,作师子吼。」自己成就,就应当要帮助别人,自己有一分成就,帮助别人一分;自己有两分成就,就帮助别人两分。帮助别人是自己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学,为什么?教学相长。每个教学的老师,我相信都有这个经验,有许许多多的悟处都是从教学里面来的。在课堂当中,或者跟学生问对当中,不知不觉悟出许多道理,这就是教学相长;你要不肯教学,这种机会就失掉。现在人所说的交流、分享,对自己的利益太大了,每次交流,每次分享,都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我们要想提升自己,这个事情不能不干,天天要干,遇到一个人也跟他交流,遇到两个人也跟他分享,只要你欢喜讲,你就有悟处。古大德说,积小悟就成大悟,常常这样讲,讲上三个月、半年,大悟了,积大悟就大彻大悟。这是教下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作师子吼,什么叫师子吼?「师子吼,喻也」。此地讲这个师子,就是野兽当中的狮子,兽中之王。「师子一吼,百兽畏惧」,真的。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看电视喜欢看「动物奇观」,我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动物奇观」里面,你看那个狮子,狮子一吼,小动物腿都软了,跑都跑不动,有那么大的威势。「故称世尊决定无畏之说法,为师子吼」,用这个来形容、来赞叹,佛说法决定无畏。「《涅盘经廿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我们学佛,特别是年轻初学,不能不信,要信受奉行。为什么?决定说,这三个字太难得了。决定说,说的是什么?真理,他所说出来的永恒不变。谁敢说这句话?没有明心见性,绝对不敢说这句话。我所说的,提供大家做参考,请大家指教,不敢决定,也许我看错了,也许我说错了。佛跟法身菩萨不如是,他所说的字字句句就是决定说,你不能更改他一个字。

所以佛法难,真难。《华严》跟《大智度论》里面都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这是说佛法,也就是佛的经典,没有人说,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他不能够理解佛所说的这一切法。佛法要什么人来说?有修有证,这个人可以说。现在找这种人找不到了,有证的人找不到,那不得已而求其次,找有修行的人。什么叫修行?佛经上所讲的他都能做到,这是有修;佛经上讲的道理他采纳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佛经上这些教诲他接受了,变成了自己的言语行为。我们真的看到一些人,特别是修净土的,老太婆、老阿公,他们没有受过教育,甚至於很多不认识字,他会背《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什么意思他不懂,他背得很熟。他的心地清净,他没有疑惑,他没有杂念,一天到晚拿一串念珠,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在念,一生他不改变,就是这么老老实实过了一辈子。临走的时候,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晓得什么时候佛来接他,瑞相稀有,他成佛去了。这种人,李老师非常佩服、非常向往。老师曾经跟我讲了很多次,他想学这些老太婆,学愚,他说学了几十年都学不到。愚不可及,你比不上他,你以为你很聪明,比不上他。心地多清净,人家对他好,好,感谢,人家对他不好,他也很感谢。你看他那种真诚慈悲,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一样不好,你欺负他、侮辱他,他都叫好。给我们做榜样,成佛了。真正成佛修行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不但是佛菩萨所说的,世间圣贤所说的,都有大道理在。我们要深信不疑,要依教奉行,你会得到大利益,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积功德,帮助你消业障。古时候人都学,不管认识字不认识字,与识字不识字真的不相关,像惠能大师所说的,都学,都真干,都相信,都真干。我在童年时候住在乡村,乡人遇到事情在争执,怎么办?找私塾,乡村有私塾,找私塾先生来评评理。私塾先生一说孔老夫子怎么说,大家都没话说,马上就摆平了。这是什么?相信圣人,圣人说的话还能有错吗?你问这个乡下人,他也没有念过孔子书,他知道有个孔子,孔子是圣人,对孔子尊敬,这夫子先生一说孔老夫子怎么讲的,个个都服了,这个争执立刻就化解,比现在的法庭有效。佛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还争什么!《大般若经》上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还争什么!你真的了解、明白了,自然就万缘放下,对待一切众生柔和质直,肯定是这个样子,不是从哪里学来的,法尔如是,自自然然,一丝毫不勉强。

「又《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肇公注曰」,肇公是僧肇大师。鸠摩罗什在中国弘法的时候,僧肇大师是罗什的学生,非常优秀的学生。他的注解,就是《维摩经》的注解,「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百兽下之。」他所说的是真理,他所说的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所以那些邪知邪见,与圣贤教诲相违背的,这叫异学,正法都能够折服他们。甚至於这些邪知邪见异学之人,遇到真正正法,他们也很乖巧,也表示恭敬,不说话了。我们见过!那些人也很聪明,他知道辩论不过你,不如不说话。百兽下之,这也是比喻,狮子兽中之王,狮子在那个地方,其他的野兽都回避。这就是形容佛说法的所在,那些邪知邪见之徒,异学之士也都服了,或者他就离开,不离开,他也不敢说话。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五九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四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