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四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8/1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八十三面第三行,从第三行看起:

「又此品广明浊世恶苦。虽只广陈事相,实则圆显一心。心秽则土秽,心恶则趣恶,一一无非自心所现也。经中详明两土净秽,令知欣厌」。后面一段是这一品的总结。这品经对於五浊恶世的众生造恶受苦,虽然经文上都讲的是事相,这事相从哪里来的?经教里面讲得很多,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说事相就是显一心。因为相是心现的、识变的,从事就看到心,心净事相就清净,心秽则土秽。土是土地,山川大地,我们今天讲被染污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居住环境遭受到严重的染污,所以「环保」这个名词出现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到香港来,三十多年前,没听说环保这个名词,环保这个名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环境染污太严重了,危害到一般人民的健康,这才注意到。环境保护现在全世界政府、民间都很重视,能不能收到效果?学佛的同学应该知道,不可能有太大的效果。为什么?心理环保没做好,我们的心被染污了,所以外面的环境永远不会干净。环保要从哪里做起?要从心地做起。你看佛法里头有个清净心,心果然到清净,我们的行为就清净,外面山河大地自然就不会被染污。说到最后还是说到一心,一心确实是万法的根源。《华严经》上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善没有一样不善,心恶那样样都恶,所以在大乘佛法,最后总归到「一一无非自心所现」。我们观察有情众生的心行,观察山河大地的现象,就知道这个地方是净土还是秽土。

「经中详明两土净秽」,《无量寿经》里面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常常来做对比,看到娑婆的染污,看到西方的清净,我们就知道,从理上讲,极乐跟娑婆是一不是二,都是心现识变的,那就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居民心地清净平等,所以那个地方的依报也清净庄严。居住在现在地球上这个环境,居民心行不善,灾难现前了。为什么我们心行不善就会有灾难现前?这也是世尊在经教里讲得很多,佛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相是所有的现象,不仅仅是我们个人,所有的现象都是从心生的。境界小的说是我们自己身体,我们自己身体好不好,关键在心理,心好你身体就好,心不好身体就多病,心转境界。居住的环境也是跟我们心行有关系,如果我们的心行是纯净纯善,那就是极乐世界;我们的心行不净不善,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如果我们希望居住的环境好,古圣先贤的教诲、佛菩萨的教诫真能接受,真正能够依教奉行,我们居住的环境就会变好,灾难就能化解。所以这部经里把两个世界做详细的对照比较,让我们生起欣厌之心,对西方极乐世界羡慕、欢喜,对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我们希望离开;用现在的话说,移民到极乐世界去。可不可能?能,不但是能,而且很容易,不是难事情。

移民到极乐世界的条件很简单,只有三个字,信、愿、行。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正相信,没有丝毫怀疑;有个恳切的愿望,我真想去;行就是经上告诉我们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就能往生。你们一定要晓得,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清净心。这么多年来,我们在讲席分享,说到菩提心我说了二十个字,大家好懂。菩提心的体就是真心,真诚是菩提心的体;菩提心的作用,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自受用,对别人是慈悲,大慈大悲。慈是与乐,悲是拔苦,看到众生有苦难,我们帮助他离苦得乐,这个心叫菩提心。换句话说,住在娑婆世界的人没有菩提心,如果有菩提心,我们这个世界不是这样子,纵然没有西方世界那么庄严,也不会差太多。菩提心是纯净纯善之心,清净平等觉是纯净,大慈大悲是纯善,帮助别人,惠以真实之利,不求报偿,这是纯善。帮助别人有报酬、有条件不叫纯善,是善,不能叫纯,无条件的帮助别人,这叫纯善。由此可知,菩提心就是纯净纯善的心,菩萨行就是纯净纯善的行为,这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

「《弥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我们自心所感的不善,不善到了极处,就是所谓心坏了。心不是真的坏了,心被肮脏的东西染污了。古人有个比喻,把我们的自心比作黄金,可是现在的黄金在哪里?黄金掉在粪坑里面,被这个粪坑包围住,看不到黄金。黄金是不是真的染污?没有,你把它拿出来,把它洗干净,它还是黄金。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说明染污不是真的染污。真心不会染污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得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是清净的,丝毫没有染污,染污的是什么?叫染污意,八识里的意识是染污。意识染污了谁?意识染污了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不是真心。可是六道众生迷失了真心,向来用事都是阿赖耶当家做主,妄心用事,所以把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扭曲了,变成六道轮回。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知道之后这才晓得,六道原来就是实报土。

娑婆跟极乐实在没有差别,差别就是在迷悟,极乐世界的人都觉悟,一切恢复到正常;我们迷了,迷了就扭曲,把清净法身变成现在的肉身,把一真法界变成现在的秽土。与别人不相干,全是自己迷、自己变、自己作、自己受。迷久了,迷得太深,事实真相完全不知道,如果不是佛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佛说清楚了,祖师劝导我们「理应厌离」,按理说我们应该要离开,「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换句话说,我们离开娑婆世界,求生西方净土,这是应该做的事情。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这个地方的罪孽,这个秽就是罪,就洗清了,就洗干净了。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我们一个人带了些肮脏东西去,到那边是凡圣同居土。虽然那个地方也不是真正的净土,但是承蒙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这个功德的加持,我们住在阿弥陀佛的净土,沾这个光。这桩好事是其他诸佛世界里头没有的,只有极乐世界有,只有这一家,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恩德无与伦比,大恩大德。

在那个地方居住,天天有机会听闻佛法,弥陀在西方世界讲经教学从来没有中断。这是给我们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什么?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得三昧的,没有不开悟的,没有不成佛的,这个地方修行好,决定成功,保证你成就。佛的力量太大,发心到极乐世界的人也太伟大了,为什么?发心弃恶向善,发的这个心到极乐世界去了。离开娑婆是弃恶,往生极乐世界是向善。我们就晓得这个磁场多好,今天科学讲念力,这个念力多大、多强。这些是我们的增上缘,帮助我们成就,帮助我们断烦恼,连烦恼的习气都在极乐世界淘汰得干干净净。向上逐步提升,你看从同居土提升到方便土,从方便土再提升到实报土,由实报土再提升到常寂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到极乐世界去,理由就在此地。我们如果不选择极乐世界,在此地修行,或者在他方诸佛刹土修行,多难,非常不容易。断烦恼、证菩提,这句话容易,很简单,可是你要去做的话它真难。

我们在这个世界,可以说是可怜到极处,诸佛菩萨看到我们都叹息,叫「可怜悯者」。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迷得太深、迷得太久,没人教我们,尤其我们生在乱世这个时代。我们的乱世回溯到过去有二百年,好多代,二百年前是慈禧太后执政,把中国传统的教学就疏忽、轻视了;到满清亡国的时候,传统文化的教学、佛菩萨的教诲真的衰了,到最近的半个世纪几乎没有了。这半个世纪的人,也就是五十岁以下的人,不但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的思想被染污,他们的言行那就更不必说了。还是佛菩萨慈悲,我们在这个经上读到,佛非常感叹,对这桩事情,「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对现在人不懂事、不懂规矩,这个规矩是什么?自然法则。规是画圆的,圆规,矩是画方的,你看三角尺,直角那叫矩,所以「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这个规矩没有了,丢掉了。中国古代的规矩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现在完全没有了;佛门的规矩就是三皈、五戒、十善、六度,佛门的规矩。你看古圣先贤、诸佛菩萨,你细心去观察,他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会违背,自自然然相应,这叫圣贤,这叫佛菩萨。

佛菩萨虽然原谅我们,我们没学好,他原谅我们,我们自己要自爱,努力把这个课程补出来。过去不知道,现在遇到佛法、遇到传统文化,就应该认真努力的学习,要学得像。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不是讲的,规矩是要做出来的。规矩就是日常生活、日常工作,待人接物,规矩用在这些地方。《还源观》里面的四德,「威仪有则」这句话就是把规矩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让社会大众来模仿、来学习,这是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贡献,对一切众生的真实利益。对菩萨自己来说是真实功德,对一切众生来说是真实利益。所以搞清楚、搞明白了,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劝我们求生净土,为什么?「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把它舍干净,要能在短时间把它洗刷干净,那极乐世界是个好地方;「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我们要离秽、要求净,到极乐世界这桩事情才真正得到究竟圆满。

「妙宗钞云」,《妙宗钞》是四明尊者《观无量寿经》的注解,他的注解叫《妙宗钞》。「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这句话意思讲得深。下面,「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为什么?大乘佛法所说的万法皆空,性相一如,理事不二,有取有舍就是有分别、有执着,你就错了,真正契入不二法门哪里有取舍!理是没错,理上讲得通,那事上怎么?你的烦恼习气没断,你没有大彻大悟,你这个是解悟,不是证悟。解悟你得不到受用,你所讲的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可是你自己还在起心动念都不善,你还在造业,那你学大乘佛法也在造业,这个不能不知道。执理废事、执事废理都是大错特错!「既废於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要解》之说,事理圆融,妙契中道」。大乘经怎么去读、怎样去学?所以古人读大乘没有问题,今人读大乘问题很大,为什么?读大乘之后执理废事。古人为什么没有问题?古人从小那四个根扎得稳,他所读的大乘经跟事融成一体了。不像现在人读大乘,理是理,事是事,理好像讲得头头是道,事依旧是造作罪业,心里还是贪瞋痴慢疑、还是怨恨恼怒烦,做的事情还离不开杀盗YIN妄酒。虽然没有杀生,杀的习气没断,杀的念头没断;虽然没有偷盗的行为,盗心没断,盗心是什么?总想占一点便宜。所以理说得再好,行跟理不相应,心行不相应,最后还是堕三途,出不了六道轮回。

所以真正通达明白,我都明白了,我不到极乐世界去,在这个地方修行,烦恼习气断不掉,你要想到这一点,那我还是要去,我到极乐世界去,我理事就圆融了。在这个地方是决定圆不了的,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执事废理是小乘,大乘是执理废事。这是什么?偏在一边,不是中道,菩萨行的是中道。中道是什么?理事圆融。极乐世界是大乘、是一乘,它讲圆融,它讲事事无碍,理事无碍。这个境界即使在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你就见到,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的加持,你能享受到;换句话说,过菩萨的生活,不是凡人,事事无碍的境界。弥陀天天在教学,你到极乐世界去,你学习不会中断,无论在什么地方,行住坐卧都不离经教;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听到阿弥陀佛说法的音声。你想听什么经,你听的就是你所想像的这个经典;你想学什么东西,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正是你想学的。所以无比殊胜修学的道场。到那边去作佛,稳稳当当,其他地方哪有这样殊胜的缘分!

你都搞清楚、都明白了,你才会真正发心求生净土。真正发心的样子,你现前在这边学习就会非常用功,学得就很如法,这肯定的。今天我们讲如法修行,那必须从四个根做起,你会很认真、很努力去做。如果这四个根不像,你在搞什么?你在搞佛学。你在这个世间学习,将来可以成为佛学家,可以拿到佛学博士学位,你有丰富的佛学常识,你智慧不开,你得不到三昧,你得不到智慧,那将来就像李老师常讲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就是说你依旧搞六道轮回。一生所学的成就比不上一个老实念佛的老太婆,那个老太婆很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去了,你这个佛学大家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就错了,真错了!所以我们想到这个地方,你不能不真干。真干是要吃一点苦,为什么?改习气,不能任性。改习气是很苦,可是这个苦值得,你改过来你才真正能往生;你不改过来,还是随顺习气,你往生不了。记住,带业往生不带现行,这句话重要,这是祖师常讲。这一品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我们继续看下面一品: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本品为折伏众生恶业,而示诲勉。首显恶因恶果,令知畏惧」,后面这劝导我们,「端正身心,不忘功夫,以免败悔」。我们看经文: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辗转相生。敢有犯此。当历恶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於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这一段念老的注解,「右明」,说明,「五恶、五痛、五烧相生之祸」。五恶是你造的,就是五戒十善全都破了,杀盗YIN妄酒,十善里面加上恶口、绮语、两舌,意恶是贪瞋痴,这些东西不断。五痛是花报,我们讲现世报,五烧是来生三途苦报,五烧实际上是指地狱。因果循环叫相生,不善的心行感不善的果报,这叫灾祸,自作自受。「《嘉祥疏》曰:展转相生者,明三毒。不除恶,恶不绝,苦果不息」。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可以说是生逢其时,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这段时间里头是好事,不是坏事,灾难对我们来讲是逆增上缘,为什么?人在苦难当中容易觉悟、容易回头。佛法有谓「富贵学道难」,这个比喻是天道,福报大,乐多苦少,他不想学道,这种舍离娑婆求生净土的心很难发。他觉得我现在在此地不错,我活得很快乐、很自在、很满意,我何必要求生净土?他这个心发不出来。那最容易发的就是人道,人道是苦多乐少,小康之家,他对苦乐的感受很深,如果听说一个能够离苦得乐的地方他会动心、他会向往。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二九集)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二集)

道绰大师: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道绰大师: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念佛中如何调服掉举和昏沉——大安法师开示

净土宗特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