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三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三集) 2012/7/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2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八六页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看起:

『身心洁净,无有爱贪』。「盖以契会中道,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照破客尘,自然离爱,无有贪染。身心自然洁净」。念老这个解释非常重要,说明我们怎样把爱贪放下,这是目前修行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一个重大问题。今天不是局限的,是全面的,整个世界的人,哪一个没有爱贪?从小孩,幼稚园小朋友,一直到老、到老死,都迷在爱贪里头,很难放下。学佛的同学,佛在大小、显密各个不同派别法门经典里头,都讲要放下爱贪,几个人能做到?能做到的人,道业都有成就;做不到的人,还是依旧搞生死轮回,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念佛往生,临命终时你爱贪心重,阿弥陀佛不会现在你眼前;换句话说,没人来接引你,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找不到,最后还是回到六道轮回。这个道理跟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清楚。

学习经教的目的何在?就是学习一点智慧,用这点智慧把事实真相看清楚、看明白,我们才能够远离爱贪。知道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就被这两个字害了,现在还把它当好朋友,难分难舍,这怎么得了!要怎样才能真正觉悟放弃它?那就是契会中道,这可不是个容易事情。契是契入,会是体会,中道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一切法的真相。对于真相真的逐渐逐渐明朗,逐渐逐渐的觉悟了,这个东西好。真正觉悟、真正明朗,方东美先生这句话你就懂得了,「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没有契会中道,最高享受有名无实,最高享受的概念不清楚,最高享受的意味你领略不到。最高的享受,于社会地位不相干,于财富不相干。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在社会没地位,砍柴的,樵夫,没有财富,一天不上山砍柴,一天就没钱过生活。一担柴我们很清楚,我们小时候见过,抗战时候还有这种行业,居住在城市周边的人都上山去砍柴,挑到城里来卖。这一担柴辛辛苦苦砍好、劈好,挑到城里,才卖几个铜板,抗战期间还用铜板,一担柴大概卖十几个铜板,非常辛苦!十几个铜板,一家人,三、四口人,这个清苦的日子是可以维持过去。住在乡村,都还自己种一点田地、蔬菜,这不需要去买;买,顶多一点油盐。惠能大师过的日子契会中道,他的生活确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看得出来,一般人看不出来。在黄梅真正认识他的,就是五祖一个人,五祖之外没有人认识他。

怎样才能够契会中道?那就是前面所说的「检敛端直」。检敛,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端直,实在讲就是一向专念,那就是端直。换句话说,万缘放下,他心里干干净净,什么都不想,染净、善恶、生死于他都不相干,他都不予理会,只念一句阿弥陀佛,日夜不间断。不一定是在口里,要紧的是在心里头,心里头真有佛。阿弥陀佛念念没有离心,这就是端直,端庄正直,这个人没有邪念、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他的人生就是最高的享受。《般若经》上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境界他契入了,这个境界就是中道的境界。色是指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用这一个字来代表。空是什么?诸法实性。说明性相作用它是一体的,我们讲体相用,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决定不能分割。这两句话就说的这个。六道众生不知道,把色空分开了。就像现在量子力学家所说的,空是心理,色是物理,把宇宙万法一分为二,不知道它是一体。《心经》上接下去两句话讲得就更清楚、更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连的是讲的四句话,这四句话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大乘教上讲的诸法实相。

整个宇宙是一体,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是自己本性变现出来的,惠能大师说得不错,「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无论是空还是色都不可得,空是真空,色是妙色。妙,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无,这就妙。你说它有,它确实不存在;你说它无,它有相,这个相,你见到的、你听到的、你接触到的。我们能见的六根,所见的六种境界,都不是真的,全都是由于波动产生的幻相,我们误以为真实。要了解事实真相,自然离爱,无有贪染,这自然的,一点勉强都没有。离爱是什么?我们今天讲不放在心上,事上有,心上没有,这就是最高的享受。事上有,有乐,快乐人生;心上没有,不带烦恼,心上有就有烦恼了。你看,有乐没有苦,这个乐是真乐。为什么没有苦?没有占有,没这个念头,没有控制、没有支配,这些念头全没有,这个乐是真乐,极乐世界的乐。

中道第一义谛生活的乐趣,所以没有贪染。贪染没有,下面全没有了,瞋、痴、慢、疑都没有。贪是一切不善的根,根拔掉了,其他的统统没有。瞋从哪里来?贪不到才瞋,贪到他就不发脾气了,贪不到。你看,都是一个贪。贪心是愚痴,人不痴,哪来的贪?傲慢,瞋恚里面的一分。怀疑,愚痴里头的一分。所以实际上三个字就全包括了,贪瞋痴,佛称它作三毒烦恼。三毒烦恼淡化、没有了,就契会中道,中道是事实真相。换句话说,贪瞋痴障碍我们见中道,有这个烦恼在心里头,永远见不到正道。到无有贪染的时候,身心自然洁净。

这个里面有一个术语,就是「照破客尘」。什么叫客?什么叫尘?《楞严经》上讲得很详细。这是从《佛学大辞典》节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客尘是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心性里头没有烦恼。烦恼从哪里来的?「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它不是主人,主人是常住这里,它是客,住一、二天它就走了,把烦恼比作客。又因为它染污心性,染污就好比是尘。我们这张桌子,一天不擦,明天早晨看桌面上就有灰尘,这染污。所以把烦恼比喻作客、比喻作尘,说明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认识它,不碍事,为什么?不理会它。不认识它,就麻烦、就碍事,为什么?你以为它真有;真有,它就当家做主,就给我们带来麻烦。所以这个不能不懂。

烦恼,就是指的根本烦恼六个,贪瞋痴慢疑还加上一个恶见,就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错误看法也分为五大类,第一个是身见,认为身是自己,这是严重的错误,最大的错误。身不是自己,为什么?身有生灭,身是属于客尘。我,不生不灭。惠能大师见性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己?性是自己,自性。你看他所说的,「何期自性」,没有想到自性,「本自清净」,它不会被染污,烦恼会被染污,它不染污。第二句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它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真的,有生有灭是假的。你看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这个东西它不是真的,这个念头时有时断,它不是永远相续的,这就是说它不是正常的。末后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的自性不生不灭,所生的万法刹那生灭,这就说明万法是假的,身体也是刹那生灭。

刹那意思我们不懂,我们对它没有正确的概念,知道刹那形容快,快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弥勒菩萨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快到什么程度?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我们没想到。我们看到过去播放的电影,它是用幻灯片组成的,电影上的画面是生灭画面,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我们的眼睛已经迷失了自性,把它当作真的。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眼前的境界,无论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这是客尘。我们今天有这个概念,有这个概念就是照破客尘。客尘究竟是什么,我们清楚了、明白了,它根本就不存在。所以《般若经》上说得好,一切法,世出世间所有的法全部包括尽,一个都不漏,「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还能执着吗?你还能占有吗?占有不到。一口气不来,什么是你的?

我们学佛之后,在过去我常常提醒大家,印光大师教我们常常把死字贴在额头上,做为警惕。我在这个世间存活就这一天,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好想的?只想阿弥陀佛,这叫真念佛。我还有明天,我还有明年,这个念佛是假念佛,为什么?你的生死心不切,你念佛没有感应。如果想到我明天就要死了,我的时间只有这几个小时,分分秒秒都会把它把握住,不再有其他的念头夹进来,这个人叫真念佛。这个方法好!

佛告诉我们方法比印光法师还要妙,好到极处!告诉我们什么?只有这一念,就是现前一念,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我只有今天,今天还有十几个小时。菩萨教给我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一念就是佛,这一念灭了,下一个念头出生的时候还是佛。念念他正念相续,正念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别的念头,这叫正念相续。这个人,诸位想想看,他能不往生吗?不但决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辈上品。往生到极乐世界,他就作佛去了,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其他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作佛之后普度众生,作佛是智慧圆满、福报圆满,有智慧、有福报,你才能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些是佛与法身大士的事业,我们选择这一行,选择这桩事情,我们立下志愿,真干!

所以,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统统断掉了,自然断掉了,正念生起来,邪念就没有了,业障不要消自然消掉了。这就是「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应对在我们中国传统教学里头,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就是无有爱贪,这是格物。物就是物欲,物就是此地讲的爱贪,格是格斗。格物就是要跟爱贪做一次的斗争,一定要战胜它,一定要把它打败,远离爱贪,这是格物。因为这个东西障碍我们的自性,障碍智慧、障碍福德。这一仗打胜了,把烦恼打倒,所以格物是断烦恼,致知是开智慧。智慧是自性本有的,只要把障碍去掉,智慧就现前。智慧现前,意就诚,心就正了。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下面解释「安」,安有很多意思,全都通,有安静、有安定、有安止、有安宁、有安乐、有安善,你看安有这么多意思。安是因,乐就是果,安乐。怎么样才能安?心平才能安,平等才能安,平安,不平哪来的安!怎样得到平?跟大家和就平了,和平。你看,和是因,平是果;平又是因,安是果;安又是因,乐是果。所以中国古人常讲「和为贵」,要在根上下手。佛家讲六和,人人都修六和,天下太平,什么事都没有。六和第一个,「见和同解」,这就是建立共识。用什么方法?用教育,教育是落实和的手段,要教。教什么?教圣贤的教诲,教佛法的经典。佛法经典教我们检敛端直,这就是和的根基。一个人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怎么不和?不但跟一切人和,跟天地万物、顺逆境界、善恶之缘统统都能和睦相处。为什么?他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性德圆满的现前。这些静、定、止、宁、乐、善全都是性德。末后还有一句,「无所求」,这是安定,有所求就不安、就不定。中国人常说「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讲人品。有求是凡人、凡夫,无求是圣人。超凡入圣,一定要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就超凡入圣。还有争、还有求,六道凡夫,出不了六道。超越六道的人,他把六道全舍掉,所以无争无求,舍干净了。

凡夫最难的就是情爱、爱贪,这个东西放不下,这个东西舍不掉。这是他最大的难处,这一生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在此地。实际放下很容易,为什么放不下?没有看破,不知道事实真相,不知道这个世间是假的。《金刚经》上世尊的比喻比得非常好,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四个字都是假的。梦不是真,醒来之后什么也没有了。幻是什么?幻是变魔术,魔术变起来好像逼真,实际上是假的,不是真的;泡是水泡,池塘里面起个水泡,很快就消失,就破、灭掉了;影是影子,我们站在光线下面,人有个影子,影子是假的,不是真的。比喻什么?比喻我们眼前所看到种种现象,科学把它分作三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都是假的,梦幻泡影,没有一样是真的。

所以,你可以欣赏,你可以受用,不能有占有的念头,不能有支配的念头,不能有控制的念头。你说没有这些念头多自在、多美满、多么幸福!加上这些错误的念头的时候,他就起烦恼。你在受用里头起烦恼,你在受用里头造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造业。造善业,三善道受报;造恶业,三恶道受报,这又何苦来?我们天天有造作,但是没有果报,行不行?行。一切造作都不要放在心上,就没有业了,心里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心念念不离弥陀,这是真念佛人、真修行人、真精进人,我们得干这个,其他的不能干。所以,无所求是终极的目标,这是安。

定,「定者,决定、坚定,无有动摇变易」,不变,不动摇,这是定。「彼土圣众所发誓愿,自然坚定,无有忽增、忽减」,忽增是什么?加一点;忽减,缺少一点,「忽过」,超过了,「缺」是不及,过是超过了。譬如念佛,我还想加念咒,这就是增;我还想加念经,这也是增。我要改念别的法门,这就是变易、动摇。心里面有怀疑,念了很久了没有感应,他不知道,别人有感应的是「志愿安定,无增缺减」,他有感应。我们没有做到,我们有增、有缺、有减,常常干这个事情,对于学佛半信半疑。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佛说得很清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你要相信。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成就,为什么?他志愿安定,一门。跟你说法门平等,就是选定一门,不必再选定第二门,是这个意思。你一个门才能进去,两个、三个门进不去。佛的殿堂门户很多,任何一门都能进去。所以选定不要更改,就得一门深入,没有不成就的。常常改变法门,到最后门门都进不去。我们知道八万四千法门都需要断烦恼、消业障,这个是基本条件,没有例外的。如果我们自己去检点、去反省,断烦恼、消业障对我来说有困难,我做不到,怎么办?八万四千法门之外还有一门,古人称作「门余大道」,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这个法门准许你带业往生,就是你带着业障、带着烦恼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

但是有条件,这个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我开始认真修净土,我就要把旧业放下。没断,放下是我不再造了,我从今之后专修净业。专修一定要晓得,就是你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这叫净业。最好心里除阿弥陀佛之外全部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你就对了。不要去管、不要去问,这个世间没事,没有我的事,别人行善、造恶于我都不相干,他的事情,我管他干什么?他搞贪瞋痴慢疑,他要受贪瞋痴慢疑的果报,我又不能代他。我们只能像佛菩萨一样,在经典里头共同学习、分享,劝导大家,他不听是他的事情,就不要去管,绝不妨碍我们自己的清净心。钱财,特别是佛门的十方供养,要用在弘法利生的事业上。他没有智慧,把这个钱拿回家去了,随他去,爱拿多少就拿多少,问他这个干什么?各人造业,各人承当,于我不相干,别管他。管他,生烦恼,不能往生,把往生这个事情耽误掉了;别管他,无论干什么都不要管他。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一八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九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