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六(九集续) |
 
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六(九集续)
增支部经典六 七八 410 第四 大品 三十二 次第住(一) 一 诸比丘!有九种次第住。何等为九种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而生喜与乐, 具足初静虑而住。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生喜、 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离喜之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 之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断乐断苦故,及先前已灭忧、喜故,为 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偏1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 故,所谓“空定无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 识无边处而住。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偏超无所有处, 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 诸比丘!此等为九种次第住。 注1 原本有“……乃至……”应是衍生。 三十三 次第住(二) 一 诸比丘!当说九种之次第住等至,谛听!谛听![善自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说]: 诸比丘!何等为九种次第住等至耶? 411 二 若诸欲灭时,将诸欲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已渡,依此 分而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诸欲灭耶?何人将诸欲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此。”若有作 如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 从离生喜、乐,[具足初静虑而住。于此诸欲灭,将诸欲数数灭而住。”诸比丘!无 诳无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归命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七九 ----------------------------------------------------------------------- 增支部经典六 八0 合掌而奉事。 三 若寻伺灭时,将寻伺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已渡,依此 分而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寻伺灭耶?何人将寻伺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此。”若有如 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 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于此寻伺灭,将寻伺数数 灭而住。”诸比丘!无诳无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善哉”而对于所 说欢喜随喜,归命合掌而奉事。 四 若喜灭时,将喜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已渡,依此分而 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喜灭耶?何人将喜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此。”若有如是言 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离喜之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 受乐,如诸圣者之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于此而喜灭,将喜数 412 数灭而住。”诸比丘!无诳无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 于所说欢喜随喜,归命合掌而奉事。 五 若舍乐灭时,将舍乐数数灭而住,则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已渡,依此 分而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舍乐灭耶?何人将舍乐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此。”若有如 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断乐[断苦之故,及先前已灭忧、喜故, 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于此舍乐灭,将舍乐数数灭而住。” 诸比丘!无诳无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 随喜,归命合掌而奉事。 六 若色想灭时,将色想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已渡,依此 分而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色想灭耶?何人将色想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此。”若有如 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 所谓‘空是无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于此而色想灭,将色想数数灭而住。”诸比 丘!无诳无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 九 集 第四 大品 八一 ----------------------------------------------------------------------- 增支部经典六 八二 归命合掌而奉事。 413 七 若空无边处想灭时,将空无边处想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 已渡,依此分而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空无边处想灭耶?何人将空无边处想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 此。”若有如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 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于此空无边处想灭,将空无边处想数数灭而住。”诸 比丘!无诳无谄者,乃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 喜,归命合掌而奉事。 八 若识无边处想灭时,将识无边处想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 已渡,依此分而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识无边处想灭耶?何人将识无边处想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 此。”若有如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 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于此而识无边处想灭,将识无边处想数数灭而住。”诸 比丘!无诳无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 随喜,]归命合掌而奉事。 九 若无所有处想灭时,将无所有处想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去欲,寂灭, 已渡,依此分而言到达彼岸。 414 “于何而无所有处想灭耶?何人将无所有处想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此,我不见 此。”若有如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 非非想处而住。于此而无所有处想灭,将无所有处想数数灭而住。”诸比丘!无诳无 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归命合 掌而奉事。 一0 若非想非非想处想灭时,将非想非非想处想数数灭而住,别说:此等具寿必 去欲,寂灭,已渡,依此分而言到达彼岸。 “于何而非想非非想处想灭耶?何人将非想非非想处想数数灭而住耶?我不知 此,我不见此。”若有如是言者,当可对彼而言:“友!此处有比丘,偏超非想非非 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于此而非想非非想处想灭,将非想非非想处想数数灭而住。” 诸比丘!无诳无谄者,必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随喜,言“善哉”而对于所说欢喜 九 集 第四 大品 八三 ----------------------------------------------------------------------- 增支部经典六 八四 随喜,归命合掌而奉事。 诸比丘!此等为九种次第住等至。 三十四 涅槃1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舍利弗住王舍城之迦兰陀竹园。具寿舍利弗于此告诸比 丘言: 友等!此涅槃者是乐。友等!此涅槃者是乐。 二 如是言时,具寿优陀夷对具寿舍利弗言: 415 友舍利弗!于此处无所受,云何此处有乐耶? 友!此处无所受故,此处正是有乐。 友!有五妙欲。何等为五妙欲耶? 即眼所识之色者,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耳所识之声者, [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鼻所识之香者,[为可爱、可亲、可 意、爱色、引欲、可染],舌所识之味者,[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 染]。身所识之触者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 友!此为五妙欲。友!若缘此五妙欲所生之乐喜,友!此称之为欲乐。 四 友!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 初静虑而住。友!此比丘依此住而住,若与欲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 譬如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彼若与欲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 然而世尊说:“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五 友!复次,有比丘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 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友!此比丘依此住而住,若与寻俱行之想、作意 现行,此为其病。友!譬如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彼若与寻俱行之想、作意 416 现行,此为其病。友!然而世尊说:“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六 友!复次,有比丘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 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友!此比丘依此住而住,若与喜俱行之想、 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譬如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彼若与喜俱行之想、 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然而世尊说:“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 是乐。 九 集 第四 大品 八五 ----------------------------------------------------------------------- 增支部经典六 八六 七 友!复次,有比丘者断苦[断乐之故,及先前已灭忧与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 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友!此比丘依此住而住,若与舍俱行之想、作意现行, 此为其病。友!譬如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彼若与舍俱行之想、作意现行, 此为其病。友!然而,世尊说:“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八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友!此比丘依此住而住,若与色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 病。友!,譬如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彼若与色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 417 病。友!然而世尊说:“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九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友! 此比丘依此住而住,若与空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譬如安乐 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彼若与空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然 而世尊说:“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一0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友! 此比丘依此住而住,若与识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譬如安乐 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彼若与识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然 而世尊说:“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一一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友!此比丘依此 住而住,若与无所有处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譬如安乐者生苦恼而 致病。如是,彼若与无所有处俱行之想、作意现行,此为其病。友!然而世尊说: “病者,此是苦。”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418 一二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而观,诸漏尽。 友!依此理而可知涅槃是乐。 注1 参照四十一经 三十五 牛1 一 诸比丘!譬如有山中之牛,为愚痴、不聪明而不知地,不能善巧行于不平等之 山地。彼如是思念:“我宜往未曾往之方,食未曾食之草,饮未曾饮之水。”彼未善 九 集 第四 大品 八七 ----------------------------------------------------------------------- 增支部经典六 八八 安置前足即举后足,不能往未曾往之方,不能食未曾食之草,不能饮未曾饮之水, 而彼止足于前,思念:“我宜往未曾往之方,食未曾食之草,饮未曾饮之水”而不还 安稳处。何以故耶?诸比丘!彼山中之牛者,为愚痴、不聪明而不知地,不能善巧 行于不平等之山地。 419 诸比丘!如是,此处有一类比丘,为愚痴、不聪明而不知地,离诸欲,[离诸不 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不能善巧具足初静虑而住。彼乃不能习行、 修习、多修其相,不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止息寻伺,[成内净,心达一趣,为 无寻无伺,从三摩地生喜、乐,]当可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彼为止息寻伺故,[成 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生喜、乐,]不能具足第二静虑而住。 彼如是思念:“我宜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当可具 足初静虑而住。”彼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不能具 足初静虑而住。诸比丘!此比丘名为从二边而堕,从二边而退。犹如彼山中之牛, 为愚痴、不聪明而不知地,不能善巧行于不平等之山地。 二 诸比丘!譬如有山中之牛,为贤察聪明而知地,善巧行于不平等之山地。彼如 是思念:“我宜往未曾往之方,食未曾食之草,饮未曾饮之水。”彼安置前足已而举 后足,往于未曾往之方,食未曾食之草,饮未曾饮之水。而彼止足于前而思念:“我 宜往未曾往之方往,食未曾食之草,饮未曾饮之水。”而还安稳处。何以故耶?诸比 丘!彼山中之牛者,为贤察聪明而知地,善巧行于不平等之山地。 诸比丘!如是,此处有一类比丘,为贤察聪明而知地,离诸欲,[离诸不善法, 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与乐,]善巧具足初静虑而住。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止息寻伺,成为内 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生喜、乐。]当可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彼乃 不损第二静虑,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生喜、 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 420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离喜,[为舍而住, 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说,有舍与念而乐住,]当具足第三静虑而 住。”彼乃不损第三静虑,为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 者之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 九 集 第四 大品 八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九0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断乐[断苦,及先 已灭忧与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当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彼乃不损第四静 虑,为断乐断苦,及先已灭忧、喜故,为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偏超色想,灭有对 想,不作意种种想,所谓空定无边,当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彼乃不损空无边处,偏 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所谓“空是无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偏超空无边处,所 谓‘识是无边’,当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彼乃不损识无边处,偏超空无边处,所谓 “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偏超识无边处,所 谓‘无所有’,当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彼乃不损无所有处,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 所有”是,具足无所有处而住。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偏超无所有处,当 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彼乃不损非想非非想处,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 处而住。 421 彼乃能习行、修习、多修其相,能善安立,如是思念:“我宜偏超非想非非想处, 当具足想受灭而住。”彼乃不损想受灭,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 三 诸比丘!比丘者,出入等至时,其心柔软、堪任,以柔软、堪任之心,善修习 无量之等至,若能善修习无量之等至,则各各当证知、现证之法,于倾心而当证知、 现证,随处而获得现见力。 若彼欲:“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为多身,[以多身为一身,或现或隐,越过墙 壁山崖而无碍,如于虚空;出没于地中,如于水;行于水上而无坏,如于地上;于 虚空结跏趺坐而行,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们摸此日月,]乃至以身威 及于梵世。”于各各随处而获得现见力。 若彼欲:“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俱闻远、近、天、人之声。”则于各各随处 而获得现见力。 若彼欲:“以心偏知他有情、他人之心,了知有贪心为有贪心,[了知离贪心为 离贪心,了知有嗔心为有嗔心,了知离嗔心为离嗔心,了知有痴心为有痴心,了知 九 集 第四 大品 九一 ----------------------------------------------------------------------- 增支部经典六 九二 离痴心为离痴心,了知略心为略心,了知散心为散心,了知大心为大心,了知非大 心为非大心,了知有上心为有上心,了知无上心为无上心,了知定心为定心,了知 非定心为非定心,]了知解脱心为解脱心,了知不解脱心为不解脱心。”则于各各随 处而获得现见力。 若彼欲:“随念种种宿住,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 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成坏劫, 我于彼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于彼处没 ……乃至……生于此处,]具如是行相、名称而随念宿住”,则于各各随处而获得现 见力。 422 若彼欲“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乃至……了知有情随业而受 劣、胜、好色、恶色、善趣、恶趣”,则于各各随处而获得现见力。 若彼欲“漏尽之故,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则于各各随处而获得现见力。 注1 清净道论原典一五二页(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二卷三0五页)。 三十六 静虑 一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初静虑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二静虑而诸 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三静虑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四静虑 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空无边处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识无 边处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无所有处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 非想非非想处而诸漏尽。 二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初静虑而诸漏尽。如是斯言者,缘何而言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与乐,] 具足初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类、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 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 423 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 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 九 集 第四 大品 九三 ----------------------------------------------------------------------- 增支部经典六 九四 乃住于彼处而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 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譬如有射师或射师之弟子,于稻草人、土堆练习,于后时能远射,能 射而不误1,能坏大集体。诸比丘!如是,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 有伺,从离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类、受类、想类、行类、 识类之诸法者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 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 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 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而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 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424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初静虑而诸漏尽,如是言者,则缘此而言。 三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二静虑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何而言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 三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类、受类、想类、行类、识 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 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 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 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 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譬如有射师或射师之弟子,于稻草人、土堆练习,于后时能远射,能 射而不误,能坏大集体。诸比丘!如是,有比丘,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 一趣,为无寻无伺,有从三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类、 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 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 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 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而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 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 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九 集 第四 大品 九五 ----------------------------------------------------------------------- 增支部经典六 九六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二静虑而诸漏尽。如是言者,则缘此而言]。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三静虑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何而言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为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 者之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类、受类、想类、行 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 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 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 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 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譬如有射师或射师之弟子,于稻草人、土堆练习,于后时能远射,能 射而不误,能坏大集体。诸比丘!如是,有比丘,离喜之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 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 类、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 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 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 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 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 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三静虑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此而言]。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四静虑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何而言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 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类、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 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 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 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 槃。”彼乃住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 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譬如有射师或射师之弟子,于稻草人、土堆练习,于后时能远射,能 九 集 第四 大品 九七 ----------------------------------------------------------------------- 增支部经典六 九八 射而不误,能坏大集体。诸比丘!如是,有比丘,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 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彼乃观彼处之色类、受类、[想 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 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 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谓:是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 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而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 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 不还之法。 425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四静虑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此而言。 四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空无边处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何而言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 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彼乃观彼处之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 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 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 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 彼乃住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 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譬如有射师或射师之弟子,于稻草人、土堆练习,于后时能远射,能 射而不误,能坏大集体。诸比丘!如是,有比丘,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 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彼乃观彼处之受类、想类、[行类、 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 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 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 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 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空无边处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此而言。 五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识无边处[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何而言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 九 集 第四 大品 九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一00 彼乃观彼处之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 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彼乃由 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 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而成就诸漏之 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 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譬如有射师或射师之弟子,于稻草人、土堆练习,于后时能远射,能 射而不误,能坏大集体。诸比丘!如是,有比丘,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 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彼乃观彼处之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 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 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 妙,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 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 故,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识无边处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此而言]。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无所有处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何而言耶? 426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彼 乃观彼处之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 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法而放下其心。彼乃由 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妙,而谓:一切行之寂 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彼处成就诸漏之尽。 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为化生者。于彼处 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譬如有射师或射师之弟子,于稻草人、土堆练习,于后时能远射,能 射而不误,能坏大集体。诸比丘!如是,有比丘,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 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彼乃观彼处之受类、想类、行类、识类之诸法为无常、是苦、 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彼乃由此等之诸 法放下其心。彼乃由此等之诸法放下其心,而引心于不死界,为“此乃寂静,此乃殊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0一 ----------------------------------------------------------------------- 增支部经典六 一0二 妙,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槃。”彼乃住于 彼处成就诸漏之尽。若复不能成就诸漏之尽,依其法爱、法喜而五顺下分结灭尽故, 为化生者。]于彼处3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无所有处而诸漏尽。如是言者,缘此而言。 诸比丘!如是,乃至有想等至而了知通达。诸比丘!然而,非想非非想处与想 受灭之处者,说:“诸比丘!为等至善巧而出等至,善巧静虑比丘之出入等至之后, 所当正知。” 注1 “能射而不误”(akkhanavedhi)。依别辞者,“射如电光。” 2 “空无边处”下面,原本有(jhanam)一语,当除掉。 3 “于彼处云云”,于原本有误,应知如前面。 三十七 阿难1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难住拘睒弥国之瞿师罗园。具寿阿难于此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回答具寿阿难。具寿阿难说: 二 友等!是希有。友等!是未曾有。彼世尊、智者、见者、应供、正等觉者,于 杂闹中随觉离脱之证得,是为众生之清净,为愁悲之超出,为苦忧之灭没,为正理 之证得,为涅槃之现证。唯眼尚有不领受色、处,唯耳尚有不领声、处,唯鼻尚有 427 不领受香、处。唯舌尚有不领受味、处,唯身尚有不领受所触、处。 三 如是说已,具寿优陀夷对具寿阿难言: 友阿难!为有想而不领受彼处耶?或为无想耶? 友!为有想而不领受彼处,非为无想。 友!然则,彼何想而不领受处耶? 四 友!此处有比丘,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友!依如是之想而不领受彼处。 五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友!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0三 ----------------------------------------------------------------------- 增支部经典六 一0四 依如是之想而不领受彼处。 六 友!复次,有比丘,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友! 依如是之想而不领受彼处。 428 七 友!尔时,我住于裟只城安禅林之鹿野苑。友!当时,有阇知罗比丘尼,到达 我处。至已,礼敬我而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阇知罗比丘尼对我言:“大德阿难!若 此三昧者不踊不没,以有行折伏亦非抑制之性者,则解脱故而住,住故而满足,满 足故而不恐惧。大德阿难!此三昧者世尊所说有何果耶?”友等!如是所言,我对阇 知罗比丘尼言:“姊!若此三昧者不踊不没,以有行折伏亦非抑制之性者,则解脱故 而住,住故而满足,满足故而不恐惧。姊!此三者世尊所说以智为果。 友!依如是之想而不领受彼处。 注1 汉译杂阿含二0.二一(大正藏二·一四六a)。 三十八 婆罗门 一 彼时,有二顺世婆罗门,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交谈庆慰,欢喜 铭感之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等婆罗门白世尊言: 429 二 瞿昙!富兰那迦叶,为一切知、一切见而有无余之智见,称为“我于行、住、眠、 觉、常恒知见现前。”彼言:“我以无边之智,知见有边之世间而住。”瞿昙!尼乾陀 若提子,亦为一切知、一切见而有无余之智见,称为“我于行、住、眠、觉、常恒智 见现前。”彼言:“我以无边之智1,知见无边之世间而住。”瞿昙!此二者互违之智 论,何者说真实,何者为虚妄耶?” 三 “且止!婆罗门!除言“此二者互违之智论,何者说真实,何者为虚妄耶?”之 外。婆罗门!我当为汝等说法,谛听!善自作意。我当说。 唯然。 彼等婆罗门回答世尊。世尊说: 四 婆罗门!譬如有四人立于四方,成就最胜之行速2与最胜之行步。其能成就如 是之势速,譬如有弓师,为有能而[善]学,熟练,练达,以轻矢容易通过多罗树 之荫。又,如是之行步,譬如从东海到西海。时,立于东方之人,如是言:“我当步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0五 ----------------------------------------------------------------------- 增支部经典六 一0六 行到世间之边。”彼乃除食、饮、嚼、味,除作大小便,排除睡眠、疲劳,有寿百岁、 430 命百岁而往,亦不能到达世间之边,当于中间命终。时,[立于]西方[之人,如是 言:“我当步行到世间之边。”彼乃除食、饮、嚼、味,除作大小便,排除睡眠、疲 劳,有寿百岁、命百岁而往,亦不能达世间之边,当于中间命终]。时,[立于]北 方[之人,如是言:“我当步行到世间之边。”彼乃除食、饮、嚼、味,除作大小便, 排除睡眠、疲劳,有寿百岁、命百岁而往,亦不能到达世间之边,当于中间命终]。 时,立于南方之人,如是言:“我当步行到达世间之边。”彼乃除食、饮、嚼、味, 除作大小便,排除睡眠、疲劳,有寿百岁、命百岁而往,亦不能到达世间之边,当于 中间命终。何以故耶?婆罗门!我说:如是之驰走,世之边亦不可知、不可见、不 可到。婆罗门!然而,我非说不得世间之边而苦之灭尽。 五 婆罗门!五妙欲者于圣者之律中名为世间。何等为五妙欲耶? 六 即眼所识之色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其所识之声[为可爱、 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鼻所识之香[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 可染]。舌所识之味[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身所识之所触为 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 婆罗门!此五妙欲者于圣者之律中名为世间。 七 婆罗门!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 具足初静虑而住。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于世间之边、或者有言: “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婆罗门!我亦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 人未出离世间。” 431 八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 由三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 于世间之边。或者有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婆罗门!我亦言: “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 之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 住于世间之边。或者有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婆罗门!我亦 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0七 ----------------------------------------------------------------------- 增支部经典六 一0八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 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于世间之边。或者 有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婆罗门!我亦言:“此人尚为世间所 摄,此人未出离世间。” 九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于世间之边。或者有言: “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婆罗门!我亦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 人未出离世间。” 一0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 [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于世间之边。或者有言:“此人尚为世间所 摄,此人未出离世间。”婆罗门!我亦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 [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于世间之边。或者有言:“此人尚为世间所 摄,此人未出离世间。”婆罗门!我亦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婆罗门!此 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于世间之边。或者有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 离世间。”婆罗门!我亦言:“此人尚为世间所摄,此人未出离世间。” 432 一一 婆罗门!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 尽。婆罗门!此名为比丘到达世间之边,住于世间之边,渡世间之缠绵。 注1 “无边之”。原本为antavantena由异本改为anantena.同antavantam改为anantam。 2 “速行”。原本为gatiya ca由异本除掉ca。 三十九 天 一 诸比丘!往昔,诸天与阿修罗之战,正酣。诸比丘!于彼战,阿修罗胜而诸天 败。诸比丘!诸天即败而逃,阿修罗乃向北面追击。诸比丘!当时,诸天则如是思 念:“阿修罗追击,我等宜二度与阿修罗作战。” 二 诸比丘!诸天即二度与阿修罗作战。诸比丘!阿修罗二度胜而诸天败。诸比丘!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0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一0 诸天即败畏而逃,阿修罗乃向北面追击。诸比丘!当时,诸天则如是思念:“阿修罗 追击,我等宜三度与阿修罗作战。” 433 三 诸比丘!诸天即三度与阿修罗作战。诸比丘!阿修罗三度胜而诸天败。诸比丘! 诸天即败畏而入天宫。诸比丘!到达天宫之诸天期如是思念:”今我等已得恐怖之救 护,独自而住,与阿修罗无关。”诸比丘!阿修罗亦如是思念:“今诸天已得恐怖之 救护,独自而住,与我等无关。” 四 诸比丘!往昔,诸天与阿修罗之战,正酣。诸比丘!于彼战,诸天胜而阿修罗 败。诸比丘!阿修罗即败而逃,诸天乃向南面追击。诸比丘!当时,阿修罗则如是 思念:“诸天追击,我等宜二度与诸天作战。” 五 诸比丘!阿修罗即二度与诸天作战。诸比丘!诸天二度胜而阿修罗败。诸比丘! 阿修罗即败畏而逃,诸天乃向南面追击。诸比丘!当时,阿修罗则如是思念:“诸天 追击,我等宜三度与诸天作战。” 六 诸比丘!阿修罗即三度与诸天作战。诸比丘!诸天三度胜而阿修罗败。诸比丘! 阿修罗即败畏而入阿修罗宫。诸比丘!到达阿修罗宫之阿修罗则如是思念:“今我等 已得恐怖之救护,独自而住,与诸天无关。”诸比丘!诸天亦如是思念:“今阿修罗 已得恐怖之救护,独自而住,与我等无关。” 434 七 诸比丘!如是,有比丘者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 具足初静虑而住时。诸比丘!比丘乃如是思念:“今我已得恐怖之救护,独自而住, 与魔无关。”诸比丘!魔波旬亦如是思念:“今比丘已得恐怖之救护,独自而住,与 我无关。” 八 诸比丘!比丘者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 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时。诸比丘!比丘乃如是思念:“今我已得恐怖 之救护,独自而住,与魔无关。”诸比丘!魔波旬亦如是思念:“今比丘已得恐怖之 救护,独自而住,与我无关。” 诸比丘!比丘者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说, 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时。诸比丘!比丘者如是思念:“今我已得 于恐怖之救护,独自而住,与魔无关。”诸比丘!魔波旬亦如是思念:“今比丘已得 恐怖之救护,独自而住,与我无关。”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一一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一二 诸比丘!比丘者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时。诸比丘!比丘乃如是思念:“今我已得恐怖之救护,独自而 住,与魔无关。”诸比丘!魔波旬亦如是思念:“今比丘已得恐怖之救护,独自而住, 与我无关。” 九 诸比丘!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之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之时。诸比丘!此名为比丘令魔终息,遮魔眼之视野,不为波旬 所见。 一0 诸比丘!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之时。 [诸比丘!此名为比丘令魔终息,遮魔眼之视野,不为波旬所见。 诸比丘!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时。[诸比 丘!此名为比丘令魔终息,遮魔眼之视野,不为波旬所见。 诸比丘!比丘者]遍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时。[诸比丘!此名为 比丘令魔终息,遮魔眼之视野,不为波旬所见。 诸比丘!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诸 比丘!此名为比丘令魔终息,遮魔眼之视野,不为波旬所见,渡世间之缠绵。 435 四十 大象 一 诸比丘!林中之大象,将得饵,牡象、牝象、幼象、子象先来而食草顶尖。诸 比丘!是故,林中之大象,辛苦、惭愧、嫌厌。诸比丘!林中之大象,将得饵,牡 象、牝象、幼象、子象啖折枝束。诸比丘!是故,林中之大象,辛苦、惭愧、嫌厌。 诸比丘!林中之大象,入于行水处,牡象、牝象、幼象、子象先来而以长鼻浊水。 诸比丘!是故,林中之大象,辛苦、惭愧、嫌厌。诸比丘!林中之大象,入于行水 处,牝象触身而行。诸比丘!是故,林中之大象,辛苦、惭愧、嫌厌。 436 二 诸比丘!其时,林中之大象思念:“今我与牡象、牝象、幼象、子象杂住,我唯 啖缺顶尖之草,彼等啖我折之枝束,我饮浊水,我入于行水处,牝象触身而行。我 宜自群远离而独住。”彼于后时自群远离而独住,啖顶尖无缺之草,无有啖自己所折 之枝束者,饮不浊之水,入于行水处,无牝象触身而行。诸比丘!其时,林中之大 象思念:“我前与牡象、牝象、幼象、子象杂住,我唯啖缺顶尖之草,彼等啖我折之 枝束,我饮浊水,我入于行水处,牝象触身而行。今我自群远离而独住,啖顶尖无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一三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一四 缺之草,无有啖自己所折之枝束者,饮不浊之水,入于行水处,无牝象触身而行。” 彼以长鼻折枝束,以枝束擦其身而自散痒。 437 二 诸比丘!如是,比丘与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王、王臣、外道、 外道弟子杂住之时。诸比丘!比丘思念:“今我与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王、王臣、外道、外道弟子杂住,我宜自群远离而独住。”彼得远离之坐卧处,[谓] 阿练若、树下、山中、洞窟、山洞、冢间、山林、露地、稻草堆。彼即往阿练若, 往树下,往空闲处,端坐结跏趺,直立其身,普令其念现前。彼乃断世间之贪,以 离贪心而住,由贪净心。断嗔恚,以无嗔心而住,饶益哀愍一切有情,由嗔恚净心。 断惛眠,离惛眠而住,有光明想,为正知正念,由惛眠净心,断掉悔,无掉举而住, 内心寂静,由掉悔净心。断疑,除疑而住,于善法无犹豫,由疑净心。 彼即心随烦恼而弱慧,断此五盖,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 喜、乐,]具足初静虑而住,自散痒。 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生喜、乐,][具 足]第二静虑[而住,自散痒。 为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宣说,舍、念乐住,] [具足]第三静虑[而住,自散痒。 为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 而住,自散痒。 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 自散痒。 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自散痒]。 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自散痒]。 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自散痒]。 438 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自散痒。 四十一 多梨富沙1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末罗国郁鞞罗劫波,末罗人之邑。尔时,世尊于清晨 时,著下衣,持钵、衣,入郁鞞罗劫波乞食。于郁鞞罗劫波,乞食而行,食后自乞 食还,告具寿阿难而言: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一五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一六 阿难!且居此处,我欲入大林而昼日住。 唯然,大德! 具寿阿难回答世尊。尔时,世尊即入大林,于一树下,昼日住而坐。 二 彼时,有多梨富沙居士,到具寿阿难之处。至已,礼敬具寿阿难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多梨富沙居士对具寿阿难言: 大德阿难!我等在家人享诸欲,欢诸欲,喜诸欲,悦诸欲。大德!对于我等在 家人享诸欲,欢诸欲,喜诸欲,悦诸欲,彼出离乃如险峻。大德!我闻:在此法律 之中,各各壮年之比丘,于出离,心进、澄而安住,观“此乃寂静”而解脱。大德! 在此法律之中,诸比丘与大众等之出离,谓不同乎。 439 居士!此乃所应谈。居士!我等往见世尊,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而向世 尊禀告此义,如世尊之所说而受持。 唯然,大德! 多梨富沙居士回答具寿阿难。 三 彼时,具寿阿难即与多梨富沙居士俱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 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于此处,多梨富沙居士言:“大德阿难!我等在家人享诸欲,欢诸欲,喜 诸欲,悦诸欲。大德!对于我等在家人享诸欲,欢诸欲,喜诸欲,悦诸欲,彼出离 乃如险峻。大德!我闻:在此法律之中,各各壮年之比丘,于出离,心进、澄而安 住,观“此乃寂静”而解脱。大德!在此法律之中,诸比丘与大众等之出离,谓不同 乎。” 四 阿难!如是。阿难!如是。阿难!我亦于未等觉、现等觉而为菩萨时,思念: “善哉!出离。善哉!出离。” 阿难!尔时,我于出离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 阿难!其时,我即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出离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 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440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于诸欲,未见过患,不能多习于此,于出离未能证 得功德。不能修此,是故,我于出离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 而不能解脱。”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诸欲,见过患而多习此,于出离证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一七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一八 得功德。当修此,是故,我于出离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于诸欲,见过患而多习此,于出离,修此而证得功德。阿难! 其时,我于出离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 初静虑而住。阿难!我依此住而住之时,与欲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 阿难!譬如于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欲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 我之病。 五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止息寻伺,[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 从三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无寻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无寻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 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441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诸寻,未见过患,不能多习于此;于无寻,未能 证得功德。不能修此,是故,我于无寻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 而不能解脱。”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诸寻,见过患而多习此;于无寻,证得功德。 修此,是故,我于无寻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于诸寻,见过患而多习此;于无寻,修此而证得功德。阿难! 其时,我于无寻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 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阿难!我依此住而住之时,与寻俱行之想、作 意之现行,乃我之病。阿难!譬如于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寻俱行之 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 六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离喜,[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 诸圣者之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无喜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无喜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 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一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二0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喜,未见过患,不能多习于此;于无喜,未能证 得功德。不能修此,是故,我于无喜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 不能解脱。” 442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喜,见过患而多习此;于无喜,证得功德。修 此,是故,我于无喜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于喜,见过患而多习此;于无喜,修此而证得功德。阿难! 其时,我于无喜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离喜之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 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阿难!我依此住而住之时,与喜俱行之 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阿难!譬如于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 喜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 七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渐变[断苦,及先已灭忧、喜,为不苦不乐而舍 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不苦不乐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 解脱。阿难!其时,我乃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不苦不乐而心不进、不澄、不能 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舍乐,未见过患而不能多习于此;于不苦不乐, 未能证得功德。不修此,是故,我于不苦不乐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 寂静”而不能解脱。” 443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舍乐,见过患而多习此;于不苦不乐,证得功 德。修此,是故,我于不苦不乐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于舍乐,见过患而多习此;于不苦不乐,修此而证得功德。 阿难!其时,我于不苦不乐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为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 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阿难!我依此住而住时,与舍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 乃我之病。阿难!譬如于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舍俱行之想、作意 之现行,乃我之病。 八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所谓“空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二一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二二 是无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空无边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 解脱。阿难!其时,我乃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空无边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 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诸色,未见过患而不能多习于此;于空无边处, 未能证得功德。不修此,是故,我于空无边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 寂静”而不能解脱。” 444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诸色,见过患而多习于此:于空无边处,证得 功德。修此,是故,我于空无边处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于诸色,见过患而多习此;于空无边处,修此而证得功德。 阿难!其时,我于空无边处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阿难!我依此住而住时,与色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 病。阿难!譬如于安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色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 乃我之病。 九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 处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识无边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 解脱。阿难!其时,我乃如是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识无边处而心不进、不澄、 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空无边处,未见过患,不能多习于此;于识无边 处,未能证得功德。不能修此,是故,我于识无边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 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 445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空无边处,见过患而多习此;于识无边处,证 得功德。修此,是故,我于识无边处而心进、澄、安佳,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于空无边处,见过患而多习此;于识无边处,修此而证得功 德。阿难!其时,我于识无边处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阿难!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二三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二四 我依此住而住时,与空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阿难!譬如于安 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空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 一0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偏而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 有处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无所有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 解脱。阿难!其时,我乃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无所有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 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识无边处,未见过患,不能多习于此;于无所有 处,未能证得功德。不能修此,是故,我于无所有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 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 446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识无边处,见过患而多习于此;于无所有处, 证得功德。修此,是故,我于无所有处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于识无边处,见过患而多习于此;于无所有处,修此而证得 功德。阿难!其时,我于无所有处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阿难! 我依此住而住时,与识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阿难!譬如于安 乐者,生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识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 一一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 不能解脱。阿难!其时,我乃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心不进、不 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无所有处,未见过患,而不能多习于此;于非想 非非想处,未能证得功德。不修此,是故,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心不进、不澄、不 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无所有处,见过患而多习于此;于非想非非想 处,证得功德。修此,是故,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 而得解脱。” 447 阿难!我于后时,于无所有处,见过患而多习于此;于非想非非想处,修此而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二五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二六 证得功德。阿难!其时,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 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阿难!我依此住而 住之时,与空无边处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阿难!譬如于安乐者,生 苦恼而致病。如是,于我与无所有处俱行之想、作意之现行,乃我之病。 一二 阿难!尔时,我即思念:“我宜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 阿难!其时,我于想受灭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 脱。阿难!其时,我乃思念:“依何因何缘,我于想受灭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 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耶?”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于非想非非想处,未见过患而不能多习于此;于想 受灭,未能证得功德。不能修此,是故,我于想受灭而心不进、不澄、不能安住, 观“此乃寂静”而不能解脱。” 阿难!其时,我乃思念:“我若于非想非非想处,见过患而多习于此;于想受 灭,证得功德。修此,是故,我于想受灭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 解脱。” 448 阿难!我于后时,于非想非非想处,见过患而多习于此;于想受灭,修此而证 得功德。阿难!其时,我于想受灭而心进、澄、安住,观“此乃寂静”而得解脱。” 阿难!我于后时,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我诸漏尽。 一三 阿难!我未于此九种次第住等至,未能如是出入于顺逆之间时,阿难!我于 天、魔、梵天之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生界,不称为无上正等觉、现 等觉。阿难!然而,我于此九种次第住等至,如是出入于顺逆故。阿难!我于天、 魔、梵天之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生界,称为无上正等觉、现等觉。 我复得智与见,言:“我心解脱不动,此乃我最后之生,更不受后有。” 注1 参照三十四经 第四 大品[毕] 此中摄颂曰: 九 集 第四 大品 一二七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二八 (一~二)二之[次第]住、(三)是涅槃、 (四)牛、(五)静虑、 (六)阿难、(七)婆罗门、(八)天、 (九)大象、(一0)多梨富沙。 449 第五 般阇罗健品 四十二 般阇罗健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难住拘睒弥国之瞿师罗园。时,具寿优陀夷到具寿阿 难之处。至已,与具寿阿难相俱交谈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而坐于一面。坐于一 面之具寿优陀夷对具寿阿难言: 友!般阇罗健天子有言: 黠慧即愦乱1 处所见余地, 觉静虑觉者 牟尼无著雄。 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愦乱?及于愦乱而证得余地耶? 二 友!五妙欲为世尊所说之愦乱。何等为五耶? 即眼所识之色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耳所识之声[为可爱、 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鼻所识之香[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 可染]。舌所识之味为[可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身所识之触为可 爱、可亲、可意、爱色、引欲、可染。 友!此五妙欲为世尊所说之愦乱。 三 友!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 初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又此中亦有愦乱,何等为 此中之愦乱耶? 450 此中,寻伺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四 友!复次,比丘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 九 集 第五 般阇罗健品 一二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三0 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又此 中亦有愦乱,何等为此中之愦乱耶? 此中,喜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五 友!复次,比丘为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 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 又此中方有愦乱,何等为此中之愦乱耶? 此中,舍念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六 友!复次,比丘为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又此中亦有愦乱, 何等为此中之愦乱耶? 此中,色想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七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又此中亦有愦乱, 何等为此中之愦乱耶? 此中,空无边处想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451 八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友! 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又此中亦有愦乱,何等为此中之愦乱耶? 此中,识无边处想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九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友!如 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又此中亦有愦乱,何等为此中之愦乱耶? 此中,无所有处想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一0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 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又此中亦有愦乱,何等为此中之愦乱耶? 此中,非想非非想处想之未灭者,为此中之愦乱。 一一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 友!如是为世尊不立差别所说于愦乱证得余地。 注1 此偈出于相应部经典原典第一卷四八页(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二卷八九页)。 九 集 第五 般阇罗健品 一三一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三二 四十三 身证者 一 “友!身证者,称为所言身证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身证者耶? 二 友!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 初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452 三 友!复次,比丘者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 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 所说之身证者。 友!复次,比丘者为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 宣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 尊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友!复次,比丘为断乐断苦之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四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随 处以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随处以 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 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五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随 处以身触此而住。友!如是为世尊不立差别所说之身证者。 四十四 慧解脱者 一 友!慧解脱者,称为慧解脱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慧解脱者耶? 二 友!此处有比丘者,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 足初静虑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慧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为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 九 集 第五 般阇罗健品 一三三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三四 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慧解 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离喜之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 宣说,舍与念而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 之慧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为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慧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慧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以慧 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慧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以慧了 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慧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以慧了知此。友! 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慧解脱者]。 453 三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以 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不立差别所说之慧解脱者。 四十五 俱分解脱者 一 友!俱分解脱者,称为俱分解脱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俱分解脱者耶? 二 友!此处有比丘者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 初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俱分解 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 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 尊差别所说之俱分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 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 为世尊差别所说之俱分解脱者。 九 集 第五 般阇罗健品 一三五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三六 友!复次,比丘者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 俱分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 俱分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随处 以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俱分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随处以 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俱分解脱者。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随处以身触此而住, 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俱分解脱者。 三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随 处以身触此而住,以慧了知此。友!如是为世尊不立差别所说之俱分解脱者。 四十六 现见法 友!现见法,称为现见法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现见法耶? 友!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初静 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见法。 友!复次,比丘者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地 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见法。 友!复次,比丘者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 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见法。 友!复次,比丘者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见法。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之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见法。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友! 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见法。 九 集 第五 般阇罗健品 一三七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三八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友!如 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之现见法。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 别所说之现见法。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友! 如是为世尊不立差别所说之现见法]。 四十七 现见涅槃 友!现见涅槃,称为现见涅槃者。一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现见涅槃耶?……乃 至……] 454 四十八 涅槃 友!涅槃,称为涅槃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涅槃耶?……乃至……) 四十九 般涅槃 友!般涅槃,称为般涅槃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般涅槃耶。……乃至 五十 一向涅槃 友!一向涅槃,称为一向涅槃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一向涅槃耶。……乃 至……] 五十一 现法涅槃 友!现法涅槃,称为现法涅槃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现法涅槃耶? 二 友!此处有比丘者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 初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友!复次,比丘者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 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友!复次,比丘者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 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友!复次,比丘者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与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九 集 第五 般阇罗健品 一三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一四0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友! 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友!如 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 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三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友! 如是为世尊不立差别所说之现法涅槃。 第五 般阇罗[健]品[毕) 455 此中摄颂曰 (一)般阇罗[健]、(二)身证者、[(三)慧解脱者]、 (四)俱[分解脱者]、(五~六)二种之现见、 (七)涅槃、(八)般涅槃、 (九)一向[涅槃]、(一0)现法[涅槃]。 九集初五十经毕 第六 安稳品 五十二 安稳 友!安稳,称为安稳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安稳耶?]……乃至…… 五十三 安稳逮得者 友!安稳逮得者,称为安稳逮得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安稳逮得者耶?] ……乃至…… 五十四 不死 友!不死,称为不死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不死耶?]……乃至…… 五十五 不死逮得者 友!不死逮得者,称为不死逮得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不死逮得者耶?] 九 集 第六 安稳品 一四一 ----------------------------------------------------------------------- 增支部经典六 一四二 ……乃至…… 五十六 无畏 友!无畏,称为无畏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无畏耶?]……乃至…… 五十七 无畏逮得者 友!无畏逮得者,称为无畏逮得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无畏逮得者耶?] ……乃至…… 五十八 轻安 友!轻安,称为轻安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轻安耶?]……乃至…… 456 五十九 次第轻安 友!次第轻安,称为次第轻安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次第轻安耶?]…… 乃至…… 六十 灭尽 友!灭尽,称为灭尽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灭尽耶?]……乃至…… 六十一 次第灭尽 一 支!次第灭尽,称为次第灭尽者。友!云何为世尊所说之次第灭尽耶? 二 友!此处有比丘者离诸欲,[离诸不善法,为有寻有伺,从离生喜、乐,]具足 初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友!复次,比丘者寻伺止息故,成为内净,心达一趣,为无寻无伺,从三摩 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友!复次,比丘者离喜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于身正受乐,如诸圣者之宣 说,舍、念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友!复次,比丘者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喜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 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所谓“空是无边”, 具足空无边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空无边处,所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友! 如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识无边处,所谓“无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友!如 九 集 第六 安稳品 一四三 ----------------------------------------------------------------------- 增支部经典六 一四四 是为世尊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友!如是为世尊差 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三 友!复次,比丘者偏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而诸漏尽。友! 如是为世尊不宜差别所说之次第灭尽。 六十二 能 一 诸比丘!若未断九种法,则不能现证阿罗汉性。何等为九种法耶? 二 即:贪、嗔、痴、忿、恨、覆、恼、嫉、悭。 诸比丘!若未断九种法,则不能现证阿罗汉性。 三 诸比丘!若已断九法,则能现证阿罗汉性。何等为九种法耶? 四 即:贪、嗔、痴、忿、恨、覆、恼、嫉、悭。 第六 安稳品[毕] 457 此中摄颂曰: (一~二)安稳、(三~四)不死、 (五~六)无畏、(七~八)轻安、 (九)灭尽、(一0)[次第]灭尽、 (一一)断法之能。 第七 念处品 六十三 学 一 诸比丘!有五学之弱处。何等为五学之弱处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妄语、饮酒。 诸比丘!此为五学之弱处。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学之弱处,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念处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身循观身而住,为炽然、正知、具念而除世间之贪、 忧。于受循欢受而住,[为炽然、正知、具念而除世间之贪、忧]。于心循观心而住, [为炽然、正知、具念而除世间之贪、忧]。于法循观法而住,为炽然、正知、具念 九 集 第七 念处品 一四五 ----------------------------------------------------------------------- 增支部经典六 一四六 而除世间之贪、忧。 诸比丘!为断彼五学之弱处,当修习此四念处。 六十四 盖 一 诸比丘!有五盖。何等为五盖耶? 458 二 即:欲贪盖、嗔恚盖、惛眠盖、掉悔盖、犹豫盖。 诸比丘!此为五盖。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盖,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念处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身循观身而住了为炽然、正知、具念而除世间之贪、 忧。于受[循观受而住,为炽然、正知、具念而除世间之贪、忧]。于心[循观心而 住,为炽然、正知、具念而除世间之贪、忧]。于法循观法而住,为炽然、正知、具 念而除世间之贪、忧。 诸比丘!为断彼五盖,当修习此四念处。 六十五 妙欲 一 诸比丘!有五妙欲。何等为五妙欲耶? 二 即:眼所识之色为可爱、可乐、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耳所识之色[为可 爱、可乐、可意、爱色、引欲、可染]。鼻所识之香[为可爱、可乐、可意、爱色、 引欲、可染]。舌所识之味[为可爱、可乐、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身所识之 所触为可爱、可乐、可意、爱色、引欲、可染。 诸比丘!此为五妙欲。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妙欲,[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念处耶?]……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妙欲,]当修习此四念处。 六十六 取蕴 一 诸比丘!有五取蕴。何等为五取蕴耶? 二 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459 诸比丘!此为五取蕴。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取蕴,[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耶?]……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取蕴,]当修习此四念处。 六十七 顺下分结 九 集 第七 念处品 一四七 ----------------------------------------------------------------------- 增支部经典六 一四八 一 诸比丘!有五顺下分结。何等为五顺下分结耶? 二 即: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嗔恚。 诸比丘!此为五顺下分结。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顺下分结,[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念处耶?]……乃至 …… [诸比丘!为断彼五顺下分结,]当修习此四念处。 六十八 趣 一 诸比丘!有五趣。何等为五趣耶? 二 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天。 诸比丘!此为五趣。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趣,?[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耶?]……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趣,]当修习此四念处。 六十九 悭 一 诸比丘!有五悭。何等为五悭耶? 二 即:住处悭、家悭、利养悭、名声悭、法悭。 诸比丘!此为五悭。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悭[,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耶?]……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悭,]当修习此四念处。” 460 七十 顺上分结 一 诸比丘!有五顺上分结。何等为五顺上分结耶? 二 即: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 诸比丘!此为五顺上分结。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顺上分结,[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耶?]……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顺上分结,]当修习此四念处。 七十一 心荒芜1 一 诸比丘!有五心栽荒芜。何等为五心荒无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师。诸比丘!比丘若疑、惑、 不信解、不净信其师,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 九 集 第七 念处品 一四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五0 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一之心荒芜。 三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法。[诸比丘!比丘若 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法,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 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二之心荒芜。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僧。[诸比丘!比丘 若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僧,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 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三之心荒芜。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学。[诸比丘!比丘 若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学,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 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四之心荒芜。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怒、不欢、心激、荒于同梵行者。诸比丘!比丘若 怒、不欢、心激、荒于同梵行者,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 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五之心荒芜。 诸比丘!此为五种心荒芜。 四 诸比丘!为断此五心荒芜,[当修习四念处。何等为四耶?……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心栽,]当修习此四念处。 注1 参照五集二百五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九卷二八八页)十集十四经。 461 七十二 心缚1 一 诸比丘!有五种心缚。何等为五种心缚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欲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 离渴爱。诸比丘!比丘若于欲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离 渴爱,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 精勤,此乃第一之心缚。 三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者于身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 不离渴爱。诸比丘!比丘若于身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 离渴爱,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 九 集 第七 念处品 一五一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五二 精勤,此乃第二之心缚。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者]于色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 不离渴爱。诸比丘!若于色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离渴 爱,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 勤,此乃第三之心缚。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者]随欲于满腹食已,耽于卧乐、倚乐、睡眠乐而住。 [诸比丘!比丘若随欲于满腹食已,耽于卧乐、倚乐、睡眠乐而住,其心不倾于炽 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四心缚。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者]誓愿随一之天众而行梵行,为“我依此戒、禁、苦行、 梵行而为天或随一天”。诸比丘!比丘若誓愿随一之天众而行梵行,为“我依此戒、 禁、苦行、梵行而为天或随一天”,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 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五之心缚。 诸比丘!此为五种心缚。 四 诸比丘!为断此五种之心缚,[当修四念处。何等为四耶?]……乃至…… [诸比丘!为断五种之心缚,]当修习此四念处。 注1 参照五集二百六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一卷二八九页)。 第七 念处品[毕] 462 此中摄颂曰 (一)学、(二)盖、(三)[妙]欲、 (四)[取]蕴、(五)顺下分[结]、 (六)趣、(七)悭、 (八)顺上分[结]、 (九)心荒芜、(一0)[心]缚。 九 集 第七 念处品 一五三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五四 第八 正勤品 七十三~八十一1 一 诸比丘!有五种学之弱处。何等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却邪行、妄语、]饮酒。 诸比丘!此为五种学之弱处。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种学之弱处,当修习四正勤。何等为四正勤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为令不生未生之恶不善法,生欲,精进,发勤,策励其 心。为令断息已生之恶不善法,生欲,精进,发勤,策励其心。为令增长未生之善 法,生欲,精进,发勤,策励其心。为令住、不忘失、倍增、广大、修习、圆满已 生之善法,生欲,精进,发勤,策励其心。 诸比丘!为断彼五种学之弱处,当修习此四正勤。 (乃至于品末,以正勤而加以广说) 注1 七十三经乃至八十二经至前第八正勤品似同前之第七念处品。第九神足品亦然。 463 八十二 心缚 一 诸比丘!有五种心缚。何等为五种心缚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者,于欲而不离贪……乃至…… 诸比丘!此为五种心缚。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种心缚,当修习四正勤。何等为四正勤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者[……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种心缚,当修习此四正勤。 第八 正勤品[毕] 第九 神足品 八十三~九十一 九 集 第九 神足品 一五五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五六 一 诸比丘!有五种学之弱处。何等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妄语、]饮酒。 诸比丘!此为五种学之弱处。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种学之弱处,当修习四神足。何等为四神足耶? 464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者,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 就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 诸比丘!为断彼五种学之弱处,当修习此四神足。] [其余者以神足而加以广说]。 九十二 心缚 一 诸比丘!有五种心缚。何等为五种心缚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者,于欲而不离贪……乃至…… 诸比丘!此为五种心缚。 三 诸比丘!为断此五种心缚,当修习四神足。何等为四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者[……乃至……] 诸比丘!为断彼五种心缚,当修习此四神足。 第九 神足品[毕] [摄颂曰:] 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 当依照前面所言而加说明。 465 第十 贪品1 第一章 贪 第一节 证知 一 一 诸比丘!为证知贪,当修习九种法。何等为九种法耶? 二 即:不净想、死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欢喜想、无常想、无常即苦想、苦 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是。 九 集 第十 贪品 一五七 ----------------------------------------------------------------------- 增支部经典六 一五八 诸比丘!为证知贪,当修习此九种法。 二 一 诸比丘!为证知贪,当修习九种法。何等为九种法耶? 二 即: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 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 诸比丘!为证知贪,当修习此九种法。 第二~第十节 诸比丘!为偏知贪……为偏尽……为断……为尽……为灭……为离贪……为灭 尽……为弃舍……为定弃[贪],当修习此九种法。 第二~十六章 [诸比丘!为偏知]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 ……诳……傲……愤发……慢……过慢……憍…… 第十七章 放逸 第一节 一 一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九种法。何等为九种法耶? 二 即:不净想、死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欢喜想、无常想、无常即苦想、苦 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此九种法]。 二 一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九种法。何等为九种法耶? 二 即: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 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 诸比丘!为证知放逸,当修习此九种法]。 第二~第十节 466 [诸比丘!]为偏知[放逸]……为偏尽……为断……为尽……为灭……为离 贪……为灭尽……为弃舍……为定弃[放逸],当修习此九种法。 世尊如是所说。彼诸比丘对于世尊之所说,欢喜受持。 九 集 第十 贪品 一五九 ----------------------------------------------------------------------- 增支部经典六 一六0 注1 原本不出此品名,暹罗本本文及目次“第五品”(若从第九集之初算则成为第十品)。应知 类同八集之未(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卷二七三页以下。)然于原本虽算为第九十三 --百经,今以八集之和译分章节。 九集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