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入道要门——菩提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入道要门——菩提心

证源
  前言
  大乘佛法以菩提心为核心,修学菩萨道,首先必须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由有发心,才能进入大乘圣门。若无菩提心,则无所谓大乘法。尽管有修禅、修慧、修福、修密等法门,若不能与菩提心相应,则一切功果,不落入小乘,便同凡夫外道。可见菩萨道行法的精髓及核心在于菩提心,三世诸佛皆依此心要修证佛果。所以修学佛法的行者,必发起无上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便等于播下种子,待因缘成熟,自然会发芽、开花、结果。
  
        一、菩提心的名义与种类
  菩提心,梵语bc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心等,即求无上菩提之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心这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示生菩提心经》说:“若有众生等,欲转于法轮,欲趋于菩提,须发菩提心”。可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由“发其心必成其志”,故此心是菩提之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心发则佛道堪成”。根据行者发心不同,菩提心的种类不尽相同。有三类、五类、乃至二十二种之别。然若依发心之本体而分,总括有二种:即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行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缘菩提果而发的愿心,我们经常如是发愿:为了救度一切有情,使他们得到究竟安乐,我一定趋入菩提道。正如发愿文说:“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心。”是名愿菩提心。然一个修行人为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觉果位,不仅是发愿,还须付出实际行动来真实修学布施、持戒、安忍等六度万行。比如有人想去某处,必须起步前行方能达到目的地。此名行菩提心。此愿、行二菩提心,还是属于有漏心行,不出世间,故统名世俗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是远离一切言语思维之寂灭境界,初学者不容易直接趋入,但也能相似发起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著重悲愿,胜义菩提心能不离悲愿而是智慧的现证。也可以说,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这样,菩提统摄着信愿、大悲、般若,确乎摄持了大乘的心要。
  
        二、菩提心之本在于悲
  发菩提心,即是立大志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它是以大悲心及智慧为主体,以信愿为助行,也就是说,大信愿是从大悲中来。经云:“大悲为根本,大悲为上首;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无尽意经》亦说:“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为根本;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本。”这不仅是从道理上讲,从真实情感上讲以应也生起大悲心。《忧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若修悲心,难忍能忍,难作能作,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故学菩萨道,必须先要有大悲心,然后菩提大愿大行大果,都由此而生。故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
  此大悲心,即是利益众生之心。也就是视众生受诸苦恼心生悲悯,希望他们缘能远离痛苦。这些想法在心中相续不断的生起时,即是由大悲而生起的菩提心。此如母亲深爱独子,爱子患重病,母亲甚急,于一切时中,欲求医速除病苦。然慈母之爱,独爱子女,终不究竟。发大菩提心者,视一切众生如爱子,让众生究竟离苦得乐。此缘于内心的无尽大悲心。
  大悲心所摄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普贤行愿品》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即此悲心之生起缘于众生。《圆觉经》中记载:世尊往昔为太子时,见母虎生有七子,数日无食,恐还吃其子,于是发大悲心,舍身饲虎,救其性命。故经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发心须以利益众生为动机,若不发度生之心,则无法成就佛果。
  何为有智慧的大悲心呢?慈悲者拔若苦与乐之久。但并非无智慧地盲目发心,一定要先拔众生苦因,然后与究竟的解脱之乐。婆裟世界痛苦重重,众生贪等三毒炽盛,若不调用法祛除病根,而施快乐,这种快乐是不究竟的。如荒芜的田地,先除杂草荆棘,而后播下良种,才能有收获。又如一个青年,不思正义,结果搞得倾家荡产,衣食不著。若想救他,仅给他金钱资具,得一时的舒适,是不彻底的,因为根本问题还没解决——其烦恼习气还没有改正,苦根还未断除,辄予好处,取不到好效果。整个有情界亦如此,若不先除内心种种贪、嗔、痴等病根,虽得人间福乐,也是暂时的、不究竟的。所以佛教说苦、救苦,乍看起来是悲观、消极,其实佛教正因认识这个根本问题,才提供了彻底净化人世浊恶,满足众生真正安乐的解救方法。
  菩提心要从大悲生者,即因此大悲心,为诸佛的相用,也凝成了诸佛之体。怎样从大悲心而生起菩提心呢?这需平时观察,发现众生诸痛苦,同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发大菩提心拔众生苦,所以大乘经中说:“观众生苦,发菩提心”。众所周知,地藏菩萨发大悲愿言:“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所周知,方证菩提。”这种忘我精神,可谓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悲愿。以此大菩提心去度化众生,使众生不积恶业而断苦因,就可积诸世出世间的一切善业,终能得到无上佛果。如不观众生苦,大悲心不生,菩提心不发,成佛则无份。因此菩提心因大悲心生,以大悲为根本。故《优婆塞戒经》说:“善男子,一切众生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
  由此可知,菩提心的发起,非悲心无以成,故菩提心之本在“悲”。
  
          三 修习菩提心的方法
  修习菩提心,必须由浅入深来完成,这种循序之修学方法,在菩萨们常行的实践中共有七个阶段,即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和菩提心。此七种是前前为后后作因,故又叫做七因果法。在七因果法中,以大悲为根本,修平等舍、悦意相、知母、念恩、报恩等是生起大悲的因,而后增上意乐引发菩提心是大悲引起之果。此中任何一种都能生起菩提心。修七法之前,首先要具有平等舍心和悦意相。
  所谓平等舍,即对一切众生作平等想。我们之所以对众生不平等,只见眼前之事相,于已有利则喜,于已有损则怒,喜怒无常,心随境转,故不平等。所以心不平等时应如是观想:我欣乐厌苦,一切众生同样是如此,他们同样不能忍受痛苦,为什么我作些利亲损怨之事呢?何况一切众生无始来无不作过的我的亲朋好友,并利益过我,亦曾作过的我怨敌,损害过我。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了知这些利损只不过是暂时的,真正生起这样的思维后,又对谁生贪,对谁起嗔呢?这样慢慢地将那强烈的爱染心与嗔恨心消除,那种好坏、贤愚、新疏等心也就会渐渐趋于平等。
  悦意相:心中仅具备平等观念,这是不行,故修平等舍心后,还须对众生生起好乐之心。否则就如同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要度化众生不可以把众生视为过客,必须对其生起亲切感。既要等视一切众生,养成一视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够关切一切众生,随时生起乐意助人心,犹如慈母爱子之悦意,是为悦意相。此相生起,悲心就可速疾而生。所以说平等舍、悦意相是修菩提心之前必备的前方便。
  以下进一步分析修知母等七法:
  1、知母:前已心具平等、和悦之相,更为激发悲心,先须修知母。人们只知今生的亲生父母,却不知一切众生在过去世曾是我们的父母。《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经中明白地说出,非仅是人类,六道含识皆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吾等当知。
  2、念恩:既知父母,当念其恩,而于父母恩德中,母恩尤甚。故《心地观经》说:“世间悲母,念子无比,因于未形,始身受胎。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比如母亲十月怀胎期受诸苦恼,产难进时,与死神挣扎的恐怖,闻子发声却忘了所受的优苦,移干去湿,睡的是母亲的胸怀,左右膝上常为游履,吸饮母亲的乳精,抚养之恩,广大无比。可知母亲的恩德浩荡无边,实难述尽。为人子者,更应时时刻刻知平念恩。
  3、报恩:上述知母、念恩的目的就是为了报恩。怎样报恩呢?经云:“百善孝为先。”孝就是报恩。然佛教之孝非仅是衣食等物质供养父母就是报恩,而是让父母能听闻正法获得现生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方名真实报恩。如佛为报母恩,升到忉利天为母说法,令母听闻正法,悟无生忍得不退转,故后人有“大考释迦,历劫报亲恩”之说。所以真正的报恩,是以法雨滋润母亲心田。当这种强烈的求报恩之心生起法,就能速疾引发大慈悲心,故就学习贤人知恩思报。
  4、慈心:经过知母、念恩、报恩三种意向进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跟发菩提心的关系最密切,因为菩提心不由定、慧中来,而是从大悲心来。先说慈心:慈是与乐,即以世出世间的种种善利,利益众生,使一切众生同得快乐、幸福。慈心的力量很大,释尊在世时常以慈心摧毁邪魔外道。如降恶龙度迦叶,降狂象破达多之阴谋。此所谓“仁者无敌。”又《宝曼论》赞叹道:“每日二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须慈福一分,天人皆敬仰。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刃不能害,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可见,慈心不仅能避邪毒,而且能增进无量的功德。故我们要数数思维有情之苦,皆缺乏快乐,则应以慈心与乐。
  5、悲心:悲是拔苦,即减轻或根除众生的痛苦,慈心虽能快乐,但不能拔其苦因,若能心智慧悲心来教化众生令弃恶行善,勤修正法,同得如来究竟涅盘寂静乐。这才是真实拔济苦难,达到彻底与乐的目的。修悲心的次第先对父母,次对于已无关之人,后对怨敌仇人,再对十方一切有情众生而观修,随于何时任何有情,应当观想如最亲爱的独生子,彼身痛苦不安,自己决定没法救拔。如此习观,久而久之,于一切有情欲令离苦之悲心,就能够任运生起。
   6、增上意乐:修习过程中,悲心虽然能任运生起,但还须强化,因发菩提心就是济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要荷担此重担,仅生起“愿他离苦”之悲心还不够,必须要有一种强有力的悲行愿力。如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大行。若无比强烈的意乐愿心,犹如只让在岸边摇手呼喊,要救落水的有情一样,这是无济于事的。菩萨能不厌离这个苦难的世间,其原因是大悲愿力所驱使,为利有情,故不畏在三界受苦。二乘人虽也有慈悲心肠,怜悯众生,但其意力劣弱,不敢跳进三界火宅之中,因此不能济度众生,而菩萨因具足增上音乐,故能激起种种行动,广修六度万行,给众生以实益。
  7、发菩提心:经过以上数数修习,到了这一阶段,行者的心境,见到众生受苦,犹在己身,不再是袖手旁观,而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以众生乐为己乐。因此,就能发起广度一切众生的悲心愿。由此心力推动,勇猛精进,修菩萨行,以完满菩提道法,成就佛果。如是思维便能发起无造作的菩提心。因此,修学这个本法,可以坚固菩提心,令不退失。
  以上七法,阐述修习菩提心的方法,乃总括诸菩萨们的修习实践的历程。虽对一般的行者来说,菩提心的发起,须依上七法由浅入深循序完成。若是上根利智、悲心殷重者,于七法中,随修一法,即能引发坚实菩提心。故菩提心修习方法,非尽俱七法,或必依次循序,可随行者根机深浅而抉择之。
  
         四、发菩提心的利益
  佛教认为,一个人不论做了什么好事,必功不唐捐,而发菩提心所获得功德则犹如虚空,广大无比。如《入行论》中说:“菩提心者,能令众生在轮回途中得到休息,能令众生远离恶趣,能令众生除热恼,能令众生遣除无明,从而得到精妙的醍醐”。此皆由于发心所得,故诸大乘经论谈到菩提心的功德以厚胜、最高、最上、最妙、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等来赞叹。关于发菩提心所得利益,兹略举如下:
  1、受生利益:发此心已,得四利益:一者、种子胜,以菩提心以种故。二者、生母胜。般若智慧为生因故。三者、胎藏胜。大禅定乐为胎藏故。四者、乳母胜。大悲长肩为乳因故。
  2、具足佛法:《毗婆沙论》云:“此法门是诸佛之母,诸佛之父,诸佛之眼,无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无边。”经云:“三世人中尊,一切功德业,无上菩提,皆由初发心。”
  3、得出家功德: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维摩经》云:“若能发心,与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
  4、诸佛授记:《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5、能转女身:《转女身经》记载:佛说菩提心时八百居士妇,转为男身。
  6、往生上品:世人如能念佛而又发心,则可希望往生上品。
  7、远离灾横:《毗婆沙论》云:“劫火官劫怨,毒龙兽众疾,侵是人者,无有是处。此人常为天龙八部诸佛皆共护念称赞故。”
  8、得果无尽:若以菩提心摄持,修行一切善法,其所获得果报无有穷尽。《入行论》云:“其余善法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校,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长增茂”。由于菩提心的功德说不能尽,故诸经论中施设种种譬喻,以显示其功德威力。令诸众生生起欢喜希求,发起菩提心。因此我们应守护菩提心。
 
       结  语
  综上所述,菩提心是一切佛经的心要,是含容一切功德的大宝藏,是菩萨广大行的最可靠、最有力的支柱,是诸菩萨唯一的修持中心,修菩提心即是成佛最妙的方法,是修菩萨道的核心。密宗大德宗喀巴大师说:“大乘道命为发心,是菩提行根本依,能转资粮如金汁,摄纳众善为福藏。菩萨如是善了知,以菩提心为心要。”故知发菩提心是进入大乘一切教法的关键,是整个佛法的枢要。因此吾辈欲成为大乘行者,就必须以菩提心为修持的中心,依以上的方法以期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证菩提妙果,究竟解脱。
  
  参考资料
  (1)《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大师著
  (2)《走向解脱》 益西彭措堪布著
  (3)《闽南学报》 2001年25期
  (4)《学佛三要》 印顺大师著

 
 
 
前五篇文章

三论宗二谛义初探

三性与二谛

试论《坛经》的禅学思想

试说菩提心

弥勒菩萨的尊贵与净土法门的殊胜 序四

 

后五篇文章

浅析唯识学——心识与中道义

浅谈十戒

浅谈马祖道一大师禅风的特点及其发展

浅谈戒律的重要性

浅谈忏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