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对《坛经》思想的几点认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对《坛经》思想的几点认识

  真龙
  作者真龙,江西佛学院预科班学僧
  一、《坛经》的内容要点
  《坛经》是六祖大师口述,由法海第弟子笔录的,它是中国历代祖师著述中唯一称为“经”的一部语录。它记载了六祖大师的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教示。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经文主要分为十个品目,每个品目都突出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一中心思想。这里所指的性是众生本具有的佛性,故大师说: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在引导门人的过程中大师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其主要思想,让门徒不要执于相上,要“于相而离相”。在《坛经》中还表现了大师的唯心净土思想,认为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同时他又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总之,在《坛经》中蕴藏敢无穷无尽的佛学智慧,为禅宗的后来者,铺平了道路,架起了桥梁。
  
  二、不离自性是《坛经》重要思想

  (一)自性是立法之本

  我们知道六祖大师悟后,发现“一切万法不让自性”,当即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斯自性能生万法”。这都是六祖大师体证宇宙生命实相的证明。所以大师在后来弘法过程中,始终以绝对智慧来开示弟子,他对弟子指出: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起,不从外入”,
  
  还强调: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这就明确地阐明了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自性而生的,而这也正好体现了六祖大师的禅法思想。又因为大师认识了我们众生和佛的法性是没有差别的,不同的只是迷和悟。所以大师一再强调:“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大师在大梵寺说法时又指出“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所以教诲弟子要修成佛道必须从自性著手,做到“自性自度”,这样也就击破了一些学佛才心向外求的愚昧方式。大师又强调归依三宝,是皈依自性三宝,所以他提出“

  “自性不归,无所依外。”

  由此可知,作为一名学佛求法的信徒,自性将是成就佛道的源泉,只有找到自性,才得迈入解脱的第一步,不然的话我们的成佛,也将是“天言方夜谭”。

  (二)“三无”是修证指南

  六祖大师说: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也就是说让弟子把“三无”作为修行的指南,来区分自身的虚妄与真实。

  (1)无念为宗

  六祖大师说: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个受生,是为大错”。
  
  又说: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有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是即坏。善知识!真如自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自性常自在”。
  大师之所以把无念立为宗旨,是看出了众和的愚迷。大师认为人的本性是不灭的,如果真的什么念都没有,那就是死了。所以大师劝人“莫百物不思,念尽除却”。而大师说的无念是指

  “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

  念是由心而起,心又是受境影响,所以许多人的心就是在境上起念,境有好坏之分,心就不贪嗔之别。像这种随境所传的心,是为妄念。故大师让弟子做到无念,主是不依境起,不逐境转。只要我们做到“于自念上离境”,就能不受外境所染,不受外境干扰,使自性显现达到解脱自在。

  (2)无相为体

  六祖大师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及“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及”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但是我们众生往往于相而取相,看污取污相,看净取净相。这样也就障碍了我们的自性。如果我们能”外离一切相“,这样也就能自见本性清净。

  (3)无住为本

  六祖大师说:

  ”念念这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维摩诘所说经》说:“文殊师利问颠倒想孰为本?谓:无住为本”,又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金刚经》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从《坛经》中我们可知人的本性是念念不住的,在一生中是不断绝的,而一切法又起于自性,所以一切法也是念念不住的。但是众生不能明了,所以大师让弟子“念念这中,不思前境”。这样也就能使一切法进入自性不受外界的束缚。
  通过“三无”我们可以看出,修行所作的一切都是以“自性”为主的。也就像印顺法师所的

  “无相是性体清净——体;无住是本性无缚,心无所住——想;无念是真如起用,不染了境——用。从此了悟入自性,就是见性成佛。”

  所以我们要以“三无”的精神找到自性,然后才能成就自己。

  (三)、口是心非是学法大障

  做为凡夫的众生,往往不能使心口一致。这也正是学习佛法的大障。心口一致是众生实践佛法的根本指导。一个学习佛法的人如不能使自己心口一致,以后的路也将无法走下去。所以大师告诫弟子一定做到“心口相应,表里一致”。他随机又批评那些口是心非的人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行,非吾弟子”。

  然后他又鲜明地指出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行”。

  他还告诫弟子在诵经时也要“口诵心行”,只有口诵心行,才是转经,如“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然后大师又进一步指示弟子“世人愚迷,不见般若”的根本症状在

  “口说般若,心中常愚。”

  所以说我们只要做到心口一致,也就破除了学法的一大障碍,从而为找到自性开通了光明大道。

  (四)修实证以净心为根本

  从《坛经》的开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六祖所提倡的思想主要是从心着手的,所以在《坛经》中始终以心惯穿着经文。
  六祖大师发现,我们众生的心有真妄之分。真心是我们众生都具有的如来藏心,也是六祖大师说的佛性。妄心则是我们累世以来被愚痴障染污的心。由于我们有真心和妄心的存在,也就有了善恶的不同。当真心所显现时,就表现了善的方面称为善心,同样妄心显现 时,也就表现了恶的方面称为恶心。由此可知众生的善恶是与迷悟有关系的。要想让自己得“善法”、行“善事”,必须消灭愚迷,使心净化,不在有妄心的存在,但是六祖大师说:“净性在妄中,”,这又说明真心的妄心,虽有层次的不同,可彼此又是联系的,故不能离妄而去求真,要在妄中寻真。所以我们要清净身心,必须从自心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以后的道路打下根基。

  三、“顿”与“渐”

  (一)、“顿”与“渐”的区别

  从禅宗的传承中我们可知,自达摩大师传法到五祖弘忍大师座下,禅宗分成南北两宗,南宗以惠能大师为祖,北宗以神秀大师为祖。从此也就有了“南顿北渐”的两种修行方法,无论是顿还是渐,最终的目标都使自性现前,了脱生死,只不是有时间和层次的差别罢了。而六祖大师之所以推崇顿悟法门,主要是因为有他亲身的体验。但是六祖大师也不排斥渐修法门,大师说: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最后大师又告诉门人无论选什么法门,都必须做到“言下自见”方可获利。
  (二)顿悟的特色

  在《坛经》中六祖大师说: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也就是万劫以来的痴迷,通过顿悟刹那间就消失,使自性显现。从此使生命发生了完全的改变,得到了解脱自要。但是要想得到生命的解脱,还必须通过生命的“大博斗”。因此说顿悟法门并不是一接触,就当下见性的,它的成功也同“渐修”一样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到达。但从过程上相比“顿”要比“渐”适应的范围大,时间快。所以大师向众生传授顿悟法门,让众生通过“顿悟”达到“明心见性”。
  总之,六祖大师的禅法思想包罗了整个学佛的理论,可以说六祖和《坛经》的出现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大改革,也是中国佛教事业的一大进步。因此许多大师评论:“如果没有六祖和《坛经》的出现,中国佛教史将会改写。”

  参考资料:
  
  《六祖坛经》
  《金刚经》
  《维摩诘所说经》
  《中国禅宗史》

 
 
 
前五篇文章

戒律与生活

窥探诸法实相——缘起性空

楞严经中有关静虑无色的研究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后五篇文章

从二十四圣到耳根圆通(2)

从二十四圣到耳根圆通(1)

从“不立文字”说到“不离文字”

《坛经》的现代价值

唐代净土教宗师法照与五台山、并州关系新探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