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五)

  文:白云老禅师

  经 文

  复次,自在天王,得现前成熟无量众生,自在藏解脱门。善目主天王,得观察一切众生乐,令入圣境界乐解脱门。妙宝幢冠天王,得随诸众生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勇猛慧天王,得普摄为一切众生,所说义解脱门。妙音句天王,得忆念如来广大慈,增进自在所行解脱门。妙光幢天王,得示现大悲门,摧灭一切憍慢幢解脱门。寂静境天王,得调伏一切世间瞋害心解脱门。妙轮庄严幢天王,得十方无边佛,随忆念悉来赴解脱门。华光慧天王,得随众生心念,普现成正觉解脱门。因陀罗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世间,大威力自在法解脱门。

  问:“云何现前成熟无量众生,自在藏解脱门?”

  答:“现前,立刻而不等待,令无量众生即得成熟自在之解脱方法。”

  问:“云何观察一切众生乐,令入圣境乐解脱门?”

  答:“众生乐,乃世间暂时之乐;圣境乐,乃出世间法乐之境。”

  问:“云何随诸众生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

  答:“从形色,触色,感色等而发起爱乐之欲,以希望染着成业之造作;令于现行觉知欲成无明惑而烦恼,是欲生爱乐之苦源。”

  问:“云何普摄为一切众生所说义解脱门?”

  答:“摄,有摄受和摄折二途。摄受者,佛以慈心令众生感受饶益,因而皈依求解脱之道。摄折者,佛以大智能神威之力,折伏众生而皈依求解脱之道。”

  问:“云何忆念如来广大慈,增进自所行解脱门?”

  答:“不以分别缘境而行大慈,是如来广被众生之大慈心;如是知,如是忆念,增进自所行道之功德。”

  问:“云何示现大悲门,摧毁一切憍慢幢解脱门?”

  答:“同体大悲,具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之义;基于众生随业作行,不免分别计着,油然发起憍慢之心,是故示现同体大悲之心。”

  问:“云何调伏一切世间瞋害心解脱门?”

  答:“瞋而恨,害心起;佛以慈悲为怀,愍世间,怜众生,以定学调伏众生,以慧学,化解瞋恨。”

  问:“云何十方无边佛,随忆念悉来赴解脱门?”

  答:“念佛法门中,贵在忆念,如儿女忆念爹娘,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诸佛因众生示现,如是行修,十方无边佛,必将应忆念之虔诚,悉来赴诸法缘。”

  问:“云何随众生心念,普现成正觉解脱门?”

  答:“众生的起心动念,有业力,随所作,有道种,遇缘发;华光慧天王,得是普现成正觉解脱门。”

  问:“云何普入一切世间大威力,自在法解脱门?”

  答:“世间之财、色、名、食、睡等诸欲,具有大诱惑之威力;若依佛陀教法,解行清净而无染着,即是自在法,亦为入道之门。”

  经 文

  尔时,自在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自在天众,而说偈曰:

  佛身周遍等法界  普应众生悉现前

  种种教门常发诱  于法自在能开悟

  世间所有种种乐  圣寂灭乐为最胜

  住于广大法性中  妙眼天王观见此

  释 疑:

  佛陀之应化身,周遍法界,普遍应化示现于众生之现前;示现之时,以不同的教法,成为发起菩提心之诱因,务期促使众生于教法中,能够自在的开启觉悟之门。基于世间种种乐意,止于暂短,而佛法中之净乐,以寂灭无生最为第一。何以故?法界实相之真如性,乃万法之体;在染在净,于有情、非情、无情等之实性,其性本空,不改不变,不生不灭故。

  如来出现遍十方  普应群心而说法

  一切疑念皆断除  此妙幢冠解脱门

  释 疑:

  佛陀一旦出现人间,非止于一国一地区,应身所至,遍及十方世界,为的是普应广大群之心意,宣导佛陀济世度人的菩提法径;令使众生于人道中,所生起的一切疑惑,悉皆断除而生起信道(菩提)之心。

  诸佛遍世演妙音  无量劫中所说法

  能以一言咸尽说  勇猛慧天之解脱

  释 疑:

  诸佛出现,遍满十方世界,演绎妙法之音声,从无始以来,于无量劫中,即已宣说;唯诸佛所说,法门无量,往往一言半句,即能道尽妙法之要;如是解脱之门,乃勇猛慧天王,得普摄为众生说法义入佛之道。

  世间所有广大慈  不及如来一毫分

  佛慈如空不可尽  此妙音天之所得

  释 疑:

  世间虽有广大慈善之心,但较之如来,不及一毫一分。何以故?为佛陀之大慈,犹如虚空般既广泛,且又深入,难以言语可说可思议者;如是法义,微妙境界,乃妙音句天王入佛之道。

  一切众生慢高山  十方摧殄悉无余

  此是如来大悲用  妙光幢王所行道

  注:殄──添也。摧殄者、折灭之意。

  释 疑:

  众生的贡高我慢,以现代语言来说,即是强烈的自我意识;由于自我意识太过强烈,以致断丧许多发现菩提的机会。因此,佛它以同体大悲之心,运用如来十种智力,与之折灭其障道习气。所谓如来十力者,即是:

  1、知觉处非觉处智力。

  2、知三界业报智力。

  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4、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智力。

  5、知种种解智力。

  6、知种种界智力。

  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8、知天眼无碍智力。

  9、知宿命无漏智力。

  10、知永断习气智力。

  慧光清净满世间  若有见者除痴暗

  令其远离诸恶道  寂静天王悟斯法

  释 疑:

  智能之光,是运作之时,能发挥饶益性的效用,故说若有见(现)者,能除痴暗,令使远离恶道,不受苦苦之报;如是解脱之法,乃寂静境天王,所体悟之门。

  毛孔光明能演说  等众生数诸佛名

  随其所乐悉得闻  此妙轮幢之解脱

  释 疑:

  毛孔乃出垢之处,垢净光丽明洁,此处乃言,喻佛演说,非一理一法,多如众生之数,凡众生所乐闻之法,悉能随缘随境,应机契合而为之演说;如是善巧方便之法,乃妙轮庄严天王所得之解脱门。

  如来自在不可量  法界虚空悉充满

  一切众会皆明睹  此解脱门华慧入

  释 疑:

  一切无碍,即是道清净后所证之自在,于经中说:有各说不同,唯如来所证自在,乃不可称量之数;因如来之无碍自在,于理圆通,于法圆通,于行圆通,像虚空一般,充满法界;如是入道所得解脱之门,乃华光慧天王已经得入妙道之事。

  无量无边大劫海  普现十方而说法

  未曾见佛有去来  此妙光天之所悟

  释 疑:

  大劫海,言劫波之数繁多,有若大海之水量,其分别时数,众生于中经历,无论因果关系,因缘法则,涉及业或道的力用,皆谓之一劫、或劫波,但劫有大中小三等;此偈颂中所言,是譬喻佛陀说法,普现十方,其分别时数无量无边。

  又谓未曾见佛有去来,乃指如来随众应念之行为,不以来去往还而计分别时数;如是胜妙之境,乃因陀罗妙光天王所悟解脱之道。

  经 文

  复次,善化天王,得开示一切业变化力解脱门。寂静音光明天王,得舍离一切攀缘解脱门。变化力光明天王,得普灭一切众生痴暗心,令智能圆满解脱门。庄严主天王,得示现无边悦意声解脱门。念光天王,得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解脱门。最上云音天王,得普知过去一切劫,成坏次第解脱门。胜光天王,得开悟一切众生智解脱门。妙髻天王,得舒光疾满十方虚空解脱门。喜慧天王,得一切所作无能坏,精进力解脱门。华光髻天王,得知一切众生业,所受报解脱门。普见十方天王,得示现不思议众生,形类差别解脱门。

  问:“云何开示一切业变化力解脱门?”

  答:“所谓业变化力,即言善业因乃受乐果之力用,恶业因乃受苦果之力用;准此力用,分别轮回六道,依业受果报于不同的环境。”

  问:“云何舍离一切攀缘解脱门?”

  答:“攀缘,攀附缘境,满足个己贪欲之心念者;亦即言,心乃能缘,境乃所缘,心境染着,往往破坏菩提道,故须远离舍的,莫为所缚!”

  问:“云何普灭一切众生痴暗心,令智能圆满解脱门?”

  答:“痴暗心,即愚迷顽固之我意识;唯智能圆满之力用,方可令使去缚而得解脱。”

  问:“云何示现无边悦意声解脱门?”

  答:“悦意声,即四摄法中之爱语,令使生起欢喜亲切之感,是善巧入道之门。”

  问:“云何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解脱门?”

  答:“一切佛之福德相,是从修因证果而具者,亦即佛陀所具足之福德身相。如:菩提、愿、化、住持、庄严、势力、如意、智、法等,以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举凡福德所聚于一佛身者,实难以数量计。”

  问:“云何普知过去一切劫,成坏次第解脱门?”

  答:“劫,基本上有成、住、坏、空四劫。一般常说三大阿僧只劫,以及所谓大中小劫、磐石劫、芥子劫,甚至一里劫,万里劫等;不过,于三大阿僧只劫而言,若谓因果感报之分别时数,更有刹那刹那劫。”

  问:“云何开悟一切众生智解脱门?”

  答:“一切众生智,即是世间智,举凡世间之一切知识和经验。”

  问:“云何舒光疾满十方虚空界解脱门?”

  答:“舒光,即柔和惬意之光,意谓佛光,洋溢慈悲与智能之功德力。”

  问:“云何一切所作无能坏,精进力解脱门?”

  答:“精进之力,建立在信与勤之基础上;若能如是,则任何手段和方法,怎也不能阻碍或破坏。”

  问:“云何知一切众生业,所受报解脱门?”

  答:“业报应缘境而感果,无有次第顺序;亦即业报之显,有其因果关系,并须因缘契应,并非无由而生。”

  问:“云何示见不思议众生,形类差别解脱门?”

  答:“不思议,依未达其相等之修养者,而能可思可议之意。形类差别,是言生死轮回之事,颇有宿命通之意指。”

  经 文

  尔时,善化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善化天众,而说颂言:

  世间业性不思议  佛为群迷悉开示

  巧说因缘真实理  一切众生差别业

  种种观佛无所有  十方求觅不可得

  法身示现无真实  此法寂音之所见

  释 疑:

  业性,依意念发起时之善恶成份,表现于行为的造作,完成业之因,而后招至苦乐于未来果报的差别性;唯此差别,必须具有诱因,也就是业性相应于外缘之同或异熟性,方会契合而果现。

  众生因业而流转三界六道,学佛行人,往往以觉观的种种方法,希望净业而现道,但怎也觅不可得;殊不知法身的成就,缘自色身的本体。亦即业是色身,道是法身,而业之色身示现明显,有真实之感;道之法身,来自修行,示现不真实。于经中说,因业显道,道在业识之中;亦如烦恼即菩提,菩提从烦恼显现。

  (未完待续)

 
 
 
前五篇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

 

后五篇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释义(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释义(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释义(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释义(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释义(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