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一) 慧沼大师撰 传道法师审定 吕姝贞讲述 前言 “发菩提心”是成为大乘菩萨的关键,也是菩萨行的首要条件。至于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则备受大乘行者的关切与注目,甚至“凡夫菩萨”一词之定位,亦蒙受争议与质疑。因此,探其本源,明其流变,楬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之门径,已成为当代大乘行者修学的重要课题。 诚如《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六〈等见品〉(大正2.694a):“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可知:唯有在苦乐参半的人间,才能成就无上菩提。 再者,禅宗六祖慧能大师(638~713)的《坛经》(大正48.351c):“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也说明觉悟与世间是不能分离的,若欲离开世间的种种烦恼苦迫而求得无上菩提,即使遍访天下,犹如缘木求鱼,徒劳无功,遍寻不得。 晚近,继太虚大师(1890~1947)的人生佛教之后,印顺法师(1906~)对现代佛教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巨大贡献,就是依其研究中印佛教的成果,认为“人间佛教”,是佛法的重心,进而提出:“人间佛教”的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亦即“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1。藉以凸显佛是在人间修行圆满而成,并“希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的人间”2。 此外,依法相宗第三祖慧沼大师(650~714)的《劝发菩提心集》卷上〈五、劝发胜劣重广门〉(大正45.379b):“思惟十方三世诸佛初始发心,具烦恼性,亦如我今;终成正觉,为无上尊。”可知《劝发菩提心集》所揭示之“凡夫菩萨”、“菩萨行”,为现代社会人菩萨行者之圭臬,并与当代台湾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人菩萨行”之思潮相结合,且提供具体可行之方法,将佛法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以利于自觉觉他、济度众生、进趣菩提。因此,由人发心的“人菩萨行”是可行的,也是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推展的课题。 在汉传经论有关发菩提心之典籍中,慧沼大师的《劝发菩提心集》,实蕴含丰富之菩提心、戒律以及菩萨行等相关思想内涵,有鉴于其具有指导修行之重要性,但知悉者鲜少。为提供大乘行者修学之参考,今不揣浅漏,加以科判、标点、语译,分享大众,并请惠予指正,以便改进,庶免误导之愆。 壹、释题 首先,介绍《劝发菩提心集》的内容及作者。 一、释文题 《劝发菩提心集》是唐代法相宗第三祖慧沼大师(650~714),阐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重要著作。关于其内容与特色,略述如下。 (一)《劝发菩提心集》内容概述 关于《劝发菩提心集》的内容3,共分上、中、下三卷,六十门,约五万余字,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是辑录诸经律论中,赞叹菩提心胜德之文,藉以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劝发菩提心集》所引用的经论,在经典方面有:《文殊师利问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佛说法句经》、《菩萨璎珞本业经》、《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玉耶经》、《佛说十地经》等;论典方面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大智度论》、《发菩提心经论》、《弥勒菩萨所问经论》、《显扬圣教论》、《十地经论》、《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十住毗婆沙论》等。在所引诸经论中,最主要的仍是以《瑜伽师地论》为主4。乍看之下,似乎是类似文章之汇集;但是若进一步探讨,则不难发现上、中、下三卷各有其意义:卷上以劝发菩提心为主;从卷上〈九、依《观普贤菩萨经》忏悔受戒门〉,到卷下〈三、自受菩萨戒法〉之间,是解说与菩提心有关的戒律,并以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为主来作论述;卷下〈四、八胜五想门〉至〈三十四、恭敬合掌十功德门〉,则以戒律为中心,探讨日常的善恶行为所将招致的业果。 《劝发菩提心集》的内容分为三卷,兹分述如下: 1.卷上:劝发菩提心 诚如上述简介所云,卷上是以劝发菩提心为主,所以慧沼以九门分别解说: (1)明菩萨种姓相门:阐明菩萨所具备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等六波罗蜜多种姓相,以及若有放逸、依附恶友、心迷乱等四随烦恼,虽具有菩萨的六种特质,亦无法成就无上菩提。反之,则能。 (2)明发心因缘门:主要说明菩萨最初发心的五种性质,及发心之外在、内在条件与作用力。首先阐述菩萨最初发心的自性、行相、所缘、功德、最胜等五种相,其次阐述见闻增上、正法闻信、护法增上、见恶增上等四缘,以及种姓具足、善友摄受、悲心无间断、于苦无怯等四因,最后并加上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等四力。 (3)显胜负论门,或称显胜门:此段内容中主要引用《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十地经论》,以三大经论详述菩萨发心的殊胜功德。 (4)譬喻赞叹门:以譬喻的方式,来赞叹发心的殊胜功德。 (5)劝发胜劣重广门:说明发心的胜劣(虽说为下劣发心,但是即使是下劣的最初一念发心,也能获得即使以百千万劫也说明不尽的广大福德果报。何况是一日一月一年的发心?这也就是以最不殊胜的下劣发心来凸显发心的殊胜。)其次,阐述发心的相状,更就发心的因缘作种种广说。 (6)立誓发愿门:所谓的“发菩提心”,常仅止流于耳熟能详的佛教术语,而未能真正付诸实践,因此,“发菩提心”必须透过立誓发愿以及确实实践等具体步骤,才能完成,所以特立此门。此门详述菩萨若能以十大愿持正法行,再以六大誓愿制御放逸心,则必能精进修集六波罗蜜,成就无上菩提。 (7)复说发心及哀愍门:阐述发心的动机与目的,尤其是阐明必须以哀愍、救济、利他众生作为发心的动机,才能正确掌握发菩提心的内涵。 (8)杂明修行及退不退门:此中谈及第七门所未详述的菩萨修行种种相的五希奇、五种相、五处,以及使菩萨退转修行的五法、七法。此外并叙明成就不退转的八法、五种法等。 (9)依《观普贤菩萨经》忏悔受戒门:先依《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明六根的忏悔灭罪。其次说明行者若欲具足大乘菩萨戒,则应忏悔诸罪,行三归依,并自己发誓接受六重法、八重法。 2.卷中:相关的戒律 这部分慧沼以十七门解说与菩提心有关的戒律,以下分述十七门内容如下: (1)赞受戒门、(2)显过劝持戒门、(3)护戒门等三门,依次如其篇名所示:是在赞叹受戒、劝发持戒、阐明护戒。 (4)受意门:阐述持戒的目的。(5)受益门:说明持戒的利益,即能生六波罗蜜。 (6)受正门:系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揭示之佛子上、中、下三品受戒法。 (7)受戒得益门:以“净发出家”、“妇人偷食”、“高王出家”等故事,揭示受戒的利益。 (8)受十善戒门、(9)赞忍护戒门、(10)白衣互受门、(11)供养门、(12)供养见利门、(13)障治门、(14)胜劣门、(15)善友 门、(16)杂行门、(17)妇行门,从第八门至第十七门之内容,则如各门名称所示事项,引用《十地经论》、《佛说法句经》、《佛说尸迦罗 越六方礼经》、《玉耶经》、《弥勒菩萨所问经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文殊师利问经》来加以阐释。 3.卷下:行为的业果 卷下主要是以戒律为中心,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善恶行为所将招致的业果。慧沼以三十四门分别解说如下: (1)受菩萨三聚净戒门:本门又称“大唐三藏法师传西域正法藏受菩萨戒法”,为从他受菩萨戒法,是法相宗受三聚戒法的要文。内容叙述不远千里地跟随戒师接受菩萨戒法。 (2)得舍门:其本意是欲就前门戒法,而发得戒体之得舍作分辨。但是,并没有言及得,而是依《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就犯四种他胜处法的舍戒作论述。 (3)自受菩萨戒法:在此则是述及不能从他受戒时的自受菩萨戒法。 (4)八胜五想门:说明菩萨行之八种殊胜行相,菩萨以五相(如圣人、父母等)观想一切众生之殊胜。 (5)听法仪、(6)说法门、(7)摄生方便门、(8)求法门、(9)入法门、(10)应护正法门,此第五门至第十门,乃旨在叙述菩萨闻法时的心念,以及说法的心念,皆以利益有情为首要。 (11)六度十种分别门、(12)七似饶益门等,第十一门至第十二门是依《大乘庄严经论》谈六度、七似饶益。 (13)菩萨五悕望门:阐明菩萨常希望六度增长、六蔽损减、成就众生、胜进诸地暨成就无上菩提等五项。 (14)六决定应作门:揭示菩萨由六度增上,而得财成、生胜、不退、修习、定业、无功用等六决定,更说明欲成就六度,应作供养、学戒、修悲、勤善、离諠、乐法等六事;欲令六度圆满,应常作厌五欲、自省过、耐苦、修善、不味、不分别等六事。 (15)六度九种分别门:依《瑜伽师地论》所说,将六度作九种分别,详论六度之实践法要。 从第十一门到第十五门止,可说是从各方面考察菩萨行的六度。 (16)五相名波罗蜜门:此说明布施度的五种相。别释六度中的布施,有无著、无恋、无罪、无分别、回向五种相。 (17)七相施等清净门:此说明布施度的七种相。阐明菩萨所行惠施,由施净、戒净、见净、心净、语净、智净、垢净七种相乃得清净。 (18)七非田不应施与门:此说明形式上是布施,却非真实布施的七个情形。亦即阐述当乞求者极大暴恶、劝为善事终不能得、心怀染污为染污事而有乞求、为损恼而有乞求等七个不应布施的情形。即使布施,也非真实布施。 (19)四摄如度九种门:依《瑜伽师地论》所说,以九门分别菩萨摄引众生的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 (20)各九得果门:阐明第十九门所说四摄九门所得果,能感得无上正等菩提。 (21)十业得短命报门、(22)十业长寿报门、(23)十业多病不病门、(24)十业丑好报门、(25)十业生下上族门,第二十一门至第二十五门之内容,是揭示现实行业诸相,所感得的结果。 (26)礼塔十功德门、(27)施盖十功德门、(28)施幡十功德门、(29)施饮十功德门、(30)施衣十功德门、(31)施器及饮食得十功德门、(32)施香十功德门、(33)施灯十功德门、(34)恭敬合掌十功德门,第二十六门至第三十四门之内容,是详述礼塔、布施各种物品及恭敬合掌,可获得之功德,各门皆由题名所示,即可知其内容。 以上三卷六十门,正如日僧睿尊(1201~1290)所言(大正45.408b):是“发心修行之要路,菩提涅槃之大基,求佛行人不可不崇依之”,其任何一门都是佛道修行之资粮。 在学术上特别重要的,是《劝发菩提心集》所载的从他受菩萨戒法及自誓受戒法等,且在后世一直都是南都戒法,特别是日本镰仓时代由大悲(觉盛上人的谥号,1194~1249)、兴正(睿尊上人的谥号)二大菩萨所复兴的南都戒法的指南。 此外,日僧睿尊记《劝发菩提心集流壅记》5一卷,是唐.慧沼撰《劝发菩提心集》三卷的唯一注释书。然而,该书并不是全文注释,而只是解释其中重要内容,故仅有十二页。内容系参照慈恩的《大乘法苑义林章》和道伦的《瑜伽论记》来加以注释。而著者兴正菩萨从日本法相宗僧解脱上人贞庆(1155~1213)听讲窥基的《表无表章》,采取法相宗的立场来阐明戒律,由此可知其述作《流壅记》之意趣。 《劝发菩提心集》自慧沼撰述以来,约六百年一直是被传写秘藏,直到日本正应三年(1290),才有兴正菩萨开始印施;而《流壅记》一书可能也是同时刊行的。 (二)《劝发菩提心集》的特色 《劝发菩提心集》具有下列特色: 1.“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之重要典据 众所周知,玄奘大师(600~664)不惜身命,决心西行求法的动机,即是“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6因而历经千辛万苦,取回梵文典籍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予以汉译,更加完备汉译佛典,功实不可没。其中《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更是最重要之译作,并被视为当时的佛教百科全书;但由于卷帙浩瀚,加以法相宗式微,在崇尚简约的中国,并未广泛留传。 《瑜伽师地论》不但具有丰富的大乘菩萨思想,对菩提心的相关论述,在大乘佛教论典中是最为完整的7。所以,不仅是佛法中之瑰宝,更是现代人修习佛法之指南。但过去由于取得经典不易,无法将这些思想弘传开来;幸蒙唐代法相宗第三祖慧沼大师撰《劝发菩提心集》,将《瑜伽师地论》及诸经论中,有关菩萨行之微言大义适当拈出,有条理有组织地分为三卷六十类,颇便利修习者依循。 慧沼大师之作,相较于《瑜伽师地论》,内容虽已精简许多,但篇幅仍多于净土宗第十一祖清朝省庵大师(1686~1734)之〈劝发菩提心文〉8,所以,至今仍鲜为人知,且少有单行本留传。综观台湾地区,亦仅有台南妙心寺传道法师曾于民国七十四年起,醵资抽印取材自《大正藏》的单行本9,而以六年之光阴详加解说讲授。 2.文辞丰美,义蕴深远 从古代译场之运作即可得知:译经是一件艰辛的事情,而译作每每著重于信、达、雅三方面;所以,参与译经者之外语能力与本国母语的运用能力,不但需要充分呈显其义理思想,更要兼顾修辞艺术。而现今从事佛典研究,往往因著重义理或梵巴原典的探讨,而忽略汉译佛典之地位10及修辞风格,从《劝发菩提心集》中,更可看出其丰富多元的修辞特色,例如:广取诸“譬喻”来赞叹菩萨的圣德;运用“映衬”,来凸显文义;以“引用”法,援引诸经论,来劝发菩提心;用“析字”法,言简义赅的显扬大乘行;用“排比”法,来壮大声势,使之理达而深刻。11不但让全文之辞格更加生动活泼,并能增进义理之领会。 3.佛法纯正,内容丰富 综观汉传有关“发菩提心”之典籍中12,可知《劝发菩提心集》为佛教“发心”行菩萨道之重要典籍,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是不杂异说的印度纯正佛法。汉地佛学源自印度,历代祖师大德无不深受印度佛学之启发,并加以融会贯通,阐扬而光大之13。而《劝发菩提心集》是祖述历代有关“发菩提心”之重要典籍,因此,为纯正之佛法。 慧沼大师这种“忠实地抄集”之著述手法,若就当时情况而言,并没有不当之处: 一则,由于此一著作方法,亦为当时普遍可见之做法,如:《瑜伽师地论》14、《大乘庄严经论》15、《摄大乘论》16等,甚至五代末宋初的《宗镜录》17 亦皆如此。 再则,因该作法乃为现今修辞学上常见之“引用”法。 第三,若就《劝发菩提心集》之“集”字而言,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所载,原义为“群鸟在木上也”18。亦即“集”字原为鸟类栖息、聚集之意。因此,后世把散开的事物聚合在一起,也称为“集”,如:集合、收集等复合动词皆采用此义。而且,中国传统图书四部分类的第四部──集,就是收集诗、文等作品汇编而自成一类,因此“辑录诗文等的书籍”就称为“诗集”、“文集”。此外,颜师古(581~645)注《汉书》也对“辑”、“纂”二字,作如下之阐释:“‘辑’与‘集’同,‘纂’与‘撰’同。”19其中的“辑”字有搜录后整理之意,“撰”字有著述、编纂之意,“纂”字有编辑、汇聚之意。因此,署名慧沼所撰之《劝发菩提心集》,实具有辑录古代“发菩提心”的相关文献而后加以纂述之义。 至于第四项理由,则可由“述”字之意义谈起。所谓“述”,意谓阐述他人的学说。在《论语.述而》,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0关于“述”的意义,从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即已有如下之解释:“述,循也。”21可知即为遵循之义,也就是遵循前人所开创者。开创者,谓之“著”;遵循者,谓之“述”。所以萧梁.皇侃(488~545)《论语集解义疏》中解释为:“述者,传于旧章也。”22因此,“述”可以说是“古已有之,有所承因”23之作品。清代著名经学家焦循(1763~1820)曾为“述”下了明确的定义,他说:“已有知之觉之者,自我而损益之。或其意久而不明,有明之者用以教人,而作者之义复明,是之谓述。”24由此可见,因循旧说虽有其必要,但却不能仅止于继承,对于前人的创作,还须有消化、理解、领会的过程,并且可能还会对原作有所增益、删订,使之更正确、完整。今人杜泽逊氏尝指出:“汉魏以来大量著作,说起来实际上大都是‘述’……儒家系统汗牛充栋的书籍,几乎都是祖述六经的,基本上应归于‘述’的行列。……著、述虽不同,而其产品之高下,却不可依据是著是述而论,述的作品也不乏传世力作,其难度亦未必在著作之下。”25例如:李善注的《昭明文选》,广为后人所采用,即是一例。此处旨在说明“述”之著述手法,乃为古代著作之常见情形,更何况“述”之作品的质与量,未必亚于“述”所采用的原著。 其次论及“祖述”之意,《中庸》有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26意即孔子学习讲述阐发尧、舜、文王、武王等古代圣贤之道德典章,以作为当时人民学习的榜样。东汉.班固(32~92)《汉书.艺文志》也引用:“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一语,而唐.颜师古注《汉书》对“述”加以说明:“述,修也。言以尧舜为本始而遵修之。”27根据笔者管见,慧沼虽未明白宣示自己的著作态度和方法,但他的《劝发菩提心集》之著述方法,其实已蕴含“述”之因素。 从以上四则因素而言,足见慧沼当时著书之一般情况,且根据笔者所作《“劝发菩提心集”本文与引用原典对照表》中显示,慧沼大师并非一字不漏的抄录,而是经过抉取、组织、调整、精要且审慎编排而成! 从以上论点而言,在汉传的有关“发菩提心”之典籍中,除了慧沼大师撰的《劝发菩提心集》,具有可靠性典据之外,其他皆依“来源仍有争议的《起信论》立说”28,足见《劝发菩提心集》之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为此,现代重新探讨《劝发菩提心集》之思想内涵,实有其必要与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但是现存印度所传经论中,有关“发菩提心”的重要典籍,更是大乘行者的修学宝典。 4.富含现代意义──与“人间佛教”思潮相映成趣 《劝发菩提心集》明确的针对凡夫菩萨之行止来作探讨,重于日常之实践德目,主要劝发凡夫发心,修学菩萨行,以成就无上菩提。所以,其不但条陈发心之要件,以及受戒、菩萨行之门径,更具有阐释凡夫修行的相关课题。 这种藉由人身修学菩萨行圆满而成佛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古代印度佛教所本有的,且历久弥新。如《增壹阿含经》〈等见品〉(大正2.694a):“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以至现今台湾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不但是佛法的重心,更关涉到一切圣教的发展。所以其不但适应时代,且契合于佛法真理。因此,由人发心的“人菩萨行”是可行,也是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推展的课题。 从慧沼大师的《劝发菩提心集》中,更可看出“凡夫菩萨”之可行性,以及其修学法门,实为现代学佛行者提供有次第性之指南。而印顺导师所揭示的“人间佛教”思潮,亦已蔚为风气,因此《劝发菩提心集》不但为人菩萨行者提供修学门径,更富含现代意义,与“人间佛教”之要义相映成趣。就《劝发菩提心集》之价值而言,在汉传菩提心经典发展史中,是一重要之里程碑。对后世同类型作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5.修学门径,值得推广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修学法门,在大乘佛教中极度受到重视。唐僧慧沼大师的《劝发菩提心集》,是有关“发菩提心”的专门著作之一。它以《瑜伽师地论》为经,以诸经律论为纬,纵横交错,环环相扣,组织严密,条陈人菩萨行之修学门径,内容丰富,弥足珍贵,切合现代社会之需求,不但为有心修学菩萨行之重要实践法门,更值得加以弘扬。 二、释人题 《劝发菩提心集》署名“翻经沙门慧沼撰”。 撰,即是作、著述、编纂之意。 翻经,即译经。因慧沼大师曾担任译场的证义大德,故称为翻经沙门。 沙门,为出家修道者之通称。即指剃除须发,息灭贪嗔痴等诸恶不善法,调御身心,勤修戒定慧诸善法,以期证得涅槃境界之人。 慧沼,是唐代慧沼大师。关于慧沼大师的生平与思想特色,请参阅本刊第82期(页27~34)、84期(页29~36)所载:〈慧沼的生平与思想特色〉一文,故于此不再赘述。 注释: 1.印顺导师,《佛在人间》(新竹县竹北市:正闻,民89年10月),页99。 2.印顺导师,《华雨集(五)》(台北市:正闻,民82年4月),页19。 3.主要参酌日本学者结城令闻撰,〈劝发菩提心集〉、〈劝发菩提心集流壅记〉,收录于《佛书解说大辞典》第2卷(小野玄妙编,台北:新文丰),页109~111,并加上笔者个人研读所得。 4.参见拙作《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页124,﹝表六﹞所载:《劝发菩提心集》引用《瑜伽师地论》页数比率,占全部引用经典的37.8%,高居第一位,足见《劝发菩提心集》是以《瑜伽师地论》为主要之引用典籍。 5.收录于铃木学术财团编集,《增补改订日本大藏经?第六十七卷?戒律宗章疏二》(东京:讲谈社,昭和51年1月),页353~364。 6.唐.慧立本、彦悰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收录于《大正藏》第50册,页222c,玄奘大师有感于:“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大正50.222c)此外,也浩叹:“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大正50.225c)于是,为了释疑当时中国唯心大乘的论诤,遂誓愿西行依戒贤大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以探求唯识的本源。 7.田上太秀著《菩提心?研究》(东京:东京书籍,1990年),页373。 8.收录于清.周安士,《安士全书》(台南:和裕,1998年),页969~981,共13页。 9.《劝发菩提心集》(台南:妙心寺,民74年),封面并请国宝级书法家朱玖莹氏题字。 10.印顺导师著,《以佛法研究佛法.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台北:正闻,民81年2月),页267:“‘瑜伽’唯识:汉文非常完备,有《十地论》、《摄论》、《成唯识论》三大家。藏文系以安慧派为主,近于汉文的摄论家。而汉文正统的唯识家,是以护法为主的。《成唯识论》代表了陈那、护法、戒贤,这一学系的大成,为汉文圣典的瑰宝!”由此可知在瑜伽唯识方面,汉译佛典是颇为完备的。 11.有关《劝发菩提心集》的修辞特色,请参阅拙作《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页95~148。 12.陈玉蛟(如石法师),〈“发心”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民79年4月),页209:“《续藏经》中有关发心的论著有四部,它们都是唐代的作品。其中,《劝发菩提心集》纯粹是印度经论的钞集。”此外,还有法藏的《华严发菩提心章》、潜真的《菩提心义》、裴休居士的〈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省庵的〈劝发菩提心文〉。 13.玄奘大师为释疑当时中国大乘的论诤,遂誓愿西行前往印度求法,直探本源。印顺导师因感于当时的佛法与经典所述有出入,而决定治印度佛教史,以探其本源,明其流变,抉择而洗炼之,均启发后人。 14.保气玉泉著,《唯识诸经论组织系统.第三 章 瑜伽师地论所引诸经论对照表》,收录于蓝吉富主编《佛典研究(续编)》(台北县中和市:华宇,民77年6月),页79~89。 15.保气玉泉著,《唯识诸经论组织系统.第六章 大庄严经论关系诸经论对照表》,收录于蓝吉富主编《佛典研究(续编)》(台北县中和市:华宇,民77年6月),页111~123。 16.保气玉泉著,《唯识诸经论组织系统.第七章 摄大乘论所据经论对照表》,收录于蓝吉富主编《佛典研究(续编)》(台北县中和市:华宇,民77年6月),页125~135。 17.王翠玲撰,《永明延寿研究》(日本: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博士论文,2000年3月)。 18.清.段玉裁注、汉.许慎撰、鲁实先补,《说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民67年11月),页149下。 19.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97),页1717:“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因此,颜师古注:“辑与集同,纂与撰同。” 20.杨伯峻编著,《论语译注》(台北:明伦,民60年10月),页71。 21.清.段玉裁注、汉.许慎撰、鲁实先补,《说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民67年11月),页71上。 22.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页85。 23.杜泽逊撰,《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4月),页38。 24.焦循著,《雕菰集(二).述难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页103。 25.杜泽逊撰,《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4月),页39~40。 26.杨祖汉编著,《中庸义理疏解.第三十章》(南投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民72年),页158。 27.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97),页1728。 28.陈玉蛟(释如石),〈“发心”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民79年4月),页224。 《妙心法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