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
  蔡荣婷
  中正中文学术年刊
  创刊号(1997)
  页139-170
  --------------------------------------------------------------------------------
  壹、前言
  以牧牛譬喻修心历程的禅宗诗歌 (注一),两宋以来为数甚多。此类以牧牛为主题的诗歌,通常是以“牛”象征吾人之“心”,所以 “牧牛”即是“牧心”。其中汇集多首体制相同的诗歌,从牧人寻觅忘失的“心牛”起始,透过牧人与牛的互动关系,依序表现禅宗宗教实践的开展历程及终极关怀者 (注二),本论文称之为“牧牛诗组”。今日所见的牧牛诗组,往往与多幅牧牛图相搭 配,形成汇集文学、绘画、宗教等多重元素的繁复组合 (注三)。由于牧牛诗组具有多元复合的特色,因而探讨其文学特质、组织架构、思想内容与宗教意涵等相关问题,将有助于吾人更深入的了解禅宗文化。换言之,就禅宗文学、
  --------------------------------------------------------------------------------
  注 一:本论文所谓「诗歌」采广义的定义,泛指有声韵可歌咏之文,涵括诗、词、曲、歌谣、赞、偈颂......等体裁。
  注二: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一词,由德国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lich)提出,用以界定宗教本质的要素,原未特别指涉到对世间的态度,吴汝钧引申其定义,并以之表征禅宗建立于入世方面的人生意义与目标。本论文采用吴汝钧的观点,详见吴汝钧:〈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页326,台北,1991。
  注三:有关牧牛诗组的特色,详见蔡荣婷:〈北宋牧牛诗析论〉,发表于「第二届宗教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浸会大学主办,1997年3月23─26日,页1─29。
  页140
  历史、思想、艺术等层面的研究而言,牧牛诗组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素材。
  目前已知的牧牛诗组约有11种 (注四),见载于禅籍者有8种,禅籍未载者3种 (注五)。见载于禅籍的牧牛诗组,多为两宋时期的作品,其中又以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 (注六)最为人所热知,流传也最广,而中外学界有关此篇作品的研究,亦已有丰硕的成果。至于禅籍未载者,目前已知有3种:其一为唐湘山宗惠禅师〈牧牛歌〉10首,收录于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一文 (注七);其二为哈拉浩特出土的文献,由8首牧牛诗组成,孟列夫《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 (注八)的编号是270,目前藏录于俄国;其三为〈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刻存于中国四川省大足县宝顶山大佛湾石窟,大足文物保管所的编号是30号 (注九)。
  --------------------------------------------------------------------------------
  注四:详见蔡荣婷:〈北宋牧牛诗析论〉,此11种类型不包括「和颂」诗祖。
  注五:本论文所谓“禅籍”,涵括如下之范畴:1.灯录类文献,如:永安道原《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51册)、大川普济《五灯会元》(《卍续藏经》,第138册)......等。2.僧传类文献,如:道宣《续高僧传》(大正50)、赞宁《宋高僧传》(大正50)、觉范慧洪《禅林僧宝传》(卍续137)......等。3.语录类文献,如:僧挺守赜《古尊宿语录》(卍续118)、石霜楚圆集《汾阳善昭禅师语录》......等。4.禅门文学作品集,如:慈远述《十牛图颂》(卍续113);大白山普明撰,明?胡文焕刊《十牛图颂》(卍续113);子升、如佑录《禅门诸祖师偈颂》(卍续116)......等。5.禅门笔记,如:觉范慧洪《林间录》(卍续148)、仲温晓莹《罗清野录》(卍续142)、枯崖圆悟《枯崖漫录》(卍续148)......等。
  注六:载于《卍续藏经》,第13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在台影印本,页917一920。
  注七: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原载于《文教丛刊》,第7期,1947。转载于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编着之《大足石刻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页102一118。
  宗慧禅师的「慧」字,王恩洋氏作「惠」,因此本论文凡引用王文者,皆作「宗惠」。
  注八:俄.孟列夫着,王克孝译:《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页216。以下简称为《孟录》。
  注九: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编:《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页242一244。
  页141
  禅籍末载的牧牛诗组,学界已有所注意,也有学者进行研究。如王恩洋的〈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龙晦的〈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 (注一0)、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第3卷〈四川石窟中道教、佛教题材内容的研究〉 (注一一),均以唐湘山宗惠禅师〈牧牛歌〉与〈杨次公证道牧牛颂〉为研究对象,对于撰述者、诗歌体裁、著作年代、思想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亦已提出初步之研究成果。至于《孟录》270号牧牛诗组残卷的研究,主要有孟列夫的《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柴剑虹的〈俄藏黑城出土释道诗词写本简析〉 (注一二)、蔡荣婷的〈《孟录》270号牧牛诗残卷考释〉 (注一三)。禅籍未载的3种牧牛诗组,由于我已撰写〈《孟录》270号牧牛诗残卷考释〉一文,探讨此篇作品的文献、文学、思想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不再赘述。其余二种,囿于篇幅,无法兼及,而其中唐宗慧禅师〈牧牛歌〉因缺乏文献左证,所以前贤虽已有所探究,但是有关撰述者、著作年代,文学表现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考索论证。此外,牧牛诗组多为宋代作品,唯独此篇标示为唐人作品,倘若此篇作品真是唐人作品,将有助于厘清禅宗文学、思想的开展脉络。职是之故,大足石窟刻存的〈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将另外撰文探究,本论文拟先以唐宗慧禅师〈牧牛歌〉为研究对象,并承续前人的研究基础,对此种禅籍未载的诗组,辑录其原文,并考察论析有关文献、文学、思想等方面的问题,裨能厘清牧牛诗组的源流及其开展脉络,使禅宗以牧牛为主题的
  --------------------------------------------------------------------------------
  注一0:龙晦:〈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中华文化论谭》,第4期,页44一48,1994。
  注一一:胡文和:〈牧牛图〉,载于《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第三卷〈四川石窟中道教、佛教题材内容的研究〉(五)「禅宗系统的造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页319~324。
  注一二:柴剑虹:〈俄藏黑城出土释道诗词写本简析〉,《潘石禅先生九秩华诞敦煌学特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页215一223。
  注一三:蔡荣婷:〈《孟录》〉270号牧牛诗残卷考释〉,《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嘉义,1996,81一98。
  页142
  文学现象,呈亲出更完整的面貌,进而协助吾人更深入的了解禅宗文学、思想、历史的流衍与开展。
  贰 、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辑录
  此篇作品载录于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一文,据王氏所云:「近年吴梦龄居士作《法鼓》,载有〈唐湘山宗惠禅师牧牛歌十首〉,录之于次 ,俾欲深知牧牛之意者,得观览焉。……」 (注一四),是知此篇作品实是转载自吴梦龄的《法鼓》。吴梦龄所载应有其依据,然因王氏文中并未论及,而撰写论文期间亦尚未觅得《法鼓》,故不详其原始典据为何。为便于讨论,兹依王氏所载〈牧牛歌〉迻录原文如下:
  一、未牧。落日映山红,放荡西东,昂藏头角势争雄。奔走溪山无定止,冒雨冲风。涉水又登峰,似虎如龙,狂心劣性实难从。到处犯人苗与稼,鼻未穿通。
  二、初调。可意这头牲,永日山行,穿来蓦鼻细调停。珍重山童勤着力,紧紧拘拧。水草要均平,照顾精明,狂机偶触莫容情。收放鞭绳知节侯,久久功成。
  三、受制。渐渐息奔波,牵过前坡,从容随步性平和,度水穿云虽自在,且莫随他。又向那山窝,细看如何?低头缓步慢逶迤。须用鞭绳常管顾,定不磋跎。
  四、回首。久久用功深,自在泉林,芒绳轻系向清阴。任性回头不着力,息却狂心。又且看浮沈,细究幽寻。收来放去别无侵。还把绳头松又紧,一刻千金。
  --------------------------------------------------------------------------------
  注一四: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同注7,页111。
  页143
  五、驯伏。调伏性安然,任过前川,青山绿水去来还。虽有鞭绳无用处, 狂劣都捐。这边又那边,泉穴云巅,悠游踏断白杨烟。日暮归来无挂碍, 何用牢牵。
  六、无。任意去西束,到处从容,横身高卧柳阴中。笛声吹出无思弄,快活阿童。浅缘间深红,景物融融,歇肩稳坐意忘工。忆昔劳心空费力,露地全供。
  七、任运。绿杨芳草边,任运天然,饥来大嚼渴吞泉。踏转溪山随处乐,在在逢源。横卧万峰前,景物幽闲,山童熟睡不知年。抛置鞭绳无挂碍,好个灵。
  八、相忘。物我两形忘,月印沧浪,白云影里白牛行。牛本无心云自静,彼此相当。交对露堂堂,何用商量,山童不复着提防。云日人牛都自在,端的家常。
  九、独照。忒怪这牛儿,不记吾谁,阿童霁晓独横吹。山北山南皆自得,二作俱离。拍手笑嘻嘻,乐以忘疲,逍遥物外且何之。若说无心即是道,犹欠毫厘。
  十、双忘。无相大圆融,不立西东,人牛何处杳无踪。子夜赤轮浑不照,八面玲珑。魔佛总成空,凡圣消融,冰沙发焰耀天红。枯木枝头花灿烂,绝没香通。
  有关此篇作品的研究并不多见,王恩洋虽然注意到这篇诗组并且载录原作,但是并未触及作者、体制、内容、文献出处等问题之探讨。这些问题在龙晦、胡文和的撰述中,始有较深入之探索。龙晦的〈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一文,发现这十首组诗的句式均是54774、54774,其格律与上下片各27字、5句、押4平韵的〈浪淘沙令〉相符,因而认为这是由10首双调54字体的〈浪淘沙令〉所组成的定格联章诗组。由于万树《词律》以李煜(937~978)的〈浪淘沙〉作为此调起始,所以龙晦认为此种联章形式的〈浪淘沙令〉,按理不
  页144
  可能早于李煜。除了体制上的问题之外,龙晦也发现此篇作品的造句与所表现的意境,与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非常相似,因而质疑此篇作品恐难认为是唐代作品。 (注一五)龙晦的研究已论及作品体制的问题,至于作者与作品年代的问题,则尚待进一步探究,因此本论文立基于前贤的研究成果上,拟从作者问题入手,试图厘清著述者、著述年代、作品内容、作品出处等关于文献与文学方面的问题。
  参、作者考证
  一、文献考索
  在中国佛教典籍中,记载禅僧事迹的著作,主要有灯录与僧传二类,而其标记人物称谓的方式有多种,其中由「地名或寺名」与「人名」组合而成的记叙方式,是较常见的通则。前者通常藉由禅师驻锡的地名或寺名,来标示人物活动的地缘关系,而后者通常取用人物法讳或道号。职是之故,禅僧事迹的考索,可分别经由人名与地名两条途径来进行。此篇〈牧牛歌〉的作者,署名为“湘山宗惠禅师”为了搜寻与作者有关的资料,首先以人名「宗惠」为对象,借着陈援庵《释氏疑年录》 (注一六)、铃木哲雄编的《中国禅宗人名索引》 (注一七)、驹泽大学内禅学大辞典编纂所编的《禅学大辞典》 (注一八)、牧田谛亮等编的《中国高僧传索引》等工具书的协助 (注一九),检索
  --------------------------------------------------------------------------------
  注一五:龙晦:〈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同注8,页47-48
  注一六:陈援庵《释氏疑年录》,(收载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第3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2。
  注一七:铃木哲雄编:《中国禅宗人名索引》,名古屋,其弘堂书店,昭和50年。
  注一八:驹泽大学内禅学大辞典编纂所编:《禅学大辞典》(上、下、别卷),大修馆书店 。
  注一九:牧田谛亮、藤善真澄等编:《中国高僧传索引》(1-7册),平乐寺书店。
  页145
  录与僧传的记载。检索结果虽然没有查得法号「宗惠」的禅师,然而有一位「宗慧」禅师,「惠」与「慧」同音通假,因此「宗惠」与「宗慧」也有可能是同一人。经进一步查考,此位「宗慧」是云门文偃的法嗣「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910~990)」,据北宋惠洪撰的《禅林僧宝传》卷7的记载,洞山守初是凤翔良原人,卒于宋太宗淳化元年(990),享年81岁 (注二0),上推其生年应是公元910年,其时唐朝已亡,因而就年代而言并不符合。
  既然经由人名检索的途径,无法查证作者的生平事迹,因此从地名检索的途径再度进行查证。由于「湘山」所标示的是禅师驻锡的地名或寺名,所以检索的文献应包含地方志与山水寺庙志。据臧励龢等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湘山〉条所载,名为「湘山」者有三:其一位于湖南岳阳县,其二位于湖南湘潭县,其三位于广西全县。 (注二一)经查阅清人曾国荃等撰的《湖南通志》与谢启昆监修的《广西通志》,发现《广西通志》卷272.〈列传〉22有〈宗慧〉一条,其文云:
  宗慧,姓周氏,名全真,郴川入。父鼎,尚书;母熊氏。唐开元十六年生。幼参径山禅师,即自立禅关,昕夕跏跌,不间寒暑。游罗浮,归省其母,母设鸡黍,食竟,趋至江浒,出肠洗之。至德初,游湘源,创居湘山。一日谓徒众曰:「大劫将至,可易衣冠。」未几武宗诏汰缁流,无漏网者,惟其徒获免。永州剌史韦宙遣使迎四门,各见其入,莫知孰为真者;其它变化不可殚述。咸通八年二月十日,端坐逝,年一百四十岁,遗蜕在湘山寺妙明塔。历代谥为慈佑寂照妙应禅师,又谓无量寿佛。 (注二二)
  --------------------------------------------------------------------------------
  注二O:北宋.惠洪撰:《禅林僧宝传》,(收载于《卍续藏经》,第13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影印本,页475下─476上。
  注二一: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7,页916。
  注二二:谢启昆监修:《广西通志》,(《中国边疆丛书》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页13172。
  页146
  这条数据所记载的正是唐代湘山宗慧禅师的生平事迹,而由其记载亦可知道「湘山」既是地名,亦是寺院名,其地理位置位于今日广西全县。经查阅山水祠庙志,发现白化文等主编的《中国佛寺志丛刊》,收录有清代全州知州徐泌主修的《湘山志》 (注二三),该志不但以记载与湘山寺及宗慧禅师有关的事迹为主,同时在《湘山志》卷1觅得宗慧禅师的〈牧牛歌〉十首,至此可以确定这位「湘山宗慧禅师」,即是本研究所欲寻访的对象。至于地方志方面的文献资料,据清仁宗敕撰的《大清一统志》,可知今日的广西全县,唐时置湘源县,隶属永州零陵郡, (注二四)从该地的地理沿革过程中,知其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域有关,经查阅此三地的方志,发现《湖南通志》、《广西通志》与清人刘溎年、邓抡斌等纂的《惠州府志》,均记载着有关宗慧的事迹。掌握方志类的文献之后,因为「宗慧」法名「全真」,所以再度检索僧传与灯录中有关「全真」的条文,于是在宋僧智盘撰的《佛祖统纪》又检得一条资料。
  二、文献摘要
  为了有助于呈现宗慧 (注二五)的生平梗概,兹将相关文献摘要整理如下:
  1.唐.李知元〈古塔记〉。李知元是晚唐懿僖时人,唐书无传,生平不详。据〈古塔记〉所云:「时则干符三年岁次景申二月己酉朔十二日庚申也,知元滥蒙众请,据事直言,刊石塔门,永播终古。」 (注二六)是知此文作于唐僖宗干符三年(876),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文献,原文收载于清董诰等编的《全唐文》卷827。其文记叙宗慧禅师之事迹云:
  --------------------------------------------------------------------------------
  注二三:清.全州知州徐泌主修、谢允复纂修:《湘山志》,(收于白化文等主编:《中 国佛寺志丛刊》第114册),江苏,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
  注二四:清仁宗敕撰:《大清一统志》〈广西统部〉〈桂林府〉,(收载于《四部丛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重印,1984。
  注二五:有关作者名讳的问题,由于现存文献多作「宗慧」,因而下文的论述,亦以「宗 慧」为主。
  注二六: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827,北京,中华书局,1983,页8721上。
  页147
  天下湘山祖师圣化主人无量寿佛,入寂几十霜矣。奉遗命以肉身垂化。及今浮图成,奉佛出龛入焉。圣貌如生,毫光时现,真世稀有事也。佛降神天寿之乡,垂像五华之地,珠投周室,钵出径山。法讳全真,别号宗慧。先年云游至县,选胜湘山,结茅为院,名为净土。……制教十二部,部十二卷,命曰《遗教经》,又其徙汇录《湘山百问》行世。咸通八年二月初八日辰时,忽召众,谓无色天请吾设法,既而偈毕,跌坐而逝。…… (注二七)
  2.宋.僧智允〈湘山祖师行状〉。智允生平不详,据王巩〈湘山无量寿佛记〉的记载,智允来自潭州,邑人见其个性笃谨,故托嘱其负责建造妙明塔,以崇奉宗慧禅师之真身。 (注二八)又据〈行状〉所言,此文撰于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妙明塔落成之后。其叙宗慧事迹云:
  湘山祖师无量寿佛……世居郴州郴县程水乡天寿里,俗姓周,年十六出 家,法讳全真。往径山参钦禅师,答话应机,疾如流矢,禅师异之,遂延于彼。泊年二十,通达大智,接物化人,狮子吼音,威摄众兽,降魔伏怪,遐迩钦风。以避安禄山之乱,辞径山之罗浮。……咸通八年二月八日,召徒众圆镜圆鉴等曰:「无色界天请吾说法,今夜吾当灭度!」众泪如雨,祖曰:「这副革囊,如蝉脱壳,何须悲泣!惟是修行一事,直须出离死生,各明主宰,即心是佛。二六时中,莫作等闲。若不了悟,一气不来,人天之供,便当偿还。六道四生,轮回好苦,因果不爽,后悔何及!吾今付嘱,各宜谛听!」众等于是含涕息心,请留末后句,永作慈航。乃作偈曰:「无量寿身无生死,出入娑婆如梦里;报体成坏性常灵,分身普应诸天地。学人不会有相诤,寻其诤者阿谁语;止这语便是法身,大道现前非别处。千经万论无量说,无量能吐广长舌,迷性
  --------------------------------------------------------------------------------
  注二七: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827,北京,中华书局,1983,页8720下-8721上。
  注二八:《湘山志》卷4,页336。
  页148
  永劫堕沈沦,悟者剎那即超越。当时生者谁受生,今日灭者谁受灭;但求生灭合还开,求道求佛心迥绝。不从求得主人晖。主人通达则玄机,解此玄机是真实。超凡越圣止如斯。」偈已,缁羽士庶奔趋遶榻,师启目遍观,各与谢到,遗命:「留此色身,与人天作个眼目。」语毕跏趺端坐,默然而化。……(注二九)
  3.宋.王巩〈湘山无量寿佛记〉。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先生,活动于北宋末期。智允托其撰写宗慧禅师传记,王巩参考李知元〈古塔记〉与智允〈湘山祖师行状〉而成,其撰写时间应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赐号寂照大师之后 (注三0)。今摘其大要云:
  ……全州湘山祖师者,姓周,名全真,郴县人也。幼负超然之志,出家受具足戒,年十六,参径山道钦……咸通捌年丁亥岁二月八日,忽语其徙圆镜等:「无色天请吾说法,今其时矣!」……相传法腊百有六十六岁。…… (注三一)。
  4. 〈宋徽宗封寂照大师赐宝钞米勒〉(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五日)
  〈宋高宗赐妙明塔额勒〉(绍兴五年七月初二日)
  〈宋高宗加封慈佑寂照大师肋〉(绍兴十四年四月初六日)
  〈宋宁宗加封慈佑寂照妙应大师勒〉(庆元四年八月初一日)
  〈宋理宗加封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勒〉(绍定二年八月初十日) (注三二)
  5.南宋?陈从古〈舍利碑记〉、南宋.僧〈获舍利碑跋〉。陈从古(1122─1182),字晞颜,南宋孝宗干道八年(1172)礼妙明塔,感得五色舍利十颗,此二项文献记载其事。 (注三三)
  --------------------------------------------------------------------------------
  注二九:《湘山志》卷4,页322─330。
  注三O :《湘山志》卷4,页337、339。
  注三一:《湘山志》卷4,页331─342。
  注三二:勒牒类文献,详见《湘山志》卷三,页237─264。
  注三三:《湘山志》卷4,342─344。
  页149
  6.南宋.智盘撰,《佛祖统纪》,卷42:
  (咸通)八年正月,永州湘山全真禅师端坐示寂。师郴人,游方至湘山,创梵宇曰净土,四方禅众云集受教。会昌初忽谓其徒曰:「僧当卮难,宜易衣冠。」一夕髭发俱长,披紫霞衣,曰无量寿衣。顶青空冠曰真空法冠。既而武宗果去浮图,宣宗复佛法,师不复去衣冠,世称无量寿佛化现至此。 (注三四)
  7.清.徐泌主修、谢允复纂修,《湘山志》,卷1,〈因缘〉:
  敕封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法讳全真,号宗慧,大唐荆湖南郴州资兴县(今兴宁)程水乡天寿里周源山人。俗姓周。祖讳大卿,父讳鼎,历官尚书,母熊氏净照夫人,长兄仁巽,仲兄仁礼,师行三。孕时梦金色神人身光灿烂,手执摩尼宝珠,从空下降,入室投怀,于是异香满户,经岁不散。以唐长安四年甲辰之十二月之十二日亥时生。生而颀面大耳,骨瘠如柴,标姿异人,大有神悟。在童子时,吐语成词,放歌玄畅。…… (注三五)
  8.清仁宗敕撰,《大清一统志》〈桂林府〉〈仙释〉〈宗慧〉条:
  姓周,名全真,郴州人。至德初,游湘源,创居湘山。咸通八年二月十日,端坐而逝,年一百四十岁。遗蜕在湘山妙明塔。历代谥为慈佑寂照妙应禅师,又谓无量寿佛。 (注三六)
  9.清.曾国荃等撰,《湖南通志》,卷241,〈妙应〉:
  妙应,姓周氏,名全真;郴程水乡人。母熊,梦摩尼入怀;生而颀面大耳,骨瘠如柴。披剃于郡西开元寺,初参径山,天宝末,辞之罗浮,居数岁,归省其母,因过雁峰,留袈裟说偈而去。至德初,至湘源,创净
  --------------------------------------------------------------------------------
  注三四: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卷,NO:2035,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影印本,页388下。
  注三五:《湘山志》卷1,页47。
  注三六:清仁宗敕撰:《大清一统志》〈广西统部〉〈桂林府〉。
  页150
  土院居之。会昌初,谓众比丘曰:「大劫将至,徒众当易衣冠。」众曰:「师若之何?」曰:「我固无害也。」乃捋地角成须,撮顶肉成髻。时淄流无漏网者,惟妙应独免。咸通八年二月十日,端坐而逝,年一百三十三。其真身在湘山,历封慈佑寂照妙应禅师,叉号湘山祖师无量寿佛。明万历丙戌,真身一夕自焚。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御书寿世慈荫扁额。咸丰九年勒封保惠无量寿佛。 (注三七)
  10.清.刘溎年修、邓抡斌等纂,《惠州府志》,卷44,〈寂照大师〉:
  寂照大师,姓周名全真,郴人。自幼了悟出家。元和中,游罗浮,至湘山,因居焉。会昌五年,诏汰释氏,一夕顶生肉髻须发,自此遂服衣冠。居城西净土。咸通八年二月十日谓弟子曰:「无色界天请吾说法。」是夕坐化,年一百三十有二。 (注三八)
  11.谢启昆监修,《广西通志》,卷272,〈列传〉22,〈宗慧〉条 (注三九)。
  又:卷240,〈胜迹〉11,〈全州〉,〈报恩光孝寺〉条:
  报恩光孝寺在西门外湘山。宋绍兴十三年赐额,明洪武十六年,于寺设僧正司。中有亭榭佳胜。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御书寿世慈荫扁额。
  又:同上〈妙明塔〉条:
  即兜率宫,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唐干符三年建。宋元佑八年重修。 (注四0)
  12.陈援庵,《释氏疑年录》,卷5,〈永州湘山全真〉:「唐咸通八年(867)卒。」注云:「《广西通志》云开元十六年生,年一百四十。《湖南通志》
  --------------------------------------------------------------------------------
  注三七:清.曾国荃等撰:《湖南通志》,台北,京华书局,清光绪11年重刊本,1967,页5010下。
  注三八:清,刘溎年修,邓抡斌等纂:《广东省惠州府志》(收载于《中国方志丛书》第三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七年刊本影印,1966,页837上。
  注三九:谢启昆监修:《广西通志》,页13172。
  注四 0 :谢启昆监修:《广西通志》,页11551─11559。
  页151
  云年一百三十三。《惠州志》云一百三十二。今据《佛祖统纪》四三」 (注四一)。
  13.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编纂,《清史稿校注》,卷91,〈志〉66,〈礼〉3:
  「若夫直省御灾捍患有功德于民者,则锡封号,建专祠,所在有司祀如典。……文宗朝……全州祀无量寿佛唐周全真。……」 (注四二)
  综观现存文献而言,湘山宗慧是位具有浓厚神异色彩的禅僧,不论其身前死后均环绕着种种的灵应事迹。由于地方父老视其为无量寿佛的化现 (注四三),所以宗慧禅师在当地的宗教信仰上,有着长远的影响力,洎唐季以降,崇祀香火绵延不绝,至清代文宗朝,仍因「御灾捍患有功德于民」而由有司主祀(注四四)。又据智允〈湘山祖师行状〉所云:〈石晋天福二年,马帅奏改湘源为全州,实以祖号得名。〉及王巩〈湘山无量寿佛记〉的记载:「天福中,潭帅马希范以湘源实师道场,请于朝,升县为州,徙治院之东南,即师法讳,名之曰全。」 (注四五)可知后晋始置「全州」,并取宗慧法讳为州名,而此事亦显示出,在当地的宗教文化史上,宗慧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检视与宗慧有关的文献,不难发现高僧传与灯录并未收载其生平事迹。宗慧对于佛教的弘传有不可抹灭的贡献,而且其于楚南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亦有广长深远的影响,但是这样的一位禅师,高僧传与灯录却未收录。这个现象实有待更深入的探讨。传灯录所以未收录宗慧的数据,据《湘山志》卷1〈灵应〉的说法:「无量寿主人以神通故,为传灯录所遗。」 (注四六),认为宗慧正因为其众多的灵应事迹,所以不为以载录言语为主的灯录所重。然而考诸灯
  --------------------------------------------------------------------------------
  注四一:陈援庵:《释氏疑年录》,页156。
  注四二: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编纂:《清史稿校注》,第4册,台北县,国史馆,1986,页2756。
  注四三:详见《佛祖统纪》的记载,同注32。
  注四四:《清史稿校注》,第4册,页2756。
  注四五:《湘山志》卷4,页325、335。
  注四六:《湘山志》,页87。
  页152
  录的记载,不乏有关神通之记载,而宗慧亦有接引禅者的机缘语句传世,应具备为灯录采录的条件,因此灯录未采录的原因值得继续追索。
  至于高僧传的载录,依据《湘山志》卷1〈灵应〉所言,宗慧圆寂后,曾出现光中化佛的灵应现象,因而「遐迩声闻,奔趋瞻仰,益悟师为弥陀化身,仍上尊号为天下湘山祖师圣化主人无量寿佛……今其号载在藏经高僧传,而四方之朝拜挂幡者皆因之……」 (注四七)依据此说,高僧传应已载录宗慧事迹,然而考诸高僧传,并无相关记载,仅宋.赞宁《宋高僧传》卷9〈唐杭州径山法钦传〉言及所度弟子有「崇惠禅师」 (注四八)。宗慧是法钦的弟子,而且「宗」与「崇」形音近似,或有可能讹误。经查《神僧传》卷8〈释崇惠〉条的资料,发现法钦的弟子「崇惠」姓章氏,杭州人,其姓氏里籍虽与宗慧不符,然其所言崇惠与道士史华斗法的故事 (注四九),则与《湘山志》的记载雷同 (注五0);不知《湘山志》所谓的「其号载在藏经高僧传」,是否即指《神僧传》〈崇惠〉条而言。「崇惠」、「宗慧」是同是异?是《神僧传》有关崇慧姓氏里籍的记载有误,抑或是《湘山志》归并「崇惠」事迹于「宗慧」生平中?由于文献不足,这些问题留待日后另文探讨。
  三、生平概述
  宗慧的事迹,僧传史料多未收录,其相关资料散见于各类方志中,检阅目前存录之各项文献,其记载或简或繁,芜杂无章,尚待全面性的爬梳统整。为求勾勒出较完整的作者面貌,本研究试图整理各项文献的记载,将其生平重建如下:
  1.名讳
  俗姓:周
  --------------------------------------------------------------------------------
  注四七:《湘山志》,页76。
  注四八: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NO:2061),页764下。
  注四九:《神僧传》,(《大正藏》,第50册,NO:2064),页1002下。
  注五0:见《湘山志》,卷1,页53─54。
  页153
  法名:全真
  道号:宗慧
  别号:宗慧为避唐武宗灭佛之祸,曾蓄发留须,易衣冠,并因其时讳言僧佛,故另立别名,〈古塔记〉言其
  自号「真空法身周主人」,〈湘山无量寿佛记〉则言其自号「无量寿主人」 (注五一)。又据《湘山
  志》卷1所载,文宗太和八年(834),僧俗万众于其生辰上尊号「湘山圣化主人无量寿佛」,宗慧却
  之,然于其圆寂之后,僧俗善信仍为其上尊号为「天下湘山祖师圣化主人无量寿佛」 (注五二)。
  谥号:宋徽宗赐封寂照大师;宋高宗加封慈佑寂照大师;宋宁宗加封慈佑寂照妙应大师;宋理宗加封慈佑寂
  照妙应普惠大师。
  2.生卒年
  生年:《湘山志》卷1言其生于武周长安四年(704)十二月十二日亥时 (注五三)。《广西通志》则言其生于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因文献不足,难以考证何者正确。
  卒年:早期文献如〈古塔记〉、〈湘山祖师行状〉、〈湘山无量寿佛记〉以及《湘山志》均言其于咸通八年
  二月初八日圆寂,地方志如《湖南通志》、《广西通志》、《惠州府志》则作咸通八年二月十日。虽
  不知何者正确,然其卒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应较可信。
  寿数:〈湘山无量寿佛记〉言:「相传法腊百有六十六岁」,〈湘山志〉亦同 (注五四);《广西通志》、
  《大清一统志》云年一百四十;《湖南通志》云年一百三十三;惠州府志》云年一百三十二。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但各家之说,似乎认为其年寿应在百岁之上。
  --------------------------------------------------------------------------------
  注五一:见《湘山志》,卷4,页320、335。
  注五二:见《湘山志》,卷1,页63、76。
  注五三:见《湘山志》,卷1,页48。
  页154
  3.家世里籍
  祖父:周大卿
  父:周鼎,历官尚书。唐书无传。
  母:熊氏(净照夫人)。
  兄弟:长兄仁巽,仲兄仁礼,宗慧排行第三。其兄弟史册无传。
  里籍:〈湘山祖师行状〉言其世居郴州(今湖南省)郴县程水乡天寿里。《湘山志》卷1言其为郴州资兴县(今兴
  宁县)程水乡天寿里周源山人。
  4.师资传承
  〈湘山祖师行状〉言其年十六出家,往径山参钦禅师。〈湘山无量寿佛记〉言其「幼负超然之志,出家受具足戒,年十六参径上通钦」。《湘山志》言其年十六诣郴州城西北开元寺剃落受戒,习毘尼藏,其年冬,至径山参礼道钦禅师。《湖南通志》言其披剃于郡西开元寺。《惠州府志》言其自幼了悟出家,初参径山。《广西通志》言其幼参径山禅师。综合上说,可以得知宗慧约于十六岁时出家,披剃于开元寺,后往径山参礼径山道钦禅师。因其嗣法道钦,所以宗慧的师承法系,是属于禅宗四祖道信门下别出一枝的「牛头宗」系统。其师承系谱为:
  四祖道信(580─651)→牛头法融(594─657)→牛头智岩(575─654)→牛头慧方(629─695)→牛头法持(635─702)→牛头智威(646─722)→鹤林玄素(668─752)→径上道钦(?─792)→湘山宗慧(?─867) (注五五)
  法嗣:宗慧的法嗣,据〈湘山祖师行状〉、〈湘山无量寿佛记〉与《湘山志》的记载,知其名者有圆镜、圆
  鉴等 (注五六)。
  --------------------------------------------------------------------------------
  注五四:见《湘山志》,卷4,页334、76。
  注五五:牛头宗的帅资传承尚有疑义,今依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全唐文》卷320)及《景德传灯录》之记载言之。
  注五六:见《湘山志》,页323、333、73。
  页155
  5.生平事迹
  宗慧的生平萦绕着众多的灵应事迹,从唐至清的感应故事,已收编于《湘山志》卷1〈灵应〉中,兹不赘述。虽然宗慧的灵应事迹最引人注目,但是就今日尚存的文献看来,宗慧自从出家之后,不论是个人的修行,或是领导弟子修学,一直以躬耕自给的山林生活为重心。其生活简朴、恬淡,即便因遭逢武宗灭佛而遁居覆釜山,面对艰险困苦的境遇,却仍能安之若素。至于宗慧预知会昌法难一事,虽然事涉玄虚,但是就其蓄鬓发、易衣冠、改名号,并且散尽寺产,劝僧徒还俗的行事作风而言,实透显出不受旧制拘束,务求适宜的自由精神。因此,这种简朴、淡泊的山林佛教风貌,以及讲究实际的务实精神,应是宗慧生平中真正值得注意的特质。今简述其生平行谊如下:
  (1)宗慧禅师年十六出家,后往径山参礼道钦禅师,于径山居数岁,朝夕跏趺不间,道成后,游罗浮(位于今日湖南省),并还郴州省母。后复云游四方,至湘源县湘山,见其风景幽胜,遂于此处剪棘结茅,躬耕自给,未尝秋毫取于人;其所创佛剎名为「净土院」,后遂驻锡于此。唐代的湘山「净土院」,于宋真宗时,赐额更名为「景德寺」,至宋高宗时,复更显为「报恩光孝禅寺」 (注五七)。宗慧初至湘源的年代,据《湘山志》所言是唐肃宗至德元载丙申(756)夏四月。《湖南通志》、《广西通志》作至德初。《惠州府志》则作唐宪宗元和中(806─820)。
  (2)唐文宗太和末年,宗慧觉察佛教有难,预先召诫僧众还俗归农以避法难,宗慧自己也蓄鬓发、易衣冠,隐遁于覆釜山,结茅居之,号为白云庵,因此武宗会昌法难时,佛教受到空前的摧毁,而师独无恙。宣宗即位,诏复浮屠,其时湘源苦旱三年,父老入覆釜迎师出山,师抵佛盖山沟草庐暂憩,时天降甘霖,连雨三日,后遂筑「飞锡庵」居于佛盖山。至大中元年(847),因湘源父老坚请始返回湘山,仍驻锡于净土院。宗慧返湘山之后,其时虽已无毁佛之
  --------------------------------------------------------------------------------
  注五七:见《湘山志》,页335、240。
  页156
  禁,然师自此衣冠不易,鬓发不剃。 (注五八)
  (3)咸通八年(867)二月,宗慧预知时至,忽召众曰:「无色界天请吾说法,吾将行矣!」为僧俗说法开示之后,跏趺端坐而化。圆寂之后,色身不坏,唐僖宗干符三年(876)建塔供奉,此即所谓的「古塔」,宋哲宗天佑七年(1092)另建新塔供奉,南宋高宗绍兴五年赐额为「妙明塔」。宗慧真身据《湖南通志》之记载,已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一夕自焚,今日无存。
  6.思想特质
  宗慧属于牛头宗的法系,其生活态度与主要思想均洋溢着牛头禅的风格。不仅其幽栖山林、生活简朴的特质与牛头禅相合,即便是其灵应事迹,亦是牛头宗禅师们共通的特色 (注五九)。至于思想方面,宗慧亦具有牛头禅的特质。牛头禅的主要思想,早期主张「空为道本」、「无心合道」,认为「道遍无情」、「无情有佛性」,所以提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说法,强调无情亦可成佛的观点。法融之后的牛头禅师,则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慧能的南宗禅的思想,进一步提出「心为宗」、「识心见性」、「顿了心源,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非妄非真」的观点。 (注六0)从现存的《湘山百问》看来,宗慧的思想基调亦不外于此,如圆镜问:「阿那个是佛心?」,师云:「脾壁瓦砾,无情之物,并是佛心(注六一),所表现的正是牛头禅「无情有佛性」的传统观点。又如其对于「一心为宗」与「无心是道」的辨析,及其自言之法要宗旨:「我之法要,不着诸相,谢绝诸有,超度色空,
  --------------------------------------------------------------------------------
  注五八:见《湘山志》,页64─68、323。
  注五九:此一特色已有学者注意,详见印顺:《中国禅宗史》,第3章,台北,慧日讲堂,1978,页106。又,杜继文、魏道儒着:《中国禅宗通史》,第2章,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页80。
  注六0:参考印顺:《中国禅宗史》、杜继文、魏道儒着:《中国禅宗通史》,及洪修平着:《中国禅学思想史》,第4章,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页107─110。
  注六一:见《湘山志》,卷2,页127。
  页157
  非三乘所拟,非像教可传,无量无边,犹如空海。」 (注六二)则可以看出与南宗禅相融合的痕迹。因此宗慧所呈现的思想特色,也正是法融之后的牛头禅特质。
  7教法特色
  宗慧藉以启发弟子的教法,大体而言,可以会昌法难为界,划分成前后两期来说明。前期的教法,是在通达经教的基础上,兼重禅心的自证,可以说是禅教并重的教法。根据《湘山百问》与《湘山志》的记载,不难发现宗慧博通经教,其所宣扬之经论,涵括《般若》、《维摩》、《法华》、《涅盘》、《华严》、《楞伽》、《楞严》、《圆觉》、《宝积》、《遗教经》、《金刚经》、《无量寿经》……等佛典,为数众多,而其中宗慧又特别偏重于《金刚经》的弘扬 (注六三)。
  在早期的弘法活动中,宗慧时常演说开示各经要旨,然而经历会昌法难之后,其教法显然有了极大的改变,可以说是转而趋向禅净合一的路途。据《湘山志》卷1的记载,此时「师日召徒开讲《无量寿经》,参学十二观。或善男女入讯,以信心念佛而外,无复他语。或从十方来者,告以:『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一切棒喝,机锋套数,都置不举。对士大夫曰忠孝是佛,对农工曰勤俭是佛,对商贾曰公平是佛,风习为之一变。」 (注六四)从这项资料看来,这个时期的教法有几个特色,其一是已从广示众经经义的方式转变成为专门宣讲《无量寿经》。其二,虽然不知道「十二观」的实质内容为何,但是由于此时教法的主要内容是念佛,因此或许是指修持法门的教授,也由禅观转变为净土观。其三,其启悟弟子的方式,不复使用禅门所习用的机锋棒喝的方式,而仅使用念佛法门教示信众。其四,其教法强调力行,并且将禅法落
  --------------------------------------------------------------------------------
  注六二:见《湘山志》,页190、58。
  注六三:见《湘山志》,页117。
  注六四:见《湘山志》,卷1,页72。
  页158
  实于生活日用间。凡此种种,与前期相较,其差异甚大,然而因现存文献并无相关的说明,所以无法明白促成此种转变的真正因素为何。此外,过去牛头宗的禅法向来与净土法门无涉,因此宗慧结合净土的教法,就牛头宗的发展而言,究竟代表何种意义,应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点。
  8.著作
  《湘山志》曾言宗慧在童子时,即吐语成词,放歌玄畅 (注六五),其后广开法筵,接引学人,更是留下大批的歌偈。〈古塔记〉言其「制教十二部,部十二卷,命曰《遗教经》;又其徒汇录《湘山百问》行世。」;〈湘山无量寿佛记〉则言其隐遁覆釜山时,「独演宗旨,开示人天,制教十有二部,凡数十万言。」;《湘山志》卷1亦言「命圆镜、圆鉴,编辑其覆釜演经台所说歌偈数十万言,名曰《遗教》」而其注又云:「又有《湘山百问》一帙,虽经兵燹而后存者什一。」 (注六六)综合各说,则宗慧的主要著述有两种:其一由弟子圆镜,圆鉴编辑而成,名为《遗教经》 (注六七)或《遗教》,此书共十二部,每部十二卷,计有114卷,总数达数十万言之多,主要内容是收录宗慧在覆釜山演经台所演说开示的歌偈。其二是《湘山百问》,此书由宗慧门徒汇录而成,主要内容是收录其平日之应接问答。此二书应是成书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至懿宗咸通八年(867)之间 (注六八),因〈古塔记〉已载有此二著作,所以其成书年代至迟不会晚于僖宗干符三年(876)。此二书历经兵燹之后,今《遗教经》已散夫,仅《湘山百问》残篇尚存,《湘山志》卷2有录。《遗教经》虽已无法窥其全貌,幸而〈湘山祖师行状〉、〈湘山无量寿佛记
  --------------------------------------------------------------------------------
  注六五:见《湘山志》,卷1,页48。
  注六六:见《湘山志》,页321、332、73。
  注六七:佛教所谓的《佛遗教经》,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的略称,宗慧作品名为《遗报经》,主要是根据唐人李知玄〈古塔记〉的记载(收录于《全唐文》卷827)。至于除了《六祖坛经》之外,中国僧侣的著作是否可以以「经」为名,不在本论文讨论之范围,因而此处不进行讨论。
  注六八:见《湘山志》,页72─73。
  页159
  〉、《湘山志》尚保存着宗慧部分歌偈,据之可以略知其诗歌风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湘山志》所存录的〈牧牛歌〉10首,与王恩洋所录者雷同,亦即是本研究所欲寻找的对象。此一作品将于下文予以探讨。
  肆、作品辨析
  本篇作品的研究,早年因为文献资料不足,唯一的凭借只有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一文,而王文又未能提供关于作者身分与作品出处的讯息,因此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如今藉由多种方志类文献的辅助,作者的问题已理出头绪,而有关作品的部分,亦于《湘山志》发现其录有宗慧禅师的〈牧牛歌〉10首。虽然吴梦龄的《法鼓》尚未觅得,因此不知其出处是否另有依据,然而《湘山志》的出现,已有助于解决举凡出处、撰述年代、成书年代、体制与内容……等关于作品的诸多问题。
  (一)
  目前存录宗慧资料的文献中,仅《湘山志》载录其〈牧牛歌〉十首。《湘山志》卷1〈因缘〉详细记载着有关宗慧撰述〈牧牛歌〉的缘由,其原文云:
  丙寅春宣宗即位,有诏除苛禁,复浮图。湘源之父老子弟苦旱三年矣。开读之明日,众入覆釜迎师出山。师掷锡东飞降佛盖山之阴。……及佛盖构草庐暂憩,连雨三日,四郊沾足,尽人欢呼:「阿弥陀佛重来活我也!」不越旬,庵成,师额之曰:「飞锡」。山中无事,尝为权设方便,巧示程途,说〈牧牛歌〉,引导众生,还源返本。歌曰:
  落日映山红,放荡西东,昂藏头角势争雄。奔走溪山无定止,冒雨冲风。
  涉水又登峰,似虎如龙,狂心劣性实难从。到处犯人苗与稼,鼻未穿通。
  右未牧
  可忆这头生,永日山行,穿来蓦鼻细调停。珍重山童勤着力,紧紧拘儜。
  页160
  水草要均平,照顾精明,狂机偶触莫容情。收放鞭绳知节候,久久功成。
  右初调
  渐渐息奔波,牵过前坡,从容随步性平和。度水穿云虽自在,且莫随他。
  又向那山窝,细看如何?低头缓步慢逶迤。须用鞭绳常管顾,定不蹉跎。
  右受制
  久久用功深,自在泉林,芒绳轻系向清阴。任性回头不着力,息却狂心。
  又且看浮沈,细究幽寻,收来放去别无侵。还把绳头松又紧,一刻千金。
  右回首
  调伏性安然,任过前川,青山绿水去来还。虽有鞭绳无用处,狂劣都捐。
  这边又那边,泉穴云巅,悠游踏断白杨崛[虫*仄-人+则]。日暮归来无罣碍,何用劳牵。
  右驯伏
  任意去西东,到处从容,横身高卧柳阴中。笛声吹出无思算,快活阿童。
  浅绿间深红,景物融融,歇肩稳坐意忘工。忆昔劳心空费力,露地全供。
  右无碍
  缘杨芳草边,任运天然,饥来大嚼渴吞泉。踏转溪山随处乐,在在逢源。
  横卧万峰前,景物幽闲,山童熟睡不知年。抛置鞭绳无罣碍,好个灵坚。
  右任运
  物我两形忘,月印沧浪,白云影里白牛行。牛本无心云自静,彼此相当。
  交对露堂堂,何用商量,山童不复着提防。云月人牛俱自在,端的家常。
  右相亡
  忒怪这牛儿,不记吾谁,阿童霁晓独横吹。山比山南皆自得,工用俱离。
  拍手笑嘻嘻,乐以忘疲,逍遥物外且何之。若说无心即是道,犹欠毫厘。
  右独照
  无相大圆融,不立西东,人牛何处杳无踪。子夜赤轮浑不照,八面玲珑。
  魔佛总成空,凡圣销镕,[仄-人+则]河发焰耀天红。枯本枝头花灿烂,绝没香通。
  页161
  右双忘 (注六九)
  以《湘山志》所录之〈牧牛歌〉,与王恩洋所录者对校,发现除了少数文字的用字或字体不同,以及诗题的标记位置相异外,几乎完全一致,因而可以确定此二者是同篇作品。
  (二)
  《湘山志》的记载提供了多项关于作品的讯息,有关撰述年代的问题,依据上文的记载,〈牧牛歌〉创作于丙寅年宣宗即位之后,亦即宗慧驻锡佛盖山的期间。「丙寅」是武宗会昌六年(846),此年三月武宗病逝,宣宗于三月下旬即位,并于四月开始听政 (注七0)。在此之前,宗慧为避武宗灭佛之祸,多年来一直隐遁于覆釜山,直至宣宗即位并诏令复兴佛教之后,始离开覆釜山,驻锡于佛盖山飞锡庵。由此推算,宗慧驻锡佛盖山的时间,最早应不会早于会昌六年四月。宗慧驻锡佛盖山的时间并不长,据《湘山志》所言:「至大中丁卯春,邑人以不得近依猊座,朝夕参承。鸠众输诚,修葺院宇,新供具,坚请返驾……始还山,仍住净土院……」 (注七一)宗慧于此年春天离开佛盖山,重返湘山净土院。「大中丁卯」是宣宗大中元年(847),因此,依据《湘山志》的记载,宗慧驻锡佛盖山的时间,应是会昌六年(846)夏天,至大中元年(847)春天的这段时间。然而再考察其它文献的记载,却发现《湘山志》的说法尚有疑义,如其所云之「有诏除苛禁,复浮图」,即不知何指?按新旧唐书之记载,宣宗下诏复兴佛教的时间,应该是大中元年闰三月,而较早期的文献如〈古塔记〉、〈湘山祖师行状〉、〈湘山无量寿佛记〉等,也说宗慧于大中初年再崇佛事后,始离开覆釜山,与《湘山志》记载的时间不同,虽然不易断定何说正确,但综合以上各说,仍可以推知《牧牛歌》的撰述年代
  --------------------------------------------------------------------------------
  注六九:见《湘山志》,页67─71。
  注七O :详见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8,〈本纪第8〉,〈宣宗皇帝〉,台北,鼎文出版社,1992,页245。
  注七一:见《湘山志》,页71─72。
  页162
  应不会逾越会昌六年(846)四月至大中初年这段期间,至于其撰述地点,则是佛盖山的飞锡庵。
  (三)
  〈牧牛歌〉是如何产生的?《湘山志》曾描述其创作背景,说宗慧驻锡佛盖山时,「山中无事,尝为权设方便,巧示程途,说〈牧牛歌〉,引导众生,还源返本。歌曰……」,这段文字提供了多项讯息,有助于了解早期牧牛歌的面貌,以及禅宗牧牛歌的形成过程,以下分别说明之:
  1.就题名而言。本件作品的题名是〈牧牛歌〉,其既以牧牛生活为素材,又以〈歌〉为题,原来应当是民间歌谣。宗慧的活动地区,以唐代的永川、郴州为主,亦即今日之湖南、广西一带,因此其所运用的曲调,或许是湘楚地带的民间俗曲。
  2.就宣说方式而言。其表现方式应属无乐的徒歌,而其歌辞是长短不一的杂言体,至于其体裁则是反复一调的长篇联章。换句话说,本件作品的原始面貌,是可以歌唱的口语文学,而不是以文字写定的书面文学。此外,本作品究竟何时写定为书面文字,及其是否收录于宗慧的《遗教经》等问题,今日已无可查考。
  3.就文学表现而言。〈牧牛歌〉善于运用具象的譬喻,来表达难以言诠的宗教境界,《湘山志》称这种表现方式为「权设方便」。「方便」是佛教典籍常见的术语,其意义是指为了有助于生命的向上开展,而巧妙安排的种种方法。其中,若是为了引导众生进入真如实义而权设的法门,则称之为「权假方便」或「善巧方便」。因此,譬喻手法的运用,是为了引导弟子达致觉悟境界,譬喻只是文学表现的手段,并非创作的根本目标。
  4.就内容而言。根据《湘山志》的记载,〈牧牛歌〉的内容是「巧示程途」,亦即透过具体而且清晰的实践步骤,阐明圆成个体生命的开展历程。换句话说,创作〈牧牛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文学或思想层面,而是在于宗教
  页163
  实践层面。因此,〈牧牛歌〉所揭示的内容,不单只是宗教境界的彰显,同时也是落实宗教实践的修持法门。
  5.就终极目标而言。《湘山志》认为宗慧创作〈牧牛歌〉的目的,在于「引导众生,还源返本」。禅门修行的目的,在于澈见心源,重新掌握个体生命的主体性,从而达到觉悟成佛的境界。所以从个人修习的角度而言,「还源返本」是圆成个体生命的最高境界。所谓「源」、「本」,是指超越主客对待,泯然无寄的精神境界,而「还源返本」则是指修行者觉悟自家的主体性"本来清净,不受一尘",即便是运作于尘俗世界中,亦不为尘俗所染污。换言之,这种主体性人人本自具足,既不曾离开,也不曾迷失,即使在万动之中,也不会失去其本来面目,这种不生不灭的精神状态,亦即「还源返本」的境界。固然就宇宙整体生命而言,禅宗的终极关怀,应是本着不舍世间的大悲弘愿,返回世间度化众生,但是就个别生命的圆成来说,〈牧牛歌〉所彰显的「还源返本」,已是个体生命的最高境界。
  (四)
  目前所见《湘山志》修纂于清代,其有关〈牧牛歌〉创作缘由的叙述,或有可能并非根据史料,而是出于后代对于牧牛诗的传统观点,因此其说有待验证。今尝试寻觅相关资料,作为其说之辅证:
  1.根据《湘山志》卷1〈因缘〉的记载:「在童子时,吐语成词,放歌玄畅。」可知宗慧禅师自幼即善于歌唱。同卷又载其于覆釜山时,「师游息其间,虬歌不辍,禅定自怡。」 (注七二)足见宗慧常运用歌偈教化众生,而这些作品,《湘山志》言其「命圆镜、圆鉴,编辑其覆釜演经台所说歌偈数十万言,名曰《遗教》」《遗教经》总共有144卷,数十万言,其数量相当庞大。虽然《遗教经》已经散夫,但是从《湘山志》、〈湘山祖师行状〉、〈湘山无量寿佛记〉所保存的歌偈,尚可略窥其具有用语质朴自然、不讲究格律、体裁自
  --------------------------------------------------------------------------------
  注七二:见《湘山志》,页65。
  页164
  由等民间歌谣的特色。宗慧擅长歌咏,并且以此教化众生,而其撰述的歌偈又极丰富,因此其〈牧牛歌〉以徒歌方式出现,并具有民间歌谣的色彩,也就不难理解了。
  2.善于运用譬喻的手法,原本即是佛教文学的特色之一。佛教典籍中,如后秦.鸠摩罗什译的《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注七三);又如《大般涅盘经》卷20云:「善男子!凡夫之人,不摄五根,驰骋五尘,譬如牧牛,不善守护,犯人苗稼。」,又云:「善男子!如善牧者,设牛东西噉他苗稼,则便遮止,不令犯暴……」 (注七四)均有以牧牛譬喻修心的记载。其中《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又称作《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遗经》、《佛临涅盘略诫经》、《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由于禅门尤其重视此经,所以论者多认为,禅宗以牧牛譬喻修心的表现手法,是源自《佛遗教经》。查阅目前可见的宗慧作品,发现《湘山志》卷二〈佛宗〉记载着宗慧和弟子圆镜间的问答,其文云:
  镜问;「《遗教经》在今时何故诵习者少?」
  师曰:「《遗教经》本师佛最后教诸弟子语,自禅、教既分,往往以为不阶语言文字而佛可得,于是诵习者少。今观此经,以端心正念为首,而深言持戒为禅定、智慧之本,至谓制心之道,如牧牛,如驭马,不使纵逸。去瞋止妄,息欲寡求,然后由远离以至精进,由禅定以造智慧,具有渐次阶级,非如今之谈者,以为一起可到如来地位也。吾教之有此经,犹儒家之有《论语》,而《金刚》、《楞严》、《圆觉》,则《易》、《中庸》之比。不先《论语》,而遽及《易》、《中庸》,为学之序,固可躐等乎哉? (注七五)
  --------------------------------------------------------------------------------
  注七三:后秦.鸠摩罗什译:《佛垂涅盘略说教诫经》,(《大正藏》,第十二卷,N0:389),页1111上。
  注七四:见《大正藏》,第12卷,NO:375,页739中。
  页165
  宗慧认为此经是佛门子弟必读的原典,并强调其重要性犹如儒家的《论语》,足见其对《遗教经》的重视。而从其所言:「至谓制心之道,如牧牛,如驭马,不使纵逸。去瞋止妄,息欲寡求,然后由远离以至精进,由禅定以造智慧,具有渐次阶级」可以得知宗慧不但熟悉《遗教经》所运用的牧牛喻,同时他特别强调修行有其渐次阶级,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到达开悟成佛的如来地位。由此看来,宗慧所以会运用牧牛生活来譬喻修行者修心的历程,而〈牧牛诗〉的内容,所以会着重于阐明宗教实践的步骤与过程,与《遗教经》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3.〈牧牛歌〉以牧童象征修行者,以牛象征人人本具的清净心,以牧童与心牛之间的对应关系,象征制心之道。其实就整体而言,本篇作品除了最主要的牧牛喻之外,几乎可以说处处都见譬喻的运用,例如以溪山、风雨,象征外在的尘染世界;以他人苗稼,象征外在世界的诱惑;以「奔走溪山无定止」、「永日山行」,象征心牛迷失自己,使生命随着外界感官对象的脚步运转;以饥餐渴饮,象征对于清净本性的追求;凡此尽是以自然景物比譬种种的生命样态。此种手法,疑其脱化自牛头禅「道遍无情」、「无情有佛性」的思想。在宗慧其它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譬喻手法,如《湘山志》所载:「说色空品:『凡夫求觅觉悟知,借问主人何处归,宝山性水乐无为,神龙圣化是阿谁。』……说具足品:『主人饥来吃百宝,渴来灵性饮流泉;色空量绝出法船,法船普现满万川。』……说法身品曰:『灵台会,五灵人,圣化六道绝无尘,出入无形是法身,普遍色空见主人。』……说流通品:『主人住在宝山头,大海量尽法身游,普现三百六十州,宝泉性水万川流。』…… 」 (注七六)此处以「主人」比喻生命主体,以自然景物比喻心性,以「普遍色空见主人」譬喻无情亦具有佛性,与〈牧牛歌〉的表现风格相近。
  --------------------------------------------------------------------------------
  注七五:见《湘山志》,页123─124。
  注七六:见《湘山志》,页58─61。
  页166
  4.〈牧牛歌〉所提出的生命最高境界,是超越主客对立、泯然无寄的「还源返本」境界。宗慧于第9首所言:「若说无心即是道,犹欠毫厘。」应是批评早期牛头禅「无心合道」的观念,足见他认为「无心合道」尚存有对于悟境的执持,还不是生命的究竟,所以第10首进而提出超越东西、日夜、魔佛、凡圣等对立观念的无相境界。从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可以看出后期牛头禅「顿了心源,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非妄非真」的思想特色。
  从禅的终极关怀而言,据《湘山志》卷2〈镜问皇忏创自何时〉条的记载,宗慧曾言:「若以空无相无作,而不起大悲心度众生者,是寂灭行,非菩萨行。若起悲心,见一众生得度而度者,是有漏行,非菩萨行。应以无所度而度,是为真度,无所施而施,是为真施。」 (注七七)足见宗慧的终极关怀,仍是置于大悲度众上,但是若从单一个体的角度来看,则「返源还本」实已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因此当宗慧与弟子讨论及个体生命的开展时,他多半再三阐述「返源还本」的境界。此种例子在宗慧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认为个人修持的目标,在于证入「返源还本」的境界。如「说独立品曰:『弃主外求成客宾,'求学不住名风尘,迷悟生死是沈沦,求觅心佛失主人。』……说绝幻真实究竟品:『曰:本体无凡圣,凡圣圣化成,圣化量总绝,主人立万灵』……」 (注七八),又如其临终偈云:「……当时生者谁受生,今日灭者谁受灭;但求生灭合还开,求道求佛心迥绝。不从求得主人晖。主人通达则玄机,解此玄机是真实。超凡越圣止如斯。……」均是阐释此种超越对立与分别的精神境界。
  当生命达到澈见清净自性的境地,外在的现象界对生命主体而言,不再局限于彼此相对的格局中,转而能以无所执着的观照,还其本具的清净面目。如其第十首的「氷河发焰耀天红。枯本枝头花灿烂,绝没香通。」以及宗慧临终
  --------------------------------------------------------------------------------
  注七七:见《湘山志》,页126。
  注七八:见《湘山志》,页58─61。
  页167
  前对弟子的开示:「汝等诸人休道老人去也!焰里冰花红朵朵,炉中冻笋赤条条。」 (注七九)都是说明圆成个体生命之后,所见的外在世界,均呈现出其来面目,焕发出无尽的生命力。因此处在这个世界中,不须运用强制的力量,而只是随顺缘起的生活,宗慧临终前,弟子们请求他还来度生,宗慧遗言曰:「秋去叶须落,春来花自开。」即是说明这种禅境。
  (五)
  归结以上的论证,可以发现不论是从文学的体制、譬喻的手法,或是从思想的渊源、特色来看,宗慧禅师的作品与〈牧牛诗〉有许多相近之处,因此〈牧牛诗〉应有可能是宗慧禅师的作品。至于体裁的问题,前文曾提及龙晦发现此篇作品的体裁是「浪淘沙」词,而万树《词律》认为此种双调54字、押平韵的体制,创始于南唐李煜。蔡绦《西清诗话》认为李煜所作54字体的〈浪淘沙〉,应是作于去世前不久 (注八O)。据《宋史》〈太宗本纪〉的记载,李煜死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 (注八一),依此推算;则〈浪淘沙〉应作于太平兴国初年,龙晦因而怀疑〈牧牛歌〉并非唐人作品,其创作年代应在五代之后。
  查考〈浪淘沙〉这个曲调,可知其体制有齐言体、杂言体二类。齐言体流行于唐代,唐.崔令钦撰的《教坊记》载有此调名;据任半塘笺订的《教坊记笺订》所云:「此调于七言四声诗外,或尚有他体。调名既见于盛唐,其调不始于刘禹锡等可知。唐冯贽《云仙杂记》七〈乐音泉条〉谓唱浪淘沙一曲,方得泉,不知指何体?……」 (注八二);又据其《唐声诗》下编云:「《教坊记》载名,始皆民间徒歌而已,后始入乐,与〈竹枝〉同。观司空图辞及唐人「乐音泉」说,其已合乐歌唱可知。五代乃有杂言体。敦煌曲内曾有调名,但
  --------------------------------------------------------------------------------
  注七九:见《湘山志》,页76。
  注八O :宋.蔡绦:《西清诗话》(收载于《古今诗话续编》)台北,广文,1973。
  注八一:元.脱脱等撰:《新校本宋史》,第1册,台北,鼎文书局,1978,页59。
  注八二:唐.崔令钦撰,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上海,中华书局,1962,页78。
  页168
  无辞,何体未详。」 (注八三)可见盛唐已有此调,开始时是民间徒歌,其后始合乐歌唱,而此调流衍过程中,任半塘认为或许还有其它体制存在。至于杂言体的〈浪淘沙〉,学界多认为其出现较晚,应至五代始见之,如任半塘即作如此看法。而双调54字、押平韵的〈浪淘沙〉,学界则多主张创始于李煜。如万树《词律》作此看法,又如清人陈廷敬纂校的《钦定词谱》卷10,亦认为两段令辞的〈浪淘沙〉始制于李煜   (注八四)。然而从齐言体〈浪淘沙〉的流行过程看来,其在合乐歌唱转变为曲子之前,有一段时朗是流传于民间的谣歌。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后记〉对于曲子产生的来源曾作说明:「曲子产生于谣歌,谣歌经艺人加工,配为器乐,获得流行,便是曲子。」 (注八五),其看法即是认为民间谣歌乃隋唐燕乐曲子的主要来源。既然民间谣歌是曲子的主要来源,因此就燕乐曲子产生的过程而言,杂言体的〈浪淘沙〉在成为合乐的曲调之前,有可能也是流传于民间的徒歌,后来才为文人采用、配乐,形成今日所见的面貌。依此而论,则〈牧牛歌〉的体制虽与双调54字、押平韵的〈浪淘沙〉相同,却不能断言其已是合乐歌唱的曲子,因其亦有可能是〈浪淘沙〉转变为曲子之前流行于民间的徒歌。考诸现存文献所见的资料,〈牧牛歌〉是以不配入器乐的徒歌方式宣唱,而且其曲名亦不作〈浪淘沙〉,因此从词史发展的角度而言,或有可能是〈浪淘沙〉转变为曲子之前,流行唐代的民间谣歌。
  此外,龙晦认为联章体的〈浪淘沙〉,应产生于单篇词体成热之后 (注八六)。然而考察唐僧借用民间歌谣以宣扬佛理的惰形,发现联章体的运用已极
  --------------------------------------------------------------------------------
  注八三:任半塘着:《唐声诗》,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页444。
  注八四:清.陈廷敬纂校:《钦定词谱》,康熙54年内府刻本,北京,中国书店,1983。
  注八五:任半塘、王昆吾编着:《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下),成都,巴蜀书社,1990,页1782。
  注八六:龙晦:〈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中华文化论坛》,第4期,1994,页48。
  页169
  为普遍。证诸任半塘的《敦煌歌辞总编》,可以发现其所辑录的宗教歌辞中,已有为数甚多的联章体,如〈百岁篇〉、〈五更转〉、〈十二时〉等,均是佛门常见的定格联章。 (注八七)因此,从唐代佛门常见联章体的歌辞形式看来,唐代出现联章体的〈牧牛歌〉,应有其可能性。
  伍、结论
  本篇作品过去由于文献之不足,导致许多问题皆悬而未决。本研究翻阅僧传、地方志、山水祠庙志等各类文献,从中觅得多种相关文献,因而得以分别探讨有关作者与作品的间题,并提出初步之研究成果。本篇作品的作者,应是唐代牛头宗的湘山宗慧禅师。本件作品的出处,目前所知是载于《湘山志》。至于撰述年代,应是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四月至宣宗大中初年之间,而撰述地点,则是佛盖山的飞锡庵。本作品是目前所存时代最早的牧牛诗组,此作品的出现,有助于了解牧牛诗组的源流与开展,亦有助于考察禅宗文学、禅宗思想之流衍。兹将研究成果,分别从文学、思想、宗教等方面论述之:
  一、文学方面:
  就文学形式而言,本作品的原始面貌是口语文学,其体制是无乐徒歌的民间歌谣,其曲调可能是流行于湘楚一带的民歌,并有可能是〈浪淘沙〉转变为曲子之前流行于民间的徒歌。其歌辞属于杂言体,并采用一调重复的联章体。就文学表现手法而言,本篇作品善于运用譬喻的手法。其以牧牛譬喻修心的手法,并非禅宗独创,实是源自《遗教经》。其它诸如广泛运用自然景物暨喻心性的趋势,本研究认为可能是受到牛头宗「道遍无情」思想的影响。
  --------------------------------------------------------------------------------
  注八七:详见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卷3─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页549─1670。
  页170
  二、思想方面
  本篇作品的思想渊源有二,其一源自《遗教经》,其次则源自禅门牛头宗的思想。宗慧所承继的牛头宗思想,属于后期的牛头禅学,其内容已渐和南宗泯合。
  三、宗教方面
  本篇作品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引导众生返本还原,因此就宗教层面而言,这是实继可行的修持方法,其特色在于开展出完整严密的修行步骤,并清晰的描述其过程。从初学达致觉悟境界的次第,本作品皆已具足。而其终极目标在于超越主客对待的返本还源境界。就个别生命的圆成而言,此已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前五篇文章

天台学的罪与忏悔观

天童山觉和尚宏智禅师语录选析

推广禅宗静坐“数息观” 圣严法师让佛教成为入世间法

唯识教义述要

唯识问答

 

后五篇文章

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摄论大意

明清建筑瑰宝 佛教律宗圣址——古林寺塔林巡礼

论佛教戒律的特点及其在佛教发展中的作用

略论大乘《大般涅盘经》的传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