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支道林生平事迹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支道林生平事迹考

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 1995.07 出版(pp.243-271)

王晓毅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


243 页

提要
东晋高僧支道林在士族上流社会的出色活动,对中国文
化思潮由玄学向佛教的转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搜
集并整理了有关支氏全部生平事迹资料,将它们有机地融铸
于本文如下结构中︰

以支道林先后所居寺院为中心,将其一生划归为以下六
个时期︰(1)从吴县余杭山到建康白马寺;(2)吴县支山
寺;(3)山阴县灵嘉寺;(4)剡县沃州山禅院与石城山栖
光寺;(5)建康东安寺;(6)石城山栖光寺逝世。

对每一时期中发生的各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并逐一
考辨。时间、地点无法确定的事迹,亦附于大致时期内同类
事件后,以免遗漏,便于参考。

对每一事件的研究,一般分资料【出处】与作者【考证
】两部分,个别难点,设【存疑】。以慧皎《高僧传.支道
林传》、《世说新语》之记载为主线索,广泛运用其它各种
史传、类书、经录、诗赋、辑佚等文献资料,对事件的时间
、地点、人物、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仅限于史实,不作思想
史研究。尤其是运用了自南朝以来唐宋明清的各种历史地理
资料,对与支道林活动有关的寺院及其它遗迹的历代变迁,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

244 页

一、从吴县余杭山到建康白马寺(公元314~339)

支遁(314~366)字道林。本姓关,陈留(今河南省开
封市)人,一说为林虑(今河南省林县)人。家族有佛教信
仰传统,故自幼即拜法师求学,“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
,......幼时尝与师论物类”。(注 1)

两晋之际,天下大乱,五胡入侵,晋室南迁。支道林家
族大概亦随中原难民离开原籍渡江南下。面对这场空前的浩
劫,中国知识界对传统儒道思想的救世功能产生了怀疑,寻
找新的出路,佛教亦在这一时期于士大夫阶层中迅速流行。
许多青年知识分子都经历了由儒道玄学向佛教的转变。支道
林青少年时期的思想变化,就是当时中国思想界巨变的历史
缩影。他由精通老庄的玄学少年,经过余杭山的佛学反思,
世界观发生了重大转折。在建康白马寺,破玄学传统的逍遥
论,引起思想界的轰动,从此步入士族上流社会,为其日后
在达官贵人中弘扬佛法开拓了道路。主要史实如下︰

(一)晋武帝咸和八年(333)之前,19岁前

支道林到京师参加清谈,因精通老庄玄学,得到名士王
蒙、殷融的赏誉。

【出处】〈本传〉︰幼有神理,聪明透彻,初至京师,
太原王蒙甚重之,曰︰“造微之功,不减辅嗣。”陈郡
殷融,尝与卫珍交,谓其神情□彻,后世莫有继之者,
及见遁叹息,以为重见若人。

【考证】支道林一生多次去京师建康。〈本传〉将初次
赴京时间置于隐居余杭山之前,应是其少年时代。据《广弘
明集》卷 3 支遁〈述怀诗二首〉︰“总角敦大道, 弱冠弄
双玄。”总角,指童年时代;弱冠指 19 岁行冠礼之年。总
角、弱冠,泛指 19 岁未成年之前。王弼、卫珍都是十几岁
成名。王蒙将其比作王弼(辅嗣),殷融将其比作卫珍,可
见此时支道林为少年无疑。再者,王弼是玄学创始人,卫珍
则被视为王弼正始之音的继承人。玄学名士们将支道林视为
王弼、卫珍的后继者,评价甚高,这为支遁日后进入上层清
谈沙龙奠定了基础。

(二)晋成帝咸康四年(338),24 岁

1.在余杭山潜心研究佛经多年后,于此年出家
───────────
(注 1) 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以下简称〈本传〉

245 页

【出处】〈本传〉︰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隐居余
杭山,沉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经,卓焉独
拔,得自天心。年二十五出家。

【考证】〈本传〉将支遁隐居余杭山一事置于初入京师
之后,二十五岁出家之前,可见其离京之后至 24 岁之间隐
居此山。余杭山亦称阳山,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据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山〉︰“阳山在吴县西
北三十里,一名秦余杭山,一名四飞山”。

2. 出家后云游京师, 常住白马寺,与刘系之、冯怀辩论《
庄子.逍遥游》之义, 发表佛家新见,超越了向秀、郭
象,引起了玄学界的关注,名声大振。

【出处】〈本传〉︰遁常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
子.逍遥篇》,云各适性以为逍遥。 遁曰︰“不然。
夫桀跖以残害为性。 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
于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伏。

又《世说新语.文学》︰《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
。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
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
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
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刘校标注引《冯氏谱》︰冯怀字祖思,长乐人,历太常
,护国将军。

【考证】刘系之生平事迹不见史传,仅《通典》 83 引
荀纳与刘系之对丧服问题的回答。荀纳活动于成、康、穆帝
时期,曾任太常博士,故刘系之亦应与支道林为同时代人。
冯怀事迹可考。据《资治通鉴》卷 96 〈晋纪十八〉记载,
成帝咸康四年(338)冬十月, 冯怀正任太常一职,而到第
二年咸康五年(339)三月,太常已由蔡谟接任。 可见,冯
怀任太常的时间与支遁到京师白马寺论〈逍遥游〉的时间一
致,故将此事系于此年。

白马寺于东晋大兴二年(319), 由司马睿下令修建,
《法苑珠林》卷52〈伽蓝篇〉第36︰“晋白马寺在建康中黄
里。大兴二年,晋中宗元皇帝起造。”为东晋南朝之名寺,
多有高僧居此。

246 页

3.支遁对佛图澄与石虎及诸子亲密交往一事发表评论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佛图澄与诸石游。林公
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

【考证】石虎在位时间为公元334~349年,佛图澄死于
公元 348 年,在自334~348年长达 14年时间里,佛图澄与
石氏关系一直甚好。支遁于京师对此事评论,只能发生在此
事有新闻价值的早期,且正是支遁在京师之时,故暂系于此
年。

(三)咸康五年(339),25岁

支道林的清谈风格受俗人非议,而谢安赞誉。

【出处】〈本传〉︰年二十五出家,每至讲肆,善标宗
会,而章句或有所遗,时为守文者所陋,谢安闻而善之
,曰︰“此九方歅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

【考证】据《晋书》卷 79 〈谢安传〉,谢安“弱冠”
即 19 岁时,曾与王蒙清谈,并得王导赏识,地点无疑为京
师建康。 谢安生于公元 320 年,19 岁时应为 339 年,此
时支道林亦在京师建康,深受玄学思想界关注。支道林与谢
安都与王蒙为友,故可能通过王蒙相识。谢安对支道林的赞
誉可能发表于此时。

二、吴县支山寺(公元339~349)

东晋咸康~永和之际,是中国学术思潮由玄学向佛教演
变的重要时期。当时东晋初期渡江的开国元勋王导(咸康五
年逝)、庾亮(咸康四年逝)等第一代名士,相继去世,与
他们关系密切的东晋第一代渡江高僧如帛尸梨密多罗(高座
道人)、竺道潜或逝世,或离开了政治中心建康,隐居山林
。继王导后执政的庾冰、何充,在对待佛教问题上意见不一
,展开了争议,最后,支持佛教的何充获胜,为佛教徒争得
了不跪拜王者的权利(详见《弘明集》)。永和时期,清谈
家司马昱执政,虽对宗教兼容并包,但宗教情感更倾向于道
教。在这种条件下,支道林作为东晋第二代僧人的杰出人物
,在弘法中起了薪尽火传的作用。在这时期,支道林以吴县
支硎山寺为点,沿建康──京口──吴县──会稽之间畅通
的江南运河水道,北上京师建康,南下会稽,主要活动于京
师建康士族社会的上层。他团结何充,举行佛事活动,同时
又活跃于清谈场上,以其出色的辩才与睿智周旋于司马昱、
殷浩、王蒙、刘惔等一代玄学名流中,扩大了佛教的影响。主
要史实如下︰

247 页

(一)咸康八年(342),28岁

1.与王蒙、刘惔于京口见骠骑将军何充

【出处】《世说新语.政事》︰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骠
骑。骠骑看文书不顾之。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
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
”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诸人以为佳。

【考证】见下条。

2. 10月22~24日,与何充等24人相约于吴县土山,组织八戒
斋会

【出处】《广弘明集》卷 30 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间与何骠骑期,当为合八关斋,以十月二十二日集同意
者在吴县土山墓下,三日清晨为斋始,道士白衣凡二十
四人,清和肃穆,莫不静畅,至四日朝,众贤各去。余
既乐野室之寂,又有掘药之怀,遂便独住。

【考证】据《资治通鉴》卷97,何充于咸康八年出任骠
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州刺史,镇
京口。”第二年, 即建元元年(343)十月,便调京师建康
任“中书监、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主持朝政,直至永和
二年(346)正月逝世。 《世说新语》及支遁〈八关斋会诗
序〉,称何充为骠骑将军,上述两事必发生于 342年之后,
343 年以后何充便回朝主政,再去吴县的可能性不大。而其
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年内,需督晋陵(今江苏常州)军
事,两地与吴县(今江苏苏州)甚近,并有发达运河水路相
通,故支遁、王蒙、刘看望何充可能是其于京口任职时,并
约定去吴县举行八关斋会。

遍查各类史籍,苏州地区关于“土山”的记载,仅见于
《越绝书》卷 2〈外传记.吴地传〉︰“土山者,春申君时
治以为贵人冢,次去县十六里”。对此土山,唐宋明清其它
历史地理著作均不见记载。疑“土山”即支道林出家前隐居
的余杭山,理由有二︰第一,余杭山产白垩,是石灰岩的一
种,白色,质地软,可用来作粉刷材料,俗称“白土子”,
所谓“土山”,可能因“白土子”而得名。陆广微《吴地记
》称余杭山“有白土如玉,甚光润。吴中每年取以充贡,亦
曰石垩、白□。”第二,吴王夫差墓在余杭山,在当时属于
名胜古迹,支道林笔下的“土山墓下”之“墓”,很可能是
指夫差墓。《吴郡图经续记》卷下〈墓〉︰“吴王夫差墓

248 页

在吴县西北十里余杭山,....今名阳山者是也,近太湖。”

3.于吴县建立支山寺

【出处】〈本传〉︰后还吴,立支山寺。

【考证】〈本传〉将支遁于吴县建立支山寺一事,置于
其出家于白马寺清谈之后、南下会稽之前。因支遁曾在吴县
余杭山隐居多年,故〈本传〉称其到吴县建寺活动为“还吴
”,具体时间不详。支道林约何充等人行“八关斋会”时,
不去支山寺,可见该寺建于“八关斋会”之后,故系于此年
下。

支山也叫支硎山、报恩山,与余杭山相距十余里,都位
于吴县西部。唐.陆广征《吴地记》︰

支硎山在吴县西十五里,晋支遁字道林,尝隐于此山,
后得道乘白马开云而去,山中有寺,号曰报恩,粱武帝
置。

宋.范成大《吴郡记》卷9〈古绩〉︰

支遁庵在南峰,古号支硎山,晋高僧支遁尝居此,剜山
为龛,甚宽敞,......道林又尝放鹤于此,今有亭墓。
道林喜养骏马,今有白马□,云饮马处也。庵旁石上有
马足四,云是道林飞步马蹄也。

明.王鏊《姑苏志》卷8〈山〉︰

支硎山在龙池山东北,以晋支遁居此而山多平石故名,
山有石室、寒泉。遁诗云︰石室于蔽身,寒泉濯温手。
(注 2)相传遁冬居石室,夏隐别峰也。泉上刻紫岩居士
虞延臣书“寒泉”二字径大。又有放鹤亭、马迹石,皆
以遁得名。
───────────
(注 2) 支道林〈咏怀诗五首〉有︰“石宇庇微身”,〈八
关斋会诗三首〉有︰“寒泉濯温手”,与《姑苏志
》引诗有异。

249 页

(二)永和元年(345),31岁

1. 在会稽山阴祇洹寺与王蒙再度相逢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王、刘听林公讲,王语
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复东听,王又曰︰“
自是□焊后王、何人也。”

刘校标注引《高逸沙门传》︰王蒙恒寻遁,遇祇洹寺中
讲,正在高坐上,每举麈尾,常领数百言,而情理俱畅
,预坐者百余人,皆结舌注耳。

【考证】《世说新语.赏誉》与《高逸沙门传》所记王
蒙见林公,实为两事,一是与刘惔在京见支遁讲经,二是后来
去会稽再听其讲经。文中“复东听”指东出建康赴会稽。《
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东行”、“东出”之“东”,大都指
去会稽。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王蒙与支道林再见之祇洹寺,
在会稽山阴。孝宗(晋穆帝)于永和元年(345)继位, 而
王蒙死于永和三年(347)。《法书要录》卷 9 载张怀瓘〈
书断〉︰“蒙以永和三年卒。”因此,王、支会见于山阴的时
间,只能在永和元年~二年之间选择。故系于此年。

祇洹寺系许询捐会稽山阴之住宅而成。《建康实录》 8云︰
(许询)遂舍永兴、山阴二宅为寺。家财珍异,悉皆是给。
既成,启奏。孝宗诏曰︰“山阴旧宅为祇洹寺;永兴新居,
为崇化寺。

《嘉泰会稽志》卷7〈寺院.山阴县〉︰

大能仁禅寺在府南二里一百四十步,本晋许询舍宅,号
祇园寺,后废。至吴越时,观察钱仪复建,号圆觉寺,
咸平六年...... 改赐承天寺,政和七年...... 改为能
仁寺。

2.在会稽寺评论许询与王修之间的论战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
苟子。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于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
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
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
疏;王复屈。许

250 页

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支从容曰︰“君语佳
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考证】许掾即许询,王苟子即王修,字敬仁。《法书
要录》载张怀瓘《书断》︰“王修以升平元年卒,年二十四”
。许询生卒年不详。从上文看,约与王修相仿。王修是王蒙
的儿子, 12 岁时就因著《贤全论》名声大振,被称为神童
。很可能于此年随父亲去会稽见支遁,获得了支遁的好评。
《世说新语.赏誉》︰“林公曰︰王敬仁是超悟人”。《世
说新语.言语》注引《续晋阳秋》称许询︰“总角秀惠,众
称神童。”许询作为会稽土著“神童”,被类比京师的神童
王修,内心不服,可能借王修随父来会稽之际一决高低。故
将此事系于此。

会稽西寺,除《世说新语》外,史籍无载。魏晋南北朝
时期,僧俗对寺院的称谓,经常以其在某地的相对方向而简
称东寺、西寺。余嘉锡笺疏︰

西寺即光相寺,在西郭西光坊下岸光相桥之北,去予家
仅数十武。光相寺者,仅是晋义熙中寺发瑞光,安帝因
赐此额。西光坊本名西光相坊,其东曰东光相坊,坊与
桥皆因寺得名者。

据《嘉泰会稽志》卷 7〈寺院.山阴〉︰“光相寺在府西北
三里三百七步,后汉太守沈勋公宅,东晋义熙二年宅有瑞光
,遂舍为寺,安帝赐光相额。”

3. 支道林、林洵、谢安在王蒙家清谈《庄子.渔夫》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谢盛德,
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谓彦会,时既不可留,
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
《庄子》不?正得〈渔夫〉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
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
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
”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
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
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
故复自佳耳。”

【考证】刘校标注上文许、谢、王为“许询、谢安、王
蒙”。王蒙死于永和三年,故相聚时间只能早于此年。许询
最早赴京师的时间为永和四年(详见永和四年条),王蒙官
邸虽在京师建康,但这次聚会的“王家”不在建康。当时,
京师士族多

251 页

在风景秀丽处营造庄园别墅。文中王蒙家应是指此类别墅。
从王蒙生平事迹看,应是会稽。当时会稽是战略大后方,并
且风景秀丽,故京师的士族纷纷在会稽建别墅。白居易〈沃
州山禅院记〉记载的在剡县“或游或止”的 18 位高士中,
便有王蒙。王蒙在此县有庄园别宅是完全可能的。

(三)永和四年(348),34岁

1.与许询在司马昱会稽王府邸讲《维摩经》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
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座莫
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
,不辨其理之所在。

刘校标注引《高逸沙门传》曰︰支道林时讲《维摩诘经
》。

【考证】许询一直隐居会稽,仅于永和四年赴京一次。
唐释道宣《三宝感通录》一引《地志》︰“晋时高阳许询诣
建业,见者倾都,刘恢 (惔)为丹阳尹, 有名当世,日数造
之。”《世说新语.言语》亦云︰“刘真长(惔)为丹阳尹,
许云度(询)出都就刘宿。”可见许询赴京时,刘已任丹阳
尹。刘惔氏出任丹阳尹的时间,《建康实录》8 有明确记载︰
“永和三年十二月,以侍中刘惔为丹阳尹。”另外,刘惔永和
五年七月之前即已去世,故将此事系于永和四年。

会稽王司马昱自永和元年起以抚军大将军主持朝政,住
宅无疑在京师建康。《元和郡县志》卷 26 〈江南道.丹阳
县〉︰“建康东府城在县东七里,其地西则简文帝为会稽王
时邸第。”又许询到建康后经刘惔介绍,与司马昱经常清谈,
甚为密切。据《世说新语.赏誉》注引《续晋阳秋》︰“询
能言理,曾出都迎姊,简文皇帝、刘真长说其情旨及襟怀之
咏,每造□对,夜以系日。”由此可见,永和四年许询到京
后,支道林与许询在司马昱府邸论辨是合乎情理的。

【存疑】〈本传〉将支道林与许询论辨《维摩经》之事
置于支道林赴剡县石城山建寺之后,升平五年应征赴京师之
前,地点在山阴︰

晚出山阴,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遁
通一义,众人感谓询无以厝难;询每设一难,亦谓遁不
复能通。如此至竟,两家不竭。凡在听者,咸谓审得遁
旨,回令自说,得两三反便乱。

252 页

显然,这与《世说新语》所载于司马昱处论辨同为一事。〈
本传〉未言及司马昱参加,因为此时司马昱必在京师,而不
可能在山阴。然而,那次有司马昱、支道林、许询参加的论
辨,十分著名,为一时美谈。司马昱参加无疑。《高僧传》
卷 7 〈释慧严传〉载,在宋文帝处, 颜延之与慧严曾展开
辩论,“往复终日,帝笑曰︰公等今日无愧支、许。”宋文
帝自比当年司马昱观支、许论战,可见支、许的论辨是在司
马昱府中,并且司马昱本人在场。因此,《世说新语》所说
时间、地点、人物更为合理。

2.与殷浩在司马昱府辩论才性问题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殷渊俱在相王
许。简文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
崤函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辙远之,数四交,
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其胜场,安可
争锋。”

【考证】此事件时间不详。殷浩自永和二年七月之后才
从隐居处赴京任扬州刺史,支遁于永和六年后南下会稽,因
此与殷浩同时在“相王司马昱官邸”清谈的时间只能是永和
三年至永和六年之间,姑且系于此。

(四)永和五年(349),35岁

1.支道林品评名士王胡之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林公曰︰“见司州警悟
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又《世说新语.品藻》︰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
”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考证】《晋书》卷 76 〈王廙传〉︰“石季龙死,朝廷
欲绥辑河洛,以胡之为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假节,以固辞
,未行而卒。”石虎(季龙)死于永和五年,而支遁称王胡
之为“司州”,可见朝廷任命已下,只能是此年或王胡之去
世后不久。故系于此年。

253 页

2.对南北学风特点发表评论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褚季野语孙安国云︰“
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
要。”支道林闻之曰︰“圣贤固所忘言。自中人以还,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刘校标注曰︰“支所言,但譬成孙褚之理也。然学广则
难周,难周则识闇,故如显处视月;学寡则易核,易核
则知明,故如牖中窥日也。”

【考证】褚裒字季野,死于永和五年。孙盛字安国,自
永和元年八月起,由廷尉正改任桓温参军,离开建康赴武昌
。而永和五年,孙盛则与褚裒一同南下京口。《世说新语.
轻诋》︰“褚太傅南下,孙长乐于船中视之......。”余嘉
锡疏引程炎震云︰“此盖褚裒彭咸(城)败后还镇京口,故
云南下,永和五年也。其冬裒卒矣。”支道林继褚、孙之后
论南北学之事时间不详,姑系于此年下。

三、会稽山阴灵嘉寺(公元351~353年)

自永和五年石季龙死后,北方河洛地区陷入混乱,东晋
举朝上下掀起一片北伐声浪。以司马昱、殷浩为首的中央政
府与以桓温为首的荆州势力都打算利用北伐的旗帜扩大自己
的影响,故政治军事活动成为中心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支
道林离开京师南下会稽,甚有战略眼光。会稽是东晋王朝政
治文化经济的腹地,世家大族庄园集于此地,名士与高僧云
集于此地,未来政治要人多出于此地。尤其是王、谢家族,
在当时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支道林离开军事政治中心京师
建康而南下文化中心会稽,与王、谢家族及郗超等人密切交
往,使佛教的影响继续扩大。这些名士后来成为左右东晋中
后朝政局的人物,对支道林身后佛教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主要史实如下︰

(一)永和七年(351),37 岁

1.南下会稽山阴,与王羲之谈〈逍遥游〉,住会稽灵嘉寺

【出处】〈本传〉︰王羲之时在会稽,素闻遁名,未之
信。谓人曰︰“一往之气,何足可言?”后遁既还剡,
经由于郡,王故往诣遁,观其风力。既至,王谓遁曰︰
“〈逍遥篇〉可得闻乎?”遁乃作数千言,标揭新理,
才藻惊绝,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仍请住灵嘉寺
,意存相近。

254 页

又《世说新语.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
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
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
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
。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
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
,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考证】虽《高僧传》与《世说新语》记载支道林与王
羲之去会稽的先后顺序不同,但基本在王羲之初任会稽内史
前后。关于王羲之的任职时间,据《晋书》卷 80 〈王羲之
传〉与卷 75 〈王述传〉,史学界已确认为永和七年。故将
支、王相会之事系于此年。

灵嘉寺,系何充所捐,宋大中祥符六年改为福庆寺。《
嘉泰会稽志》卷 7 〈寺院.府城〉云︰

福庆寺在县东南七十里,晋将军何充宅也。世传何充尝
设大会,有一僧形容甚丑,斋毕掷□腾空而去,且曰︰
“此当为寺,号灵嘉。”充遂舍为灵嘉寺。唐会昌五年
废,晋天福七年重建,大中祥符六年改赐今额。

2.与王羲之、谢安、许询、孙绰等名流同游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注引《中兴书》︰安先居
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及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
,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

【考证】王羲之、谢安、孙绰、许询与支道林同在会稽
郡的时间,只能从永和七年王羲之任右将军、会稽内史与孙
绰任右军长史开始,至永和十一年王羲之辞官与孙绰转任永
嘉太守这一时期内。支道林与诸名士有以下“同游”数事见
于史籍,确切时间不详,大约发生于这一时期之会稽郡,姑
且系于此年下。

3.与孙绰清谈

【出处】《世说新语.品藻》︰支道林问孙兴公︰“君
何如许掾?”孙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服膺;一吟
一咏,许将北面。”

4.对孙绰、许询于白楼亭品评人物发表见解

255 页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孙兴公、许玄度共在白
楼亭,共商略先往名达,林公既非所关,听说云︰“二
贤故自有才情。”

刘校标注引《会稽志》曰︰亭在山阴,临流映壑也。

5.孙绰画“道人坐禅像”,赠支道林

【出处】《广弘明集》卷 30 支遁〈咏禅思道人〉︰孙
长乐作道士坐禅之像,并而赞之,可谓因俯对以寄诚心

6.与孙绰赞美高僧竺法护

【出处】《高僧传》卷 1〈竺昙摩罗刹传〉︰支遁为之
像赞云...... 后孙绰制《道贤论》, 以天竺七僧,方
竹林七贤,以护区山巨源。

7.为郗超所画于道邃像撰写铭赞

【出处】《高僧传》卷 5〈于道邃传〉︰于道邃 .....
事兰公为弟子......后随兰公适西域,于交址遇疾而终
。春秋三十有一矣。......郗超图写其形,支遁为著铭
赞。

【考证】郗超,字嘉宾,郗愔长子,深得支道林赏识。《
晋书.郗超传》︰“沙门支遁以清谈著名于时,风流胜贵,
莫不崇敬,以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而遁常重超,以为
一时之□,甚相知赏。”王羲之是郗超的姑夫;郗超极有可
能赴会稽王羲之处与名流交游。自永和七年之后,郗超任桓
温幕僚,长住武昌,难与支道林交往。故将支、郗与于道邃
画像铭赞之事系于此时。

8.去谢安家与其侄谢朗清谈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
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

256 页

【考证】谢安家在其所隐居之上虞县“东山”。据《嘉
泰会稽志》卷 9〈山.上虞县〉云︰

东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
山。千嶂林立,下视沧海,天水相接,盖绝景也。下山
出微径,为国庆寺,乃太傅之故宅,傍有蔷薇洞,俗传
太傅将伎女游宴之所。按〈谢安传〉云,寓居会稽,与
王羲之、许询、支遁游,出则渔猎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

据笔者实地考查,东山位于上虞县曹娥江东岸,国庆寺毁于
文化革命,谢安墓犹存。该地水路方便,有运河通会稽,沿
曹娥江而上,可直达支道林后来隐居的石城山及沃州山。故
支道林可经常去东山,与谢安同游。

9.与王子献、谢万相轻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王子猷诣谢万,林公先
在坐,瞻瞩甚高。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
胜此不?”谢曰︰“唇齿相须,不可偏之,须发何关于
神明?”林公意甚恶,曰︰“七尺之躯,今日委君二贤
。”

又《世说新语.轻诋》︰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
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鸟,
但闻唤碰碰声。”

(二)永和八年(352),38岁

支道林与于法开弟子于法威论《小品》。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于法开始与支公争名,
后精渐归支,意甚不忿,遂遁□剡下。遣弟子出都,语
使过会稽。于时支公正讲《小品》。开戒弟子︰“道林
讲,比汝至,当在某品中。”因示语攻难数十番,云︰
“旧此中不可复通。”弟子如言诣支公。正值讲,因谨
述开意。往反多时,林公遂屈。厉声曰︰“君子何足复
受人寄载。”

【考证】据《世说新语》注引《高逸沙门传》,知于法
开因与支道林论战失利而遁□剡县,并从义学转向以医术弘
教。可见时间应定在支道林永和九年还未离开山阴

257 页

南下定居剡县之前(详见下条)。同时,于法开与支道林争
名,众人倒向支,大概需一定时间,不可能在支道林初到山
阴的永和七年。故系于此年。

四、剡县沃州山与石城山寺(公元353~361年)

东晋王朝内部以司马昱、殷浩为首的中枢势力与以桓温
为首的方镇势力,于永和后期双方矛盾日益明显︰桓温以殷
浩北伐失利为由,逼迫朝廷废殷浩为庶人;桓温经永和十年
、十二年两次北伐获胜,实力大增,步步进逼以司法昱为首
的东晋朝廷。同时,王羲之也于永和十年辞去会稽内史,与
道士许迈采药服食,云游诸名山。会稽山阴亦不再是名士云
集之处。在这种形势下,支道林南下剡县沃州、石城二山中
,潜心研究佛经,著书立说,在理论上弘扬佛法。这一时期
也是支道林一生中理论著述的高峰期。主要史实如下︰

(一)永和九年(353),39岁

支道林离开山阴南下剡县,先后居□山、沃州山,著《座右
铭》,养马放鹤。

【出处】〈本传〉︰俄又投□剡山,于沃州小岭立寺行
道,增众百余,常随禀学。时或有堕者,遁乃著《座右
铭》以勖之。......时论以遁才堪经济,而洁己拔俗,
有违兼济之道。遁乃作《释蒙论》......人尝有遗遁马
者,遁受而养之。时或有讥之者,遁曰︰“受其神骏,
聊复畜耳。”后有饷鹤者,遁谓鹤曰︰“尔冲天之物,
宁为耳目之玩乎?”遂放之。

【考证】永和九年,王羲之举办兰亭会。《嘉泰会稽志
》卷 9〈山.山阴县〉引《天章寺碑》,记载了参加兰亭集
会42人的姓名,其中有王羲之、谢安、孙绰,却无支道林。
如果支道林此时在山阴,不可能不参加这一盛会。最大可能
,就是此时支已赴剡县。关于支道林去剡县后所居山寺,有
以下两种记载︰

一说为□山。《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
公灵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灵山而隐。”印山当作□
山,竺道潜亦称竺法深、深公。《世说新语.德行》云︰“(
竺法深)考室剡县东二百里□山中,同游十余人,高栖浩然
。支道林宗其风范,与高丽道人书,称其德行。”宋《嘉泰
会稽志》卷 9〈山.新昌县〉︰“东□山在县东四十里,晋
僧法深支遁皆隐居此。”同卷〈寺院.新昌县〉︰

大明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昔沙门法干、支道林、帛道
猷下筑东□山,晋隆和元年,赐号东□寺。会昌废,后
唐同光元年重建......至道三年改赐今额。

258 页

一说为沃州小岭。《高僧传》卷 4〈竺道潜传〉︰“支
遁遣使求灵□山之侧沃州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
来辄给,岂闻巢,由灵山而隐。”《嘉泰会稽志》卷 9〈寺
院.新昌县〉云︰

沃州真觉院在县东四十里,方新昌未为县时,在剡县南
三十里,居沃州之阳,天姥之阴,南对天台山之华顶、
赤城,北对四明山之金庭、石鼓,而北有支遁养马坡,
放鹤峰,......晋帛道猷、竺道潜、支道林......皆常
居焉。会昌废......治平三年赐今额。

又宋高似孙《剡录》卷 5引白居易〈沃州山禅院记〉︰

沃州山在剡县南三十里,禅院在沃州山之阳,天姥峰之
阴,南对天台而华顶赤城列焉,北对四明而金庭、石鼓
介焉。西北有支遁岭而养马坡放鹤峰次焉......夫有非
常之境,然后有非常之人栖焉。晋宋以来,因山洞开厥
,初有罗汉僧天竺人白道猷居焉,次有高僧竺法潜支道
林居焉,次又有......凡十八僧居焉。

据笔者实地考察,□山与沃州山都位今浙江省新昌县县城东
南约15公里处,两山连为一体,相距不过 1公里。东□寺(
大明寺)宋之后不见著录。沃州山禅院毁于文化革命,其遗
址已被长韶水库淹没。

(二)永和十年(354),40岁

支道林欲赴殷浩处,解答其《小品》疑难,被王羲之劝
住。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
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尝欲与支道林辩之,竟
不得。今《小品》犹存。

刘校标注引《高逸沙门传》︰殷浩能言名理,自以有所
不达,欲访之于遁,遁邂逅不遇,深以为恨。其为名识
赏重,如此之至焉。

又注引《语林》︰浩于佛经有所不了,故遣人迎林公,
林公乃虚怀欲往。王右军驻之曰︰“渊源思致渊富,既
未易为敌,且已所不解,上人未必能通。纵复服从,亦
名不益高。若佻脱不合,便丧十年所保。可不须往。”
林公亦以为

259 页

然,遂止。

【考证】据《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被废东阳,
始看佛经。”殷浩于永和十年二月因北伐失利被免为庶人,
徒东阳郡信安县。死于永和十二年,姑将此事系于永和十年

(三)升平元年(357),43岁

支道林移居剡县石城山,立栖光寺,勤于著书立说,为
回答王洽疑问,著《即色游玄论》。

【出处】〈本传〉︰晚移石城山,又立栖光寺。宴坐山
门,游心禅苑,木食涧饮,浪志无生。乃注《安般》、
《四禅》诸经,及《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
《道行旨归》、《学道诫》等。追踪马鸣,蹑影龙树,
义应法本,不违实相。

【考证】《广弘明集》卷 28 载王洽〈与林法师书〉,是王
洽读支遁《道行旨归》后产生疑问而作。王洽说︰“今《道
行旨归》通叙色空,甚有清致,然未详经文为有明旨耶?或
得之于象外,触类而长之乎?”为解答王洽提问,支遁著《
即色游玄论》。《出三藏记集》卷 12 《杂录》载陆澄《法
论目录.第一帙》︰“《即色游玄论》支道林。王敬和问,
支答。”据〈本传〉可知《道行旨归》系支道林在石城山所
著。王洽,字敬和,是王导之子。《晋书》卷 65 〈王洽传
〉︰“升平二年卒于宫,年三十六。”故王洽与支遁书,只
能著于此年之前,而〈本传〉又称支道林︰“晚移石城山。
”时间应较晚,故系于升平元年。

石城山在剡县南部(今新昌县县城南郊),距沃州山约
15公里。支道林去石城山时,该山已有两寺︰一是于法兰创
建的元华寺,(注 3)二是僧帛光(昙光)创建的隐岳寺。
(注 4)支道林所建栖光寺,大概与上两寺相距不远。据《浙
江分县简志.新昌县.名胜古迹》称,粱朝时,隐岳、元化
、栖光三寺合并为宝相寺,现称大佛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据笔者实地考查,该寺与新昌县县城仅一山之隔,由隧
道相连,有昙光法师圆寂处、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法师圆寂处
、齐梁时兴建的江南第一大佛──弥勒石佛像等古迹。
───────────
(注 3) 详见慧皎《高僧传》卷4〈于法兰传〉。

(注 4) 详见慧皎《高僧传》卷11〈帛僧光传〉。

260 页

(四)升平二年(358),44岁

支道林与正在服丧的谢玄清谈。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谢车骑在安西艰中,林
道人往就语,将夕乃退。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
处来?”答云︰“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

【考证】谢车骑,指谢玄;安西,谢玄之父谢奕。《晋
书》卷 8〈穆帝纪〉︰“(升平二年)秋八月,安西将军谢
奕卒。”按当时习惯,谢奕归葬会稽。谢奕曾任剡县县令,
在剡山有园宅。《剡录》卷 2〈山水志〉︰“又东北曰车骑
山,谢玄之居也,右滨长江,左傍连山......于江曲起楼,
楼侧悉是桐梓,森耸可受,号桐亭楼。”谢玄生于 343年,
其父死时,年仅15岁,未仕,居剡县山庄无疑。支遁去谢玄
处清谈,定在此时此处。

五、建康东安寺(公元361~364年)

永和~升平之际,云集于会稽的名士或入仕或去世,文
化中心已不在会稽而在京师建康。晋哀帝崇尚佛教,故在其
登基后,召天下高僧进京,在这种形势下,支道林离开剡县
,应皇帝征召进京,弘扬佛法。主要史实如下︰

(一)升平五年(361),44岁

1.被征召进京,住东安寺,讲《道行经》

【出处】〈本传〉︰至晋哀帝即位,频遣两使,征请出
都,止东安寺,讲《道行般若》,白墨钦崇,朝野悦服

【考证】《晋书》卷 8〈哀帝纪〉,晋哀帝于升平五年
(361)五月继位, 故系于此年。东安寺,京师名寺,建于
何时何地不详,《高僧传》之〈释慧持传〉、〈释慧严传〉
、〈释道猛传〉、〈求那跋陀传〉和〈释昙智传〉都有记载
,东晋南朝时期一直存在。

2.与王坦之在东安寺清谈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初从东出,住东
安寺中。王长史宿构精

261 页

理,并撰其才藻,往与支语,不大当对。王叙致作数百
语,自谓是名理奇藻。支徐徐谓曰︰“身与君别多年,
君义言了不长进。”王大惭而退。

【考证】上文中王长史,慧皎《高僧传》认为是王蒙,
而王蒙死于永和三年,决不会于晋哀帝时代,去东安寺与支
论战。再者,王蒙与支遁为神交,断然不会如此相互轻诋。
查与支遁交往中可称为“王长史”者,还有王胡之和王坦之
。王胡之已死于永和五年。可见,去东安寺的“王长史”,
只能是王坦之。《晋书.王坦之传》︰“出为大司马桓温长
史,寻以父忧去职 。”桓温于隆和二年(363)为大司马,
王坦之的父亲王述于太和二年(368)去世,王坦之于363年
到 368年任大司马长史,与支道林住东安寺的时间相符。再
者,支道林与王坦之在学术上相轻,由来已久。《世说新语
》有数条记载,如《轻诋篇》︰“王中郎与林公绝不相得,
王谓林公诡辨林公道王云︰箸腻颜恰,□布单衣,挟《左传
》,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

3.与王坦之、韩康伯、孙绰在扬州廨“西州”清谈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在西州,与林法
师讲,韩、孙诸人在坐。林公理每欲小屈,孙兴公曰︰
“法师今日如箸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考证】西州,在京城建康内,东晋时扬州刺史官衙。
《资治通鉴》卷 123,胡三省地理注︰“扬州治所在建康台
城西,故谓之西州......。”钱大昕按︰“《丹阳记》,扬
州廨乃王敦所创,有东南西三门,俗谓之西州,又云会稽王
道子领扬州,第在州东,故时人号为东府,而号府廨曰西州
。”自永和十年至兴宁二年,王述任扬州刺史,而隆和年间
,韩康伯与孙绰均在中央政府任职。故此事定发生在支遁最
后一次进京的隆安~兴宁之际。支、王、韩、孙四人同在“
西州”,大概与王坦之父亲王述此时正任扬州刺史有关。

(二)兴宁二年(364),50岁

1.在瓦官寺与北来道人谈《小品》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有北来道人好才理,与
林公相遇于瓦官寺,讲《小品》。于时竺法深、孙兴公
悉听。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
。此道人每辄摧屈。孙问深公︰“上人当是逆风家,向
来何以都不言?”深公笑而不答。林公曰︰“白旃檀非
不馥,焉能逆风?深公得此义,夷然不

262 页

屑。”

【考证】竺法深于隆安~兴宁之际亦被哀帝请至建康。
《高僧传》卷 4〈竺道潜〉︰“哀帝好重佛法,频遣两使殷
勤征请,潜以诏旨之重,暂游宫阙,即于御筵开讲《大品》
,上及朝士,并游善焉。”瓦官寺的建寺时间为兴宁二年,
《高僧传》卷13〈释慧力传〉︰“释慧力,未知何许人,晋
永和中来游京师......至晋兴宁中,启乞陶处以为瓦官寺。
”《建康实录》将建寺时间明确为︰“晋哀帝兴宁二年,诏
移陶官于淮北,遂以南岸陶地施僧慧力,造瓦官寺。”故将
此事系于此年。

【存疑】瓦官寺建于兴宁二年,似于史实不合。据《世
说新语》,王蒙、刘惔、何充、王修均到瓦官寺清谈,而这些
人物在兴宁二年之前早已去世。然又据《高僧传》卷 5〈竺
僧敷传〉︰“西晋末乱;移居江左,止京师瓦官寺。”可见
,瓦官寺很可能创建于西晋末或东晋初,远在兴宁之前。

2.上书朝廷要求回剡县

【出处】〈本传〉︰遁淹留京师,涉将三载,乃还东山
,上书告辞曰......。

3.谢安为吴兴太守,写信请支道林到吴兴定居

【出处】〈本传〉︰晚欲入剡,谢安为吴兴守,与遁书
曰︰“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
。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
,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
此多山县,闲静差可养疾,事不异剡,而医药不同。必
思此缘,副其积思也。”

【考证】〈本传〉将此事置于支道林立吴县支山寺与赴
山阴住灵嘉寺之间,恐误。据《晋书.谢安传》,谢安于40
岁(升平四年)时出山,任桓温司马,升平五年因谢万死而
“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可见谢安任吴兴太守,不能
早于隆安元年。谢安信写得甚为伤感,信中所言“风流得意
之事,殆为都尽”,是指当年在会稽的名士朋友大都去逝或
出仕。如仅升平五年,王羲之、许询、谢万、王洽等人便相
继作古,而孙绰等人则早已入仕离开会稽。综上所述,谢安
此信定写于兴宁二年支道林准备“还剡”之后。

263 页

4.朝廷下诏同意支道林回剡,诸名士于征虏亭为其送行

【出处】〈本传〉︰诏即许焉。资给发遣,事事丰厚,
一时名流,并饯离于征虏。蔡子叔前至,近遁而坐,谢
安石后至,值蔡暂起,谢便移就其处。蔡还,合褥举谢
掷地,谢不介意,其为时贤所慕如此。既而收迹剡,毕
命林泽。

又《世说新语.雅量》记载较详,但文中谢安石记作谢
万石。

【考证】关于给支遁送行者是谢安还是谢万,余嘉锡疏
引程炎震云︰

支遁还车时,万已卒一、二年矣。《晋书万传》叙此事,但
云送客,不言支遁,殆已觉无误也。《高僧传》作谢安石,
亦误。安石此时当在吴兴,不在建康也。谢石有谢白面之称
,以“殆坏我面”语推之,疑是谢石。后人罕见石奴,故在
石字上或著安,或著万耳。

又余嘉锡案︰

程氏谓支遁还东时,谢万已死,其言固有明证,谓安石
此时不得在建康,已失之拘。至因谢石号为谢白面,遂
以“殆坏我面”之语推定为石,则不免可笑。掷地坏面
,岂问其色之白黑耶?

谢安虽为吴兴太守,但也可能专程赴京相见。在无其它确证
前,从《高僧传》说。征虏亭位于南京玄武湖水注入长江处
附近。东晋时要人出都之航船,大都从此出发。《世说新语
.雅量》注引《丹阳记》︰“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立此亭
,因以为名。”余嘉锡疏引程炎震云︰“《太平御览》 194
引《丹阳记》︰‘谢石创征虏亭,太元中。’则太安当作太
元。 谢安当作谢石。”又宋.周应合《景定建安志》卷 22
〈城阙志三.亭轩〉︰“征虏亭在石头坞,东晋太元中创。
”《大清一统志》卷 51 〈古征虏亭〉︰“在上元县东,《
晋书》谢万与蔡系送客于征虏亭,又殷浩徒东阳,泊船征虏
亭。”

六、重返石城山栖光寺(公元365~366年)

晋哀帝虽崇尚佛教,又沉溺于黄老方术,“服食过多,
遂中毒。”(注 5)他不懂佛家正道,其心中佛教属神秘方术
。支道林看到晋哀帝倡佛背后的无知,(注 6)又因身染

264 页

疾病,故返回剡县石城山栖光寺隐居,至逝世。主要史实如
下︰

(一)兴宁三年(365),51岁

1.回到剡县石城山栖光寺

【出处】〈本传〉︰既而收迹剡山,毕命林泽。

又《世说新语.雅量》注引《高逸沙门传》曰︰遁为哀帝所
迎,游京邑久,心在故山,乃拂衣王都,还就岩穴。

2.同学法虔病亡,支道林神伤

【出处】《世说新语.伤逝》︰支道林丧法虔之后,精
神赍丧,风味转坠。常谓人曰︰“昔匠石废斤于郢人,
牙生辍弦于钟子,推己外求,良不虚也!冥契既逝,发
言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却后一年,支遂殒。

刘校标注引〈支遁传〉曰︰法虔,道林同学也。□朗有
理义,遁甚重之。

又见〈本传〉,略同。

【考证】支遁死于366年,前推一年,正为是年。

(二)太和元年(366),52岁

1.写完《切悟章》逝世,有《文集》10卷

【出处】〈本传〉︰乃著《切悟章》,临亡成之,落笔
而卒。凡遁所著文翰集有十卷盛行于世。

【考证】《支遁集》10卷已佚。现行《支遁集》为后人
辑佚。通行本有《宛委别
───────────
(注 5) 《晋书》卷8〈哀帝记〉。

(注 6) 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传〉载支道林︰“上书告
辞曰︰‘...... 上愿陛下,齐龄二仪,弘敷至化。
去陈信之妖诬,寻丘祷之弘议,绝小涂之致泥。’”

265 页

藏》丛书本和邵武徐氏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别
藏》丛书第 89 册收录《支遁集》 2 卷,其〈提要〉说︰

晋释支遁撰......《隋书经籍志》云︰支遁集八卷,注
云粱十三卷。《唐书.艺文志》则作十卷。《宋志》不
著录,《读书敏求记》及《述古堂书目》作二卷,知缺
佚多矣。是编依毛展汲古阁旧钞本过录,上卷诗,凡十
八首,下卷书铭及赞十五首......。

查该书所辑《支遁集》之目录,除〈上皇帝书〉与〈座右铭
〉外,其它佚文均出自《广弘明集》。

2.葬处有两种记载︰余姚坞山与剡石城山

【出处】?支道林葬余姚坞山之记载︰

〈本传〉︰遁先经余姚坞山中住,至于明辰,犹还坞中。或
问其意,答云︰“谢安石昔数来见就,辄移旬日,今触情举
目,莫不兴想。”后病甚,移还坞中。以晋太和元年闰四月
四日终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三。即窆于坞中,厥冢存焉。或
云终剡,未详。

《嘉泰会稽志》卷 9 〈山.余姚县〉︰邬山在县西南一十
二里,旧经云支道林居剡,每名辰远来坞山......。僧史云
︰...... 太和元年闰四月四日没,葬于邬中。

?支道林葬石城山之记载︰

《世说新语.伤逝》︰戴公见林法师墓,曰︰“德者未远,
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耳。”

刘校标注引〈支遁传〉︰遁太和元年终于剡之石城山。因葬
焉。

又注引王珣〈法师墓下诗序〉曰︰余以宁康二年,命驾之剡
石城山,即法师之丘也。高坟郁为荒楚,丘陇化为宿莽,遗
迹未灭,而其人已远。感想平昔,触物凄怀。

266 页

【考证】王珣与支道林为同时代人,其说可信。支道林
墓应在石城山。

七、总结

佛教自东汉时期已传入中国,但是在汉魏两晋时期,被
视为道术之一种,虽然已译出大量佛经,但并未被中国文化
的社会载体士大夫所接受。从这个角度看,佛教在东晋之前
并未真正进入中国文化并与之进行深层融合。两晋之际的社
会大崩溃与精神大崩溃,使传统的文化价值受到空前挑战,
为佛教深入中国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同时,玄学文
化所造成的自由清谈风尚亦有利于佛教义学的传播。在这种
条件下,两晋元康~永嘉之际,一些僧人开始了与玄学名士
的交游,如支孝龙、竺叔兰、康僧渊、竺道潜诸僧。他们的
活动开始使玄学名士们对佛教有所了解。但是,这些僧人一
般缺乏理论建树,未能用玄学家理解的语言去阐发佛教义理
,未能从理论上超越玄学,引导士大夫由玄学向佛教转化。

从上述角度看,支道林无疑是个具有划时期影响的人物
。他作为东晋第二代僧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活动于京师与
会稽的士族上流社会中,与当时最重要的士族名士密切交往
,以其人格和才智扩大了佛教影响;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
运用玄学语言解释了佛经般若义理,创立了即色宗学派。两
晋之际的玄学,以郭象《庄子注》理论影响最大。支道林的
即色宗学派,可视为对郭象玄学的佛教超越,因此在江南三
吴地区士族阶层中影响最大,而三吴地区是当时中国文化的
腹地。当时,与支道林同时代的道安僧团远在江北,鸠摩罗
什还未到中土。支道林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使士族玄学名士
认同佛教,因而直接影响了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由玄学向佛学
的变化,为尔后佛教在东晋的大发展开拓了道路。

由于支道林在东晋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对他的去世,时
贤表现出深切的哀悼。据〈本传〉载︰

郗超为之序传,袁宏为之铭赞,周昙宝为之作谏,孙绰
《道贤论》以遁方向子期......后高士戴逵行经遁墓,
乃叹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繁,冀神理绵绵,不与
气运俱尽耳。”

但是,支道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意义,当数郗超看得最
为清楚,他的评价是无以复加的︰“数百年来,绍明大法,
令真理不绝,一人而已!”

关键词︰ 1.支道林 2.佛教 3.玄学 4.东晋

267 页

附录

附录一︰支道林著述表

┌──┬──────┬────────┬───────┐
│序号│ 名称 │ 出处 │ 现状 │
├──┼──────┼────────┼───────┤
│1 │《庄子?逍遥│《高僧传》卷4〈 │佚文存《世说新│
│ │篇注》 │支道林传〉(以下 │语文学》注与《│
│ │ │简称〈本传〉 │经典释文》 │
├──┼──────┼────────┼───────┤
│2 │《座右铭》 │〈本传〉、《祐录│今存〈本传〉 │
│ │ │》卷12载陆澄《法│ │
│ │ │论目录》(以下简│ │
│ │ │称《法论目录》)│ │
├──┼──────┼────────┼───────┤
│3 │《安般经注》│〈本传〉 │亡 │
├──┼──────┼────────┼───────┤
│4 │《即色游玄论│〈本传〉、《法苑│佚文存吉藏《中│
│ │》 │珠林》卷119 〈传│观论疏》卷2与 │
│ │ │记篇〉(以下简称│安澄《中论疏记│
│ │ │《法苑珠林》 │》卷3 │
├──┼──────┼────────┼───────┤
│5 │《圣不辩知论│〈本传〉、《法苑│亡 │
│ │》 │珠林》 │ │
├──┼──────┼────────┼───────┤
│6 │《道行指归》│〈本传〉、《法论│亡 │
│ │ │目录》、《法苑珠│ │
│ │ │林》 │ │
├──┼──────┼────────┼───────┤
│7 │《道学诫》 │〈本传〉 │亡 │
├──┼──────┼────────┼───────┤
│8 │《释蒙论》 │〈本传〉、《法苑│亡 │
│ │ │珠林》 │ │
├──┼──────┼────────┼───────┤
│9 │《上书告辞哀│〈本传〉 │存〈本传〉 │
│ │帝》 │ │ │
├──┼──────┼────────┼───────┤
│10 │《切悟章》 │〈本传〉 │亡 │
├──┼──────┼────────┼───────┤
│11 │《支遁集》 │〈本传〉 │辑佚二卷(详见│
│ │ │ │正文太元元年条│
│ │ │ │) │
├──┼──────┼────────┼───────┤
│12 │《支法护赞》│《高僧传》卷1〈 │佚文存〈竺昙摩│
│ │ │〈竺昙摩罗刹传〉│罗刹传〉 │
│ │ │、《法论目录》 │ │
├──┼──────┼────────┼───────┤
│13 │《于法兰像赞│《高僧传》卷4〈 │佚文存〈于法兰│
│ │》 │〈于法兰传〉与《│传〉 │
│ │ │法苑珠林》卷79 │ │
│ │ │引《冥祥记》 │ │
├──┼──────┼────────┼───────┤
│14 │《于道邃像赞│《高僧传》卷4〈 │佚文存〈于道邃│
│ │》 │于道邃传〉 │传〉 │
└──┴──────┴────────┴───────┘

268 页

┌──┬──────┬────────┬───────┐
│15 │《大小品又批│《祐录》卷8〈经 │正文亡,〈序〉│
│ │要钞》 │序〉 │存《祐录》 │
├──┼──────┼────────┼───────┤
│16 │《辩著论》 │《法论目录》 │亡 │
├──┼──────┼────────┼───────┤
│17 │《释即色本无│同上 │亡 │
│ │义》 │ │ │
├──┼──────┼────────┼───────┤
│18 │《与郗嘉宾书│《法论目录》 │亡 │
│ │》 │ │ │
├──┼──────┼────────┼───────┤
│19 │《答谢长遐书│同上 │亡 │
│ │》 │ │ │
├──┼──────┼────────┼───────┤
│20 │《般若台众僧│同上 │亡 │
│ │集议节度序》│ │ │
├──┼──────┼────────┼───────┤
│21 │《本起四禅序│并注同上 │亡 │
│ │》 │ │ │
├──┼──────┼────────┼───────┤
│22 │《本业经注序│同上 │亡 │
│ │》 │ │ │
├──┼──────┼────────┼───────┤
│23 │《本业略例》│同上 │亡 │
├──┼──────┼────────┼───────┤
│24 │《与高丽道人│同上 │佚文存《高僧传│
│ │人书》 │ │》卷4〈竺道潜 │
│ │ │ │传〉 │
├──┼──────┼────────┼───────┤
│25 │《辩三乘论》│同上《世说新语.│亡 │
│ │ │文学》、《法苑珠│ │
│ │ │林》 │ │
├──┼──────┼────────┼───────┤
│26 │《本业四谛序│《法苑珠林》(疑│亡 │
│ │》 │即《祐录》所载〈│ │
│ │ │本业经注序〉) │ │
├──┼──────┼────────┼───────┤
│27 │《本起四谛序│《法苑珠林》(疑│亡 │
│ │》 │即《祐录》所载〈│ │
│ │ │本起四禅序〉) │ │
├──┼──────┼────────┼───────┤
│28 │《物有玄机论│慧达《肇论疏》 │亡 │
│ │》 │ │ │
├──┼──────┼────────┼───────┤
│29 │《妙观章》 │《世说新语.文学│佚文存《世说新│
│ │ │》注 │语.文学》注 │
├──┼──────┼────────┼───────┤
│30 │《天台山铭》│《文选.天台山赋│佚文存《文选.│
│ │ │》注 │天台山赋》注 │
├──┼──────┼────────┼───────┤
│31 │《四月八日赞│《广弘明集》卷30│存《广弘明集》│
│ │佛诗四首》 │ │卷30 │
├──┼──────┼────────┼───────┤
│32 │《咏八日诗三│同上 │同上 │
│ │首》 │ │ │
├──┼──────┼────────┼───────┤
│33 │《五月长斋诗│同上 │同上 │
│ │一首》 │ │ │
├──┼──────┼────────┼───────┤
│34 │《八关斋诗三│同上 │同上 │
│ │首并序》 │ │ │
├──┼──────┼────────┼───────┤
│35 │《咏怀诗五首│同上 │同上 │
│ │》 │ │ │
├──┼──────┼────────┼───────┤
│36 │《述怀诗二首│同上 │同上 │
│ │》 │ │ │
├──┼──────┼────────┼───────┤
│37 │《咏大德诗一│同上 │同上 │
│ │首》 │ │ │
└──┴──────┴────────┴───────┘

269 页

┌──┬──────┬────────┬───────┐
│38 │《咏禅思道人│同上 │同上 │
│ │并序》 │ │ │
├──┼──────┼────────┼───────┤
│39 │《咏利城山居│同上 │同上 │
│ │》 │ │ │
├──┼──────┼────────┼───────┤
│40 │《释迦文佛像│《广弘明集》卷15│《广弘明集》卷│
│ │赞并序》 │ │15 │
├──┼──────┼────────┼───────┤
│41 │《阿弥陀佛像│同上 │同上 │
│ │赞并序》 │ │ │
├──┼──────┼────────┼───────┤
│42 │《文殊师利赞│同上 │同上 │
│ │》 │ │ │
├──┼──────┼────────┼───────┤
│43 │《弥勒赞》 │同上 │同上 │
├──┼──────┼────────┼───────┤
│44 │《维摩赞》 │同上 │同上 │
├──┼──────┼────────┼───────┤
│45 │《善思菩萨赞│同上 │同上 │
│ │》 │ │ │
├──┼──────┼────────┼───────┤
│46 │《法作菩萨不│同上 │同上 │
│ │二入菩萨赞》│ │ │
├──┼──────┼────────┼───────┤
│47 │《闬首菩萨赞│同上 │同上 │
│ │》 │ │ │
├──┼──────┼────────┼───────┤
│48 │《不眴菩萨赞│同上 │同上 │
│ │》 │ │ │
├──┼──────┼────────┼───────┤
│49 │《善宿菩萨赞│同上 │同上 │
│ │》 │ │ │
├──┼──────┼────────┼───────┤
│50 │《善多菩萨赞│同上 │同上 │
│ │》 │ │ │
├──┼──────┼────────┼───────┤
│51 │《首立菩萨赞│同上 │同上 │
│ │》 │ │ │
├──┼──────┼────────┼───────┤
│52 │《月光童子赞│同上 │同上 │
│ │》 │ │ │
└──┴──────┴────────┴───────┘

备注︰《弘明集》卷12载支道林〈与桓太尉论州符求沙门名
籍书〉,文中称︰“隆安二年四月五日,京邑沙门等
顿首白......”。此时支道林已逝世多年,恐为讹传
,非支道林所作。

270 页

附录二︰支道林学术活动地图

 
 
 
前五篇文章

用爱走过四十年——证严上人纳履简史

面对苦难享受苦难——访赏识教育学创始人周弘

由经济理论说到僧寺经济建设

宇宙万有从何而来

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1)

 

后五篇文章

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

十法界——佛教的宇宙观、时空观

罗汉图像研究(2)

罗汉图像研究(1)

八角街与小昭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