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莫高窟第251窟 窟室内景 北魏
图2莫高窟第57窟 窟室内景 初唐
图3莫高窟第61窟 窟室内景 五代
图4莫高窟第158窟 西壁坛上 涅槃像(局部) 中唐
第158窟卧佛 敦煌彩塑代表作之一。又称涅槃像、睡佛,吐蕃时期所造,像身长15.8米、肩宽3.5米,为石胎泥塑。佛像头南脚北,横卧在长17.2米、高1.43米、宽3.5米的佛床上。他螺髻规整划一,面形端庄秀丽,右手平展,置于团花锦簇的软枕上,手托丰润饱满的面颊,睡态舒展安适,整体比例协调,面部表情刻划细致入微。这一切,既表现出了佛的慈祥端庄、大智大勇、沉着安祥和英气袭人的天姿,更表现出他在涅槃时从容不迫、心绪坦然,对生前的劳绩无憾,对未来的希望更充满信心,以及泰然而归的神态,全无濒临死亡前的痛苦和恋世之感。塑像身后充满悲哀气氛的大幅壁画,形成喧闹纷繁、动荡不安的戏剧性场面,与塑像形成鲜明对比,更烘托出释迦牟尼的超凡脱俗、圣洁高尚,实为不可多得的出神入化之作。
图5莫高窟第285窟 窟室内景(局部) 西魏
图6莫高窟第17窟 窟门 晚唐
三位一体的莫高窟艺术(一)
(赵晓星)
莫高窟是由何人所造?是怎样建造出来的?建造所需时间多长?这些一直是人们心中的疑问。
莫高窟的营造者大致分为3类:窟主(即洞窟的主人)、施主(出钱出力帮助窟主建窟的人)和工匠(石窟营造的具体操作者)。而工匠按照实际需要可分为石匠(打窟人)、泥匠、塑匠、画匠、木匠等。一个洞窟从始建到完成,需要经过整修崖面、凿窟、绘制壁画塑像、修造并装饰窟檐或殿堂等程序。
一座洞窟建造时间的长短主要由洞窟规模大小、窟主的财力和势力、社会变迁等各方面条件决定。莫高窟的窟主有官宦、高僧、大族、庶民百姓等各个阶层的各类人物,因此营造时间也长短不一。一般说来,一个大型洞窟的开凿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到三年左右,小型洞窟为几个月到一两年时间,而高达数十米的大像窟花费四五年时间才完成开凿的工程。壁画塑像的绘制时间则相对短些,通常是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不过,如遇到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比如说战争,那么一些洞窟的营建就有可能因社会动荡而不得不暂停,甚至经过几个朝代、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
莫高窟被称为三位一体的艺术,即指洞窟形制、壁画与彩塑三个组成部分,这是游客到莫高窟必看的三个内容。
一、莫高窟的洞窟形制
何为洞窟形制?洞窟形制是指石窟建筑形式的规制,也就是从建筑和功用上为石窟划分的类型。在莫高窟,主要有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殿堂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
1.中心塔柱窟(支提窟)
中心塔柱窟,也称中心方柱窟、塔庙窟,是早期洞窟的典型窟型。它源于印度的“支提式”石窟,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许多石窟寺中均有此类型窟。其形式特征是在一个纵向矩形空间轴线偏后部分建造一方形塔柱,绕柱有通道,柱四面开龛不等,塑佛及菩萨数身;柱身四周为平顶,绘斗四平棋作装饰;柱前宽敞的前堂顶部是两坡层顶形式,坡面或塑或画出椽子,椽间望板上满绘各种装饰图案。
这种空间形式的作用是:宽敞的前堂可供僧侣及信众聚集瞻仰礼拜,后部绕中心柱进行右旋仪式。按其兴衰发展可分四个阶段:北魏至西魏为鼎盛阶段;北周至隋此种形制开始衰落;初、盛唐时更加衰落,数量更少;晚唐时期进入尾声,数量很少。塔庙窟的宗教意义主要是为了“入塔观像”,随着佛教的世俗化、礼仪的简单化,它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终至衰落、消失。
2.覆斗顶形窟
覆斗窟,又称倒斗形窟;其窟平面大多为方形,窟顶中心凹入部分呈方形,四个梯形坡面形如倒斗而得名。这种洞窟最早出现于莫高窟北凉时期,隋唐洞窟多是这种形式。
覆斗顶洞窟内空间宽敞明亮,适于聚众讲经和瞻仰礼拜。因此在石窟修建过程中,从北凉到元代一直被大量采用,是莫高窟中最多见、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石窟空间形式。这种形式大多在正壁开龛,塑佛与菩萨像若干,窟顶中心绘华盖藻井,四披绘各种经变、千佛或图案。
3.殿堂窟
殿堂窟,又称中心佛坛窟、佛殿窟。此类窟隋代已有雏形,初唐第205窟为过渡式,后逐渐发展完善,并一直延续到元代,为五代、宋的代表窟型。它是由覆斗形殿堂窟派生出的另一种类型,窟室呈矩形平面,覆斗顶,窟顶四角常有稍凹进之弧面,画四大天王;四壁不开龛,后部中央砌有马蹄形大佛坛,坛上塑佛、菩萨、众弟子及天王像,四周与四壁之间保持距离,可作通道。第16、61、98三窟是莫高窟最大的中心佛坛窟,佛坛为重层须弥座,坛前有阶陛,坛后部有宽4米以上、厚约1米的背屏连接窟顶西披,四周原有小型的木栏杆。
4.大像窟
大像窟,又称大佛窟,以在洞窟内凿、塑巨大的弥勒佛像而得名。莫高窟有两个大像窟,俗称为北大像和南大像,即第96窟和第130窟。两座大像神态安详,庄严肃穆,窟前的明窗可透进光线,使大像的形象十分醒目。这些大像的制作都是从窟前和窟顶两处动工,依崖凿造出大像的石胎和窟内的空间,然后在大像身上敷泥、彩绘。
南大像 敦煌第二大佛像,亦称南大像,塑于第130窟内,因位于96窟北大像之南而名。像高26米,为善跏坐弥勒佛像。721年由敦煌人马思忠与僧处谚开始兴建,约在天宝年间(742~756)完成,前后费时三十余年。此像就崖镌刻石胎,外敷草麻泥,然后造形上彩。佛身倚崖而坐,双腿下垂,脚踏仰莲,左手抚膝,轻柔自然,右手施无畏印。佛头微俯,双眼微合下视,脸庞丰满,略含笑意。大佛头部较大,虽不合人体正常比例,但却巧妙正确地解决了由下向上仰望时的视觉差,从而使所有敬佛者当下跪在大佛脚下仰望佛的面部时,仍能清晰的看到既庄严又慈祥的弥勒大佛的面部表情,更增加对佛的敬畏感。大佛除右手及胸腹下部一片曾被后人重修外,其余部分均保存了唐代的原貌。
5.涅槃窟
涅槃窟,俗称卧佛窟、睡佛窟,是以涅槃像为主体的洞窟。涅槃窟整体的空间类似于棺椁的形状,主尊佛侧卧于正壁的横榻之上。主要体现的是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肉身寂灭,入于涅槃的情景。
6.禅窟
禅窟,又称毗诃罗式窟,源于印度,本是僧侣们坐禅修行的地方。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石窟中均有禅窟。莫高窟南区现存有编号的禅窟三座。近年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发现一些不同形式的禅窟,时代从北凉至元代,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主窟开龛的佛殿窟附设成组的禅窟;第二类是专为禅行设置的单室禅窟,均位于北区,平面呈方形或椭圆形,有禅床;第三类是多室禅窟,均位于北区,多有前室、中室、后室,中室两侧有耳室,后室和耳室设禅床。莫高窟第285窟是保存最完好、壁画绘制最精美的禅窟代表窟:方形覆斗顶窟形,西壁开三浅龛,中间塑主尊一身,两侧各塑一禅僧;南、北壁各开四个小禅室,洞窟中心有一低矮的小方台,其形制将禅修与殿堂及右旋礼仪的内容集于一窟之中。
7.僧房窟
僧房窟是供僧人生活起居用的洞窟。莫高窟现存的僧房窟主要分布在北区,共有64个,南区仅存两窟,即第488、489窟。这种洞窟大小不一,多数为单室,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洞窟内有灶、炕等。此外,有不少僧房窟附设禅窟,兼有生活起居和修禅的功能。
8.廪窟
廪窟就是用来存放物品的仓库窟,一般是由其他洞窟改造而成。窟内有用土坯砌成的方格,用于分类放置物品。此类窟多见于莫高窟北区。另外,一些僧房窟中也经常发现有专门用于储藏日常生活用品的小石龛、小土格等设施。
9.影窟
影窟,又称影堂、影室,指绘塑高僧真容的纪念性洞窟。莫高窟现存影窟有第17、137、139、174、357、364和443窟等7窟,时代从中唐到五代、宋。影窟均附属于主窟,一般位于主窟前室或甬道两侧。洞窟面积大的也不过七、八平方米,小的则不及一平方米,平面均近似方形,顶部为覆斗顶或平顶,或盝形顶,正壁绘塑高僧像,其余壁面绘经行图或侍者、菩萨等壁画。其代表窟为第17窟,即“藏经洞”,就是吐蕃和归义军时期名僧洪辩的影窟。
10.瘗窟
瘗窟是用来埋葬僧俗佛教信徒的洞窟,类似于墓葬。在莫高窟北区发现了23个这样的洞窟,是敦煌石窟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此类洞窟形制多样,有的类似于禅窟,有的本身就是由禅窟、僧房窟改造而成,还有的类似于崖墓。洞窟口都用土坯和石块封闭,窟内设有陈放死者的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