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炳灵寺石窟首次考察 孙儒僩 我是一个退休的文物工作者,现在已七十多岁了。从1947年到敦煌艺术研究所(即现在的敦煌研究院)工作,到1993年退休,在文物工作岗位上工作了46年,这几十年来除在敦煌工作之外,从50年代到60年代,还曾经参加过我省几处重要的石窟考察与保护工作,记忆最深的是解放初期对,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的首次考察。通过这次考察使我领会到党和政府在解放初期,在经济还相当困难的清况下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 永请炳灵寺石窟的首次考察 炳灵寺石窟解放前是一处被人遗忘了的文物瑰宝,1952年我省老专家冯国瑞先生相继报导了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的基本情况,他的报导引起文化部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不久由文化部组织中央美术学院、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敦煌文物研究所三个单位共同组成炳灵寺石窟考察团。考察团的人员组成:中央美术学院:吴作人(名画家、教授)、肖淑芳(名画家、教授、吴作人先生的夫人)、李瑞年(画家、教授)、张仃(画家、教授)、夏同光(教师);西北文化部:赵望云(名画家、文物处处长)、范文藻(画家、摄影师、解放前曾在敦煌工作过);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名画家、所长)、段文杰(画家、当时任考古组组长)、孙儒僩(保护组业务干部)、窦占彪(技工):甘肃省文教厅:冯国瑞(考古学家)、曹陇丁(画家)。考察团团长;赵望云,副团长:吴作人、常书鸿。据我所知,像这样集中这么多大画家的考察团比较全面地考察一处石窟,解放以后还是首次。当时参加考察的人员现多半已经去世,在此谨表示对他们的怀念。 9月15日前后考察团的十几位成员,分别由北京、西安和敦煌到达兰州,住在省政府招待所。去炳灵寺之前,邓宝珊省长曾宴请了全体成员。9月18日考察团由兰州乘汽车到临夏,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的会见,并由地方政府代考察团找了厨师并备办了生活用品。次日乘车到老永请县城(当时称为莲花),考察团派范文藻、窦占彪及曹陇丁和我四人组成先遣队出发。我们骑马途经晻哥集到炳灵寺途中,看不尽的奇峰怪石,壮观奇特的景色令我们惊叹不已。乘皮筏子过河,虽然是第一次们我并不害怕,只觉得好奇。过了河就到了炳灵寺下寺,这里有几座不大的寺院都在黄河岸边,寺里住著几十个喇嘛,考察团就准备分住在几座寺院中,曹陇丁同志觉得皮筏子太危险,他写信给考察团,希望赵望云等专家改走山路,以免过河发生危险,这倒是他的一番好意。 9月2O日,考察团的教授专家们,果然经由"莲花"过黄河走山路到炳灵寺,一路上坡陡路滑,崎岖难行,幸好有几个民兵陪同,但也吃尽了苦头。考察团集中之后,沿黄河岸边进人大寺沟巡礼炳灵寺,看见巍峨庄严的大佛,山崖上密集的石窟和摩崖造像等大都造型优美,旅途的劳累也就置之脑后了。在石窟宝藏面前,大家感到无比兴奋,但是只能进入下层洞窟,二层以上的洞窟及摩崖佛龛因为没有栈道,无法登临,只有望洞兴叹。当天决定就地请木工,购买木料。在此期间人员也进行了分工,赵望云、吴作人、常书鸿、冯国瑞全面考察石窟,其他画家临摹壁画或画风景,李瑞年在当时的摄影条件下准备照一幅石窟全景,范文藻负责拍摄洞窟内外的雕塑和壁画。我则利用简陋的测量设备,打算在两三天内测绘石窟立面、平面和部分洞窟的平、剖面图,我本来没有学过测绘、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只得边学边干了。 两天之后,木料买到了,工人也有了,由我和老窦负责督造云梯。云梯大概有十几米高,前端有两个约25公分直径的木轮,因为梯子很重,又请来寺里的十几个年青喇嘛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连抬带推,终于把梯子塔上了第二层洞窟。专家们迫不及待地攀登上洞窟,但发现洞窟里堆积了约一尺厚的鸽子粪,在洞窟中稍一走动。鸽子粪的尘土满洞飞扬,只好请老乡们清除打扫之后(老乡们把鸽子粪装上带回家)才开始工作。有了云梯大大方便了石窟调查和摄影工作。范文藻为了充分利用云梯,有时用绳子系在腰上,一头系在梯子上,向外探身寻取有利的摄影角度,多次做出惊险动作,但是也拍得一些好雕塑的照片。吴作人教授、常书鸿所长当时都是近五十岁的人了,他们也不畏艰险多次攀登上云梯,深入石窟进行考察。因为梯子太高,一个人上下,梯子也忽闪忽闪的,大家都在提醒"小心点、小心点"。在使用云梯的第二天,曾出现过一次惊险事故,在移动云梯时,因为梯子过于笨重,十几个人配合不好,一不小心,在移动中,突然倒下,只听有人大喊:"快闪开",喇嘛们四散躲避,梯子轰然一声倒在地下,摔成了几节,高层洞窟的工作只得暂时停止。当天下午,第二架云梯又相继完成,又赶工修好摔坏的梯子。就这样两个高梯轮番移动,大大加快了考察的进度。 李瑞年教授在大寺沟中爬高上低的选取好地形、好角度拍摄石窟全景,最后用几十张底片,拼接成一张完整的石窟全貌照片(在今天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下也是不容易的事)。大寺沟中一派繁忙紧张的工作情景。当时我还是不到30岁的青年,在老先生们工作热情的鼓舞下,几天之内,克服地形条件的困难,完成石窟平面立面以及部分石窟的测绘图。在大约六七天的时间中考察、摄影的范围大概在三层洞窟以下诸窟龛,大佛头上左右两侧的大窟(后来编号为169、172窟),听说172窟内有大量藏书,但是洞窟实在太高,一时无法上去,只有望窟兴叹,只好等以后再说了。 在短暂的考察期间,对于石窟造像的始建年代,初步可以认定开始于北魏(我记得在一个碑上有北魏延昌的年号)兴盛于唐代,明代又进行过改造,时间跨越1000年,是佛教艺术的瑰宝。后来发现169窟有建弘年号,把石窟寺的时代又提早了约一百年,是解放初期文物工作的重大发现。这次考察的成果,国家文物局编辑出版了<炳灵寺考察报告>一书,作为考察工作的总结。 9月下旬,炳灵寺大寺沟早晚已生凉意,考察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大约在9月28日前后考察团离开炳灵寺。返回时大家决定放弃山路,改乘皮筏安全地渡过黄河,途经老永靖、临夏返回兰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