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佛缘 法海徜徉 ——中国佛教文物展 |
 
备受瞩目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五大展览之一《神州佛缘——中国佛教文物展》于2009年3月27日在无锡灵山梵宫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南京博物院、灵山书院承办。展览宗旨在于籍此盛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佛教文化的千年积淀,并祈愿佛日永辉,世界和谐。 贴金托沙佛头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余年,留下大量珍贵文物。一件件文物,如流淌的时光,凝炼了中国佛教苍劲的历史,见证了佛教与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印证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本次展览汇集中国历代佛教文物178件套,内容包含“佛、法、僧、寺”等四部分,分成“妙相庄严”、“法海真源”、“弘一遗墨”、“朝阳佛光”等单元。展品来自南京博物馆、山西博物馆、山东青州博物院、西安博物院、朝阳北塔博物院、杭州灵隐寺、成都文殊院、金陵刻经处等机构。在178件套展品中,不乏有南京博物院藏宋元佑铁铸龛佛像、西安博物院藏北周玉佛龛、山东青州博物院藏东魏天平三年邢长振造释迦像、朝阳北塔博物院藏辽代鎏金银塔、金陵刻经处藏隋唐经文等佛教文物精品。 鎏金银塔 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开皇四年董钦造像。于1974年在陕西出土,为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董钦造阿弥陀佛鎏金铜像,这是隋代成铺造像中的最精之作。主尊阿弥陀佛结跏跌坐于中央莲座上,面相丰圆,眉目清秀,神情端详静穆。身躯健实,披裳刻划轻柔。下有束腰高莲座,形式特殊。莲座两侧各立一胁侍,左为观世音,右为大势至;前侧作二力士形象。 开皇四年董钦造像
七宝塔
青州仰天千佛洞 中国的佛教文物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泛,种类繁多,数目庞大,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珍贵的组成部分。从敦煌莫高窟到遍地林立的梵刹,从艺术精湛的佛教造像到制作精美的法器,处处体现着恢弘的气势,神圣的光辉。透过佛教文物展览,可探寻中国佛教的信仰格局,触摸中国佛教的文化积淀,感受中国对佛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绿釉陶莲花座 为了筹备中国佛教文物展,使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能营造出良好的佛教文化氛围,主办方在论坛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无锡灵山书院、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组成的考察组分批先后赴有关省市,开展文物调研活动。2008年5月22日到27日,考察组一行赴福建和浙江两省,在六天的时间里,先后走访考察了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福州涌泉寺、雪峰寺、福鼎平兴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宁波七塔寺、天童寺、阿育王寺,普陀山,杭州灵隐寺等十余所寺院。6月16日到20日,考察组一行赴山西、陕西两省,先后走访考察了山西大同华严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碧山寺、塔院寺、十方堂、显通寺,太原崇善寺,陕西法门寺博物馆、法门寺、兴教寺、大兴善寺、大雁塔、西安博物院等地方。21日,考察组返京后到雍和宫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调研。7月3日,又赴辽宁朝阳考察佛教文物。朝阳市对中国佛教文物展的参展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陈铁新、副市长高炜专门与考察组见面座谈,对朝阳佛教文物参展给予了全力支持和配合。通过这几次调研,考察组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相关寺院和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情况,初步挑选了部分备展文物。 铜珐琅太平象 为积极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增强各地佛教寺庙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管理水平,同时也为筹备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期间举办的“神州佛缘——中国佛教寺院文物展”,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和中国佛教协会联合于2009年3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全国佛教寺庙文物保护培训班”。 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在培训班典礼上说:“没有文化载体就没有文化,而佛教文物正是佛教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一座千年古寺,它的声誉首先是通过其深厚的历史、古老的建筑、珍贵的藏品为人们所认知。每一座寺庙都是一座艺术的宝库,都藏有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建筑本身也都是历史悠久、宏大壮观,堪称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和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具有极强的文物价值。佛教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不仅具有很强的宗教价值,还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重要物证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目前,全国有近2000多家博物馆、艺术馆,几乎各行各业都有了专业的博物馆,但作为信众最多,历史悠久的中国佛教,却还没有一个象样的博物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此,需要我们大家,政府部门、佛教界乃至各个与佛有缘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而为之。” 铜珐琅八宝 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自身发展壮大的精神基础,更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对外沟通的桥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也强调: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弥勒佛木雕佛
相关文章: 天花烂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教艺术珍品荟展 宝光证妙,瓷艺弘法——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 翰墨禅韵 书无尽意—赵朴初先生遗墨展暨中国佛教书画艺术展 艺术为方便,般若为内涵
进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