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刹:椒北崇梵寺 |
 
江南名刹:椒北崇梵寺 张广星/文 中午,受邀到椒江北岸边的崇梵寺吃素斋。 邀请我的是xy,她将陪两位日本客人到寺里去,这两位日本客人也是崇梵寺的老朋友了,寺里的园林小品就是其中一位做的。还有一位是雕塑家。他们重访崇梵寺是为寺里继续规划一些新的公共空间。 非常惭愧,我竟然是第一次听说崇梵寺。崇梵寺是江南名刹,是创建佛教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的十个道场之一,我以前是听过智者大师慈悲为怀、恩及草木虫鱼的故事的,放生就是智者大师所倡导的。我所见到的一则材料是这样记载的:据智顗传《智顗禅师放生碑文》记载,大师自天台到章安,水道下来,一路渔网扈梁众多,以为杀业很重。智者大师在陈时,向陈帝乞得自椒江到上游灵江、澄江以及永安溪、始丰溪的整个椒江水系作为放生池,不得捕钓鱼虾水族。并在崇梵寺建立放生池,作为椒江水宗放生池的代表象征,并在池边立放生池碑。当时的大文学家、翰林学士徐孝克撰写了放生池碑记,可惜现在碑记已不复存在。原来崇梵寺的放生池竟是我国佛教历史上第一口放生池。今天池水依然清澈,有几尾红鳞自在游曳。xy有心,从椒江出来时就带了一个面包,路过池边时她撕下小片片扔进水中,时闻啪啦有声,红鳞翔集而至,竞跃逐食。 放生池边有一个碑亭,立着一块宽大的白玉石碑,为近年新立,详记智者大师放生功德,篇幅很长,为椒江王及先生所书。 三月三,吃食饼筒 崇梵寺在历史上屡废屡兴。 智才大师是温岭人,中午即以温岭的民俗方式招待我们。今天恰好是古历的三月初三,温岭人对这个日子非常重视,有一些载歌载舞的民间娱乐活动。我的老家是黄岩,虽与温岭是近邻,历史上还同属一县,但黄岩的一些地方,对古历二月二很重视,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过了这一天,春耕农事就可以开始了。我们黄岩人喜欢吃一种叫“食饼筒”的民间风味食品,温岭人可能也有这种习惯。端午节,别的地方都吃粽子,黄岩人原是只吃食饼筒的。我们今天在崇梵寺的素斋就是食饼筒,这让我感到很亲切。大师说,吃食饼筒,也正是他们温岭人过三月三的风习。 两位日本老人不会包食饼筒,他们学着我们的样,却不知道每一样馅料该放多少,将筷子伸进馅料碗里时都要犹豫再三,后来还是灶间的厨娘来给包的。席间还有一位来自安徽的画家,说他第一次看到这种食品,一边包一边听着我们的介绍,很兴奋,也就不知不觉往筒面皮上加了很多料,结果包了一个大个筒。吃了一半多就说吃不下了,但又不忍放下,慢慢吃,撑着吃,还是将整个筒包吃完了。 菩提院 吃过素斋,智才大师将我们引入菩提院。菩提院沿坡而建,纯是木构建筑,有回廊,有池台,有天井,看起来坡脚的空间不大,但三重四复,引人入胜,空间的布局繁复而又精妙,深叹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最后大师在领着我们走上房子边上的一道楼梯之后,豁然开朗,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突出于丛林的一块巨岩的岩皮上垂泻而下,下面是一口碧玉一般的深潭。长廊就建在潭边,正对着瀑布。长廊上摆着一个用老树根做的桌台,台面虽然不规则,但很大,上面放着茶具。我们和大师围坐在茶座边,一边赏瀑一边闲聊。我越看越觉得这条瀑布的妙不可言。它不很大,大了就不妙了,因为这里是个非常小的山谷,太大的瀑布的轰响,会遮没所有的声响而成为高居于一切之上的、唯我独尊的声音,实在是一种乱耳又乱心的噪音,是不利于僧人习静修禅的,也就是说,它跟佛门的环境清静是不相宜的。但如果这里没有这条瀑布,这又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说水本就是山的精魂,山的神韵和山的律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条瀑,如一条小龙从山上,从空中跃入水中,而水深不测,水深处或许正是龙宫。此时正当仲春,又在久雨之后,从山上落下的风还有些清寒,风从瀑水和潭面上走过,更带来了水的润泽和清凉,还带来了瀑布下落和入水的清音。没有轰响,它只是一支清亮的天籁,在我们闲聊时,在我们凝视时,在我们遐想时,若有若无时飘进来,犹如高山流云一般的背景雅乐。 我们都很羡慕智才大师,这里真是修禅最好的地方。虽然这里离人间很近,几十米远处就是台州发电厂密集的职工宿舍区,但菩提院的层层楼屋早已将俗世挡在了外面,甚至外面所有的声响,容易尖锐的声响,都遮蔽掉了。但这遮蔽扰扰人世嘈杂之音的,不仅是这些楼屋之功,也有这条瀑布的功德。习静或徘徊于水榭之上,无红尘之寓目,唯清音之娱情,真乃洞天福地。 说起本寺香火之盛,智才大师即随机开示我们。 从崇梵寺出来,我一路很有感慨。我们台州本就是一块福地,是特别有佛缘的地方,是佛学东传最初的道场,建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名刹,如黄岩的广化寺,建于三国的赤乌年间。瑞岩寺是曹洞宗的祖庭。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现在台州对外宣传的广告语,其中有一句的概括很精确,说是“佛宗道源”。唐诗人杜牧也在现在这样的轻雨薄寒季节游历江南,雨雾朦胧中咏诗一首: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四百八十寺,也应该包括我们台州这么多寺庙。薪火相传,有佛缘的地方,也应该是世上的首善之地。 来源:台州数字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