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生命与环境的交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人,都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生活,并在具体的环境中,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毫无疑问,人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那么,人是如何受环境的影响,又如何作用于环境呢?

世亲菩萨于《大乘百法明门论》(后简称《百法》)中,在讲完八种心法及五十一种心所法之后,又讲了十一种色法,它们分别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其中前五者为前五识所依之根,故称为五根,为内色所摄;后六者为前五识所缘之境,故称为六境,为外色所摄。根据玄奘大师所著《八识规矩颂》,可以知道前五识中,眼识与耳识要生起,分别需要九种和八种因缘;而鼻识、舌识、身识要生起,则需要有七种因缘。这些因缘中共通的,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所依之根及所缘之境之外,还需要以自种子为亲因缘,以第六识为分别依缘、第七识为染净依缘、第八识为根本依缘。表征着生命基本特征的八识,就这样通过五根与周围的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人们对周遭环境有什么样的认知和作为,从根本上取决于生命的净化程度,也就是八识的净化程度。对周遭环境由错误的认知转变为正确的认知,所净化的是前五识的分别依缘,即破除分别我法二执,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人们对周遭环境由染污的认知转变为清净的认知,所净化的是前五识的染净依缘,即破除俱生我法二执,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随着此两识分别转为相应之智,前五识的根本依缘即第八识也被转变大圆境智,同时前五识也被转变为成所作智,从而完成生命由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到主动地改造环境的转变。如果不是在生命净化上做功夫,生命的智慧也就没办法开显,那么生命对于外在环境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扭曲,对外在环境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强,乃至于使自身的生命被环境所异化,失去生命应有的尊严。

谈到生命的净化,这个并不是要脱离自己生活的环境,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进行;也不是苛求周遭一定要有什么好的环境,乃至进入象牙塔去净化,而是立足于现实,就在自己日常生活的当下,来一点点净化。也就是说,问题不在于马上改变外在,而是首先认识清楚自己的生命与周遭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然后因势利导,因缘成事。那么,生命与周遭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呢?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借助物理学的一些概念加以说明。根据热力学的熵增原理,对于一个孤立的系统来说,熵一直是增加的。也就是说,当一个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流的时候,系统的混乱度会一直增加,直到最后崩溃。因此,如果一个系统希望维持高度的有序化,那么就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众所周知的是,生命即是高度有序化的系统。因此,为了维护生命高度有序化的状态,就需要与外界经常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否则,生命在进入崩溃的状态之前,并不会持续太久。

那么生命与外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都是要通过怎样的渠道呢?首先来看物质交换。根据窥基大师对五根的介绍,以及常人的生活经验来看,这个主要就靠舌根了。大师引用《瑜伽论师地论》,来说明舌根的主要功能:“能除饥渴,数发言论,表彰呼召,谓之舌也。”也就是说,舌根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能够通过饮水及进食来去除饥渴。对于一个欲界凡夫来说,没有了饮水与进食,生命鲜能维持长久者。其次来看能量交换。其实伴随上面的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也同时就进行了,因为物质通常为能量的主要载体。这种能量之交换,在佛教中通常被称为段食,分分段段而得受用之意。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另外三种能量补足来源:一是触食,即六识对各自所乐之境而生喜乐,亦能资益诸根;二是意思食,即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境生希望之念(如望梅止渴),亦能令诸根滋长相续;三是识食,即第八阿赖耶识,因能执受根身令之久住,故亦明食。由此来看,与物质交换仅通过舌根有所不同,能量交换实际上遍及六识及第八识。因此,即使在段食不足的情况下,因为存在后三种能量补足方式,因此生命尚有延续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欲界众生主要以段食为主,色界众生以触食及意思食为主,而无色界众生(另包括地狱众生)则主要以识食为主。

现在更进一步来看信息交换。生命要摄取外来信息,当然通过五根对五境均能成办,然因鼻识、舌识、身识的生起需要亲自接触,而不像眼识与耳识的生起需要离开一定的空间为助缘,这使得人们透由眼根和耳根获得信息,较鼻根、舌根、身根远为丰富,这种状况也决定了人们通过眼根与耳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这是就摄取信息而言,那么对于发出信息而言,鼻根与耳根就几乎是没有任何能耐了,眼根尤其是身根与舌根,对外在就能发挥比较显著的影响作用了。谈到这里,想起了孔子在告诫颜回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的时候,说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前面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主要是就摄取信息而言;而后面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主要指发出信息而言。摄取符合“礼”的信息,是为了利己;发出符合“礼”的信息,是为了利人。仁者,既能利己,又能利人。利人利己至于圆满者,便是佛陀。

以上谈到了生命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尽管前两者的交换是基础,对维系生命来说不可或缺,但第三者信息的交换却是生命提升的关键所在。更进一步地,在信息交换中,尤以语言文字之信息传递为主要。因此,在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通常人们都把语言文字的出现,当作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苟能把握这一点,也就把握了提升自己生命境界的关键。窥基大师在解释“声”时,提到了十二种声,其中有三种是根据说者对象不同而产生的:第一种是世所共成声,谓世俗语所摄;第二种是成所引声,谓诸圣所说;第三种是遍计所执声,谓外道所说。简单地说,世所共成声,乃随顺世间所说,为世俗谛所摄;成所引声,乃为引发出世间所说,为胜义谛所摄;遍计所执声,乃偏于二谛,执着所说而成于声。人若受世所共成声之熏染,便能树立世间清净正见;若更受成所引声之熏染,便能树立出世间清净正见。如果不是受此二种声之所熏染,人便会增益我执,处处执着世间,终至往返三界,受诸大苦。因此,要想改善自己的生命,自当从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处入手。另外一方面,自己若要对周遭的环境有所裨益,亦当于善巧宣讲正法处努力。

既已明了整个生命系统与外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当有意识让自己的生命逐步变得开放起来,而不是封闭起来。从生命的典范上来说,古往今来所有为全人类所怀念的圣人,他们之所以被世人所怀念,其根本原因不外于当这些圣人在世时,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生命与众生的生命连为一体,以众生的苦乐为自己的苦乐。生命的这种全然开放性,让一个有局限的生命,逐渐变成了一个没有局限的生命;让一个短暂的人生,获得了一种永恒的意义。

 
 
 
前五篇文章

闽都文物漫记

朱熹与武夷山摩崖石刻

郑和下西洋与泉州宗教

郑和为什么要布施锡兰山佛寺并立碑传世?

张士良与《长林寺记》

 

后五篇文章

勾画无限生命的蓝图(二)

壁画禅

白教圣地:贡噶山和贡噶寺

宝相寺佛牙的流传

堪称“第二敦煌”的萨迦古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