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摩崖石刻造像 |
 
桂林摩崖石刻造像 桂林诸山中,以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地理位置为佳,均位于城市中心。在宋代桂林环城游览水系中,三山就是重要节点,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扫叶烹茶,把酒临风,览山水之色,探岩洞之奇。时移世易,沧海桑田,那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造像成为三山千年旅游盛况的最好见证。 象山水月洞 象鼻山的摩崖石刻造像多集中在水月洞。整个洞,高旷虚明,若在丰水季节,江水从洞中穿洞而过。江水荡漾其中,好似一轮明月浮在水上,故亦以“象山水月”而成为桂林著名景观。宋代蓟北处士就有诗云:“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洞里有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真迹,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多次往返于此,意在求得一幅心仪的石刻拓片,而成为文化史上的美谈。不禁让人想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千年前的某一个风高气爽的日子,见文人墨客临江近水,瑕想连连。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面前,欲找一平滑明亮的岩壁,冥思苦想,孜孜寻求。 洞内最早的是唐代文学家元结题刻的“水月洞”三个篆字。最为有名的要数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和手札。“玉关青海今安在?麦野桑村送此生。”“平生万事付之天,百折犹能气浩然”。读罢,令人钦佩不已。他的诗刻,笔精墨妙,意致高远,于山水之间,隐隐有金石之声,堪称桂林石刻中的珍品,石刻为行草书,其结体紧密,雄劲健飞,极富潇洒飘逸之美。 伏波还珠洞 伏波山的摩崖石刻造像多集中在还珠洞。在伏波山南麓,洞顶低覆,仅一人多高。洞内光线幽暗,似深不可测。洞内现存石刻100余件,造像36龛239尊。举目望去,洞内石壁上,摩崖殆遍,触目皆是石刻造像。具在极高的历史、宗教、文学和艺术价值,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题刻记录了古人游览还珠洞的情景,或三五甚或十余人相邀约,宴饮、饯别于此,或携家带口三伏天避暑来游,或中秋月夜,一人独酌于斯。 最有价值的是宋代米芾的自画像和题名。米芾(1051-1107)的诗书画俱佳,书法行草自成一体,与苏轼、黄庭坚、蔡襄齐名,同被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米芾自画像高0.45米,全身立像。栩栩如生,飘洒自然。像左旁有米芾儿子米友仁的题跋,跋曰:“先南宫戏自作此小像,真迹今归于御府。”米芾作品,真迹存世不多,就是石刻墨本也非常罕见。这件题名石刻,笔法秀丽潇洒,骨力深藏。画像线条简洁流畅,神态自然,大有呼之欲出之感。此米芾自画像和题名,堪称桂林石刻中的精品为还珠洞增添了几许人文色彩。 叠彩山风洞 叠彩山石刻涵盖隶、篆、真、行、草等各体书法,字径大小不一,内容丰富多彩,以诗文为主,多为描绘桂林山水形胜兼及风景建筑、教育、宗教、政治、绘画艺术等方面,可称得上是桂林地方文化的百科全书。 山中,有三块绘画作品,都集中在风洞中。其一是:风洞南口的马相伯遗像,采用石版凸镌的版画形式,刀法细腻,形象逼真。其二是:李秉绶兰竹图两幅。李秉绶是清代桂林著名画家,擅画兰竹,以白石、白阳为宗,旁及青藤、石涛、新罗诸大家。其画传世不多,在桂林风景区摩崖石刻中,有叠彩山、伏波山等处兰竹画8幅。刻于风洞内的两块兰竹石刻,格调清新,行笔圆活,疏密有致,隽秀清雅。使人看了,竹有洒洒大风,兰有清香扑鼻之感。 风洞内的造像有23龛、98尊,这些石像,造型风格较为朴拙,浮像较浅,衣饰宽敞飘逸,较为厚重,肩瘦削,神态忧郁,明显地具有宋代风格。
|